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城市园林绿化
- 基础 :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
- 实现 :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
- 建设 :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
园林景观设计优势因素有(园林景观设计优势因素有哪些方面)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优势因素有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城市园林绿化详细资料大全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城市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其经济回报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丰厚的。城市对园林的需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设施;二是作为休闲设施。前者应当由市政当局作为公共产品共给全体市民,后者则可以由法人实体作为法人产品提供给部分市民。
基本介绍
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国内状况
由于国家大力建设园林化城市的带动,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也从中显示著古老园林的崭新魅力。在绿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后,应注意加强维护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城市园林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使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依靠园林绿化产生效益必须有专业技术作为保障, *** 应该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引导市场的规范运行,把城市园林绿化的经营管理活动纳入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轨道之中。从专业的角度,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管理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发展之路。2001年以来中国园林绿地面积逐渐扩大。 截至2011年底,中国拥有园林绿地面积245.27万公顷,是2001年(94.7万公顷)的2.59倍。同时,中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0年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额从239.47亿元增加至2297.0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已经基本赶上房地开发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 2013年1月25日,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而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将于2013年发布。主要意义
社会财富
绿化建设所投入的绿化材料,在合理的养护下,将不断增加物质量,为社会积累财富。据《宝钢绿地资源评价与生态群落构建研究》估算,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厂区绿化价值,为建设费及其养护管理费总投入的2.3倍。在绿化材料物质量积累的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效益。其最佳化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形成提升城市以及社区价值的砝码。潜在资本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经济动力
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建设原因
保护生态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民族特色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路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作用
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 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 48.1%,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延期老龄化
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3 亿,占总人口的10%;等到2020 年,这个比率将达到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我国已有1/4 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闲暇时间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领域不断扩展,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市政园林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2014-2020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04年-2010年市政园林的投资额复合增长率为52.12%。伴随着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行业已经从传统的道路景观绿化、市政公园、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厂住区绿化逐步延伸到了森林公园、流域治理、生态湿地修复、矿山环境治理等领域。传统市场容量的扩大和市场边界的拓展为中国园林绿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均绿地拥有指标将逐步向已开发国家靠拢,其中,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是人均拥有绿地提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约为53.7%,预计至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70%,与已开发国家80%左右的水平相接近。 2、跨区域经营及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快速发展,行业项目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大中型BT项目的涌现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与此同时,行业内收购兼并、大型合作项目的增加,部分优质上市企业依托资本实力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其营业规模增长幅度远快于行业发展水平,基于此,行业集中度呈上升趋势。行业集中度变化趋势将有效提高园林绿化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3、一体化经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在行业发展初期,中国的园林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仅专注于园林行业中的一个业务环节。业务环节的切割不利于园林绿化企业对产品和服务最终质量的掌握,也无法通过各业务环节的联动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园林行业中的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景观设计、苗木种植和绿化养护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和互补性。上述四项业务的一体化经营能够将设计理念与工程施工方案有机结合,能够采用自有苗木避免外购苗木对设计和施工的限制,能够节约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能够提供选苗、育苗的市场适用性,能够通过绿化养护提高服务质量并维护好客户关系。一体化经营要求企业具备各业务环节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部分大型园林绿化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实施一体化经营战略,为客户提供项目整体解决方案,一体化经营已经成为了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 4、苗木资源及设计能力将成为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苗木是园林工程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园林工程用苗具有投资金额大、苗木需求量大、苗木需求品种规格多元化、对苗木内在质量、苗木成活率要求高等特点,尤其是园林工程项目对大规格苗木和特色品种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中国绿化苗木生产种植以农户或小型苗圃为主,种植规模小、数量多而分散、资金实力及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较低。因此,园林绿化企业规模化发展往往受到苗木资源的制约,丰富优质的苗木资源已经成为影响园林绿化企业设计、施工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园林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在环境绿化方面,在设计理念、文化品位、生态环保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较大差距。随着生活品位的提升,人们对园林绿化企业的设计能力会提出更高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能力将逐渐成为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有哪些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是:高档小区的景观设计相对精细和有品味。一般的小区的景观设计较简单和粗糙。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是:1、与周围的建筑和景观紧密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2、更加注重景观设计的层次结构,既突出中心景观节点,又把次要景观节点与中心景观节点相联系既统一,又有变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景观设计的投入逐步加大。随着国家对建筑绿色理念的大力支持,今后景观设计会被甲方越来越重视,景色设计会有很大的需求。
三、园林景观设计空间尺度研究?
