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盘点关键词(盘点我的2019年度关键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9年盘点关键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回顾自己的2019年,用一个关键词做总结?
为什么要写在平台上?个人认为,这种总结心里做了就好。
二、哪些“关键词”可以总结2019年我国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呢?
对于很多造车新势力来说,2019年可以被称之为“存亡之年”。在车市遇冷,补贴下滑的情况下,它们也面临着随时出局的压力和危险。那么回顾已经过去的2019年,“造车新势力”又达成了哪些成就呢?未来发展局势又将如何呢?
首先,“内忧外患”可以作为造车新势力2019年最为贴切的关键词了。除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融资困难,合资品牌的竞争等外界因素之外,企业本身资金链断裂,技术不完善,产品服务以及现金流等实际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很多造车新势力面临困境的原因。特别是对于很多跨界造车新势力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都没有多少竞争力,与传统车企积累的几十年资本与经验进行竞争无疑是以卵击石。
其次,“量产交付”也成为了2019年各大造车新势力争相要完成的目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造车新势力已经达到了百余家,但成功完成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仅有12家,其中包括目前知名度比较高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理想汽车等,而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仍然在纸上谈兵,量产交付更是遥遥无期。不过总的来说,在已经完成量产交付的几家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威马,小鹏等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最后,从2019年各家造车新势力的表现来看,形势和前景都不容乐观。大部分已经实现量产交付的车企远远没有达到销量预期,甚至处于无法自负盈亏的阶段,只能依靠融资维持运营和生产。例如蔚来汽车全年交付量已经达到了20565台,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当之无愧的销量第一。但是就财报数据来看,蔚来汽车累计亏损仍然超过了100亿元,而且目前疯狂的烧钱模式和不合理的研发投入占比仍在继续。
综上来看,虽然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造车新势力的初次淘汰赛已经结束,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仍然有不少造车新势力完成了量产交付,但实际状况却仍然不容乐观。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也许只有抓住用户痛点,保持差异化和创新化的基因才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来。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2019中国车市的几个关键词
2019,在寒冬的唏嘘下,一年走向了尾声。2019年是汽车行业接受"大考"的一年,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支柱——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转变。这一年,有兼并、有重组、有海外谋求发展,在左右突击中谋立足;这一年,有新品、有下探、有抱团取暖求变,在存量市场寻求发展;这一年,有困难、有挫折、有人永远的离开,在寒冬中它率先离场。那么,2019年的几大关键词,你又了解几个?
豪华下嫁
纵观2019年,豪华品牌下嫁成为了主旋律。2019年11月,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终于获得了批复,这也意味着于2018年成立的光束汽车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据了解,光束汽车是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也是一家具备高度灵活性、高标准、高可持续性的工厂;在产品研发方面,长城与宝马将联合研发并生产。光束汽车项目建成后,将启动生产MINI品牌纯电动汽车;同时,MINI品牌燃油车也包含在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以及产品规划内。而这一事件表明,宝马清晰的看到了长城身上的闪光点,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选择放弃部分利润来合资合作。
除了宝马汽车以外,戴姆勒集团与吉利汽车的联姻也成了一大佳话。12月3日,吉利与戴姆勒共建的高端出行项目"耀出行"宣布正式启动,成为双方意向持续深化友好合作的信号。其实早在今年3月28日,戴姆勒和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双方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显然,这又是一个品牌战略的双赢举措,既是戴姆勒在华布局出行生态的新例证,又将有效推动吉利控股集团转型,为吉利的高端化和共享化战略再添筹码。
其实在2018年,汽车行业股比放开后,同样给了汽车市场无限可能性。历经几十年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拥有了外资所羡慕的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甚至在个别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而跨国车企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中国从过去单纯的"利润奶牛"角色,开始向全球工厂打造。新品牌发布、合资工厂、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国的戏份变得越来越重。如今来看,自主品牌牵手国外高端品牌不再少见,各取所需、开放共赢的本质是合作的助推器。
巨人抱团
