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及应用的具体场景)

    发布时间:2023-03-23 02:38:4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8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及应用的具体场景)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 “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双试点)

    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 “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首批试点工作在全国共选择了20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9个。其中山东省共有两座城市入选,分别是济南和青岛,其余18座城市分别为南京、无锡、扬州、太原、阳泉、大连、哈尔滨、大庆、合肥、武汉、襄阳、深圳、惠州、成都、西安、延安、杨凌示范区和克拉玛依。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全球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是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在智慧城市中推广应用共同开展的一项示范性工作,旨在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体系和解决方案,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市辖区/县/)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区长阳镇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区

    重庆市:永川区、江北区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市滦南县、保定市博野县

    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大同市城区、晋城市、朔州市怀仁县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石拐区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安达市

    吉林省:四平市、榆树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山市抚松县、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

    辽宁省:营口市、庄河市、大连市普湾新区

    山东省:临沂市、淄博市、烟台市、曲阜市、济宁市任城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潍坊市昌乐县、平度市明村镇

    江苏省:无锡市、徐州市、南通市、丹阳市、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宿迁市洋河新城、昆山市、盐城市城南新区、徐州市丰县、连云港市东海县

    安徽省:阜阳市、黄山市、淮北市、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六安市霍山县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杭州市萧山区、宁波市(含海曙区、梅山保税港区、鄞州区咸祥镇)、金华市、宁波市宁海县、临安市昌化镇

    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资区

    江西省:新余市、樟树市、共青城市、上饶市婺源县

    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舞钢市、灵宝市

    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咸宁市、宜昌市、襄阳市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长沙市长沙县、郴州市永兴县、郴州市嘉禾县、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

    广东省:广州市、肇庆市端州区、东莞市东城区、中山翠亨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含鱼峰区)、桂林市、贵港市、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

    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含仁怀市、湄潭县)、毕节市、凯里市、六盘水市盘县

    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市、白银市、陇南市、敦煌市

    四川省:绵阳市、遂宁市、崇州市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

    陕西省: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含大武口区)、银川市永宁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伊宁市

    2012年试点扩大范围(9个)

    常州市试点新增新北区

    武汉市试点新增蔡甸区,2012年试点含江岸区

    沈阳市:新增沈河区、铁西区、沈北新区,2012年已批复浑南新区

    南京市:新增高淳区、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2012年已批复河西新城区(建邺区)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新增洋湖生态新城和滨江商务新城,2012年试点含梅溪湖区

    佛山市:新增南海区,2012年已批复顺德区、顺德区乐从镇 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90个)

    北京市:北京东城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未来科技城、北京市丽泽商务区

    天津市:天津津南新区、天津市生态城

    河北省: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廊坊市、邯郸市、迁安市、北戴河新区

    山西省: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大连生态科技新城

    吉林省:辽源市、磐石市

    黑龙江省:肇东市、肇源县、桦南县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盐城市城南新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

    浙江省:温州市、金华市、诸暨市、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镇海区

    安徽省:芜湖市、铜陵市、蚌埠市、淮南市

    福建省:南平市、平潭市、福州市苍山区

    江西省:萍乡市、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山东省:东营市、威海市、德州市、新泰市、寿光市、昌邑市、肥城市、济南西区

    河南省: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江岸区

    湖南省: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云龙示范区、浏阳市柏加镇、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服务区

    广东省: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坪山新区、佛山市顺德区、佛山市乐从镇

    海南省:万宁市

    重庆市: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市两江新区

    四川省:雅安市、成都市温江区、郫县

    贵州省:铜仁市、六盘水市、贵阳市乌当区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奎屯

    随着世界大部分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地区,水、电及交通等关键城市系统已不堪重负、几近崩溃。对城市居民而言,智慧城市的基本要件就是能轻松找到最快捷的上下班路线、供水供电有保障,且街道更加安全。如今的消费者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希望在城市负担人口流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自己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最近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智慧的城市”发布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公布IBM公司“智慧的城市”的概念和智慧的12个城市的软件解决方案。“智慧”是“聪明”的策略,上海、广东、南京、沈阳、昆山等,由当地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携手开始“智慧的城市”战略。成都政府打算将开发合作、相关的宏伟蓝图构建数字化成都市,通过“智慧”软件解决方案,以帮助政府更高效施工,方便信息网络系统的组建等。

    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及应用的具体场景)

    二、当前杭州正处于什么的重要历史时期是什么?

