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言壮语十大排名(豪言壮语大全)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豪言壮语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帝王热血沸腾的八大豪言,秦始皇有一句,曹操有一句,最霸气是谁说的?
帝王热血沸腾的八大豪园中最霸气的一句话是毛泽东说的那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虽然毛泽东不是帝王,但是他是我国出色的领导人是人民的精神首领。
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非常多有能力的帝王。而他们也留下了非常多的豪言壮语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奋斗,其中有八个语句至今读着仍能让我们有不少感慨。第一句话就是朕为始皇帝。这一句话是秦始皇说的,当时秦始皇带领军队打败六国统一中原,顺利的让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
第二句话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是陈胜在起义的时候说出的,表明了当时不畏强权坚定捍卫自己权利的伟大精神。第三句话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陈汤给汉元帝的一句话。当时表明了陈汤坚定捍卫国家权力,誓死阻挡匈奴进攻的爱国想法。
此外还有非常多的帝王的豪言壮语,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我认为在这八大豪言壮语中最有名的也最霸气的一句话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是毛泽东在沁园春中所写的一句诗词。在这句话中,毛泽东更是引用秦秦始皇汉武帝,唐宗宋祖这些历史名人来衬托当时的功绩。当时毛泽东可以说把这些人都比了下去,所以这才是最霸气的豪言壮语。虽然毛泽东当时并不是帝王,但是他一直是我们人民心中的精神领袖,他带领我们走向新生活。
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如今家喻户晓得豪言壮语?
古往今来,可谓一直在战争中度过!大家仔细想想,从秦始皇开始至今,天下何曾有过50年不动刀兵?更有甚者,唐朝几乎每年都在打仗,一共298年,至少打了130场对外战争。如果算上国内的一些叛乱,估计几乎每年都有战争发生!
正因为中国是战斗民族,所谓战争中生、战争中死,由此也诞生了无数惊世名将!本文重点讲述的是,其中有四个名将极为突出,他们豪情万丈,一人留下一句豪言壮语,一句比一句霸气,每一句都充斥了金戈铁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家喻户晓!
祖狄,中流击楫!
《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需要说明的是,五胡乱华之际,祖狄想要北伐,但司马睿态度却极为消极,不给兵不给粮,于是祖狄就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之中,用力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
坦率的说,祖狄这一句话没什么人记住,但“中流击楫”这一动作,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前赴后继!
岳飞,直捣黄龙!
《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就犹如“不破楼兰终不还”一样,“直捣黄龙”成了一个符号,蕴含的意义有二:(1)不畏艰险,扫除一切障碍,气吞万里如虎,(2)坚持到底,打到敌人老巢,取得最终胜利!大家都知道,“直捣黄龙”后世被广泛使用!
让人遗憾的是,忠义单纯的岳飞,最终斗不过政治,被赵构秦桧、金国二方势力联合绞杀,让一代名将没有战死沙场,而死于刑场。
霍去病,匈奴未灭!
汉武帝为霍去病修了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不收,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充斥了金戈铁马!
对于霍去病,大家都很熟悉,此人作战非常勇猛,(1)17岁初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将匈奴杀得四散逃窜,(2)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3)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令人悲伤的是,霍去病23岁就去世了,一代名将英年早逝!做一个假想,如果霍去病不死,那么会取得何等功绩?
陈汤,虽远必诛!
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因此,这里有一个关键,即:这句话是诛杀完再说,而不是诛杀前所说。诛杀完之后,挑着敌人的脑袋,说这一句话是强势宣言。诛杀之前说,只能算是对别人恐吓威胁,有没有效果就不好说了!历来强势王朝,都是先打了再说!
对于这一句话的威力,想必无需多说,大家都在说,“犯我.....者,虽远必诛”,但其实只是东施效颦,汉朝是杀了之后再说,其他人呢?
关于古代豪情万丈的宣言,还有三点值得一提!
(1)古代有过豪迈宣言的将军,还有不少,但本文所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名将和家喻户晓的豪言,所以历史上其他一些豪言,不在本文谈论范围之内!
(2)任何战争,只有对外战争,才能让人感到激情,让人千古咏颂,以上四个,从当时环境看,都是对外战争!比如,太史慈虽有“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豪言,但实际打的却是内部战争!
(3)令人诡异的是,从元朝开始,古代武将就仿佛“萎掉了”,再也看不到激情四射,再也看不到万丈豪情了。或许,这既有文化、文官压制武官的原因,也有蒙元摧毁传统华夏的缘故。总之,大家不妨看一看,元朝之后,有军事天才,却看不到豪情了!
