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迷宫景观设计(景观迷宫景观设计方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迷宫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英式风格景观特点有哪些
英式园林是自然式的树丛草地,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讲究园林外景物的融洽,把花园布置犹如大自然的一部分。这种造园风格称为自然风景园。英国自然风景园林设计因地制宜,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英式园林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一般不采用直线,强调保持自然地形态,围墙是被严格拒绝的,园林已经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大气。英国自然风景园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表现的自热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二、南京艺术学院景观设计考研如何准备?手绘考什么
南艺景观设计考研初试考的英语,政治,设计基础,景观快题,艺术基础理论课,初复试是在一起进行的,景观手绘近几年考的是概念设计,比如迷宫,场地在900平左右。
三、常见的几种现代园林设计风格有哪些
英伦风情
风格特征:通常传统英式园林形成于17世纪布郎式园林基础之上,并不断加以发展变化,撒满落叶的草地、自然起伏的草坡、高大乔木,有着自然草岸的宁静水面,具有欧式特征的建筑与庭院点缀于其间,洋溢出一种世外桃园般田园生活的欧陆风情,成本250-400元/平方米,适用于低容积率、最好无地库顶板的低层大中型项目。 一般元素:阳光草坪、造型灌木、鲜花水系、喷泉、英式
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景观小品、皇家林荫道、英式柱廊、雕塑、广场、花坛、蔷薇花篱、独特的景观轴线,规则工整的英式园林,洋溢经典的英伦风雅。
特 点:水系、喷泉、英式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等景观小品;并有机结合地块的天然高差进行景区转换和植物高低层次的布局,形成明显浪漫的英伦情调和坡式园林景观特点。大气、浪漫、简洁,是对欧式风格的综合化和简约化。丰富的自然:森林、草原、沼泽、溪流、大湖、草地、灌木、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 景观特征:
1、喜欢建造哥特式的小建筑和模仿中世纪风格的废墟、残迹。
2、喜用茅屋、村舍、山洞和瀑布等更具野性的景观作为造园元素。大胆采用异域情调的景观元素,如丘园(Kew Garden)的中国式塔以及其他画意式园林中喜用的中国式山洞。
3、具有时代特点的玻璃温室,种植各地的名木异卉和奇花异草;
4、常在草地上设置不规则的花坛,以各种鲜花密植在一起,花期、颜色和株形均经过仔细的搭配;树木也注意其高矮、冠型、姿态和四季的变化,巧加搭配。 景观特点:
1、把自然与人工做了明确的划分,建筑成为风景的点缀。
2、大量运用水系、喷泉、英式廊柱、英式雕塑、英式花架、精心布局的植物迷宫等景观小品;有机结合地块的天然高差进行景区转换和植物高低层次的布局,形成明显浪漫的英伦情调和坡式园林景观特点。
3、常常模拟自然界中的森林、草甸、沼泽等不同景观,结合园林中不同的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园林景观,以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自然美。
必备元素:河流、树木、花草、山石、标识、铁艺、雕塑、廊柱等 植物特色:
1、杜鹃:在英国园林中极为普遍。杜鹃品种很多,姿态、花色各具千秋,其花期也互相交错,把这些千姿百态的杜鹃配植成园,占尽春光。
2、蔷薇和蔷薇带:英国园林中最常见的蔷薇园。蔷薇类花灌木往往还植于园路和透景线的两侧,形成蔷薇花径(带) 3、花坛:常呈大片种植,或带状种植。常用的球根类有:郁金香,水仙类,风信子类;一年生花坛植物有:金盏菊、雏菊,万寿菊等。
古典意大利
风格特征:在经历罗马帝国与文艺复兴二次波澜壮阔的洗礼之后,意大利景观以无比华丽壮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气势恢宏的建筑、精工细琢的雕塑、华丽无比的细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是最有代表性且最具显著地位的欧式风格,成本300-500元/平方米,适用于打造精品欧式风格的大中型项目。 一般元素:台地、雕塑、喷泉、台阶水瀑、整型植物。
特 点:由于意大利半岛的三面濒海,多山地丘陵,因而其园林建造在斜坡上。在沿山坡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了以层层的台地、喷泉、雕塑等,植物采用黄杨或树组成花纹图案树坛,突出常绿树而少用鲜花。
