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传媒的现状(中国大众传媒的现状分析)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大众传媒的现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拉扎斯菲尔德与罗伯特.默顿在论文《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讨论了大众传播的两种正面功能和四种负面功能。(正负功能论)
正功能即:①赋予社会地位的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赋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行动以显赫的地位,使它们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②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社会的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使其感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从而强制其遵守社会规范。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又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若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负功能如下:
①麻醉精神——对受众的长期作用。媒介提供伪环境,用符号构建媒介真实。过度沉溺于表而信息和通俗娱乐中, 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大众传播媒介易混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媒介环境),大众对媒介过分依赖,而媒介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再现生活情景,不能代表一种社会趋向,若被人利用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②顺从现状。对批判内容不予理睬。信息的大量涌入造成信息过量,使人们对信息产生冷漠态度。并促长了"社会服从主义"削弱公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
③降低审美水平和鉴赏力。大众媒介要迎合大众的口味。
④媒介以兼价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施拉姆——媒介是时间的窃贼。使时间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之中化为乌有。
⑤异化作用。批判学派,马克思。关注人在商品化社会中如何被商品异化,媒介广告。
⑥ 电影电视网络中大量的暴力血腥、色情内容和场面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影响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经验学派20年代、80年代研究。
⑦民族文化生存与文化认同危机。卫星直接电视、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家主权问题,对社会制度构成潜在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造成冲击。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话语权。
陈水扁试图用教科书、教科书强调台湾文化史原著文化,试图将其与大陆分离。
⑧人们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后人际间的社会交往互动逐渐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陌生。"电视人""容器人"——指那些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连结的人,思想观念乃至行动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而完全成为一种收集媒介信息的"容器"
二、求助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件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民版][课件.ppt
......三课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 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1)进入19世纪光的传播ppt课件,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 (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过程 4、通俗性报刊的特点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 3、电视 (1)问世:20世纪30年代 (2)发展过程: (3)现状(特点)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 2、出现 3、运用的事例 4、影响 * (1)19世纪出现近代报刊 (2)19世纪70年代起,自办近代报刊 (4)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3)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 (5)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国人不可缺的内容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 (4)辛亥革命后,大众传播ppt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1、广播事业 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 2、电影 概况 (1)《定军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拍电影 (3)《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片 (2)《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30年代上海一个电影拍
......
IP大众消费者
......一、每月平均长途电话费用统计 6
二、使用IP电话卡主要用来拨打的电话种类 6
三、购买(使用)IP电话卡的主要原因 7
四、使用过哪些公司的IP电话卡 8
五、购买IP卡时大众论坛 ip,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选择品牌的主要原则 8
六、用户了解IP电话的信息途径 9
七、用户对“网通”的了解程度 10
八、用户认为购买更为方便的IP卡销售点 10
九、用户经常拨打的国际长途地区 11
十、用户经常拨打的国内长途城市(或地区) 12
十一、用户拨打长途电话时通常使用的方式 13
十二、用户每月交固定电话费用的地点 14
前 言
有效样本数及未使用IP电话个人
......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1
......大众传媒的变迁
●从容说课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大众传媒的变迁,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提供许多有益的详细的史料,教学过程中要好好利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刊业发展的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
2.掌握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分析影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图表,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讨论,开阔学生思维,大众传媒的变迁ppt提高学生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
......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3
......刊业走向繁荣 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9世纪中前期大众传媒的变迁,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社会影响: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表现: 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 “文革”期间不少报纸停办 社会影响: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影视事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 影视事业的发展 2、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大众传媒的变迁ppt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报道或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是: 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
......
