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古杭州(古杭州叫什么名字)

    发布时间:2023-03-30 21:46:57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71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古杭州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古杭州(古杭州叫什么名字)

    一、古时杭州就叫杭州么?

    杭州名始于隋开皇年间,为杭州治。

    之前从秦开始设钱塘县,唐朝复设钱塘县,南宋迁都后改临安府,到明清两代,名字改回来,为杭州府。1912年合钱塘、仁安两县为杭县,直到1927年设市至今。

    二、浙江杭州是哪个朝代的古都?

    两朝古都杭州

    杭州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三、1997年,著名考古学家()先生在莫角山遗址上说“古杭州也”,把莫角山遗址视为良渚文化的中心或首都。

    答案是:B.苏秉琦

    下文中间

    1977年,两位考古学界大家,苏秉琦和严文明,坐在大观山果园的一块坡地上进行了一段对话。

    良渚遗址保护十年之路(一)

    --------------------------------------------------------------------------------

    作者: 来源: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时间:2006-4-4

    注重保护 营造和谐

    良渚遗址保护十年经历的不平凡路

    良渚遗址是我国和全世界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第一类第一号项目,省政府将其列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杭州市将良渚遗址与浙大、西湖共视为城市的“金名片”,并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将“良渚遗址保护与开发”列入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作为遗址所在地的余杭区党委、政府对遗址保护工作更是不遗余力。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发〔1995〕133号文件批准公布了《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良渚遗址保护自此走上了依规划管理的道路。由于良渚遗址分布面积达近40平方公里,面大点多、遗存密集而有规律,如此大面积的遗址的保护工作是世界性的难题,而对于地处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渚、瓶窑一带来说,要使这么大型的遗址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受破坏,更是一项极为困难而艰巨的任务。10年来,余杭区党委、政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不断在大遗址保护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对良渚遗址既立足遗址本体的保护,又大力营造遗址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以极大的决心、巨大的投入和付出,换来了良渚遗址的安全。2001年9月,省政府批准划定良渚、瓶窑两镇242平方公里区域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确立了“以保护为目的,以开发为手段,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工作思路,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进入实践,由此拉开了良渚遗址保护崭新的一页。良渚遗址管委会成立后,与余杭区党委、政府一起,着力营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和谐共处、遗址保护与有效利用的和谐并举。三大和谐关系的营造,集中体现了过去10年中良渚遗址保护所经历的不平凡道路,也为今后更长期的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和谐环境:使良渚遗址区成为一道充满田园野趣的美景

    环境与遗址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恶劣环境促使遗址早日消逝,优良环境助推遗址永续流传。地处城市近郊经济快速发展区的良渚遗址,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经历过环境不断恶化的阵痛期,天目山余脉在屏障良渚遗址几千年后,在上个世纪末转化为石头经济资源,在致富一方的同时却造成了遗址区北侧的满目疮痍;自莫干山路延伸而出的104国道横贯遗址区,其繁忙的交通对号称“良渚文化紫禁城”的莫角山中心遗址形成极大的综合性污染;活动于遗址区内的3.6万农民和170余家企事业单位使遗址经年累月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扭转遗址区环境恶化趋势,营造与遗址保护要求相协调的环境,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在10年中作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

    整治石头经济,还青山以绿,还遗址以静

    良渚遗址区北侧的天目山余脉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石材,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石矿开采业在当地兴盛,至90年代中后期达到极致,遗址区附近分布的石矿达30家,固定资产2000多万,单个石矿的年产量从几十万吨至数百万吨不等。石矿开采的噪声、粉尘污染以及对自然山体的破坏成为遗址环境的最大危害,离矿区最近的重要遗址瑶山遗址被周围的6家石矿包围,山上的茶叶也因粉尘污染而无人采摘,当地群众戏称家中的桌椅半天不擦即可当黑板写字作画,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大教授严文明对这一景象后提出了严厉批评,指称这一地区已“炮声隆隆如战场”。批评声不仅来源于文物界,省、市和当地各级各界都逐渐认识到了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2000年6月,省政协常委会在考察良渚遗址后,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切实加强良渚文化遗址保护的再次建议案》,指出“关闭采石矿是保护良渚遗址的重要环节,早关闭多一份保护,晚关闭多一份损失。”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以及时任副省长鲁松庭等领导多次进行了现场调研、作出批示,余杭区也制定了分期分批实施关停的策略,明确政策,加快了石矿关停的工作步伐。在省、市的重视和支持下,2000年10月,瑶山遗址附近的6家石矿首先完成关停,至2002年10月底,遗址区附近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家石矿安溪石料一厂完成关停。在石矿关停期间,余杭区克服了种种困难,做通、做好矿主和就业人员的思想,既关石矿,也避免了由此引发的不稳定事件,为石矿关停投入的补偿经费、劳动力转移和安置经费等直接和间接费用达1亿余元。

