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图(下穿隧道施工视频)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下穿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图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隧道工程的隧道设计
包括隧道选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辅助坑道设计等。
选线 根据线路标准、地形、地质等条件选定隧道位置和长度。选线应作多种方案的比较。长隧道要考虑辅助坑道和运营通风的设置。洞口位置的选择要依据地质情况。考虑边坡和仰坡的稳定,避免塌方。
纵断面设计 沿隧道中线的纵向坡度要服从线路设计的限制坡度。因隧道内湿度大,轮轨间粘着系数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增大,因此在较长隧道内纵向坡度应加以折减。纵坡形状以单坡和人字坡居多,单坡有利于争取高程,人字坡便于施工排水和出碴。为利于排水,最小纵坡一般为2‰~3‰。
横断面设计 隧道横断面即衬砌内轮廓,是根据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而制定的。中国隧道建筑限界分为蒸汽及内燃机车牵引区段、电力机车牵引区段两种,这两种又各分为单线断面和双线断面。衬砌内轮廓一般由单心圆或三心圆形成的拱部和直边墙或曲边墙所组成。在地质松软地带另加仰拱。单线隧道轨面以上内轮廓面积约为27~32平方米,双线约为58~67平方米。在曲线地段由于外轨超高车辆倾斜等因素,断面须适当加大。电气化铁路隧道因悬挂接触网等应提高内轮廓高度。中、美、苏三国所用轮廓尺寸为:单线隧道高度约为 6.6~7.0米、宽度约为4.9~5.6米;双线隧道高度约为7.2~8.0米,宽度约为8.8~10.6米。在双线铁路修建两座单线隧道时,其中线间距离须考虑地层压力分布的影响,石质隧道约为20~25米,土质隧道应适当加宽。
辅助坑道设计 辅助坑道有斜井、竖井、平行导坑及横洞四种。斜井是在中线附近的山上有利地点开凿的斜向正洞的坑道。斜井倾角一般在18°~27°之间,采用卷扬机提升。斜井断面一般为长方形,面积约为8~14平方米。竖井是由山顶中线附近垂直开挖的坑道,通向正洞。其平面位置可在铁路中线上或在中线的一侧(距中线约20米)。竖井断面多为圆形,内径约为4.5~6.0米。平行导坑是距隧道中线17~25米开挖的平行小坑道,以斜向通道与隧道连接,亦可作将来扩建为第二线的导洞。中国自1957年修建川黔铁路凉风垭铁路隧道采用平行导坑以来,在58座长3公里以上的隧道中约有80%修建了平行导坑。横洞是在傍山隧道靠河谷一侧地形有利之处开辟的小断面坑道。
此外,隧道设计还包括洞门设计、开挖方法和衬砌类型的选择等。
二、求:隧道斜井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巩义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为明确斜井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斜井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欠挖,保证斜井的开挖作业安全,确保斜井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2. 编制依据
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
⑵《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⑶ 巩义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隧参图
3. 工程概况
3.1 隧道概况
巩义隧道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为双线隧道,隧道起迄里程为DK63+332~DK66+700,全长3368m。隧道所经地区地势平缓,相对高差约2~5m,最大埋深近65m。巩义隧道下穿巩义市新区,与多条道路及建筑设施立体交叉,主要有:DK63+585~602下穿310国道;DK64+130~220下穿新310国道和铁路专用线;DK65+442~514下穿市政道路紫荆南路;DK66+230~430为浅埋地段以明挖通过;隧道上方地面有多处民宅等建筑设施,多为1~3层,基础深度1~2m。
3.2 斜井工程概况
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本隧道设置斜井一座,斜井设于DK65+45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隧道中线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为45º,斜井水平长度135m,斜长135.47m。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斜井净空采用单车道断面,斜井纵坡9%,其中斜井与正洞交接段以及错车道段采用2%缓坡。斜井的支护型式采用喷锚支护整体式衬砌,斜井交叉点等薄弱环节衬砌采用降低一级。隧道建成后斜井改做紧急出口通道,为满足使用要求,隧道施工完成后应自施工斜井出口衔接一段水平长度为25.1m的紧急出口通道结构,坡度为20%。斜井及紧急出口通道总长161.1m。紧急出口通道外场坪设向洞外10%的坡,防止洞外地表水进入斜井。
3.3 自然及地质条件
斜井地段地表水及地下水不发育,对斜井无不利影响。XK0+000-XK0+91段为Ⅳ级围岩,dl+plQ2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结构较致密,局部为砂质粘土,地下水不发育。XK0+91-XK0+161.1段为Ⅴ级围岩,上部为al+plQ3砂质黄土,灰黄色,稍湿,稍密—中密,空隙较发育,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dl+plQ2粘质黄土,棕红色,褐红色,硬塑。
