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机械齿轮景观设计图(机械齿轮背景图)

    发布时间:2023-03-29 23:43:0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5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机械齿轮景观设计图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机械齿轮景观设计图(机械齿轮背景图)

    一、浅谈齿轮强度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

    浅谈齿轮强度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

    0 引言

    机械齿轮景观设计图(机械齿轮背景图)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之一。公元前300 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17 世纪末到18 世纪初,人们开始对齿轮的强度问题进行研究。欧洲工业革命以后,齿轮技术得到高速发展,齿轮传动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齿轮设计成为机械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有关齿轮强度设计公式,除了我国的国家标准( GB) 有关齿轮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外主要有: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计算方法; 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 AGMA) 标准计算方法;德国工业标准( DIN) 计算方法; 日本齿轮工业会( JGMA)计算方法; 英国BS 计算方法等。作者在从事机械设计特别对齿轮设计的教学中,发现不少地方的知识点描述比较简单,不容易理解,为此,在文中对齿轮设计的几个问题如齿轮的失效方式、齿轮强度设计的历史、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我国齿轮强度设计的历史来源以及在齿轮设计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齿轮设计公式的意义和来龙去脉。

    1 齿轮失效方式的探讨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甚至丧失传动能力。齿轮传动的失效方式与齿轮的材料、热处理方式、润滑条件、载荷大小、载荷变化规律以及转动速度等有关。人们对齿轮失效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18 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对齿轮的失效进行研究。对齿轮摩擦磨损、点蚀形成和齿面胶合有了初步的认识。1928 年,白金汉发表了有关齿轮磨损的论文,并将齿面失效分为点蚀、磨粒磨损、胶合、剥落、擦伤和咬死等6 种失效形式。1939 年,Rideout 将齿轮损伤分为正常磨损、点蚀、剥落、胶合、擦伤、切伤、滚轧和锤击等8 种形式。1953 年Borsoff 和Sorem 将齿轮损伤分为6 类。1967 年尼曼根据大量试验,对渐开线齿轮的4 种失效形式画出了承载能力的限制关系图,并指出当齿轮转速较低时,影响软齿面齿轮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点蚀,影响硬齿面齿轮承载能力的是断齿; 而对于高速重载传动齿轮,影响因素往往是胶合。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标准的形式对齿轮损伤形式进行分类,对名词术语、表现特征、引发原因等都有规定。如1951 年美国将齿轮损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面损坏,包括磨损、塑性变形、胶合、表面疲劳等,另一类是轮齿的折断。前一大类齿面损坏是齿轮作为高副由于摩擦学原因而引起的表面损伤; 后一大类轮齿的折断是轮齿作为受力构件由于体积强度不够而发生的破坏。1968 年奥地利国家标准规定了齿轮损伤的名词术语。

    1983 年,我国颁布了齿轮轮齿损伤的术语、特征和原因国家标准( GB /T3481 - 83) ,将齿轮损伤形式分为5 大类,即磨损、齿面疲劳( 包括点蚀和剥落) 、塑性变形、轮齿折断和其他损伤,共26 种失效形式。1997 年,我国颁布了对GB/T3481 - 1983 修订的GB/T3481 -1997 国家标准。目前我国在大多数的机械设计教材和机械设计手册中齿轮失效方式都进行了简化,一般分为5 大类,即轮齿折断、齿面疲劳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和塑性变形。

    2 齿轮强度设计的探讨

    2. 1 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785 年,英国瓦特提出了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方法,把轮齿看成为矩形截面的板状悬臂梁,随后出现多种弯曲强度计算公式。1893年,路易斯发表了轮齿弯曲强度计算式,而且用内切抛物线法找齿轮的危险截面,这一方法称为“抛物线法”[12],如图1 所示。路易斯以载荷作用于齿顶推导出齿根弯曲应力公式,但是对于重合度大于1 小于2 的齿轮传动,理论上只有当单对齿啮合时,载荷才全部由一个齿承受。对于重合度大于2 小于3 的足够精密的齿轮,因为同时有2 对以上的齿轮在啮合,其最大弯曲应力的作用点要低。

    在此之后,又出现30°切线法、尼曼法、白金汉法等。1980 年, ISO 提出“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的基本原理”( ISO 6336 - 1980) ,公布了轮齿弯曲强度、齿面接触强度的计算方法。

