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炼新闻信息(如何提炼新闻信息)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如何提炼新闻信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网络营销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
方法1,、划分清楚句子的成分,标记出定、状、补,全去掉,只留句子骨干--主谓宾,只剩单句。一般只留主题、导语的一部分。方法2、找出时间、地点、人物(或单位)、事件,把这些要素用简洁的语言重组起来。
例题:.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近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建的巡山队已到达可可西里保护区腹地,全面开展2005年春季反盗猎大搜捕特别行动。
春季是盗猎案件多发期。怀着幼仔的母藏羚羊开始集群,雄性藏羚羊也处于体质较差的时期,行动相对迟缓。以往盗猎分子经常疯狂猎杀藏羚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近日向记者介绍说,主力巡山队将从南线长江源头地区到达可可西里腹地及青海、新疆、西藏3省(区)交界地带,在藏羚羊集中的重点区域进行反盗猎大搜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答案:巡山队(主语)将开展(谓语)春季反盗猎大搜捕(宾语)
二、如何搜集新闻素材?
采访,是记者挖掘、捕捉新闻素材,触发新闻灵感的必要途径,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而要想拿出价值较高、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除记者自身必须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外,关键还在于采访必须深入。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试图将采访实践中的体会和实践作一番探讨,愿以浅见请教同仁。
新闻是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实报道。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记者必须深入客观地进行采访,完整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深入采访有它独特的优点。
一、 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不拘一格、自由灵活、深入采访方式的多元化。在深入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可根据采访内容和需要,自由选择采访角度和方法,或先听、或先问、或先看,多途径、多方式获得特殊新闻材料。
二、 真实性
只有深入现场、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进行深层采访,才有可能获取原汁原味、真实可信的新闻素材,有效避免和克服失实报道。
三、 典型性
深入采访可以使记者广交朋友,扩大新闻信息渠道,达到开阔视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鲜活生动典型的重要新闻。
四、 及时性
直接深入实际进行采访,可以以快取胜,从中及时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东西,克服“绕弯子、兜圈子”的弊端,从而通过快速高效的途径,及时将新闻事件传播给媒体受众读者。综合上述几点,深入采访确有着一般采访无可比拟的优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采访深入呢?
首先要一竿子插到底。一般讲,采访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指派式;邀请式;由头式。除此之外一般以记者自行选择采访对象为主。采访就好比到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寻找宝藏一样,只有沉下去“抓”,沉下去“找”,才有可能挖掘到新鲜感人和有价值的东西。有句话说得好,新闻采访就象拿筷挑面条,沉到底,靠边挤,慢慢提。不论广播记者也好,还是电视、报刊记者也好,一个最终目的都是要拿到好新闻,获取好素材,让听众、观众、读者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从而明白事理。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多途径介入,多形式深入,多层次挖掘,去发现生活中最新鲜、最感人、最生动、最有趣的新闻事件。搜集新闻素材就像奸商一样贪得无厌,角度选择就像税吏百般挑剔,独辟蹊径,洞幽显微,溯本求源,力争做到采访面广,选择性强,搜集到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新闻素材,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鲜活有趣、生动感人,吸引受众读者。
其次,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正确运用观察是采访中深挖新闻内涵的有效途径。有时我们要采访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单位,或者几件事、几个人、几个单位的基本材料已经很具体了,这是不是就算深入了呢?我看也未必。观众、听众、读者要全面准确地了解事物真相,观察则是记者采访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感性实践到理性认识,从量变到质变,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入,认识深化要有一个过程,而问题的发生发展却常常带有偶然性。记者通过对被采访对象的语言、行动及周围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仅可以充实记者的采访内容,促使记者去思考,而且还可以透过某一现象,发现挖掘深层次最本质的东西,从而写出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新闻。如果不深入观察了解,偏听偏信,可能就会出现虚假新闻,误导听众、观众和读者。记者要敢于冲破表面现象,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细心研究,反复思考,力求看得真切,听得仔细,虚心倾听多方面的不同意见,自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以免发生失实报道。