    杭州正处在“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将努力成为数字经济城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创新型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清廉城市等八大建设的实践范例,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2021年9月14日,《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出将杭州打造成为高能级的国家中心城市。

    2021年9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杭州被列为特大城市。

    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及应用的具体场景)

    介绍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

    截至2019年,杭州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  ,建成区面积648.4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底,杭州常住人口为1193.60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6106亿元。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

    三、三问智慧城市:建设8年为何还在初级阶段?| 甲子引力

    站在 科技 的角度,理解城市。

    编辑 | 刘景丰

    2021年12月4日, 科技 智库「甲子光年」在线上举办了2021「甲子引力」大会。当天下午的“大国制造”专场上,在洪泰基金合伙人/洪泰智造创始人乔会君的主持下,东华云计算董事长兼CEO郭浩哲、云从 科技 联合创始人姚志强、特斯联高级副总裁刘斌、九号公司商用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董纪冬以及升哲 科技 产品副总裁付刘伟就“智慧城市智慧之路”展开圆桌讨论。

    在与会嘉宾的讨论中,一个共识是,当下的智慧城市仍处于初级阶段,经过8年建设的智慧城市在有些地方仍不智慧的原因,是因为数据的不互通。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推动感知层建设,未来十年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将是传感器;二是解决数据隐私问题;三是在机制上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正如九号公司商用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董纪冬所言,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改变是从点和线开始的。这意味着,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将经历一个漫长的缓慢阶段。

    以下为圆桌实录,「甲子光年」对部分内容进行整理:

    乔会君: 大家好,这次是线上直播,向线上的观众、各位嘉宾问好,我是洪泰基金的乔会君,今天主持智慧城市论坛。

    智慧城市这个话题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提,当时国内的华为、中兴走得比较靠前,另外就是几大运营商,这是第一波智慧城市的从业者。后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起来,新的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开始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接下来,每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以及公司,最关键的是我们这家公司在智慧城市这个行业里具体参与到哪些环节。

    我们先从东华云郭总开始。

    郭浩哲: 我是东华云计算郭浩哲。东华云在智慧城市领域耕耘8年时间,是智慧城市最早的一批参与者。现在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擅长智慧城市的统筹建设,在部分产业专题上有非常多的积累,像数字广东、一部手机游云南、长沙超级大脑、南宁的 社会 治理,还有乡村振兴以及文旅领域的案例我们也在参与,是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能力和经验的载体。

    姚志强: 我是云从 科技 的姚志强。云从 科技 是2015年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最早我们做的是单点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是人脸识别等。随着人工智能进化,还有我们在行业中的耕耘,逐渐从单点感知类技术向决策全链闭环演进。具体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是用人机协同的操作系统,助力人工智能指挥城市的新基建,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刘斌: 我是来自特斯联的刘斌,在公司负责产品技术体系的工作。特斯联是中国光大集团旗下“三大一新”中新 科技 企业的重点代表,已成立六年,在智慧城市领域走过三个阶段——从智慧城市的1.0、2.0到3.0的阶段。最初1.0我们叫设备即服务阶段,2.0是解决方案阶段,现在特斯联已在重庆、德阳、武汉建设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服务阶段。后面我希望分享一下特斯联在AI CITY服务里面的体验和感受。

    董纪冬: 我是九号公司商用机器人业务的负责人董纪冬。九号公司成立于2012年,到明年是我们的十周年。

    九号公司去年在科创板上市,总的使命就是要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基于这样的使命,九号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解决人们短距离出行问题的平衡车、滑板车,以及电动车、电动摩托车等短距离交通类产品;还有一类产品致力于简化物的移动,那就是机器人产品,我们目前已经推出的主要产品以配送机器人为主,当然未来我们也会推出更多不同的机器人产品。

