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什么文化(杭州是什么文化区)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是什么文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杭州还有哪些传统文化
2、淳安的三脚戏。
三脚戏是杭州的传统剧类。淳安民俗素有歌舞。每逢春节元夕,市井乡间均有表演擀神戏和各种歌舞的习惯,尤其是跳竹马。明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江。在与民间舞蹈跳竹马(竹马班)相结合的情况下,采茶戏的剧目、音乐、表演方式,融合了本地的民间乐趣、地方语言和风俗习惯。
2.鸡血石雕
鸡血石雕,以昌化为最。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代民间雕刻艺术。追溯了2000多年前。鸡血石色、质、形、景、纹、意等卓越而又卓越。具有“润、细、腻、温、结、凝”六美特征,质地细腻,水灵,通灵。尤其是根据“血”和“地”的特点,雕刻造型意象,变化多样。
3.纸的制作技术。
纸制作工艺,四川省夹江县、杭州市富阳区传统手工艺艺。竹纸制作保持着完整的传统工艺,采用手工的舀纸技艺造纸,从选料和成纸过程中,共有15个环节。72个工序。制作和生产流程完全与明代天工开物相合,用料讲究,制作工艺复杂。
4.翻九楼!
翻九楼,又称吊九楼,流行于闽东北及浙江地区。主要用于求雨、祈福以及理财。翻九楼表演,行头很简单,动作却异常惊险。2008年,它已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近年来,萧山“翻九楼”逐渐走红,表演地区也渐渐从萧山扩展到了绍兴、诸暨等周边城市。
5、楼塔细十番
楼塔细十番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乐器。据记载,公元1377年,楼塔的宫廷御医辞职返家,著作《医学纲目》。当时,楼塔还有一批善于音乐、善于弹钢琴的文人和富贵人士。经常吹奏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古代曲子,因此楼塔“细十番”诞生了。
二、关于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特点,有什么资料(简短一些,精练一些)?
杭州钟灵毓秀,数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时,在前往会稽(今绍兴)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陆。航即方舟,“航”与“杭”通假,于是便有了“禹杭”的地名。此后杭州也就因此而得名。
杭州建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代(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前770-前477年),这里成了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先后为吴国和越国所统治。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设钱唐县。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钱唐郡改称杭州,此后州治迁至凤凰山麓,依山筑起杭州,州城方圆达“三十六里”。杭州作为南北大运河的终端,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五代时期的吴越国(907-978年)在杭州建都,一面在城内建造宫室、官署和宅邸,一面在西湖广造佛寺、佛塔和经幢,杭州因此而有“东南佛国”之称。由于吴越统治者实行了“保境安民,善事中国”的策略,东南沿海这片富饶的地区地区避免了战乱的蹂躏。
到北宋,杭州一跃而为“东南名郡”,成了闻名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大词人柳永称赞其“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宋室南迁,在杭州建都,历时长达152年,杭州成为南宋统治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性贸易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当时城市常住人口最多是曾达到12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经济则以丝织、印刷、造纸、瓷器等手工最为发达。连皇帝宋仁宗也在诗中赞扬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
元代初年,访游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历明、清直到当代,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古老而又年轻的杭州,走过了千年发展变迁历程,虽历经沧桑,如今已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西湖景色流光溢彩,正步入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黄金岁月,一个人文杭州、休闲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杭州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杭州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其地形和气候都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好山好水才能种出好茶,杭州茶具有类型多样、品质优良的特点。茶文化是 杭州文化 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杭州产茶历史悠久,杭州城市的繁荣和杭州的茶文化兴盛是相携并进的。隋唐之前杭州茶文化处于兴起阶段。三国两晋时期,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灵隐寺建成,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茶随着寺庙道观的建立而被栽种传播。
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杭州因水陆交通的地理便利,一时成为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唐代杭城的繁华初显。此时,茶叶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其中睦州鸠坑(淳安)、建德细茶、天目山茶(临安)、钱塘大方茶、余杭径山茶为当时记载的名茶。茶圣陆羽在余杭径山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茶经》的广泛传播,为中国茶文化繁荣兴盛奠定了基础。陆羽及其《茶经》与杭州的缘分也足以为“杭为茶都”提供无与伦比的历史支持。
南宋建都杭州,中国茶文化的中心也随之南迁至杭州。杭州饮茶之风日盛,大街小巷茶馆林立。中国茶文化和杭州城市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宋时,杭州西湖茶区所产的白云茶、香林茶、宝云茶均已被列为贡品。苏东坡两度在杭州为官,有诗“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了杭城的气息。苏东坡常与高僧辩才法师在龙井狮峰山脚下的寿圣寺品茗吟诗,其手书的“老龙井”匾额至今尚存于狮峰山的岩石上,留下了千古佳话。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了300多首茶诗,其中有名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正是对宋代杭城饮茶风俗的生动写照。先后到径山来参禅求学的日僧圆尔辩圆、南浦绍明等多人把径山茶和径山茶宴带回日本,启发和促进日本茶道的兴起,径山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至今仍有不少日本茶人不远千里,源源不断地来径山寻祖祭宗。
杭州茶叶历史在经历了唐宋年间的兴起和重大发展阶段后,在元明清时期,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时期。元代龙井茶初具美名,爱茶之人虞集写有《游龙井》饮茶诗,诗中“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烹煎黄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广为传唱。杭州自南宋始已逐渐流行饮用散茶,明初朱元璋废止团茶,改贡散茶,清饮之风日盛,儒家茶人的清饮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舒张和发展,杭城也有着相当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明代的龙井茶已负盛名,明末清初,杭州已成为浙江最重要的茶产业集散地。
清时,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题写六首龙井茶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将西湖龙井茶上升为至尊地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对龙井茶情有独钟,在杭州这片奇山秀水里涌现了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从唐至清的1200年间,涉及龙井茶的茶书就有120余种,如白居易、苏东坡、陆游、吴昌硕等文化人无不尽情泼墨,挥洒茶意,使龙井茶的文化底蕴也越发醇香弥久。民国后,西湖龙井茶逐渐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龙井茶区视察,高度关注杭州的茶文化和茶产业。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陪同外国元首来杭,龙井茶乡是必游之地;龙井茶还是我国国事活动中馈赠外国首脑的珍贵礼品,外国首脑品尝龙井茶后都赞不绝口。西湖龙井茶在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中都位居榜首,被誉为“绿茶皇后”。如今的杭州已成为我国茶叶科技和文化的交流研究中心,茶机构云集、茶产业发达、茶品牌响亮、茶名人辈出、茶文化厚重。茶作为文明的载体,承载着杭州数千年文化发展的辉煌成就。
四、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是: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 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之城”。
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是什么文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