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渡口景观设计方案(运河渡口景观设计方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运河渡口景观设计方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绍兴运河园历史
参考一下吧
http://www.bilooba.com.cn/js/shownews.asp?newsid=7268
浙东古运河是我国有记载的先秦时期3条古运河之一,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始段,以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闻名。这样一条千古名河,20世纪末已存在航运灌排功能逐渐下降,河勘多有倒塌、河道淤泥深厚、两岸建筑零乱、文化资源遭到损坏等问题。2002年绍兴市对浙东运河进行了全面水环境整治。其中一期工程建成东起绍兴西郭立交桥,西至绍兴市、县交界段的运河园,长4.5km,面积约25万㎡。1正本清源,探索千古名河的源流1.1越人治水的见证
《越绝书》记载的“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足以证实古运河为先秦所存在,为中国大运河之东南发端。东汉会稽太守马臻修鉴湖,山阴故水道被纳入鉴湖之内,航道横贯山会平原。晋会稽内史贺循创于晋怀帝时(307—312年)的西兴运河初称漕渠,西起钱塘江边的西兴,东至绍兴城,全长50余千米。穿越绍兴城后进入鉴湖,再向东连通姚江和甬江,从镇海以南入海,全长近200km,统称浙东运河。唐元和十年(815年),观察使孟简主持修建西兴运河沿岸的运道塘。明代《万历绍兴府志》记载:“运河自西兴抵曹娥二百余里,历三县,自萧山至钱清长五十里,东入山阴经府城至小江桥长五十五里,又东入会稽县长一百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朝廷绘制的《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绍兴府为图中大运河的南起始段。浙东运河水道格局至今基本未变。
1.2振兴浙东的黄金水道
越国时期,山阴故水道等河流沟通了东西及对外航运,阻隔部分潮汐河流,促进了沼泽平原开发,并为鉴湖工程打下基础。晋代开凿西兴运河,首先是为溉田,而航运功能随之扩大。唐代修运道塘,主要功能已向航运转变。到南宋此运河已成为沟通富庶的绍兴府、明州(宁波)与首都临安的海陆黄金水道。明代,浙东运河的主要段落,即由浙江南岸经过绍兴到曹娥的200里(100km)航道,可以一直通航不再有牵挽盘驳之劳。运河的水利、生态功能也日益扩大。今浙东运河依然是宁绍平原的主干河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水运、水利、生态作用。
1.3涵养文化的重要源流
古运河是涵养越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古今名人多留有与此河相关的业绩或佳话;有古纤道、太平桥、柯亭、钟山寺、迎恩桥等全国、省、市、县文保点数十处:绍兴的主要城镇都在运河周边或穿越而过,桥乡、酒乡、名土之乡沿河分布,形成了古运河特色风情。
2天人融合。形成自然和谐的定位理念
2.1工程定位
绍兴市政府对千年古运河整治工程十分重视,提出按精品工程的要求尽快保护和整治的思路。此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古运河进行全线综合保护和整治。本工程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第一段,因此,工程按照高品位设计、高质量施工、高要求管理的标准,做成充分体现个性特色的精品工程,也为此后工程的实施起到示范作用。
