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景观设计元素(枯山水景观设计元素分析)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枯山水景观设计元素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商业空间的室内景观小品设计
商业空间的室内景观小品设计
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商家多营造独具特色的室内环境,室内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要求日趋提升。因而如何做好室内景观小品设计,也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室内景观小品的类型、特点、具体运用等方面来讨论,以满足人们对商业环境品质提升的需求。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既有实用性,又具精神功能。景观小品与设施在景观环境中的表现种类较多,具体包括雕塑、壁画、艺术装置、座椅、电话亭、指示牌、灯具、垃圾箱、健身与游戏设施、建筑门窗装饰灯等,而将这些设计元素用在室内空间时,即为室内景观小品。建筑形态的多样化与人们观念的改变,使室内景观的内容日益丰富,涵盖范围扩大。景观要素与建筑风格以各种方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体。无论是以建筑为主体,还是景观为主体;也无论景观存在于建筑内,还是建筑被景观围绕,只有两者完美协调,才能形成舒适的人居场所。将园林组景艺术和组景方式用于室内装饰工程,已在国内室内装饰业中逐渐发展起来了。
室内景观小品的类型特点
室内景观小品多是衬托整个商业空间的设计氛围来营造独特个性的。室内景观小品的设计元素可以是多样的,而且能够与所选的任何一个室内空间融为一体。以水景为主的室内景观的运用是最普遍的,其中室内水景景观又可分为多种形式,如水景为主辅以绿色植物、山石、小径、踏步、小桥、建筑构件等,营造一种中国古典园林的清新雅致的自然氛围。还有以石为主的景观小品,辅以白沙、鹅卵石、枯木组合营造日本枯山水抽象园林风格的室内景观。当然,最便利的是运用盆景调节室内环境。这些景观小品都需考虑室内面积、功能以及商业空间的整体设计。
室内景观小品在商业空间中的具体运用
现代办公空间、餐饮娱乐空间以及大型商业购物中心越来越多地注重室内环境设计,尤其是室内景观小品的设计。室内景观小品可以曲折蜿蜒地限定空间、填充空间,划分空间,和建筑物建立空间错落美感,能够增加商业空间的体验性。
现代办公空间通过自身的环境塑造,来展示创意,想方设法地打造属于自己独特个性的装修风格。在激发员工灵感的同时,也能很好地给客户传达公司经营的理念。室内景观小品的运用多能很直接地增添室内环境特色,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能让人们感觉到一种艺术的沉淀,营造一种安静、淡雅的休闲办公空间。 图一是办公室楼梯下面设置的一组水景,运用的都是外部空间设计的景观构成要素,模仿自然的山水。抽象的石头代表山,水池里铺满白色鹅卵石,透过玻璃窗能与外面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开放空间,起到了很好的链接内外的作用。
景观小品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成为装饰空间、营造气氛、表达个性而存在的室内艺术品。一般认为,餐厅空间中餐具、功能性家具以及地面、墙面、顶面等基础构件之外的内容都是景观小品,如水景、雕塑、珍玩、植物装饰等。美观性、文化性是景观品的主要特征和价值,而多元的设计元素、丰富的内涵、数量和位置上灵巧的变化以及多样的表现手法,更是餐饮空间装饰中广泛应用景观小品的'原因。把握景观小品的特征,发挥其使用价值、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以营造休闲、舒适、情调的就餐环境,这也是将园林景观元素融入商业空间的一种途径,让景观设计成为美化环境、愉悦生活的重要手段。
尚水元自助料理位于山东淄博,整个空间以黑色、棕色为主色调,配以射灯的装点,景观小品的设置使空间多了几许优雅、稳重的气质。步入室内第一眼就能看到入口处的水景景观,采用L型水池,正对一侧放置两条石鱼做喷水状,中间是一石瓮,斜侧是两个陶罐,上放置油漆过的竹木做装饰,和后面的异性墙体结合,抽象的景观要素形成具有现代感的独特空间氛围,且占地小,又能加深人们对此消费空间的印象,收到良好的空间效果。在自助料理店的过道和廊尽头处,也因地制宜地设置了景观小品,过厅是建筑室内两个功能空间的过渡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常用一些石景或景栽组合的小景来点缀和补白。廓是建筑室内的交通空间,通常在走廓的转角处、交汇处和廓的尽头,采用盆栽组景的方式营造一些幽静的气氛,来减少嘈杂感。
总之,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日趋改善,传统的普通室内空间装修元素已不能满足需求,逐渐引入山、水、绿化小品等室外造景元素,营造另一种风格的室内景观。这些元素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历久弥新的视听享受,还可以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所以,室内景观小品将是未来人们所关注并重视的,也将越来越融入普遍的室内装修中。
;二、日式庭院装修有何特点 日式庭院装修有哪些技巧