尽管对于汽车圈来说,"抱团取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车企"抱团"已经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活下去,车企们纷纷出招,比如同行抱团,或者跨界合作。2019年1月15日,福特与大众在底特律对外宣布,双方结成战略联盟;2019年3月,戴姆勒、宝马宣布"联姻",开始整合出行业务;2019年7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同月17日,江铃与雷诺在新能源领域宣布合作;12月中旬FCA集团与PSA集团合并刷爆了汽车圈;在12月23日,上汽集团在上海与广汽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宣布与广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面对"新四化"趋势不断深化,车企纷纷加大对未来技术的投资,然而动辄上百亿欧元的投资对于每家车企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在此情况下,"单打独斗"不如"众人拾柴"。此外,由于汽车市场下行,车企的利润也在不断下滑,想以一己之力完成所有投资布局,独享研发成果已经逐渐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无论是谋划未来市场,亦或是解决眼下问题,抱团取暖都不失为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随着汽车产业不断发展,这句话在未来将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人的口头禅。
举步维艰
中汽协发布的车市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0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和9.1%。而在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变革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头部效应愈发明显,二三线汽车品牌生存的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很多品牌陷入了长期的经营困难。于是乎,在10月一则"传闻称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将华泰、众泰、力帆、猎豹四家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四家当事企业已经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汽车企业大浪淘沙已经开始。
从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东风集团、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逆势上扬,众泰汽车、力帆汽车、长安汽车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95%、-859%、-239%。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一边是规模大且善经营的企业,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凭着强大的抗压能力,市场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甚至实现了逆势利润大涨;而另一边则是因为规模小、经营能力差、转型不及时、低端产能占比较重的种种原因,正在退市破产边缘挣扎。换言之,就是强者愈强,弱者退出。被撕裂,或许正是中国车市新一轮产业洗牌的前兆。
滑铁卢
2018年,被誉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纷纷交付,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面对补贴退坡,新能源市场环境也愈发艰难,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其销量在不断减少的同时,也在接受新一轮的洗牌。2020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截至目前,浩浩荡荡的造车新势力大军中,仅有蔚来、威马、小鹏、哪吒、新特、零跑等10余家完成了交付。即使是已完成交付的企业,2019年的交付量亦难言乐观,仅蔚来、威马、小鹏交强险上险量突破万辆;并且,这些车企的实际表现并不是像表面那么光鲜。
仔细来看,蔚来汽车虽然稳坐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之一,但是2019也并没有太多起色,烧钱巨亏、汽车自燃、融资艰难、公司裁员、股价持续下跌等负面新闻将蔚来推至"风口浪尖",创始人李斌更是被判定为"2019年最惨的人"。小鹏汽车的发展在这些造车新势力中还算不错,但是7月中旬,小鹏G3更因新车价格问题引发老车主集体维权,也让小鹏陷入了品牌信任困境。至于威马汽车,一直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发展铺路,站在消费者角度出发,制定了新的措施和提出创新方案,但是在销量上并没有太大起色。
此外,在造车新势力艰难的交付之路背后,是新势力造车企业需要持续烧钱融资与资本越发谨慎的矛盾。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集资金总额为8310亿元,同比下滑20.4%;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为4314亿元,同比下降53.7%。可以看到,整体投资规模下滑明显,在此情况下,盈利遥遥无期的造车新势力融资显得更加艰难。如果说,2014年,是互联网造车的开始;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2019年,则是造车新势力能否继续走向下一阶段考验。大浪淘沙,曾经那些ppt造车的品牌在寒风中死去,而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会留下来。
主张观点
从2019年关键词来看,不难发现,2019年车市的所有故事基本都是围绕着"寒冬"展开,无论是豪华品牌下嫁、巨人车企抱团,还是二三线车企举步维艰,亦或是造车新势力滑铁卢,都与当前更为残酷的市场现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这些充斥着迷茫、焦虑、告别等等负面情绪,也让整个汽车行业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这个拐点正是下一轮增长开启的过渡期,只不过大家现在都不知道这个过渡期还会持续多久。那么,对于2019年几大关键词,你又记住了几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四、2019,车市四大关键词刻骨铭心!下个十年更精彩
车东西
文 | 晓寒
车东西的读者朋友们:
新年的钟声已然敲响,我们共同迈入2020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车东西编辑部所有员工,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事业高升、阖家欢乐!
