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景观设计(广州博物馆设计元素)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广州博物馆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博物馆算不算景观设计
博物馆的景观空间是指博物馆基地内除去主体建筑外的外部空间场所,作为整个博物馆的外露部分,是参观者感受博物馆主题氛围的第一印象。博物馆景观设计指依据博物馆主题要求,对景观内容进行设计构思,满足功能要求,确定景观风格,并运用各种设计手法、要素组织景观,做到建筑、景观、陈列相互融合。 世界各国各自竞奇的博物馆,绽放于各大小城市之中,除了对各个城市的文化、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提升力量,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博物馆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国家发展更快。博物馆也成为当今中国设计师们追逐设计的热点,大大小小的优秀作品正如雨后春笋般一样迅速生成,其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也相应的跨步式发展,但目前景观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却还很薄弱,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统一研究还相当匮乏。 本文在对博物馆园林景观的功能和特性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应实例对不同类型博物馆的景观设计特点归纳总结,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分析博物馆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初步提出了博物馆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将以上的具体理论通过专题类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景观设计来实践分析,借此说明如何运用博物馆景观设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以期为今后博物馆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方面结论: 1、一个成功的博物馆景观设计一定是建筑、陈列、景观很好的融合为一体,按照从景观到建筑,再从建筑到景观,“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不断的反复融合来进行设计。 2、博物馆景观作为基地内除去主体建筑外的外部场所空间,设计应展现出过渡性、文化性、多样性、生态性、参与性等自身多方面特性。 3、博物馆景观设计应从重视基地选址,结合城市及周边内外设计,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利用,强调休憩和人性设计,突出形象特质和文化内涵五个原则方面进行考虑。 4、博物馆景观设计可运用整体设计,主题线索设计,场所空间构建,景观空间组合,实用性和艺术性协调等设计方法来实现博物馆景观的功能,体现各类型景观的特点。
二、广州有几个旅游景点?而且最好玩的在哪里§
旅游景点广州旅游业非常旺盛,旅游景点适宜人群范围非常大,从几岁到几十岁都非常适合。从休闲到历史遗址。从游乐场到动物园,应有尽有。爬山休闲:
1、越秀公园:
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
2、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白云山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变成白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因而得名。自古以来,白云山一直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
3、云台花园
云台花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入口处,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面的三台岭游览区内,它南临广园路,东接白云索道,1995年9月建成开放。因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园中又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是白云山风景区新景点之一,也是是我国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誉。
4、莲花山
莲花山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岩石,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 莲花山石景区,是自西汉始创、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鬼斧神工,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于2001年被国务院评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上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公元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番禺宝墨园
番禺宝墨园位于广州市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初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历时6载,扩至100余亩,是一所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园艺艺术公园。
6、华南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33公顷,建于1929年,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现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植物园建立有学术及种苗交换关系,引种有国内外热带、亚热带植物11000多种,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7、珠江夜游 珠江夜游是由来已久,极具特色的游乐项目,“花城明珠”号豪华游轮已正式启航,该船长38米,宽11米,3层高。首层内设高级咖啡厅和舞池;上层为观光和餐饮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三层为全敞开式观光平台,可容纳250名游客,船上安装了两个“空中玫瑰”激光探照灯,加上游船上的璀璨灯饰,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明珠,不仅为珠江增色,而且令游客尽情观赏上边所叙述的美丽夜景,领略“珠水夜韵”的真实韵味。
