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发布时间:2023-03-24 06:57:0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8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一、海南分界洲岛有什么好玩的_分界洲岛游玩攻略

    海南分界洲岛旅游区是中国首家海岛型5A级旅游景区。分界洲位于海南的牛岭,北汉南黎以此为界,南北气候也以此为界,故名分界洲。天生丽质的分界洲岛是个拥有热带原始岛屿所有地貌特征和稀缺资源的地理环境,与海、与天,连成一片,大美无言,紧邻海南岛,从容地舒展着自己的美丽。很多朋友到海南旅游都会在蜈支洲岛和分界洲岛里边选一个去玩儿。今天将给大家带来分界洲岛游玩攻略,感兴趣的朋友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海南分界洲岛有什么好玩的吧!

    远眺海南本岛

    分界洲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海面,距海南岛最近海岸约1.2海里,乘船过渡单程约15分钟。小岛以东北向西南长条状横卧在蓝色大海中。所以到分界洲岛,可以很轻松的远观海南本岛景色。而在在环岛东线高速路和东环铁路上,也可看到坐落在蓝色大海中的分界洲岛全貌。

    在这里体验一次潜水

    分界洲岛的潜水条件得天独厚,这里的海底除了大量保育良好的活体珊瑚礁群外,还有神秘的古代沉船、七福神像、海底村庄、老旧战斗机和其它多彩的海洋生物等,被国际专业潜水组织认为是"海南最适宜潜水的海岛 "。分界洲岛海水清澈可见度达5-10米,岸上观看可将海水的颜色分为3层,分别为碧蓝、碧绿、深蓝,这里是海南最适宜潜水和观赏海底生物的海岛。而潜水有好几种主题,有海豚潜水、堡礁潜水、远海潜水等等。爱好潜水的朋友到海南旅游时不要错过分界洲岛哦!

    与海洋生物零距离接触

    分界洲岛上有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设有水上动物娱乐园,非常适合亲子玩乐。分界洲岛海豚湾是国内第一个纯自然条件下,规模最大、最具观赏特色的野生海洋动物世界。这里有地球上最大的鱼类、有着"温柔的海洋巨人"之称的鲸鲨,智商可比孩童的"海洋精灵"海豚,如狮子般吼叫的海狮,体大如饭桌的海龟,体型庞大、生性凶猛的龙胆石斑鱼等。游客可以与它们零距离亲密互动。

    打卡海底观光潜水艇

    中国唯一一艘海底观光潜水艇在这里。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航行在大海深处的海军潜艇是什么样的,若能坐上潜水艇去海底畅玩观光一番是多少人向往的事。在分界洲岛,就有一艘可自由航行在大海的潜水艇,这是中国唯一一艘海底观光潜水艇,全球目前只有8艘这样的潜水艇。来分界洲岛旅游,不要错过。

    品味地道的海岛美食

    分界洲岛,除了看风景,玩海外,就是美食,而且价格适中,完全可以接受。分界洲岛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海景酒楼、咖啡驿站、特色小吃。但是海岛旅游,最浪漫的品味美食的打开方式是吃着美食,吹着海风,看着海景。岛上很多餐厅咖啡厅都是临海的,挑一家自己的喜欢的,品味美食吧!

    带好相机打卡拍照胜地

    分界洲岛上有很多拍照胜地,相信每个到分界洲岛游玩的朋友都不会错过拍照打卡的机会。海岛码头旁的灯塔里导航灯经年不息,蓝天白云,海边灯塔,海边美照的必备场景;岛上最热门的拍照点非人体墙莫属,两块巨石上刻着多个人形凹槽,聪明的景观设计师利用天然巨石,巧妙地雕刻出人体的多个姿势。当然分界洲岛处处是景,但是需要你亲自前去慢慢发现。

    观“蛇追龟”落日奇景

    在海南有很多落日可看,但是要想看见“蛇追龟”落日奇景你可能需要来到分界洲岛。傍晚时分,在南面的陵水方向,绵延的群山在海湾和云彩的映衬下,远处山海落日宛如一只乌龟在前面爬行,一条蛇在后面昂首追逐。但想看到奇观向来需要碰运气,来分界洲岛景点美景吧!