    石矿关停后,自2003年开始,良渚遗址管委会逐步实施对矿区的绿化整治,通过人为干预加快石矿的绿化进程,投入150余万元对各矿区实施治理。2003年1月,对石矿开采后裸露岩面的绿化整治工作首先在紧邻瑶山遗址的安溪果园石矿拉开序幕,该宕口裸露岩面达10000余平方米,坡度几近垂直于地面,岩面寸土不存,复绿难度极大。经过技术人员10个月的努力,这一宕口的复绿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原本素面朝天的岩体终于重新披上了绿装。如今,瑶山遗址前面的矿区经整治后已成为接近自然的绿色坡地,西侧的安溪果园石矿岩面也已被生意盎然的绿色覆盖。

    关停石矿,使遗址区从“炮声”中归于宁静;整治矿区,使青山得还绿色,这两项工作成为良渚遗址保护历史上最值得浓抹重书的工作之一。

    南移国道,搬迁企业,让“宫殿”重归肃穆

    大观山果园,这座始建于建国初期,之后以盛产桃梨而为世人所熟知的土地,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曾经是良渚先民心目中最为神圣的地方。虽然当年地面上的壮观建筑今日早已不复存在,但其保留于地面之下的遗迹,已成为良渚文化发展高峰的最为重要的证据,考古学家称之为莫角山遗址。1977年,两位考古学界大家,苏秉琦和严文明,坐在大观山果园的一块坡地上进行了一段对话。

    “你说良渚这个遗址怎么样?”(苏)

    “很大,但是一下子看不很清楚。”(严)

    “我是说,它很重要。你看重要在什么地方?它在历史上应该占一个什么位置?”(苏)

    “我看很像是良渚文化的中心。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良渚文化是一个国家,良渚遗址就应当是它的首都。”(严)

    “你说得也对。”苏说,“我本来是想说良渚是古杭州。……杭州应该是从这里起步的,后来才逐渐向钱塘江口靠近,到西湖边就扎住了。把良渚比喻成首都,也有道理。……”(苏)

    几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来自良渚遗址的考古学材料对“良渚乃古杭州也”提供了佐证,不仅如此,严文明在之后进一步指出的“莫角山遗址上曾经矗立的恢宏建筑,很有可能就是我国最早的宫殿。”的论断,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同。

    但是,这块我国最早的宫殿所在地,在沉静肃穆几千年后,在上个世纪里成为了被喧嚣包围的“孤岛”,104国道横穿莫角山遗址腹地,遗址周围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密集,一些企业把厂房直接建在了遗址上,繁忙的过境交通和企业生产使莫角山遗址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随着莫角山遗址重要性的不断显露,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好这段良渚文化时期最为重要的实物记忆,也成为当时余杭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份长久期盼和牵挂。1996年11月28日,建于莫角山遗址上的余杭市长命印刷厂首先完成了外迁,余杭市政府为此投入300多万元资金,为莫角山遗址保护起好了头。但是,更艰巨的任务还摆在眼前,如何消除104国道大流量交通对遗址保护的影响,远比搬企几个企业难得多。转机出现在1997年,这一年的9月,为保护良渚遗址,省交通厅公路局主持对104国道彭公至祥符桥段改道工程可行性进行了会审,最后决定将国道南移,绕开良渚遗址区。至1999年2月23日,全长16公里的改建工程正式竣工通车,整个工程投入2.4亿元。根据测算,绕道改建工程比原路拓宽工程多投入1亿余元,从中折射出了各级政府保护良渚遗址的巨大决心。此事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后,成为当地政府不遗余力保护古遗址的美谈。