时间如白驹过隙,2019年转眼即逝。
过去一年里,车东西团队紧盯汽车四化变革浪潮,以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两大技术方向为核心,就新一代电动汽车的量产上市、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测试、传统车企在寒冬下的转型升级等话题,产生了数百篇高质量原创报道,持续为读者朋友提供第一手的优质信息。
▲车东西官网
基于车东西深厚的产业链接与用户基础,我们在2019年还先后与上海车展的承办方——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SIEC)、2019年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19)联合举办了“GTIC?2019全球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峰会”与“GTIC Lite智能座舱专场”两场活动,邀请来自新老车企、自动驾驶公司、Tier1供应商、互联网公司、通信技术公司的几十位行业大咖登台,与近千名行业观众一道分享了对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车东西举办的GTIC 2019全球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峰会现场
通过车东西这一年的深入观察报道,以及与大量行业人士的交流来看,2019年既是波涛汹涌,激烈变化的一年,也是辞旧迎新,开启电动与自动驾驶新时代的一年,总结起来可用波涛汹涌、大潮已至、合纵连横、蓄势待发四大关键词予以概括。
随着中国车市增长触顶,全球车市都迎来寒冬季节,裁员关厂、兼并重组消息不断,可谓是波涛汹涌。中国国六标准与双积分政策落地,欧盟加强排放法规,大众、宝马等德国车企巨头带领全球其他同行全面转型新能源,电动化大潮已至。
为了应对寒冬,降低新技术研发成本,大众与福特建立德美联盟、PSA与FCA宣布深度合并、丰田与比亚迪组建合资公司、宝马与奔驰联手研发自动驾驶、广汽与上汽握手… 2019年同时也是汽车产业合纵连横最积极的一年。
▲左右分别为福特CEO韩凯特和大众集团CEO迪斯
更重要的是,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经过多年研发,已经到了量产落地前夜,正蓄势待发——2019年至少有20家公司宣布自2020年起量产L3级自动驾驶 、谷歌Waymo拿掉无人出租车的安全员、百度和文远知行先后在落地长沙和广州…
未来10年,L3/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将改变我们购车、用车的习惯,还将改变车企的角色与组织模式,并促成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
从2020年开始的未来10年,我们很有可能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出行方式变革。
一、波涛汹涌:车市寒冬成新常态
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在不断下滑,车市较2018年更加寒冷。商务部日前预计,2019年汽车销量或在2600万台左右,同比下滑约7%~8%。而首次负增长的2018年,下滑幅度还在2.8%的水准。
与此同时,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也没能继续逆势起飞。
自2019年夏天补贴大幅退坡后,新能源车市自7月来已经连续5个月销量下滑。11月份,全国仅售出8.8万台新能源乘用车,同比下滑37%。
▲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
中国西侧的邻居,同样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印度,在2019年也出现了20年来的最严重的车市衰退,彭博社报道称已有超过35万汽车产业人失业,286家经销商倒闭。
中国、印度这两个全球车市增长的主要发动机相继放慢了节奏,全球车市都陷入寒冬之中。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HS的预计,今年全球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总产量在8880万台左右,与去年相比,下滑了近6%——今年将比去年少生产566万台汽车,美国和欧洲已经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
▲德国斯图加特爆发游行示威活动
按照博世全球CEO Volkmar Denner在2019年10月的预计,车市下行态势还将至少持续5年。
毫无疑问,从2020年开始的下一个十年中,销量下滑行业态势在大部分时候,都会是一个常态。
二、大潮已至:车企巨头全面拥抱电动化
燃油车市场下行的同时,全球各国政府,尤其是欧洲和中国,也从政策上对燃油车施下了紧箍咒。
中国国六标准提前在一线城市落地,欧盟要求将碳排放量降低到95克/公里——这对现有的内燃机技术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车企巨头在2019年仍然吃了几十亿欧元的排放罚单。
与此同时,特斯拉Model 3凭借优异的电驱动性能和智能化能力,横扫欧美市场,累计销量已经接近25万台, 还在汽车工业第一强国——德国兴建了第三个整车工厂。
▲2019年前十一个月销量前十的电动车型,图自insideevs
特斯拉用销量证明了电动汽车可以比燃油车更魅力,而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也让大型车企只能选择电动化这条路径。
大众、宝马等德国车企集团率先发力。
大众集团最新战略显示,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要占到集团销量的20%,达到300万台。至2029年,大众集团打算向市场推出多达75款的纯电动车型以及约60款的混动车型,电动汽车累计产量要达到2600万台。
▲大众集团CEO迪斯在2019法兰克福车展公布电动战略
宝马在2019夏天将电动计划提速,到2023年要推出25款电动汽车(原计划是2025年),其中一半都是纯电车型。
在德国车企巨头的带动下,通用、福特、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等更多跨国车企也纷纷加速了自己的电动计划。
