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大气的曲线图(景观设计曲线构图)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设计中大气的曲线图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景观设计平面图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区别,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基本流程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
相对于其他行业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发展上比较滞后的领域:从艺术角度来说,它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理论指导;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缺乏明确的设计标准和结果评判标准。再加上植物景观配置特有的生态问题和时空变化等特性。它们无疑都将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设计流程乃至设计程序,它们可以用来减少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设计结果的可判定性。同时还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设计工作的系统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质量保障能力。
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选什么样的植物?
2.选多大植物?
3.选多少的植物?
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
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
1-4涉及到以植物个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5则涉及以植物配置后的群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
植物景观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规范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过程。从结果来说,是按照上面1-5的顺序进行;但从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说,确是倒着来,先解决第5个问题,然后解决1-4个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景观配置在设计阶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
2.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
3.系统地检查审评,即质量保证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三个步骤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设计过程中,三个环节会互有穿插,有时还互为前提。
类型选择与布局
简单说,植物景观类型就是植物群体配置在一起显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类型。比如说: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花镜等等。 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设计就是把诸如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观类型而不是植物个体作为设计元素进行空间配置,设计师需要从整体上考虑什么地方该布置什么样的植物景观类型。
景观铺装
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首先是源于整体景观结构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说的结构性景观布局。结构性景观布局主要确定设计区域的总体景观框架。它主要基于顾客的总体景观意向需要和整体美学原则的需要来构筑景观框架。结构性景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景观框架区划。
其次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源于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说的功能性景观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说某个地方需要遮荫,某个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挡外部视线或隔离噪音,林荫道路,广场遮荫等等,是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的基本考究。
再次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比如说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某个视角需要软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等等。有时也会源于其他特殊的或景观布局过渡需要。
作为设计元素,植物景观类型同样具有诸如颜色、大小、质地、形状、空间尺度等要素特征,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工作即是基于植物景观类型的这些要素特征而不是构成植物景观类型的植物个体的要素特征,并遵循植物配置理论所述的设计原则与创作手法来设计创作的。植物景观类型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他们的要素特征虽与个体的要素特征高度相关,但绝不等同于某个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或多个个体植物要素特征的简单叠加。有时会表现出与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观类型的要素特征不仅与植物景观类型内部的植物构成有关,而且与内部植物个体的结构排列方式有很大关系。另外,同一植物景观类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结构组合。
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是总体景观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带有美学创作的因素,相对来说,是一项习惯性,发挥性多于程序性的工作。该流程工作完成后一般会产生如下资料:
1.植物景观类型规划布局图(包括一些节点立面图)
2.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
3.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
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写作,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问题类似文章写作中的文章构思和文章纲要草拟阶段。文章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写什么样的内容,什么风格,段落结构如何编排布局,中心主题如何展开表达等等问题,而不是首先考虑用什么字、词或语句等问题。同样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而不是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
个体选择与布局
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各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植物品种的选择,
2.植物大小的确定,
3.植物数量的确定,
4、植物个体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等。
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除了在结构中的位置定位过程中需要较多关注美学设计知识外,其它更多的是趋向解决生态技术问题。因而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往往是一种程序化地工作。
1.植物品种选择
植物品种选择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据植物景观类型布局图、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和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景观类型的结构,确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制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确定配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和主要环境限制因子。
(3)根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主要环境限制因子、和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来与植物库数据配对搜寻,确定粗选的植物品种。
(4)据景观功能和美学的要求,进一步筛选植物品种。
(5)确定各植物类型的主要品种
主要品种是用于保持统一性的品种,是一种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构架品种。一般来说,主要品种品种数量要少(比如说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数量多(比如说80%)。主要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一定要比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高一个级别,同时能够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够的耐性。
主要品种分各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和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是指设计区域内占主导地位(面积或空间)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
(6)确定各植物类型的次要品种
次要品种是用于增加变化性的品种,品种数量要多(80%),但植株数量要少(20%)。如特别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可以不高于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有条件或成本不高的情况小,可以选择一些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
主次要品种的比率按各景观类型分别计算分配。
(7)确定植物品种的数量
原则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则,但并非植物品种越多越好,杜绝拼凑。
一般的小区来说,15-20个乔木品种,15-20灌木品种,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种已足够满足生态方面的要求。当然,国家有特别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2.植物初植大小的确定
在中国,对种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更多地是根据客户喜好和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
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学的生态的手法来综合确定。
以乔木为例,国外比较通行的乔木层尺寸一般也就在径阶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虑到国内的习惯,建议乔木层尺寸径阶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较为适宜,一般不要超过14-15公分。为了满足及时效果的需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数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盖对比等等。在树体比例尺度的处理方面,尽量缩短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植物的大小差距。
3.植物数量的确定
准确地说植物数量确定问题是一个跟栽植间距高度相关的问题。一般说来,植物种植间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确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速度的快慢适当调整,但决不能随意加大栽植密度。
4.在植物景观类型结构中的位置定位
根据各景观类型的构成和各构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将他们布置到适宜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会较多涉及到基于植物个体的美学设计问题。
从个体到构建植物景观类型的群体组合,其实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借用一些景观类型构成模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模块可以通过模拟自然、调查分析以前的设计或设计建模等方法获得。模块在入库使用前必须是经过美学或生态检验论证过的。模块如同工业品中经过系统检验有质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
二、英式园林有什么特点?