详见:http://hi.baidu.com/yupt2/blog/item/08828d817c3e6b05c8fc7a80.html
三、什么是当前媒体研究的争论啊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焦虑除了来自学科间及种种知识传统的压力,还受制于其他外力的影响。一些是普遍性的,比如社会转型、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整个知识背景的变化等;还有一些是研究对象本身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媒介事业的影响与挑战
传播学的诞生与强大的媒介事业具有密切的关系。伴随着美国早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美国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大众报刊、电台等等。二战后,美国获得了更快的发展,经济与科技基础更是傲视全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世界最强大的大众传媒事业--报纸集体、新闻通讯社、电视台和电影等一批拥有巨大财力和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公司成长起来。
因此,美国的大众传媒塑造了早期传播学的主要方面。
现在我们能够知晓的大部分传播学研究案例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大部分理论来源对大众传播相关概念的抽象和影响,其主题和方法也受制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方方面面,最终导致将传播学研究的主导范式和核心因素置于媒介效果研究的范式之下。对大众传媒的效果研究能够满足美国的政治制度对民主的精确控制的想象,而相关效果研究的量化结果也有利于媒介企业推销自己的影响力,并进行经济利益方面的核算和管理等等。
美国的大众传媒具有“自然”或者原发的特征,中国媒介则是后起的,受到更多因素的直接影响。
首先。是政治控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众传媒基本受制于国家政府的力量。早期媒体被界定为“阶级斗争的工具”1。实际上相当于政府意识形态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环境虽然有所变化,大众传媒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记忆(习惯性依赖和服从)、制度自然的延伸和利益方面的考虑,中国媒体的政治控制属性并未改变,党和政府仍“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领导作用和控制功能。”2
其次,市场主体属性凸现。这只不过是30年的事情,媒体不仅仅能够营利,它还能够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这是中国媒体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
第三,新技术的社会想象。特别是新媒体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导致媒体产生了某种技术权力的幻觉,以为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技术的独立性可以获取某种独立的社会权力空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全球化问题。当代中国媒体都无法回避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弱势方。主要表现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被动、文化身份和中国界定的漂移与恍惚,还有其他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等等。
凡此种种力量最后导致中国媒体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双重身份”3特征:“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样的制度模式反映了社会压力结构的形态,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中国这样的传媒事业状况对传播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受众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主要是它非常适合当下需要,通过这种调查了解人们对媒介的看法和态度、收视喜好等等,这些对制定相关政策或者提高收视都有好处。
其次。一些研究方向,如媒介经济学、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营销传播)、文化产业研究或者传播学种种“应用”研究兴旺发达。这类研究吸引了大量的研究经费,国家和政府级的社科基金也在向这个方面倾斜。可能是研究人员受中国媒体确认了其经济属性和市场主体(虽然还未完全放开)的影响。其研究对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当然认为应该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另外还与知识界追求经济效益的需求有关。
此外,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定性研究还是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媒介“身份”并未明朗,只是处于一种暂时的“双重身份”平衡状态,需要进一步探讨其现状和种种可能性,更加需要进行传播政策和制度方面的研究,来确认中国媒体未来的轮廓。
总的来看。中国媒体的变化已经提出了问题,比如体制改革、国际传播体系建构、未来传媒架构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和产业发展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但从理论研究上来看还没有什么创新的成果出现,理论界还未准备好面对媒介的转型,也就谈不上对日新月异的传媒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了。这里的界限是现实的边界,理论探索上的滞后困住了传媒研究前进的步伐,受阻的理论关怀自然转向了一种让人充满期待的新事物。
二、新媒体引发的骚动
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强度、广度和深度有目共睹,已成为20世纪末至今的一个重大社会事件。中国传播学研究对此作出了迅速和有力的反应,在特定时间段内(20世纪90年代后期,比纯技术类专业晚,却早于许多人文社会学科)对新媒体技术的关注明显占据了研究者太多的注意力:
1994年-1997年间,发生了关于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的一系列争论,争论围绕朱光烈发表的《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给传播业带来什么》展开,作者认为,在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其他媒体都将不复存在了,而一种全息的文化将取代单面的大众文化4。此言一出,引发了众多相关论文:段京肃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大众传播观念更新》,张咏华的《归于消失,还是重获再生--试论传媒的发展前景兼与朱光烈先生商榷》;李启的《试论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定位》;同向荣的《对21世纪广播业的展望》;朱光烈的《一种可能——关于“泡沫”说的回应》等。
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吴廷俊的“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成为当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点。