    过去,我国的齿轮强度计算方法一直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生产、科研以及教学带来诸多问题。于是, 1981 年我国成立了“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国家标准课题组,以ISO6336—1980为根据,开展全面的研究工作。1983 年颁布了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 GB /T3480—1983) 。

    目前,我国有关齿轮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基本上采用30° 切线法,即作与轮齿对称中心线成30°夹角并与齿根圆角相切的斜线,两切点的连线是齿根危险截面位置。而且以单对齿啮合区的最高点作为最不利载荷作用点,这时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如图2 所示。另外,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中,齿形系数在许多机械设计中只是说明与齿数有关,与模数无关,并未做详细说明,不容易理解。下面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如图2 所示,齿根弯曲应力为σF =MW= FnhFcosαFbS2F /6 = 6KFthFcosαFbS2Fcosα= KFtbm6( hFm) cosαF( SFm)2cosα( 1)式中,αF为齿顶圆压力角。令式( 1) 中的YF =6( hFm) cos αF( SFm)2cos α式中,YF称为齿形系数,由路易斯在其轮齿弯曲强度计算式中首次引用。可以看出,YF是与齿轮形状的几何参数有关的一个系数。因为,根据齿轮形成原理,齿数的变化将引起轮齿上hF、SF、aF等参数的变化,由于hF、SF、aF均与齿轮模数成正比,致使齿形系数中的模数可以约去。因此,齿形系数不受模数的影响,而只与齿数有关,齿数越多YF越小,反之YF越大。这就是在机械设计的教材中经常会看到“标准齿轮的齿形系数只与齿数有关而与模数无关”的原因。

    2. 2 齿轮压应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

    根据30°切线法及齿轮受力分析。将法向力Fn移至轮齿中线并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即圆周力Ft和径向力Fr。根据力学理论,Ft使齿根产生弯曲应力为σF,Fr则产生压应力σy。因此齿根危险截面上受到的应力为弯曲和压缩组成的组合应力,并导致齿根两边的应力大小不相等。然而,在相关的机械设计资料中都没有将由于径向力产生的压应力计算在齿轮的弯曲强度计算公式中,而且在大多数的相关教材中都认为: 压应力相对于齿根最大弯曲应力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压应力到底多少,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计,很少有人进行计算,下面对压应力与弯曲应力进行探讨。如图2 中,Ft产生其弯曲应力σF如式( 1) 所示。由Fr产生压应力σy为σy = Fnsin αFbSF( 2)由式( 1) 及式( 2) 可得σyσF= SF6hFtan αF设OD = h',则SF = 2h' tan30°,因此σyσF= tan 30tan αF3h'hF假设标准齿轮模数为m,齿数z。则齿顶圆压力角为cos αF = rbra= zz + 2cos α,由于h'hF< 1,因此,当不考虑h'hF的影响时,σyσF的大小取决于齿轮的齿数。为了便于讨论,取ξ = σyσF称为压应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系数。则根据计算可以得到ξ 与齿数的对应关系,如图3 所示。可见,压应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与齿数有关,而模数无关,而且随着齿数的变化而变化,齿数越少其影响越大,反之影响就越小,最终趋于一水平线。最小约为最大弯曲应力的8%,特别当h'hF< 1 时,压应力更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为了简化计算,在计算轮齿弯曲强度时一般只考虑弯曲应力的原因。从图2 可知,弯曲应力分为拉伸侧的拉应力和压缩侧的压应力。实际证明,拉伸侧是危险侧,因拉伸侧的`裂纹扩展速度较大。压缩侧有时虽裂纹出现较早,但发展速度较慢。所以大多数的公式以拉伸侧的应力作为设计时的计算应力。而且根据齿轮弯曲疲劳实验分析证明,考虑弯曲应力、压应力与只考虑弯曲应力的结果,实际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在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只考虑弯曲应力。

