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著名雕塑作品(著名雕塑作品埃尔格列柯的十字架)

    发布时间:2023-03-29 15:31:18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60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著名雕塑作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著名雕塑作品(著名雕塑作品埃尔格列柯的十字架)

    一、中外雕塑作品有哪些?

    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摩尔的《斜卧像》。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 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河南洛阳《卢舍那大佛》的体积之大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数量之多

    二、世界上雕塑最著名的3座雕像

    世界三大著名雕塑家是:

    第一位是米隆,他的经典雕像“掷铁饼者”相信我们在初中或高中的历史教材美术教材中就有所目睹了。这件雕塑作品也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雕塑作品之一,大概创作于公元前450年。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大师的原作已经遗失损毁,目前公众所能见到的是后人的大理石复制品。

    第二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米开朗基罗,他的经典作是“大卫人体”。同样也是在很多艺术鉴赏类书籍或者影视作品中我们对它似曾相识。大师的这件作品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它创作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加上基座在内,高度达到了5米多,相当于是一层楼以上的高度。

    第三位伟大的雕塑家亚力山德罗斯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亦是在世界范围内闻名遐迩。这尊雕像从被发现起,就被公认为是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据悉,该雕像是由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完成,整个身高204厘米,初看上去雕像给人的感觉是双臂皆断缺乏完美,但是当后来有好奇的人们给断臂维纳斯接上一双手后才发现它并不比之前更好看,而且当人们细心审视“断臂维纳斯”时就会发现,恰恰是由于它本身的不完美才造就了她的美,正所谓残缺也是一种美。

    扩展资料:

    欣赏雕塑的方法: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远看雕塑首先触目的是“影像”效果,“影像”就是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各种雕塑通过自身形体的“影像”给予欣赏者不同的感受。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环境(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这就必需注重环境意识。优秀的雕塑作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能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掷铁饼者

    百度百科—大卫

    百度百科—断臂维纳斯

    三、现代雕塑代表作有哪些?

    19世纪,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上安置了一大批显示出卓越技艺的纪念碑和纪念性雕塑。法国著名雕塑家让·巴普希斯特·卡尔普以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创作了《舞蹈》。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气,节奏流畅优美。弗朗索瓦·吕德的《凯旋门》浮雕充满了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梅达尔村·罗索把印象派绘画理论用于雕塑,从而把绘画和雕塑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表现了在色光的照耀下雕塑最闪动最精彩的部分,而让其他部分减弱,表现了丰富的光影和人物性格变化。

    谈到19世纪的雕塑,不能不提到罗丹。罗丹的艺术天才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从墨守成规中走了出来。作为一位天才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青铜时代法国罗丹

    青铜时代罗丹

    青铜时代这一名字看似与这个裸体男人没有关系,它实际上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与石器时代、黑铁时代的说法类似。这个裸体男人正舒展身体,如罗丹所说的缓慢地从深深的梦乡里苏醒。这一动作象征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开始。在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罗丹曾前往意大利,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艺术风格对这件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这件作品开始,罗丹开始以人的形体来表达某种文化意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罗丹怀着盲目的民族主义爱国之情应征入伍,中途病退回家。身无分文的罗丹曾在自己的雕像上刻上他的老师卡里埃·贝勒斯的名字去赚钱,被人发现后赶出了工作室。一个也曾在贝勒斯工作室学习过的人,拉着他合伙作些传统雕像卖钱。不久,罗丹对这一切感到厌恶,他想逃出来,想呼吸一点真正的艺术空气。他用手中仅有的一点钱去了荷兰和意大利,在那里他为米开朗琪罗所折服。在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创作冲动终于爆发了出来。他匆匆赶回了比利时,用了18个月的时间雕塑了一个男人体。他请一个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给他作模特儿。他把这个雕像做成左手拿着棍子,正在走动中,突然被眼前的什么事怔住了,收住脚步,抬头呆望着,右手揪着自己的头发,那样子非常天真而自然。罗丹的裸体男人被赋予普通的人性,它表现出人的忧虑、羞怯和敬畏感。它和真人一样大小。罗丹最初把它命名为《被征服者》。

