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楼阁是什么意思(景观设计楼阁是什么意思呀)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设计楼阁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古诗词出现的亭台楼阁轩廊舫,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一样的建筑的吗?
古诗词出现的亭台楼阁轩廊舫,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一样的建筑的吗?
亭: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常用竹,木,石等原材料完工,平面图一般为环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扇型等,顶端则以单檐,飞檐,攒尖顶为多。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式建筑,来源于周朝。多始建道旁,供路人休息,纳凉或观景平台用。亭一般为敞开式性构造,没有院墙,顶端可分成六角,八角,环形等多种多样样子。由于外观轻便,选材不拘小节,布置灵便而被运用在园林景观建筑当中。
台:本意用土筑造的正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是一种室外的,表面较为整平的,开放式的建筑。其上能够没有建筑,仅作大家休息,犹豫,游戏娱乐的用处,还可以建造建筑,以台为基本的建筑看起来雄壮又高又大。
轩:有窗的长廓或小房子。
榭:设在高土台子上或临水或部分或所有建筑于海上的建筑,用于歇息和欣赏园林水景。
实际意义
舫这类建筑,在中国园林建筑的诗意造就中具备独特的实际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时候江南的首要代步工具,但自庄子讲了“无能者无所求,狂意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以后,舫就变成古代文人隐逸武林的代表,表明园主隐逸武林,再不谈政冶。
因此 它常是园主人家寄予思乡的建筑,适合世隐居之意。由于古时候有非常一部分的乡绅官运消沉,对现实不满意,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她们的逍遥伏游,大多数是买舟而往,一日万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
因此 舫在园林景观中通常带有归隐之意,可是舫在不一样场所也是有不一样的寓意,如苏州狮子林,原是佛寺的后院,因此 其园里之舫带有普渡众生之意。
二、城市景观中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还包括服饰、建筑、音乐等。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为城堡、宫殿,以及各类宗教建筑景观,具有历史性。
人文景观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宽,类型多样。归纳起来,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与艺术、城镇与产业观光等类型。
历史古迹景观
历史古迹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及遗风等,遗存形式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狭义的历史古迹景观,主要包括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寝和历史文物。
(1)人类历史文化遗址
①古人类文化遗址
包括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②社会历史文化遗址
包括古代城池遗址、古代道路遗址和古代战场遗址等。
③名人故居和活动遗址
我国保存较好的多为近代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名人故居和活动遗址,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④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按照时代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纪念地、辛亥革命纪念地、北伐战争纪念地、土地革命纪念地、抗日战争纪念地和解放战争纪念地等。
(2)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遗存十分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①宫殿、衙署建筑
我国目前保存较好的宫殿建筑主要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拉萨布达拉宫。
中国的宫殿建筑辉煌灿烂,文化价值无与伦比,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是中国宫殿最杰出的代表。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沈阳故宫做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衙署,即古代各级地方官府衙门的住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衙署,分别是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衙和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另外,河南省现存较为完整的衙署还有南阳府衙和叶县县衙。
②坛庙祠堂建筑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形成了一整套宗法礼制思想,其中包含着浓重的对祖先的崇敬,对土地、粮食、天地、日月的崇拜,对各种文神、武神以及其他各种神的尊敬。为了寄托这种崇敬和感恩的心情,产生和形成了许多用来祭祀天地鬼神、山川河岳、祖宗英烈、圣哲先贤等的坛庙建筑,也称之为礼制建筑。
礼制礼仪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祖庙与社稷坛
尊从《周礼 *考工记》规定“左祖右社”之制,建于皇城前,作为帝王主持祭祀的“太庙”和“社稷坛”。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太庙建筑,过去是明清两代帝王行祭祀祖宗之礼的地方,与宫殿同为级别最高的古代建筑。北京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右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地方,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b.天、地等坛
祭祀天、地、日、月、山神等活动,是历代帝王登基后的重要活动。因为君权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尊从“郊祭”古制,建在都城近郊,多由帝王主持祭祀的天、地、日、月坛等,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由帝王亲自或帝王派出官吏主持祭祀的岳庙、镇庙、渎庙、海岳等。著名的有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东岳庙、西岳庙,山东泰安岱庙等。