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始,新媒体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注意力。机构和论文大量出现,专著和教材也发展迅速,而且很快成为各种学术会议的重要议题。
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成立,清华、北大还有其他-些院校也非常迅速地成立了相关高校教学科研机构。
2001年,北京广播学院与英国BBC国际台召开“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国际论坛”。同年,外交部举办了“因特网与种族主义言论的传播”研讨会。“200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召开,后来成为会议系列。
此时,还有一个现象,各种传媒研究网站建立起来了,传播研究纷纷在网上进行了。
新媒体的出现对中国传播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表现在相关研究论文、研讨会及研究机构的大量增加上。更加重要的是给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全面的冲击,比如网络传播研究就盛况空前。过去的媒介观、传播观以及传播理论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一些研究者提出网络传播或者新媒体将改变传统传播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出现,传统的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表现在传播者、媒介、受众等几方面:以线性传播研究为主的旧框架让位于以交互传播为主的新框架;网络传播又一次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5。
前期的媒介事业改革带来的问题,还有中国传播学研究一直处于讨论中心的本土化问题也被新媒体带来的影响所掩盖,本土化问题渐被知识创新和竞争所取代。
三、新媒体研究的陈旧主题
现在新媒体理论研究主要是网络传播研究。网络传播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华汝国分析了2005-2007年间的网络传播研究后,认为存在一些热点主题:网络与传播理论研究;Web2.0与博客;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文化反思和新闻业务等等6。
陈力丹、付玉辉指出了2007年网络传播研究的六大主题: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研究、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舆论及伦理研究、网络传播监管研究、网络环境研究、网络传播研究之研究7。
赵莉认为10年来的网络传播研究主题关于网络媒体的论文最多,还有就是宏观效果、网络伦理与法规等8。
简单浏览上述主题会发现,也许时段不同和总结的人不同会使主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些主题基本上在传统(大众)传播学的5w研究框架中:控制分析(传播者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研究。比如媒介特性、融合和媒介经营属于媒介研究;法规、伦理和管理属于控制研究等等。
这和一些人的愿望恰成对应,陈力丹在《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中就讨论了面对“第四媒体”的综合传播特点及对话的形式,该如何调整研究的框架和重心。9卜卫在《因特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中指出因特网改变了新闻职业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大众传播的性质及传播与接受关系,直接挑战了传统传播学的一些概念、理论和命题。那么新的理论创新,以及突破狭义传播学的范畴就成为题中之义。现在看来,这些研究者的良好愿望都落空了,网络传播打破了5W线性传播模式的单一性,网络传播研究却还没能打破5W研究范式的规范性。
与此相应的还有许多研究试图通过分析网络传播的种种特性变化来挑战一些在大众传播时代形成的理论。比如对“把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理论等等提出了挑战。就拿议程设置来说,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网络传播的自由随意和海量的信息会使议程设置变得不可能。但是有研究指出,网络传媒还在接受着由传统媒介强塞的信息,导致受众被动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实际上还是受制于传统信息源设置的议程10。
还有,有研究者指出“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从网际间消失,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所变化而已11。
实际上大部分此类挑战传统理论的观点都处于这样的问题中:在网络传播中原来理论的参数可能已经不适用了,但是突破却远远未能到来(起码当前的研究成果没有展现这种突破),最后依然回归到原理论框架下。因此有研究者指出,目前中国网络传播研究者的视野还不够开阔。研究主题比较狭窄,话题雷同、低层次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严重12。
四、聚焦“媒介融合”
仔细分析网络传播研究的主题,媒介(网络)研究具有绝对的中心地位。(新)媒介本体论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对新媒介的本体认识,很早就发生过争议,1994年,朱光烈在《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中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现有的媒介化为乌有,专业新闻工作者也会消失,媒介将向多样化、分散化和相互融合等方向发展。
1988年,苏克军提出了“后大众传播”的一些特征,如媒介的融合、信息数字化、传受双向互动、受众的消失、信息传播的控制难度加大等等13。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被认为是国际化的前沿课题,自2006年起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研究热潮,发表了一些论文,很受大家关注。
有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高登(Rich Gordon)详细区分了6个方面: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略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新闻叙事形式融合14。还有学者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形态融合:多媒体日益兴起;2、市场融合: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3、载体融合:发行渠道的“合”与接收终端的“分”;4、机构融合:更高层次的再分工15。
实际上不管做多少的区分或者细分,媒介融合实际上指的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就是指各种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怎么融合都是一些纯技术性问题。