    2. 3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图4 赫兹接触应力模型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是针对齿轮齿面疲劳点蚀失效进行计算的强度计算。1881 年,赫兹提出两个圆柱体接触时接触面上载荷分布公式,该式作为齿面强度计算的理论基础,如图4 所示。根据赫兹接触应力理论,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区产生的最大接触应力为σH = Fnπb·1ρ1± 1ρ21 - μ21E1+ 1 - μ22槡 E2( 3)式中,Fn为作用在圆柱体上的载荷; b 为接触长度;μ1、μ2分别为两圆柱体材料的泊松比; E1、E2为两圆柱体材料的弹性模量。ρ1、ρ2为两圆柱体接触处的半径,式中“+”号用于外接触,“-”号用于内接触。1898 年,拉塞根据法向力应用“压强”原理研究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问题。1908 年,奥地利的维德基将赫兹的两个圆柱体的接触应力理论应用于计算轮齿齿面应力,并绘出了沿啮合线最大接触应力变化图。1932 年,英国BS 根据实验数据提出基础表面应力作为齿面强度计算方法。1940 年,美国AGMA 采用齿面强度最重负荷点的接触应力最大值计算方法。

    1949 年,白金汉提出节圆上齿面接触应力不超过许用值的计算方法,后来该方法被许多计算方法所采用。1954 年,尼曼采用最大负荷点上滚动压力。至今,我国皆以赫兹公式作为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理论基础,即以赫兹应力作为点蚀的判断指标。通常令1ρΣ= 1ρ1± 1ρ2,ρΣ称为综合曲率,对于标准齿轮,1ρΣ= 2d1 sin αi ± 1i 。并令式( 3 ) 中的ZE =1π 1 - μ21E1+ 1 - μ22E 槡为弹性影响系数。从而,获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基本公式为σH = ZEZH2KT1bd21i ± 1槡 i #[ σ ] H( 4) 式中,ZH = 2槡sin αcos α,称为区域系数,对于压力角α= 20°的标准齿轮,ZH≈2. 5。在机械设计手册或机械设计教材中,有关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公式有很多版本,其中最常见的是将一对钢制标准齿轮齿面接触强度校核公式进行简化,取钢制齿轮的E1 = E2 =2. 06 ×105MPa,μ1 =μ2 =0. 3,便获得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校核公式。σH = 671 KT1bd21i ± 1槡 i ≤[ σ ] H( 5)

    2. 4 齿面胶合强度计算

    齿轮另外一个常见的失效是齿面胶合。有关齿轮胶合比较统一的说法是: 相互啮合的两金属齿面,在一定的压力下直接接触发生黏着,同时又随着齿面运动而使金属从齿面上撕落而引起的黏着磨损现象。胶合分为冷胶合和热胶合。对于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齿面瞬时温度较高,相对滑动速度较大,则容易发生热胶合。对于低速重载的重型齿轮传动,由于齿面间压力过大,导致齿面油膜被破坏,尽管齿面温度不高,但也容易产生胶合,称为冷胶合。

    对于齿轮齿面胶合强度计算的研究,目前主要基于两种理论,一是基于Pv 值( 压力与速度的乘积) 或PTv ( T 为啮合点到节点的距离) 值作为计算胶合的指标。另一种是以齿面温度作为判定胶合的准则的布洛克算法。1975 年,温特提出积分温度法。现在ISO 的标准中主要以这两种方法为主。2003年,我国颁布“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国家标准( GB - Z 6413. 1 - 2003和GB - Z 6413. 2 - 2003)。该标准等同采用了ISO/TR 13989 - 2000“圆柱齿轮、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曾经有人试图以按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计算齿面间的油膜厚度作为胶合的评判依据。

    我国多数的机械设计教材中齿轮强度设计一般只提供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两种计算方法,并未提供有关齿面胶合的强度计算公式。

    3 结束语

    文中分别对机械设计教学中有关齿轮的强度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详细解读我国齿轮强度设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以及齿轮强度设计计算过程中让人困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指出,在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中,压应力对弯曲应力的影响是有限的,一般可忽略不计,只有当需要精确计算时,应当考虑其影响。论文的研究可以帮助齿轮设计人员和学生更好地理解齿轮设计中的相关内容,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二、机械设计,一级齿轮减速器?