c.奉祀人文始祖、圣人先贤的庙
人们祭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或早期帝王的庙宇,如黄帝庙、炎帝庙、伏羲庙、尧庙、舜庙、禹庙等。
人们为了纪念那些为中华民族各项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名人的功德,而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种祭祀的庙宇、祠堂等。如孔庙、关帝庙、南阳武侯祠、司马迁祠、张良庙、包公祠等。
d.家族宗祠
宗祠为一族一姓祭祀祖先的建筑,过去几乎遍布城乡各地。特别是,一些显贵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宗祠,往往规模很大,装饰精巧,华丽富贵,成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筑。典型代表有安徽绩溪县龙川胡氏宗祠和广州陈家祠。
e.祭祀民间神的庙
民间祭祀的神庙,如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妈祖庙等。
庄严而神秘的坛庙建筑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灵与苍生的感应场,是进行人神对话与交流的圣域,它们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8年北京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③会馆建筑
会馆,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特殊用途的一种类型,它源于汉代的邸舍,其修建目的是为了某一省、一州、一府、一县或几个省县,或某些地区的同乡、同业、同行的人们能够在外省外地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以保护本集团的利益。著名者有四川自贡西秦会馆、天津的广东会馆、山东聊城山陕会馆、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洛阳潞泽会馆等。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历来是南北货物的运转、集散地,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商业活动活跃,跨地区贸易增加,全国各地的商人在河南的各个商埠建立会馆,迎客接士,商贾联谊,行业间进行活动,另外也为同乡提供聚会、联络和居住的场所。会馆一般分布在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贸易发达、商人云集的州、府、县等地。
河南现存的会馆多创建于清初或清中期,建筑形式不同于民居,而是参照寺庙、宫殿的建筑布局形式。戏楼、春秋楼是最具有会馆特色的建筑。关羽是商人崇拜敬仰供奉的对象,所以会馆在一些地方被称为关帝庙。
会馆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公共建筑,富商巨贾为了显示富裕和行业兴盛,不惜巨资,广招各地能工巧匠,将会馆建得富丽堂皇。会馆的各类雕刻文饰繁复,雕工精美,色彩华丽。
④楼阁建筑
楼阁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古代木构建筑。我国古楼分布广泛,形制多样,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西永济鹳雀楼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中前三者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⑤亭台建筑
亭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古建筑类型之一,尤其以园林中多见。亭之造型最为丰富,亭可赏景,亭可佐景。除景观亭外,还有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亭等。河南登封元代的古观象台、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保存较完整的古老天文台。
⑥军事防御工程
A.城防工程
筑墙护城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洪武年间在“高筑墙”思想的指导下,在全国各地大建城防工程,我国目前现存的古城墙,基本上都是形成于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城防能力,城墙建筑十分完整。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吊桥控制出入;城墙上有敌台、敌楼、角楼、垛口、射孔;城门为防御重点,设有瓮城、箭楼、城楼、屯兵洞、马道等。
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防工程主要有西安古城墙、南京古城墙、山西平遥古城墙、辽宁兴城古城墙、湖北荆州古城墙、湖北襄阳古城墙、安徽寿县古城墙、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墙、云南大理古城墙等。
1997年,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长城
长城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其修筑和使用年代之长久、规模之宏大、形制之复杂、体系之严密、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
长城修建始于春秋战国,一为防御其它诸侯国,二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秦统一全国后,以燕赵秦原边墙为基础,构筑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万里长城。
汉为防止匈奴南侵,于秦长城以北筑外长城,西起罗布泊,东止鸭绿江,绵延长达两万里,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
明长城为最后一次修建,也是最为坚固的万里长城,东起辽东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6300多公里,并形成了由墙体、城台、烽燧、关隘等所组合的边疆军事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长城不仅具有防御扰掠的军事功能,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重要的对外开放功用。万里长城“上下二千年,纵横十万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长城和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划的两条有形的线,它们的长和大,存在的恒久,功能的显赫,影响的深远,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以其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强烈地激发着国内外人们的旅游兴趣,人们都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勇敢登临长城,热情赞美长城的博大雄姿,倾吐对中华民族的爱慕与崇敬的心情。可以说,“长城热”推动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有17个省(市、区)保留有较为完整的长城遗址,形成了河北老龙头、山海关,天津黄崖关,河北金山岭,北京古北口、司马台、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黄花城,山西雁门关、平型关,甘肃嘉峪关,浙江省临海市的南长城,河南南阳方城楚长城、湖南湘西凤凰县的苗疆长城等许多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点)。