绍兴城市发展中将形成越城和柯桥两大组团。古运河穿越在两大组团之间,是城市主要的中心河流,也将成为城市中联结历史和现在的重要纽带。
2.2设计理念
(1)天人和谐 古运河是越人治水的成功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整治中牢固树立传承历史文脉,科学保护自然的思想,做到人、地、水的和谐协调。
(2)运河文化从古运河繁衍生发出的地域性文化,具有历史悠久、人水相亲、商旅性强、特色鲜明、品位高等特点。因此,保护整治中必须对2000多年来形成的优秀运河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和展示。
(3)开敞自然 凡景点均开敞设置在古运河沿岸的自然环境中,尽量减少建筑物,多体现生态效果,以古朴、自然、流畅、简洁、明快的风格,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和超时空的美感。
(4)集聚优势整合水利、环境、文史、社科、历史地理、园林古建等多方面专家和能工巧匠,通力合作,反复论证,不断探索,形成创新的理念,编制成古今相融的特色方案。3注重特色,营造“水天一色”的氛围。
3.1碧水长河
保护治理古运河,建设碧水长河是本工程的立足点。全线进行疏浚,河底高程为1.0m(相对黄海海面),水深达2.8m以上。拓宽河道,整条古运河设计一般河宽要到30m,主要景点拓宽到60m以上。水面长效管理,做到无垃圾飘浮物。
3.2白玉长堤
河岸均以绍兴的传统方式砌筑,不用水泥嵌缝。以传统石砌工艺建成的河岸,水中是水生生物滋生之所,河岸是芳草野藤生长攀延之地。河岸与水面高差不超过1m,给人以“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感受。白玉长堤宛若水中游龙伸向天际,更增添一种动感。充分展示绍兴水网地区的固有特色。
3.3绿色长廊
古运河东西贯穿绍兴平原全境,碧水长河与绿色长廊相得益彰,既是改善生态环境和绿色景观的要求,又具有渲染效果。运河园沿河绿带宽度多在30m以上,部分地段宽度达60mo4文脉相承,充分展示古越文化的地方特色。
4.1保护历史遗存
古运河本身就是一条历史文物之河,运河沿岸的诸多古石塘路、桥、亭、寺是古文献之外能传达古越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古运河不可分离和替代的实体性组成部分。整治中十分注重对这些古迹的保护,进行恢复完善。
4.2收集利用古旧材料
绍兴多以条石、石板铺路建塘。至今民间尚多有散落的老条石、老石板、老石雕或残缺不全的石制品,如果不加整理收集,无疑会加速其损坏和遗失。为对历史负责,抢救性保护古石构件,工程中收集了一大批老条石、老石板及一批被拆除散落的古石亭、古桥、古文化遗存等石构件,进行组合搭构,使运河园在应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印记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古越文化的魅力。在构架中,采用历史题材、老材料、传统工艺,建起了6处涵盖历史文化内容和地域特色的新景点。同时修筑了4.5km石驳河勘、近2万㎡的石塘路及纤道、避塘、河埠等。
4.3选种地方性传统树种
一方水土养育成就一方树木。为此,古运河的绿化布置不求现代和洋化,而以传统乌桕、苦楝、桂、柳、桃、松、竹、梅、紫藤等植物为主,显示古运河的地方传统风采。同时,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壮。
5精益求精,主人匠人的再创造
5.1建设者形成合力
运河园建设材料和工艺是旧的,理念和思路是新的,无模式可寻,少规范可套。因古材料收集的不确定性,有些景点内容是已开工之后再定的,存在着较多的设计变更。对此,仅凭设计者难以有效运作。针对这一实际,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负责的精神,孜孜不倦,以更高的目标和品位,进行现场和实际所需的设计调整。