蔡雯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一文中指出了国外的“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概念,指的是以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报道。这当然建立在机构性的“媒介融合”基础上。与此相关,她认为,当前新闻传播实践中正在出现以下变化:1、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2、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3、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16
但是“媒介融合”在学术上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
正如高钢和陈绚在《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中指出的:
“媒介融合”理论还没有成形,因为对“媒介融合”还没有适当的概括,更没有建立有说服力的模式。17
五、离散的传播
另外一条延伸的路径是从新媒介认识论指向传播观的建构。朱光烈在2002年提出了一个“宏大的传播学”:未来的高度发达的虚拟环境传播将极大地不同于现代媒介传播,未来传播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媒介(网络)不再显其踪影,而是消弭于整个环境之中,目前的传统媒介将消亡。……于是传播学的研究也将发生重大的革命,不仅古代的传播学研究,而且以研究媒介传播活动为主的现代传播学研究都将要终结,与整个社会生活相互渗透于一起的新的传播学研究将要浮出水面,这将是一种与社会各个领域相互渗透的空前宏大的传播学研究。
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颇具新意。陈先红提出“新媒介即关系”的观点。她认为,“新媒介即关系”的传播学意义在于:把新媒介的研究层面从传播技术层面提升到传播关系的层面;把新媒介传播研究从以技术性的信息传播,引导向以对话性的关系传播为主;把以网站为中心的“信息传播学”,导向以人为中心的“关系传播学”18。传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关系的联结,构成一个“社区”或者“共同体”,这是对传播某些久被遗忘特征的再提醒,新媒体使这种特征得到了凸现。
梅琼林在《新媒介催生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一文中认为:新媒介的出现,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手段,深刻改变了传播学研究的体系,也催生了新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1、将线性研究方法变为交互式研究方法;2、从硬性控制到开放的控制研究方法;3、从“传受分离”到“传受合一”的研究方法;4、从单一媒体到综合媒体的研究方法。19这看起来非常像对某种传播特性的描述,实际上从特性到方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综合来看,在新媒体通向传播观的思考中,有一种思路占据了中心舞台,这就是朱光烈所说的“消弭”,或者与离散、分散、撒播和消解等去中心化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这种思路有时是和想象的自由民主联系在一起的。刘津在《权力的消解与转化--试论网络时代网上权威传媒的强势控制作用》中提出,由于一些网络传播新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体的中心控制地位与信息特权正在走向终结,代之以弱势的大众作为个体的崛起,大众传媒的强势作用归于消失。20
吴廷俊在《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一文中认为,面对新的传播环境,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应该从控制转向自由,传媒机构应该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21更有研究者在巴赫金狂欢节和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来讨论网络传播,认为狂欢节的全民性与网络传播的自由开放性和交互主体性之间、狂欢节的仪式性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之间存在相似性,而且狂欢的平等、对话精神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内在要求。研究者普遍对网络狂欢和对话的精神寄予了过高的热望。
这种“离心力”还在更深层次上与一种强烈的后现代文化分析紧密相连。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中讨论了“贝尔与修辞问题”、“鲍德里亚与电视广告”、“福柯与数据库”、“德里达与电子书写”、“利奥塔与电脑科学”,其实际上是把整个与传播相关的问题置于了一系列“后现代”大师的理论语境中22。在《第二媒介时代》中,马克•波斯特则指认了一种“后现代主体”的出现:那种人们熟悉的自律、理性、固定不变的主体模式将可能被置换成一个多重的、离散的和去中性化的主体,并在信息生活中被不断质询为一种不稳定的身份。23
有的研究者以马克•波斯特的观点为基点,讨论了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自我的重构问题,并由此出发,认为交流和交往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文化的重心和主题24。还有人比较简单地描述了新媒体的一些特征:图像的优势地位、巨量多元信息的快速流动、广泛的互动性等等,并认为这些特征与一种广泛流传的后现代的文化征候暗合,呈现出一种弥散的趋势,为人们想象未来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25不过,中国传播学研究实际上并未过多地深入后现代研究的信息分析(这个领域在中国更多的属于哲学、文化、社会研究领域),得到更多注意的是网络传播技术上的弥散现象。
杜骏飞在其著作《弥漫的传播》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整个传播领域掀起了“网络革命”浪潮。这一浪潮的实指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传媒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全面与互联网对接,从而形成这个时代最有感召力的媒介观念;而其虚指方面则是,鉴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包括普及程度的跃进,宽带链接技术的成熟,世界范围的对于互联网的重视与战略倾斜),也鉴于互联网边际效应的深刻与广泛(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一个以网络技术发展趋向为传播模式指针的新传播时代已经来临。26
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实指方面”就是媒介形态方面的,以“媒介融合”为最终指归。而“虚指方面”则指的是一种技术上的“泛传播”观念:分散化、全景化、扩展化与一体化。
作者又进一步从层级观念的重构和介质观念的重构两个方面深入阐释了其“泛传播”的特质。
作者指出了当前媒介的6种异质属性后总结道:鉴于我们所论证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概念,不仅强调物理性,也强调社会性;不仅强调作为“通道”、“中介者”的自身,也强调信源和信宿,因此我们把这种全面融合的概念定义为“泛介质”(pan-medlum)。泛介质系指泛化的介质,这种泛化包括从物理向心理的泛化,从局部向全体的泛化,从静态向动态的泛化,从确定向不确定的泛化,以及本体向客体的泛化。26可以说,《弥漫的传播》面对新媒体(网络)的影响成功地建构了中国传播学研究中最复杂精致和系统的传播概念系统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力。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其“泛介质”的概念,就会发现这个概念虽然表述上复杂些,实际上说的仍然是“媒介融合”,因此不过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复杂化的代替物。实际上其所有的“泛层级”和“泛传播”的观念都是建立在这个稍显粗浅的媒介融合的概念基础上的。实际上中国传播学大部分关于新媒体的认识的基础或者极限就是这个带点技术乐观的“媒介融合论”,比如“新媒介就是关系”、从单一媒体走向综合媒体的说法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媒介认识论。