第三,要做到宏观采访与微观采访相结合。要达到宏观和微观有机统一,就要正确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采访方法。“由此及彼”是通过事物外部联系,在比较中探寻事物内部规律,这里是指联想性;“由表及里”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在研究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这里是指思考的深入性。有人说,采访在问、听、看、访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全面的宏观采访,就算深入了。依笔者之见,这只能算进行了一半的采访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宏观采访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意识、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微观采访,进一步增强采访工作的彻底性和完整性。从而使采访到的素材更具体、更完善、更典型、更生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注重全方位进行调查研究,不当“采访长官”,不当“天外来客”,勇于同被采访对象交朋友,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宏观看微观,从宏观中着手,在微观中探寻,最终使采访活动达到宏观与微观相得益彰、辨证统一。
第四,要勤于动脑,注重思考。“新”是新闻最本质的特征,深层思考,则是获取好新闻的前提条件。深层采访时,搜集新闻要抓住一个“新”字,着眼一个“深”字,既要广泛收集了解各种新闻素材,又要勤于动脑,在思考中捕捉和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有吃苦奉献精神。有人说,记者采访就像蜜蜂酿蜜般辛勤繁忙。职业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经常不断地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吃得万般苦,方得甘甜果。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克服呆板教条的采访模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琢磨,勤于思考,有分析、有思考。手头采访的素材多了,家底厚实,用时信手拈来,好中选优,优中选最,从而使采访到的新闻掷地有声,呼之欲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想拿出好新闻,好作品,就要有求实的态度,吃苦的精神,辨证的观点,正确了解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力求看得仔细,听得认真,采得准确,谨慎认真地对待每一次采访
三、如何在新闻中挖掘新闻
作为一名党报新闻记者,必须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能在纷繁的各种社会活动中不断发现和挖掘到鲜活的新闻,从而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的闪光点和亮点,以体现新闻工作的价值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新闻转瞬即逝,记者又“喜新厌旧”,总有的时候,会发现忽然没有了好的新闻线索。那么,记者如何能以敏锐的感觉,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寻找新闻线索的渠道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新闻采编,总结出以下几种:
坚持不懈地学习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增长对一些社会现象、突发事件的了解、认识和认同,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来识别新闻、判断新闻,这是干好新闻工作的前提。对于一些在采访中遇到的看似很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能从纷杂的事件表相中迅速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以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判断它的政治背景,是否和国家的有关政策相悖,这样才能不被人利用,保持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纯洁性。
经常上网、读报、听广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是搞新闻工作的,为什么还要从别人的新闻中寻找新闻呢?新闻的灵魂不是“新”与“快”吗?事实上,许多的专职记者都有很好的上网、读报、听广播习惯。在我正式成为一名党报记者的第二年,在浏览中央七套节目时,突然发现内容居然是介绍我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村省劳模杜玉富个人斥资200万建起全省规模最大的果蔬保鲜库,提高了当地果蔬产品的附加值。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部主任驱车前去采访杜玉富,晚上加班写成消息《远距离运输 反季节销售》,结果这一稿件获得了山西新闻奖评一等奖。还有,针对网络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关注,我们也可以梳理一下身边是否也有和网上相类似的事件发生而没有被人关注,一旦有,就可以分析它与网上正在被关注的事件有哪些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当地政府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措施,一定会是好新闻。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在搞新闻,就不再去新闻中寻找线索。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还要经常阅读同一类型的报纸,要去关心其它记者在关注什么,更要去学习人家把握新闻、挖掘新闻的能力。2009年春天,全国大旱,许多报纸都在报道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全力抗旱救灾的工作,某中央级媒体却刊发了《大旱之年,我们缺的不仅仅是水》的言论,让我们沉在救灾一线的记者突然眼前一亮。针对某一事件,可报道的不仅仅是事件的本身,更有隐藏在他背后的更多深层次的东西。