    在展览会上遭到失败之后,范·拉斯布尔鼓励他,建议罗丹把那根棍子取消,并改名为《青铜时代》。应该说这个名字是很贴切的,它重新为雕像赋予了深意。它表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中过渡到青铜时代,它象征着人类黎明或人类的觉醒。雕塑家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性身体。他的体态非常自然生动,左腿支撑全身,右腿稍弯曲,脚趾微微着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举起,手扶在头顶,使躯干和四肢的肌肉随之发生起伏变化。他的头微向后仰,双目合闭,好似即将从梦中醒来。整个姿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脱一切束缚,开始发出内在的力量。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

    在展览会上,《青铜时代》被评论界认为是用人体浇铸而成的,一时间罗丹成了下流的骗子。罗丹向美术院提出了抗议,美术院则派了5名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团来到罗丹的工作室。罗丹没有参照任何模特儿,当众塑造了一个男性裸体。在这个即兴创作的人像上,罗丹令人无可怀疑地表现了他那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它无言地击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击。

    思想者法国罗丹

    《思想者》是《地狱之门》铜饰浮雕里的人物,本来是为了表现但丁对地狱和人类的思考,实际却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和诗人相去甚远。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增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又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

    加莱义民法国罗丹

    加莱义民罗丹

    《加莱义民》,一组6人的青铜群雕,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于法国加莱市。

    1884年,当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加莱市当局邀请他制作一座忠魂碑。义民赴难这一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6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6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了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6个雕像。

    《加莱义民》分为两组,前边3个一组,后边3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站立在一起。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着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迈着沉着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看四周,也不迟疑和恐惧。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由于他的坚强,鼓动着其余的人。最右边站立的是一个稍为年轻的人,皱起的双眉和紧抿的嘴唇流露着悲愤,两手紧握着城门钥匙,他茫然地望着前方,似乎感到命运的不公平,在心中无声地抗议着。右边第三个义民,死亡使他恐惧,他用双手遮住眼睛,似乎想驱散恶梦,但仍不能避开这个悲剧的命运。左边第二个义民,内心表现出无比的愤怒,那举手向天的手势,不是祈祷,而是对上帝未能主持正义的谴责。他目光向下凝视,半开着的口似乎要说着什么。他身边的一个义民,年纪较轻,他似乎被迸发出的爱国热情所冲动,但由于想到转瞬间将离开人世,不免引起生离死别的悲愤情感。他蹙起眉头,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的神态。在他们身后的一个义民,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虽然后面的3个义民没有前面的那么坚定勇敢,但他们仍然为了全市人民作出了自我牺牲,这种壮举同样值得尊敬。

    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像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6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而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震撼着人民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其结构,还是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辉煌不凡。

    巴尔扎克像法国罗丹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文坛巨匠,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对他非常敬慕,十分乐意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

    在罗丹10岁时,巴尔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和研究,前后作了40多件形象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文豪习惯于夜间穿着睡衣工作,所以罗丹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

    据说原来作的小稿中,巴尔扎克有一双智慧的手。罗丹在征求他的学生、助手布尔德尔的意见时,布尔德尔赞美地说:“他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由于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现在人们看到的巴尔扎克,双手被睡袍紧紧遮盖,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在月光下好像独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作品完成后,出人意料的是委托人拒绝接受,甚至指责这尊雕像“像一只企鹅、一个雪人、一堆煤、一个怪胎、不成形的幼体动物”。还有人认为《巴尔扎克像》是19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即使一些善良的人也认为它哲理过多、造型不足。法国文学家协会决定废除合同,理由是他们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面对这一切批评、指责,罗丹却说:“我的巴尔扎克像,他的动态和模样使人联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环境,他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他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他还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巴尔扎克像》形神俱备,是一个全新的人体雕塑理念。当作品于1898年在沙龙展出时,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有人说它是印象主义,是怪异的、病态的表现,脱离现实的人体的塑造形式。有的尖刻的批评者甚至把这尊雕像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作协拒绝接受它,作协主席——诗人扬·爱卡德因拒收订货而气愤得辞了职。作家左拉、法朗士,画家莫奈、劳特累克、音乐家德彪西等人,联合起来支持罗丹,并发表了宣言。最后,罗丹不堪忍受这种长时间的争执,毅然决定把作品运回自己的工作室,退还了稿费。但他坚信:“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像》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1939年,这座雕像终于被铸成铜像矗立在巴黎,此时,罗丹已逝世2周年。

