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高速两侧景观设计(新机场高速两侧景观设计方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新机场高速两侧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公路景观设计内容介绍?
公路景观设计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的行道树、路中央的树,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设计,那么公路景观设计有哪些内容呢?中达咨询介绍相关信息如下。
公路景观设计是在公路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也和公路的各项设施紧密关联,主要包括了下述几个方面:
1 .公路线形设计的美学要求
公路线型美是公路景观的基础。在选择路线方案时,通过仔细的踏勘,调查每个路线方案的沿线地形地物、风景特点,确定一些风景控制目标(如名胜古迹、险峰奇石、优美的海边风景、百转千徊的溪流等),同时确定一些须回避的特征目标,如森林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然后反复比较线位,充分利用这些风景资源,使沿线视野景观多样化,使公路巧妙地融入自然风景中。
公路平面线形应以曲线为主体,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另外,长直线路段也容易导致司机注意力分散而引发交通事故,纵面线形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而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最后确定的立体线形应尽量适应地形,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总体线形应是连续、顺畅、可以预知的。
在完成线形设计后,利用CAD系统、地理信息等手段,采用图形叠置法将公路环境景观逐段显示与评价,并进一步修正,以获得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
2 .结构物景观造型
公路结构物主要是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结构物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还要配合所在路线的其它结构物的造型,以及和该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相互呼应。景区中的公路结构物如过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风景,而一些成功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莞虎门大桥等,以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雄伟的气势、优美的造型,其自身已成为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
3 .路基路面的景观设计
通过合理地采用路基立面和断面造型,在必要的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在良好的线形设计基础上,使公路结构更好地与自然地形、现有地带的地 貌相适应,与绿化相适应。
路面对于司乘人员来说,是占据视野的重要景观要素,除了要保证路面主车道与路肩的合理比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路面材料来分别修筑路肩、行车道和分隔带,既加强了公路的修饰性,又提供了良好的视觉诱导。
4 .中央分隔带的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重要目的是遮光防眩、引导视线;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对防眩树种的选择是:
低矮 (1.5m左右)、缓生、抗逆性强。间距总的原则是以车灯的扩散角、人的动视觉和行车速度三者的函数关系计算而得,单行间距一般以2―3m为宜。
地表绿化部分以铺草坪和植地被植物为主,可通过选择不同叶色、花期的地被植物,并分段设置,使中央分隔带的色彩有所变化,增强美化效果。
5 .两侧绿化带的绿化
通过设置公路两侧绿化带、使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绿色长廊,是景观环境再造、防尘隔声、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如绿化带占地较宽,可以设置多行、多树种、乔灌结合、色彩多样的花木,形成壮观绚丽的绿化带。但一般在绿化带用地有限的情况下,以单行栽植,落叶和常青 ( 乔木 ) 间隔 (5 ~ lOm) 为佳,树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这样既不会因间隔太密造成视觉屏障而影响观光,又可四季见绿,同时还能防止因树种单一而易受病虫侵染。
设置两侧绿化带时,应注意在弯道内侧及路口附近保证通视条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6 .边坡及垂直绿化
边坡绿化具有很好的护坡功能,对稳定路基、防止冲刷、保持水土具有直接作用。边坡绿化要求覆盖率高,青绿期长,但由于边坡坡面土质为 路基填筑用土,或路堑开挖后暴露的土体,土质不宜于种植,且备灌溉条件差,养护难度高,因此要求做好草种选择、种植方式、前期养护等工作。根据公路边坡绿化的实践情况,在草种选择方面,以本地适于绿化的野生草为宜,既容易成活又成本低廉,根系深的草种优于根系浅的草种。在种植方式上,条播优于撒播,种草优于栽草,秋播优于春播。另外,近年来了引进的湿式喷播和客土喷播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活率,且能适宜公路边坡土质贫瘠的特点,还能完成高陡边坡的施工作业。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有浆砌护坡、挡墙等,可通过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凌宵等,或在其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构造物,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