在买新房子时,很多人会选择日式庭院。日式庭院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有很多人去购买,但是购买之后如何装修设计成为了让人们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现在日式庭院在国内大流行,购买的消费者也日益增多,大家最希望的就可以在购买之前掌握一系列的装修设计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装修设计出令自己满意的家居空间。那么,日式庭院装修设计有哪些技巧?这是时下许多人关注的问题,这不在此便针对日式庭院装修设计方法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日式庭院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在看过之后十分的喜欢。人们在购买日式庭院时,比较关心的问题便是如何进行装修设计。在人们看来与普通的房子相比,日式庭院装修设计起来需要更加有特色,因此在细节方面也需要去更加的注意。那么,日式庭院装修有何特点?这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此便给大家介绍了一系列的装修设计技巧。
日式庭院 日式庭院的特点 日式庭院设计技巧
一、日式庭院的特点
日式庭院大致分为三类:筑山庭、枯山水庭、茶庭。
筑山庭为自然风景微缩景观,包括池塘、小溪、山、石头、树、花、桥梁,自然风景往往微缩的是中国或是日本的着名景观,而之所以名筑山庭,则是往往包含人造山
枯山水庭则更为大家所熟知,以抽象的方式,通过石头、砾石、沙子甚至青苔来重建自然风景,分别代表山、岛、小船、海和河流,受禅宗影响。是可观而不可近的。经常会有专人拿耙子耙出纹路
庭园以针叶乔木和常绿灌木为主要绿色背景,追求着一种自然营造出的意境,大海养育着大和民族,因此他们感恩大海创造寓海于石、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之感,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运用的景观设计元素也有独特的内涵和特点。篱笆、园门、石钵、惊鹿、石灯笼、木平台、石头、苔藓。
这个竹子龙头叫惊鹿,下面盛水的是石钵,典型的日式花园小景,洗手入茶室喝茶的。现在用来放在花园里做装饰。
石笼灯在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营造了一种清净幽静的氛围。
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石塔的营造了一种与禅的自然相协调的氛围。
日式庭院在我的理解中,便是简洁而富有细节,精致的园林,很能体现日本人的特征。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魅力的美。不论在住宅,亦或是寺庙中。建筑与自然之间既分离又联系,呈现一种暧昧的关系,外面的庭院为建筑内部带来丰富的光线变化,墙壁轻薄,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时间的变化更是在建筑中为人所感知。
二、日式庭院设计技巧
1、兼顾功能和景观
小花园总是受到很多人关注,面积虽小,但通常都是开发商赠送的,性价比极高,何乐而不为之?可一但花园到手,问题就来了,面对这么个小空间,除了种点花花草草,还能做什么呢?于是,有些人想方设法把室内空间外扩加大,只留一处做个花棚,而有些人索性直接在地面种些蔬菜水果,白白浪费了开发商为我们准备的一处休闲空间。
2、依据空间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所谓的“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老丑认为,设计花园就是要根据楼盘的园林立意、本身建筑特色以及花园面积等,做好设计。
当全家人开始准备大兴土木时,老丑发觉了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花园处于小区的外围建筑中,即使是围栏内的植物也会受到小区管理的数量与体积的限制,更无奈的是,有时,自家的花园,还要被外面那些单一而无趣的植物所掩盖。不过,聪明的老丑很快就有了一个新主意——何不在这墙根下设计一处日式小景?因为,简洁清雅的日式庭院不仅可以使花园外立面空间变得清爽,更以其精致的小景给观者以丰富的视觉效果。于是,一只水钵,一盏石灯,几棵翠竹,数块天然枯石,将幽深致远的东方禅意在这不足10平方米的种植区域中发挥得非常好。
3、向高处要面积
通常,庭院中的各种立面可以起到营造隐秘、安全和私人氛围的功效,而在老丑的小花园里,它们还可以分隔空间,以至形成一道道立体的景观。老丑用一只漂亮的花架为狭长的种植区设计出一个视觉断点,既让围墙前的那片绿色不再单调,又营造出一个花繁叶茂的花门。那个微缩版的葡萄棚架,同样也给家人提供了接触、享受自然的舒适空间。此外,老丑还在空调主机悬挂处安置了一块可以摆饰花器的格栅,起到了隐蔽杂乱且美化高处空间的作用。说到花器,我们也顺便来看看老丑那些素陶盆吧,它们形式各异、高低错落地被排列在几个区域的分界处,足以看出,老丑这个“贪婪”的花匠是如何绞尽脑汁地扩大种植面积的。
三、小区景观设计案例
2017小区景观设计案例
进入21世纪以来,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房子已经成为人们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小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小区景观设计的案例,欢迎参考!