    九号公司就是通过把智慧注入到短距离交通,注入到机器人产品和服务中,为智慧城市作贡献。

    付刘伟: 大家好,我是来自升哲 科技 的付刘伟。升哲 科技 是一家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服务商,在智慧城市方向面对的政府业务比较广泛,第一块是最基层的芯片,我们物联网传感器的感知芯片;再往上会提供城市级的网络,目前已经覆盖100多个城市;再往上会提供一系列城市级的管理系统,这个城市级管理系统会面向 社会 治理、智慧城管或者是一些水利等业务场景。通过这样一套体系,我们在智慧城市方向为客户提供一套端到端的服务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好地通过算法、物联感知的技术,更快、更高效地提升治理和管理水平。同时,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一些实打实的便民服务。

    乔会君: 之前我已对各位所在的公司有了较宽泛的认识,刚才经过各位简单的介绍,我相信视频前的观众也对各位的公司有了大概了解。

    我认为特斯联和东华云这两家公司,可能在智慧城市前端的实施上投入的精力更多一些;九号机器人比较细分,它的业务模式很明确,产品也很明确;升哲 科技 、云从 科技 、九号公司,这三家公司更多的是在自身的产品和技术上做到一定突破,我们的客户更多地类似于特斯联或者东华云这样类型,通过与他们合作,由他们在前端综合性的实施,我们提供一些单点的技术支撑。

    关于特斯联,我们和他们在一栋楼办公,有很多的业务交集,特斯联在重庆也与政府有一些合作,也了解我们业务的类型。在我们新基建产业链里边,特斯联在前端的实施能力,综合部署和实施整合能力相对来讲做得更强一些。请问特斯联的刘斌总,您认为最近这5年,我们这些从业者,对于新 型智慧城市的理解、需求,跟5年之前有没有明显的变化

    刘斌: 新型智慧城市这五年的发展,其实还是很快的。最近这5年我们可以看到, 新型智慧城市会更加注重顶层的设计工作,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些技术都植入到整个新型智慧城市里面 ,也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架构,像城市大脑、城市的智能体、各种各样城市的中台、数字的底座、城市的操作系统等等,整个技术含量有一个大幅度提升。但是对于特斯联而言,我们目前发现新型的智慧城市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由于国家双碳的政策出台,大家现在会更加注重新型智慧城市里面低碳,甚至是零碳的设计工作 ,所以无论是在大数据中心,还是在政府的办事大厅,医院等等建筑体的改造上面,我认为接下来会更多地结合低碳目标应用更多的智能调控手段。

    乔会君: 谢谢,同样的问题想问东华云的郭总,您跟特斯联在大的业务类型上其实有相似之处,可能具体实施的侧重点不太一样,刚才你也提到,东华云成立8年时间,在南方的区域的部署相对多一些。也请你分享一下对于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最近5年和之前5年比较明显的变化。

    郭浩哲: 我们和特斯联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从生长的背景上来讲, 我们是从系统集成商到方案服务商再到智慧城市服务商的延续,对IT基础设施的走向或者理解经历了很多阶段。 我对特斯联也比较了解,大家确实有些不一样,他们有一些互联网比较重要的技术。

    但从我的视角上来看, 今天的智慧城市还处在非常早期,即使我们努力了8年,我依然会觉得还处于早期阶段。 它可能还分成一个小的环节,从硬件到软件,现在到感知能力,或者到服务能力的提升,即使有了数字广东的案例,在民生,企业服务,以及政府效率提升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其实大家现在提到的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或者新基建,我认为未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周期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感器。 今天我们无论是谈到双碳还是谈到城市的管理,在城市的感知层上的能力还是远远没有打通,我们对整个城市的理解力是非常依靠数据认知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都是应用服务层的突破,而且应用服务层的突破在过往几年,特别过往三年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再往下,大家最需要耐心去突破的方向,我认为传感器是最核心的技术。

    乔会君: 对于城市的理解,我们需要感知到足够多的数据才可以做到智慧。我之前有过了解升哲 科技 ,他们在传感器层面耕耘相对更深一些,技术储备的会更多一些,我想请付总就刚才郭总的话题简单发表一些观点?