    十四岁的小舞蹈者法国德加

    德加1834年生于巴黎。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

    德加临摹了15—16世纪的许多绘画和素描,是一个学到一手安格尔画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这种素描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素描,是一种在学院里学习的素描(学院派),因此,爱德华·马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保罗·塞尚在不久后都起来反对这种素描,但德加对它的态度则不同,他非常崇拜古典主义的素描。德加对素描有天生的爱好,他喜欢纤细、连贯而清晰的线条,认为这种线条是高雅风格的保证和达到他所倾慕的那种美的唯一方法。线条成了他的欲望。在线的运用上,他达到了所有安格尔的弟子及其追随者没有一个能够企及的、妙笔生花的地步。

    但很快,德加锐敏的理智使他觉察到一股新的艺术气流,那就是现实主义。但这种理论主张放弃古希腊的美的理想,而代之以朴实、真挚地表现所见的事物。为了接近美的理想而又不脱离现实,德加的创作手法就是运用干净的线条和运用明暗的技巧。如果要描绘现实,就必须使手法服从形象的个性化,这就是画肖像画。德加青年时期的肖像画准确地表现了他对素描的信仰、优异的技巧和细腻的感觉。

    德加是一个以画芭蕾舞女而著称的画家。确实,任何别的题材都未能使他如此着迷,似乎也未能使他创作出他自己的风格来。他希望能画出空间感,画出从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体形状的印象。因此,他喜欢从芭蕾舞剧中选取题材,而不是从室外场面中选取题材。观看排练时,德加有机会从各个方面看到最富有变化的躯体姿势。从舞台上面向下看时,他能看到少女们在跳舞或休息,而且能研究复杂的短缩和舞台照明在人体造型中的效果。

    德加生前以画家著称,很少有人知道他兼长雕塑。他活了83岁,只曾在47岁(1881年)那年于沙龙中公开展出过一件雕塑(《十四岁的小芭蕾舞女》),当时对这件作品的反应是褒贬不一,许多人认为它不过是一位画家的即兴之作,不曾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德加似乎退出了雕塑领域。该作品创作于1879—1881年,最初由蜡制作,由金属线支撑身体。当时德加为小女孩蜡像穿上真丝衣服和薄纱,头戴假发。

    该作品是德加生前唯一一件曾经展出过的雕像作品。1917年德加去世后,人们在其工作室中找到这件蜡像,1922年它被浇铸成青铜作品。

    四、世界著名人体雕塑

    世界著名人体雕塑如下所示:

    1、思想者

    是全球最杰出人物雕塑之一,世界著名人体雕塑作品,亦由罗丹创作。该雕塑在罗丹的指导下有多个版本,最主要的雕像为青铜,底座为大理石材料,现藏于巴黎博物馆。石膏版则收藏在巴黎罗丹美术馆。《思想者》是罗丹整体作品体系中的典范,它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2、断臂的维纳斯

    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存雕塑头部与身躯均完整,但左臂从肩下已失,右膀只剩下半截上臂。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

    3、自由女神像

    著名新古典主义雕塑,全球最杰出人物雕塑之一,由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设计,是法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自由女神像的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际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1984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阿波罗与达芙妮

    世界著名人体雕塑艺术作品,由意大利雕塑家济安·劳伦佐·贝尼尼创作,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博而盖塞博物馆。此雕塑取材于一个古希腊神话,表现了达芙妮在被阿波罗的手触到时,就开始变为一棵月桂树的过程。整件作品采用了奔跑的动态构图,两个人的手臂伸展成了一个半圆的弧线,与脚下的动作协调一致,他们的身体曲线优美得如同飘逸的舞姿。

    5、大卫

    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著名人像雕塑,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物身体血管的跳动,更突出了大卫作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

    以上就是关于著名雕塑作品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老年著名年公园景观设计(老年公园设计图)

    什么是大理著名景观设计师

    校园景观设计加盟电话(著名校园景观设计案例)

    安陆景观设计厂家施工单位(安陆景观设计厂家施工单位电话)

    重生女主小说排行榜(重生女主小说排行榜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