这种泛化的传播观念当然不可能像后现代主义那么激进,它就是再泛化和弥散,最后也要一体化,要归依的,要望着那个看不见的中心和强大的匿名主体(主人),也就不可能触摸后现代文化分析所能够触摸的当代社会的边界和极限。而且。在中国的特定社会语境中,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发展到那里,我们面临更多的问题是社会有序发展与管理和控制的问题。看似弥散和自由的网络传播实际上也是“镶嵌”在过去或者传统的规制框架中。这个问题既是对乐观的技术想象的质问(技术往往是强化控制的力量),也是社会规制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媒体可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方面)。
因此,新媒体(网络)虽然对中国传播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研究者做出了迅速而大量的反应(论文、机构和会议),研究的范畴也相当广阔,但是仔细分析网络传播或者新媒体研究。它们在核心的媒介认识论上还是处于比较幼稚和简单化的“媒介融合”的本体论基础上,在传播观念上处于离散一整合、自由-控制这样的二元结构中左右摇摆,并未在理论设计和创新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且研究总体上处于比较保守和落后的境地。
四、20分 中国广告业发展状况怎样?
一 现状扫描
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13508户,比上年增加11722户,增长11.5%;广告从业人员913832人,比上年增加42466人,增长4.9%;广告营业额达1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国内生产总值0.93%,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9%。
1.广告公司
2004年底,全国广告公司为76210户,比上年增加9857户,增长14.8%,广告公司占广告经营单位总数的67.1%。广告公司从业人员达641654人,增加49007人,增加8.2%,占广告从业人员总数的70.2%。营业额达565.2亿元,增加120.4亿元,增长27%。
2004年,广告业内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了13.26%,为6024家,但营业额基本持平;国有事业单位数量减少了1116家,减幅为11.45%,营业额略有增长;集体企业单位数量减少19.09%,户均营业额变化不大;集体事业单位减少11.70%,营业额几乎没有变化;个体私营企业单位数量增加25.32%,达到了76916家,营业额增长36.48%;外商投资企业营业额增长56.06%;联营企业单位户均营业额略有增长;其他经济成分单位营业额大幅增长74.34%。
2.广告媒介
2004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广告经营额为575.5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45.5%。其中,电视经营额为291.5亿元,比上年增加36.5亿,增长14.3%,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23%;广播经营额为32.9亿元,比上年增加7.3亿元,增长28%,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2.6%;报纸经营额为230.7亿元,比上年减少12.2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18.2%;杂志广告经营额为20.3亿元,比上年减少4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经营总额的1.6%。
2004年以来,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的年度增长令人瞩目。2004年户外广告经营额达到112.9亿元,较2003年增长12.9%。网络广告年度经营额达到8.1亿元,较2003年增长30.7%,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2005年、2006年预计将分别达到27亿元和40亿元。
3.广告投放
房地产广告继续保持投放量第一的位置。2004年,房地产广告经营额125.31亿元,占全部广告经营额的10%。药品和食品广告仍然处在第二和第三的位置,2004年的广告经营额分别为122.39亿元、107.04亿元。
总体而言,广告投放的行业格局基本未变,但在量比方面发生了一定的转化。传统的广告重点投放行业,呈现“软着陆”态势。新兴和新崛起的行业,广告投放增长迅猛。如汽车广告经营额为59.2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5.26%;化妆品广告经营额为86.6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8.75%。
二 呼唤突破
纵观我国广告业的走势,从1979年以来本土广告业一直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并由原先的“低起点高速度”转到当前的“高起点低速度”,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成熟发展阶段。
原有的媒介格局下,广告业各利益主体在不断博弈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而当行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各方面都在寻求突破,平衡也在发生着变动。在传统媒体方面,各经营主体从原先的粗放式经营转向精耕细作;另一方面,新兴媒介不断涌现,新的广告形式不断得到开发。
2004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总额为575.56亿元,较2003年的548亿元小幅增长5%。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总额虽然仍在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新兴媒介增长幅度,低于广告市场整体增长速度。四大传统媒体广告经营额占年度广告市场经营总额的份额也从2003年的50.8%下降到2004年的46.5%。如何准确的判断这种变动,把握住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下,广告资源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从形式到价格到合作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和固定。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在固化的体制中滋长,长久以来也得不到解决。可以说,整体老化,缺乏继续高速成长的动力,是现在广告业面临的一大问题。而新的媒体变局峥嵘初显,广告业处在新旧交替的风口浪尖,业界对此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决定着行业最后到底是及时抓住机遇,壮大发展,还是最终水土不服被风浪淹没。
所谓新旧交替的新,一方面,是指新兴媒介风生水起,传统媒介逐渐式微,广告业将如何应对新的媒介局面,是机遇也是挑战;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处在从制造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如何适应新的广告主,需要开拓也需要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第一,当媒介不再以广告为生存支柱的时候,广告业对自身将如何进行重新定位?