    付刘伟: 郭总提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都在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感知建设。我怎样能够感知到整个城市立体空间、物理世界数字化的过程呢?包含形形色色很多方面不同维度的点,比如地底下的轨交、管网,路面的交通信号、路灯、井盖,以及对环境的感知,包括尾气排放、空气质量、二氧化碳浓度等。 以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做整个城市的立体化呈现,都需要不同传感器去完成,这导致我们去做感知数字化过程中,它的标准,传感的协议,其实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所以在数据收集时候也是非常痛苦、非常难的。

    除此之外,因为本身运营机制问题,导致数据难以打通。我们从2017年开始做物联网芯片,目的是在不同类型的传感终端,通过统一的芯片把大家最难的数据统一化,或者解决掉数据传输问题。

    我们也会看到另外一个现象,在一线城市,很多的水表、电表、燃气表,大家都能够在手机上缴费了。如果回到三四线城市,其实还是非常原生态的做法,大家会去水务所现场缴费。在北京、上海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回到三线城市之后还是非常难去改变的,这涉及到很多的改造成本问题,还有运营机制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现在基于物联感知的城市建设,算是进入快速和增长的阶段,大家都有意识、行动开始做了, 未来的两三年、三五年,在感知层城市建设会达到一定统一化和标准化。

    乔会君: 付总的回答给我提了个醒,一线二线城市,和三线四线城市的区别。开篇时候也提到,我认为智慧城市在中国真的是刚刚起步,刚才特斯联、东华云都提到,我们一线城市宽度还不够,升哲 科技 付总还提到,我们三四线城市下沉力度还不够。关于付总我有一个技术问题想请教,升哲把所有传输通过一颗物联网芯片解决,但是在智慧传输里边它的通信协议是不一致的,我不知道咱们用的是什么协议,正常的WIFI、Zigbee、蓝牙等这几种协议,咱们怎么把统一协议用在一颗芯片上,或者只做协议层不做传输层的东西?

    付刘伟: 我们是通过两个方式去协同完成的。第一,我们有一套自建的城域级网络;然后,这个网络是协同我们自研的物联网芯片,在各个领域去应用,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烟雾感知终端、电力感知终端,像水表、燃气表。

    乔会君: 咱们通信协议是基于什么标准的?

    付刘伟: 是我们自研的一套LPWAN物联网通信协议。

    乔会君:这也是任重道远,如果在通过自研的标准在国际推广的话很困难,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我们也祝愿升哲 科技 能够做出我们中国自己的标准体系。

    付刘伟:所以我们会把它变成一个实体芯片化,目前已经和上下游一些合作伙伴做成很多落地的项目。

    乔会君: 智慧城市还有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其实是伴随着更多的公民或者居民的个人隐私,家庭,无论是出行或者消费,或者家庭的日常的行为,这些隐私是一个互相伴随、相辅相生的状态。请问云从 科技 的姚总,云从是2015年从人脸识别起步来做,您是如何看待智慧和隐私这个问题的?

    姚志强: 这个话题比较大,可以从很多维度看这个事情,从智慧城市来看,智慧城市包含的面比较广,不光是个人的数据,比如面临to G、to B的,还有业务、流程各种数据,我们处理更多集中在这块。

    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这个维度去看,我们认为智能一定是要和人相互协作的。不能简单为了发展智能,最终会变成侵犯人甚至取代人的局面,所以我们提出人机协同。我们认为在这样的发展方向上,能找到更好的技术结合点。

    乔会君: 同样的问题问一下九号公司的董总,九号机器人给你们贡献营收最多的是个人商用的产品,你们对智慧城市以及公民隐私边界如何把握?

    董纪冬: 接着刚才讲到的,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总体处在初级阶段,我们更大的程度上其实还是要去深层次感知我们的城市,我觉得这个升华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是九号公司的短交通类的产品,还是机器人类的产品,主要还是在一个细分领域,就是怎么样能够通过这些传感器来感知路径,感知地面,感知和移动或交通相关的这一类的场景,给人们提供服务。

    九号公司的所有产品从架构上来讲,可以理解成为“端”这一类的产品,通过对我们产品的使用,为大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有趣的产品和生活体验。

    对于九号公司这一类的企业来讲,是需要不断地数据积累迭代我们的产品,进而让我们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服务给我们的客户。当然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积极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监管。

