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植物景观设计(澄江植物景观设计招聘)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澄江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无锡有没有好玩的旅游景点。
无锡好玩景点推荐
1、鼋头渚:无锡第一胜景,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山清水秀,浑然天成。
2、灵山胜境风景区:中国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
3、拈花湾:有“净空、净土、净水”之称,生态秀美,环境优越。
4、惠山古镇:极富江南韵味,文化底蕴丰厚 ,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
5、梵宫:犹如游走在梦中一般,整座宫殿美轮美奂,精妙绝伦,极尽奢华。
6、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影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主题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拍摄地。
7、蠡园: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是无锡最具有江南园林特点的园子
8、宜兴竹海风景区:被称为“华东第一竹海” ,景区内山清水秀,许多优秀影视作品在此拍摄。
9、锡惠公园:因地处锡山和惠山之麓而得名,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之誉。
10、灵山大佛:无锡标志之一,正对太湖,背对灵山,慈颜微笑,广视众生,气势极为宏大。
二、为什么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巨大古生物群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挑战
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科研项目,通过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澄江动物群因1984年7月1日在云南省澄江县首次发现而得名,是寒武纪早期(距今约5.3亿年)的一个多门类动物化石群,不仅动物类型多,而且十分珍稀地保存了生物的软体构造,首次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远古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和现生动物的原始特征。”
“三位科学家说,‘澄江动物群的地质年代正处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它让我们如实地看到5.3亿年前动物群的真实面貌,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迅速起源,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都已出现,而不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慢慢变来的。’”
如果如这三位科学家所言,各个动物门类“不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慢慢变来的”,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他们的言下之意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演化而来的(“演化”和“进化”在生物学上为同义词,都是英文evolution的翻译,下面依据一般习惯用“进化”),但是语焉不详,记者又未做补充,于是在一些人听来,竟然就是在否定动物是进化而来的。一家著名网站在转载这则报道时,用的标题赫然就是“澄江动物群证实几乎所有动物并非演化而来”,去掉了“慢慢”两字,非同小可,等于是完全否定了进化论,于是由生物进化的速度快慢之争,变成了生物进化的有无之争了。《科技日报》有关报道的题目干脆就叫“澄江动物群揭寒武纪之谜中国学者挑战进化论”!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则是“寒武纪大爆发挑战达尔文”,不仅大众媒体、基督教的宣传品这么说,而且某些专家的文章也这么说,例如陈均远《寒武纪大爆发和多细胞动物构型方案的起源》一文中,有一小节的题目就叫做“挑战达尔文”,声称达尔文“关于生命演化的各种解释,事实上都处于科学假说阶段”。
达尔文进化论到现在是否还只是“科学假说”?它是否面临着生物学新发现的挑战呢?我们得看看达尔文进化究竟说的是什么。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
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这一点,早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在实验室、野外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所以,这是一个科学事实,其可靠程度跟“地球是圆的”、“物质由原子组成”一样。在今天,除了极其个别的由于宗教信仰偏见而无视事实的人,实际上已无生物学家否认生物进化的事实。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证实了达尔文这一远见卓识。所以,这也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科学事实。
三,自选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但是,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使用范围并不象达尔文设想的那么广泛。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的机制,对于非适应性的进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机制。也就是说,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考虑到适应性进化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现象,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也是成立的。