目前的传统媒体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广告,离了广告,媒介的经营也成问题,双方相互依存,共同生长。然而从国外经验来看,在媒介发展得比较充分的国家,广告收入在媒介总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在美国、英国,媒介收入中基本是收视费、广告费二分天下,内容版权的交易也占很大的一部分。从我国的媒介发展态势来看,广告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媒介的经营势必走向多样化的道路。而大众传媒的数字化浪潮、融合化浪潮,更加剧了这种危机。我国现在推数字电视、付费电视,媒介资源大大丰富,受众的注意力被高度分散。原有媒介依托广告,数字化的大众媒介依托什么?在其中我们并没有解读到广告。如果付费电视没有广告,而开路频道再也没有目前呼风唤雨的地位,广告将依托什么而生存?
第二,新的广告载体的出现给广告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广告业将以何种姿态应对这些新的变化?
从户外广告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我们应该已经能够看出一些新势力崛起的迹象。而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在国内外取得巨大商业成功,利用新媒体传递广告,已成为业界、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是固守着原先的生存方式,对新媒体持续观望、任其生长,还是积极介入,以自身的改变来谋求更大突破,是决定着广告业是发展还是萎缩的关键性决策。
第三,面对越来越难以说服的消费者,广告业将如何面对?
广告的天职决定了它不得不关注市场,不得不关注消费者群。而消费者的本质也早已经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中得到进化。《现代广告》的陈永先生提出“消费者时代”的概念,说明消费者与从前相比已经判然不同。原有的强化式、灌输式、被动式的信息消费模式不再是现代消费者的习惯,现在的消费者会更为主动地寻求信息;同时他们更有主见,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而市场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总的来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下降,影响广告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广告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广告还是不是向消费者沟通产品信息的最好渠道?靠传统的、简单的方法来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还能行得通吗?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广告业才能够说服消费者,抓住广告主,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价值!
应该说,广告业已然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用旧思路、旧模式已经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传统广告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弱化和消亡,社会的结构性升级、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汇集成强大的力量,作用于媒介市场、广告市场,将给相关主体造成一系列的连动。传统广告运动运行到今天,已经遭遇瓶颈,我们应该看到,下一步的增长空间已经转移,广告业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才能获得新生。如果固守着原有的生存空间,那么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也必将被挤压、被剥夺;反之,若能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则能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广告运动、新的广告主张、新的广告形式在全球范围已经展开,我们本土广告业也要抓住机遇,应该主动出击,不能拭目而待!
三复杂表征
毋庸置疑,突破,是国际广告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身处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背景中,我们将视角回归,反思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中国广告之猛进,一个整体的表征,就是“复杂”。复杂,给中国广告业之突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复杂因素之一:广告媒介——变革与新生
中国媒介结构复杂,运作模式模糊。长期的事业性经营,使大多数传统媒介依靠政策垄断,颇具暧昧性地生存于广告市场。随着媒介资源稀缺的状态转变,加之“国际化”和“新技术”的双重推动,媒介生发了导致体制变革的强大内生力。广电加快产业化和数字化进程,报业大踏步实践集团化和跨地域经营。各方试图打破旧有体制,进行力量重组,探索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新道路,以提高媒介效能。同时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带来的IP网络、无线通讯网络等新生媒体的逐步成熟,给媒介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活跃点。当今中国广告媒介,正处于突破市场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汇流与融合的“变革—新生”期。这一复杂过程,给中国广告业带来了充满希望,却又难以揣定的未来。
复杂因素之二:企业——后市场化时代的广告观反思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表现为非均衡状态。有些产业市场化进程快、产业意识高,而有些产业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同一产业中,有些企业发展超前,拥有全球化视角和强大竞争实力。同时,地方性的、经营封闭的企业依然数量庞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探索。从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结构看,这一失衡特征更为明显。包括一些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产业在内的中国各项产业,市场进入壁垒低,竞争结构不合理,造成领军人物普遍缺乏,而难以左右市场状态的“平民工厂”却比比皆是。这些市场现状,直接导致企业广告需求的不平衡性。有些企业对于广告的需求已经非常成熟,与广告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成熟的广告观,甚至是最基本的企业宣传意识都极其薄弱。