    仅供参考

    一、传动方案拟定

    第二组第三个数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 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每年按300天计算,两班制工作,载荷平稳。

    (2)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7KN;带速V=1.4m/s;

    滚筒直径D=220mm。

    运动简图二、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的选择: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 条件,选用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总=η带×η2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

    =0.96×0.992×0.97×0.99×0.95

    =0.86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d=FV/1000η总

    =1700×1.4/1000×0.86

    =2.76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滚筒轴的工作转速:

    Nw=60×1000V/πD

    =60×1000×1.4/π×220

    =121.5r/min

    根据【2】表2.2中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比Iv=2~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Ic=3~5,则合理总传动比i的范围为i=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nw=(6~20)×121.5=729~2430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960 r/min和1420r/min。由【2】表8.1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

    方案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电动机转速(r/min)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KW 同转 满转 总传动比 带 齿轮

    1 Y132s-6 3 1000 960 7.9 3 2.63

    2 Y100l2-4 3 1500 1420 11.68 3 3.89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比较两种方案可知:方案1因电动机转速低,传动装置尺寸较大,价格较高。方案2适中。故选择电动机型号Y100l2-4。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00l2-4。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3KW,满载转速1420r/min,额定转矩2.2。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1420/121.5=11.68

    2、分配各级传动比

    (1) 取i带=3

    (2) ∵i总=i齿×i 带π

    ∴i齿=i总/i带=11.68/3=3.89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r/min)

    nI=nm/i带=1420/3=473.33(r/min)

    nII=nI/i齿=473.33/3.89=121.67(r/min)

    滚筒nw=nII=473.33/3.89=121.67(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KW)

    PI=Pd×η带=2.76×0.96=2.64KW

    PII=PI×η轴承×η齿轮=2.64×0.99×0.97=2.53KW

    3、 计算各轴转矩

    Td=9.55Pd/nm=9550×2.76/1420=18.56N?m

    TI=9.55p2入/n1 =9550x2.64/473.33=53.26N?m

    TII =9.55p2入/n2=9550x2.53/121.67=198.58N?m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择普通V带截型

    由课本[1]P189表10-8得:kA=1.2 P=2.76KW

    PC=KAP=1.2×2.76=3.3KW

    据PC=3.3KW和n1=473.33r/min

    由课本[1]P189图10-12得:选用A型V带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由[1]课本P190表10-9,取dd1=95mm>dmin=75

    dd2=i带dd1(1-ε)=3×95×(1-0.02)=279.30 mm

    由课本[1]P190表10-9,取dd2=280

    带速V:V=πdd1n1/60×1000

    =π×95×1420/60×1000

    =7.06m/s

    在5~25m/s范围内,带速合适。

    (3) 确定带长和中心距

    初定中心距a0=500mm

    Ld=2a0+π(dd1+dd2)/2+(dd2-dd1)2/4a0

    =2×500+3.14(95+280)+(280-95)2/4×450

    =1605.8mm

    根据课本[1]表(10-6)选取相近的Ld=1600mm

    确定中心距a≈a0+(Ld-Ld0)/2=500+(1600-1605.8)/2

    =497mm

    (4) 验算小带轮包角α1=1800-57.30 ×(dd2-dd1)/a

    =1800-57.30×(280-95)/497

    =158.670>1200(适用)

    (5) 确定带的根数

    单根V带传递的额定功率.据dd1和n1,查课本图10-9得 P1=1.4KW

    i≠1时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增量.据带型及i查[1]表10-2得 △P1=0.17KW

    查[1]表10-3,得Kα=0.94;查[1]表10-4得 KL=0.99

    Z= PC/[(P1+△P1)KαKL]

    =3.3/[(1.4+0.17) ×0.94×0.99]

    =2.26 (取3根)

    (6) 计算轴上压力

    由课本[1]表10-5查得q=0.1kg/m,由课本式(10-20)单根V带的初拉力:

    F0=500PC/ZV[(2.5/Kα)-1]+qV2=500x3.3/[3x7.06(2.5/0.94-1)]+0.10x7.062 =134.3kN

    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FQ

    FQ=2ZF0sin(α1/2)=2×3×134.3sin(158.67o/2)

    =791.9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材料与热处理:所设计齿轮传动属于闭式传动,通常

    齿轮采用软齿面。查阅表[1] 表6-8,选用价格便宜便于制造的材料,小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齿面硬度260HBS;大齿轮材料也为45钢,正火处理,硬度为215HBS;精度等级:运输机是一般机器,速度不高,故选8级精度。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由d1≥ (6712×kT1(u+1)/φdu[σH]2)1/3

