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道教文化景观设计(四川道教文化景观设计图)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四川道教文化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四川眉山有什么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要详细
眉山,古称眉州,以三苏故里和历史文化名扬海内外。三苏之中,尤其苏轼,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巨擘。在“唐宋八大家”中,眉山占了“三大家”,为中华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图为建造于繁华地段的苏氏三父子雕像) 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各种水利设施星罗棋布,适宜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是有悠久历史的粮、棉、油、猪集中产区和调出区。
眉山风景旅游点多面广,有驰名中外的眉山三苏祠,东有"成都后花园"之称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仁寿黑龙滩,西有国家级森林公园洪雅瓦屋山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槽渔滩,南有苏东坡青年时读书的青神中岩寺,北有彭祖老人的故里彭山仙女山。
耕地面积201300公顷,粮食总产量168.9万吨;人均占有原粮50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达1778元。境内先后建成了粮食、油料、肉类、水果、生猪、水牛、奶牛、水产、禽类等几十个全国、全省的商品生产基地,不仅有地区特色,而且有不少名优品种和拳头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眉山特产:
眉山脐橙、千年文化名菜东坡肘子、传统特色食品"龙眼酥"、张记芝麻糕、干巴牛肉、文宫枇杷、彭山甜皮鸭、彭祖寿柑、峨山茶、三峡江团鱼、青神棚柑、青神竹编。
三苏祠景区位于成都市西南眉山县城郊,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三苏祠占地约568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小桥频架,曲径通幽,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
祠内主建筑以正门、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荷花池岸亭阁徐徐向外展开,显得疏而不散,紧而不促,布局自然流畅。正殿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东侧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
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
三苏祠因三苏父子而享誉中外。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为民众做了不少好事。
三苏祠自明、清以来就收藏有一批文物,50年代建立三苏纪念馆后,更为广泛地征集有关三苏的文物。迄今馆藏文物共有5188件,其中历代刻印的三苏文集及有关古籍书3256件(册),字贴拓片578件,明清及近现代书画1002件,陶瓷及其它类352件,碑亭收藏68种145通碑刻,是三苏研究、陈列展览的珍贵资料。
槽渔滩风景名胜区位于洪雅境内青衣江上游,景区面积18平方公里。风景区内,古老的桫椤树群影映着碧绿的水面,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交相辉映,构成独特的江峡风光,饮誉中外。是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州亭、半潭秋水一房山、采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西门等。正殿、启贤堂、瑞莲亭为清康熙年间所建,近现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筑为模式,使之成为一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变,怪石磷峋、飞瀑悬挂、鹰翔山谷、鹤立江畔。