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生态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论文)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生态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景观设计的信息设计观包括 哪些?
通过对区位及交通、市场、城市文化和上位规划的解读,得出设计的指导思想,并最终落到设计上。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对城市文化的分析。
1、生态设计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提高或保持)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破坏,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首先,设计应重点考虑地域性。地域性包含了传统乡土文化、土地资源等要素。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设计应重点考虑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减少的过程,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可再生资源的效能。其次,设计应以顺应自然资源的循环为出发点,任何对自然资源的断章取义的设计手段都是对生态的破坏,设计应符合生态群落的自我调节功能。生态设计是使环境走向生态化并趋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生态设计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宜人的人居与游憩环境。
2、景观设计h9#
单独定义“景观”是很困难的,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景观设计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 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
人类具有对自然的本能依赖,它当然来自人本身的动物本性;人类还具有对小农经济热情的回归,它往往潜伏地体现在人们闲暇时对花草虫鱼的侍弄,以及从中获取的乐趣和身心的休憩;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是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以及在居住地附近寄情及闲暇的游乐过程之中。因此,住宅区的环境设计除了审美意义外还有生态意义,缺乏此二者会导致景观质量的降低。
二、生态旅游项目策划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实现景观生态化?
旅游景区生态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详细介绍如下所示:
1、确定生态化规划目标景区生态化规划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目标在于要保存现有资源的整体生态价值、基本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能力。具体内容有保护、保存并提高地表和地下水质量;保存、保护并提高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多样性;保护自然风景的质量等。
第二,人文资源目标在于要维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发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第三,发展目标在于采取与景区整体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保护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只允许在指定的未来发展区内进行能够促进发展的项目、只允许在规定区域内布置旅游接待设施等。
2、生态调查生态调查的目的在于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提供基础。景区生态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及公共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等调查手段来完成。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
人文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分析是确定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最临近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距离。这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规模有关键的决定作用。
3、生态化旅游产品规划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4、生态技术在景区规划中的运用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等,对于景区规划特别重要。
5、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化规划的核心,其目的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区资源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以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可以准确地将那些生态上极为敏感、景观独特、宜保持原貌,不宜进行人工建设干扰的区域设为保存区;对有的敏感性稍低,景观较好,宜在指导下做有限的开发利用,设置为保护区,还有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地形及植被意义不大,适于开发而成为开发区。
三、低碳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这里有一篇相关文章,供你参考。
景观设计与低碳
Landscape Design and Low-Carbon
刘颖
Liu Ying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摘要:目前的城市建设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生态和低碳型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确认,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将是一种大势所趋。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名片,建设适宜人居的环境是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低碳型景观设计也将成为城市景观绿色环保设计的重要一环。景观设计应该抓住机遇,把握设计与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争取低碳、节能、环保。
关键词:低碳;景观设计;低碳型景观设计;生态;城市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景观设计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而不仅仅是经验)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景观设计师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绝不是某个层面的(如视觉审美章义上的风景问题)。景观设计师的所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及可持续的问题。他是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名义,来监护、合理地利用、设计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
如今景观的意义已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对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景观设计曾经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以硬质景观为主,主张大广场、大轴线,以及大型构筑物;另一种是以软质景观绿化为主,强调自然、静谧和温馨的景观效果。在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的引领下,以低碳环保的绿化配置为重点的方向正在大力发展,不仅绿量增大,而且绿化的品种、层次将会更加多样化,后期的绿化养护也越来越重要,植物长得越好,总体景观的效果也会越好。当然,把景观设计和和谐人居环境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这是将来景观设计重要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市政建设对景观城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生态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确认,装饰城市是一种大势所趋;开发业界对园林景观非常重视,而业主们也将居家品味外延到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生态感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名片,建设适宜人居的城市是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低碳型景观设计也将成为城市景观绿色环保设计的重要一环。
在低碳型景观设计这一点上,可以在方案设计前期就做好调查研究与用地适应性分析,例如在小区中设计了一个广场之前,景观设计师应该彻底调查和了解:设立这个广场的必要性;广场的使用者是哪些人,要提前做统计分析;使用者的年龄阶段和使用频率;植物设计本土化能提高成活率和景观植物的适应等等……景观设计师要合理运用“数据量化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从功能出发来设计低碳的经济的景观,这样才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营造和谐的景观环境。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城市逐渐成为当前的话题焦点,而就在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指出,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业内人士认为,低碳经济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长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是中国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而景观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的加入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低碳型景观,这个概念有大有小,大到整个城市,小到楼前广场。设计师做每一个景观设计,大到一个社区、小到一个楼盘,在过去十年中整个设计水平发展很快。但是总体感觉景观事业的发展有点浮躁,或许我们追求了更多视觉的冲击,能够尽可能的吸引政府和甲方,但真正最舒服的最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却不应该如此。