英式园林的特点:庭院景观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白色摆饰和玫瑰花、自然与建筑之间协调、位置变化多样、整体自然观感很强以及具有乡村风格等。
1、英式花园向往自然,崇尚自然,渴望一尘不染。所以英式庭院中没有夸张的雕式,没有修葺整齐的苗圃花卉,更多的是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景观。
2、白色的铁艺桌椅是英式花园的必备装饰品,英式庭院里必不可少的是玫瑰花。
3、英式园林是自然式的树丛草地,蜿蜒曲折的河流、道路,讲究园林外景物的融洽,把花园布置犹如大自然的一部分。这种造园风格称为自然风景园。
4、英国自然风景园林设计因地制宜,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
5、影视园林位置变化多样,整体自然观感很强。
6、影视园林还具有一定的乡村风格。
扩展资料:
英国园林对后来园林规划的影响:
追溯一个世纪以来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变化,无论哪种风格都对现代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上个世纪园林景观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各国出现了众多的设计风格,产生了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派。
1.法国现代园林风格的最初体现是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展览会上,人们看到了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园林,代表作为建筑师斯蒂文斯设计的用十字形截面的支柱和巨大抽象的混凝土块的组合铸就的四棵一模一样的红色的“树”,以及由古埃及瑞克安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GardenofWaterandLight)。展览揭开了现代景观设计新的一幕。
法国现代景观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规则式或自然式的束缚,采用了一种当时新的动态均衡构图,具有强烈的几何性,但又不是抽象统治下的静态平衡,是不规则的几何式的体现。
2.现代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景观设计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曲线。该风格代表人物是巴西的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他的作品扩展了古老的花坛的形式。
他的曲线的花床,如同一支包含水分的画笔在大地上画出鲜艳的笔道。用花床限制了大片植物的生长范围,但是从不修剪植物,这与巴洛克园林的模纹花坛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用植物叶子的色彩和质地的对比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主要靠花卉;将这种对比拓展到其他材料,如沙砾、卵石、水、铺装等。他的种种设计语言至今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3.巴拉甘风格的景观设计将现代主义和墨西哥传统相结合,开拓了现代主义的新途径。他常常是建筑、园林连同家具一起设计,形成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统一和谐的整体。园林以明亮、彩色的墙体与水、植物和天空形成强烈反差,创造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心灵的庇护所。他作品中的一些要素,如彩色的墙,高架的水槽,和落水口的瀑布等已经成为了墨西哥风格的标志。
4.加利福尼亚学派的典型特征为:简洁的形式、室内外直接的联系、可以布置花园家具的、紧邻住宅的硬质表面,小块的不规则的草地、红木平台、木制的长凳、游泳池、烤肉架以及其他消遣设施。围篱、墙壁和屏障创造了私密性,现有的树木和新建的凉棚为室外空间提供了荫凉。有的还借鉴了日本园林的一些特点:如低矮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常绿树和自然点缀的石块。
它是一个艺术的、功能的和社会的构图,每一部分都综合了气候、景观和生活方式而仔细考虑过,是一个本土的、时代的和人性化的设计,及满足舒适的户外生活的需要,维护也非常容易。加利福尼亚学派使美国花园的历史从欧洲风格的复兴和抄袭转变为对美国社会、文化和地理的多样性的开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英国园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英式花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欧洲园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英式庭园
三、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图 设计类型有几种?
