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3-24 18:33:5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0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一、海滨公园景观设计的建议

    海滨公园景观设计的建议

    海滨公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娱乐、回归大自然、陶冶情操的户外场所,而且海滨公园的开发也能促进城市发展,海滨公园的建设具有很大社会和经济利益。我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欢迎阅读参考:

    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对于沿海城市来说,滨海空间能体现沿海城市空间特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滨海地区也成为商业开发价值的黄金地段。随着滨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以海洋为背景,供人们休闲、娱乐、游览的海滨公园也迅速的建设起来。海滨公园位于海路交界的敏感区域,在建设的时候要考虑海洋与陆地的更好过渡,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建设,同时如何做好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是海滨公园建设成为以游览、景观、生态为一体的区域。

    一、区位优势

    灵山湾海滨公园位于青岛的西海岸,濒临黄海,远离工业区,西靠胶南市政府新行政大楼及规划建设的综合服务区、国家森林公园、大珠山风景区及国家级旅游景点琅琊台相连,是青岛旅游度假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胶州湾的阻隔,过去几十年,青岛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海岸,而西海岸去没有得到很大的开发,青岛的东西海岸开发程度相差悬殊非常大。2011年,随着胶州湾海底隧道与跨海大桥相继开通,大大缩短了东海岸与西海岸的距离,东海岸的经济与旅游逐渐的西移,所以对西海岸的城市水平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现状特点及存在的只要问题

    (一)地形及水体。

    地势较为平缓,北高南低,向海洋递减,东临小猪山,且与灵山岛隔海相望。海水浴场沙平面广、沙细水净,风浪较小,无暗礁漩涡,适宜开展海上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游览的好地方。

    (二)建筑。

    目前十几家星级酒店会所入驻滨海公园,并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现在服务业中心,为商务会展、餐饮、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提供了优质的场所。

    (三)植被。

    海滨公园因为靠近海边,所以对植被的要求很难高,要抗风沙,耐盐碱的植被,如罗汉松、刺槐、黑松等。目前海滨公园存在的植被较少,只要以罗汉松为主,品种较少,绿地系统及不完整,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缺乏层次性。

    (四)构造物及其他。

    公园内的构筑物及服务设施都很贫乏。公园内只有一个半径为六米的带有白色拉膜的小型广场,相对与整个广场来说,比例太小且没有什么代表性。在海水浴场后方式一个宽为3米的石质栈道,人们站在栈道上可以更好的观察海景。公园的海水浴室、供人们休息座椅也都很少,公园目前的设计没有更好的考虑以人为本的要素。

    三、滨海公园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整体规划是重点。应该以整体性来研究景观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设计中首先根据海滨公园的性质确立景观游览的主要轴线,以轴线为主,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文化特点进行景观的划分,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在突出个性的同时,做到主次分明。同时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公园的用地、生态、公园之外景观的关系、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海滨景观到城市色彩的过渡等,这都是在整体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问题。

    (二)自然性原则。

    海岸线本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对于城市来说,沿海自然景观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价值。所以在规划设计时,要保持自然完整性、保护海洋资源的原则贯彻全局。海滨公园与其他公园最大区别就是因为靠近海洋,大海、沙滩、阳光这些自然因素是人们来海滨公园娱乐休闲的重要因素。在景观设计上可以强调自然环境的维护,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在尽量破坏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设人文景观,使大自然与人类达到和谐统一。

    (三) 地域性原则。

    对于海岸景观来说,海是面,岸是带,建筑是海岸背景的轮廓线,文化是海岸景观的灵魂。我们在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地貌、文化风俗来进行滨海景观与建筑的设计,因地制宜。在设计中,可以设计符合当地文化的景观小品雕塑,成为滨海景观标志性景观。

    (四)功能多样性原则。

    在滨海景观设计中,根据功能的不同需要可以划分成不同区域,如餐饮娱乐区、运动区、宾馆住宿区、停车区、中心沙滩公园区、亲水区等,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功能划分。