一.设计原则
1.突出主题景观
为形成小区特色,体现本方案独特的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注重对景观主 题的选择和设计,做到主题明确,周边环境大方简洁,使园区内达到“浓 装淡抹总相宜”的景观效果。
2.交往空间
针对居住空间日趋私密性、传统的邻里交往与关心日益减少的现状,在户外环境设计中考虑在创造景观效果的同时,具备邻里交往功能,如户外广场、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健身道等,形成小区的交往、活动空间,吸引住户走出家门,在户外享受阳光、绿化和空气。
3.平面处理
为增加园区竖向变化,在局部位置堆坡做“微地形”处理,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园 林环境。
4.建筑与景观相互包容。
将建筑视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草坡、绿树、花蔟、硬质铺装和建筑天际线构成一组完整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围绕着建筑,使环境和建筑之间封闭与开放、紧凑与松散、流动与固定、平面与垂直关系趋向和和谐。
5.环境系统整体和谐。
不同科目的绿色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以其独特的姿态出现在小区每个角落,园区与道路有机穿插,石材、广场砖、植草砖、卵石等各种不同面层材质有机结合;水景以其多变的形态穿插其中;而那些散落在园区内具有幽默和赋予你回忆情感的灯饰、小品、雕塑起到了点缀和传达人情的作用,人行其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6.注重区域自然条件的利用与挖掘。
借用贯穿小区的河流、拱桥,以及河岸的环境景观,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空间,既有大片水面为主的水空间,也有小桥流水的“绿岛空间”、还有“森林空间”或是户外活动空间。
二.设计理念
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用现代的手法加以表现;
将西方造园理念导入现代环境设计中;
三.景观设计要点
1.以主干道及南北中轴线作为景观主轴线,以两大中心统邻全局。
2.通过一系列的绿荫广场、林荫步道、景观小品、硬质铺装,形成户外社交空间,从功能上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生活、休闲需要。
3.各景区的植物景观应各具特色,表现不同的景观效果,主干道以一种大乔木作为贯通连接。
4.材质、色彩、风格在各组团的景观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相关性。
5.在强调景观主轴线的同时,应考虑幢间绿化、河岸绿带与广场空间的相互渗透。
四.具体设计
(一) 主要景点
1.主入口景观大道
1.落霞映日(合抱的半圆形廊架,中间是围树凳。)
2.紫藤廊架(弧形防腐木廊架景观,廊架上攀爬紫藤花)
3.夏日荷风(中心水景,水中种植荷花和睡莲)
4.听禅小景(雕塑小品小广场景观)
5.高山流水(流水瀑布景观)
6.云中漫步(草地跳石景观)
7.花溪流香(枯溪景观)
8.诗情广场(雕塑特色铺装小广场)
9.翠云小筑(竹林景亭小景观)
10.凭水临风(水中亲水平台、观景台)
11.碧水清音(跌水景观大道)
12.瞬间永恒(日本枯山水景观)
13.金色童年(儿童游戏沙坑,张拉膜伞景观)
14.奇石灵韵(奇石小品景观)
(二)四季特色景观
本次创意要点是把全区分四个区域,分别以春苑、夏苑、秋苑、冬苑命名,并赋予每个苑不同的景观内涵,以达到精品小区的全新形象。若干文化小景通 过“时间”这一中心融汇贯穿,形成一个表现小区“四季”主题的景观空间。
(三)植物配植
1.本次绿化设计以点、线、面展开,在各入口、苑内设置若干个植物小景点,并通过绿色路网将各苑内景观串为一体,形成规模上的优势,给人以气势宏大之感。
2.植物栽植上考虑高低错落之变化,落叶与常绿的搭配,季相与色彩的变化,疏与密的对比。同时考虑生态效应、多维空间的绿化,包括垂直绿化、门柱与围墙的绿化,使整个园区沉浸在绿色之中。
3.种植设计选择造型优美、无毒的植物作为四季花园的绿化素材。根据各个苑区的景观特色重点栽植季节性植物,同时又保证各季节的景观需求。
如:春有竹子、海棠、白玉兰,夏有马褂木、紫薇、栾树,秋有红枫、三角枫、芙蓉、金钱松,冬有梅花、腊梅、山茶、罗汉松等能代表个季节特色的绿化植物。经合理配置后,各绿化元素能在最大限度上创造动人的自然之美。
(四)道路、铺装
1.主干道面层采用美国自然美彩色仿石混凝土预制块,各景区内干道以不同的色彩、形状进行区分。
2.中心广场及苑内小广场用材总的原则要求贴近自然,在各种精致的布局中选用多种材料混用,以营造不同的视觉与肌理效果。
3.园路尽可能采用自然材质,如青石板、花岗岩、卵石、毛石等。绿地内小径多用石板嵌草步道,使之更好的贴近自然,融于自然。
;四、论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
论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东西方文化观的融合
本文是一篇关于景观设计类的毕业论文范文,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也表明了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论文摘要: 极简主义景观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蓬勃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东西方文化上都有其共同的观点和文化特征,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研究二者的渊源与特点对于我国景观设计的融合创新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关键字: 景观设计;极简主义;融合创新
极简主义景观将景观简洁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结合在一起,个性鲜明,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化、工业化特征,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对极简主义景观历史的研究发现东方文化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内涵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西方文化则对极简主义景观的外显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古代东方和西方艺术中,极简主义景观处曾经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对极简的追求。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穿越时空与地域的差异最终走向融合的状态。极简主义景观作为继承发扬传统的一个优秀范例,不是纯粹地对既往风格的延续、传统符号的卖弄,应该立足当代,回顾传统,放眼未来,深层挖掘,寻找当时当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对极简主义景观中东西方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多的思考和启示,对当前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东方文化意蕴