4. 总体施工部署
本线隧道斜井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由于处于典型的黄土段,施工工法单一,施工时要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整体衬砌。
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陷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4.1 劳力、机具设备配置
开挖作业人员20人;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10人;喷射混凝土作业14人。主要施工机具配置为小型挖掘机2台(或大型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湿喷机2台,压入式通风机3台,钢架弯制机1台等。
4.2 施工便道、施工用电、施工用水
自紫荆南路新修施工便道300米至斜井洞口,交通便利,但坡度较陡。施工用电采用当地电网高压电为主,自发电为辅。施工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高位水池设在斜井上方的山坡上,安全可靠。施工便道图详见图4.2。
4.3 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图4.3。
4.4 测量及试验
测量控制详见右图及表4.4。
试验资料见后附表。
表4.4:
巩义隧道控制点成果表
点号 纬距(N) 经距(E) 备注
TC5 3846383.115 503970.351 巩义隧道进口
TC06 3846012.055 503541.816
TC07 3846175.615 503313.003
TC08 3845809.724 503290.568
GX1 3844551.077 501565.002 巩义隧道斜井
GX2 3844266.691 501653.990
GPS26_1 3845540.589 501886.678
gC1 3843476.613 500646.879 巩义隧道出口
gC2 3843302.068 500646.719
NJ1 3842979.520 500587.722
NJ2 3842915.055 500281.306
DK63+332 3845847.006 503301.285 巩义隧道进口左线中心
XDK0+000 3844425.726 501730.963 巩义隧道斜井起点中心
XDK0+135 3844432.125 501596.115 巩义隧道斜井出口中心
DK66+700 3842442.577 499557.653 巩义隧道出口左线中心
5. 进洞方案
5.1 边仰坡开挖及加固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边仰坡开挖边坡为1:1,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不大于5m,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防护一段。边仰坡防护采用挂网锚喷法,钢筋网为Φ8@20×20cm,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度3m,1.2m×1.2m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
具体内容可以到这里下载:http://www.jzrhome.com/read.php?tid=3440&newpost=1
三、谁能帮我找到铁建设函〔2007〕472号文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建设函〔2007〕472号
关于印发《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
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集装箱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现印发《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用于指导新建铁路绿色通道建设。
本意见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二○○七年五月十六日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
1 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通道建设要求,规范绿色通道建设标准和参与建设各方的职责,制定本意见。
1.0.2 本意见适用于新建铁路绿色通道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1.0.3 绿色通道建设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的用地原则。
1.0.4 绿色通道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应充分考虑路基、桥梁、隧道、站区等工程的特点,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景观协调、易于管护”的原则。
1.0.5 宜林区域内的铁路应建设绿色通道,其他地区特殊需要时,经技术经济比选后,具备条件的铁路也可建设绿色通道。
1.0.6 绿色通道建设主要在铁路用地范围内进行。当确需在铁路用地界外一定范围内建设绿色通道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
1.0.7 绿色通道工程是主体工程的组成部分,绿色通道建设的重点是铁路区间路基、站区与隧道洞门仰坡等。