    灵山湾滨海景观公园主要是以休闲、娱乐、运动、餐饮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所以在功能划分上,根据不同的需求,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可以将公园划分成酒店住宿区、主题乐园区、餐饮服务区、沙滩休闲区、游艇娱乐区,通过各级道路将各个功能连接起来。同时在某些功能区域外海岸线建设了码头栈桥,也可以通过快艇、油轮等水路方式加强功能间的联系。

    (二)建筑设计。

    在建筑建设方面,应该考虑建筑的高度,靠近海洋的部分应该以底层建筑为主,随着建筑的后退而建筑高度逐渐升高,使建筑具有层次性,避免阻挡人们观山观海的视线,从而保证视线的开阔性。在建筑风格设计上,也要尽量与海洋特色相一致,比如悉尼歌剧院,无论是在建筑的造型还是色彩的选择上,都完美的将建筑融入到大海之中。

    (三)道路设计。

    在道路组织上,相对于滨海景观来说,主要的景观道路基本上是与海岸线平行的,道路布置时,也要根据地形使道路与海岸线时离时合,增加观景的趣闻性,在道路主要节点地区,可以扩展观景平台或小型风雨亭,方面人们驻足观赏。主要观景步道不宜太宽,3~4米为宜,设计时尽量不要破坏当地的地面生态环境。在设计木栈道宽度以1.5~2.5为宜,同时要注意进行防腐处理,抵制海岩潮水的侵蚀。

    (四) 标志性景观设计。

    城市地标往往是人们对某一地区最直接的印象,这些标志通过其规律和形式给人们提供了记忆的意向,从而形成特色的环境。同样,在灵山湾公园景观设计上也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地标,如广场设计、音乐喷泉、雕塑小品等,在设计上,同时也要兼顾海洋文化,例如大连的星海广场、青岛的石老人、栈桥、五四广场等,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标。在公园内可以建立观海广场,设置鱼虾蟹蚌等海洋雕塑小品,增加广场的趣闻性,我们也可以将船只、渔具等作为元素,放大或重构作为广场雕塑,可以使公园更加具有海洋的气息。

    (五)绿化景观设计。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选择适合滨海景观生长的耐风沙盐碱的植物,也要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再现植物的自然交替规律,做到由草本植物到丛林植物的自然过渡,使景观更有层次性,滨海植被景观群落可以表现为:沙滩―碱蓬―中华补血草―芦苇、白茅―黑松、刺槐等。发挥植物造景功能与组织功能。在选择植物是,也应多选择常绿植物,使冬季景观色彩也能做到碧海蓝天、金沙滩、绿树红瓦的完美融合。

    (六)构筑物设计。

    在构筑物设计上,要根据路段、区间、人流的特点,灵活安排安排座椅、垃圾桶、路灯、指示牌,它们可以作为识别向导、能净化环境、为人们休息提供方便,在海水浴场应该设置更衣洗浴间。构筑物在外形色彩设计上与优美的海洋环境相融合,使它不仅仅为人们提供服务,更使它成为自然的点缀。

    ;

    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规划编制

    以下给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文本的基本内容,具体规划工作中各园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增删和调整:

    摘要

    1. 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

    (1) 社区、城市、区域的情况

    (2) 园区现状、产业类别、结构、主要资源等状况

    (3)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 园区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 必要性

    (2) 有利条件

    3. 规划目标和原则

    (1) 总体目标

    (2) 具体目标

    (3) 规划原则

    4. 园区总体设计

    (1) 现有建设条件分析

    (2) 生态工业园区的总体框架(包括主要工业链)

    (3) 生态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4) 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

    5. 园区工业代谢分析

    (1) 主要物质代谢分析

    (2) 能量流动分析

    6. 园区建设项目

    (1) 园区建设项目清单及说明(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

    (2) 园区建设项目指南

    7. 园区投资和效益分析

    (1) 总投资

    (2) 融资渠道

    (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8. 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 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协调办公室)、投资开发公司

    (2) 园区管理制度(如果是改造现有园区,须注意与现有园区的管理制度相结合)

    (3) 鼓励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排污收费返还等)

    (4) 支持体系(如信息系统、新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等)

    附件三:

    循环经济示范区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试行) 总 则   一、为了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建设,规范示范区申报、审批和管理程序,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建设对改善城市和地区环境、减少废物排放、大幅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指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示范区域。示范区一般在省、市开展试点和示范。

    三、示范区建设要遵循“减量、再用、循环”原则(“3R”原则)。减量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再用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尽可能多次以初始形式被使用,避免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产品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必须适当进行,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四、本规定适用于示范区的申报、规划编制和论证、审批和命名、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

    申 报   五、示范区建设须由建设单位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创建申请,经其审查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六、示范区申报条件为:

    1.设立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

    2.地区经济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和示范性;

    3. 在企业、区域和社会层面存在循环经济的典型或雏形;

    4. 具有在整个经济活动和全社会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或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条件;

    5. 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建设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七、示范区申报应提交建设单位申请报告,包括本地区基本情况、循环经济区创建意义、基本思路、基础条件、预期目标、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等。

    规划编制和论证   八、 示范区创建申请经过国家环保总局同意后,示范区建设单位可组织编制示范区规划(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编制工作应委托具有示范区规划编制经验的单位进行。

    九、 规划应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编写,对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内容、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做出重点分析,以使规划能指导示范区建设实践。

    十、示范区规划编制完成后,应由园区建设单位向省级环保部门提交规划送审稿,由其审查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委员会对规划进行论证。   十一、专家委员会应由工业生态、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所涉及行业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

    十二、专家论证包括实地考核、听取规划汇报、提问、讨论及评议、形成专家论证意见等步骤,专家委员会重点对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建设条件是否成熟、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和合理、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是否有可行的项目、是否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及是否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等方面进行论证。

    十三、 示范区规划经过专家论证通过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划开展建设。经过一段时间建设试点后,建设单位可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示范区命名申请,并由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

    审 批 和 命 名   十四、示范区建设单位提出命名申请后,应提交以下材料:

    1. 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的规划报批稿(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 专家论证意见;

    3. 示范区创建工作背景情况说明;

    4. 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机构名单;

    5. 地方政府已有或拟给予示范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十五、 国家环保总局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并报总局局务会批准。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批准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并授予统一规格的标牌。

    十六、示范区命名格式为:示范区所在地名+ “循环经济示范省(市)”。

    十七、示范区建设在其地方政府设立的领导机构领导下,按批准的规划内容和时间实施。若需对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应报告国家环保总局并征得其同意。

    监 督 管 理   十八、示范区建设单位应每季度向国家环保总局报告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等,年终上报年度总结。国家环保总局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简讯》形式,发布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的最新信息。《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简讯》由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负责承办。

    十九、 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组对示范区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对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出现以下情况的示范区,国家环保总局责成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然不符合标准的撤消其命名:

    1.示范区建设机构管理不善,不能及时报告示范区发展动态;

    2.示范区中的重点企业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3.未按示范区规划的要求和目标推进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建设项目作重大调整未及时报告,使示范区建设滞后或成效不明显。

    组 织 实 施   二十一、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协调推动循环经济在全国的试点工作,组织制定示范区规划指南,组织制订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对各地示范区建设进行指导。

    二十二、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作为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支持单位,协助国家环保总局对示范区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研究循环经济国内外进展情况,定期发布全国循环经济发展信息。

    二十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要求,协调、指导本辖区内的示范区建设和环境监督、管理,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落实规划和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二十四、示范区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对示范区建设可提供以下支持:

    1.示范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

    2.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结合地区实际,制订促进示范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3.有利于示范区发展的管理体制,动员和组织有关部门,支持示范区建设;

    4.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利于示范区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5.依靠企业自愿行为,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建设示范区;

    6.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建立激励政策和措施。

    二十五、示范区企业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在从事业务活动中,根据“3R”原则,有责任采取措施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对可利用的产品和废物进行循环利用,对最终不能利用的产品进行合理处理处置。

    二十六、示范区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按照示范区规划分期分批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指导和推动的原则,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运作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协助企业建立企业间的共生组织和产业链,高标准完成示范区建设。

    附件四:

    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

    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示范区域。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努力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对可利用的产品和废物循环利用,对最终不能利用的产品进行合理处理处置,实现物质生产、消费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 示范区的基本特征

    示范区比生态工业园区的内容更丰富,影响更广泛。其主要特征如下:

    1. 示范区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区,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2. 示范区需要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重建作为保障。

    3. 示范区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区域层面建立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以及社会层面建立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4. 示范区强调在区域和社会层面上的一、二、三产间的物质循环和流动。

    二、 示范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循环经济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

    2. 基本原则

    示范区的规划和建立遵循“减量、再用、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即3R原则)。

    (1) 减量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常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在生活中,减少人们对物品的过度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 再用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在生产中,常要求制造商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以便于更换部件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同时鼓励发展再制造产业;在生活中,鼓励人们购买能够重复使用的物品、饮料瓶和包装物。

    (3) 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物质循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不同的新产品。循环原则要求消费者和生产者购买循环物质比例大的产品,以使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

    以上原则中,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3R原则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再利用和再循环都应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源削减的基础之上。

    三、 示范区的规划步骤  示范区规划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组建规划队伍:建立规划队伍,包括领导机构和技术机构。

    2. 现状调研:主要调查和分析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主要存在问题。

    3. 建设目标确定:针对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见后文)中各类指标,提出循环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和易于考核。

    4. 方案设计:包括总体框架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循环再生产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生态景观建设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筛选、项目详细规划、法律法规制订、支持系统设计。

    5. 投资和效益分析:包括示范区建设的投资预算,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四、 示范区的硬件建设

    示范区硬件建设体现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上,主要集中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之间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企业间废物相互交换;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废物得到再利用和再循环,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进行物质循环。不同地区的示范区建设内容不一定相同,以下仅针对三个层面给出一般性介绍:

    1. 建设循环型企业

    2.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运用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对现有工业园区分类指导,建设生态工业园,提升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档次和竞争力,引导老工业区的改造。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生态工业型经济开发区

    用生态工业思想改造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对新建的开发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和选择入园企业,构建合理的产业和产品链网,实现园区工业结构最优组合。

    (2) 用循环经济指导老工业区改造

    在老工业区改造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逐步建立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以循环经济指导老工业区的改造,结构调整和产品调整。

    (3)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

    在资源枯竭地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调整资源开采型企业产品结构,建立生态工业网络,开发二次资源,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

    3. 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城市及区域中水回用系统,生态型产业系统,信息系统等初步建设起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的建设范围不仅涉及第二产业,而且也涉及到第一、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要求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防止农业环境污染。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建立工农业之间的产业共生联系,形成新型生态产业。对于第三产业,要求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采用节能、节水和其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废物进行分类回收,为再循环创造条件。建筑工程应当采用节能、节水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和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建筑废物实现产生量最小化和再利用。消费者应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自觉参与循环资源的回收活动,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在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中,要将第一、二、三产业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统一规划三产内部和三产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区域内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协调、优化的关系。

    五、示范区的软件建设  1. 法律法规支撑体系设计

    (1)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地方(城市、省)的循环经济发展条例和相关的实施细则。

    (2)制定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

    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投资、土地、排污费返还政策和其他经济激励政策;基建和技改项目审批中鼓励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的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垃圾处理费,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运行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制定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激励性经济政策。制定政策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3)制定鼓励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的政策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再生利用产品和经过清洁生产审核、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的产品以及通过认证的环境标志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利用,回收废弃办公用品。通过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

    2. 技术支撑体系设计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要重点开发或运用生态工业的关键联接技术,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水回用技术、工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生物化工联接技术;能源的梯级利用技术;开发和运用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深加工等二次资源开发技术,建立生态工业技术研发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六、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

    示范区应按照下述四类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建设:

    1. 经济发展指标

    2. 循环经济特征指标

    3.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4. 绿色管理指标

    七、示范区规划文本的编制

    以下给出示范区规划文本的基本内容,具体规划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增删和调整:

    摘要

    1. 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存在的主要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及分析