⑦古代桥梁
桥梁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建筑,又具有高超 的艺术成就。我国遗存的古代桥梁甚多,不胜枚举。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广东潮州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另外,还有悬锁桥、悬臂木梁桥、廊屋桥等。
⑧古代水利工程
我国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现存的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代伟大水利工程。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广西灵渠、京杭大运河、新疆坎儿井也是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
⑨古代民居建筑
民居,是各地民众的居住形式和居室结构的总称。古代民居,则是指民居系列中既富有地方风格,又具有历史文化色彩的部分。所谓地方风格,是指它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采用当地的材料,营建别具一格的居室形态(包括造型、雕刻、绘画、色彩等);所谓历史风格,则是指它在不同朝代的建筑格式和格调。
古民居的时代越古老,保存越完好,其科学、文化价值和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越大。
中国古民居中,元代以前的很少保留至今,现存的绝大多数都是明、清两代的。诸如徽州古民居、山西古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云南丽江古城古民居、江浙地区的江南水乡古民居、粤东围垅屋等,都堪称中国古民居的杰作。河南也保存有巩义康百万庄园、安阳马氏民居、卫辉小店河民居等。
2000年,徽州古民居中的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安徽古村落美不胜收,其中,西递被誉为“桃花园里人家”,而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⑩官学和书院建筑
官学和书院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学术与文化机构,分为官办国学和民办书院。
我国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国家和地方的官办国学——北京国子监、山西平遥县学;而民办书院以宋代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最为著名。
(3)古代陵寝
丧葬习俗是人类重要的生活习俗,“事死如事生”在中国古代墓葬中表现十分突出,墓地建筑豪华,陪葬品奢侈;并深受“堪舆学说”的影响,墓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中国古代陵寝形制由坟丘、墓穴及葬具、寝殿、祠堂、墓阕、神道等墓地建筑所构成。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主要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景帝刘启阳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北宋陵、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景泰陵、湖北钟祥明显陵、清朝关外盛京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以及吉林集安的高句丽帝王陵墓及贵族墓葬、宁夏银川的西夏王陵等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帝王陵墓。另外,还有悬棺崖墓、塔葬墓等特殊墓葬。
1987年,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做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沈阳盛京三陵做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4年,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以及辽宁省桓仁县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历史文物
主要有原始社会的文物、古代青铜器、古代陶瓷器、古代雕塑、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等。
古典园林景观
园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并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按照园林的构景艺术风格,可将园林分为西方园林、东方园林、中西混合式园林三种类型。按照园林的营建功能和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坛庙、祠馆园林、大型湖山园林等类型。按照园林所处的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主要有主景与配景,前景、中景、背景、全景,借景,对景与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点景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主要有厅、堂,楼、阁,榭,轩、馆、斋、室,舫,廊,亭,塔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小品主要有园门、景墙、景窗,花架、花坛,园林雕塑,园桥、汀步、水池,园凳、园桌等。
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包括宗教建筑景观、宗教活动景观和宗教艺术景观。
(1)宗教建筑景观
①佛教文化建筑
包括佛教寺院建筑和佛塔。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徒供奉佛像、僧众居住、修行和举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地方,也是信徒进香朝拜,参加宗教活动的中心。