市场化的进程差距和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对广告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许多企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濒死到复活,从弱小到壮大,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在一轮又一轮的生死角逐中,广告成为企业手中一把利剑。刀光剑影的恶战之后,企业的广告观也越发成熟。从颇具“文革遗风”的“大媒体+大投放”,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据科学的调查数据和营销策略,注重整合行销传播和企业整体品牌的塑造包装,说明已经有相当一批中国本土广告主,告别广告蒙昧,从无畏走向理性。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中,对于自身广告观的深刻反思,推动了广告行为的素质提升,为中国未来的广告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复杂的要求。
复杂因素之三:广告公司——鱼龙混杂
从第一家国际4A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到WTO的“百分百外资准入”,任何人都相信,国际资本全面角逐中国广告业,仅仅是一个时间表问题。许多人士在这一时刻,担心本土广告公司的生死存亡。我们不妨先将视线从“敌人”挪开,转向自我,关注一下中国广告公司现状。在中国广告业的大环境中,广告公司不断成长,现在却依然是鱼龙混杂。既有国际著名广告集团,也有优秀的本土4A,加之新生的媒介购买公司、公关公司、市场调查公司和咨询公司,还有数不胜数的中小型公司和中下游专业公司。有的理念领先、全球视角、实力雄厚,有的仅仅是地方媒介掮客、个人作坊。广告公司经营理念、操作模式和业务能力存在巨大差距,正规军与游击队并存,既有“豪门盛宴”,又有“路边小店”。广告公司结构的复杂性,说明这一市场的竞争层次偏低,无序竞争必然存在,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广告公司的做大做强。
复杂因素之四:消费者——超大规模中的细分
与中国消费市场的超大规模并存的另一特性,是由中国巨大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时代差异造成的消费者结构极为多元化。例如,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主要城市的白领、中产阶级和青年,接受信息的主动性和认识能力超前,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属于高端消费群体;但是在同样的大都市中,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在庞大的消费群中,中小城市的普通收入民众占据主体。再比如,家庭中,子女一代的消费需求高于父母一代。经过对中国这一庞大市场的多元细分,发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广告态度非常之复杂,高端群体会走得更快,而落后的,其现状也不能在短期之内改变。消费者结构的复杂性,对广告的情报化战略,对营销传播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了更为强大的挑战。
复杂意味着突破的困难,意味着存在不同层面的突破点。既有内部的经济层面,还要有从社会责任和文化影响层面的外在思考。然而,困难,并不意味着“困惑”。中国广告人,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心,通过认真而深入的探索,才能找寻出一条适合中国广告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四 新广告运动
突破也好,复杂也罢,旧的广告经验势必无法解读、冲破中国广告业的混沌状态,新的理论研究、新的市场变动都指向一个新的话语——那就是“新广告运动”。
现在国际上已经存在诸多对广告未来发展走向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今井贤一、小林保彦等日本学者提出的情报化社会和广告情报化的观点。他们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情报的架构从金字塔结构转向了网络结构,这种情报架构的后工业化催生出媒介领域的后工业化,从而带来了广告与生活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新的广告策划从定性分析中得到某种“洞察”,根据情报来制定战略;新的广告沟通不是“强制性传递”,而是有效传播的“诱惑模型”。这些揣测虽然只勾勒出未来广告图景的冰山一角,但毕竟是在传统广告基础上迈出了超越性的一步,预示着新的广告运动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那么什么是“新广告运动”?正如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的讲演论坛一般,每个学者、业界精英都在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行动方式诠释“我看见了未来”。喧闹后归于沉思,我们发现一些新广告运动产生的基础、产生的预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任何揣测都不具备把握五年后、十年后的真实全貌,但这些观察代表了我们对新广告运动发展方向的探索和思考。
思考一:回归广告本体,原有的传播模式已经过时,新的传播模式正在兴起