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不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与恐龙同时代生长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桫椤树;栩栩如生的神龟饮水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笑佛";传说中二郎神斩妖治水留下的"砍断山"、"龟都府";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通道之一的"竹箐关"古栈道及许多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石刻和寺庙,利用天然岩石开凿建造了一尊长45 .3米、高12.5米的大型卧佛;描绘雕刻了80多幅释迦牟尼生平佛传故事和摩托车岩造像壁画;仿建国内108座名塔于一处,构成千塔佛国;此外,还在景区内恢复重建了洪雅名?quot;奎星阁"等古建筑4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景区内新建宾馆、疗养院、度假别墅等7个,接待床位1200多个,具人之一。他的词既豪放坦荡,又清旷婉丽,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与绘画,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槽渔滩风景区与乐山大佛、峨眉山、眉山三苏祠、夹江千佛岩等风景名胜区形成环状的旅游网络。该风景区距洪雅30公里,乐山95公里,成都168公里、峨眉山70公里、雅安28公里、眉山84公里、夹江66公里,旅游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巴蜀一颗旅游新星。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0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森林公园,距成都211公里,距乐山大佛80公里,距佛教圣地峨眉山56公里,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构成川西南旅游"金三角"。公园主要由玉屏人工林海度假景区、八面山寻古揽胜景区和核心景区--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组成。该园是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体,有植物3600多种,被子植物总科数占世界被子植物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水青、铁杉、红豆杉等。有46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熊猫、羚羊、黑颧、绿尾虹雉等6种一级保护动物,小熊猫、猴等17种二级保护动物。
瓦屋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未,老君西行到位于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访道隐居。汉未张道陵到山下的易俗传道创教留下《张道陵碑》。元未明初,张三丰到瓦屋山修行创"屋山派",后被明王朝诬为"妖山"予以封禁,然而朝山游人仍然络绎不 绝,与峨眉山相互媲美,被称为姊妹山。
远古青羌文化依赖尚存。远在西周未年,瓦屋山即得到开发,蜀国开国国蚕丛--青衣神葬在瓦屋山,古羌人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庙堂"川主"、"圣德"、"薄山"、"遗福"、"万安"等,祀青衣神,成为有名的"青羌 之祀"。
古今名人遗迹众多。从周秦到明清有许多墨客车骚人登临瓦屋山,如邓通、辟支、张道陵、诸葛亮、葛洪、岑参、苏轼、陆游、杨升庵、何绍基等人都曾与瓦屋山结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和优美传说,当代也有许多科学家和文化的知名人士,登临瓦屋山并留下极其珍贵的记录。
二、兴隆山的道教文化
传入兴隆山的宗教是道教,始于东汉桓帝永寿年间,四川鹤鸣山人在兴隆山传播张道陵道教理论,始有人在兴隆山修行,此后,历代绵延不绝。佛教于汉明帝时传入我国,东晋十六国时乞伏炽磐在尖山东山堡下修“千佛洞”,唐贞观时佛教盛行,新营有十二寺,苑川有三寺,麻家寺一带有三寺。伊斯兰教于清乾隆八年(1743)传入榆中。基督教始于清末光绪年间由三角城乡大兴营村人沈学廉引入。迄至今城关镇教堂有信徒500多名。纵观历史,道教为兴隆山宗教活动的主体,所以,史称兴隆山为道教名山 。
