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春节风俗(杭州春节的风俗)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浙江杭州春节风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本文目录:
一、杭州春节习俗年夜饭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的人数
杭州春节习俗年夜饭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是家家户户。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大年三十,除夕夜。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是杭州习俗,年夜饭是比较隆重的。
二、杭州有哪些民风民俗?
1、烧香:正月初一 灵隐、吴山各庙均有庙会。杭人有年初一烧头香之习,二月十九天竺观音庙会,俗传二月十九,为观音诞辰日。
2、求签:杭州多寺庙,庙庙有签书,民间盛行求签占卜。凡是有求财、谋事、问病、求子、求学、求婚姻、求寿和消灾免祸,无不到寺庙求签,以求预知吉凶、祸福。
3、腌咸菜:大叶伽菜,白菜,洗干净后沥干水,放缸里一层盐一层菜,用石头压牢,过几天就可以取出来吃。
4、腊八分粥:十二月初八天不亮各寺庙门口总会见排了满满的人龙,讨个彩头,吃一点释迦牟尼得道前吃过的腊八粥。
5、剪窗花,贴门联:过年过节前会剪一些喜气洋洋的,寓意吉祥的窗花贴贴。
6、看花灯,吃元宵:花灯样式很多,猜灯谜拿奖。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6.2℃,1月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8.6℃,7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毫米。6月中旬左右为杭州的梅雨季节,俗称黄梅天,雨量多而集中且潮湿闷热,大约会持续20天左右。
杭州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生态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风民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烧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灯
三、关于杭州节日的民风民俗
老杭州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走马灯。
1、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多为商家所用,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喧染助兴的功能。
杭州人对各式年锣鼓有自己的说法:只闻其声不闻其词的取名为元宵鼓、招财鼓、雨夹雪和七五三;既闻其声又听其词的叫做十番、风云会和丝弦锣鼓;既无节奏又无言词的杭州人统称为乱劈柴。
2、所谓纸鸢就是“鹞儿”。鹞儿用细竹为骨,制成飞禽形状,用纸或绢粘在上面,穿上线迎风放飞。杭州人向来心灵手巧,鹞儿的形状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
还有以竹为笛,把它绑在鹞儿的头上,使风声入笛,其声如筝,这种类型的鹞儿才是风筝。另外,过去杭州人还别出新裁地用很长的纸条,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线中,等到鹞儿放到高处,将竹圈和纸条附线迎风而上,被杭州人称作灯鹞。
3、龙灯的涵义比较宽泛,说小了它是用纸或绢蒙成各种形状,能够为燃烛避风的灯罩;说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灯会的统称。老底子杭州的船灯,一般以细木为骨,扎成船的形状,再蒙上皮纸或嵌上玻璃。
还有马儿灯,用细竹扎成马的形状,但没有四条腿,用纸糊上,分为前后两截,每截当中点燃一支蜡烛,分别系在儿童前后身上,象骑马的样子。
4、再有走马灯,灯中竖以麦秸,秸下插在细钉当中,灯的上面是纸制的风车,四边挂着纸剪的人和马,用烛烟驱动风车,旋转灯上的人马。走马灯和船灯,只能悬挂不能行动,而其他形状的灯则可以随龙灯大队一起喧闹于大街小巷之间。
5、立夏食俗在杭州主要有吃“三烧”、“五腊”、“九时新”的习俗。三烧,即烧夏饼、烧鸡、烧酒。五腊,即黄鱼、盐鸭蛋、海蛳、腊肉、清明狗。九时新,即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笋、黄豆、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
立夏,石笋刚露尖,家家户户都要去挖几根,带壳放在炭火中煨,煨熟后剥去笋壳,蘸些盐、酱油和胡椒粉吃,谓之“吃健脚笋”。据说吃了健脚笋,可使脚骨健。在建德,山里人还上山拔野笋,整条放入盐水里泡着吃。在临安等地,家家烧笋焖肉,烧好后,全家男女老幼,每人食笋两根,儿童还加鸡蛋一只,认为立夏吃只蛋,力气多一万。此俗至今犹存。
扩展资料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副省级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过。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是新四大火炉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身长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铁丝做成圆形,安上灯泡或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
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
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参考资料:杭州-百度百科参考资料:龙灯-百度百科
四、杭州有哪些传统过年民俗活动 杭州春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1、罗神竹舞
“罗神竹舞”是以一根完整、新鲜的毛竹为主要道具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因与民间传说中开金口的罗隐秀才有关,故称这种竹为“罗神竹”,这一活动便叫“罗神竹舞”,俗名为“撑罗神竹”,又叫“撑罗神娘姆”。在杭州,最早举行“撑罗神竹”活动的是威坪汪川村。大约在清朝鼎盛时期的1750年前后,就有称竹为老祖宗、老娘姆的说法。在节日里村里人将毛竹连根刨起撑到村里,然后让人们来向竹求子、求家庭兴旺发达,这一习俗不仅在汪川村传承,而且还在威坪许多村子里盛传至今。
2、赶十八
正月十八的“赶十八”传统民俗节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相传,“赶十八”是为了纪念严州知府余炳,他为百姓求雨,跪在炎炎烈日下三天三夜,不幸被活活晒死。他的虔诚,最终使得大雨连降三天三夜。农历正月十八恰是余知府诞辰,儒洪村祖辈便把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闹元宵。此后正月十八这天,儒洪村的村民们便自发地舞龙灯、耍狮子、抬台杠、演大戏以示庆贺余知府诞辰,怀思他对黎民百姓所做的贡献。此外,各路亲朋好友均蜂拥赶至儒洪村相聚,连续唱大戏、舞龙灯、吃流水席百家宴。
3、元宵灯会
新春元宵期间,在城隍阁景区、河坊街景区、南宋御街,还将有巡游送“福”,舞龙舞狮,让您度过一个最有“年味的春节!现场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大宋皇帝巡游”、“金猪拜年”、“福禄寿禧祈福大典”、“DIY彩灯”、“元宵汉服游园会”等,让市民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以上就是关于浙江杭州春节风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