    2. 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 必要性

    (2) 有利条件

    3. 建设目标和原则

    (1) 总体目标

    (2) 具体目标

    (3) 建设原则

    4. 总体设计

    (1) 循环经济建设总体框架

    (2) 主要物流、能流和元素代谢

    (3) 一、二、三产业循环方案

    5. 产业发展规划

    (1) 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2)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3) 循环型社会发展规划

    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7. 生态景观建设规划

    8. 重点建设项目及分析,项目清单表

    9. 建设投资和效益分析

    (1) 总投资

    (2) 融资渠道

    (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10. 法律法规、政策

    (1) 法律法规

    (2) 鼓励政策

    11. 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

    (1) 领导小组、实施小组、专家小组

    (2) 保障措施(如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中介组织、宣传教育、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等)

    12.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序号 名 称 批准文号 批准时间 1 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08]9号 2008年3月31日 2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08]9号 2008年3月31日 3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08]9号 2008年3月31日 4 无锡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46号 2010年4月1日 5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46号 2010年4月1日 6 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47号 2010年4月1日 7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103号 2010年8月26日 8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103号 2010年8月26日 9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135号 2010年11月29日 10 张家港保税区暨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135号 2010年11月29日 11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发[2010]135号 2010年11月29日 12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发[2011]40号2011.4.21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发[2011]50号2011.4.2514广州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发[2011]144号2011.12.515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2]35号2012.3.1916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苑科技园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发[2012]158号2012.12.2617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环发[2012]158号2012.12.2618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3]25号2013.2.619山东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区环发[2013]25号2013.2.620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25号 2013.2.621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发[2014]145号2014.10.1122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发[2014]145号2014.10.1123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发[2014]145号2014.10.1124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发[2014]145号2014.10.1125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环发[2014]145号2014.10.1113.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序号 名 称 批准文号 批准时间 1 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贵港 环函[2001]170号 2001年8月14日 2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 环函[2001]293号 2001年11月29日 3 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建设示范园区 环函[2003]102号 2003年4月18日 4 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 环函[2003]115号 2003年4月29日 5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 环函[2003]324号 2003年11月18日 6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环函[2004]113号 2004年4月26日 7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函[2004]114号 2004年4月26日 8 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 环函[2004]418号 2004年11月22日 9 郑州市上街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环函[2005]144号 2005年4月21日 10 包头钢铁生态工业园 环函[2005]536号 2005年12月8日 11 山西安泰集团 环函[2006]198号 2006年5月18日 12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环函[2006]347号 2006年9月11日 1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函[2006]417号 2006年10月24日 14 绍兴袍江工业区 环函[2006]481号 2006年12月4日 15 青岛高新区市北新产业园 环函[2007]166号 2007年5月16日 16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08]75号 2008年8月25日 17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09]3号 2009年1月7日 18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环发[2010]45号 2010年4月1日 1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0]45号 2010年4月1日 20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45号 2010年4月1日 21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104号 2010年8月26日 22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0]104号 2010年8月26日 23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0]117号 2010年9月20日 24 重庆永川港桥工业园 环发[2010]129号 2010年11月4日 25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129号 2010年11月4日 26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129号 2010年11月4日 27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129号 2010年11月4日 28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149号 2010年12月25日 29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0]149号 2010年12月25日 30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0]149号 2010年12月25日 31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0]149号 2010年12月25日 32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1]46号 2011年4月2日 33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1]46号 2011年4月2日 34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1]46号 2011年4月2日 35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1]122号 2011年10月10日 36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1]122号 2011年10月10日 37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1]122号 2011年10月10日 38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1]122号 2011年10月10日 39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2]64号 2012年5月30日 40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2]64号 2012年5月30日 41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2]64号 2012年5月30日 42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2]64号 2012年5月30日 43 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 环发[2012]114号 2012年9月3日 44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2]114号 2012年9月3日 45 天津港保税区暨空港经济区 环发[2013]24号 2013年2月6日 46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3]24号 2013年2月6日 47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24号 2013年2月6日 48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24号 2013年2月6日 49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26号 2013年2月5日 50 江苏省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3]26号 2013年2月5日 51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41号 2013年4月9日 52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41号 2013年4月9日 53 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 环发[2013]41号 2013年4月9日 54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53号 2013年4月18日 55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53号 2013年4月18日 56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53号 2013年4月18日 57 广东东莞生态产业园区 环发[2013]53号 2013年4月18日 58 浙江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 环发[2013]53号 2013年4月18日 59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 环发[2013]158号 2013年12月20日 60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发[2013]158号 2013年12月20日 61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158号 2013年12月20日 62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发[2013]158号 2013年12月20日

    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三、中国最好的园林设计院是哪些?