四、世园会的主要景点
“大挖掘园、山之迷径园、植物学家花园、通道园……”这一个个标新立异的名字再配上那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园林,让大师园成了西安世园会最夺人眼球的景观区。作为此间唯一一位中国设计师,来自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的主持设计师王向荣不仅奉上了充满中国韵味的“四盒园”,同时也参与了整个大师园区的设计、协调以及建设事宜。回忆起大师园筹建的过程,王向荣的言语中至今充满兴奋。
花园也要有“思想”
“在约18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划出了9个面积各为1000平方米的地块,我们希望选择9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每人设计一个花园。设计师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基于对展览花园的理解,我们首先要选择具有深刻思想的设计师,因为大师园首先要有思想性,要展示设计师的思想,展示设计师对花园艺术的深层理解。”
“其次,我们要选择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必须具有创新性、实验性和前卫性,他们能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花园这门传统的技艺,发现花园设计的新的可能。”
“再者,大师园要么能给人以愉悦,引起好奇,要么幽默诙谐,引发欢笑,或是宁静隽永,引人深思,但一定会挑战大家心中的传统的花园概念,并传递出设计者对花园的与众不同的思考。”
“最后,设计者一定要有许多已建成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作品。”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设计师,但是有思想、有创新精神并有被广泛关注作品的设计师并不多,这让王向荣很快就确定了设计师的人选:“我们从目前世界上园林设计做得最好的国家中选取了8个国家,然后再从中选择这个国家中最好的也最适合设计大师园的事务所和设计师。”
看着一个个建筑大师图纸上的园子最终在西安世园会变成现实中的“美丽园”,王向荣长吁一口气:“要协调这些世界顶尖的建筑设计大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设计阶段我们之间要经常沟通,为了9个大师园的设计,我和大师们接收发送的关于设计讨论的电子邮件少说也有数千封,有时候一天就有几十封,尤其是各个国家的时差不同,有些大师的邮件要求马上回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处在‘没日没夜’的工作阶段。”
大师风格各不相同
“设计大挖掘园的Topotek 1是当今德国最有活力的事务所之一,我曾在柏林、沃尔夫斯堡及德国Eberswalde看过他们的几个作品,印象很深。Topotek 1的设计很具艺术创意,简明而神奇。他们的大师园出人意料,极为大胆,富有想象。”
“迷宫园的设计师Martha Schwartz是我们的老朋友,我曾经看过她的3个作品,这些作品反差很大。Martha总是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她不会拷贝别人,也不会重复自己。她的花园总能给人以快乐,甚至是一些幽默。Martha也总是尝试新的材料和新的可能。在大师园中,Martha又用了一种新材料,这肯定会给花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师园共有9个花园,但视觉的焦点一定会是Weat8设计的万桥园。在9个设计事务所中,Weat8是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事务所,这些年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许多作品。我曾经在荷兰及西班牙看过Weat8的不少作品。无论在哪,类型怎样,Weat8的设计都有较强的视觉冲击。Weat8的大师园也一样,很夸张,有张力,引人注目。我想,如果大师园要印宣传册,封面只能选一件作品的话,那么Weat8的花园是不错的选择。”
全新理解园林艺术
对于唯一代表中国的大师园“四盒园”,王向荣这样解释他的创作初衷:“世园会在中国举办肯定要考虑有中国的特点、中国花园的精神。不仅是我,其他的大师也想把他们理解的中国文化表现出来。园子都比较小,想表达很多内容、很高的境界比较难。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中国精神的花园,让中国人感觉到它还不太陌生。但是我不会重复中国以前的东西,我一定会做一个新的东西,否则就谈不上大师园了,谈不上创造一种思想。新的东西要有东方的、中国的思想、情趣在里面。现在这个四盒园尽管很小,但它会让你感到变化莫测。另外的8个园子,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好的设计师的作品,我希望我的这个园子是和他们并列的,至少是一个平起平坐的水准。某些方面能够显现出中国设计在国际的地位和成就。作为设计师,希望大师园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希望观众来看大师园时,能对园林的艺术、花园的艺术有一个新的理解。更加开放、包容、全新地理解和接纳各种风格不同的花园。”