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这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较有争议的部分。在达尔文在世时以及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生物学家,特别是古生物学家,都相信生物进化是能够出现跃变的,认为新的形态和器官是源自大的跃变,而不是微小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缓慢而逐渐地累积下来的。包括赫胥黎在内的一些古生物学家由于强调生物化石的不连续性,而持这种观点。在遗传学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早期遗传学家们由于强调遗传性状的不连续性,也普遍接受跃变论。在20世纪40年代,“现代综合”学说将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学说成功地结合起来,渐变论逐渐占了优势。但是近二、三十年来,古生物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生物进化过程很可能是渐变和跃变两种模式都存在的,跃变论又有抬头的趋势。不过,进化论所说的跃变,除了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形(例如植物经杂交出现新种),并非是指在一代或数代之间发生的进化,而可能经历了数千年、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只不过以地质年代来衡量显得很短暂而已。
寒武纪大爆发挑战的就是渐变论,但是并不能否证渐变论。它即使成立,也不过表明进化有时候是能够以跃变的方式进行的,并不能否认进化在其他时候是以渐变的方式进行的。寒武纪大爆发更不会挑战进化论。几乎所有动物的“门”都在寒武纪早期出现,绝不意味着这些动物祖先不是进化而来的,更不意味着它们之后没有发生进化。神创论者在介绍寒武纪大爆发时,试图给人这种印象: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同时突然出现的,以后只有灭绝而没有进化。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第一,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已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自五十年代以来,古生物学家已在世界各地三十个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乃至动物,数量最多、最为闻名的在四个地方:澳大利亚的埃迪亚加拉山(Ediacara Hill)(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埃迪亚加拉纪(Ediacarian))、加拿大纽芬兰的错误点(Mistake Point)、俄罗斯的白海海岸和纳米比亚。此外还有中国瓮安动物群,据称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实体化石动物群。这些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包括软珊瑚、海蜇、蠕虫和其他稀奇古怪的生物。对这些多细胞生物是否是寒武纪动物的直接祖先,以前有争议,因为在1995年之前从这些多细胞生物到寒武纪动物还存在一段地质空白,所以有专家主张这些早期多细胞生物全部灭绝,在寒武纪又再来一次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在1995年,在纳米比亚火山灰层中出现了大量的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恰好补上了这段空白,所以,现在已很少有专家怀疑前寒武纪的多细胞生物和寒武纪的动物没有相承关系。第二,寒武纪的动物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持续了几百万年,这在进化史上当然是短时间,但对神创论来说,却是长得不可思议。第三,“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在寒武纪地层出现并不等于“几乎所有动物的种”在那时候都已出现。事实上,寒武纪的动物一般地只是那个门的原始物种,以后几乎全都灭绝了,后来的物种是进化来的。比如,寒武纪只存在少数几种原始的脊索动物,而丰富多彩的脊椎动物各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都是在寒武纪之后从原始脊索动物逐渐进化来的。现代脊椎动物各物种更都有了几亿年的进化史。
为什么几乎所有动物的门会在较短的时间(数百万年!)内进化出来,生物学家们提出了不少的解释,目前被较为广泛接受的是Hox基因调控理论。Hox基因是一种“同源异形”基因,是动物形态蓝图的设计师,在发育过程中控制身体各部分形成的位置。如果同源异形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动物某一部位的器官变成其他部位的器官,叫做同源异形。比如,让某个同源异形基因发生突变,能使果蝇的身体到处长眼睛,在该长眼睛的地方长出翅膀,或者在该长触角的地方长出了脚。Hox基因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和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中都存在,调控的机理也相似,这表明它可能是最古老的基因之一,在最早的动物祖先中就已存在。Hox的突变一开始时在胚胎早期引起的变化不大,但随着组织、器官的分化定型,突变的影响逐步被放大,导致身体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这可以解释寒武纪物种大爆发。那时候基因结构、发育过程都较简单,Hox的基因突变容易被保留,结果导致了身体结构的多姿多彩。
达尔文进化论在经过修正后,到现在仍然是生物进化论的主流学说,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为什么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达尔文进化论遭受挑战、被质疑乃至被否定的说法呢?这有宗教因素,也有思想、文化因素(许多不信基督教的人文学者也不喜欢达尔文进化论的机械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科学家的心理因素。一些科学家为了强调自己研究的课题的重要性,会有意无意地夸大其研究成果的价值,甚至有的人明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却又巴不得一脚把巨人踢倒以显示自己的伟大。这就要求我们,对惊人的说法要格外保持警惕,不要轻信。
三、玉溪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昆明到成都有高铁,共7趟,都是昆明南站开车,到达站是成都东站。G289207:12昆明南站开车,13:43到成都东站。G288608:08昆明南站开车,14:40到成都东站。G288808:59昆明南站开车,15:40到成都东站。G288412:16昆明南站开车,17:44到成都东站。G289013:22昆明南站开车,19:58到成都东站。G287014:52昆明南站开车,21:07到成都东站。G288216:33昆明南站开车,23:05到成都东站。
四、南京的景点?