博物馆、历史遗址、烈士墓园景点 1、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把中山纪念堂点缀的异常美丽,辉煌。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建国后政府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动了广州起义,后失败,死难烈士多人,又有多人被反动派逮捕后英勇就义,都埋于此。为纪念革命先烈,195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此兴建了大型陵园,大门石壁上刻周总理题写的“广州公社起义烈士陵园”,气魄雄伟。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4、邓世昌纪念馆
邓世昌纪念馆落址于广州市海珠区邓氏宗祠内。轩昂气派的岭南祠堂建筑,占地4700米,碧墙灰瓦,掩映在寻常巷陌的榕荫中。庭院呈船台状,三路两进三院的格局风情典雅,通敞透亮,移步换景。有石额楹联、通花木雕点缀,更兼重门纳画、木石风神,端庄肃穆,古朴洗练。花园存有邓世昌手植苹婆树一株,枯木逢春的灵芝两枚,古树婆娑数棵。“云台功首、甲午名留”,睹物思人,英雄精神养育着中华民族无数风流人物之人格襟怀,激浊扬清,重塑民族大义。邓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英勇殉国后,其族人用清廷抚银扩建为现今规模。1994年建馆,经全面修葺,旧貌新颜,昔日风采重现。邓氏宗祠已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邓世昌纪念馆常年举办“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展览,以中日甲午海战为主题,介绍邓世昌的生平及其爱国事迹,是广州市及海珠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9年9月,海珠博物馆依托邓世昌纪念馆成立并开馆,两馆珠联璧合、同映生辉,常年对外开放。2000年,广州市将该馆纳入“广州市一日游”的线中,是广州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5、镇海楼(广州博物馆)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楼”。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 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6、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 南海神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深五进,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分别有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两侧有廊庑、西南小岗上有浴日亭。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
7、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之后中国国民党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到现在。
8、陈家祠
陈家祠为广东省陈氏的合族祠堂,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年),由黎巨林设计。整座建筑坐北向南, 占地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6400平方米。为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陈家祠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 号称"百粤冠祠"。
9、 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它是以南越王墓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遗址博物馆,是中国政府依据《威尼斯宪章》采取的保护文物,利用文物的一个成功范例。它以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典雅气派的建筑而闻名于世。博物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综合陈列大楼、墓原址、主体陈列楼三大部分。主体陈列楼展示了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千多件(套)文物珍品。综合陈列大楼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奇葩——“杨永德伉俪捐赠陶瓷枕展”。另有临时展厅展示国内外大型临时文物展览。博物馆已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博物馆还出售各种有馆藏特色的纪念品。
游乐场景点 1、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欢乐世界是长隆集团世界级旅游王国中一颗新的明珠,位于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长隆旅游度假区的中心位置,是集乘骑游乐、特技剧场、巡游表演、生态休闲、特色餐饮、主题商店、综合服务于一体,具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超大型世界顶尖主题游乐园。
2、长隆水上乐园
长隆水上乐园是全球最大、最先进、最安全、水上游乐项目最多的水上乐园。荣获了由世界主题公园和景区协会颁发各项大奖。这些奖是中国的主题公园首次在国际最高端的游乐协会评选上得到的大奖,标志着长隆水上乐园的国际领先地位。
动物园景点
1、广州动物园:
广州动物园(GuangZhou Zoo)位于先烈中路东段,兴建于1958年,总面积为43.3万平方米,饲养和展出国内外数百种动物,是目前我国三大动物园之一。是全国有名的动物园之一,园内树木葱茏,花繁草茂,生机盎然,所有动物笼舍排列有序,掩映于红花绿叶之中,具有南方园林特色。每年吸引近 400万游人。
2、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和自驾车观赏为特色,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养殖、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园内拥有华南地区亚热带雨林大面积原始生态;拥有13只澳洲树熊(考拉)、10只中国大熊猫、洪都拉斯食蚁兽等世界各国国宝在内的460余种20,000余只珍奇动物;拥有全国首创的自驾车看动物模式;拥有全世界表演阵容最强大的白虎表演等五大动物表演秀。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广州唯一国家级5A旅游景区。
3、广州鳄鱼公园
广州鳄鱼公园于2004年开业,占地数千亩,是集鳄鱼观赏、科普教育、生态农庄、各类动物表演的综合性主题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养殖场,拥有鳄鱼近10万条,占全国鳄鱼总量的70%以上。公园分为知识科普区、中心互动区、生长展示区、开心游乐区、休闲商业区等七个活动区域。
三、广州有哪些物质文化遗产?建筑方面的,谢谢!