“极简”是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凝练成为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它摈弃陈俗与浮华,直至本原。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运用简洁的形式表达深远的意境,创造出一种明净平和的神秘感,这些和中国传统道家与禅宗的思想内涵显然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园林中,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的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炼的手法反映出来,有限中见无限的意境营造使观赏的人既感到自然气息,又发人深思、强调了感情的抽象力。
1.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美学思想源于春秋时代一些避世舍身的隐者。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主张“因性任物”“无用贤至”“弃知舍己”“舍与是非”。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游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天地》中对繁复与简约有独到的论述:“且夫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慢中 颡 ;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这种理论与老子追求与造化同工的大巧,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一脉相承。其中
“道”是道家哲家思想的核心,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形成“道的人生观”。庄子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由人生修养而得,追求人生的天人合一为精神境界。这种清净虚明、无思无虑、“无我”的境界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影响中国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情趣与心理性格。这种精神也充分呈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美主要是一种以自然为中介,
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
达到与道的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这种由实到虚,
化景物为情思的特点决定了园林的创作原则并不必然是写实地模山范水,山水只是做点缀,对意境的追求成为园林的灵魂所在,强调“境生于象外”诱发人的意境美感,山水花木主要起“比”“兴”作用,,可以满足于象征性的点缀。一拳石则苍山千仞,一勺水则碧波万顷,层峦叠嶂,长河巨泊,都在想象中形成。造园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和表现自然景观所诱发的情趣和艺术精神,重在表达象征意义。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意表现手法也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抽象提炼的手法是一致的,是东方简约主义审美的文化渊源。
2.禅宗思想的影响
禅宗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吸收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山禅悟折射出十足的空寂、空灵,淡远却不乏明净、流动、静谧的气韵。
禅宗思想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认为时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构筑出中国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此外,中国园林中还注重“淡”的表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公元12世纪,禅宗思想进入日本,并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禅宗思想开始影响园林艺术的创作。禅宗所主张的纯粹依靠内心省悟,将日本园林的创作,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僧侣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表现广大无限的自然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赏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
三、极简主义设计审美的西方文化观与实践
西方古典园林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宁宙的一切现象。他们的美学观念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因此提出“黄金分割律”。这种数学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欧洲艺术界,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主义的美学观念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1.人本主义的影响
与中华民族的自然审美心理不同,西方美学观念深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种关系折射到美学上形成了人本主义观念,它强调人的地位。受人本主义思想的支配,西方园林追求人工美,欣赏人工化的自然。古罗马科学家老普里尼在《自然史》中说“柏树现在经过修剪造成厚厚的墙,或者收拾的整整齐齐,精精致致”,园丁们甚至用柏树“表现狩猎的场景或者舰队,用它的常绿的细叶幕仿真实的对象。”经过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古希腊、古罗马的造园手法被继承,忽视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也一脉相承。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干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林。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在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人们不欣赏树木花草自然的美,而只把它们当作有各种色彩和质感的材料,用来铺砌成平台的图案,或者修剪成球形、长方、圆锥等绿色的几何体,园林的美不是自然形态之美,而是各种图案和几何体的美即人工美。