7 、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的景观设计。
从景观构在的角度来看,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都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占地最大,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因此可以将之作为公路全线景观设计的高潮部分来考虑。这些位置的景观设计应综合建筑形式、地形特点、当地人文特点及园林布局等方面总体规划,全线各立交、服务区之间的风格应互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很多公路在这些部分的景观设计方面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风格鲜明、构思各异、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园林式、古典式、自然式等类型。
以上就是建筑网对公路环境内容的相关介绍。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是什么树
你好!机场高速两侧主要以杨树和柳树为主,还有松树和灌木等等。
三、南京绕越公路和南京滨江大道的资料,最好是一篇论文
南京滨江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本文以南京市滨江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为例,从绿化景观的平而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方面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南京市城市道路景观构成的特色,并就此论证南京市道路绿化要通过这三大构成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
与其他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相比较,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管是对当地居民或是外来客讲都是接触最频繁,形成印象最深刻而持久的一种绿化景观类型,对塑造城市景观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南京作为四大火炉之一,道路绿化景观的构成较其他城市来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道路景观设计,努力营造出夏季绿树环抱,冬季阳光普照的绿化环境。下面就以南京滨江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为例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方面对南京市的道路绿化景观构成进行阐述。
1、现状分析
南京滨江大道是显南京城市的滨江特色一条景观大道,规划全长15.5公里的滨江大道北起三汊河大桥,南至长江三桥天后村立交,设计为双向8车道,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位于纬九路至纬七路之间,长3.6公里;二期从纬七路一直北上至三汊河,共4.9公里;三期位于最南端,距离也最长,从纬九路到长江三桥绵延7公里。滨江大道串起了定淮门大街、草场门大街、汉中门大街等主要东西向干线,也由此搭建起河西地区交通骨架。老城新区两条主要的快速通道,即老的城西干道和即将竣工的滨江大道,将形成新城区周边的环路,实现老城新区的快速对接。滨江大道路幅宽达60米,双向8车道。由于是专为机动车而设,15.5公里的长度内全部没有人行道和慢车道。滨江大道还是城市快速干道的组成部分,全线将架设5座立交桥。为了不破坏滨江公园与奥体中心的中轴线,滨江大道在过纬八路至青石埂路段时还设置了958米的下穿隧道。
南京滨江大道地处南京河西滨江地区,是河西新城区南北向重要的城市快速路,也是新城区滨江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程是对滨江大道2.4标B段、3.1标、3.2标、3.3标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是提升滨江大道形象、展示南京现代化滨江城市特色的重要工程。
规划设计共有四点原则:
1.全线绿化景观统一中有变化,协调安排各标段,使其风格统一而又不失丰富,和已建成的南段要协调。
2.绿化景观的风格要大气和精致相结合。绿化种植风格要整齐、雄浑、有气势,才适合车速80公里/小时的行车视线要求,也符合南京城市的风格、在主要路口的地方,要精心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体现精致。
3.因地制宜的解决中央分隔带的坡度问题,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4.兼顾安全、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行车安全,防眩栽植,以常绿树为骨干树种,以乔木为主,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首先对滨江大道进行了实地考察,道路现状宽20米,绿化带的现状长势良好,道路交通流畅,两侧景观带的设计在变化当中寻求统一。作为南京城市交通快速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滨江大道3.5公里长的纬七路至纬九路路段与同步建设的滨江风光带一期示范段工程已于2006年10月前竣工。为河西地区增添一条融交通、园林景观、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景观大道。滨江大道将与滨江风光带连为一体,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为了不影响奥体中心到江岸的整体景观风貌,南北向的滨江大道采用隧道方案穿越奥体中心到江边的东西轴线,全长400米的双向下沉隧道目前土建工程量完成过半,隧道顶部将作为景观预留空间,起到奥体公园和滨江风光带之间的交通连接作用。