广州名城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些风景线上集中了广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遗产,是自然风光线、文化风景线,也是广州旅游的主要景观线。
广州的镇海之楼与镇城之石
被称为广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伟壮观的镇海楼,又叫望海楼,因楼高五层,谷称五层楼,高28米,为全国最大的镇海楼。明朝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为“压紫云黄气之异者”,奏请朝庭批准,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广州城墙扩展至越秀山时,建筑了镇海楼,说是“雄镇海疆”,又可以“壮三城之观瞻”。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筑,又是风水楼。明以前,广州出现过三朝十帝,自建镇海楼后,再也没出现过地方皇帝和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东南霸气散如烟”,“楼外关河尽汉封”了。正如胡汉民说:“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镇海楼历史上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余次。据说每修一次,广州就发展一次。人们说其“楼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说,“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羊城古钞》说它“辉煌壮丽,为岭南第一胜览”。《广东通志》和《南海县志》认为,“岭南奇观,此为最然”,“实为五岭以南第一楼也。”历史以来,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备至。历来古籍记载不漏,并留下很多诗咏和文章,为到广州的国内外旅游者必看之景点。
从风景名胜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广州的主山,而镇海楼则是广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镇岭南,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头”(丘逢甲语),可以“风起云飞揽九州”(康有为语),“飞楼重得壮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门。江海绕阑天势尽,溪山如掌霸图存”,不仅可以体味古代王者之霸气,而且还可以尽览广州山水城市之胜境,欣尝“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丽风光。
镇海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到这里可参观广州建城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展览。顶楼正面悬挂着两广总督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头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几分霸气,几多悲壮,十分脍灸人口。
镇海楼历史上曾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而闻名中外。
广州不但有镇海之楼,还有镇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宽阔达3000米(今天最窄处只有100多米),烟波浩渺,称为小海,故有镇海楼之名。广州还有镇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由河沙冲积,河床淤塞,至本世纪初,已与北岸连接,20世纪30年代修筑长堤马路时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设了高楼大厦。今年初开挖市政工程时,被挖出来,重见天日。专家们紧急呼吁保护海珠石!市政府已决定将已显露的部分(30-60米)保护起来,供市民和旅游者参观。
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岛,以镇城之石出名。“神人驱石立,涌出水晶”(明·伦以诜语)。明代梁储《海珠石》诗云:“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说这是广州的镇城之石。岛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于南汉)、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国初年辟为海珠公园,为历史上著名的旅游圣地,龙舟竞渡之地。
传说海珠石为异域商人遗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郑惠南有《海珠石》诗云:“贾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飞珠入东海。宝物通灵莫能秘,陆离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园,珠女珠儿不敢采。”实是一块巨大的白垩纪红色砂砾构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爱群大厦一带,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水光波映,闪闪发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时作了一首游览口占云:“南海丽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说海珠石晚上也会发光。又因珠江潮汐变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诗人梁乔升说:“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红潮两道流。”多么动感的关景!
海珠石又因为南宋著名诗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这里读书而出名。岛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他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历任大学博士、校书郎、吏部侍郎等职。所以有人说在文溪祠读书可以中状元。
海珠石(岛)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静澜”的核心景点,历代有关诗咏达50多首。
古城传统中轴线
古城传统中轴线,是从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至海珠桥,全长约5公里的古城区城市传统中轴线。是从南越国赵佗建越王台、越王宫、越王井开始,南汉时期有呼鸾道、游台,明代有观音阁、镇海楼,从越秀山至人民公园、起义路一带,元、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后都是官府衙门重地,历经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国时期建筑了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海珠桥四个标志建筑后基本定型。