5.2精品意识
一个好的园林建设非一日可成,粗制滥造绝无好的作品。运河园工程的主要基础建设内容历时一年多便已完成,但文化内容、景点小品、绿化等布置内容,至今一直在不断深化、完善和提高。作为施工单位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挑选最好的队伍和工匠。一些老工艺作品如果按新的建设定额无据可定,有的几乎无利润可言,然小有所亏,大有所成,成功的是一个园林精品工程。运河园工程许多材料是旧的,但这些材料是精心挑选和处理过的,如此大规模旧石板的使用,一般工程很难做到。
5.3注重细节,用心去做
建设者们对此工程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作为施工单位尤其重视的是工程的细节,一块石材、一棵树木、一个图案都注重的是到位和完美,无数个细节的质量保证,才形成了工程的整体效果。在施工中曾出现了浮雕碑基座老石材难以采办的状况,施工单位将珍藏多年的巨大老石基座无偿捐赠给工程。
6古为今用。叙写运河史诗
6.1“运河纪事”——记载历史文化
为古运河历史变迁的集中展示。牌坊入口设置了当代著名水利专家、学者的图文碑刻。
主要内容为5块浮雕和2块图文纪事碑。贺塑像气势雄伟,耸立在“庆池”石船基座之显示了这位治水功臣和“当世儒宗”的气质范。此外,还以老石材原汁原味地做了老避和老纤道,以及迁移农村废弃的古华表、古池等,衬托了越文化的悠久和凝重。
6.2“沿河风情”——集聚水乡风物
是运河沿岸风俗民情的精华。清代牌群、老石台门、明代绍兴三江闸缔造者太守绍恩手书的“南渡世家”横额,可谓越中之宝“古越照壁”有“双龙戏珠”巨大古石基座,上越王勾践宝剑的鸟篆文“越”字,古朴大气。“祠堂”有祠堂碑、义田碑、进士旗杆石、祠联遗存。古“钟灵毓秀”、光绪皇帝“乐善好施”刻横额,及范仲淹后裔祠堂石柱、刻石遗存十尊,汉大儒孔安国所撰的报本堂碑记等,为珍贵。酒文化展台,“知章醉骑”塑像,将乡、名人、水乡有机、生动地展示出来。“法云陆太傅丹井遗存”是陆游世祖陆轸所创炼丹井、石狮等,为千年文物。“玉山斗门遗存”系兴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水利工程遗存。
6.3古桥遗存——展示桥乡精品
此景点主要是集中展示绍兴水乡的石风貌,分3部分:一是整桥移建,就是把农村废弃的石桥集中迁建于园中,共11座。二是组合古桥,利用废弃古石桥的构件,用传统石作工艺拼装组合,共12座。三是众多部件展示,如乌龙桥、凤林桥等,展示古桥代表性残存石构数十件。绍兴历来桥边多古亭,楹联引人注目,且书法精湛,寓意深刻,此类传统的乡间风情,可通过适当处理一一展示。
6.4“浪桨风帆”——再现千艘万舻
此景点主要展示古越水运繁盛的景象,由风帆组船、蓬莱水驿、长风亭、水天一色阁等组成。王城西桥,以千古名寺得名,以传统工艺建造,是宁绍平原第一高拱石桥。桥头广场置清代“双龙戏珠”照壁和“钟灵毓秀”刻石,配有“继志亭”古桥亭,古朴雄浑,精美绝伦。
6.5“唐诗始路”——笑看挥手千里
唐代有众多著名诗人慕浙东之名沿古运河而来游越,形成“唐诗之路”。景点设“挥手石”,刻李白乘舟运河有感而发“挥手杭越问”诗句。以5块巨石,刻“浙东古运河”5个大字,与李白诗相照应。
6.6“缘木古渡”——难忘前师之鉴
《越中杂识》载:“宋南渡时,金人追高宗急,至此无以渡。岸有松、杨两株,忽自拔其根俯于水,两木相向为覆舟状。帝缘木而渡,及岸,顾其木,仍昂首自植。”景点主要布置碑亭、鉴桥、连廊、古树等。“水吟石廊”,全长450m,由数百支古旧石柱建成,柱间刻有古代名家不同风格的书法对联43幅,内容以山水为主。
二、济宁市运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哪家单位设计的?
济宁市运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由香港贝尔高林杭州分公司设计的。他们的设计师团队是香港来的,团队非常强大!