从各级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那里得到线索。一般说来,各级领导、机关掌握全局或某条战线、某个系统的情况,又负责制定解决当前矛盾的政策和有关措施,他们所作的指示,常概括和预示着当前政治形势、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情况和问题,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政策动向和工作重点。因此,记者要注意与他们保持联系,从中发现最新的动态。2006年,我随晋中市当时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程锡景去开会,听见程市长向同行的一位县级领导询问寿阳县今年茴子白的销售情况。记者马上与寿阳县委宣传部联系,发现由于多种原因,曾飘洋出海的寿绿蔬菜当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价贱伤农,老百姓卖菜的收入还不够雇佣劳工收菜的工钱,所以许多菜农选择将菜烂在地里。开会归来,我去了寿阳,在地头与农民唠家常,去公司与经纪人交谈,采访县职能部门,写出了新闻调查《寿阳蔬菜的“滑铁卢”解读》。
不要厌烦会议。工作中,常有许多记者不喜欢开会,更不愿意去采访会议,因为一个上午或下午、甚至一天下来,只能按规定动作发个豆腐块,这对于视时间为生命的记者来说,似乎有点“得不偿失”。其实,有些务实的会议,譬如新闻发布会、研讨会、有些单位的业务会议还是要参加的。会议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下情、群众意见、建议、呼声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也是新闻线索的富矿。会上,领导的发言,群众的意见,专家的观点,会议的文件等,都可能成为获取新闻的途径。我今年写的新闻调查《太原晋中同城化如何提速》就是在参加“第一届太原晋中同城化论坛”时,利用会议间隙时间采访到会的官员、专家写成的。还有就是我们办公桌上经常堆着的开会时发的内部文件,它本身不是新闻,但往往含有新闻的“幼苗”或线索,根据其中有些内容,我们可以顺藤摸瓜,获得意想不到的“活鱼”。
翻阅简报和与各地通讯员联系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简报中有些信息是完全可以转化成新闻的,2012年4月17日,我例行翻阅晋中市政府办公厅所办的《政务信息》,在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发现一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信息:“左权在我省首家实现了视频接访……”不过两行40字的内容中,有两个关键词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个是“全省首家”,一个是“视频接访”。“全省首家”说明这是一个可以在省级媒体立住脚的东西,“视频接访”则是新闻的价值所在。最后,该稿发在《山西日报》头版重要栏目,并顺利获得山西新闻奖二等奖。同时,记者在社会上要广泛地结交一些同行业内的朋友,就好像把新闻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联络网”。社会上一旦出现了新的动态,就能通过这一网络迅速传到记者这里 ,使得记者能够最广泛的获得线索。
最后,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手头一定要有一张特殊日历表,这些都是重要的新闻源。像元旦、春节、国庆这些日子不用多说,但是比如像3月12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25日土地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这些虽然不是特殊的节日,但是如果记者将这些日子划到特殊日历表内,在这些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把以前看到过类似的报道翻出来仔细研究,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基本明确的采访方向,进而寻找新闻线索,采写专题报道。
其实,发现新闻线索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上看下看”“左顾右盼”,就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嗅觉灵敏的“新闻人”,在看似无新闻处“挖”出新闻。
四、记者,平时如何才能获得新闻信息,天天在外面转悠吗。
你所谓的获取新闻信息,就是新闻传播中说的“新闻来源”
一、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访、写稿,年复一年,天天如此。有人会说,哪有这么多东西可写?这对刚刚入行的记者要好一点,他们刚入社会,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见什么写什么。但是,工作了几年以后,许多记者会感到,好像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因为,见的东西多了,对什么都不感到新奇,反倒觉得没东西可写了。
在平时工作中,也常常听一些记者讲起,当记者,写稿子并不是很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好素材、好线索、好报料。新闻报道一般要经历从选题到采访再到写作的过程,所谓的好素材、好线索、好报料,说白了,其实就是新闻选题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对新闻的理解,谈一谈如何多渠道发掘新闻选题。
关注天下事
做一个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本市、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新闻,而且还要关注天下事,要放眼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养成每天读报纸、看电视、上网的习惯。
实践证明,本地发生的许多新闻,往往是与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环境、大背景分不开的。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升值、石油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美国次贷危机等。前段时间,越南因货币贬值引发经济危机,浙江义乌商报及时组织策划了一个“越南经济波动,义乌对越贸易影响几何?”的专版,着重分析了越南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造成危机的原因,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此次经济危机对我国边境贸易,尤其是对义乌市场的影响及如何应对的措施,对经营户增强防范意识、减低经营风险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同时,记者特别要关注中央的一些重大决策,从中可以发现很多新闻线索。关键是要将中央的政策精神吃透,领会其精神实质,然后,根据中央精神,从本地入手,发现新闻。对于中央出台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我们就可从中找到很多题目,如,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是否有值得推广的经验?