    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i齿=3.89

    取小齿轮齿数Z1=20。则大齿轮齿数:Z2=iZ1= ×20=77.8取z2=78

    由课本表6-12取φd=1.1

    (3)转矩T1

    T1=9.55×106×P1/n1=9.55×106×2.61/473.33=52660N?mm

    (4)载荷系数k : 取k=1.2

    (5)许用接触应力[σH]

    [σH]= σHlim ZN/SHmin 由课本[1]图6-37查得:

    σHlim1=610Mpa σHlim2=500Mpa接触疲劳寿命系数Zn:按一年300个工作日,每天16h计算,由公式N=60njtn 计算

    N1=60×473.33×10×300×18=1.36x109

    N2=N/i=1.36x109 /3.89=3.4×108

    查[1]课本图6-38中曲线1,得 ZN1=1 ZN2=1.05

    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SHmin=1.0

    [σH]1=σHlim1ZN1/SHmin=610x1/1=610 Mpa

    [σH]2=σHlim2ZN2/SHmin=500x1.05/1=525Mpa

    故得:

    d1≥ (6712×kT1(u+1)/φdu[σH]2)1/3

    =49.04mm

    模数:m=d1/Z1=49.04/20=2.45mm

    取课本[1]P79标准模数第一数列上的值,m=2.5

    (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σ bb=2KT1YFS/bmd1

    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

    分度圆直径:d1=mZ1=2.5×20mm=50mm

    d2=mZ2=2.5×78mm=195mm

    齿宽:b=φdd1=1.1×50mm=55mm

    取b2=55mm b1=60mm

    (7)复合齿形因数YFs 由课本[1]图6-40得:YFS1=4.35,YFS2=3.95

    (8)许用弯曲应力[σbb]

    根据课本[1]P116:

    [σbb]= σbblim YN/SFmin

    由课本[1]图6-41得弯曲疲劳极限σbblim应为: σbblim1=490Mpa σbblim2 =410Mpa

    由课本[1]图6-42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YN:YN1=1 YN2=1

    弯曲疲劳的最小安全系数SFmin :按一般可靠性要求,取SFmin =1

    计算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为

    [σbb1]=σbblim1 YN1/SFmin=490×1/1=490Mpa

    [σbb2]= σbblim2 YN2/SFmin =410×1/1=410Mpa

    校核计算

    σbb1=2kT1YFS1/ b1md1=71.86pa< [σbb1]

    σbb2=2kT1YFS2/ b2md1=72.61Mpa< [σbb2]

    故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

    (9)计算齿轮传动的中心矩a

    a=(d1+d2)/2= (50+195)/2=122.5mm

    (10)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

    计算圆周速度V=πn1d1/60×1000=3.14×473.33×50/60×1000=1.23m/s

    因为V<6m/s,故取8级精度合适.

    六、轴的设计计算

    从动轴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 确定许用应力

    选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查[2]表13-1可知:

    σb=650Mpa,σs=360Mpa,查[2]表13-6可知:[σb+1]bb=215Mpa

    [σ0]bb=102Mpa,[σ-1]bb=60Mpa

    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单级齿轮减速器的低速轴为转轴,输出端与联轴器相接,

    从结构要求考虑,输出端轴径应最小,最小直径为:

    d≥C

    查[2]表13-5可得,45钢取C=118

    则d≥118×(2.53/121.67)1/3mm=32.44mm

    考虑键槽的影响以及联轴器孔径系列标准,取d=35mm

    3、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

    齿轮所受的转矩:T=9.55×106P/n=9.55×106×2.53/121.67=198582 N

    齿轮作用力:

    圆周力:Ft=2T/d=2×198582/195N=2036N

    径向力:Fr=Fttan200=2036×tan200=741N

    4、轴的结构设计

    轴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轴系中相配零件的尺寸以及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按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1)、联轴器的选择

    可采用弹性柱销联轴器,查[2]表9.4可得联轴器的型号为HL3联轴器:35×82 GB5014-85

    (2)、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与固定方式

    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轴承对称布置

    在齿轮两边。轴外伸端安装联轴器,齿轮靠油环和套筒实现

    轴向定位和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端轴

    承靠套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通

    过两端轴承盖实现轴向定位,联轴器靠轴肩平键和过盈配合

    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

    (3)、确定各段轴的直径

    将估算轴d=35mm作为外伸端直径d1与联轴器相配(如图),

    考虑联轴器用轴肩实现轴向定位,取第二段直径为d2=40mm

    齿轮和左端轴承从左侧装入,考虑装拆方便以及零件固定的要求,装轴处d3应大于d2,取d3=4 5mm,为便于齿轮装拆与齿轮配合处轴径d4应大于d3,取d4=50mm。齿轮左端用用套筒固定,右端用轴环定位,轴环直径d5

    满足齿轮定位的同时,还应满足右侧轴承的安装要求,根据选定轴承型号确定.右端轴承型号与左端轴承相同,取d6=45mm.

