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最著名文化(杭州最著名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2023-03-21 23:02:5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2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最著名文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最著名文化(杭州最著名文化遗址)

    一、杭州的历史文化简介 杭州历史概况

    1、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西湖边的名人遗踪:杭州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杭州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

    2、历史沿革:

    (1)杭州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

    杭州夏商周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钱江新城钱江新城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2)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春秋时,吴囯、越囯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囯,后属吴囯,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囯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3)《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4)汉书地理志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莽曰泉亭。三国、两晋、杭州属吴郡,归古扬州。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桐庐,属吴州。

    二、关于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特点,有什么资料(简短一些,精练一些)?

    杭州钟灵毓秀,数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时,在前往会稽(今绍兴)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陆。航即方舟,“航”与“杭”通假,于是便有了“禹杭”的地名。此后杭州也就因此而得名。

    杭州建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代(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前770-前477年),这里成了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先后为吴国和越国所统治。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设钱唐县。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钱唐郡改称杭州,此后州治迁至凤凰山麓,依山筑起杭州,州城方圆达“三十六里”。杭州作为南北大运河的终端,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五代时期的吴越国(907-978年)在杭州建都,一面在城内建造宫室、官署和宅邸,一面在西湖广造佛寺、佛塔和经幢,杭州因此而有“东南佛国”之称。由于吴越统治者实行了“保境安民,善事中国”的策略,东南沿海这片富饶的地区地区避免了战乱的蹂躏。

    到北宋,杭州一跃而为“东南名郡”,成了闻名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大词人柳永称赞其“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宋室南迁,在杭州建都,历时长达152年,杭州成为南宋统治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性贸易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当时城市常住人口最多是曾达到12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经济则以丝织、印刷、造纸、瓷器等手工最为发达。连皇帝宋仁宗也在诗中赞扬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

    元代初年,访游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历明、清直到当代,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古老而又年轻的杭州,走过了千年发展变迁历程,虽历经沧桑,如今已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西湖景色流光溢彩,正步入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黄金岁月,一个人文杭州、休闲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杭州的古建筑有哪些

    杭州的古建筑有雷峰塔、岳飞庙、六和塔、灵隐寺、宋城等。

    1、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西召山雷锋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因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孙氏为“皇妃”,故被称为“皇妃塔”。后来,因其山名“雷锋”,而逐渐被称为“雷锋塔”。

    2、岳飞庙

    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庙街86号,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它是为纪念南宋著名反金将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年)而建的寺庙。这个遗址是在明朝(公元1450年)的景泰第一年重建的。它建于历代,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

    3、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它是中国最完美的古代砖木塔之一。六和谐塔建于北宋开封第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六和敬”的佛教意义,将其命名为六合塔。现在的六合塔是在南宋重建的。

    杭州最著名文化(杭州最著名文化遗址)

    4、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

    5、宋城

    宋城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148号,杭州之江旅游度假区内,占地约300亩,是杭州第一座大型人工主题公园。

    宋城是杭州首个体现宋代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它是按宋代风格建造的。主体建筑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为基础,按宋代《营造法式》一书建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峰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灵隐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和塔

    四、杭州文化底蕴之街巷地名

    杭州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拥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传承了几千年的城市文化,在这其中最能体现的便是分布于杭州街头巷尾的街巷地名了,每一条路,每一条街的命名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

    杭州地处钱塘江下游北岸、西湖之滨。水居江海交会,陆介两浙之间,襟江带湖,风景秀丽,交通便捷,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秦置钱唐县,南朝梁、陈相继置临江郡、钱唐郡,隋置杭州,五代吴越、南宋先后两次在此建都,元后又历为省会。

    自古被誉为“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耐得翁在《都城纪胜·坊巷》中写道:“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小小州郡,足见行都繁盛。”生动地反映了当年杭城繁华的景象。

    杭城的街巷里弄,随着城市的繁荣,形成和发展。杭城的绮丽风光,因地名之意蕴,愈显妩媚。

    (一)山岭地名

    (1)以山命名

    吴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天竺山,它的命名与佛寺在西湖的兴起直接有关。月轮山,形圆如月。孤山路,东起平湖秋月,接白堤西,过西泠桥,接北山路。孤山后山路,沿线有鲁迅铜像、纪念创办求是书院的清末杭州知府林启的林社、纪念隐居孤山的宋代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还有岭南金石书画家许炳的生圹、近代杰出文学家苏曼殊墓遗址、中国印学博物馆等。