    以上就是带来的分界洲岛游玩攻略。值得一提的是分界洲岛还先后举办了2016环海南岛帆船赛、新思路模特大赛、世界小姐总决赛、世界大力士总决赛、第一美差等大型活动赛事。大电影《奔跑吧,兄弟》、电视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第三季春节特别版、电视剧《火蓝刀锋》等曾在这里取景拍摄。知道了海南分界洲岛有什么好玩的,如果你来三亚,不妨到分界洲旅游区来玩一玩哦~

    重庆到海南分界洲岛旅游/xianlu/fenjiezhoudao

    二、朔望景观成都屋顶花园设计公司怎么样?

    屋顶花园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草的统称。欧美称屋顶花园为“Roof garden”;日本除命名其为屋顶花园之外,还有屋顶绿化、特殊绿化以及建筑空间绿化等名称。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日趋减少,屋顶花园合理配置并有效的利用了城市的上层空间,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活、休闲场所,为城市绿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毋庸置疑,屋顶花园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屋顶花园构想

    花园永远是人们的最爱。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大家总希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花园。只要花园足够美丽,人们就不会在乎它的大小。按自己的意愿去修缮花园自然会发现乐在其中。花园已然成为了家庭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一部分。这座魔幻花园位于悉尼一座摩天大楼上相当高的位置,它是屋顶花园的杰出代表。这座由神秘花园公司设计的可爱庭院绝对没有削弱你能在其它花园里能享受到的非凡乐趣。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日本的八层屋顶花园

    当我们想到购物中心,典型的形象可能是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建筑体量,它们一般用作餐饮之用,人们对于购物中心最感兴趣的部分,也许就是这里的。Namba公园,位于日本大阪,是一座巨大的零售和办公相结合的综合体,它完全突破了人们心中的购物中心的摸样。它建造在大阪棒球体育场旧址之上,于2003年由Jerde Partnership设计完成。它的独特之处便是设计了一座八层的屋顶花园,屋顶跨越几个街区,形成了树园,岩石集群,峭壁,峡谷,草坪,溪流,瀑布,池塘,甚至是蔬菜种植园。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多层绿色屋顶Ostim生态园

    Ostim生态公园的设计尽量减少对现有自然景观的影响,同时也培育新的植被。通过在建筑周围及屋顶种植草皮和灌木,使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实验研究提供场地。露台和室外空间为员工提供休憩和社交场所。玻璃幕墙为室内提供了足够的采光。周边树木也可在冬季及夏季过滤紫外光线。ONZ建筑师设计的Ostim生态公园,与自然相融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的工作环境。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水池屋顶住宅

    “我想为自己建一个独特的家,它能够反映我商业活动的成就与成功。我正在找寻一个奢华的海滩住宅,并搭配现代的设计。”加拿大企业家和业主andrew r.如是说。根据业主要求,荷兰NL建筑事务所确定两个设计要素:首先,基地位于佛罗里达州的del ray beach德尔雷海滩,位于sandy coast的尖端;其次,对传统水池的当代化再设计将成为整个方案的核心。基于这些思考以及业主对天马行空想法的急切需求,建筑师提出了三个绝妙的方案,将起居空间放在形态抽象的水池下方,底部的平面呈长方形。外层立面的功能可以根据休闲水池的特性进行变化。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永恒的遗产 欧洲专利局的屋顶花园

    荷兰莱斯韦克欧洲专利局的屋顶花园是荷兰景观理念的缩影。花园被设计为独立的生态主题“小屋”,这些“小屋”被海粘土构成的“堤”分开。著名的法国建筑师JeanNouvel说过:“新时代需要新的建筑。

    ”欧洲专利局(EPO)位于荷兰海牙的大楼早已过时、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建造一栋新的建筑。EPO希望替换其现有建筑的原因显而易见。就算其大小足以满足需求,还是有足够的审美原因来替换它。两栋相交的长方体结构占领着这片区域,整体缺乏装饰和造型。这栋建筑的上世纪70年代标志性设计很快就过时了,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曼哈顿屋顶花园

    城市生活就是要利用大部分可利用的空间,尤其是户外空间。想象过纽约的屋顶都是什么样子的吗?来自Pulltab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Melissa Baker和Jon Handley在曼哈顿东村创造了一个优雅而简洁的屋顶花园,同时强调了最大化的景观和私密性,设计师通过特意摆放的墙壁、帆布屏和植物营造出了私密的效果。为了支撑起新的建筑,设计师在屋顶上安装了新的钢铁梁,植物和水景所带来的额外的负载需要在设计初期就纳入考量范围。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芭堤雅希尔顿酒店屋顶花园

