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整治后景观设计(西溪湿地整治后景观设计现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西溪湿地整治后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西溪湿地·洪园怎么逛?
1、“杭州三西”之一,久负盛名
西溪湿地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杭州必游景点。洪园是西溪湿地公园的一部分,西溪湿地的代表性景观——水塘、绿意、芦苇、游船、青石板路等,在洪园都能看到和体验到。雨天的湿地,就是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天然氧吧,逛起来更加舒服。
2、天然湿地的野趣美景
郁达夫曾在《西溪的晴雨》中将西溪与西湖作比较:西湖“太齐整,太小巧,不够味儿”,而西溪充满了“野趣”。你可以泛舟湖荡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野趣妙意,令人流连忘返。
3、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洪园与东区一样有水、有塘,但关键洪园更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这里有洪氏家族文化和五常水乡文化。 钱塘洪氏家族,宋明两代,曾出过三宰相、五尚书,人才辈出,是八百年“钱塘望族”,诗礼传家,久盛不衰,也是杭州城市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氏家族对西溪湿地的影响非常大,西溪湿地的许多文化传统、民间习俗,直接源于明代洪氏家族,现在“五常”的地名就是由明代洪氏“五尚书”通假转化而来。现如今,“五常龙舟胜会、十八般武艺”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在观景的同时还能了解湿地水乡的文化内涵,这是旅行更深刻的意义所在。
4、人少清静
洪园开放得较晚,游人三三两两,景色更生态,有城市中难得的一份清幽静雅。而且跟东区是通票,东区喧嚣繁杂,不如来洪园。
西溪湿地·洪园有什么看点?
洪园景区可概括为,一堤四景四村,我来通俗解释一下。
一堤,叫寿堤,是西溪湿地公园“福禄寿”三堤里最长的一条,类似园区的一条石板步道,全长5470米,将众多的西溪美景串珠成链,构成了一幅西溪湿地中最美的图画。
四景,属于“西溪十景”中的四个景色,分别是洪园余韵、蒹葭泛月、火柿映波和龙舟胜会。
四村,其实是景区的四大功能区。分别是西溪农耕文化体验村、五常民俗文化村、西溪大众休憩村和西溪艺术集合村四个村落。
其中,龙舌嘴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在大众休憩村区域,设有电瓶车站和电瓶游船码头,另外还有生态、节能等科普展览。五常民俗文化村是重头戏,有很多小景点,比如洪氏宗祠、江南明清古建筑群、五常人家民俗馆、龙舟胜会、观音精舍等,洪园的文化底蕴集中体现在这片区域。艺术集合村是一个艺术聚落,8位新锐设计师打造38个系列建筑群落,现在有许多创意公司和文化投资公司在这里创作、创业。农耕文化体验村,主要是农耕渔耕文化体验。
1、洪氏宗祠洪氏家族祭祀先祖的地方。宋明两代,洪氏曾出过三宰相、五尚书,人才辈出,是八百年“钱塘望族”,诗礼传家,久盛不衰。《长生殿》作者清代洪升就属洪氏一门。
现如今的洪氏宗祠为重建,建筑为传统的三进两院,有门屋、享堂和寝殿等,里面展示的是洪氏家族的先祖画像、神祖牌位、家规祖训、皇帝授命的昭告和楹联匾额等。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明末清初洪氏祠堂的基本面貌和洪氏家族概况。宗祠门口的五对桅杆由功名石固定,代表着家族内出了五位举人或进士。洪氏宗祠门前有一个水上舞台,呈现地方特色节目,比如五常十八般武艺、水上越剧等。
位于西溪湿地景区内的祠堂,在当地有些名气,建筑年代久远,在祠堂内摆放着很多本族先祖的牌位。
2、荆源访古在洪氏宗祠后面,由近50幢江南古建筑组成,“荆源”是一个乡土地名,“访古”即寻找原生态的西溪。看这些古建筑,我们更多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道的江南风貌。
3、洪府明代尚书洪钟晚年归隐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养吟咏之地。洪钟退出官场后,就以西溪水土来续写他属于封建士大夫的文人情怀,洪园中槿篱茅舍,小桥流水,花木扶疏。洪钟在西溪筑书楼,课子弟,倡文风,成为了西溪隐逸文化的突出代表。这次的洪园复建,按照相关诗句中的意境来营造,园内乱石崩云,奇花异草任意生长,体现了西溪湿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归隐文化。