从低碳的景观设计考虑,也应该首先对基地的不同特色进行分析,做出最适合这个基地的景观。如在山地上进行地产开发,就应该依山就势布置登山路径,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这样的景观设计既节约开发商的成本,又能做出好的景观效果。合理的控制成本,也是低碳环保的一种表现,不能一味追求“高技派”,只为创造出最炫目的景观效果,而忽视对景观造价的考虑。材料的选择也是低碳指标的一个重要影响,切莫盲目使用最新潮、最高科技的材料,恰恰相反,某些低技派的乡土材料,反而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景观设计中的绿地率在现行标准条件下,也是常常被挪作他用,造成景观绿地现实中的比例减少。例如某道路边有一块公共绿地,人为的砍去原树木铺设草坪,地灯、射灯等等大量景观灯具安装了很多盏,附近的居民也会评说,“奢华!浪费!不如栽几棵大树,夏天烈日下为行人遮阳,平时吸掉些机动车尾气,且投入少又无后续维修保养费用”。另外一方面,城市规划已经控制的绿地用地性质,但绿地的形式有时难以控制,例如有些绿地为了单纯的景观效果,建成需要大量资源消耗的草皮、高尔夫球场,浇水、施肥这些与其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远不成比例,生态效应差。尽量减少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主要集中在水体的维护、植物的修剪养护等方面)也是低碳经济的一种表现。因此,注重绿地系统内容方面的景观设计,是低碳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处理设计好了,也是低碳型景观设计的成功,例如有高差的房地产景观的设计中,可以有一条溪流从山上往小区门口流,溪流里的水是下雨收集的雨水,溪流旁边种了很多水生植物,起到续水作用。这样的设计基本成就了一个小生态圈,所有的元素都比较简单,而且来源于本地。同时植物种植密度非常高,能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还避免了雨水资源流失,同时净化雨水,使之成为可以利用和灌溉的资源。这就是生态低碳的景观设计,感觉简简单单,又非常舒服。把能利用的资源利用进来,就是很好的低碳设计。如何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来浇灌花草等,我们这几年也算过一笔帐,大概占地五十万平方米规模的所有雨水收集起来,增加的成本也就是几百万,持续用十年之后才占到成本的百分之五。设计其实从低碳的角度来看,就是尽量利用本土的资源,多把设计与房地产概念结合起在一起,等于说一些水景可以做成两种形式,一种可以在没有水的时候,就可以是一块活动空间,但是有水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景观。
好的景观创意贵在从设计到施工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地造出来。景观行业有句话,叫“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控制力要很强,执行力也要很到位。在一些专业的地产公司,都有景观方面的“现场工程师”,他们代表开发商在工地上进行现场控制。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都很重视派遣骨干在现场全程跟踪、服务和监督,使之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比如说种植大树,不是把一棵大树挖个坑种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须在现场要严格控制大树的胸径、冠幅、树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几级分叉、观赏面的朝向、成活的情况、有无病虫害等等,这些都需要景观设计师有较强的现场把控能力,如果有误,必然导致苗木浪费,违背低碳环保的初衷。
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向往自然,希望让城市的阳光、空气、水体、树木都披上自然的色彩。水体、植被给人以自然感受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我国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视,各城市都在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如在北京就可看到一系列街道、广场、公园、居住区绿化环境的改变。景观设计,因为其“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的历史使命,使之在2010 年的“两会”这样的国家大事中也少不了它的踪迹。“低碳”“节能”“环保”“生态”,这些萦绕在委员们口头的热点话题也一次次向广大景观设计师们召唤着行业的使命。哥本哈根会议和中国政府承诺的影响下,不少市民已意识到低碳生活方式既利已又利人,他们正在通过点滴改变来实现低碳生活,即以较少的碳排放换取有品味有质量的生活。“低碳其实是很简单的事,低碳的本质就是节约。绿色技术和低碳,都不复杂。在景观设计领域,我理解低碳就是让自然做功,土地是有生产功能的,你不要剥夺它,土地有净化功能,也不要剥夺它……”
参考文献
[1] 刘啸.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2. 22
[2] 绿色低碳规划设计. 2010 年景观设计如何与时俱进. 中国建设报.
[3] 林伯强. 中国城市化应走“低碳城市”之路. 21 世纪经济报道,2009. 5.
[4] 周毅. 世博后滩公园设计专家俞孔坚:“我自爱我的野草”. 文汇报,2010. 4.
作者简介
刘颖,1982 年生,女,山东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研究生。
希望能帮到你。
四、景观生态学在园林中的应用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景观生态设计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那么,景观生态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地上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学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生态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近十几年,人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为: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1遵循地域自然条件原则
(1)气候因素
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可以考虑当地的气温、日照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方式种植,使之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段能够遮阳,降低环境温度,而在冬季要避免影响采光。也可根据温度、降雨、湿度的年内变化选择不同开花结果期植物种植,使景观具有季相变化,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还可根据场址的风向特点合理安排景观廊道位置,使其可以引导自然气流增强基地内的自然通风,有效增加气流运动并缓解热岛效应。
(2)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植物造景过程中遵循植物生态学原则
(1)维持园林中植物群落丰富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近年来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指的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多由单一物种构成,此种形式搭配的群落其结构与功能都不完善,该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受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维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就应该尽量设置与地带性植被结构相近的生物群落。
(2)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依据生物的不同高度将植物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一般来说,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可划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当中利用植物群落的成层性以及层片特点,在物种选择过程中依据“近自然群落”理论,效仿地带性顶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来选择物种,构造一个合理的、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乔-灌-草混合搭配,取缔稀疏乔木配置大面积草坪地配置方式。
(3)生态位以及优势度理论
生态位是现代生态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的位置上及其在生物群落中功能关系。群落优势种与次优种群的稳定发育较大程度影响了群落的稳定性,在园林“近自然群落”设计过程中根据地带性顶级群落中物种生态位、优势种、以及物种重要值,合理配置园林群落中的植物,才能展现出一个健康的自然群落。
(4)植物的物候变化
物候是指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受气候影响,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现象。物候知识的不断发展,己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物候学(Phenology),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动物、气象、水文、土壤等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的科学,它是介于生物学、生态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为表现植物的季相特征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尽量使春色早临、秋色晚去。在配置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叶果,冬之枝,都是很好的素材。要组织好素材、在城市中的园林绿化景色中,能体现春色满园,夏之浪漫,秋之丰美,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多色彩,多季相的植物配置,可以很好体现园林植物的生态性。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遵循适用、经济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也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是指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和长久性。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充满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实际上,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以上就是关于生态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