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发布时间:2023-03-04 16:12:10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8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1)

    淘知学堂2020春期末冲刺训练营人教数学二年级(下)(960×540视频)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YxFEofSd-7ZI5CPhgBB6A

    提取码: xr5v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二、人教版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师们应该怎么样去教会学生长度单位的认识呢,做一份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设计进行《长度单位》的计算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长度单位》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 方法 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作好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

    教学重、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二)板书:直的

    (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四)学生动手拉一拉, 说说 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

    (五)板书: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慢。设置课前的摆绳子游戏,难度不大,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摆、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曲与直的不同,形象、直观地认识到线段是直的。强调“看成、作为”,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

    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帮助学生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3.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4.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5.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

    7.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形象、直观的线段内化成抽象的概念。而学生刚刚学习物体的测量,运用测量线段为后面的画线段做好铺垫。】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

    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

    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

    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

    《长度单位》教学 反思

    《长度单位》拉开了 二年级数学 教学的序幕,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步长、一庹长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 儿童 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就是合理学习活动的组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文所说的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很高, 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看了数学二年级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的人还看:

    1. 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排列教学设计

    2. 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

    3.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5.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二年级的数学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 下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目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如何教好二年级的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 方法 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课 标 第 一网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新课 标 第 一网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一、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三、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500克 1斤=10两 1两=50克

    四、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 抽象思维 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 三年级数学 课本中那样大。

    如何教好二年级的数学

    一、注意力方面:针对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设计着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将数学活动与游戏、童话有机结合起来,时不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师适时的表扬、鼓励与肯定,调动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渴望成功的想法。

    二、看和写的方面:学生在读题和做练习中看错数字、写错数字的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计算简单,学生并非不会,而是马虎、不认真所致。怎样才能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呢?我感觉“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训练她的方法非常有效,每次限时一分钟内完成抄电话号码的训练,左手指,右手抄,抄完后对照,家长做记录。每天十分钟左右的训练。

    三、听讲方面: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最会倾听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还要从几个方面来抓。

    四、想的方面:要想让学生想得合理,真正理解题的意思,并能完整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习惯的支持,因此,教师平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习惯:1.仔细观察的习惯。通过课堂上仔细观察情境图、操作的过程,发展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2.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耻下问,随时表扬那些敢于、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课堂上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笔记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4)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汇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二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复习题

    ★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渗透什么数学思想

    二下《图形和变换》教学设计

    山西阳泉西南舁小学 高瑞珍

    第一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

    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

    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

    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

    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

    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 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

    四、画角

    1.大家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这些角为了感谢大家想为自己画一些像送给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画像呢?能试着把你希望得到的画像画出来吗?

    2.学生独立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是哪一类角。

    3.展示自己画的角并交流画角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合理方法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

    同学们在研究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1.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做拼摆图形的游戏。

    2.各组交流拼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组成?

    六、总结。

    第二课时 平移和旋转(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具的准备:录像、P133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村正在为咱们学校修建一所新校园,你高兴吗?想不想去看看?播放录像: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乘着升降机在上楼,楼房里有几位工人正在安装推拉窗,并不时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1.引导学生说说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机和推拉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告诉学生像这样的现象就是平移现象。

    3.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平移现象的标准,并在全班交流,教师要及时点拨。

    4.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1.组织学生做游戏:小组合作利用P133的学具“拉一拉”开展游戏,体会平移现象,同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

    2.引导交流,对找出多种搭配方案的小组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四、利用方格纸巩固认识

    动态课件呈现:方格纸上的小船行使图。

    1.引导学生说说小船是在平移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感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所表示的含义:

    (1)小组讨论:小船正在向哪边平移?(右边)移了几格?(八格)

    (2)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利用动态课件慢速展示平移过程,学生一起跟着数小格,真切的体会平移的距离。

    3.设疑,对学生初步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将会在什么位置?(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动态演示验证);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组再次讨论交流。)

    五、扩展活动

    课件出示P44 4题图,配上淡色方格。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哪些小鱼平移后可以与红色小鱼重合?

    2.交流讨论结果,并说说白色小鱼怎样平移后,可以到达红色小鱼的位置?

    3.独立给可以经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鱼涂上红色。

    4.引导观察这些红色小鱼有什么共同特点?

    六、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营销策略有哪几种_1

    品牌设计的专业好不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