三、求古人的豪言壮语,越多越好。
一、“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还我河山”的宋朝名将。战场上一生未败过,使金军留下“憾山易,憾岳家军难”的话。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只可惜中国历史上能说这句话的人太少了。
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二十岁的冠军侯,开扩河西,破敌十万,封狼居胥。皇帝将两瓶御酒赏给他,他不愿一人饮,将酒洒在河中(后来这里命名为酒泉)与将士共享。
三,“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 祖逖,中国历史上“闻鸡习武”的哪位。东晋王朝建立后,偏安江南,不愿北顾。很南迁中原人后代,希望东晋能恢复中原,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位。祖逖自小立“闻鸡习武”。胸怀大志,发愤读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再多次作代表向东晋请愿出兵北伐被拒绝后,祖逖于313年祖逖渡长江北上。船至中流,祖逖站立于船头,面对滔滔一不复返的长江激流,击辑康概言道:“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与他同行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语所感动。愿跟从于他。过江后,祖将军组织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数次打敌人的优势兵力,经过几年艰苦战斗,收复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地区,被中原白姓称作“慈父”。东晋王朝派很多宫员到“收复的地区”上任。正当祖逖准备进军河北时,他的北伐业绩却引起了东晋的恐慌,深得民心的祖逊成为他们的“大患”,削其权,千方百计在背后阻拢大军北上。祖逖将军忧郁而终。其弟被东晋*反,兵败投石虎(羯族)被杀。祖家被东晋灭族。
四,“男儿当为国战死边野,马革裹尸而还” 马援,东汉开国名将,抗击过匈奴、平定过姜乱。在历史上留下“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年老的时后,还平定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平定交趾(今越南)征侧、征贰叛乱后,将日南郡管地向南一直开扩,到快到今天的西贡。马援在此立一铜柱作为国界,上面刻有“铜柱毁,交趾灭。”越南人虽然恨透了马援,但不敢将铜柱搞毁,于是每每经过哪的人都向铜柱投石块,久而久之,竟堆起了一座“石山”。
五、胡将灭,汉当兴 梁犊,梁犊与高力等人在关中起义,梁犊以晋征东将军自命。秦、雍间城戍无不摧陷,沿路过关斩将,长驱而东。高力等皆多力善射,以一当百,施一丈柯,攻战若神,所向崩溃,关中义士接杆而起,及至长安,众已十万。大破后赵乐平王石苞于长安。东出潼关,攻克洛阳。王龛、马勖等起兵响应。梁犊败姚弋仲姜兵十万、败苻洪氏兵十万,再连败李农汉*军十万。中原大振,兵锋直指邺城。后赵石虎大惧,调燕王石斌军,配精锐重装骑兵一万,统诸路兵马讨之。李农手下假意降梁犊作内应。击斩梁犊高力等于荥阳。不久石虎死,高力原部众为冉闵保护,引起石羯仇恨,石羯内部皆请诛之。
六、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 冉闵灭胡最多,发布“杀胡令”,号呼天下汉人杀胡人。
这段历史上生于五胡乱华时,冉闵父冉谵,原为晋将,北方沦丧后,投陈午部“乞活军”,320年,陈川(陈午弟)杀部将降石勒(羯族首领),冉谵投上党部“乞活军”,不久为石虎所破,受伤被俘,伤发而死。冉闵所有亲人都死于异族入侵,成为孤儿,当时公十一二岁,羯主石勒将其改名石闵,收为义孙,命季龙以子视子。冉闵忍辱二十年,躲过石羯内部一些人和巫师“三千羯士”等一列系欲置之于死地的斗争。石虎死后,复汉姓,利用石羯内乱之机,阵斩羯族军士四万,又坑降三四万。羯族精锐尽失,这是几十万羯人的子弟,他们恨透了冉闵,其后冉于邺城屠羯胡二十几万。造成羯族整个民族基本被杀绝。冉闵的种族灭绝政策引起北方各胡的恐慌,造成各胡族空前大围结。面对众胡联军,冉闵的军队却常常以少胜多,消灭大量胡族军队。
《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冉闵号召中原各地汉人杀胡,武力迫使大量胡族返回“老家”,返迁途中死者不计其数。后来的前秦、后秦均是成功回去的部落所建立,以后重新入主中原。