道教源于殷商时代卜筮吉凶的巫师。汉成帝时(前32—前7)方士甘忠将黄帝、老子(合称黄老)的道教学说与儒家谶纬学说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太平经》的出现与传播,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道士形成于战国时期,时齐人邹衍以五行阴阳学说解释“知仙方”、“炼丹术”,此“神仙方士”逐渐变为道士。道士宗派较多,存在时间较长的有两大派:一是张道陵(34—156)创始的“天师道”,又称正一派、正一道、阴阳,不出家,不蓄发,可吃荤、娶妻;二是宋代陕西咸阳人王重阳(1113—1170)创始的“全真派”,称道士,住道观,蓄发挽髻。道观首建于武帝封二年(前109),“公孙卿上言武帝:‘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盆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面候神人”(《史记?封禅书》)。
兴隆山道观发祥于何时,尚无准确文字记载。据道士武宗贤回忆,兴隆山自在窝有本《神仙纲鉴》说,东汉张道陵传道时,兴隆山就有了庙宇。而另一种说法是始于两晋。“唐宋时香火兴旺,称”洞天福地“(《栖云笔记》)。清代盛期共有道观七十多座,房屋近千间。顺序按”神“的尊位高低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东峰有虚皇殿,祀虚皇道君(元始天尊);玉皇殿,祀玉皇;杨泗将军殿,祀杨羲;太白泉,祀太白金星;三官殿,祀道教最先奉祀的神祗,即天官、地官、水官;三教洞,祀孔丘、释迦牟尼、李耳;无量祖师殿,祀无量太华天尊;老君殿,祀李耳;孙真人庵,祀王重阳弟子之七孙不二(女、清静派);娘娘殿,祀天竺人韦古道;灵官殿,应祀都天灵官王善,而兴隆山却《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关圣殿,祀忠孝节义烈士关羽;山神洞,祀烛龙;龙王庙,祀传说中主管降水之神——龙王敖广;混元阁,祀上清灵宝天尊;斗母宫,祀北斗众星之母女神——”先天斗母大圣元君“,又称园明道母天尊(即斗姆、北斗星);雷祖殿祀太乙雷声应化天尊,并称都天纠察大灵官(又称作黄帝之妻,乃误);寿星庵(女道士住持称庵),祀南极长生司命真君,并称南极真人;三清殿,祀玉清境清微元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道德天尊;七真殿,正殿祀王重阳七个弟子:马钰(后开遇派)、谭处端(南天派)、刘处玄(随山派)、丘年机(龙门派)、王处一(嵛山派)、郝大通(华山派)、孙不二(女、清净派);东西两侧殿祀南五祖张伯瑞、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玉蟾,北五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灵官殿,祀王善;二仙洞祀秦致通、李致享;三圣洞祀轩辕、苍颉、文昌;朝元观祀吕洞宾;丘祖阁祀长春真人丘处机;土地祠祀土地;北峰东岳台东岳殿,祀东岳大帝,全称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天齐大帝、东岳泰山君、邦都大帝;救苦殿,祀太乙救苦天尊;还有六曹殿、十王殿、白云观、五龙宫、财神殿等。谷底有总神殿祀”十天尊“: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东南方女子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和混元老祖等。
道教宗派最大的有四个,其中真大道与太一道在元明时衰败,只存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指出家道士,以王重阳为教祖。正一派道士民间俗称天师道,以张道陵为教祖。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孛儿只斤铁穆耳授天师道传人张宗寅次子张玉材(第38代天师)为”正一教主“。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一般不蓄发,可吃荤、娶妻,主要从事斋醮、诵经、做道场和察看风水、划穴安灵、卜吉凶等。
兴隆山道观均由全真派道士主持。唐前无考,宋有秦致通、李致享为全真派第17代。其辈次为:怀玄抱真,道合无为,养素守默,保光图和,致虚冲阳,承化弘先。