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在汉族地区、藏族、蒙古族地区和傣族地区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统,各地佛教寺院的建筑也分别吸收了本地、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A.汉地佛教寺院的建置。明清时期以来,佛寺建筑格局已成定式,一般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毗卢阁、观音殿。其中,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东西两侧的配殿为钟楼与鼓楼,伽蓝殿与祖师堂,观音殿与药师殿相对应。比较大的寺院一般还建有五百罗汉堂和佛塔等建筑。
B.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置。藏传佛寺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文物荟萃,金碧辉煌。藏传佛教寺院一般由札仓、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印经院、藏经楼、灵塔殿、僧舍等组成。
C.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的建置。云南上座部佛教寺庙主要由佛殿、藏经室、僧舍及佛塔四部分组成。
D.殿堂中的佛像设置。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弥勒佛像,东西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教至高无上的本尊释迦牟尼佛像,有供一尊、三尊、五尊三种形式;大雄宝殿两侧多供奉十八罗汉。观音殿又称大悲殿,主要供奉佛教中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像。
中国著名的寺院主要有河南洛阳白马寺、郑州登封少林寺、开封大相国寺,河北承德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等。
1994年,西藏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最初佛塔是佛门弟子为藏置佛祖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佛塔按供奉对象分,有佛舍利塔、菩萨塔、阿罗汉塔、高僧墓塔等。我国佛塔的共同建筑构造有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个部分。中国著名的佛塔主要有开元寺塔、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大雁塔、小雁塔和妙应寺白塔,少林寺塔林等。
②道教文化建筑
道教活动场所一般称为道宫、道观。道教宫观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我国现存道教宫观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前有山门、华表、幡轩;山门以后正中部分是中庭,中庭是宫观建筑群的主体,分布在宫观的中轴线上,主要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三大殿堂;三大正殿两侧有配殿,祀奉一般道教诸神。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我国最大的道教文化建筑群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宗教活动景观
佛寺中主要宗教活动有僧尼的日常行事、忏法和法会以及佛教节日活动等。寺院内重要的佛事活动有水陆法会、焰口施食、斋天和放生等。佛教最重要的节日是佛陀诞生、成道、涅盘纪念日。
道教节日主要是纪念道家神仙的诞辰,如农历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圣诞,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农历二月十五为太上老君圣诞,农历三月初三为王母娘娘圣诞等等。每逢节日,各宫观内都要举行隆重斋蘸,盛大的节日则要举行庙会活动。
(3)宗教艺术景观
宗教艺术景观主要包括宗教雕塑艺术、宗教壁画艺术、佛教石窟寺艺术、宗教摩崖造像艺术等。
佛教塑像名目繁多,分别有四大天王,弥勒菩萨、韦驮菩萨、释迦牟尼佛、三身佛、三世佛、观音菩萨、罗汉等塑像。
道教宫观中的塑像,诸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道教三尊、三官、老子李耳、八仙、四大神将、张道陵、王重阳、丘处机等。
佛教壁画按其内容可分为尊像画、佛教史迹画、佛教故事画、经变画、反映传统故事的画及其他内容的画等六类。
佛教石窟寺大约始于公元三世纪,公元五至八世纪是中国石窟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为中国佛教四大石窟。
佛教摩崖造像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多,如重庆大足石刻、四川乐山大佛、浙江飞来峰造像和栖霞千佛岩等。而道教现存的摩崖造像却不多,其中著名的有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
民俗风情景观
民俗风情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下,在生产、生活与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风俗习惯。民俗风情景观主要包括我国各民族的饮食习俗和特色民居、传统服饰和民间工艺品、婚丧习俗、民族歌舞和节庆活动等。
文学与艺术景观
文学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并渗透在其它旅游景观中,具有旅游文化审美的价值和功能。旅游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有游记、风景诗词、楹联、题刻、神话传说、影视、戏曲、书法、绘画、雕塑等。
城镇与产业观光景观
城镇与产业观光景观主要包括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小城镇、现代都市风光和产业观光景观等。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城市。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发展和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古都类、地区统治中心类、风景名胜类、民族地方特色类、近代革命史迹类、海外交通、边防、手工业等其它特殊类。
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安阳、杭州为中国七大历史古都。
现代都市风光包括都市标志性建筑,现代商业、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现象与设施,都市休闲娱乐设施等。
产业观光景观主要包括现代生态农业观光,现代工业观光,高新科学技术观光,现代伟大建设工程观光(包括现代化建筑、交通桥梁工程、水利枢纽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各种景观)等。
三、常说的楼阁是楼和阁,汉代的楼真的是起源于阁吗?