    这是芭提雅希尔顿酒店的花园,花园位于巨大的购物中心之上,是一个屋顶花园,在设计师开始设计的时候,商场已经建好了,因此不能为了设计而修改任何的结构。设计师到达场地后发现:(1)屋顶有个巨型天窗:可以把光带到商场;不能承受任何荷载,设计是不能加以利用;预算当中不包括装饰这个天窗的钱,天窗一半是玻璃一半是混凝土,混凝土的部分被设计师伪装成为了草。(2)天窗占了中间的区域,因此只能在天窗周边狭窄地区设计;区域如此有限,还必须为健身房和卫生间留出场地。(3)异型屋顶:这是因为购物中心的入口空间造成;这样的边缘使设计要做到简洁很难。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美国办公大楼上的屋顶花园

    这是一栋办公大楼的屋顶花园,它强有力地展示了德克萨斯当地景观:水平面上,草地覆盖着的平地在一片河岸森林区域从天而降。设计师特别挑选了符合当地天气的抗旱植物材料来反映光和空气的运动。项目是为这个地区总部员工设计的一个两英亩屋顶花园,它位于达拉斯市中心的边缘地带。从高高的楼顶上,花园增强了德克萨斯上空的前景视野。设计从多方面诠释了达拉斯的地区景观。曲线形的小路就像是一条“小溪”,小路边的花园展示了当地的一年生以及多年生的植物,而背后是白桦树灌木丛。

    |

    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工资)

    三、中国现代著名的设计师有哪些?

    W.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罗,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 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 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 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 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 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 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

    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

    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

    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

    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

    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博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竖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

    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

    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

    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胡

    奇公园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里西等主持。

    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

    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

    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岛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

    的楼房——帝国州大厦,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

    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帝国州大厦1930年3月1日开始设计,设计人为席瑞夫、兰姆、哈蒙。4月7日开始树

    起第一根钢柱,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后只

    花去一年零一个月时间。钢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层,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保持最优秀的记录。这座大厦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钢构件制作精确、

    施工组织严谨分不开的。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

    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列为

    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流水别墅位于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F.L.赖特将别墅建在

    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

    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涨

    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巉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时,倒像

    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断

    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

    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

    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联合国总部大厦,美国纽约(1946~1952年)

    建筑师:w.K.哈里森

    联合国总部设计主任由美国建筑师沃利斯·哈里森担任。同时成立了有澳大利亚、

    比利时、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乌拉圭、英国、前苏联、中国10个国家组成的国

    际顾问委员会。代表中国参加设计顾问委员会的是梁思成先生。设计顾问委员会先后讨

    论了53个方案。1947年5月通过了以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方案为基础的最后方案。

    建筑方案的落实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负责。大厦于1952年落成。

    联合国总部是由秘书处大厦、大会大厦、会议大厦、图书馆四栋建筑组成。秘书处

    大楼为板片式建筑,地上39层,高165.8米。其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玻璃幕墙,两个端面

    为狭窄的实墙。大会堂匍匐在大楼的一侧,顶部和侧面呈凹曲线形。安理会会议楼在秘

    书处大楼与大会堂之间,临靠河面。与历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议会性建筑相比,联合国总

    部建筑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复杂性和造型构图的创新性是已往建筑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联合国总部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广泛的认同。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

    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

    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 *** 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

    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

    “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

    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他在马赛设计并于马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居住单位”

    式公寓住宅大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部用预制混凝土外

    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一向讲几何构图的形式美,主张采

    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现代建筑”,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理性主

    义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却设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性的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位于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1954~1958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大厦共40层,高158米,设计人为著名建筑

    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

    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

    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

    大厦主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

    没有变化。窗框用钢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

    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

    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1964年)

    建筑师:丹下健三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

    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

    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

    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

    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

    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

    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

    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

    建筑师:J.伍重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浪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

    帆泊港,如白鹤惊飞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造型奇特,

    外观不凡。八个薄壳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分别覆盖着两个大厅。另外有两个小壳置于

    小餐厅上。壳下吊挂钢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外面贴乳白色

    的贴面砖,闪烁夺目。

    丹麦建筑师J.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规模庞大,占地1.8公顷,坐落在距海面19米

    的确良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个2700座位的音乐会,一个

    1550座位的歌剧院,一个550座位的剧场,一个420座位的排演厅,还有众多的展览场地、

    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8000平方米,连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内,同