清人陈恭尹用“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来形容广州城的山川形胜,其所说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称海,文革前广州市民从河北到河南过渡还叫过海)。有专家形容这条中轴线是“一条扁担挑起山和水”,充分说明这条中轴线的历史份量。
中山纪念堂是我国最大的纪念会堂(有5000个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大屋顶建筑,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想照样建一个,都没有搞成。纪念堂为红柱黄墙蓝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八角亭式顶盖。堂顶为玻璃镶嵌的园形大吊顶,几十米跨度不见一柱,通风音响一流。顶部的金鼎高达4米,贴金片36166张,重1.8公斤。整个外型庄严雄伟,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
传统中轴线有四多:文物古迹多,著名建筑多,古树名木多,专业购物街多,文化含金量很高,是广州名城的一条千年文化轴线。她既是一条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线,也是一条雄伟壮观的景观轴线,是广州首选的旅游风景线。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带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其建筑形式、体量、高度和风格,必须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市规划局正在制定保护性的控制规划。
天河新城市中轴线
新城市中轴线是天河新城区和珠江新城建设后规划建设的新发展区的中轴线,北起瘦狗岭,经火车东站(广场)、中信大厦(80层)、天河体育中心、海心沙岛,跨过珠江至琶州塔、洛溪新客运港口的新城区中轴线。天河路以北以中信广场和中国市长大厦、大都会广场为标志的建筑、绿化景观,已经形成,这一带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群和绿化广场显示出广州新城市中心的现代都市风貌。她与古城区传统中轴线相比是不同风格和特色风貌,反映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美好前景,是广州发展都市旅游的最吸引旅游者的美丽景观。目前,附近天河路一带的天河城、宏城广场和广州购书中心已形成人气很旺的购物旅游区,附近的一号线地铁站是最旺的地铁站之一。
白云山、越秀山绿色风景线
白云山被称为广州的“绿肺”,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旅游圣地。由30多个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海拔382.3米,为全山最高点,是每年重阳节市民登高的热点,这里可俯瞰广州全景,新城、古城、南到珠江、北至白云机场,尽收眼底。
越秀山在50年代已辟为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三个人工湖的水面积6.69万平方米。
白云山、越秀山在市中心区的北廓,东西绵延数十里,古人称为“青山半入城”,是一条非常美丽的绿色风景线。它不但自然景观漂亮,而且对广州市区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环境幽静雅致,空气清新,是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也是广州旅游的最大、最好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达1000多万人次。
这条绿色风景线的文化品位很高,独具特色。
一是历史悠久。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秦汉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二是传说故事多。如秦始皇、安期生的传说。
三是文物古迹多。秦汉以来,越王井、呼鸾道、镇海楼、古之楚亭、白云仙馆、九龙泉、天南第一峰牌坊,以及众多的古墓葬和名人遗迹、遗址等。
四是宗教寺庙多。如三元宫、景泰寺、明珠楼、能仁寺、双溪寺等。历史上仅白云山就有13个寺庙。
五是各具特色的公园旅游点多。如越秀公园、麓湖公园、雕塑公园、云台花园、山顶公园、山北公国等。
六是历代羊城八景多,共有11景。
珠江风光旅游线
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了美丽的广州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岭南文化。
珠江广州河段风光旖旎,两岸的文物古迹和特色建筑很多。如石门风景区,沙面风景区的欧洲风格建筑群,粤海关大钟楼、邮政局大楼、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永安堂、江湾新城建筑群、孙中山大元帅府、琶洲塔、赤岗塔、黄埔军校、长洲要塞、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波罗庙、莲花塔、下横档岛、虎门炮台、南沙炮台、龙穴岛风光等。
从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到永安堂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外滩”,历来都是广州的标志。广州的几大银行总部和宾馆、饭店、戏院、百货点相当多,市有关部门拟把这里建成休闲步行街。
珠江广州河段70多公里,有11座各具特色的跨江大桥,有许多江心岛,其中最大的河南岛有90多平方公里,这里河叉纵横,果林飘香。新滘的万亩果园,被称为广州的“南肺”。
现在,前航道已被辟为旅游航道。近年来,市政府投资数亿元整治珠江提岸,设置灯饰,进行绿化和景观建设,已初步展现了两岸的新美景,这里将建成广州的“塞纳河”。两岸的地盘建筑商大做江景楼盘广告,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珠江夜游是广州的热点旅游线之一。
南越国古都文化风景线
自80年代以来,广州先后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遗址的地下石构建筑、南越国御花园和南越国宫殿遗址,是岭南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分别被列为全国五大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些二千多年前的南越国时期的文物,内容非常丰富,许多为广州及我国首次发现,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赵昧的陵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汉前期彩绘壁画石室墓,《考古学年鉴》定为当年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如“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等,还有15个殉人。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开发、城市物质文化发展、南越国历史都有重要价值,墓地现在已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1995年以来陆续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到儿童公园一带发现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水榭、御花园和宫殿遗址,反映了当时王宫的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情况,特别是地下石构建筑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媲美罗马古城。