    2004年,某银行为主张债权,要求对位于莫角山遗址上的某企业实行拍卖,良渚遗址管委会闻风而动,对企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取得余杭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出资380万元收购了该企业的土地及建筑,并在收购后对厂区进行了大规模建筑拆除、绿化整治,为莫角山遗址保护再添新色。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谈及良渚遗址保护要达到的目标时,曾形象地作了个形容:野草丛生,野兔出没。经过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的长期努力,良渚遗址已逐步摆脱工业化、城市化的威胁,众多遗址点散落于田间、地头、山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充满乡村田野气息。

    但是,营造和谐的遗址环境自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断取舍的过程。为了保护遗址及其环境风貌,多年来,余杭区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而且舍弃了众多的发展项目,良渚遗址管委会在近期正着手加大引导力度,使遗址区内新建、改建农居与遗址保护要求相协调,这对当地群众的审美观也是一次大跨度的挑战和转变。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像良渚这样的遗址,究竟需要在多大范围内对环境进行控制。从纯保护的角度,范围越大越有利于遗址的长期生存,但地处杭州近郊、历史上已形成众多人口和建筑的地理区域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要求,又使一味求大的环境控制策略变得难以实现,过大的建设控制区域将使保护工作不仅面临巨大的投入压力,而且影响地方今后长期的发展,失去来自不易的群众理解,最终将使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在大与小之间如何平衡和取舍,已成为良渚遗址保护中面临的一个极大难题。

    四、杭州西湖的历史

    历史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淹废。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

    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

    长庆二年(822)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

    尽管下湖早已淹废,但这种人为的地形差距,从今少年宫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电站和东至环城西路这两个方向上,还都明显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成为人工湖泊后,吴越国时代对西湖的整治。北宋以后,景德四年(1007)的知州王济,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宋仁守时代(1023——1063)的知州郑戬和沈遘,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

    后者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苏轼于熙宁二年(1069)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元佑元年(1086)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

    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说明杭州城市已经整个地建立在西湖以东,西湖之名已经普遍流行了。

    简介

    西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西湖东靠杭州市区,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由于其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的重要地位,西湖被评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85年)和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

    此外,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外汇兑换券壹圆券以及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更说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中国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数十个之多,通常认为杭州西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

    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

    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

    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等。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

    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2007年,杭州市政府进行“三评西湖十景”和名称征集,灵隐寺等一批景点入围,成为了新新西湖十景。景点中既有千年古刹灵隐寺、北宋名塔六和塔,也有近年恢复重建的文化景观钱王祠、万松书院等。

    二、西湖的人文

    1、宗教艺术

    西湖与佛教、道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远的历史中,各种宗教团体和道观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边群山之中,增添了西湖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其中尤以吴越国时期为鼎盛。

    当时各代国王热心佛学,在西湖周围兴建许多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

    如今,保俶塔和重建后的雷峰塔仍是西湖风光的代表性景点,而拥有中国室内最大木雕坐式佛像的灵隐寺更是西湖各收费景点中最受欢迎的观光点之一。

    2、文学作品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另外,近现代众多作家也与西湖结缘。在诗词方面,白居易、苏轼、柳永、杨万里、林逋、徐志摩、胡适等诗人留下了无数佳句;在散文方面,张岱、鲁迅、俞平伯、郁达夫、宗璞等名家则写下了众多名篇。以下例举部分与西湖紧密关联的文学作品。

    3、民间传说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西湖边的万松书院。

    另外,杭州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江南、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大量民间故事和《初阳台》、《双投桥》、《东坡肉》、《葱包桧儿》、《十八棵御茶》等传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以上就是关于古杭州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古杭州(古杭州叫什么名字)

    无锡足球人造草坪景观设计(无锡足球人造草坪景观设计招聘)

    杭州周边古镇排行榜(杭州周边古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