4、东关荷塘这里有大片的莲花、荷花、鸢尾等水生植物,与陆地上的垂柳、梅花、樱花相映成趣,让人浏览往返。登上观光塔能360°俯瞰西溪湿地•洪园,相当壮观。
二、西溪湿地公园简介 西溪湿地公园介绍
1、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和余杭区西北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湿地内河流总长100多千米,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2、2009年7月7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录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1月11日,杭州西溪湿地旅游区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成为中国首个国家5A级景区的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10月31日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三、西溪湿地公园有哪些好玩的
(1)西溪三堤十景:福堤、绿堤、寿堤、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宸迹、河渚听曲。
(2)西溪看点:在“杭州三西”(即西湖、西泠印社、西溪)之一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独钓塘边,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观芦,冬日探梅,各种各样令人愉悦的游憩活动全凭游人兴致。
(3)西溪一期共开放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点。这些充满当地特色,富有湿地风情的活动不妨去领略一下。
简介: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杭州之肾”和“副西湖”美誉。
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简介
杭州之肾——西溪湿地
有“杭州三西”(即西湖、西泠印社、西溪)之一的西溪终于开始着手打造了。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南去西湖不到5公里,距市中心武林门也仅16公里。
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旧时从秦亭山舟行至留下十八里,沿水有十八座桥、十八个湾,沿山有南宋十八里辇道,景区内有一百零八个景点。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
不论你以什么交通工具到达,进入景区后一律改为舟楫,让你领略“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从容。你可以赤足走在田埂上,那些枯黄的野草踩上去松松软软的,也褪去了你在都市整日打拼的疲惫。也可以走在铺着卵石、石板的园路上,去一路感受“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景致。两船交会时,激荡的水流和着劲风,吹落了不少漫天飞絮般的芦花,真是入了“一叶扁舟,闲看芦花”的山水画意境了。而树上松鼠精灵般的转身跳跃,岸边水獭神出鬼没般地出入,滩涂上水鸟仪态万方地疏理着自己的羽毛,鸟巢中依稀传来小雀的呢喃。
进到园中,买好船票,就可以安心体会西溪之水了。顺着水道前行,两岸茅舍俨然,芦苇丛生,和芦苇一样高的水生植物上顶着黄色或红色的花蕊。湖面上水草鲜润柔婉,水面上绿色浮萍漂浮,莲影摇曳,几抹粉色婷婷点缀其中,野鸭水鸟凫泛。生活在有水的城市里是一种福气,而杭州人真的是福人中的福人了。除了西湖,还有这块西溪湿地。所有去杭州的人,都知道要去看西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别忘记了西湖边上的西溪湿地。
四、西溪湿地旅游景点有哪些
西溪看点
概述
在西溪,或泛舟湖漾,或独钓塘边,春日踏青,夏日采菱,秋日观芦,冬日探梅,各种各样令人愉悦的游憩活动全凭游人兴致。 西溪一期共开放烟水渔庄、秋雪庵、西溪水阁、梅竹山庄、深潭口、西溪梅墅、西溪草堂、泊庵等八大景点。这些充满当地特色,富有湿地风情的活动不妨去领略一下。
鸭子湾里看鸭子
西溪景区水网密布,溪、河、湖、港、湾、塘棋布,河港纵横,水塘相连。
坐船从码头出发,沿途会经过一个湾口,叫做“鸭子湾”。这个名字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由于这个湾口的形状像鸭脖子一般弯曲而得名;另一个说法是因为这里水中生物繁多,鸭子喜欢成群结队来此觅食,在湾里常常能见到或悠闲划水、或忙碌捕食的鸭子而得名。但不管哪种说法,游客都可以看到和体会到这里浓郁的野趣和勃勃生机。