[摘要]当前阶段,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空间尺度的控制,这是因为其在景观规划中有着极高的效果。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合理的利用园林空间内包含的各项要点,有序排放园林植物,以此将园林空间的整体设计效果有效体现出来。基于此,应当在满足园林规划设计要求的同时选取最佳的空间尺度,以此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将景观整体的美观性更好的呈现到人们面前。本文结合实际现状阐述了空间尺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空间尺度;探讨1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期间空间尺寸的概念阐述1.1园林设计空间中的平面布局在园林设计期间,其包含的方面是比较多的,比如外界因素和空间因素等,相关人员需要多加探究,举例说明,有的景物比较重视对称美,而有的景物则是注重颜色上色搭配和保持平衡性。再者,当设计园林的时候,过度重视植物种植绿化现象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样的话消耗的资源也是非常多的,针对于此种现象,就需要以绿化的设计特点为主,加深道路以及广场体积的联系,将其全面落实于园林设计环节中,这样的话,平面布局的优势也可以被清楚的呈现到人们面前,除了加深人们的体验度之外,还可以保持心情愉悦。1.2设计空间中的立体造型在园林设计建造期间,立体设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其产生的作用特别高,有利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基于此,可以将立体造型落实于园林空间尺度设计中,确保园林设计期间立体造型的多样性特征。现阶段,将满足人们审美要求放在首位,保持立体造型设计的良好性能,使其和周围环境相符合。其次,凸显出设计的特征,目的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景观本身伴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加以改变的,此种变化情况可以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具体的色彩还是分配比例,均需要将设计的特征呈现出来。不相同的空间尺寸让人们产生的感受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讲,对于尺寸较小的空间设计来讲,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亲切和舒适感,而尺寸非常大的空间设计,则是让人们对其产生气势磅礴的感觉。所以,务必结合人们的感官体验进行。2在园林景观设计期间对于空间尺度的选取2.1在铺装设计环节中对于空间尺度的控制情况一般来讲,在铺装设计环节中控制空间尺度的时候,主要是从多方面入手的,目的是增强园林景观的尺度感。其次,针对于景观设计内包含的铺砖设计而言,务必明确了解到空间之需和铺装理论以及实践之间的联系性,找寻出新型的空间秩序设计方法,为后期设计提供良好思路。最后,对铺装材料性能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选取美观度不好并且粗糙性较大的铺装材料,会使得园林景观比例缩小,而应用相对细腻的铺装材料,会显得园林景观较为宽阔。无论是感官还是视觉上,都有着一定的舒适度。所以,合理的选取铺装材料是很有必要的,相关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园林景观,确保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整体质量。2.2植物配置期间的空间尺寸控制情况当前阶段,以植物的观赏性能为主,使用合理的方式将景观设计内容的价值体现出来。在园林设计期间,需要将小型植物和大型植物空间设计相互联系到一起,将景观设计内容的韵律感表现出来。根据不相同的需求来打造空间尺度,依靠多样化的植物类型进行搭配,凸显出植物配置的效果和价值。举例说明,使用较小尺度的植物制作成大尺度空间的植物配置空间,按照植物配置的空间尺度进行选取。比如,当需要垂直角度审美的时候,可以以植物配置覆盖空间为主,当要求提升隔离性和隐蔽性的时候,则是选取植物配置完全封闭空间。使用具备多样性特征的植物实施搭配工作,以此实现园林景观的视觉美观。3对园林景观空间尺度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园林景观水平虽然有所提高,可是依旧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园林景观设计空间尺度的合理性。3.1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阶段,受周围环境和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不同区域的园林设计有着诸多的差别,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务必和地域以及环境等方面相符合,探究对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3.2受功能因素的影响在功能因素的影响下,就需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将景观各个环节的特征体现出来,落实动静结合的方法来确保人和空间环境的协调性和均衡性。3.3受到视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建设化进程的开展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对于人的视觉冲击较大,并且不同的空间尺度带来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270m之内的观赏间距是最为合理的,此项距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看到景观的轮廓,满足视觉需求。4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尺度设计对策的制定4.1做好园林造型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一,和当地特征相互结合到一起。在现有的景观园林设计期间,需要和当地特征相互联系到一起,满足区域需求,视觉上给人良好的体验。其二,合理的配置内部;不管是内部环境,还是区域性的环境,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因为合理搭配能够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舒适度,将园林景观艺术价值和欣赏效果有效的体现出来。比如做好山水的搭配工作,设置道路以及走廊等。4.2重视植物搭配期间空间尺度的控制在园林景观设计期间,需要合理地选择植物,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面对于植物生长期间存在的隐蔽现象,可以应用植物搭配的方式加以解决,按照地形现象加以设计,将空间效果有效的体现出来。