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阅读量排行榜(世界各国阅读量排行榜2021)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世界各国阅读量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如需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中国人均读书量是多少?
2016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较2015年增加了3.37分钟。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图书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2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22415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6967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5448个,未成年样本占到总样本量的24.3%;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7091个,农村样本532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3.2:1。
扩展资料
读书的方法:
(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
(3)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二、德国人不重视读书中国人重视读书
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载体,让我们看看,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是怎样热爱读书的。“世界读书日”就起源于西班牙,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节日期间,这个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俄罗斯:家庭藏书总量超过图书馆藏书量10倍
读书是俄罗斯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在他们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在各类图书中,俄罗斯读者最爱读的是文学作品。俄罗斯城乡密布着图书馆网,莫斯科国立列宁图书馆是世界五大图书馆之一。
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其居民家庭藏书总量超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法国:图书馆遍布各地 拥有家庭“图书馆”是种时尚
法国人爱读书在欧洲比较有名。巴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摊、书店,塞纳河边还有一条专门卖旧书的长廊,成为巴黎一处特有的人文景观。如果你到法国人家里做客,可以看到几乎家家都有藏书,拥有家庭“图书馆”是巴黎人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
法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IFOP发布的一项统计指出,55%以上接受调查的法国人说他们去年阅读了1到12本书,24%的人阅读了12本书以上,其中许多人达到了20本。法国人人均读的书多于人均买的书,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法国各地遍布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它们向读者提供免费的借书服务。
日本:推广青少年阅读 手机可提供20类文学作品
日本是公认嗜读书的国家,这是其重视教育的结果。
现在,日本已达到100%的初中教育,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人的读书习惯也有所改变。
手机阅读普及率逐年上升,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他们的需求已由传统的纸书转变为现代的手机读书。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手机用户就可以阅读出版商提供的多达20类的文学作品。
以色列:爱读书是传统 平均每人每年买10到15本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种爱读书的习惯渐渐从上一代人身上传到了下一代。有的以色列人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德国:1/3的人几乎每天读书 读书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的热情。
不管是地铁、公园还是医院的候诊室,你都能看到很多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
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1/3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书籍已融进了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对他们来说,读书简直就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在德国买书很方便,一座一万多人的小城镇起码会有一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韩国人均年阅读量约为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8.4~8.5本,美国8.7本。
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中国却被国民的低阅读现状所困扰。各种比较让“不阅读”成为“中国人”今年的又一个定语。先是有数据称,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中国人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连1本都不到。接着有新数据指出,北欧国家人均年阅读量达到24本,而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仅为6本。再接着,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文章《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上引起热议。
其实,差距没有这么大。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介绍,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
本,美国8.7本,但他们也有大概四成以上人不读书。
不过,这些数据仍然明显高于我国的国民人均阅读量,也的确是事实。
三、读书真的很有用?
今天小记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话题,就突然觉得有种好心酸的感觉,什么时候读书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还记得那个话题是“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读书真的有用?”,很多网友纷纷留言在说着自己的经历或者别人的经历,这让小记感到很无趣也很无奈,读书现在真的变得鸡肋了还是读书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以致于慢慢被边缘化,真的是无法把握时代脉搏,也无法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读书无用论的这种言论现在在网络上甚嚣尘上,认同的人和不认同的五五开,谁也无法说服谁,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例证和价值观,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正确的。有些例证很可笑但是又无从反驳,因为名牌大学生被文盲雇佣的事例太多了。
很多年以前,追溯到中古时期,都推崇着文化和知识,奉承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而到近些年来,读书无用论已经漫灌到整个社会,在某些人心中扎根破土,然后以此为借口继续着不读书的理念,若干年后或许读书就会成为一种奢侈的东西。
读书在国人眼前已经成为了一种罕见的物什,如果一个人在公众眼前拿着一本纸质书在看,绝对会聚焦很多人的目光,被成为学习的模板,小部分人会不理解会被认为是作秀,但是绝大部分还是会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以神和人的距离来区别。曾经,国外有一项调查,对世界各国人均阅读量进行调查,就中国的人均阅读量最低,可悲复可叹。
小记委实不清楚个中原委,但是小记始终坚信着,读书会有用的,就算现在网络发达各种搜索引擎遍地都是,但是文化人还是会被尊敬的。读书无用论最终还是会烟消云散,爱好知识才会社会主流。
四、十大微信公众号排名榜-中国微信500强排名榜(阅读量排序)
微信公众号如今已经成为了了解新闻资讯最快的渠道之一,覆盖用户超过10亿人次,而随着各大政府、机构等官媒的加入让资讯更加真实,那么在阅读量最高的公众号是哪个?
日前,新榜整理了公众号阅读量排名,列出了中国微信500强排名榜,其中人民日报以平均3.5亿+的阅读量高居榜首。下面是前十名介绍以及完整榜单。
十大微信公众号排名榜
1、人民日报
总点赞:9474万+
总阅读量:8.1亿+
简介:中国最权威的官媒之一,致力于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2、新华社
总点赞:2867万+
总阅读量:7亿+
简介:.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3、央视新闻
总点赞:1954万+
总阅读量:6.1亿+
简介: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4、人民网
总点赞:491万+
总阅读量:4.1亿+
简介:中国权威媒体,权威、实力,源自人民。
5、环球日报
总点赞:702万+
总阅读量:3.8亿+
简介:中国权威的国际化微信公众号之一,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
6、参考消息
总点赞:452万+
总阅读量:3.5亿+
简介: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7、占豪
总点赞:2986万+
总阅读量:2.8亿+
简介:国际局势·财经投资·国学哲学。
8、上海发布
总点赞:252万+
总阅读量:3亿+
简介: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9、十点读书
总点赞:1587万+
总阅读量:2.9亿+
简介: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
10、有书
总点赞:999万+
总阅读量:2.9亿+
简介:读完的书成就期待的自己,有书是千万人共读平台。
中国微信500强排名榜完整榜单
以上就是关于世界各国阅读量排行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