三、乐清东运河湿地公园位置
地址在浙江温州乐清市
设计面积:8059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7年
设计理念:
1、临近规划的滨海新城区。
2、现状水系丰富。
3、现状植物资源不充足。
4、土壤为盐碱质为主。
5、历史文化遗迹不丰富。
6、设计范围用地跨度大、范围广。
6、综合单价不高。
经过对土地资源以及周边环境等的综合分析评判,本项目应定位为在少破坏、少改造,维持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下,尽量做区域保护性开发,服务滨海新城及周边区域的大型生态湿地公园,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搭建一个亲近湿地、享受湿地、感知湿地、探索湿地的平台。
中式布局、湿地元素。主要湿地元素提炼包含:叶子、鱼塘、鸭舍、芦苇荡、杉、菖蒲、水草、龙舟、笛子。本规划形成“一环、两堤、八景”的景观园林设计空间结构。
“一环”即环绕着东运河而形成的环线慢行道。慢行道设计宽度4.5米,其中1.5米宽兼做环河自行车道,3米宽观光游览道,环河慢行道沿河下穿疏港公路、228省道及另外2条规划道路,每个互通立交处设置互通楼梯上下衔接交通,使几个不连续的地块形成整体,人车分流。
体现崇尚顺应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多样化的环境营造。
“两堤”即东运河两岸沿河景观轴线南、北两堤。或栈桥式、或堤坝式、或沿河游步道式,看水、亲水、玩水。
“八景”即沿着东运河环线慢行道分为八个主题园区,相互串联,步移景异,本规划参考了杭州西溪湿地、温州三垟湿地、香港湿地公园、上海崇明湿地公园等案例,不同的地块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及理念形成不同的空间布局。
根据使用功能和8个特色景点分别为:运河晨曲、鸭舍寻踪、龙舟竞渡、秋芦满天、杉风婆娑、渔歌暮鼓、菖滩听水、黑松望海。
四、京杭大运河两岸古塔
1、京杭大运河与淮安
1.1世界璀璨明珠——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公里,她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并将这五大水系连成统一的水运网。
1.2淮安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入淮处在现在的里运河,淮安成为了运河伊端;明清时,淮安为运河南北适中之地,大批漕运、水务管理机构进驻淮安,淮安空前繁荣,城市人口最多时达54万人,成为运河之都。曾经的辉煌为淮安运河的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历史记忆和强大的动力。
1.3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正在发生聚变
如今,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与翔宇大道、淮海南路、北门大街城市发展轴线,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城市结构要素紧密相连,且涵盖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楚州区级公共中心、黄码区级公共中心,同时与水渡口市级商务中心、清浦区级公共中心、市级科教中心紧密相邻。可见,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城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结构意义,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各区的较沉寂的边缘地带,即将成为淮安城市当前及未来最活跃的中心地带。
2、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建成环境调查研究
2.1土地使用调查研究
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居住、宅基地、农田、河流水系、及对外交通等用地。已建成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块的东西两头,中部也已开始兴建。集中地区的居住、工业等用地相互夹杂,较为凌乱,零散地区主要为农村宅基地和农田。杂乱无序的用地布局亟需调整和改善,结构的不平衡需要通过性质的转变、补充和强化等得以完善。
2.2道路交通调查研究
(1)陆路交通:道路呈棋盘式路网结构,分为快速路、结构性主干道、其他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五个等级;路网东西两头较密、中部较为稀疏。区内公共交通在建成区内较为发达,但在两河地区和新城区尚无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不完善,仅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部分滨水步道、河下步行街和少部分公园游览道路。运河两岸干线交通良好,但应完善整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支路网的构建。
(2)水路交通:水运通道有京杭大运河国家二级航道、里运河淮安旅游航道;暂无水上公交。码头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码头。水上公交和码头的设置以及其周边的整治和改造关系到运河未来发展的成败与否。
2.3景观环境调查研究
(1)滨水景观:水上景观要素主要有水体、水上航运和靠岸的船只、水草和水上漂浮物。水岸景观要素主要有河堤、护坡、工业厂房、货物堆场、防护和休闲绿地、居住小区、居民点等。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水岸资源,并通过植入一些活化功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2)绿化景观:滨河绿化以水杉、意杨、柳树、雪松、灌木为主,景观单调无序、未成系统。丰富但未成体系的绿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是运河两岸基底塑造的重点。
(3)工业景观:集中在基地的东西两头,东部以井神盐业和河沙堆场为主,西部以造船厂及水运行业的仓库为主。景观物有码头、船舶、仓库、塔架、沙堆、铁板、罐型容器、桁架、烟囱等。多样而特色的工业景观为保存现代工业文明的承继和创新提供了良好载体。
