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排行榜(紫砂壶品牌前十名排名榜)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紫砂壶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紫砂壶大师排名
中国紫砂壶十大名家:顾景舟、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徐汉棠、谭泉海、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志强。
紫砂壶师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名家,明朝时期的壶艺家有: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时大彬、李仲芳等。
清代时期的壶艺家有:陈明远、许晋侯、陈隐龙、项圣思、陈汉文、徐飞龙、张怀仁、朱石梅、于子良等。
民国时期的壶艺家有:李宝珍、杨莲生、范大生、光裕、冯桂林、陈少亭、王玉仙、刘兆福等。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紫砂壶起源于中国绍兴,起始于明武宗正德年间,紫砂壶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无锡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现在的人们不仅用紫砂壶来泡茶,还对其进行收藏。
二、紫砂壶名家排名
紫砂壶名家排名,供春,
2、时大彬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之子,生平活动期在明代
3、陈鸣远
陈鸣远(1622–1735),宜兴人,字鸣远,号
4、陈鸣远制南瓜壶
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的话,紫砂壶名家排名大致可以分为明清以前的古壶,和二十世纪以后的近当代壶。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其中一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用茶汤养壶,光润柔和
泡茶时,可把茶汤浇在紫砂壶上,这样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再拿热水淋一下,冲去茶渍,再拿茶巾擦拭,保持壶的洁净。在日积月累的茶汁洗涤之下,紫砂壶会越发柔和绚丽,人称此法为“茶汤养壶”。
2、保持清洁,养出包浆
壶的表面会积有茶渍.这就需用养壶毛笔或软毛牙刷在壶表面轻轻刷洗,以保持清洁。如此擦拭、涤洗久了,壶的表面会起一层亚光,人称其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不会因高温高压冲洗而褪去,甚显高雅品位。
三、周成罗是紫砂壶名家吗
是的。
周成罗是紫砂茶壶民间制壶高手,从10岁开始学习制壶,每一个作品都需要花费1个月的时间,从设计到制作,周成罗的作品都是有收藏价值的,不进行售卖的。
中国十大紫砂壶名家排行榜:一、顾景舟,二、徐秀棠,三、吕尧臣,四、汪寅仙,五、徐汉棠,六、谭泉海,七、李昌鸿,八、周桂珍,九、顾绍培,十、鲍志强。
四、紫砂壶泥料的种类排名
二、青灰紫泥
青灰紫泥和天青泥同矿区,矿料外观呈灰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少量微细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淡绿色的豆斑状,表面呈纹理状。
三、4号井紫泥
矿料外观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青绿色的豆斑、斑纹状及紫黑色的条纹花斑状。
四、梨皮泥
梨皮泥本质是绿泥的一种,它产自于天青泥的贴层,是泥中泥,产量极为稀少。
五、桃花泥
桃花泥原矿出产自黄龙山,查阅资料显示,下方还出产黄金段泥。油性足,砂粒丰富是桃花泥最显著的优点,泡养后散发美玉般微光。
六、底槽青
底槽青是紫泥中应用最广泛,也是较为优质的泥料之一,其分布在黄龙山深腹紫泥矿层的底部,在以前紫泥也被称之为青泥,其泥料又是位于探槽的底部,因此称其为底槽青。
七、本山绿泥
绿泥一般在紫泥和紫泥或是紫泥和其他泥料中间的夹层中,即绿泥为夹脂,也是非常稀少的泥料。
八、黄金段
金黄段,也叫黄金段,是段泥中质地最纯,色泽最接近黄金原色的一款泥料,是本山段泥中最为优质的精品泥料。
九、大红袍
古时的大红袍泥是原矿为暗红色,是红泥中的极品泥料;现在所说的大红袍泥,原矿是黄色的,是
十、乌泥
乌泥,从大类上来看,属于紫泥的范畴。质量一般的乌泥,大都用来制作花盆,用来制壶的精品乌泥产量稀少,乌泥壶的传世珍品更是寥若晨星,可遇而不可求。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紫砂壶排行榜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