    乔会君: 我认为在数据、智慧、数据隐私中间的权衡,可能是未来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有行业从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都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数据安全法的落地,也是促进我们行业良性向前发展的保证。

    乔会君: 各位简短一分钟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企业在智慧城市中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或者一个案例,一个经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姚志强: 我举一个我们最近的案例。我在成都天府新区做的智慧城市的案例,其实和前面几位老总意见比较一致。在当前这个阶段做智慧城市,首先把规划做好。所以我们说和信通院一起做顶层规划设计,保证既能够立竿见影,又能够为未来的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态企业方案或者产品应用到我们智慧城市中去,帮助天府智慧城市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低碳公园城市,它的底层核心就是说通过智慧这种方式去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达到低碳效果,让政府感知层面看得清,在智慧层面用得好,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刘斌: 特斯联现在已经在重庆市的高新区,打造了一座120万平方米的AI CITY城市,这个城市已经进入运营阶段。特斯联AI CITY的成功之处就是树立一个 科技 标杆,我们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技术和双碳技术,实现 科技 对产业的创新和赋能。

    AI CITY也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载体和 科技 能力的超级实验室,同时基于AI CITY打造城市超级系统底座,通过底座整合整个政产学研用各类生态伙伴的能力,并且运营过程中持续对产生数据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学习,通过这样实现整个城市持续的净化和更新,不断提升城市的智慧化体验。

    所以有一句话,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目前特斯联已经在重庆创作了一座AI CITY,这样每个角落都有流动的数据在产生,也有一个统一的城市操作系统在持续提供服务。

    我们希望以后每个城市,每个空间单元都有自己的AI,都能够进行持续的更新,大家都能享受到数字化进程的成果和便利,欢迎各位业界的同仁有机会一起来重庆的现场进行观摩和讨论。

    乔会君: 董总,您给大家分享一下咱们九号公司在智慧城市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董纪冬:我们九号公司对于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觉得它跟互联网从面上改变这个世界不一样,我们认为, 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改变可能是从点和线上来改变 。以我们的室内配送机器人为例,目前我们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已经在全国上千家的酒店和写字楼里落地应用,用来解决人们在建筑物内部,楼宇内部怎么便捷地获得物品、快递之类的服务。未来我们会把应用扩展到更多场景。这是我们九号机器人对于智慧城市的做法。

    我们对智慧城市的最终理解就是,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立城市要素间的万物互联、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立体化服务,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有趣,工作更加高效。智慧城市建设是需要在不同的细分场景,有不同的智能硬件产品的,可以在城市生活的任何场景,为人们提供一个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务,进而建立更加便捷、高效、智慧的城市生活,这是我们九号公司未来对于智慧城市的一个理解。

    乔会君: 董总提的这一点特别好,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商用机器人的应用,为我们整个抗疫的作出了非常非常突出的贡献。接下来请升哲的付总做一个介绍。

    付刘伟: 我分享一下我们在宜昌市点军区做的新基建项目的落地情况。这个项目是一个共同投入、共同运营的模式。我们和政府建立一个长期合作运营的模式,我们帮助当地建立算力中心,在这之上搭建相应的业务平台。我们与长江沿岸地区会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业务场景;也会有山区民生水体改造的场景,解决民生供水的问题。另外,也包含整个城区市域治理,包含一些森林防火等一系列方向的业务。

    我们在当地已经经过半年的合作运营,形成了比较好的运营模式,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我们合作伙伴的一些生态公司也在本地进行了相应项目的落地。这样的话由我们去做引导,和合作伙伴公司一起在本地建立人工智能生态产业,带动本地的新型经济增长。通过半年时间的运行,本地已经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乔会君: 智慧城市最终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为这个城市里生活的每个公民个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无论通过我们自己直接实施,还是通过政府一起来实施,最终还是要服务到城市的每一个个体。

    郭浩哲: 我这几年感触最深的项目还是我们交付的国务院客户端。它包含 健康 码、行程卡,以及一些资讯的功能。这可以看出,一个庞大的系统如何启动,在与C端连接的方式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无论是用小程序的方式,还是用直播的方式。