此外,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看到别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就要想想本地会不会有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对本地会有怎样的影响。如,安徽阜阳等地发生手足口病,广东一些地方发生禽流感疫情,或者哪个市场发生火灾等,我们就可采访本地的相关部门,报道本地的现状、外地的做法有什么借鉴之处,或者什么教训可以吸取,以及如何防范等。
重视领导活动
很多记者都不喜欢跑领导活动,认为参加领导活动单调、枯燥,纯粹是应付了事。往往在写的时候也不愿意多动脑筋,觉得反正不管怎样都能刊发,随便一写就交上去,而且写法也比较单一,大多为某某领导在调研、检查什么工作时强调、指出,诸如此类。其实,这样做就是走进了误区。
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他们到基层去的活动总是带着问题、目的或者观点。记者每次随着领导出去,不能只看领导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而要多想想,领导为什么要下去,是为了一个什么问题而去,想想这个问题后面有什么背景。
顺这个思路想下去,记者总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时,领导下去活动,是因为某一个地方工作做得好,前去慰问、鼓励;有时是因为某一工作做得不好,需要领导前去协调解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值得记者关注。其中,做得特别好的或问题特别大的,就存在报道的价值。此外,其背后的新闻,也值得深挖。这样,就不会觉得随访领导活动“特别吃亏”了。
2003年底,义乌市在各镇、街道率先实行公车改革,受到上级的肯定,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之后,市里又推出一项新的改革措施——对新启用的小车号牌,即浙GQXXXX号牌,全部面向社会,规定车牌号码一律进入电脑公开选取,不再预留100号之内的车牌号码,也不收取选号费用,从而改变了多年来小号车牌只有政府部门领导才能享受的局面。在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笔者在完成领导调研活动常规报道的同时,对此进行了专门采访,写了题为《义乌汽车号牌由电脑公开选取(引题)小号车牌不再领导专用(主题)》的消息,获得了2004年度中国县市报新闻奖二等奖和第十六届全国商报好新闻一等奖。
跳出会议抓新闻
会议报道多,是许多地方新闻媒体的一大特点,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有的记者跑会议,习惯于报道会议程序,内容乏味,没有新意,读者不愿看。
开会和领导活动差不多,有时是为了表彰先进,有时是布置工作,有时是讨论问题。笔者觉得,参加会议报道的记者,不能抱有任务观点,应付了事。相反地,要仔细听,认真记,要从会议中选取其中读者最关注、最感兴趣的内容,跳出会议进行报道。从会议中拎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按照新闻规律,再做一篇或者几篇进行报道。
如今打印技术先进,每次开会总要发一大堆材料,如果记者将材料拿回后,写完稿就将其扔掉,这样做非常可惜。因为,会议材料都是别人精心准备写出来的,有的材料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一些重要机关的材料,不仅水平高、有深度,而且,许多材料也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来的。记者如果深入研究这些材料,从中可以发现不少新闻线索。有时候材料里面的一句话就是一条很好的新闻线索。
做好连续报道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身边的一类新闻资源——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或事件。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则常规报道,现在已发展成为重大的事件。
因此,我们不妨在留存报道资料的前提下,经常回顾一下,尽可能地从那些看上去似乎陈旧的选题中发掘有价值的新闻。
连续报道即跟踪报道,是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典型事件所进行的持续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态。连续报道如果做得好,不但可以较好解决记者在平时采访中新闻线索不足的问题,而且对提高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连续报道采写的各个环节中,确定选题至关重要。连续报道能否吸引受众,归根到底就在于题材本身的选择。在选择连续报道的题材时,要特别慎重,一旦选定,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下去,绝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2008年夏天,义乌商报组织的关于“春风行动·救助小依菲”活动的连续报道,是比较成功的。