御花园则是我国首例宫苑实例。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目前,忠佑大街到北京路财厅前一带4.8万平方米的地方已列为文化保护区,儿童公园将搬迁,继续进行地下挖掘。市政府已决定在这里建立南越国博物馆。专家们预测不久的将来,还将会给市民一个惊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土的海外泊来品文物,如银盒、玻璃碗、象牙、玛瑙、铜薰炉、银币等,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物证,说明广州在秦汉时期已和海外通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证明。
先烈路近现代革命风景线
广州,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洪秀全在这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康有为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革命骨干人才;黄埔军校师生在这里举行东征和北伐;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并在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震惊中外的革命事件,产生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一批革命纪念建筑和遗址,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在先烈路,有10多处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国、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我在1959年到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到广州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因为在读小学时就学习过。这个地方已辟为黄花岗公园,是革命圣地,也是广州主要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多,仅是国外旅游者就有30多万人次,特别是海外侨胞来广州,都要去黄花岗瞻仰烈士墓,敬献花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先烈中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11年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广州发动起义,攻打两广总督府而壮烈牺牲的七十二位烈士墓园。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始建,1919年海外华侨募款建设了墓亭、纪功坊、月台、四方塘等建筑,以后又增建了黄花亭、西亭、正门。1954年又一次扩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庄严肃穆,绿树成萌,满园黄花的纪念性公园。正门是凯旋式的大门楼,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浩气长存”金色大字。内有230米的墓道、泮池、石拱桥、七十二烈士墓碑、“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还有孙中山亲植青松和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黄花浩气。
十九路军陵园占地5.2万平方米。始建于1928年,主要建筑有花岗石的凯旋门、罗马园柱形纪念碑和半园形柱廊、门亭、英雄题名碑、抗日亭、蔡廷锴、蒋光鼐墓、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浮雕墙和展览馆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先烈南路和东风路交界处。正门刻有周恩来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广州起义纪念碑刻有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陵园中心为烈士墓包,护墙刻有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还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四烈士墓、叶剑英碑和广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红陵旭日”为羊城八景之先烈一。
先烈路上还有邓荫楠墓、兴中会坟场、张民达墓、邓仲元墓、朱执信墓、史坚如墓等。
在一条几公里的路上有那么多的陵园、英雄墓和纪念建筑,是全国少有的,这是一条内涵非常丰富的革命文化风景线。
宗教文化风景线
在城市传统中轴线西侧有一条宗教文化风景线,从解放北路——六榕路一一光孝路一一光塔路——一德路有三元宫、六榕寺、光孝寺、光孝堂、,怀圣寺、五仙观,、石室圣心堂等五个宗教的七个寺庙和清真先贤古墓等八个宗教文化旅游点,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特别是佛教、道教的游客很多,人气鼎盛。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解放北路兰圃西侧,为唐代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阿布·宛葛素来华传教在广州逝世后的墓地,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古墓,被国际穆斯林视为圣地。墓园四周用青砖高墙围绕,内作庭园式布局,有敞口厅和拜堂等建筑。附近还有历代知名的伊斯教徒墓地。每年来广州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阿拉伯商人及其他来访的阿拉伯朋友都要前往朝拜。
三元宫。位于应元路,其前身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建的赵岗院,唐代改称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池、水为三元),是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曾到此修道。三元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每逢初一、十五人气甚旺。
六榕寺。位于六榕路。始创于南朝刘宋年间,初名宝庄严寺,北宋时改名净慧寺。苏东坡到此游览,见寺内有六棵榕树,便题写“六榕”二字,后人便称六榕寺。内有建于梁大同年间的六榕塔,八角九级(内17层),高57.6米,珠栏碧瓦,丹珠红墙。内藏昙裕法师从海外带回的佛舍利。南有碑廊,有一批珍贵文物。六榕花塔为广州标志的旅游景观之一。