玄武湖
位于东北城墙外,由玄武门和解放门与市区相连。它在六朝以前称桑泊,晋朝时称北湖,是训练水军的场所。历史上除了训练水军之外,它一直是帝王大臣们的游乐地,1909年辟为公园。当时称元武湖公园,还曾称五洲公园、后湖等。湖内有环洲、樱洲、梁洲、翠洲、菱洲,5个洲各有特色。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437公顷,水面约368公顷。湖内有5个岛,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岛之间有桥或堤相通,便于游览。湖水深度不超过2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交通:南京火车站对面可乘游船到玄武湖公园。304路到玄武湖解放门(台城),游1路,1、3、8、22、25、28、30、33、35、38、52、56路车到玄武湖公园。
门票:环湖路免费开放,玄武湖公园门票20元。
租船:脚踏小船15元/小时,脚踏大船25元/小时,电动船30元/小时。需交50元押金。
古城墙
与秦淮河紧密相依的南京古城墙,是历史的象征。南京城墙全长33.5公里,高度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岗石为基,巨砖为墙,每砖侧石均有造砖者的府县官衙和年月日,规格一致,筑成时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十分坚固,屹立数百年,巍然无恙。城墙上有碉堡2000座,城门24个。保存比较好的有城南中华门、西北挹江门、城东北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等。
应天府的正南门——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是南京城墙上最大的一座城门,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城堡。建筑形体像瓮,故亦称瓮门,是专门为抵御敌军攻城而设计的。瓮城工程雄伟,结构复杂,城分两层,门有四重,建有27个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国最大的瓮城,现设有瓮城历史陈列室。南京古城墙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第一,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
交通:乘游2、游4路,2、16、26、33、49、88、101、102路车可达。
门票:15元
总统府旧址
位于长江路292号,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将这里重建为两江总督衙门。
天王府西花园的西侧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两江总督端方的私人花厅,共7间。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就将此作为总统办公室和会议室。西花园东北侧的一座中式楼房,后称“中山堂”,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楼下是警卫人员的住房。
国民党统治时期,天朝宫殿一度成为蒋介石的办公处,末期改为总统府。在后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楼,蒋介石在二楼119房间办公,副总统李宗仁在对面118房间办公,三楼会议厅是当时举行国务会议的所在。
交通:乘游1、2路,1、2、3、5、9、25、29、30、31、51、65、68、80、304路车可达。
门票:旺季(4月15日-10月15日)40元,淡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30元。
鸡鸣寺
位于城北鸡鸣山东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国吴后苑,晋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527年)在此建同泰寺,侯景叛兵围台城时,寺毁于兵火。杨吴建台城千佛院,南唐建净居寺,又改圆寂寺,宋为法宝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旧址建鸡鸣寺。相传此地是古战场,元时是刑场。明初迎请西番僧立坛施食,超度幽灵,故名施食台。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规模亦缩小。光绪时建豁蒙楼,民国初建景阳楼。楼下山麓,有胭脂井,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传说以帛拭井栏石,石脉有胭脂痕,故称胭脂井,又称辱井。其处北临玄武湖,湖光山色,风景佳丽,是南京著名风景区之一。
提醒:鸡鸣寺里面的素面非常有名。
交通:乘游1路、2、3、11、15、20、24、31、48、52、70、304路车可达。
门票:5元,登药师佛塔2元
梅园新村纪念馆
位于长江路东段,汉府街偏北的梅园新村30号、35号和17号,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办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
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办公室里还陈放着当年周恩来用过的写字台、转椅、分省地图以及中共代表团的信笺。35号是董必武和李维汉、廖承志等代表团成员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17号是代表团工作人员办公和居住的地方。代表团的外事组、军事组、新闻组、妇女组、顾问组、电讯室和十八集团军办事处都设在这里。周恩来经常在这里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重要声明。
交通:乘游1、2路,1、2、3、5、9、25、29、30、31、40、47、51、58、65、91、304路车可达。
门票:10元
鼓楼
位于市中心鼓楼岗,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筑规模之大国内少见,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无梁城阙状,上层为重檐四坡顶,龙飞凤舞,雕梁画栋,十分壮观。楼上原为明代迎王迎妃、接诏报时之所,原有报时和仪仗用的大鼓两面,小鼓二十四面,云板一面,点钟一面,牙杖四根,壶房铜缸一座,以及其它乐器。明亡后这些陈设均已散失。现楼基是明代原建,楼上建筑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时曾来鼓楼,次年在楼上建一巨碑,改鼓楼为碑楼,但当地人仍习称其为鼓楼。
交通:乘游1路,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47、52、100路车可达。
门票:免费
南京博物院
位于城东明故宫旁边,是中国国内最负盛名的几家博物院之一,民国时候的国立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齐名。