冉闵杀人过多可受指责,但绝对是英雄,因为当时你不杀别人,别人就杀你,况且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先人。
七、我西川只有断头之士,没有屈膝鼠辈 蒲泽,蒲泽痛斥元吏。这句话反应了元灭宋时,哪些英勇抗击的四川军民心声。
元军灭宋,首攻四川。从1234年起,在四川拉割战打了多年,很多城池却缕攻不下,如合川;有些城池攻下了又不断失手,如云顶。1258年,川将蒲泽连合云顶军民攻成都,在平原地区被击败,兵败东撤。元军追杀几十里,兵士伤亡重多。云顶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蒙军围困了云顶城,石城军民殊死苦战,火器火炮用完了,便使用弓箭射击,箭头用完了,滚木,石头号也成了锐利的武器。激战数日,蒙军屡攻不下。最后,石城中粮食吃尽,蒙古大军从水门攻入城内。蒲泽牺牲,城中军民全部战死。云顶城首次陷落。以后以年,云顶山附近和成都平原地区人民不堪忍受蒙古贵族的蹂躏,多次配合义军和官兵夺回云顶城。1266年,义军再次夺回云顶失败后,才算真正的失陷。南宋末年川西人民在云顶山石城周围抗击蒙古军队的战斗,前后坚持30多年。创造了亚欧各国抗击元军的奇迹。击葬蒙古大汉的合川等地则直到涯山海战后,宋朝正式亡国,蒙元叫人告之,方始出降。
八、圣战者们像雪崩一样被我们杀死 毗沙都督府的李圣天始终自奉中国守臣,有汉人血统的李圣天带领胡汉军队在塔里木盆地西面,联合塔里木盆地东面的归义汉军连连击败很多强大的敌人,如土藩,回纥,不可一世的巴格达“圣战”远征军和喀喇汗王朝的军队。妄图征服中国的伊斯兰军队发动东侵中国的“圣战”。中国边防军团合军二万人巧妙地采用诱敌深入战法,一场激战,“中国总督’穆哈提和他部下的四个大伊玛目(只有什叶派才称伊玛目)全部埋骨麻扎,圣战者14万像雪崩一样被中国边防军团杀死,中国西域边军大获全胜,伊斯兰的东侵此后一直被遏制在西域。妄想征复中国的“圣战者”没想到他们竟被区区二万西域边军击溃。保卫当时的南缰的战斗最终失败。在这里从汉代起流传了上千年的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伊斯兰文化。但抗抵入侵者永远是英雄。
唐朝时西域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东部和吐鲁番盆地居住的是汉人。塔里木盆地西面大部份是汉人和胡汉混血儿。他们的祖先来自汉朝――马操统治时――五胡乱华的西凉――南北朝――和唐朝时迁入的汉人。安禄山叛乱,西域地区的汉军大量调到祖国中原地区“支持抗战”。他们的命运是一去不返,而它们的家乡(天山以南的南缰地区)因兵力空虚不断受到周围蕃胡的侵略。在坚难地打败一个个强劲的对手后,最终西域汉人惨遭异族灭绝的悲惨命运。
九、每一支箭出去必要射倒一个敌人。 李广,箭无虚发的汉朝飞将军,只可惜不是皇亲,因此有”李广难封”之说,李广一生未受重用,他的军队多时也就万人左右,但训练的十份精锐善战。常常以少克多,李广以万人军队在外蒙古高原绕圈,吸引拖置匈奴16万的主力,使其不能救援河西的匈奴。皇亲们则靠绝对优势的兵力取河西,立大功.后来出击外蒙古。皇亲们都有绝对优势的兵力至少十数万。为独得大功,兵不满万的李广竟被调去走不利行军又无向导的路。后来对他的孙子李陵更不公平,李陵竟将别人不屑一顾的五千荆楚兵训练成改“直捣王庭”的精锐部队。后世有诗人赞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李广力气惊人,且射术也惊人,他的部将和后人都及不上,有”李广射虎”的故事.李广能拉三百多斤力才能拉开的大黄弓,而马可波罗看到蒙古劲骑射拉开七八十公斤力(合一百五十斤左右)的大弓,很吃惊,认为欧州兵根本没法比.李广能拉的弓需要的力气是蒙古劲骑射的两倍,也就是蒙古骑兵如果不是一拥而上,哪么在远其射程达不到的地方就将被李广一一射杀.李广与匈奴作战有史为证,李广训练的军队也绝不是佣手。李广后来重新启用仅被用于防守,但凶奴数年不敢进攻他守卫的郡县.一直到快七十高龄,他被调去走不利行军的道路。
十、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威服西域诸国,在中亚锡尔河北地区破北匈奴,斩其单于。迫使其余部向西远迁,于是欧州的恶梦开始了,整个欧州都在匈奴的铁蹄下颤抖。推骨排一样源源不断赶来的蛮族,导致了罗马帝国灭亡。
四、求30句中国历史人物说的豪言壮语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若我能活200岁,整个欧洲就是我的。(大体这个意思,好像俄罗斯一个女的说的)
拿破仑登上什么山后说,我比什么山还要高。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豪言壮语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