光孝寺。位于光孝路,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后建为制止寺,南宋后称光孝寺。社会流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说法,说明光孝寺历史之悠久。禅宗六祖惠能于公元676年(唐仪凤元年)在此削发受戒,建有瘗发塔、六祖殿以为纪念。寺内还有我国最早的东、西铁塔(铸于南汉,又名千佛塔)和诃子树,闻名中外。光孝菩提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路还有基督教光孝堂。
惠福西路有五仙观,建于明代,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内有五仙人拇扯和五羊塑像,为广州之别称羊城的起源地。还有建于明代的岭南第一楼。明、清二代,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一德路有圣心堂(俗名石室),是广州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全国最大的哥德式石构建筑物,高58.5米,历时25年建成。
四、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部门
规划市政院
以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市政工程设计为手段,联动西南设计院勘察设计优势,着力为政府管理部门、城市发展投资方提供区域产业发展策划、旧城改造及新区规划、城市节点专题研究、市政交通工程设计、乡镇特色提升改造、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等长期持续、专业融合的多方位服务。
院长:李琦(兼);副院长:桑刚;院长助理:毛宇;胡俊;总规划师:刘刚(兼);
第一设计所
土建设计所,擅长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西藏博物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项项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站楼、西藏大学等。
所长:刘忆; 副所长:赵彦翔;所长助理:黄技
第二设计所
土建设计所,涉足建筑、风景园林、规划、地铁、市政等领域。代表设计: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与一所合作),金控后台服务中心,成都高新Village3期(与六所合作),成都规划展览馆,广州博物馆(与三所合作),成都环球贸易中心,成都非物质遗产文化中心,郭沫若文化故居等。
所长:韩杰;副所长:程锐
第三设计所
土建生产所,擅长体育建筑、博览建筑、办公建筑、文教建筑、交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自贡恐龙博物馆、成都市城北体育馆、四川省体育馆、成都市体育中心、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火车东站、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龙湖长桥郡、龙湖弗莱明戈等。
所长:蒋晓红;所长助理:夏炜
第四设计所
土建生产所, 擅长博览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三星堆博物馆、绵阳南郊机场候机楼、西南财大新校区、南充体育中心等。
所长:张祖强; 副所长:苟鑫;所长助理:高冬冬;
第五设计所
土建生产所,擅长城市综合体(办公、商业、酒店),医疗建筑,文教建筑等方面。代表作品:花样年·美年广场二期、郫县中信项目(五彩城)、成都三峡大厦、成都水游城、中国二重(成都)工程技术总部大楼、雅砻江流域集控中心、新希望国际、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控中心等。
所长:陈钢;副所长:陈一曦
第六设计所
土建生产所, 擅长城市综合体建筑、超高层建筑、体育建筑、宾馆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医疗建筑、文教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重庆未来国际、重庆大坪商业中心、昆明七彩云南第一城、成都东客站龙之梦新城、锦江宾馆新馆、成都王府井商城、人民大会堂改造、和记黄埔南城都汇、雅安市人民医院门诊住院大楼、重庆南坪体育中心、云南大学呈贡校新校区建设等。
所长:陈彬;副所长:李子建
第七设计所
土建生产所, 擅长居住建筑、酒店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文教建筑、超高层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首创爱这城、建发鹭洲、成都花园三期、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新希望西区洲际酒店、仁恒置地广场、航兴国际、东方广场二期、四川省新闻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洪河医院、西南交大成都总校、中国石油大学、甘孜州民族博物馆等项目。
所长:彭浩; 副所长:茅锋
第八设计所
土建设计所,擅长体育博览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常州体育会展中心、青岛体育中心、成都市技师学院、康巴岭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西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沙河堡1号等。
所长:黄祖毅;副所长:余晓曼;所长助理:李博
机电设计一所
院下属的机电专业设计所,可独立承接给排水、电气及暖通工程设计、咨询、科研任务。
所长:吕鹄鸣
机电设计二所
院下属的机电专业设计所,可独立承接给排水、电气及暖通工程设计、咨询、科研任务。
所长:郑庆军
机电设计三所
院下属的机电专业设计所,可独立承接给排水、电气及暖通工程设计、咨询、科研任务。
所长:王金雪
设计项目管理部
负责管理、协调重大建设项目,充分发挥西南院整体设计优势,对院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联合院下属相关设计所,组成项目组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目前正在实施项目:重庆江北机场T3A航站楼、交通枢纽及高架桥项目。
总经理:杨国
执行总经理:金戈
总经理助理:沈旭涛
海外业务部:
境外设计项目经营与管理综合部门,设计业务范围涵盖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博览建筑、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代表设计:援瓦努阿图国际会议中心、赤道几内亚国际会议中心、巴基斯坦人马座、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大楼、利比亚班加西10000套住宅、援肯尼亚莫伊国际体育中心、援尼泊尔公务员医院、援尼泊尔国家技工学校、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马达加斯加国际会议中心(设计监理)、援泰国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等。
执行总经理:王培、李明志