行走在烟水渔庄岸边,你也能在水草丛里发现鸭子的踪影,野趣生动。
登上高台观飞鸟
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西溪湿地登高望远,感受的不是荡气回肠,而是精灵般的小鸟。
西溪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已发现的鸟类有白鹭、杜鹃、黄鹂、喜鹊等89种,接近杭州鸟类种系总数的一半。西溪观鸟主要有两种类型―――高台观鸟和掩体观鸟,一为远观,一宜近窥。
在烟水渔庄有一幢三层的楼阁式建筑―――烟水阁,那里是高台观鸟的好去处,游客在这,可以用望远镜细细欣赏鸟类飞翔或栖息,又可以不打扰鸟类生活。秋雪庵周围的河渚芦荡,借着芦苇做掩护,同样也是观赏鸟类的好去处。
小船悠悠探梅花
杭州历来有几个赏梅盛地,比如灵峰、超山等。在明代中期,西溪与灵峰、孤山并列为杭州三大赏梅盛地。至清代,西溪探梅已成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在西溪观赏梅花,最富有韵致的地方是:水上观梅、摇舟探梅。《西湖志》称: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弥漫如雪。
现在划船进入西溪,除了沿水路能不时看到岸边梅树探头外,湿地东南片的西溪梅墅更是集中了各类梅花。沿梅墅西边的水路由南向北,过春信桥,就能看到满山遍野的梅花。登岸拾级而上,有两个草顶建筑,再前行,就可以看到杏梅园和红梅坞。杏梅园是梅墅土坡最高点,可以倚梅望远;红梅坞以梅树为篱,再现旧时生活场景。
漫步旧时石平桥
西溪湿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鱼塘,所以自然也有很多桥。河流是自然,桥梁则是文化。西溪原来有很多古桥,比如问云桥、得仙桥、盈春桥等,每一座桥都有一段传说,但不少桥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消失,只留给后人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西溪湿地里,还有很多三孔条石平桥。它的特点是桥面平直,没有桥栏杆,或栏杆很低。据说这种桥大多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叫张大仙的石匠造的。这样造桥省钱,没有坡,没有栏,也方便了当地农民挑担过桥,免得碰撞。
领略吐翠老樟树
西溪湿地里有包括梅、竹、桑、柳、茶等不同类型的植物200余种,其中保留下来的老柿树在一期工程内有2802棵,观赏各种植物将成为游览西溪的一大乐趣。
深潭口村位于西溪湿地西北部,过去这里有一个很深的水潭,四周河水呈十字形在此交叉相连。沿潭自东北至西南,有三棵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夏天坐在树下,几乎感觉不到炙热的太阳。这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
花丛相伴好野餐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春天到西溪踏青,一直是杭州人的传统。这时候的西溪湿地,水绿如蓝,花开似火,到处生机勃勃。无论在草滩上漫步,还是驾舟荡漾在碧波上,都会让人神清气爽。
到了吃饭时间,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自己在水边觅一处花丛,以蓝天为顶,绿草为毯,百花为屏,虫鸟为伴,摊开准备好的野餐布,拿出家中带来的各式美味,吃上一顿风味独特的花下野餐,这样一定会使你情趣大增、胃口大开。
品品西溪大碗茶
西湖龙井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中外皆知。但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西溪茶叶,自古也是声誉很高。
清代著名经学家孙晴川家在西溪,他写的《南漳子》一书就指出西溪地少水多,土地适合种茶,由于没有田种,就用茶叶来换米。西溪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很高。明朝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佛教居士冯梦祯,曾经做过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校长)。他死后就葬于西溪,在他的著作里,盛赞了西溪的茶叶,说“西溪茶利之厚,十倍于龙井。”
现在在深潭口,还能品尝到西溪特有的大碗茶。大大白色瓷碗盛上满满的茶水,色泽醇厚,入口甘甜,每碗售价1元。
西溪十三景
【周家村入口】
越过西溪桥就进入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换乘中心——周家村,这是整个园区的主入口。