报道的主人公吴依菲,是义乌市公安局看守所民警的女儿。她从2005年4月不幸患上白血病,先后花去医疗费40多万元,而要进行骨髓移植至少还需要60万元钱。为解决骨髓移植手术的资金问题,吴依菲的父亲吴祖法手拿一封求助信,来到义乌商报社,希望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接到吴祖法的求助后,义乌商报社领导非常重视,要求相关部室做专题策划,形成方案,作为报社的一项活动来开展,开设了“春风行动·救助小依菲”专栏,先后刊发了6期20多篇报道。报道刊发后,得到了浙江省公安厅的高度关注,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捐款活动,为小依菲进行骨髓移植解了燃眉之急,也体现了媒体的一种社会责任。
连续报道在题材确定后,还必须把握好报道的节奏,沿着时间发展的刻度,综合运用多种新闻手段,才能最终使受众对事件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二、广播新闻新闻线索的来源
FM98、7台州新闻广播作为一个专注于新闻的城市电台,如何能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本台记者稿件的新闻线索尤为重要。
目前新闻广播的记者新闻稿件的来源情况是这样的:会议新闻占据90%以上;记者自身的来源占据9%;热线占据1%。作为一个担负着大量宣传任务的电台来说,会议新闻不可避免,但90%以上的比例实在太高,严重影响了综合性新闻的可听性,同时也不能为其他新闻节目提供新闻来源。对此,笔者提出几点想法。
一:内部挖潜:
首先需要加强策划;遇到一些重大社会新闻和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发生后,作为部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同行的动态,广播未必是第一个获得消息的新闻机构,但是必须对此作出广播应有的反映。比如“路桥江苏籍外来务工人员李祥抓小偷遭报复的事情”,对于这样一个新闻,得确新闻广播没有第一个时间得到消息,但是看到同行的报道后,我想作为广播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反映:马上派记者前去采访,并连续跟踪报道;987新闻互动时间马上对此征集听众的反映;等记者采访回来后制作宣传带在电台中滚动播出;其他新闻节目,如小雅读报可以读兄弟媒体的信息;台州乱弹方言节目可以从各个角度连续的报道这个事件,在此基础上,可以邀请社会各方面人士做客新闻聊天室节目。这样做虽然累了点,作为领导更多负责策划指派的责任,作为记者和主持人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采访、去录制宣传带,去邀请相关人士,但是这样影响之广的新闻一年之中发生不了多少。这样做我们让新闻广播的受众知道我们在密切的关注这个新闻,在宏杨社会正义,媒体的公信力就是在这样一个一个的做新闻的过程中实现的。
其次:充分利用行风热线的优势,开辟行风热线市民版,倾听民声。行风热线是一档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新闻广播的频率与市民进行沟通的一档栏目。在行风热线开播快2年来,由于未能引起党政领导充分重视,当然这与领导观念有关,但是作为电台来讲,应该对此档节目有所作为。目前领导上线,在节目中解答问题的形式不可避免,但是否借鉴交通台以及各地监督类节目的形式,依托行风热线的品牌优势,开辟行风热线的市民版本,在直播中接受市民投诉,并马上电话联系各相关部门,这样做真正发挥行风热线的舆论监督作用,并利用行风热线特有的简报优势,呈报相关领导和部门,引起领导重视,为电台的舆论监督开辟一条合适的道路,同时也能获得听众更高更 多的认同,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新闻来源。
再次:落实记者分线和分片的相关职责,重点联系一些发生新闻多的,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部门的记者的联系责任,要求记者与该部门的负责对外宣传的人打好关系,并能熟知该部门的相关知识。作为考核记者的一部分。同时进行区域分片,各记者与各地的记者保持一定的联系,当地发生重大新闻时,就派相应的记者前去。
最后开通网络QQ和MSN沟通渠道,让广大网友提供信息,并对相关新闻发表评论,同时为节目积累嘉宾。
外部合纵联横:与兄弟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重大新闻线索上保持联系,包括与电视和报纸的合作。
最后谈谈硬件配置上和机制上的问题:建议目前新闻热线与行风热线的号码合并,开通一个号码,并与受众接受,便于新闻资源共享;同时成立行风热线(新闻)信息处理小组,这个小组以导播间为基地,可以设主编一人,导播一人,主持人和编辑2人,记者2人(机动),这个小组可以承担处理行风热线的投诉电话,处理听众提供的其他社会新闻,处理网友提供信息,与网友就新闻事件进行交流,播出行风热线领导版和市民版2档节目,为综合性新闻和其他新闻节目提供新闻稿件、素材和嘉宾等等。
三、
1、你自己被分配的部门,即你分跑的线。有专门负责宣传的人会通知你会议、新闻发布会等。到时候你去参加就行。
2、热线。群众打来的电话、邮来的信件等反映的问题。
3、自己平时留心的、发现的问题,如果有足够的素材就可以上报并成为新闻线索。
4、亲朋好友、上级领导等发现的线索,告诉你,让你去做。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提炼新闻信息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