“全世界所有的博览会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展示最新的东西。我非常欣赏本次西安世园会展示了很多世界园林园艺方面最新的成就和技术,和别的园林展览会相比,我觉得,西安世园会是一届非常具有思想创新的世园会,开放、包容各种风格,而不是固守以往的经验。在这其中,大师园是最具创造性的花园,属于特殊案例,就如同一场华丽的时装展。你可以看不懂,可以不接受,因为未来不只一个模板。提供一个更宽泛、更包容的理解,这才是国际性展览的意义所在。”
万桥园
主要看点:萧萧竹林,起起伏伏的桥,体悟生命的故事
展园介绍:每座园林都有一个故事。它们是诗,在诉说。万桥园讲述的是生命的故事,人的生命之路。这条路跌宕起伏,忍辱负重。在这座园林中,生命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蜿蜒小路,小路深入茫茫自然,带你去渡万座桥。
整个园子由桥、小径和竹子组成,一条单方向的砾石小径只设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贯穿全园。狭窄的小径象征着生命,带领参观者远离宽敞的大道和人群,深入茂密幽深的竹林,走过每一座桥。参观者身处园中,不知自己所处为何,也无法看见前路还有多远,唯一可以清楚把握的,仅仅是此时此刻的自己。或许还可以隐隐听见,透过竹丛传来的在其它小径上探索前路的隐隐人声。
所有的迷局和不解在五座彩虹般的拱桥上得到了解答。当参观者沿着狭窄陡峭的楼梯艰难地登上桥顶,一目了然的不仅仅是已远在脚下的竹林,整个世园会的山山水水也尽收眼底。
设计师:高伊策
万桥园由荷兰著名风景园林师、哈佛大学风景园林学教授、West8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主创设计师高伊策设计。高伊策的设计思想源于多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和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他的设计作品个性鲜明、风格多样,反映了荷兰景观的典型特征,是人类和自然共生的舞台。
四盒园
主要看点:欣赏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展园介绍:这是一座中国园林的典型结构,将它命名为四盒园——来自四合院的谐音。四盒园由春盒、夏盒、秋盒、冬盒四个不规则方块景观组成。花园的南部是两个出入口,木制的门可以开启和关闭。踏进主要入口便进入“春盒”,跨过一座小桥,来到“春盒”的中央。坐在长椅上,透过墙上的门窗,可以看到主庭院的景色以及四周春意盎然的竹丛。“夏盒”是用木头做的一个花架屋,上面爬满葡萄,如同一个西北的农家院。由于木头的搭接方式不同,花架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和戏剧性的视线通透体验。“秋盒”由石头砌筑而成,其地面比中心庭院高出了1米,墙上有许多正方形的窗洞,形成一个个画框。透过这些画框,人们可以看到花园内外不同方向的景色。“秋盒”的顶面是金属网,上面爬满爬山虎。“冬盒”是由青砖砌筑而成的盒子,里边白色沙石地面,如同冬雪。在“冬盒”,人们可以坐在长椅上,欣赏中心庭院的景色,也可以透过砖墙上的空洞,看到“春盒”外的竹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冬盒”人们可以走出花园,也可以重新进去“春盒”,开始另一个四季的循环。花园的地面统一在整体的流动的线形之中,并附予植物、白色沙石、黑色沙石、瓦及薄水面等不同材质。能在西安世园会上,与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园林师共同设计各自的大师园,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每个设计师都会在自己的花园里展示他们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在四盒园中,设计师追求的是花园的空间情趣和花园的诗意,希望四盒园具有浓厚的中国园林的意境,且宁静、深远,发人深思。
设计师:王向荣
王向荣是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园林》学刊副主编、《风景园林》学刊主编、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植物学家花园
主要看点:前庭、外院和内室,诸多珍奇植物斗艳
展园介绍:“植物学家花园”是对E·H·威尔逊的缅怀。E·H·威尔逊是大不列颠最著名的植物引种家之一,在20世纪的前11年中他曾多次到享有“花园之国”美誉的中国考察。