(4)人居景观:居住形式以聚居点为主,有老的街坊、已建居住小区、在建滨水高层和农村居民点;此外还有以船为居的运河水上人家。多样的人居景观为丰富运河两岸的生活提供了源头和链接。
(5)文化景观: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里运河的东岸,分布于河堤、板闸、河下古镇、楚州古城的萧湖和勺湖周边;景观物主要有古运河河堤、榷关、寺庙、古塔、历史街区、园林、明清古建等。多样的文化遗存和景观物为需要足够而有联系的活动加以支撑。
(6)设施景观:基地内的设施景观主要是跨越两河的桥梁、暴露于外的市政管线、道路设施、具有垂直感的水塔、以及其他一些雕塑小品等。这些设施大多较为粗犷,缺乏精心设计,有的甚至有碍观瞻。良莠不齐的设施景观物需要在甄别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造。
2.4建筑环境调查研究
(1)建筑肌理:东部地处古城,其肌理遵循传统街巷的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河沿街布置;中部多为居民点,其肌理大多顺应河流和机耕道,方向感较差,仅新城建筑的空间组合感较强;西部肌理较为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布置。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在现状肌理基础上去除杂质和吸其精华。
(2)建筑围合:工业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行列式和零散式;居住建筑围合主要为行列式和自由式;公共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独立式和行列式;民居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自由式和独立式;水上渔家的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和自由式。多元化的建筑围合方式为运河两岸建筑布局提供了借鉴。
(3)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中部的行政文化中心和西部的滨河沿岸,以居住、行政办公性质为主,一般在10-20层左右;多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基地的东西两头,以居住、学校为主,层数在3—5层之间;低层建筑零散分布于东西两头和中部,主要以民居、工业厂房、仓库和附属用房为主,层数在1—3层之间。毫无韵律的建筑高度布局提醒未来运河两岸应当首重滨河天际线的塑造。
3、对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的规划设想
3.1明确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将运河两岸规划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生态良好、设施齐全、设施配套的城市中心滨水休闲地带。
(2)文化目标:传承淮安地方的多元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发扬,使运河两岸成为反映和体现淮安文化特色的汇聚焦点。
(3)旅游目标:打破运河旅游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迈向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4)开发目标:体现运河对周边土地的综合价值,适应城市城市发展的步伐,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城市近期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3.2创新规划理念——“回归运河”
(1)回归什么? 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方式。即在生产方式上依赖运河,以运河为引擎;在生活方式上,亲近运河,以运河为中心;在生态方式上,师法自然,以绿水为基础。
(2)如何回归?首先是文脉性回归,做到有脉可依和有脉可循;其次是本质性回归,做到注重本质、不究其表;再者就是要创新性回归,做到城市空间规划有创造性、具新式样;最后就是要做到融合性回归,实现多方的有机融入和巧妙整合。
3.4提升城市定位
(1)城市定位:以运河滨水生态和文化资源为核心的 现代都市生活、休闲和旅游的综合示范带。
(2)功能定位:以滨水休闲旅游为灵魂,围绕完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承继和生态保育主题,打造功能完善、具有全新生活方式的、以都市滨水休闲旅游为核心驱动力的、集滨水宜居、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博物展览等主导功能和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科技教育、餐饮配套等辅助功能为一体的新都市滨水休闲旅游示范区。
4、几点建议
(1)在城市规划方面,适当时统一对运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出最优质、最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
(2)在空间设计方面,尽量在运河两岸做减法,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发展发展空间;
(3)在休闲旅游方面,尽可能将城市空间与运河相链接,加强对城市事件和活动的策划,使淮安尽早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休闲旅游城市;
(4)在工业遗产方面,建议尽早对运河两岸的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制定专门的工业遗产名录和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
(5)在规划管理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未开工建设用地的方案进行微调,尽可能打开通向运河的生态、生活廊道。
以上就是关于运河渡口景观设计方案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