    时可容纳7000人,实际是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剧院从设计到完工达14年之

    久,耗资1.2亿美元,建成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美国(1973年)

    建筑师:山琦实

    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世界贸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建筑物之一。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占地约6.5公顷,它是一项耗资7亿美元,由六幢建筑组成的建筑

    群,包括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两座专供重要的政府贸易机构使用以及国际商品展

    览用的九层大楼和两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层塔楼。两座大楼都是方柱形体,

    外形完全一样。每边宽63.5米,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两幢塔楼面积合计有93

    万多平方米。大楼的外墙是排列很密的钢柱,外表包以银色铝板。大楼受到很大的风压

    力,在普通风力下,楼顶摆幅为2.5厘米,实测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个世界贸易

    中心有5万人在其中工作。每天客人即达8万人次。两座大楼有46部高速电梯,114部区

    间电梯,8部货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载55人。电梯可直达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

    并与地铁相连,可以迅速地将来往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来客疏散到四面八方。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1977年)

    建筑师:R.罗杰斯和R.皮亚诺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总造价约4.8亿法郎,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

    下四层。该建筑内设有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学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

    知识图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整个建筑被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根本不像

    我们常见的博物馆,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这座艺术文化中心是意大利建筑师R.

    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共同设计的。他们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用的

    结构和设计。为了改变这一陈旧的观念,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出和颂扬,6层楼的

    钢结构、电梯。电缆、上下水管、通风管道都悬挂在立面上,并涂上大红大绿的色彩。

    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筑设计成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将内部做成宽敞的无阻拦的大空间,

    允许内部布置灵活变动。这座中心是本世纪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

    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1978年)

    建筑师:贝聿铭

    对贝聿铭而言,国家美术馆的扩建,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幢单纯的建筑物,基地受

    条件限制,与原有馆舍的配合,在华盛顿的地位、建筑计划的需求等,这些都是艰巨的

    挑战。

    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包括陈列馆和艺术研究中心两部分。它在议

    会大厦和白宫之间,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状不完整,是

    个斜角的楔(梯形)。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1941年

    建的旧馆(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筑)。同时,陈列馆和研究中心两部分要求有分有合,

    各自有出入口。这通常会带来一些麻烦:在一个面上设两个门,处理得不好,会使人感

    到一个是大门,一个是“狗洞”。设计者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

    做陈列馆;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进陈列馆的大门设在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研究中心的小门设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凹缝里。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

    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闲简洁而又庄重典雅。陈列馆的中心是个

    多层空间,有纵横天桥联接,中央大厅顶部为玻璃天窗,中间有纵横跨过的栈桥或挑出

    及四进的廊子。参观者在其中走动时,步移景随,空间景象变化万端。东馆与古典主义

    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开幕时由卡特总统亲自剪彩,

    他称赞这座建筑是世界上最好的美术馆。

    海伊美术馆,美国亚特兰大(1983年)

    建筑师:R.迈耶

    美国建筑师R.迈耶以擅长设计美术馆而闻名,海伊美术馆外部造型复杂多变,轮廓

    生动。R.迈耶的建筑作品用白色,在阳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层次十分丰富。内部有一扇

    形中庭,内部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绵延流动,景象万千。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中国(1985年)

    建筑师:N.福斯特

    这是英国建筑师N.福斯特的作品。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

    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

    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高技派”建筑风格,这

    种建筑虽然不另加装饰,但实际造价相当昂贵。

    伦敦劳埃德大厦,英国(1979~1986年)

    建筑师:R.罗杰斯事务所

    擅长以外露结构而表明其“高技派”(High-Tech)风格的理查德·罗杰斯是当今

    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所设计的这座位于伦敦的劳埃德总部大厦包括一个12层、

    能同时容纳10000人工作的保险业务大厅以及侧翼呈阶梯状布局的写字楼。建筑师考虑

    到公司的持续扩展和建筑的分期扩建的可能,在设计中有意将用钢板包裹的楼梯塔和主

    要管线,以及结构部分均暴露在建筑 *** 。这一具有创新精神的做法曾令众多的建筑师

    感到惊讶。它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水平所赋予建筑的新形象,并使建筑物具有持续

    “生长”的可能。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1988年)

    建筑师:贝聿铭

    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

    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

    扩建部分的入口放在卢浮宫的主要庭院的中央,这个入口设计成一个边长35米。高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这是贝聿铭研究周围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聿铭设计与

    环境的紧密关系。金字塔的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

    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起初许多人反对这项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后获得广泛