清乾隆、嘉庆年间刘一明为全真龙门派(龙门派由王重阳弟子丘处机所创)第11代弟子。其辈次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兴隆山由全真龙门派第12代弟子为冯阳贵、康阳全、张阳志、马阳建、刘阳精、李阳新、李阳益、自阳和、李阳观、任阳固;第13代为唐来绣、魏来成、贾来宾、刘来庆;第14代为魏复林、郭复祥;第15代为王本贤、梁本中;第16代为达合明、曾合典、杨合恒、彭合真、朱合瑜、杨合明、马合珍、王合兴;第17代为金教立、孙教林、李教元、罗教荣、段教顺、李教慧、周教成、李教镇、石教玺;第18代为康永会、杨永清、杨永瑞、姬永畅;第19代为刘元贞、余元吉、焦元乾、赵元善、马元海、任元顺、蒋元禄、王元慧、曾元庆、张元山、周元珠;第20代为马明成、张明山、王明尚、冯明禄、赵明成、杨明福、胡明清、赵明宣、丁明真;第21代为李至陛、李至忠;第22代为赵理臣、裴理享、杨理镇、张理新、冯理全、韩理明;第23代为武宗贤、王宗贵、张宗仁、刘宗汉、张宗正;第24代为雍诚仁、康诚享、李诚方;第25代为岳信清。
1935年县长叶超成立兴隆山道教协会。东岳台冯永权为道长,另有四个”巡照“,系娘娘殿杨元初、菩萨殿陈明礼、二仙台严至和、太白泉张宗仁,时道众达60多名。1951年,兴隆山道士共52人,土地改革时分了土地、牲畜。1952年葛明瀛为会长。1954年兴隆山道众成立生产队,太白泉张宗仁为道教协会会长。1956年有道士40人,道姑1名,张宗仁既为兴隆山会长,又为中国道教协会理事,金理南为协会文书。1957年有道士41人,实际住山38人。1958年住山道士40人。1959年二仙台住持严和为会长至1963年。1969年又有道士整修殿宇、洞穴,塑山神、土地关羽、关兴、周仓神像祀奉。1990年有全真龙门派道士道姑7人常住。全真龙门派第25代传人岳信清为甘肃省道教协会理事。另外流动住兴隆山道士、道姑约10人。按照教义,兴隆山道士以读《经》为主;其次为学医(中医、针炙)、采集草药、炼制蜡丸;再次为练功(含气功、武功)。与其他道士所不同的是道众都过自食其力的生活。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刘一明在峡口购买水浇地66亩,山旱地72亩。次年又购买26亩。兰州信士又捐赠广武门邓家花园附近田地55亩。道众以此为基础,在山上开荒,至1949年兴隆山道士有田地1300余亩,种植粮食、药材和出租,用其收入以自养和修缮庙宇。嘉庆年间,山上道众四处购买枣木,将刘一明释道、医学著作全部刻版印刷、发行于世,其中《经验奇方》、《眼科启蒙》在民间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兴隆山道众除了每日诵经、焚香、接待施主外,还按照传说中”神“的诞辰日期举行较大的道教活动。如农历正月初九日纪念玉皇大帝,正月十九日纪念丘处机诞辰;二月十五日纪念太上老君;二月十九日纪念观世音菩萨;三月初三日纪念无量祖师;三月二十日纪念三教教主;四月初八日纪念释迦牟尼;四月二十八日纪念药王;六月初六日祀奉山神。祭日活动以全真派为主,有时正一派(阴阳)也加入其行列。正一派道教活动以”高功“为大,高功穿法衣(红色,有黄色八卦,后背有太极图),余均穿黑色道袍。乐器以鼓、钹、锣、唢呐、铙为主,没有箫各行其是笛,气氛比全真派热烈,乐曲也更为动听。演奏时除规定的乐谱青天歌、汉东山、朝佛祠、将军令、太子降香、观音辞外,吹奏民间歌曲绣荷包、放风筝、孟姜女等。
兴隆山东省道教有一特殊规定:平日焚香、诵经只敲磬和各庙铜钟,不敲混元阁巨钟。只有大的祭奠活动时,先敲混元阁巨钟,再敲各殿小钟,祭奠活动才能开始。
目前兴隆山道教活动场所有:山神洞、关圣殿、大佛殿、娘娘殿、孙真人庵、三教洞、太白泉、玉皇殿、丘祖阁、菩萨阁、七真殿、黑虎殿、自在窝、二公祠(改祀菩萨)、二仙洞、三圣洞、混元阁。活动内容为诵经、化缘、卜卦、接待信士。
三、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 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之一,外地的游客每次提起四川成都,都会想起熊猫、火锅、麻将,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特色,传统的民俗风情才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下面就来看看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1
四川的几大文化特色
1.麻将文化:四川人爱打麻将是全国出了名的,作为一名四川人,不会打麻将那是相当遗憾的!人生最快乐逍遥的事莫过于不受世事干扰地打一下午麻将。一个清一色带一个勾,库包头就揣起一两百了,旁边观战买你马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2.茶文化:到四川来耍,不来这儿喝茶的话,你就感受不了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很爱喝茶,尤其是喝坝坝茶,和几个老表或者邻居朋友们喝茶摆龙门阵,还有就是斗地主或者打一下长牌(我们这儿喊kao ker)旁边都要整一杯茶,这真的巴适得板!