在下一个10年里,虽然燃油车的销量会不断下滑,但我们也会看到海量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出现。在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小鹏等先锋企业的带动下,全球汽车产业的巨轮,已经转向了电动化的彼岸。
三、合纵连横 :全球车企抱团取暖
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来说,寒冬并不可怕——此前已经出现过太多次销量下滑的情况,都挺过来了。
但真次最不同的地方在于,汽车产业还面临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变革挑战。
汽车公司们一面要降本增效应对持续下滑的燃油车业务,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大对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投入——这种左右平衡的难度无异于让大象在钢丝上跳舞。
新的挑战让车企之间产生了更强的引力。
2019年,大众与福特组建了跨国汽车联盟,共享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的合并已经通过两家董事会审核,如无大的变动,新的全球第四大车企集团即将诞生。
▲标致雪铁龙CEO卡洛斯·塔瓦雷斯(左)菲亚特克莱斯勒董事长约翰·埃尔坎(右)
宝马与戴姆勒这对百年来亦敌亦友的对手,再次将双手握在了一起,自2018年合并共享出行业务后,在2019年又联手研发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
国内的合作势头也在加速。
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的合作计划在2019年结出了第一批果实——T3出行在国内开始运营。丰田与比亚迪组建合资公司、广汽蔚来首款新车上市、上汽与广汽完成牵手…
可以预计,进入2020年后,不仅会有更多合作案例涌现,更会有大量合作成果落地。在下一个10年里,车企与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注定会变成是车企联盟、车企与科技公司联盟之间的竞争。
四、蓄势待发:迎接自动驾驶新时代
在车东西看来,相较于车市寒冬成为新常态、电动浪潮来临,以及车企的抱团取暖趋势,从2020年开始的下个十年里,最具变革意义,或者说最激动人心的事情,莫过于自动驾驶将真正开始量产落地。
这里说的自动驾驶,可是指L3与L4级的高等级自动驾驶。
2019年,国内有超过40款车型搭载了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上市,长安、吉利、长城、上汽、广汽、蔚来、小鹏、威马等车企,正在将L2级自动驾驶的门槛推至十多万的紧凑级车型上。
与此同时,宝马、特斯拉等头部车企也在不断扩展L2级自动驾驶的边界,宝马的专业型L2级自动驾驶系统,在国内已经可以让用户在速度低于60公里/小时的堵车场景中,松开双手双脚,仅需保持视线注视路况即可。
▲特斯拉的Navigate on Autopilot系统演示
特斯拉的Navigate on Autopilot功能能够让车辆自行驶上或驶离高速,并且还能自动超车。自动召唤功能则可在特斯拉的车型,从停车场自行开至用户身边。
以现在的技术能力来看,实现特定场景的L3级自动驾驶,几乎是指日可待。
而按照车东西的统计,2019年里至少有10家车企和10家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亮出了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时间,大部分集中在2020、2021两年,即使相对保守的博世和大陆,也给出了2022年的时间节点。
▲部分车企公布的L3级车型落地时间
未来几年内,消费者买到一台具备HWP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能力(L3)的车型——允许驾驶员在高速上适度休息或进行娱乐,几乎已经没有悬念。
L4级自动驾驶这边同样拥有不少鼓舞人心进展。
2019年,谷歌Waymo逐步拿掉了已经投入试运营的无人出租车的安全员,真正意义上的RoboTaxi每天都行驶在亚利桑那州的街头。通过与雷诺日产的合作,Waymo的无人出租从2020年起,就要逐步驶入法国和日本境内。
在国内,百度和文远知行先后在长沙、沧州,以及广州市部署了无人出租车;滴滴与AutoX也已与上海签署协议;北京在12月底更新了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规定,允许企业在公开道路进行载人和载物测试。
▲百度在长沙投放的无人出租车
2020年,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类城市看到、坐到无人出租车,不再是美好的期待。
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实现后,一方面将颠覆性地改变我们购车、用车的模式,让汽车变成一个移动空间,衍生出新的商业、服务形态,并促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
另一方面,这一变化促使车企的角色从整车集成制造,转移到出行服务运营,对车企的核心能力、组织结构、战略方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丰田展出的未来出行工具
毫无疑问,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最终将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浪潮,这其中既有极大的挑战,但也会带来比汽车产业更丰厚的回报。
按照各大科技公司与车企的预计,2020-2030年这10年,将会是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与落地的10年。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10年的起点,未来10年,我们不仅会看到自己的出行方式带来一次质变,同时也将看到一轮更加波澜壮阔的技术变革浪潮与产业演变进程。
车东西也将坚定不移地站在产业侧,与各位一到亲历这场改变世界的出行革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盘点关键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亚运会在哪个区举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在哪个区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