新广告运动回归广告传播发生作用的机制本身。原有的传播模式是强行灌输的,受众完全是被动接受的,广告公司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威力巨大的大众媒介。广告传播流程以集中投放垄断媒介、重复诉求广告信息、广泛覆盖大众人群为特征,依托大型媒体,制造大品牌效应,以期给广告主带来巨大的销售效果和巨大的融资效果。这种做法是“文化大革命”时代一脉相承的宣传观和大媒体衬托大品牌的投放策略。而中国的媒介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时段资源和报纸版面资源趋向过剩;新的媒介频频涌现;新的内容消费形式占据了消费者的有限时间,这种变化造成了三个结果:情报垄断被打破,情报激增导致压力陡升,情报反映速度急剧加速。新的传播环境意味着向受众灌输大量信息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无法发挥既有的作用。它不具备新时代的适应性,高度分化的消费者主动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和内容,而不是那些强加给他们的东西。在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细分化、速度感、轻松和“日常会话”的沟通。
思考二: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渐转型
R3亚太公司和《中国日报》进行的一项关于广告付费方式的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在中国有47%的客户愿意按照佣金制付费、有51%的客户愿意根据广告结果付费。广告行业旧的盈利模式是代理制,现在按广告结果收费的广告模式得到更多的认可。广告行业旧的经营模式围绕的资源是媒介的收视率、覆盖率,追求的目标是记住品牌并促进销售,现在广告主关注的焦点则是R-O-I(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新旧广告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对应一个问题,即企业支付广告费、广告时段和版面到底得到的是什么?宝洁、LG和壳牌都希望广告代理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科学性的数据,而不仅仅是个花钱的公司。这种转型意味着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核心数据库营销将得到解决,新的广告经营模式是基于消费者数据库的互动的、双向的营销传播,它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支持更为精确的用户数量以及认知、兴趣、欲望、记忆、行动各个层次效果的反馈。广告公司未来盈利所立足的就是给客户提供更大的投资回报率,协助客户创造成功的市场前景。
思考三:反思现在的传播者即企业
现在经济界提出的概念是“新兴服务业”。广告业必须考虑到整个经济的转型问题。医药、食品、家电、化妆品、房地产、汽车业等行业一直占据着近几年广告投放的前十名,这些传统的强势广告主同属于大众消费品、工业品制造业。但值得关注的是,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的“第三次浪潮”、波拉特提出的“信息时代”都已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市场信号的验证。趋势表明,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将替代工业产业成为广告费用的大宗来源。广告所要服务的对象正悄然发生变化,这个问题是新广告运动的起点和潮流所至。
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成为商品,金融服务业、通讯服务业、保险业、经纪人公司、咨询公司等新兴产业怎么做广告?这一定是IBM这样的商业服务巨头和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培训新贵迫切关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金融服务业为例,中国的消费者都知道工行、建行的品牌,但很少人知道工行、建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剧烈的产业变革给广告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现状是广告业跟不上经济潮流,无法满足企业独特的要求。新广告运动呼唤中国广告业反思新兴服务业、信息产业所需要的广告形式是什么?适合的媒体是什么?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使中国广告业跃上新的增长平台。
思考四:广告依托的技术路线即媒介出现变革
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稍有疏忽则落后于时代。现在各种类型的新媒介不断涌现: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等等。而数字电视现在的政策是不播广告,凭借内容吸引订户,依靠收视费生存和发展;手机短信的广告经营也遭到信息产业部的严厉封杀。单不论行业政策的优劣,我们关注到两类广告公司虽违规操作,却颇有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一个是短信广告,一个是邮件广告,可以说这正代表了新媒介的探索。技术上突破带来的新媒介,不能做广告,无法成为广告传播和经营的载体,给广告业带来巨大影响,等于一刀斩断了广告增长的新路径。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上述两类广告公司违法吗?其实这不过是消费者隐私保护与市场发展洪流的对抗,不过是市场需求与政策管制的博弈,在两种力量中争得生存甚至发展的空间正是新媒体广告业务的核心。
思考五:追随新一代消费者
一个“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已经来临。日本博报堂广告公司提出“生活者”的概念,其研究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生活者”,即领先中国消费市场的25~39岁的社会群体。留给本土广告公司的时间并不多,新广告运动能否发生效力的核心命题就是对未来消费者的把握。如果是一个10年左右的战略考虑期的话,现在新广告运动所要关注的正是被称为“新新人类”的群体:15~25岁年龄段的新一代消费者,他们将是主宰未来广告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形态将是新广告运动所要捕捉的市场机会与决策的依据。
早在1970年,托夫勒就在其《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未来世界将展现出层出不穷的稀奇事件、耸人听闻的创造发明、不可思议的矛盾和绝顶新奇的困境”。今天的中国广告业已经切实感受到这种实在的冲击,感受到冲击的深远影响。要想控制未来,不被冲击击溃,我们惟有紧跟时代力量转移的浪潮,关注变化、捕捉变化、主动变化。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告学院教授 丁俊杰 )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大众传媒的现状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