3.火锅文化:这个火锅啊,先不说四川人爱吃,就是外地人来这边耍的或者来四川读书的一般都爱吃火锅,真是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据我了解的就是,有几家火锅店那是真的味道不错,每天客人都很多!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小天鹅荣盛和火锅和那个吴铭火锅。
4.蜀绣文化: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又名“川绣” 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除以古代名家画作如苏东坡的怪石丛条、郑板桥的竹石、陈老莲的人物等为粉本,又请当时名画家设计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的一幅佳作。
5.川剧文化: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6.酒文化:当提到四川比较出名的酒的时候,肯定大家都会想到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丰谷,郎酒歪嘴等。这些酒在过年的时候,经常会在团年饭饭桌上出现!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2
成都传统文化特色
1、茶文化
成都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
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看闲书,
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
这就是我们的茶文化,
而且,很多嗨生意就在茶馆谈成的!
2、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覆盖了全世界,
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武侯祠、赵云墓等三国文化,
让人们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成都。
3、熊猫文化
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四川的符号之一,
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
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
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4、麻将文化
成都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成都人来说,
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不受世事烦扰他打一下午的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一个“杠上花”。
坐飞机听到一阵麻将声,就知道到成都了
5、道教文化
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
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青城山和青羊宫,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6、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秀之一。
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7、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剧最著名的当属变脸,变脸享誉国内外,
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成都拜师。
四川成都民俗文化介绍3
成都生活文化
方言
成都话是西南官话极具代表性的口音之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主要分布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及青白江、金堂等成都东部地区。全市范围还存在属于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的方言,以及客家话、土湘语等方言。短语/俗语:藏猫儿=捉迷藏、打牙祭=吃肉、打摔手=空着手、吃晌午=吃午饭
节日
成都是座休闲的'城市,这座城市有很多特有的知名的节日和活动。正月十五成都灯会汇聚民间曲艺、杂技、杂技表演以及各种风味小吃,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成都花会始于唐宋,每年农历二月在青羊宫举行;武侯大庙会是成都传统新年中不可或缺的庙会,庙会形式多样,年初一的游喜神放、三国主题灯会和美食是亮点……
嫁娶
在成都结婚之前一般要两次正式会面。第一次是认识确定关系(名曰定亲),男方需为女方准备讨彩头的见面礼;第二次见面男方要买十个十斤的礼物去女方家拜访(名曰要人),确定婚期及婚礼规模。成都结婚传统习俗有传袋、撒谷豆及掀盖头、金盆洗手并祈福、交换信物、拜堂、合酒、花好月圆(切蛋糕)、结发和抛绣球等。
饮食
特殊的平民意识已经成为成都饮食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特征,上到富豪官员,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爱吃。成都历来便有“小吃之都”的美誉,与经典大菜相比,成都各色小吃更能感知浓郁的地方风情与生活真味。成都小吃种类繁多且有明显的品牌意识,吃麻婆豆腐要吃陈麻婆豆腐,吃兔肉要吃二姐兔丁,而钟水饺,韩包子,赖汤圆,川北凉粉亦闻名遐迩。
成都特色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蜀绣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多种刺绣的总称,主要产于成都和绵阳等地。蜀绣、湘绣、苏绣、粤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蜀绣具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的特点。蜀绣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变化多样,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06年蜀绣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
蜀锦与杭州织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蜀锦大都以经向的彩条作为基础起彩,并作彩条添花,使其织纹精细、图案繁华、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成为了一种最具地方风格与民族特色的五彩织锦。蜀锦质量坚韧而饱满,彩纹风格秀美,配色不失典雅而又不落俗套。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清代中叶,瓷胎竹编产品技艺独特,以精细见长,具有"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工艺小花瓶以及功夫茶具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瓷胎竹编产品中外广受游客的青睐。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四、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
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
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四川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四川是一个拥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城市,它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现在积累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以下看看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
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1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世居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语言文化: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
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渝话(成渝片)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
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2
茶文化
来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者看闲书、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这就是我们的“坝坝茶文化”。
四川人爱喝茶,在公园里喝盖碗茶、住酒店,房间里也要泡个功夫茶,还有哪儿比四川人更爱茶?