滨江大道风光带由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cox公司进行景观设计,并参考了上海等地的城市绿地建设经验。目前开工建设的一期示范段全长3.5公里,占地面积约2000亩,沿着一条内部河流串联起一系列的生态、休闲、景观商业的经营项目,按照规划分为活动区、休闲区和生态区三部分,活动区将以开放的公众活动为主,设置餐饮娱乐、游览表演等设施。休闲区将开辟江岸湿地公园,配备高档酒店,营造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休闲场所。生态区将以自然植被为主,形成幽雅静谧的生态景观。
2、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2.l绿化景观的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切设计的基础,而点、线、而是平而构成的基本要素。在绿化景观设计中亦是如此。
在滨江大道绿化景观的平面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平面构成的这三大要素。整个绿带为个狭长的绿色大道,运用富于变化的“8”形状将绿化带进行了完美的分割,形成前景层与背景层两个部分。这个作为分割的“8”字形色带便构成了平面构成中的一大要素“线”。在色带前方即绿带的前面等距点植地被草坪,增调了整个道路绿化统一性。在色带后方即色带的背景层,等距种植香樟,石楠等乔木,其下种植花叶常春藤地被,形成了乔木密集种植而形成的大色块效果,这是近两年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新形式。这样形状简洁的树阵效果构成了此平面构成中“面”这一要素。其中的景观石的完美运用构成了此平面构成的“点”的要素。
由于点、线、面这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滨江大道道路绿化设计均衡而富十变化,强调大色块、大线条,图案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形成了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2.2绿化景观的色彩构成
色彩是世界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也是决定一切设计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离不开搭配和谐的色彩的。在绿化景观设计中,色彩构成具体表现为植物的色彩变化以及绿化景观的季相变化。而在绿化景观绿色是色彩的主体,用于设计的基本材料大都为绿色,所以要让绿化景观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层次,植物品种的搭配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植物配置设计能让原本一盘青菜的绿带景观变得四季有景,一片山花烂漫。
在滨江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中也运用到色彩构成这一原理,注重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考虑到植物景观的季相景观。在"8”形色带中把色泽鲜艳的金边黄杨与红花继木搭配在一起,且红花继木在冬季依然会留着一丝色彩,为冬季的滨江大道景观带带来了一片春的色彩,在色带前点植的红继木球叶片深红,春秋两季开出粉红色的花朵,在修剪整齐的龙柏色带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色带后的香樟等乔木,相互交替,形成了色彩上的明暗对比常绿与落叶的混交布置,丰富了整个绿色长廊的季相景观,体现设计中完美的色彩构成。
2.3绿化景观的立体构成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除了有优秀的平而构成与色彩构成外,同样也离不开层次丰富的立体构成。好的立体构成使得滨江大道绿化带景观富有强烈的展示魅力。在滨江大道绿化景观设计的立面构图上,为了协调植物景观在立体结构上的统性和相关性,除了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形成的多层结构外,还注重选用不同的植物造型,如三角形的红花继木球,自然舒展的八角金盘,姿态优关的紫叶李等。不同植物的高度,构成变化适中的景观线,丰富了绿化带绿化景观的立面景观。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南京滨江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际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元素有机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新颖、别致的道路绿化景观。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将成“市内路”------------
记者昨天从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现场获悉,总长度41.323公里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将于明年4月底合拢,到今年底绕越高速公路路面基础工程将实现贯通,整体工程将于2010年通车。
据中交一公局三公司项目经理熊强介绍,与宁杭、宁淮、沪宁等出境高速公路不同,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为南京境内高速,它穿过城区南部和东部,全线共与4条国道、5条省道和11条城市道路相交,4次跨越铁路,绕越高速东南环,位于长江三桥和正在建设的长江四桥之间,是江南地区出入交通、过境交通和城市间交通的重要枢纽,既是南京市外围的一条快速通道,又是国家规划中沪蓉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建成后,双向6股车道的绕越高速与沪宁高速、宁杭高速、机场高速以及宁马高速都建有互通连接,外地过往车辆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绕越掠过南京直奔目的地,而不需要再进入南京城区辗转周折,根据规划,从东南段的起点长江三桥至沪宁高速主线入口,开车所需时间不过半小时左右。
据了解,绕越东南段全线共设立了8个互通立交,分别是与宁芜公路、绕城高速相连的刘村互通;与宁丹路对接的东善桥互通;与机场高速对接的南庄互通(东涧村附近);与102国道、宁溧公路相连的殷巷互通;与天元路互通的科学园互通;与东山街道相连的东山互通、与宁杭高速相接的宁杭互通以及串起沪宁高速的麒麟互通,开车行驶在绕越高速上,平均5公里左右就有一个互通出入口,从那里可以很方便地进出南京主城。