西汉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各行各业都繁荣发展,建筑业也不例外,大型宫室和城池不断兴建。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楼”。楼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兴起,但研究材料匮乏,对先秦时期的“楼”仅能从考古遗址和零星的文物图案、文献来推测形制。汉代文物材料迅速增多,且文献材料也逐渐丰富,为复原汉代“高楼”建筑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汉代的楼的起源
楼这种建筑来源于“阁”,即一种单独(单间)房屋,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二层建筑。这种二层建筑在西汉时期也有广泛应用,一般为皇家或官府建筑,如汉长安城内有麒麟阁、天禄阁,供皇家藏书之用,阁的建筑外形方正、体量大,采用庑殿顶等高等级屋面,体现着皇家的尊贵。
但也因为阁多是官府建筑,所以形制与体量皆有详细规定,在建筑外形的变化与艺术化造型方面比较单一,没有太多创新之处。
而“楼”则不然,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战国时期“楼”逐步从阁这一建筑形式中分化而来,但早期的楼与阁这两种建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此常常“楼阁”并称。按照《尔雅》:“狭而修曰楼”,《说文解字》:“楼,重屋也”,可知楼的最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狭长高挑,即建筑高度超过建筑的宽度、长度,这也是楼与阁的主要区别,第二是楼必须是“重屋”——即至少有两层的房屋,而今所见汉代一般的楼均超过两层。
春秋战国时期抬梁、穿斗、井干、干阑等各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方法已基本形成,初步解决了大体量建筑的问题,多层木结构建筑有了初步的发展。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楼”的记载,《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荀子》:“志爱公利,重楼疏堂。”西汉时期木结构建筑技术继续发展并与夯土建筑技术结合,这促进了高台建筑的普遍产生。
而且世人的价值观以天人合一、长生富贵为主流,建筑物高、大、广成为全社会追求的潮流,小家富户不能超越礼制修筑大体量的建筑,因此普遍修筑楼这种“修狭而高”的建筑来彰显自己的富贵。
正是因为这些大、中、小型的地主阶级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地域文化来修筑“楼”,才使得汉代楼的造型纷繁复杂、各具特色,称为汉代建筑中一道亮丽的建筑风景。
二、汉代楼的建筑种类与功能
汉代楼的实例建筑虽然没有保留至今的,但是从汉画像砖、明器陶楼结合考古发现可推测复原。汉代楼房的结构形式有井干式和重楼式两种,井干式为多层木架构相互叠搭而成,形式西汉时期修筑的井圈叠搭状态,故称“井干式”,这种建筑费工费料,一般民居不可能应用,仅仅限于皇家建筑中,《汉书·郊祀志》载 :“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但是这种楼的架构紧密、各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做成大体量、极高层的建筑,且能做到建筑外形富于变化,文献所载“辇道相属焉”就表明这种楼可以通过空中道路直接进入而不需要从底层进入后再层层登楼。
重楼式,由单层构架重叠成楼,利用本身的自重相挤压而保持稳定,仅是每层楼面的结构独立采用井干原理进行架构,所以上、下层间的柱轴可以不对位,因而这类楼所表现的外观形式非常富于变化。这也是其流行于民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按照功能来区分,汉代的楼一般有五种:
第一种是住宅用的楼(宅楼),建筑平面有长方形、正方形和曲尺形等多种,屋顶多为四阿顶,多见二、四层的住宅楼,为保证建筑平稳,均设计建筑成下大上小的形式,楼宅的每层均有不同功能,一般第一层作为会客厅堂,第二层作为高等级聚会所用,三层以上为主人接见身份高贵的亲朋私用;