    (4)选择轴承型号.由[1]P270初选深沟球轴承,代号为6209,查手册可得:轴承宽度B=19,安装尺寸D=52,故轴环直径d5=52mm.

    (5)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Ⅰ段:d1=35mm 长度取L1=50mm

    II段:d2=40mm

    初选用6209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45mm,

    宽度为19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取套筒长为20mm,通过密封盖轴段长应根据密封盖的宽度,并考虑联轴器和箱体外壁应有一定矩离而定,为此,取该段长为55mm,安装齿轮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小2mm,故II段长:

    L2=(2+20+19+55)=96mm

    III段直径d3=45mm

    L3=L1-L=50-2=48mm

    Ⅳ段直径d4=50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20mm

    Ⅴ段直径d5=52mm. 长度L5=19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96mm

    (6)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195mm

    ②求转矩:已知T2=198.58N?m

    ③求圆周力:Ft

    根据课本P127(6-34)式得

    Ft=2T2/d2=2×198.58/195=2.03N

    ④求径向力Fr

    根据课本P127(6-35)式得

    Fr=Ft?tanα=2.03×tan200=0.741N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48mm

    (1)绘制轴受力简图(如图a)

    (2)绘制垂直面弯矩图(如图b)

    轴承支反力:

    FAY=FBY=Fr/2=0.74/2=0.37N

    FAZ=FBZ=Ft/2=2.03/2=1.01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0.37×96÷2=17.76N?m

    截面C在水平面上弯矩为:

    MC2=FAZL/2=1.01×96÷2=48.48N?m

    (4)绘制合弯矩图(如图d)

    MC=(MC12+MC22)1/2=(17.762+48.482)1/2=51.63N?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

    转矩:T=9.55×(P2/n2)×106=198.58N?m

    (6)绘制当量弯矩图(如图f)

    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0.2,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

    Mec=[MC2+(αT)2]1/2

    =[51.632+(0.2×198.58)2]1/2=65.13N?m

    (7)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由式(6-3)

    三、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送带工作拉力1100,传送带速度1.5m/s,卷筒直径250mm

    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装置分析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深化和发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

    二、 已知条件

    1、展开式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产品。

    3、动力来源:电压为380V的三相交流电源。

    4、原始数据 在任务书上。

    5、使用期:10年,每年按365天计。

    三、 工作要求

    1、画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图纸);

    2、零件工作图二张(传动零件、轴、等等);

    3、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力分析;

    4、对传动系统进行精度分析,合理确定并标注配合与公差;

    5、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 结题项目

    1、检验减速能否正常运转。

    2、每人一套设计零件草图。

    3、减速器装配图:A0;每人1张。

    4、零件工作图:A3;每人2张、齿轮和轴各1张。

    5、课题说明书:每人1份。

    五、 完成时间 共4周

    参考资料

    【1】、《机械设计》张策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陆玉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机械制图》刘小年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4】、《课程设计图册》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一、 减速器结构分析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作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

    2、传动方案的特点:

    特点:结构简单、效率高、容易制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由于电动机、减速器与滚筒并列,导致横向尺寸较大,机器不紧凑。但齿轮的位置不对称,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可使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部分地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有均匀的现象。

    3、电机和工作机的安装位置:

    电机安装在远离高速轴齿轮的一端;

    工作机安装在远离低速轴齿轮的一端。

    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二、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系列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扇式结构,即:电压为380V Y系列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

    2、选电动机功率

    (1)、传动滚筒所需有效功率

    (2)、传动装置总效率

    (3)、所需电动机功率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型 号 Y160L-4 Y180L-4 Y200L-8 Y160MZ-2