1.0.8 绿色通道栽植的植物,不得对铁路设施产生不良影响,不得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1.0.9 绿色通道建设除应符合本意见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2 基本要求
2.0.1 建设管理单位作为铁路项目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在绿色通道建设中的主要职责:
1 负责铁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
2 负责与绿色通道建设相关的工程初步设计初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核;
3 负责绿色通道工程竣工验收前的管理维护工作;
4 负责组织绿色通道验收及交接工作。
2.0.2 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
1 根据植物生长特点与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状况,开展绿色通道工程设计,并纳入相应的主体工程;
2 指导施工并参与绿色通道工程竣工验收。
2.0.3 施工单位的主要职责:
1 按照建设单位审核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施工;
2 负责竣工验收前绿色通道植物的养护管理;
3 参与绿色通道工程竣工验收。
2.0.4 监理单位履行相应的监理职责。
3 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 绿色通道设计应与路基防护、隧道洞口仰坡加固设计相结合,兼顾美观与景观效果。毗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城镇规划区内的铁路,绿色通道设计还应与当地的自然及人文环境相协调。
3.1.2 绿色通道设计应采用内灌外乔的绿化形式。靠近线路地带应栽种草、灌植物,远离线路地带宜栽种灌木、乔木,形成立体复层的绿化带。栽植乔木时,其成年树高,不宜高于旅客列车车窗下缘。
3.1.3 绿色通道设计应根据当地气象、水文、土壤、地形、植被现状等情况确定,执行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乔则乔的绿化方针,优先选择当地适生植物品种。
3.1.4 栽种的植物不得遮蔽铁路可视信号和影响列车了望条件。乔、灌木与接触网、建筑物和各种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1.5 树种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逆性强,可抵抗公害、病虫害,易养护;
2 不产生其他环境污染,不应成为对附近作物传播病害的中间媒介。
3.2路基
3.2.1 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的硬质岩路堑的边坡坡面(含边坡平台、侧沟平台)防护和加固,应优先选用绿色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措施,不应采用全坡面圬工防护。
3.2.2 路基边坡的绿化与防护设计应按《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
3.2.3 设计的苗木宜规格一致,落叶乔木应选用胸径(地上1.3m处 )1.5cm以上的苗木。必要时,可采用大苗移栽。
3.2.4 路基边坡坡面采用植物防护时不得影响路基压实和稳定。
3.3 站、段、所
3.3.1 站区绿化设计应根据建筑设施布局、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可绿化空间。旅客车站、生活区宜采用庭院绿化设计方法。县及县级以上车站和位于风景区的车站绿化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增强景观和美化环境效果。
3.3.2 站区绿化不得影响旅客乘降和货物装卸,不得影响可视信号了望和各类管线的安全使用。
3.3.3 绿地率指标(是指一定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范围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
1 站前广场绿地率指标不宜小于10%;
2 车站办公、货场、段、所绿地率指标不宜小于20%。
3.3.4 生产区的绿化应以降噪、吸收有害物质、隔离生产区和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
3.3.5 在铁路与道路交叉口和转弯处绿化时必须保证了望条件。
3.3.6 有条件时宜对站区栅栏和围墙采用攀缘性植物覆盖,或用高绿篱替代栅栏。
3.4 桥梁、隧道
3.4.1 桥梁地段绿色通道设计范围主要包括锥体边坡,桥下需要设置绿色通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所在地区条件、桥下净空、土质和地下水情况等确定;
2 不得影响维护通道的设置;
3 应与邻接路基绿化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4 位于城镇区和风景区地段桥下绿化时,应考虑绿色通道的连续性和景观及美化效果;
5 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栽种乔木时应考虑倾覆不得侵入桥梁的建筑限界。
3.4.2 隧道洞口的路基和隧道洞门仰坡绿色通道设计,可参照本指导意见第3.2节有关规定执行。
3.4.3 位于风景名胜地区和城市附近的隧道洞口绿化应充分考虑工 程所处地区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应以美化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4 验收与交接