当处于全开敞的园林区域内,可以放置尺度比较小的植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影响到空间的开阔性,而处于半开敞的环境中,就需要将小尺度植物和尺寸较大的植物相互搭配到一起。当处于整体覆盖的区域中,就需要应用尺度比较大的植物。在广场内,安排尺度大的苗木,景观亭周围则是搭配尺度小的乔木和灌木,加大对苗木的控制力度,当控制数目高度尺寸的时候,还需要保持高低交错的局面,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当处于应当闭合的领域内,都必须配置密度极高的植物进行搭配,以此产生良好的遮挡效果,确保区域的安全性。4.3铺装设计期间对于空间尺寸的控制当前,在实施铺装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好铺装材料尺寸和尺度的控制工作,结合该项类型的空间尺度实施一系列的设计工作,以此确保园林景观自身的尺度感得到全面的呈现。在景观空间铺装设计期间,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了解和掌握空间秩序以及具体的铺装原理,对景观空间设计形式加以改进和创新,保证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实施铺装设计的实质性目的是结合不同的地段地形来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当选择材质和色彩的时候,相同区域务必具备统一性的特征。铺装材料涉及到了花岗岩和混凝土等多项材料,当处于尺寸比较大的区域内,可以应用混凝土铺装材料,这是因为该项材料有利于体现出园林景观自身的宏伟性,而在空间尺度比较小的区域中防止鹅卵石,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温馨。与之相反,质感比较细腻的铺装能够延伸空间,合理的搭配铺装材料,有利于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性和审美效果。4.4做好植物色彩的搭配工作在景观设计期间,人们自身的视觉和心理特点经常受到色彩的影响,针对于此种现象,就要求将色彩的多样性体现出来,防止具备单一性。在我国以往的传统文化内,比较重视阴阳搭配,因此,在对植物色彩和色调进行搭配的时候,需要采取明暗结合的方式将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更好的体现出来。4.5内部结构空间的控制在内部结构空间尺度设计期间,需要防止过于紧凑,不然的话,就会使得人们产生强烈的压抑性,不符合园林设计的要求。因此,不同节点之间务必留出充足的空间,以此保持人们有个合理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体验尺度。5结语通过相关探究得出,当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时候,应当做好园林景观整体空间尺度的优化工作,而且要想将设计效果体现出来,还需要根据具体现象详细的进行探究,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四、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述及作用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述及作用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延续,是兼顾美感和维持生态环境和谐的一种设计方式。应以保护自然能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循环过程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述
生态设计是以维护与协调自然生态为目的,一种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观念,逐渐渗入到设计过程中,使设计师在设计时,把人和自然当成完整统一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塑造。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结合。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但也正是设计中的生态意义使景观设计这一职业出现分异。一是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二是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生态设计观念把设计师从对美与形式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他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而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和生态决定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作用
(1)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系统完整性指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然界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景观生态设计提倡按照自然规律,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的恢复和再生。景观设计探索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可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
(2)保护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数以倍计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如合理地利用自然的过程,利用光、风、水等可再生资源为人类服务,从而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景观植被生态设计以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等等都是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内容。
(3)顺应环境条件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提倡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和走势,对自然高差和坡地等条件加以巧妙合理利用。未经过开发改造的山岭、坡地、荒林等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有景用景、无景造景、用景改景,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方能更好地物尽其用。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景观设计优势因素有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