    额定功率KW 15 15 15 15

    电机满载荷 转速 转/分 1460 970 730 293

    滚筒转速 转/分 38.2 38.2 38.2 38.2

    总传动比 39.20 25.39 19.11 76.72

    2 2 2 2

    19.60 12.70 9.55 38.35

    由此比较,应选Y160L-4,结构紧凑。由文献[2]表2.10-2选取电动机的外形及安装

    尺寸D=42㎜,中心高度H=160㎜,轴伸长E=110㎜。

    4、传动比分配

    (1)、两级齿轮传动比公式

    (2)、减速器传动比

    5、运动条件及运动参数分析计算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二)、定V带型号和带轮

    1、工作情况系数

    由文献【1】由表11.5得

    2、计算功率

    3、选带型号

    由文献【1】表11.15 选取B型

    4、小带轮直径

    由文献【1】 表11.6 选取

    5、大带轮直径

    6、大带轮转速

    7、验算传动比误差

    取B型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理论传动比

    (2)、实际传动比

    (3)、传动比误差 合适

    (4)、验算带转速 合适

    8、计算带长

    (1)、求

    (2)、求

    (3)、初取中心距

    (4)、带长

    (5)、基准长度

    9、求中心距和包角

    (1)、中心距

    (2)、小带轮包角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0、求带根数

    (1)、传动比 由表11.8

    由表11.7 ;由表11.12 ;由表11.10

    (2)、带根数

    11、求轴上载荷

    (1)、张紧力

    (由表11.4 q=0.10kg/m)

    (2)、轴上载荷

    12、结构设计

    小带轮 ; 大带轮

    (三)、高速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1、选材 根据文献【1】表12.7知 选小齿轮:40Cr,调质处理

    选大齿轮:45钢,调质处理

    2、初步计算

    (1)、转矩

    (2)、尺宽系数 由文献【1】表12.13,取

    (3)、接触疲劳极限 由文献【1】图12.17c

    取z=5根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由文献【1】由表12.16,取

    (4)、确定中心距

    3、配凑中心距

    取 合适

    (1)、核算

    由文献【1】表12.3取 ;

    (2)、验算

    所以取

    4、接触强度校核

    (1)、圆周速度V

    (2)、精度等级 由表12.6知:选8级精度

    (3)、使用系数 由表12.9知:

    (4)、动载系数 由图12.9知: =1.12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2.10知,先求:

    8级精度

    =1.12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由上所得: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文献【1】表12、11

    (7)、载荷系数

    (8)、弹性系数 由文献【1】表12、12

    (9)、节点区域系数 由文献【1】图12、16

    (10)、重合度系数

    (11)、螺旋角系数

    (12)、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13)、总工作时间

    (14)、应力循环次数

    =1.708

    =2.114

    =3.822

    =

    =2.06

    =1.48273

    =3.989

    =0.765

    =0.988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5)、接触寿命系数 由文献【1】图12、18

    (16)、许用接触应力 及验算

    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足够

    5、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齿数系数

    (2)、应力修正系数

    (3)、重合度系数

    (4)、螺旋角系数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

    =0.69

    =0.897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7)、载荷系数

    (8)、弯曲疲劳极限 由图12、13c得

    (9)、弯曲最小安全系数

    (10)、应力循环系数

    (11)、弯曲寿命系数

    (12)、尺寸系数

    (13)、许用弯曲应力

    (14)、验算

    6、几何尺寸计算

    K=3.71

    =367MPa

    =350MPa

    =154MPa

    =149MPa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四)、中间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1、选材 根据文献【1】表12.7知 选小齿轮:40Cr,调质处理

    选大齿轮:45钢,调质处理

    2、初步计算

    (1)、转矩

    (2)、尺宽系数 由文献【1】表12.13,取

    (3)、接触疲劳极限 由文献【1】图12.17c

    由文献【1】由表12.16,取

    (4)、确定中心距

    3、配凑中心距

    取 合适

    (1)、核算

    由文献【1】表12.3取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2)、验算

    所以取

    4、接触强度校核

    (1)、圆周速度V

    (2)、精度等级 由表12.6知:选8级精度

    (3)、使用系数 由表12.9知:

    (4)、动载系数 由图12.9知: =1.10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表12.10知,先求: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文献【1】表12、11