周家村除了是游客集散和了解园区信息的主要区域外,还设有“西溪问茶”茶室供游人消遣休息,“西溪礼品”出售西溪特有的鸭舌帽等礼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西溪生态展示馆和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所在,充分体现出园区以生态为重的理念。
【烟水渔庄】
烟水渔庄
烟水渔庄一个三亩大小的鱼塘被烟水渔庄款款而拥。沿路上岸,几株不知名的植
物上飘来阵阵清香,庄内坐落着数家茶室,都由原来的农家两层木结构民居改造而成,幢幢小楼临水而建,品茶、赏湖合二为一。
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濒临朝天暮漾。这里展示了西溪农事鱼耕活动,也是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在美丽的渔庄里,我们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种风味和品种的淡水鱼;大众垂钓区让游客享受到野外垂钓的闲情逸致。
可以与当年西溪曾享有盛名的秋渔庄相媲美。现在的烟水渔庄,就是借鉴前人《秋渔庄》的诗歌意境,将此处原有若干农家民居加以间疏、削层、改造、扩充而成的,以水乡民居风格为主体。烟水渔庄的“烟水”,有三烟之妙:柳烟、云烟、炊烟,人与烟水共处,犹如身临仙境。垂钓于湖边,散步于塘堤,喝上一口本地的米酒,感受一番西溪原住民的生活。
【泊庵草堂】
泊蓭草堂
泊蓭草堂穿过普济桥,水系豁然开朗,一座孤岛长着几棵参天的大树,右边的岛
屿前有一个由木船改建成的小码头。登上码头,走过一条约二十米的竹径,“戴”着浓密茅草的泊庵显现在眼前。“庵”是草堂的意思。它最早是明末邹孝直的庄园,周边芦苇丛生,野趣盎然,整个庄园犹如仙岛泊于水上,故名泊庵草堂。
此为明末清初钱塘人邹孝直(名师绩)的庄园。邹氏读书乐道,不求闻达,与两个弟弟在此耕读自娱,诗礼治家。当时这一带芦苇丛生,野趣盎然,从高处远远望去,整片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故名"泊蓭"。
这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堂屋为草顶,自然质朴,与周边林木融为一体;建筑外部朴实、天然,内部梁架稍见精致,门窗处理带有魏晋建筑构件元素,含蓄地映射隐士们的清高与雅致。泊庵草堂内最中间摆放着一个古式屏风,四周陈列着文房四宝及老式家具,左边则是一间临水茶室,果真是读书、喝茶、赏景的好去处。
【西溪水阁】
西溪水阁
西溪水阁沿着开阔的水岸,曲曲绕绕,穿过两座小桥方至水阁,沿途景域开合,
变化有致,竹林柳烟,屏障掩遮。西溪水阁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为文人隐居深泽、藏书读书之地。
水阁由两组建筑组成,东为“拥书楼”,西为“蓝溪书屋”。水阁的墙面,下部山墙为夯土墙,上部为露出梁架的编竹夹泥墙,乡居气息浓郁。东西各有一处埠头,岸边各设一座小亭(东为鹭亭),以方便游人上下与休歇。一座石板桥将东西岸相接通。登临西溪水阁,远眺翠嶂连绵,近闻轻波拍岸;岸上桃红柳绿,水中层波叠影。西溪水阁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阁、水交融之“真阁真水”的无限情趣。
西溪自古多文人。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文人们许多的墨宝和足迹,西溪水阁主要用于文人藏书、读书及会友。如今的西溪水阁,有"兰溪书屋"和"拥书楼"两处藏书楼,使得游人在西溪厚重的文化气息中,去追随当年文人隐士的避世清闲。
【梅竹山庄】
梅竹山庄
梅竹山庄登岸后踏上一条两边小径,向左跨过一座木桥,邻水架起一艘棕榈覆盖
的仿制渔船,船上的一条粗绳牵着水中的渔网,极具野趣。往右沿着小路向前,便是梅竹山庄的门坊,探头望去,庄内绿意盎然。
梅竹山庄是清代文人章次白所建。如今的梅竹山庄,主要有“梅竹吾庐”、“萱晖堂”、“虚阁”三个主体建筑。进院门先到梅竹堂,再向堂后经小桥按序至四序斋和虚阁。由南而入,沿百米羊肠小道至浮亭,亭西侧有一柿树,亭东又有一松树,浓阴似伞,亭亭如盖。游人站立亭下,举目抬望山庄,但见渡头塘堤横亘前方,梅竹吾庐隐约在绿阴之后,萱晖堂依稀露檐于梅竹深处。
此为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1857)所建。庄内多古梅修竹,据史料记载,章次白对西溪的挖掘、疏浚工程作出的贡献很大。其为人性高洁,好读书,喜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故名。
【深潭口】
深潭口
深潭口船过了长春桥,便看到一片宽阔的水面,四棵上百年的大樟树分布在河
岸两侧,枝繁叶茂。这便是深潭口了。