4.0.1 绿色通道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主体工程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4.0.2 植物种类、数量和种植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路基、桥梁、隧道、站、段、所分项检查。
检验方法:查对设计文件、目测检查。
4.0.3 绿化设计范围内的覆盖率、成活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 植物防护覆盖率、成活率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所在地区
项 目
覆盖率(%)
成活率(%)
植 物
岩土类别
合 格
合 格
1
一般
植 草
土 质
85
-
2
石 质
70
-
3
藤本植物、灌木、乔木
土 质
-
80
4
石 质
-
70
5
干旱
植 草
土 质
65
-
6
藤本植物、灌木、乔木
-
70
7
寒冷
植 草
土 质
80
-
8
石 质
70
-
9
藤本植物、灌木、乔木
土 质
-
75
10
石 质
-
70
注:1.年平均降水量600mm及以上,最冷月月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5℃的温暖、湿润地区可定为一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600mm的地区可定为干旱地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可定为寒冷地区。
2.覆盖率是指一定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检验数量:植物种植面、带检查。
检验方法:植草:尺量、计面积、统计计算,目测。
植株:点数,统计计算,目测。
4.0.4 植物病虫害发生率、植被绿色程度、根系发育状况、种植基材流失状况和种植基材厚度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表4.0.4 植物病虫害发生率、植被绿色程度、根系发育状况、
种植基材流失状况和种植基材厚度的质量验收标准
序号
评 定 项 目
工 程 质 量
合 格
1
病虫害发生率(%)
20
2
植被绿色程度(%)
80
3
根系发育状况
根系较发育
4
种植基材流失状况
有较明显冲蚀
5
种植基材施工厚度/设计厚度(%)
80
检验数量:植物种植面、带检查。
检验方法:植草:尺量、计面积、统计计算,目测。
植株:点数,统计计算,目测。
4.0.5 植物的覆盖率、成活率、病虫害发生率、植被绿色程度和种植基材厚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0.5的规定。
4.0.5 植物覆盖率、成活率、病虫害发生率、植被绿色程度和
种植基材厚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 验 数 量
检验方法
范 围
点 数
1
覆盖率
5%
每1000m2
3条带
尺量,计面积
2
成活率
5%
每1000m2
3条带
点数,统计计算
3
病虫害发生率
5%
每1000m2
3条带
目测
4
植被绿色程度
10%
每1000m2
3条带
5
种植基材厚度
5%
每1000m2
4处
开挖,尺量,查对设计文件
注:检验点数以一条检验带为一点,带宽3m。
4.0.6 绿色通道林木行距、株距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0.6的规定。
表4.0.6 林木、行距、株距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行距、株距
±10%设计尺寸
每100m检查5组
尺 量
4.0.7 绿色通道工程竣工验收除应与铁路主体工程同步验收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草本植物应在植物种植完工6~12个月后验收;
2 藤本植物、灌木、乔木应在植物种植完工一年后验收;
3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相结合的工程,应在全部植物种植完工一年后验收;
4 对植物的灌溉工程,应按设计进行验收。
4.0.8 绿色通道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除应提供相关的工程竣工资料外,尚应提供下列资料:
1 土质及水质化验报告;
2 种子发芽率试验报告;
3 种植基材的配制报告;
4 引进苗木、种子的检疫报告;
5 外购绿化基材和草种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6 施工总结(包括养护方法)。
主题词: 基本建设 标准 通知
抄送:中铁工程、建筑、物资公司,中交集团,中建总公司,各设计院,铁五院,中铁设计咨询集团,上海城铁院,铁科院,经规院,部鉴定、工管中心,部内政法、计划、财务、科技、安监司,运输局。
铁道部办公厅
2007年5月17日印发
四、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
a:4:{i:0;a:7:{s:6:"mtitle";s:39:"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详细信息";s:7:"summary";s:364:"参考价:¥49.50
作者:周代红 编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版 次:1
页 数:313
字 数:640000
印刷时间:2010-5-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858291";s:8:"art_link";s:0:"";s:8:"ordernum";s:1:"1";s:6:"imgurl";s:0:"";s:8:"filename";s:56:"day_120601/20120601_7fa1c971dbf7e60320f30CzTQnGDcZB6.jpg";s:6:"isCase";i:1;}i:1;a:3:{s:6:"mtitle";s:33:"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目录";s:7:"summary";s:525:"前言