    的赞许。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形被取消,

    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

    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境相

    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

    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

    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将

    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中国(1989年)

    建筑师:贝聿铭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

    时6年有余。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土地。

    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

    中国银行大厦位于香港中心区,楼高70层,总高度达315米(连同顶部的天线),总建

    筑面积为128.60平方米。建筑外墙以铝板和银色反光玻璃装嵌,大厦底层铺砌深浅不一

    的灰色花岗岩。整座大厦依靠四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内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

    钢焊斜撑,这不仅给大厦外观带来独特的面貌,而且比传统方法节省钢材4成,且室内

    无柱,空间开阔。大厦底层平面呈52米×52米的正方形,沿两条对角线分为4个三角形。

    贝聿铭在此又一次发挥出他的设计天才,他着力刻画建筑的崭新造型,通过三角形母体

    的巧妙变换,节节升高,造型简洁明快又极富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一个制

    高点。

    太阪光的教堂,日本(1989年)

    建筑师:安藤忠雄

    教堂建筑的设计在安藤忠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独特的,因为这类建筑首先要能唤起

    人精神上的共鸣,安藤忠雄正是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

    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憩栖之所。大皈光的教堂,其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仅为

    113.04平方米的小教堂,位于大阪闲静住宅街的一角。建筑只是简洁的混凝土箱型,没

    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与日本枯山水石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木造教堂和牧师馆

    的位置以及与太阳的关系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

    现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主体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

    这是安藤忠雄所谓的对自然进行抽象化作业。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西班牙(1995~1997年)

    建筑师:F.盖里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由地方投资兴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经营并提供展品,

    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博物馆。这是建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术馆。

    该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主要部分的体形弯扭复杂,难以名状。

    博物馆造型由曲面块体组合而成,内部采用钢结构,外表用闪闪发光的钛金属饰面,钛

    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造型的独特是建筑师F.盖里近几年个人风格的继续;也是古

    根海姆负责人的愿望,他们希望这幢建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成为城市的标致。

    F.盖里在设计过程中得助于航空设计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它使F.盖里的构思如虎添

    翼。在总体布局中也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艺术包装思想,但这次的“包装”范围远远大于

    他的其他作品。而主要展馆仍然是规整的。为利于布置展品,首层基座部分也是相对比

    较规整的。动态徒劳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变化的形态向上逐渐收缩。

    博物馆建在水边,与城市立交桥形成有机的组合,这种嵌人城市肌里的构思也为造型独

    特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些理论依据。

    四、新艺术运动中西班牙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及他的作品

    西班牙 安东尼�6�1高蒂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

    早期具有强烈的阿拉伯摩尔风格特征,也就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的设计不单纯复古而是采用折衷处理,把各种材料混合利用。属于这种风格的典型设计是建于1883——1888年间,位于巴塞罗那卡罗林区的文森公寓。这个设计的墙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高蒂从中年开始,在他的设计中,糅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其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中表达出复杂的感情。

    高蒂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该公寓房屋的外形象征海洋的海生 动物的细节。整个大楼一眼望去就让人感到充满了革新味。构成一二层凸窗的骨形石框、覆盖整个外墙的彩色玻璃镶嵌及五光十色的屋顶彩砖,呈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连贯性,赋予大楼无限生气。公寓的窗子被设计成似乎是从墙上长出来的,造成了一种奇特的起伏效果。

    后来他设计的米拉公寓,进一步发挥了巴特洛公寓的形态,建筑物的正面被处理成一系列水平起伏的线条,这样就使得多层建筑的高垂感与表面水平起伏相映生辉。公寓不仅外部呈波浪形,内部也没有直角,包括家具在内,都尽量避免采用直线和平面。由于跨度不同,他使用的抛物线拱产生出不同高度的屋顶,形成无比惊人的屋顶景观,整座建筑好像一个融化时的冰淇淋。米拉公寓由于风格极端,引起了巴塞罗那市民的指责,报纸以各种诨名来攻击这个设计:比如蠕虫、大黄蜂的巢等。

    以上就是关于三亚屋顶景观设计师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三亚yhotel景观设计(三亚酒店景观)

    三亚自助餐排行榜(三亚自助餐排行榜前十)

    三亚私人花园景观设计(三亚私人花园景观设计招聘)

    女生15种风格类型

    怎样把自己的店铺添加到小程序里(怎么把自己的店铺添加到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