火锅文化
麻辣火锅起源于重庆。火锅,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饭,也是外地人来四川必吃的美食,无辣不欢,无火锅不四川。
熊猫文化
中国国宝大熊猫是四川的符号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宝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
麻将文化
四川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四川人来说,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于不受世事烦扰地打一下午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个“杠上花”,才两三个小时包包头就揣了五六百。
无论是职业玩家还是业余爱好者,四川人对于麻将的热情就如同德国人热爱啤酒,英国人热爱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样能奋战一个通宵。
选秀文化
李宇春、张靓颖、郁可唯、谭维维、江映蓉、张杰、李易峰、吉克隽逸...咱川籍艺人们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丽与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道教文化
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酒文化
四川名酒众多,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坊间数百年来酒坊与技艺流传并存至今,是活着的文物,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一部无字史书”。
三国文化
要说在中国什么文化传播覆盖了全世界,让外国人也津津乐道的话。三国文化那是当仁不让的。不仅仅在国内,在国外那也是众多的粉丝追捧的文化之一。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剑门关、武侯祠、张飞庙、蜀门栈道...三国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了解四川。
蜀绣文化
蜀绣又称“川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川剧文化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川剧最著名的当属“变脸”,变脸绝技源自传统戏《归正楼》,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最初,演员脸罩用纸壳面具,后来改用草纸绘制脸谱,依次粘贴脸上,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
“变脸”蜚声国内外,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四川拜师学艺
四川主要有哪些文化特色3
川剧的变脸
四川连厢及肉莲花表演大师牟庆云、四川相书表演大师鲁国华及飞刀花鼓惟一传人刘陶
川剧 【川剧】又称川戏。四川的代表性戏曲剧种。流布于四川和贵州、云南、湖北、台湾等省。分上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条"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坝派的中心。川剧历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
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民国初,三庆会剧社汇集五腔剧目于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剧拥有上千剧目,尤以喜剧著称。传统表演程式自成体系,常为其他戏曲剧种借鉴吸收。还有变脸、藏刀、踢慧眼等多种特技表演。1949年后,川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多次组团到全国各地及欧、亚数国演出,受到观众赞赏,被誉为"天府之花"。
著名演员竞华、杨淑英、笑非、晓艇、蓝光临、刘芸、陈巧茹等,著名鼓师王官福等,均在观众中享有盛誉。?
木偶戏
【木偶戏】成都木偶形成于唐代,此后遍及城乡。当时的木偶叫精木偶,长约0.3米,短小精干,操作方便。上演的剧目如《引凤楼》、《金山寺》、《群仙会》等皆为川剧传统剧目。班社有祥瑞班、瑞乐班、字均班、荣华班等,多在各种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戏逐渐衰落。
1949年后木偶戏得到重视,组建了专业的木偶皮影剧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
木偶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已采用化工原料和纸型塑造。木偶的手签子在衣服之外,称为"外支棒"的杖头木偶,其代表剧目有传统戏《人间好》、《小放牛》、《沉香救母》、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现代戏有《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刘文学》、《雷锋参军》等。成都木偶曾先后应邀到德国、荷兰、瑞典、泰国、日本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好评和欢迎。?
谐剧
【谐剧】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永梭首创的一种"诙谐戏剧"。一人独演,不讲究服饰场面,道具极其简单,演员是剧中唯一主角,即剧中的第一种人--看得见的人;通过舞台道具的依托和语言、表情、动作表演,以不同侧面向观众显示剧中的第二种人--看不见而似乎看得见的人。这是谐剧特有的表演手法。
创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时期就创作出了《扒手》、《赶汽车》、《黄巡官》等20多个谐剧节目,1949年后又改编了《在火车上》、《结婚》、《十二点整》、《苏二哥》、《打百分》等有影响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谐剧选》。19。89年四川省举办了谐剧比赛,各省区方言谐剧纷纷登台献艺。
以上就是关于四川道教文化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