《南漳子》一书记载道:“深潭口,非舟不能渡;闻有龙潭,深不可测。”四周河港相连,呈十字交叉,水面宽广,加上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环境氛围,最适宜龙舟竞划。因此,蒋村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胜会,都设在此处,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竞划龙舟是西溪历代相传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唐,兴于南宋,盛于明清;而“龙舟胜会”一词相传是乾隆皇帝下江南之际得于御赐。流传至今,它为西溪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为西溪的乡俗风情增色不少。如今的深潭口河两岸间隔着两三米就有一个青石板埠头,岸上有数十户民居,夹杂着座座石桥、数个葡萄藤架,江南水乡柔情依旧。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湿地公园的东南片,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
区。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辇道沿线, 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赏梅。"冷淡生活茶轩"正好印证了古人"竹下映梅,深静幽彻,到此令人名利俱冷"的意境。
与附近的梅竹山庄、西溪草堂、西溪水阁等,共同构成西溪梅竹休闲区的主要内容。西溪梅墅位于小村郎,原是梅农居住的小村落,而不是名人别墅。早在明代, 西溪梅墅就成为西溪著名的“曲水八景”之一。
【西溪草堂】
穿过一条长长的竹径,来到一户小庭院前,叩响清脆的铁环声,悬挂着“西溪草堂”匾额的门坊应声而开,一个精致的小院呈现眼前。地上长满了细细的青草,四周由篱笆筑成,青翠的竹子掩盖起白色的泥墙,古井、葡萄藤架、石椅……一幅淳朴幽静的农家图。突然,两只燕子从边上的“快堂”内飞出,看来燕子也喜欢上了这幅农家美景,在内堂筑起了鸟巢。
草堂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明代文人冯梦桢。整组建筑依鱼塘分作南北两部分,南面为正房,二层建筑。前后各一个院子。北面设草亭“绮云亭”,为赏梅玩竹、对酒当歌之处。草堂以环境幽奥、景域深远为特色:东侧堤岸葱茏,视廊深远,北侧野草浅滩,有湿地淳朴野性之美,西侧层叠与堤塘相连,将游人的视线引向远处疏朗的柿丛和带状的白茅,另有一番平远的意趣。
【秋雪庵】
穿过密布的水网,茂盛的芦苇,不时惊飞数只水鸟,船在芦苇荡间穿行,边上出现一个孤岛,那便是秋庵。位于西溪河渚湿地最中心的水域的秋庵,四面环水,只有靠小船划桨才能进入。
因在孤岛之上,向东向南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一片白茫茫的意境。明代大书画家陈继儒便取唐人诗句“秋蒙钓船”的意境,题名“秋庵”。现在的秋庵,以民国时期老照片为依据,结合周围的自然风貌和前人的文字记载和诗文意境,重新设计恢复。秋庵是“秋八景”的核心景区、也是河渚胜地的静幽之境。
【西溪桑蚕丝绸故事】
位于烟水渔庄的西溪桑蚕丝绸故事展示了南宋蚕丝图中培育蚕种、采桑养蚕、煮茧抽丝、制造成衣等二十二道工序。这些场景既再现了西溪妇女们的心灵手巧和勤劳的品质,又让游客们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了江南桑蚕丝绸的知识,感受到中国传统丝绸文化的深韵。
【西溪人家】
"西溪人家"(--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是对西溪原居民农家生活场景的再现。"西溪人家"中所展示的物品均是以前居住在西溪的农家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农耕渔事活动的劳动工具,其中许多东西都是西溪农家所特有的,如:猫气死、瓦盘、瓦圈、砖夹等。
【虾龙滩生态保护区】
虾龙滩生态保护区是湿地公园中最大的一块自然生态保护区,这里拥有众多水生陆生植被和野生动物,更是各种鸟类的天堂,为了让游客欣赏到群鸟纷飞的情景,我们在保护区内设置了观鸟台,鸟儿灵动的生气会不时给游人带来惊喜。
【湿地植物观赏区】
湿地植物观赏区处于烟水渔庄和深潭口之间,这里有大片池塘,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茭白、水葱、浮萍、野芹菜等。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一路走去,幽幽的菏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乐而忘返。
以上就是关于西溪湿地整治后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