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儒教的十大排名(儒教有哪些经典)

    发布时间:2023-03-29 13:37:5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329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儒教的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儒教的十大排名(儒教有哪些经典)

    一、中国古代最早十大老师排名

    1、黄石公

    黄石公是秦朝末年的隐士,非常有本事。他传给张良兵书,使得张良成为著名谋略家和军事家。有个典故叫“圯桥进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那时张良是年轻的公子哥儿,黄石公为了

    考验张良,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然后让张良去捡,捡来后又要让张良把鞋给他穿上,看到张良能忍辱,就与张良约定五日后在此桥见面。

    连着两次张良迟到,受到黄石公斥责,第三次张良干脆不睡觉,半夜就在桥上等着,黄石公来了后,很满意,就传给张良一部兵书《黄石公兵法》。

    2、老子

    春秋老子,著《道德经》,洞大智慧,其思想为中国道家文化之始之源,实是中华文化之本,鲁迅先生曾讲:(大意)中国的文化之根,全在道家。两千年封建统治,都是外示儒术,内用黄老。且老子之影响已至于全世界。

    3、孔子

    儒家文化之开创者。影响整个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孔子成为中国统治文化的精神教父。历代谥封,加之大成至圣文宣王。现影响整个世界,美国评一百位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名人,孔子以第四列前茅。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4、鬼谷子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有著作《鬼谷子》传世,为纵横家的鼻祖。

    鬼谷子有四套学问。一是占卜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军事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纵横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他的弟子有军事家孙膑、庞涓,纵横家张仪、苏秦。后世占卜师也奉鬼谷子为祖师爷。

    5、墨子

    墨子,名翟。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

    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6、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 。他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他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

    7、朱熹

    朱熹,字元晦,世称朱文公。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

    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

    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8、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他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郭沫若评论他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他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9、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

    明朝灭亡后,在家乡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

    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10、严复

    清朝著名教育家。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严复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孔子的十大弟子都是谁?

    1、颜回(字子渊)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

    2、闵损(字子骞)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   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和“芦花馆”。

    3、冉雍(字仲弓)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

    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仲由(字子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5、言偃(字子游)

    言偃 (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汉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

    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受儒教祭祀。唐以后多次追封。明嘉靖时改称“先贤言子”。清康熙时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今虞山镇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有言子墓,学前街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

    三、孔子的十个著名弟子是谁?

    孔子的十大弟子都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

    1、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主要作品有《论语》。

    2、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中国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主要作品有《鞭打芦花》,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

    3、冉耕(前544年-?),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孔子弟子,为孔门四科"德行"代表人物之一,受儒教祭祀。后患恶疾,孔子亲往探望,见其垂危,深为叹惜。

    4、仲弓是鲁国人,冉氏,名雍。《论语注疏》卷5引马融曰:“雍,弟子,仲弓名,姓冉。”《中弓》第一支简“季桓子使仲弓为宰,中弓以告孔子”,从而引发了师徒之间的对话。仲弓根据《史记索隠·仲尼弟子列传》引《家语》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主要作品有《中弓》。

    5、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 。主要作品有《大成通志》。

    6、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7、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8、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9、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

    10、卜子夏(前507年—前420),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 ,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这就是有名的“西河设教”。主要作品有《子夏易传》。

    四、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级是什么?

    等级排列为:士,农,工,商。

    三教排列为: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排列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士”就是大夫阶层,广义上不仅包括官员,还包括所有的名人,如学者、举人等。这些人有了名分,就成了官员的储备。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可以不服役不纳粮。

    所谓“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儒家思想是由孔夫子创造的,所以也被称为儒教和圣教。

    九流这个词出自《汉书艺文志》,之所以用“流”来比喻社会,是因为水是自由流动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百家争鸣的历史,在其中影响较大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九大学派称为九流。

    贬义的九流说法

    第一种说法:

    民间按社会地位,将“九流”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第二种说法: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

    以上就是关于儒教的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儒教的十大排名(儒教有哪些经典)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在线直播高清(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直播在线观看)

    卸妆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