第一章 园林景观设计概论
第一节 园林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
第二节 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第三节 园林景观工程的阶段
第四节 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步骤
第五节 园林景观设计图的类型
第二章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
第一节 施工图制图标准及图例
第二节 施工总图设计
第三节 具体工程施工图设计
第三章 园林景观施工图范例
第一节 水景设计
第二节 园林工程设计
第三节 园景建筑设计";s:8:"ordernum";s:1:"2";}i:2;a:3:{s:6:"mtitle";s:33:"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前言";s:7:"summary";s:2144:"如一滴水,如果没有一个精良的容器来储留它的存在,那无以伦比的清丽与变化是无法让人感受和触摸到的,正是有了赖以存在和回荡的环境,它才显得那样生动而宜人。
如一片绿,如果没有适宜的温度、阳光以及赖以滋长的饶沃土壤,以及健康优良的根宿,那么它的生命和绿气息只能成为永恒的希冀。
如一庭院,如果它只有美好的寓意和灿烂的设想,而不具备合理的尺度,合适的法度,那么,优美的环境、理想的景色也就会与我们无缘,清幽宜人的环境永远只能停留在无法弥留的想象。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就如一滴水,需要载体,需要亮化;如一片绿,需要阳光,需要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一庭院,需要布局,需要合理的尺度与法度。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施工图设计是用最精确的方式,最完美的构成,最理想的方法,最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对环境景观的精心照料与培植。不然,即使再好的理论和设想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和精美的作品,那只是一种与现实无关的想法。
施工图设计是将人由心而发的设想与美好的现实结合起来的综合设计。它包含了思想、理念、材料、技术、经济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它体现了设计过程的最终思想与最终结果。是全面思想的终局设计,更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施工图设计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机整体,是景观设计的延伸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景观设计的二次和再次加工。施工图做好了,才算是对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完成,才是一个完整、圆满的设计。因此,施工图设计对整个园林景观的生命与美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施工图设计的优良,也就没有景观、景色的优良;没有施工图的合理尺度也就没有环境景观的优雅和秩序井然;没有施工图的生态组合,也就没有宜人性,更没有优美的空间和颜色的斑斓。";s:8:"ordernum";s:1:"3";}i:3;a:3:{s:6:"mtitle";s:39:"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精彩书摘";s:7:"summary";s:1436:"第一章园林景观设计概论
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是园林设计施工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招投标阶段,资质相同的公司,谁能提供更能打动甲方的设计方案,谁就能在取得项目洽谈资格的基础上前进一大步。中标之后,用最快的速度拿出令甲方满意的设计方案,是企业生产进度的关键环节。施工阶段,准确、明了的施工图是施工部门工作的依据,当然是施工顺利、高效、节约的有力保障。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是一门综合了文化、艺术、环境、材料、经济、工程等各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专业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学习、实践。
在一块空地上,建造一座花园,设计师根据他头脑中的知识,来设计他的“空中楼阁”,这知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历史文化;一是艺术手法。第一节园林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关系到设计风格的确定,只有风格形式定位好了,才能沿着这根主线得以延伸和扩展。风格形式根据文化内涵可为:中式、法式、意式、日式、古罗马式等等;根据生态环境又可分为:皇家园林式、小桥流水式、阳光海滩式、农庄式、森林草原式等等。了解文化风格,必须了解各个国家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s:8:"ordernum";s:1:"4";}}
以上就是关于下穿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图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