第二种是具有军事用途的望楼,望楼最先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军事要塞中,最初的台基均为夯土建筑,在夯土顶端用木结构搭建亭、台用以瞭望。汉代的望楼则发展为全部使用木架构搭建,望楼的形式较宅楼显得高耸、通透,形体纤细且上下各层大小一致。后世城池中的角楼、中央高楼皆属于此类。画像砖和明器陶楼中的望楼一般带有武士的画像或塑像,比较容易区分;
第三种是市楼,位置在市井中央,《三辅黄图》日:“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在杜门大道南,又有当市楼,有今署以察贾货财买卖之事”。一般用夯土作为台基,楼高二层,中间置钟鼓以便发布开市、关市的信号命令,后来演变为城市中报时所用的钟鼓楼;
第四种是城楼,城楼是在城墙的基础上加盖楼而形成的,作为一种专门的军事防御设施,城楼与城的联系紧密,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东汉的函谷关东门图显示出汉代城门楼的建筑形式,即在夯土的门道两侧,沿边密排对柱础,在其上立“排叉柱”然后上梁,再在其上修建木结构的门楼。最后在门楼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高大的城楼。作为冷兵器时代最有效的防御设施,城楼一直沿用、发展,称为后世城墙上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
第五种是仓楼,主要用于储存粮草,是在汉代粮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兼具储梁功能的长方形楼,屋顶多为四阿重檐屋顶,其重要特征就是屋身上部通常开有窗,这是为通风干燥以便存粮,门前或有台阶或有楼梯,为方便运输粮草,可见仓楼的一层一般不存粮,而是由守卫或管理人员居住,二层以上才用于粮食储存,以保证粮食安全。
三、汉代明器陶楼的艺术特色
汉代使用明器陶楼随葬的风气流行全国,以陕西、河南、四川、山东、湖北最盛。这些地区皆是农业发达的核心地区,地主庄园经济发达,所以形成了各种具有地方风格的庄园,楼作为其中重要的建筑必不可少。
今日出土的这些陶楼具造型独特、精美,可谓是明器中的艺术精品。首先是色彩多样华美,陶楼多有彩绘装饰,这些彩绘有很强烈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常见的纹饰有直线纹、竖线纹、斜线纹、网面纹、菱格纹、斜网纹、三角纹以及曲线纹。这些几何纹饰大多使用黑 、白、红 、黄 、蓝等颜色 ,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 ,以及各种色彩的交叉运用,形成了虽然简单却极具装饰效果的纹饰和装饰带。还有用彩绘在陶楼上绘出侍女、武士、家畜等形象,写实地反映出汉代世人的生活场景。
其次是造型精准美观,从今考古发现的陶楼来看,全为手工捏制,简单的单体陶楼一次成型,而大型多层陶楼则先捏制单体,然后拼合粘制而成,也有的和一些院落、堂屋、水井、猪圈等组合摆放而成。
陶楼的比例合适、造型生动,细部刻画到位,窗棂、大门、兽脊、飞檐斗拱无不一一体现,与真实世界的楼建筑几乎一致,这种仿真微缩模型反映出汉代高超的泥塑造型艺术水平。
如陕西潼关吊桥杨氏墓群出土釉陶材质陶楼,属于宅楼,红胎绿釉四层楼式建筑,楼阁分层制作后再垒叠,下层屋前刻阴线以示出檐,作斜十字镂空花窗,窗的上面有对称的 圆孔,两山壁上各有方形窗。第二层以上正面檐下,两角都有斗拱形似云朵状,屋顶作瓦垄和云纹瓦当,三、四层设平座,正面有方形菱纹格子窗。山墙有长方形窗内一俑以手扶窗向外望,楼阁从下至上逐渐收小,外观高大。所以立体形式存在的陶楼文物为我们研究汉代“楼”建筑提供了直观、珍贵的一手文物资料。
四、结语
高楼建筑是汉代重要的建筑之一,这种建筑从“阁”这种建筑演化而来,其主要特征为“痩”、“多层”,汉代国家统一富强,高层建筑技术已经完善,所以楼这种建筑逐渐普遍起来,与阁型建筑同时存在于一个时期,但民间更偏好采用这种不受礼制约束的建筑。按照建筑方式来看,楼有井干式和重楼式两种;从建筑功能来区分,楼有宅楼、望楼、市楼、城楼、仓楼等五种不同功能。明器陶楼是今天推测恢复汉代楼建筑的重要依据,陶楼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是当世社会建筑的微缩模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四、什么叫景观设施设计
景观就是:有观赏价值的地方,多指旅游区。景观设施是指:护栏;座椅;亭台楼阁;警示牌;提示牌;安全设施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景观设计楼阁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