    (2)以岭命名

    葛岭,相传东晋葛洪曾在此炼丹,故名。栖霞岭,旧多桃花,灿如凝霞。白塔岭路,以岭名路。万松岭路,夹道多巨松,慈云岭古道,吴越王钱鏐凿山修筑。

    (二)水文地名

    (1)江河地名

    路因附近的溪河而得名:九溪路、西溪路、浣纱路、中河路、上塘路、钱江路,水沟巷、池塘巷、古河巷,沈塘湾,小河直街,荷花池头,横河桥,小河下、大河下。也有以本省的江河名命名的,比如姚江路、甬江路、衢江路。还有以古迹命名的清水潭巷、珠儿潭巷

    (2)井泉地名

    唐刺史李泌凿六井引西湖淡水以供民用。嗣后历代地方官也都重视凿井,于是水井遍布,出现了一些以井命名的街巷,如百井坊巷,旧为祥符寺北界,吴越王钱鏐在此一带凿井九十九眼,号称百井,由此名巷,称百井坊巷。姚思勤《开井》诗云:“勿幕占元吉,开宁三日迟。银瓶齐晓落,玉镜爱春窥。百井得名地,千家受福时。吹萧间有女,童子尔何知?”

    此外虎跑路、龙井路、玉泉路,袁井巷、大井巷、小井巷、柳翠井巷、建北井巷、直饮马井巷、义井巷、八丈井巷、四眼井以及方井弄、水弄,均以井泉得名。

    (三)寺观地名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佛道诸教兴盛不绝,寺观祠庵遍布,给杭城地名以深刻的影响。

    以寺庙名街巷的如潮鸣寺巷,此外金刚寺巷、上水陆寺巷、姚园寺巷、长明寺巷、灵寿寺巷、觉苑寺巷、华藏寺巷、七宝寺巷、戒坛寺巷、香积寺巷、太庙巷、九刀庙巷、大王庙巷、祖庙巷、比胜庙巷、助圣庙巷、梵天寺路、弥陀寺路等等均是其例。以观名街巷的如清泰街道的佑圣观路,小营巷街道的紫金观巷,武林街道的观巷等等。

    以祠名街巷的当推清波街道的祠堂巷和钱王祠路。前者宋名南新街,明时兵部尚书于谦建宅于此,弘治初敕建其宅为怜忠祠,故改祠堂巷。后者祀奉吴越钱镠、钱元镠、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五王。祠在“柳浪闻莺”公园,民国时于祠旁辟路,遂以祠名路。

    以庵名街巷如三昧庵巷,庵祀岳飞部将杨再兴。再如白云庵路、木庵等等,均以庵得名。耶稣堂弄,则是受传入的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命名的。

    (四)桥梁地名

    杭州自古多桥梁,是杭城旧多河道,人烟稠密,经济繁荣的标志。桥多建于交通要津,两端联系街巷,许多街巷就以桥名之。所以这类地名成为杭州地名的重要特色之一。

    菜市桥,因其地适宜种植蔬菜,辟有菜市而得名。盐桥,外来盐船多泊于此,盐船待榷,装卸繁忙。卖鱼桥,旧时鱼市所在。江涨桥,传说旧时钱塘江潮水可涨至此,故名。此外还有天水桥、龙翔桥、众安桥、井亭桥、宝善桥、拱宸桥、南星桥等,有些地名至今仍起着地段中心点的作用。同时还产生了以桥为中心的系列街巷地名,如新桥四周有新桥直街、新桥横街、新桥西河下、新桥河下、新桥弄等。

    (五)景观地名

    这类地名是指古代有此景点,后来景点废除而沿用为当地的街巷名。这一类地名在杭城虽不多,却反映出杭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特色,为寻幽访古提供线索。

    如秋涛路,原为观潮胜地。半道红,相传旧时夹道栽桃花。双辉弄,据传农历十五、十六,此弄有日月同照奇观,故名双辉。绿杨新村,原为涌金门外临湖之地,杨柳广植,民国建村时,遂名。桃花弄,旧时多桃花,因以名弄。“东园巷”,则以园名巷。

    九里松,史载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行春桥(今洪春桥)至灵隐、天竺一带种植松树,长达九里,其地名因称“九里松”。与之齐名的还有“万松岭”,夹道多巨松。夹城巷,地值二城之间,故曰夹城。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最著名文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九狐文化传媒(杭州九狐文化传媒公司地址)

    这几天杭州疫情严重吗(这几天杭州疫情严重吗现在)

    杭州市重点职业高中有哪几所(杭州市重点职业高中有哪几所)

    宁波下雨景观设计(宁波下雨天景点推荐)

    放心借第二天还款算逾期吗(放心借还款晚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