    楼上不是搞园林的吧,不要随便下结论,做园林设计非常多!

    以下是通过一通园林导航网企业信息查询系统搜索到的具有风景园林设计甲级资质的部分企业,需要查询更具体的信息请登录一通园林导航网查询(或直接百度公司名称,直接找公司网址),以下不分排名次序!!!

    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浙江省 -- 宁波市

    天津市北方创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所在地:天津市 -- 天津市

    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所在地:天津市 -- 天津市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青岛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所在地:山东省 -- 青岛市

    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所在地:福建省 -- 厦门市

    重庆华宇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所在地:重庆市 -- 重庆市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所在地:广东省 -- 深圳市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深圳市园林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所在地:广东省 -- 深圳市

    重庆原野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所在地:重庆市 -- 重庆市

    光合园林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所在地:上海市 -- 上海市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所在地:上海市 -- 上海市

    厦门市城邦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所在地:福建省 -- 厦门市

    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所在地:浙江省 -- 杭州市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所在地:江苏省 -- 苏州市

    大连六环建筑环境设计研究院 所在地:辽宁省 -- 大连市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 所在地:天津市 -- 天津市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所在地:上海市 -- 上海市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所在地:上海市 -- 上海市

    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浙江新蓝天园林集团 所在地:浙江省 -- 杭州市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 所在地:北京市 -- 北京市

    四、小枧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

    1、景观主题

    悦动水岸——交织自然与城市的生态公园

    a.Lohas-NewBornCity

    乐活·新生城市公园

    并非单纯的为城市疗伤的生态场地。而是融合现代创新元素,符合现代审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城市综合公园。

    标志性、活力、动感的综合生态公园。

    连贯的布局形式与新兴城市规划格局相呼应;流线的空间与道路形态,顺应动感曲线的山水脉络形态。

    b.Lohas-EcologicalLand

    乐活·生态融合地

    和谐共生·流动&连接·交织自然·引入山水

    城市被富乐山等绿地包围,也是三江交汇后的重要生态绿地。小枧公园的建立,将完善城市周边生态系统。

    公园位于城市向南部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也是山河生态廊道交汇的重要节点,促进人们的生态行为和生态意识的形成。

    c.Lohas-UrbanLifeStyle

    乐活·包容都市生活

    区别与城市其他公园的定位与风格,进而完善城市公园系统。打造以创意为主题的现代地标公园,与城市历史文化景点并行、互补,共同丰富市民的生活形态,提供健康都市生活生态福地。营造具有趣味的、富有生活情调的场地空间。

    2、愿景

    并非单纯的作为城市绿地公园,而是融入城市结构,辐射周边地块的综合开放空间。

    1.形象:地标性的公园,城市新名片;形象鲜明的景观,高度的可识别性。

    2.活力:具有整合片区城市用地形态,带动新城经济发展的潜力;融合现代的创新元素,活力动感的都市文化场地。

    3.生态:符合可持续的原则;宛如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景观,与自然山水高度协调。

    4.人文:注入新兴生活动力,重塑城市形态,引导新型生活方式;简约的线条,流线的形式,功能的景观表达。

    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关于青岛生态园景观设计制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青岛个人形象打造(青岛个人形象打造工作室)

    青岛景观设计平面图(青岛景观设计平面图纸)

    青岛新东方学校怎么样(青岛新东方双语学校怎么样)

    嘉兴规划景观设计公司招聘(嘉兴规划景观设计公司招聘电话)

    短视频书单号怎么做(短视频书单号怎么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