2.东方文化的影响
欧洲在13世纪,通过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马黎诺里的《马黎诺里游记》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它是中世纪西方对中国认识的顶峰,摆脱了中世纪地图学的幻想,构成了欧洲思想文化史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并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好奇和热情。具体到造园艺术,“中国热”更在18世纪的英国风景式园林中达到高潮。中国园林中对意境的营造和以少胜多的抽象手法对极简主义景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7、18世纪,西方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然风景园,辉煌百年后,19世纪上半叶,不少设计师重新提出在建筑与自然之间最好有几何式的花园作为过渡,至此,园林中的规则式和自然式就没有停止过争论,二者在交替、并驾中发展上升。19世纪末,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和建筑逐步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也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师舍弃繁琐,用宁静的富有哲理的建筑形象打动人,使人们用心灵来感受建筑,而不是被表浅的东西所迷惑。追求建筑的本体,将建筑简化成光线、空间、体量这样的基本元素,剔除琐碎,留下纯净,给繁乱混杂的建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代表人物彼特·沃克将简洁潜存于复杂之内的哲学精华,在他的园林中独特的细节或宏观的整体中都有所体现,如他所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Tanner Fountain)、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景观和日本Minato—ku的IBM大楼庭院景观都是极富禅意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传统日本园林静观和冥想的特点。禅宗园林对他的作品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3.纯净抽象的设计理念
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对于整体性的把握;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并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设计通常从基地和功能出发,确定空间的类型,然后用轴线、绿篱、整齐的数列和树阵、方形的水池、树池和平台等景观语言来塑造空间,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材料的运用简洁而直接,没有装饰性的细节。空间的微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的季相变化和水的灵活运用。这种形式化、模型化、公式化的符号设计被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场地,直接而简单有效。极简主义景观追求的是一种“添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有机,在极简主义作品的元素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它们的意义体现在相互的关系中、结构里。极简主义在装饰问题上走向了一个肯定装饰的、多风格的、多角度的、包容的新阶段,大量的极简主义景观作品在有着简洁的形式、清晰的功能和逻辑关系的同时,往往通过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技术构造的细节来增加景观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并且注重时间、自然因素对景观的影响。如在安藤忠雄设计的“水的教堂”中,明净的 玻 璃后面,一面平静的水面、一个沉默的十字架、一片幽远的原野,人们的灵魂就在这极端简化的景象面前净化,升腾……
自然山水式的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很高成就,
但是它的布局和意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园林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开始出现大量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特征的景观作品,但是很多的设计师没有建立对西方园林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只能作一些表面形式的模仿,甚至有些连外观形式模仿也难以做到准确到位。而且也更谈不上消解外来形式,创作高质量的本土现代景观新形式。况且,景观之美在本质上并不是形式之美或形态之美,而是人文之美、人伦之美。极简主义景观的精髓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意境与内涵。对中国来说现代极简主义景观是一种舶来的景观形式,缺乏从根本上推动其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仅仅简单地作“拿来主义”对待,便会导致其艺术生命活力的丧失。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土,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建构完善本土景观之目的。
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我国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在保持中西文化独立性和纯洁性的前提下寻找二者的融合点,创造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景观。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中西园林景观设计中都能找到诸多相似的地方,如注重意境、人与自然的对话、载体与精神的完美融合。二者的融合创新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与方法的整合,我们要将传统园林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和西方极简主义景观最具包容性部分与我国现实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空间相结合,兼收并蓄,以此来构筑中国极简主义景观的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略)
;以上就是关于枯山水景观设计元素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