南京交通集团董事长冯宝椿表示,绕越东南段2010年建成通车后,对南京市交通格局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缓解绕城公路流量压力。近年,随着南京城区不断扩大,绕越公路的功能正逐渐从外围线变成“市内路”。
名词解释:
什么是绕越公路
绕城公路是城市“一环”,而绕越公路则是未来南京的“二环”。绕越公路,全线初步规划经过仙林—石埠桥公路桥—雍六高速—大厂—宁淮高速—老山—长江三桥—江宁—仙林等地,呈闭合环状。绕越公路东南段是途经南京市的国道主干线公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过境交通的共线段。之所以把绕越公路称为“二环”,是因为它要凌空越过机场高速、沪宁高速等多条道路,最终实现环绕南京城。
绕越高速助推南京发展------------
新闻提示: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位于长江三桥和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四桥之间,全长41公里,是江南地区出入交通、过境交通和城市间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市自主投资建设总额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2006年9月20日,南京市交通集团注册成立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2006年12月30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07年10月份实质性开工建设,现已完成50%的路基桥梁工程,计划年内完成70%的路基桥梁工程,力争2010年建成通车。
与宁杭、宁淮、沪宁等出境高速公路不同,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为南京境内高速,它穿过城区南部和东部,全线共与4条国道、5条省道和11条城市道路相交,4次跨越铁路,并且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动迁大量的高低压电力线、通讯线路、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航油管道等多种管线。此外,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沿线还可能触及各个朝代的文物点和墓葬群,建设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堪称南京高速公路建设史上之最.
绕越高速2010年通车
“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建设尽管困难重重,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总体进展比较顺利,我们将力争2010年将其建成通车。”市交通集团副总经理张映芳说。
据悉,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是我市“五桥二隧,两环两横十二射”对外交通布局中“两环高速”的重要组成路段,是途经我市的沪蓉国道主干线公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过境交通的共线段。它建成后,与沪宁高速、宁杭高速、机场高速以及宁马高速都建有互通连接,外地过往车辆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绕越掠过南京直奔目的地,而不需要再进入南京城区辗转周折,从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的起点长江三桥至沪宁高速主线入口,开车所需时间不过半小时左右。
为使这条高速公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全线共设立了8个互通立交,分别是与宁马公路、绕城公路相连的刘村互通;与宁丹路对接的东善桥互通;与机场高速对接的南庄互通(东涧村附近);与双龙大道相连的殷巷互通;与天元路相通的科学园互通;与东山街道相连的东山互通、与老宁杭路相接的宁杭互通以及串起沪宁高速的麒麟互通,开车行驶在绕越高速上,平均5公里左右就有一个互通出入口,从那里可以很方便地进出南京主城。
交通专家表示,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2010年建成通车后,对南京市交通格局带来的最大影响应该是缓解绕城公路流量压力。南京绕城公路建成后,就一直担负着外围环线的功能,大部分过境货运车辆都行驶在这条路上,这两年,随着南京城区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江宁区划纳入南京以来,绕城公路的功能正逐渐从外围环线变成“市内路”,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建成后,完全可以将绕城公路解放成为“市内路”。
四、道路两侧景观改造的规划内容怎么写
道路两侧景观改造的规划内容
1.改造原则
通过明确道路在整个绿地系统中定位,以及对道路两侧绿地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改造原则:
( 1) 功能优先原则。在进行改造前,应明确道路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始终将道路交通功能放在首要位置。
( 2) 以人为本原则。在改造时,场地的安排、设施的摆放、植物造景的设计都应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要照顾司机对两侧景观特别是植物疏密及色彩的特殊要求。
( 3) 统一协调原则。在对道路两侧绿地景观混乱的场所进行改造时,要考虑整条道路景观环境的连续性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 4) 可操作性原则。对于后期管理粗放导致景观环境较差的区域,改造要遵循可操作原则,方便后期建设养护。
2. 改造模式及其相应内容
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主要包括场地、步行系统、园林小品、绿化种植和基础服务设施等,根据不同道路绿地现状,改造目标、程度及重点,总结出两大改造模式: 就地完善型与完全改造型。
以上就是关于新机场高速两侧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