“植物学家花园”包括一系列的独特空间。前庭营造了从世园会的外部到花园内部空间的过渡,庭院的地面用内嵌的陶土和平板砖进行铺装,四周用砖墙进行围合。外院种有水杉,在这些树林下,铺着一大片开花植物和蕨类植物,有红花绿绒蒿和全缘绿绒蒿,这两种植物都是由威尔逊在西藏的高地中首次发现的,他将这两种植物描述成最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植物。游客从外院可沿着散步道到达内院,这里设有一个圆形的围墙花园。在围合内,还有一个异国情调的花园,向游客展示成千上万种由E·H·威尔逊在中国各地搜集而来的植物,其中包括峨眉百合,这是威尔逊最有名的发现之一。
设计师:布里奇·班尼斯和艾克·霍夫曼
布里奇·班尼斯和艾克·霍夫曼是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领军人物,著名Gross.Max景观设计事务所主创人,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竞赛一等奖、科尔切斯特邀请赛一等奖等国际奖项。
大挖掘园
主要看点:神奇的大地洞,倾听世界那头的声音
展园介绍: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梦,幻想着世界另一端的景象,也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也许是对异域文化的向往,或是对未知地理的着迷,“孩童时代大人们会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直挖地洞,就会挖到中国去。”
地球另一端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大挖掘园中,建筑大师就创造了挖地洞的结局,即地洞到达地球另一端的那一个出口。在这个出口,地洞像一个喇叭口“喷涌”而出。当你接近地洞时,还能够聆听到世界另一端的声音:那是来自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奶牛,这是来自纽约交通干道上的通勤者,还有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海员,以及历史悠久的德国街区。这些声音能够激发游客的想象力,把游客带出中国,离开花园,离开地洞,到达世界的另一端。
设计师:马丁·雷恩·卡诺
大挖掘园的设计师是德国Topotek 1事务所主创设计师马丁·雷恩·卡诺。Topoteck 1是德国最先锋的设计公司之一,思想前卫、大胆,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其设计、规划和建设的公园、广场、运动场、庭院和花园,符合现代社会可变性、交流性和感觉上的要求。
迷宫园
主要看点:中国建筑风格的西式迷宫
展园介绍:迷宫园由3米高的西安传统青砖墙构成,游人从园外只能看见一个3米高的青砖“大匣子”。花园中的空间被分成一系列狭长的走廊,这些走廊上空没有封顶,抬头可见蓝天与白云。走廊宽度不同,大部分只有2米宽,每两堵墙之间留用空隙,种植翠绿的垂柳。在垂柳的枝条上,系了1000多个小铜铃,每当微风吹过,它们就能发出叮咚声。
走进园中,游客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拱门,穿行于不同走廊。有的走廊是互相平行的,有的走廊间隔宽窄不一。在走廊的末端,还设有一个3米高的大镜子;在镜子中,这些走廊的长度无限延伸下去……你通常能够走进相邻的走廊,但有时又会闯入一个小的周围布满镜子的房间或是遇见其他意想不到的情景,迷宫带给你的神秘感会突然降临。在穿过6条走廊之后,细心的游客可能会感觉到空间在微妙地拓展和收缩,走廊也在迂回曲折中变化。
设计师:Martha Schwartz
迷宫园由美国MSP事务所Martha Schwartz设计,他是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艺术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Martha Schwartz设计事务所主创人。在西安世园会里,他设计了一个同时具有中国、美国特色的迷宫,是中国建筑表现西方文化的大胆尝试和探索,是中美文化融合的结晶。
山之迷径园
主要看点:整个花园由中国的藤编篱笆围合起来,漫步园区可体会人与自然同在的奇妙感觉
展园介绍:山之迷径园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山水画,致力于构建一处人造景观,使其尽可能表现自然。整个园子呈一个三角形展开,三角形的山体上,树木等植物错落分布,密而不乱,花园所选的材料全部取自天然。树木的排布考虑到了生长各需的小气候,松柏类种植在花园中地势较高的地方,花灌木和草本植物则种植在地势较低处。整个花园由藤编篱笆围合起来,以确保花园的私密性,并在其上爬满攀援植物。
设计师: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
全世界只有不到10%的注册建筑师是女性,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是其中之一。她是西班牙新锐建筑事务所EMBT创立人之一,曾获西班牙第一届全国建筑经济奖、欧洲ITALSTAD奖等,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西班牙国家馆。