博物院目前有各类藏品42万件(上海博物院是20万),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有二千件以上,其中考古发掘品、少数民族文物、外国文物、宫廷器皿、清代文书以及日寇投降仪式的文物,都是全国独有的罕见品,科学价值较高。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其中还有全国少有的善本书和殿版书。南京博物馆集中全国第一流珍品约二、三十万件,其中包括绘画中的《历代帝后像》、《唐明皇幸蜀图》;铜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国宝。一批著名专家云集于此,如李济、吴金鼎、夏鼐、曾昭橘、王天木等。在**战争内迁西南期间,进行考古发掘、民族调查,并出版有《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馆》等许多专著。
近年来经过修葺后的博物馆顶盖金色琉璃,门仿汉阙,绿树葱茏,月台前拱。门前面向通往东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荫大道,沪宁高速公路经门口穿过而进入市内繁华地区;门内庭园广阔,花木葱葱似锦,衬托出仿辽式宫殿建筑的陈列大殿的端严和壮观。
交通:公交5、9、27、51路到中山门下,游1、游2路也可到达。
门票:成人20元,学生票10元。
电话:025-84800405
开放时间:09:00-10:00
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宫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在今朝天宫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后历朝历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楼佳构,成为名士登临之地。整组建筑分为三列,当中是文庙,东侧为江宁府学,西恻为卞公祠堂。
交通:乘4、41、23、48、43、80、82、83、306路可达。
门票:免费
明故宫遗址
是北京故宫的蓝图,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明故宫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千门户,气势恢宏,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明故宫才正式结束王朝皇宫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迁后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风吹雨打,自然损坏也很严重。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行动,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楼台金粉已沉销……月落宫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的废墟。
今天在明故宫的遗址上建起了明故宫广场和午朝门公园。
交通:乘游1、2路,5、9、17、25、29、36、51、65路车可达。
门票:皇城部分免费开放,宫城部分门票2元。
红山森林动物园
位于城北的红山,东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车站,南临玄武湖,北望幕府山,占地68公倾。园内地形起伏,曲径通幽。树丛中分布着鸟类区、猛兽区、灵长类区、大型食草动物区和大型动物表演场、动物摄影场、儿童动物园、狮虎山等37个场馆,依山就势,布局奇巧。
交通:乘游3路,8、30、35、54、64、72、76路车到北门,乘22、24、40、66路到东门。
门票:25元
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
即孔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复了夫子庙古建筑群,还改建了夫子庙一带的市容,许多商店、餐馆、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夫子庙既恢复了旧观,又展现了新容。
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明远楼是贡院内楼宇之一,位于贡院中间,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士子的行为和院落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悬楹联,系清康熙年间名士李渔所撰并题:“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
如今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区,也是最具老南京风味的地方。
交通:乘游2、游4路,1、7、31、40、301路车在夫子庙站下,乘2、4、16、33、44、49路车在长乐路站下。
门票:15元
雨花台烈士陵园
为城南制高点,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于此。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成了屠杀革命者的刑场,解放后,在这里兴建了烈士陵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凭吊人流长年不断。
交通:乘游2、游4路,2、16、26、33、49、88、105路车可达。
门票:25元,景区内有带导游的电瓶车10元/人。
提醒:不要随便购买小贩兜售的雨花石,很多是假货
莫愁湖
相传南朝时洛阳少女莫愁,家贫卖身葬父,远嫁金陵,不容于舅姑,投湖自尽,因此得名。明朱元璋时,在此建别墅,后称“金陵第一胜地”。
交通:乘游4路,5、9、29、68、82、92、307路到北门,乘7、13、19、37、41、48、83、306路车到南门。
门票:8元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
坐落在南京江东门,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葬地。为悼念遇难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扩建。该馆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该馆共分为外景展区、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个部分。外景展区由群雕、立雕、浮雕、标志碑、纪念碑、诗碑、赎罪碑、枯树、断垣残壁、遇难者名单墙、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和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建筑风格。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内,陈列着建馆时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大屠杀的铁证。呈墓穴形状且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内,陈列着10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采用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影电视等现代陈列手段,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该馆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交通:乘游4路,7、29、37、39、41、80、82、92路车可达。