重庆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院于2009年3月在原重庆分院基础上正式更名成立,现有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机电工程师10余名,各专业技术人员近100人。在文化教育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住宅建筑、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及空间结构等设计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代表作品:重庆龙湖时代天街项目、龙湖江体项目、重庆万州万达广场、重庆中海江北城C地块项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医院、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项目、重庆袁家岗奥体中心、三峡博物馆、重庆财富中心、未来国际大厦、重庆龙湖观山水等重大工程项目。
院长:周健; 副院长:王元元、 杨成
黎佗芬工作室
2008年6月成立,由院资深总建筑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黎佗芬牵头挂帅,数名有经验的设计人员组成。该工作室主要负责设计项目的前期投标、方案创作以及后期建筑控制服务工作。擅长体育建筑、大跨度空间高层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整体规划等。代表设计:包括重庆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游泳跳水馆(获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铜奖)、武汉体育学院体育馆、双流建设大厦、成都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等
高士策工作室
2008年6月成立,由院资深总建筑师、四川工程大师高士策牵头挂帅,数名有经验的设计人员组成。该工作室主要负责设计项目的前期投标、方案创作以及后期建筑控制服务工作。擅长大型民用建筑、博览建筑、商业建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等。代表设计:自贡恐龙博物馆、成都王府井商城、市建委办公大楼、重庆市长寿区行政办公会议中心。
郑勇工作室
在院“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内发展领先、品质一流、最具竞争力的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愿景指引下,郑勇建筑设计工作室(Z.A.D)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工作室由四川省设计大师郑勇牵头,坚持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推进品牌建设,坚持设计的原创性和专业化,“十二五”期间力争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品牌和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口碑及占有率。
成都市城市设计研究中心(英文缩写:CDUDC),
以城市设计和研究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性机构,提供以城市运营为基点的相关咨询服务。是整合各方设计、咨询、研究资源的合作平台。为政府决策、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提供城市设计和城市运营方面的咨询和研究服务。
主 任:李琦(兼);主任助理:刘晨熙;总规划师:钱方(兼);总建筑师:刘刚
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研究中心
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研究中心由原建筑物理研究室和机电设计所组建而成,在建筑物理环境、空调系统设计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工程设计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十多项。
主任:冯雅
建筑幕墙设计研究中心
专业从事大型现代建筑幕墙设计研究的服务机构(独立第三方幕墙顾问咨询机构),以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强大专业技术为后盾,拥有多名从业经历均在十年左右资深幕墙专业设计师,擅长各类型复杂幕墙方案及施工设计。代表作品:成都电力生产调度基地,成都南部核心区2号地块A、B区办公楼,镇江体育会展中心,成都市武警支队综合办公楼,成都七中高新校区等项目外幕墙工程。
中心主任:殷波(兼)
装饰设计研究中心
依托本院强大的业务和技术力量打造的专业室内装饰设计研究机构,自成立以来,完成包括文化、教育、办公、商业、酒店、居住、医院、体育、交通等大型装饰设计室内作品数十项,并应邀参加多项设计大赛和学术交流活动,获得较好反响。主要建筑装饰设计作品:中国医学输血研究所、成都市国安局、新华社成都分社(高新区)、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成都电力公司生产调度基地、赛内铁克(成都)办公楼、四川省机场集团办公楼、广元市政务中心
中心主任:张国强
体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以国家设计大师黎佗芬为核心,以中青年建筑师为骨干,专注于体育、会展、演艺建筑的设计及研发。近年来完成重庆、青岛、常州、镇江、昆明等多个大中型体育中心,其中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游泳跳水馆分获国家设计金奖、铜奖,常州体育会展中心获国家设计金奖。
主任:蒋玉辉
智能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专业从事现代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研究服务机构(独立第三方智能建筑前期策划和顾问咨询机构),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智能建筑专业设计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从事文化、教育、办公、商业、酒店、居住、医院、体育、交通等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前期策划和弱电深化设计专项工作。设计代表作品:西藏大学、西南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四川文理学院等院校项目。
中心主任:熊泽祝 副主任:袁欣 总工程师:杜毅威
四川西南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西南广厦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西南标办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四川西南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西南房屋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成都西南建筑科创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西南建筑科技创作培训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西南楼宇机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州博物馆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