通道园
主要看点:引导游客对永恒与瞬间进行沉思
展园介绍:花园里主要分布着墙体,其间点缀着一些开口,让人们可以一瞥前方花园那若隐若现的景色。花园的尽头有一扇月洞门,这也是对生命周期的隐喻。扭曲成型的松树似乎在挑战地心引力,证明它的万年长青。这种永恒与花园里植被的瞬间形成了对比。在园子里,游客可将植物种子撒播在砂砾地上,种子可在砂砾地上随意扎根和发芽,并呈现不同状态。无论何时何地,植物生命都是播种、繁殖和蔓生。
设计师:Vladimir Sitta
通道园的建筑师Vladimir Sitta是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澳大利亚TERRAGRAM总裁。他的设计风格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简约而现代,曾获得1981年、1986年度柏林彼得约瑟夫伦讷国家奖,以及2002年度澳大利亚景观建筑师学会特优奖。作为一位在国际景观设计业界颇具影响力的设计师,Vladimir Sitta的设计项目以创新著称,设计风格简约现代。
黄土园
主要看点: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探求和理解
展园介绍:在中国,“土”的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自黏土,黏土为西安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西安位于肥沃的黄土高原之上,毗邻黄河支流渭河。黄土是山体风化的最后产物。它随后分解出化学成分,并保留钙、镁、铁等其他物质。在风力的作用下,黄土能够堆积形成肥沃的平原。那些含有黄土的土地被人们开发用作耕地,养育着几百万的中华儿女。
黄土园含有黏土元素以及一个不规则的平底水池,其面积为315平方米,深40厘米。池中绝大多数黄土都是从黄河收集而来。这个浅水池就像一个微型黄河河滩,游客在园中,可在其中行走。这个微型河滩也会展现丰水、干枯等不同河滩景态。园中的植被设计很独特,昆虫、青蛙等田园小动物也成为园子设计元素。每当晚风习习,竹林中的风声与青蛙的呱呱叫声糅合在一起,让人们尽情享受泥土的乐趣。
设计师:史蒂格·L·安德森
黄土园由丹麦著名景观设计师、北欧景观设计领军人物、著名的SLA景观设计公司主创人史蒂格·L·安德森设计。他从自然、人类、人类行为以及自然的变化获取灵感,将风景园林视为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设计。他认为风景园林的根本是关注自然,风景园林可以提出构建新环境的新可持续性方案,以实现生命与环境的平衡。
山水·中国地图园
主要看点:置身三维立体的中国山水中,感受大师的思维
展园介绍:山水园通过拓展边界,让游客置身于一个微观世界,通过现代样式,对花园艺术的传统主题进行演绎。园子遵循大型皇家园林的法则,微缩中国地图,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微缩景观,而是把地图中的河流、不同高度的大地,全部转换成抽象的线条,再借助线条勾勒出轮廓线。随后的这些轮廓线赋予花园以形,制造三维立体的山水·中国地图,再精心布置着不同季节着色的植物组群,让植物的生长枯荣,给予地图生命力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在山水园,不同的季节游客会有一些独特的发现:裸露土地突出的一些开敞轮廓线,淹没于一年生植物群落中的一些轮廓线等。它们以不同标高勾画出的廊道,精心布置着不同季节着色的植物组群之间的空间。
设计师:凯瑟琳·摩斯巴赫山水·中国地图园由法国Mosbach风景园林事务所主创设计师凯瑟琳·摩斯巴赫设计。她是《PagesPaysages》杂志创始人及主编、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获2003RosaBarba欧洲景观设计奖、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大奖。
相关链接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西安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标志性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主题园艺景点分别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
西安世园会共设置室外展园109个,包括国际展园、国内展园、大师园、企业展园、专类园、创意园等,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的人文山水、世界各国的民风民俗、中西方著名园艺流派和国际一流的园林园艺等。其中,占地18000平方米的9座大师园由9位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大师亲自设计,以表现现代景观设计的潮流及趋势,堪称本届世园会最具创造性的花园。
以上就是关于景观迷宫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