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主要思想(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主要思想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主要思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现代景观设计注重场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
20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交流研讨会
——同行大聚会
会议宗旨
改善城市园林生态环境 促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
会议目标
传 国内、外优秀园林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与“法”
授 园林行业持续发展理念
解 园林设计困惑,提升园林设计品位
会务回报
学习园林行业知识和方法
加入20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交流研讨会,搭建园林行业人脉网络
感受浓缩版的园林浪漫气息
增值服务
凡参加此活动的会员将送中国园林资源网价值580元会员一年 送吉羊老师《神聊秦皇岛》一书
会议对象
各地园林局、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园林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院、园林工程公司、绿化办、公园风景区管理处、园林资材公司等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媒体支持:
中国园林资源网、上海建筑绿化分会、中国标识资源网、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花木交易网、景观石网、中国规划网、定鼎园林、中国园林网、效果图资源网、建筑设计人才网、园林英才网、园林中国网、中国草坪网、园景人网、园林在线
会议地点:
河北省 秦皇岛
会务方式
经典课程讲解、案例分析
会务时间
2011年7月28日-31日 学习4天,2.5天嘉宾讲课 1.5天免费参观秦皇岛经典园林工程
会费标准
人民币3800元/人(含资料费,统一食宿,费用自理)
主办单位
中国园林资源网 加拿大LAD国际设计公司
主讲嘉宾:
国际知名设计公司总裁、北大名誉教授、天津大学教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授、园林植物专家
菲丹索·萨尔瓦托利教授:
个人简介:菲丹索·萨尔瓦托利教授是加拿大LAD国际设计公司的总裁,在景观设计、生态规划、城市设计和学术界有着超过35年的经验。
菲丹索·萨尔瓦托利先生取得了多伦多大学景观学学士学位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学硕士学位,是安大略省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他对人类生态的探索使他建立了一个能够联系社会与生态的模型。
作为多伦多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在工作中融入了浓厚的学院派风格,他的哲学是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为人类创造健康、美满的生存环境。
刘庭风教授:
个人简介:刘庭风,1967年生,现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师从路秉杰教授和彭一刚院士,长期从事园林设计和研究。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史学会学术委员、世界营造学社学术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中国园林》杂志社编委、乌海市市长助理、乌海市规划局副局长
研究方向:1、 现代景观规划与设计 2、中外地域园林及其比较 3、中国古典园林及其建筑设计
科研项目:岭南园林研究:负责人。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研究:中方负责人(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研究)
代表论著:论著:《日本小庭园》、《日本园林教程》、《中日古典园林比较》、《岭南园林》(四册)、《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中国古典院里的设计、施工与移建》。
梁盛平教授:
个人简介:梁盛平,36岁 瑞金人,设计艺术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后,北京北达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师,江苏山水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规划院副研究员,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公共规划,擅长公共空间规划/公共艺术规划/旅游景观规划与管理等。先后主持或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了近百项规划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重点基金项目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2006年获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2008年获首届国家图书政府奖,2007年入围中国设计十大新锐人物。
李作文教授:
个人简介:辽宁省风景园林学会专家组副组长
辽宁省新民县人,生于1941年2月。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园艺系绿化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市绿化处总工程师、沈阳市植物园副主任兼总工程师。现为辽宁省风景园林学会专家组副组长。在40余年的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及栽培工作中,先后主持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曾参与国家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区域的研究”,1995年获国家建设部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了《中国园林树木》、《东北地区观赏树木图谱》等专著10余部。1998年获沈阳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吉羊教授
个人简介:吉羊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授,秦皇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秦皇岛市十佳社科专家。曾参与编制秦皇岛市旅游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规划,主持编制秦皇岛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柳江盆地地学博物馆布展规划,以及莲蓬山、望峪山庄等10余个旅游发展规划。注重旅游景区的园林设计,注重园林设计和景区文化内涵的一致性与错位性
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组成要素特点
1.功能、定位
特点:是园林景观项目成败的关键,是园林景观区别于纯粹艺术设计的重点,是园林景观设计方向的指导核心。
2.主题、立意
特点:是形成园林景观特色的主要因素。
3.空间、尺度
特点:复合项目环境定位,一般以强调舒适宜人为主,少数以体现大气简洁为主。
4.材质、元素
特点:包含绿化苗木、硬质景观材料、以及装饰小品的运用,特点是要强调项目特色,考虑人性化、考虑经济性、安全性、合理性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5.造型、细节
特点:是体现项目设计价值和品质的重点,是点睛的部分。
6.艺术、文化
特点:是园林景观长期性价值体现的重点,只有艺术性较高、具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作品,才会突破视觉感知的局限,才会从标新立异中成就经久耐看的经典作品。
7.因地制宜
特点: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此外还有人性化、经济性),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必须注重的要点。
8.场所感知
特点:是园林景观设计最终营造场景氛围的重点,要超出单一的视觉感知,让作品存在与时间和空间中被多方面的感知。