    (7)、载荷系数

    (8)、弹性系数 由文献【1】表12、12

    8级精度

    =1.10

    =1.4

    =1.703

    =2.00

    =3.703

    =

    =1.51

    =3.14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9)、节点区域系数 由文献【1】图12、16

    (10)、重合度系数

    (11)、螺旋角系数

    (12)、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13)、总工作时间

    (14)、应力循环次数

    (15)、接触寿命系数 由文献【1】图12、18

    (16)、许用接触应力 及验算

    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足够

    5、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齿数系数

    (2)、应力修正系数

    =0.766

    =0.989

    =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3)、重合度系数

    (4)、螺旋角系数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7)、载荷系数

    (8)、弯曲疲劳极限 由图12、13c得

    (9)、弯曲最小安全系数

    (10)、应力循环系数

    (11)、弯曲寿命系数

    (12)、尺寸系数

    (13)、许用弯曲应力

    =0.694

    =0.9

    K=3.14

    =367MPa

    =350MPa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4)、验算

    6、几何尺寸计算

    (五)、高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1、选 材

    C=102

    2、初估直径 轴上有单个键槽,轴径应增加3% 所以 27.66×(1+3%)=28.49㎜ 圆整取d=30㎜

    3、结构设计 由文献【1】得初估轴得尺寸如下:

    4、强度校核

    (1)、确定力点与支反力与求轴上作用力(图示附后)

    (2)、齿轮上作用力

    =171MPa

    =165MPa

    (3)、水平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二幅图

    (4)、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四幅图

    (5)、绘水平弯矩图 第三幅图,最高点弯矩为:

    (6)、求垂直弯矩并绘垂直弯矩图 第五幅图,从左往右的突出点弯矩分别为: 291020N•㎜

    168177N•㎜,117150N•㎜

    (7)、合成弯矩图 第六幅图 从左往右的突出点的弯矩分别为: 295772N•㎜,259900N•㎜

    286544N•㎜

    (8)、绘扭矩图 第七幅图

    (9)、求当量弯矩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0)、确定危险截面校核轴径尺寸,危险截面I,危险截面II

    (六)、高速轴轴承校核

    1、选轴承 根据文献【1】附录表18.1可得轴承的型号为:6208。其中轴承参数为:

    D=80mm;B=18mm;Cr=29.5KN;Cor=18.0KN

    (七)、中间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1、选 材

    C=112

    2、初估直径 圆整d=50㎜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3、结构设计 由文献【1】得初估轴得尺寸如下:

    4、强度校核

    (1)、确定力点与支反力与求轴上作用力(图示附后)

    (2)、齿轮上作用力

    (3)、水平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二幅图

    (4)、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四幅图

    (5)、绘水平弯矩图 第三幅图;(如下所示)

    (6)、求垂直弯矩并绘垂直弯矩图 第五幅图(如下所示)

    (7)、合成弯矩图 第六幅图(如下所示)

    (8)、绘扭矩图 第七幅图 (如下所示)

    (9)、求当量弯矩

    (10)、确定危险截面校核轴径尺寸,危险截面A,危险截面B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八)、中间轴轴承校核

    1、选轴承 根据文献【1】表18.1可得轴承的型号为:6310。D=110mm

    B=27mm;Cr=61.8KN;Cor=38KN

    说明书在此如要图,请回复留言!

    四、机械课程设计中,轴和齿轮的零件图上,一般需要标注哪些几何公差?

    在机械课程设计中,轴和齿轮的零件图上,一般需要标注以下几何公差:

    • 直径公差:轴的直径公差指定轴的直径允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齿轮的直径公差指定齿轮直径的最大和最小允许值之间的差距。

    • 轴向跳动公差:指定轴在径向和轴向上的跳动允许值。

    • 圆度公差:指定轴和齿轮的圆形度允许的最大偏差。

    • 轴向偏差公差:指定轴在轴向上的偏差允许值。

    • 同轴度公差:指定轴和齿轮轴心之间的最大偏差。

    • 齿轮间隙公差:指定齿轮齿槽之间的最小允许间隙。

    • 齿高公差:指定齿轮齿高的允许最大偏差。

    • 这些几何公差的标注可以确保轴和齿轮在制造和组装过程中达到规定的尺寸和位置精度,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械齿轮景观设计图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机械类最吃香的专业(机械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精密机械专业就业前景(精密机械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机器人怎么折简单又帅气(可伸缩的机械手爪)

    潮州采光井花园景观设计(潮州采光井花园景观设计公司)

    美国地板品牌排行榜(美国地板品牌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