门票:免费
瞻园
南京现存的两个古典园林之一。原为徐达的王府。园中东部以一组古建筑为主,西部为园林,园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称。假山“仙人峰”相传为宋徽宗时“花石纲”遗物,静妙堂为鸳鸯厅,均是南京园林的佳作。
交通:乘游2、4路、2、4、7、14、16、23、26、33、35、37、40、43、47、49、81、301路车可达。
门票:40元(包括导游服务、听戏、喝茶、零食。)
白鹭洲
古人所说的白鹭洲位于现在南京城西2.5公里处的长江中,因当时洲上多聚白鹭而得名。李白曾有咏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鹭洲”。
今天的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城南武定门内北侧,秦淮河利涉桥及古桃叶渡的南边,是秦淮风光带上的景点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中景物毁于太平天国时期。1923年,一宜兴人在此经营茶庐,建有绿云斋、沽酒轩、藕香居、吟风阁、话雨亭等。当年在藕香居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此地为东园故址”,下联为“其名出太白遗诗”,比较清楚地解释了公园的历史。1929年,整修东园故址时,辟为公园,取名“白鹭洲公园”。1937年公园遭破坏,到了1949年建国前夕,仅存断桥残垣,荒地数亩。1951年结合整治秦淮河,白鹭洲公园始得到扩建,开设四个园门,北门前竖石狮一对,书法家费新我题门额。园内堆积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鹫峰寺、藕香居外,还增建了烟雨轩、回廊、小桥、拱桥、水榭、风景亭、溜冰场和少年之家等。
交通:乘14、23、43、87、88、301、304路车可达。
门票:5元
清凉山石头城
位于南京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称。清凉山上,名胜古迹随处可寻,有“驻马坡”、“南唐古井”、“清凉寺”、“崇正书院”及“扫叶楼”等。石头城在清凉山后,南北全长约3000米。城基遗迹为赭红色,内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处为17米,系自然山岩凿成。中段几块突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脸,故称鬼脸城。此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加砖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头城为应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交通:乘游4路,6、21、23、60、75、91、302路车可达。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
位于下关热河路广场中心,建于1979年。远远望去,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背面镌刻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交通:乘游4路,12、16、18、31、32、34、39、302、307路车可达。
长江风光带——
燕子矶
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在南京北郊观音门外。是岩山东北的一支。海拨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因称燕子矶。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在此泊舟。矶顶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书“燕子矶”,背面是他的题诗。夜晚登临,水月皓白,澄江如练,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矶附近有弘济寺、观音阁,寺废阁存。岩山原有12洞,大都是悬崖绝壁,为江水冲击而成。现在只有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比较有名。其中以三台洞最为深广曲折。洞中有观音泉、小有天等名胜;洞右有石梯,可达一线天;再上有石阶百级,飞阁凌空,别开境界。
交通:乘8、64路、燕尧线公交车可达。
门票:单游燕子矶6元,如果买包括头台洞、三台洞的套票8元。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南京长江大桥共有9个桥墩,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底面积约40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正桥的桥孔跨度达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整座大桥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交通:乘12、15、67、69、307路可达大桥公园,往浦口、大厂去的郊区公交车过大桥。小型客车过桥费10元。
静海寺
建于明代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并祈望海神护佑,敕建静海寺。
1842年,英军侵入南京,静海寺成为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8月29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在停泊于静海寺附近的一艘英国军舰“汉丽华”号上正式签订。静海寺是中国近代遭受外国列强侵略与凌辱的历史见证人。
交通:乘游4路,10、12、16、18、21、39、53、54、307路可达。
门票:3元
南京长江公路二桥
位于南京东北郊,是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的北跨江工程,南起尧化门,经江中的八卦洲到江北的大厂区,是国内第一大斜拉桥,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多多罗大桥和法国的洛曼底大桥,居第三位。2001年3月竣工通车,它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已有30多年历史的南京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
以上就是关于澄江植物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