三、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营造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营造》着重探讨景观空间的营造,从空间营造的理论谈起,分为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三个章节。每个章节通过对两三个案例的分析,进行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现代景观的对比总结,最后讨论出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方法,再通过三至四个案例进行深入阐述,并得出结论。《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营造》结合相应的论述,共精选出34个中外案例,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和图纸,以供读者参考借鉴。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也是本丛书的名称)与现代中式景观设计一词与有何不同?笔者认为,后者从字面上来看主要是延续中国传统造园的风格,基本上以延续和继承传统为主。而前者最重要的定语是现代,即体现景观设计的现代性,是以现代设计理论为依据,并提倡创新,如材料创新、细部创新和空间创新,以及在品味和格调上都有所创新;第二重要的定语是源于中国,就是从中国的文化中寻找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来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延续传统中式的马头墙和月洞门这些形态符号,更重要的是传承其精神内涵。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是艺术与科学两方面并重的,根据不同的尺度有不同的控制原则。材料、细部和空间属于较小的尺度,也是亲人的尺度,在这个尺度方面艺术是占主导的,就是景观要表现出美,符合艺术规律的美;而当尺度大到城市景观区域,即城市尺度的时候,景观要讲究生态学、社会学等科学,要研究城市与景观的关系,如生态城市、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等等。因为艺术是无法控制这么大尺度的,所以要用科学来进行控制。而当前中国的景观行业为何缺乏影响力和作用呢?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原因与美国上述的原因类似,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中国的园林景观圈子偏小,太封闭,缺乏交流和沟通。不仅很少与建筑、艺术等圈子相沟通,而且也很少推动人民群众对景观行业的了解和认识;第二,中国的景观行业对中国传统园林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在实践中多是仿照西方的设计,不愿意或不知道在实践中如何从中国的历史源泉和文化传统中找到创新。这也说明了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并没有真正地打动人民群众,因此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创新。那么,在当代中国我们该如何重振景观行业的影响力和作用呢?首先,这个问题需要用时间来回答。其次,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景观行业的繁荣是以出现好作品、新风格为代表的。而如当前景观施工企业的成功上市,也说明了大量的资本正在进入这个行业,这也会给该行业带来繁荣发展。但是,当前景观行业原创的思想还不多,学术书籍多以翻译国外著作为主。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现代景观相结合,并探索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走向的书籍还很少,因此本书属于抛砖引玉,希望与景观行业人士及普通大众共同讨论和思考这个行业的未来。我相信,我们正处在一个景观行业的新浪潮之中。本书也是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及这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当笔者写本系列丛书的时候,总觉得有很大的难度来把当代中国的景观行业分析透彻,可能再晚二十年来写会更加成熟和客观。
四、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3.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3.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3.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4、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4.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 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4.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3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5、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
5.1 营造完美的植物群落景观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尤其是“生态节约型公园”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以植物群落为主,人工设施为辅的发展趋势。营造优美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有以下几方面。
5.1.1 利用植物材料不同的色彩、姿态进行搭配, 配合景区功能形成空间的变化;以总体规划功能、景区布局要求为依据,合理布置植物群落,植物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分隔空间、引导空间的变化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 形成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空间, 闭而不封,透而不通,似联非联空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5.1.2 利用植物景观的时序性;四季明朗,植物可直接提供春季繁花烂漫,夏季浓荫盖地,秋季枫叶如火,硕果累累,冬季银干琼枝。植物的生长变化塑造了景观的时序变化, 赋予了景观的生命力, 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5.1.3 利用植物景观塑造诗化意境:自古以来植物的美都让文人的赞叹,留下无数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诗篇。“百载山体满峭壁,今朝岁月尽园林。路旁绿树轻轻舞, 天上白云细细呤。针灌千行游目醉,枝叶五鼓赋诗频。万花拙笔文辞愧, 唯见真情一寸心。”给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5.1.4 利用植物特性调节生态环境;植物本身具有它的生活习性, 根据植物的生活特性, 合理配置树种的结构, 调节净化生态环境。
5.2 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植物、建筑、山体、水体、道路铺装是构成景观的五大要素,各个要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景素。
5.2.1植物与建筑的组合; 植物与建筑的组合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组合, 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风格、功能、体量、质感与色彩, 使建筑与植物和谐统一。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植物种植的位置,避免建筑的遮挡影响植物生长。建筑的线条比较硬直,而植物的线条却较柔和、活泼。要形成静态与动态均衡构图,使植物与建筑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
5.2.2 植物与山体的组合;所谓古语“山籍树而为衣, 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见树之光辉”,既呈现了植物与山体的结合效果,又说明了植物与山体相辅相成, 构成山体的美丽景观。
5.2.3 植物与水体的组合;明净、清澈的水体是园林公园的灵魂, 而园林公园水体又是借助植物来丰富山体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在丰富山体景观层次的同时,其姿态、色彩及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植物在与水体结合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当位置进行种植, 才能确保水体景观的形成。
5.2.4 植物与道路铺装的组合;植物与道路的铺装,要考虑道路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树种及种植方式。植物和道路设计要多层多样形式, 让游客和居民步行有安全感和观景的欣赏感。
6、结束语
我国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合理的绿化景观规划,合理设置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是广大学者研究的一件大事。可见,城市生态公园的合理规划设计,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生存环境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主要思想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