    我们希望在服务上,能做与C端市民、百姓都有连接的产品,再结合后台物联网的能力或者统筹建设的能力,让大家在一个无边界的、可扩展的场景里面使用。国务院客户端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产品,和它已经带来的 社会 效益。

    乔会君: 谢谢郭总,今天因为时间原因我们的交流就到这里。通过与各位的交流我做一个简单总结,提取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 低碳 ,从今年开始在智慧城市领域,低碳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绕不开的话题;第二个关键词, 数据的隐私 ,这是我们这个行业能够 健康 、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我们必须直面解决问题。希望我们整个行业能够团结在一起,更好的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我相信以中国的体量,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定会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最后,祝我们甲子引力大会越办越成功,祝中国智慧城市更好、更 健康 、更快速往前发展。

    谢谢各位嘉宾,谢谢!

    四、新型智慧城市五大特征是什么?

    新型智慧城市五大特征是:

    1、智能化基础设施助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基于移动物联网等技术,逐步实现大范围智能化升级,将大幅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目前基于Nb-IoT的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井盖等应用层出不穷,而对未来影响最大的智能基础设施当属多功能智能杆柱和道路设施智能化升级。

    随着城市级感知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快速增长,感知设施统筹部署需求愈加迫切,多功能智能杆柱集无线通信、信息交互、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应急求助等多功能于一体,可能成为新型感知设施的集成载体,逐步全面安装、统筹部署和共建共享。

    2018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多功能杆智能化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范》,开展多功能智能杆建设行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安装。

    无人驾驶技术带动城市道路设施智能化升级,多个城市抢先部署试验场地设施。如北京亦庄建设全国首条无人驾驶试点道路,对信号、标志、标线等进行改造,便于自动驾驶车辆识别。

    上海2018年将无人驾驶开放道路从5.6公里扩大到12公里,并积极研发全国首套新型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武汉部署了首批260套基于NB-IoT的智慧交通标志牌,为无人驾驶奠定道路设施基础条件。

    2、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城市治理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智能化水平,将彻底改变传统智慧城市中市民满意度差、获得感低的难题。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健康医疗、交通出行等多领域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北京公安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处理海量案件和警情数据,利用机器大脑每小时可处理1.2万封信件,在0.3秒内检索到关键词匹配的结果,在每万份举报信中可建立800万条线索,对于警情的预测精度高达92%。

    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及应用的具体场景)

    3、互联网企业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推手

    除设备商、集成商等智慧城市传统从业者,互联网企业成为市场新进入者,以人工智能或互联网入口为抓手抢滩新型智慧城市,以技术、用户、平台和创新能力等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丰富了新型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

    如阿里巴巴2016年在杭州提出城市大脑,2017年、2018年又分别推出城市大脑1.0和2.0版,并提出将全面开放城市大脑平台AI能力,提供城市交通、医疗等八大领域的计算能力、数据算法、管理模型等,汇聚上下游从业者,试图构建以阿里巴巴为中心的智慧城市超级生态圈。

    腾讯2017年与电信、移动、联通共同出资成立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并于2018年上线粤省事App,以微信为入口整合广东省公共服务,形成智慧城市领域的超级App。

    4、分级分类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导向

    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城市发展定位和侧重不同,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产业基础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程度和发展目标均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套单一的适用于所有城市的统一解决方案。

    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区位特点,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找到各类城市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

    总体而言,应支持特大型城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世界级的智慧城市群;省级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经济社会活动中心;地级市、县级市着眼城乡统筹,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均衡发展;推动新城新区、小城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5、新城新区将成为下一阶段率先探索创新的亮点

    新城新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新载体,是发展智慧城市的试验田,新城新区以城市信息模型为关键技术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数字孪生城市是基于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虚实交互的城市信息模型(CIM),使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做到城市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和城市管理决策与服务协同化和智能化。

    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均已广泛应用CIM技术开展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智慧城市发展状况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考录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考录取调剂的专业)

    杭州的优点(杭州的优点 英文介绍)

    杭州电视台明珠新闻(杭州电视台明珠新闻主持人)

    公众号图文编辑app(公众号图文编辑app哪个好用)

    抖店交易成功多久到账(抖音小店交易成功什么时候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