每一个城市无论是大是小,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属于自己城市的广场,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场所,每一个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都会有着自己的主题,按照自己的主题来设计广场的景观,来规范它的设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城市的景观设计图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几种类型介绍吧!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图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的是城市的休闲水景广场的景观,它是一个休闲型的广场,休闲性的广场无论是从景观还是功能,它的各种设计都是非常的完善的。最基本的是大型的体育馆,而这个广场是以水景为主题,所以有庞大的水族馆,和各种游泳池,还有很大的池塘,种满了荷花,展现出优美的画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广场的园林景观,园林广场的景观石以绿色为主,有各式各样的植物,也有宽敞的活动场所,是供周围的居住人的休闲产所,它的中心是以宽敞的喷泉为设计主题,周边有乘凉的座椅,让人们很舒适地欣赏风景。
下图中的广场是园林景观,它位于城市的周边,这样的一个广场不会像城市中心的广场那样有着广大的人群,有的只是特意去玩的人,这样的环境有助于人们的旅游,和假日时期的游玩,也可以办各种大型的聚会。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类型有几种
市政广场景观设计
市政广场景观设计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通常也是政府、城市行政中心,是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举办场地。比如天安门广场。市政广场景观设计一般要求面积较大,设计时以硬质铺装为主,不宜过多布置娱乐性建筑及设施,这样便于大量人群活动。
景观设计" src="http://pic.to8to.com/attch/day_160629/20160629_1a8b6d6046d370c9b7a2wUomYI3TO1Xm.jpg" width="500" height="375"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title="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style="width:500px;height:375px;float:none;" />商业广场景观设计
商业广场一般设计在商业中心区,主要是用于集市贸易和购物的广场,。商业广场景观设计的方式一般是把室内商场和露天、半露天市场结合在一起。商业广场景观设计一般采用步行街的布置方式,广场中布置一些建筑小品和休闲娱乐设施,这样能使商业活动区比较集中,同时满足购物休闲娱乐的需求。
景观设计" src="http://pic.to8to.com/attch/day_160629/20160629_784a083187da90926e00kPyVvkSPmOyR.jpg" width="500" height="344"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title="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style="width:500px;height:344px;float:none;" />纪念性广场景观设计
纪念性广场的设计目的是纪念某个人物或某个重要事件。因此纪念性广场景观设计一般会在广场中心或侧面设计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物。为了满足象征要求一般主题标志物位于中心,为了突出纪念主题的严肃性和文化内涵,纪念性光产应该尽量设计在宁静的环境气氛中,而不应该建设在喧哗的商业区和娱乐区。
休闲娱乐广场景观设计
这类广场主要是供人们举行一些娱乐活动的。休闲娱乐广场景观设计比较灵活,因为主要是为了方便市民,广场应具有欢乐、轻松的气氛,并以舒适方便为目的。广场中应该布置台阶、坐凳等供人们休息,设置花坛、雕塑、喷泉、水池及城市小品供人们观赏。
宗教广场景观设计
宗教广场布置在宗教建筑前,主要是用来举办宗教仪式等。宗教广场景观设计在设计上应该通过一些轴线关系、景观小品的布置来体现出宗教文化氛围。
交通广场景观设计
是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交通广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岛交通广场,位于道交叉口处交通广场,另一类是城市交通内外会合处,如汽车站、火车站前广场等。这类广场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疏通交通,前者可以在广场中新和道路两旁做适当的绿化和花坛的布置,以增强美观性。
城市的广场是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它分为很多种类的广场,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四、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和元素处理
景观设计形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了数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设计思想快速发展、推陈出新。那么景观设计的表现手法和元素处理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
1 设计手法
1.1 轴线表达。起到统领全区与局部作用的空间效果,将不同元素不同形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达到活力要素或成统一清晰的整体结构,多用于主体结构物前的统一周边景观彰显建筑的重要地位,同时形成新的景观序列、主宾关系,常表现于重要意义建筑物、构筑物为主题的场景中。
1.2 自然形式。不刻板的图案效果,流畅的线条自然流露。中国古典园林及中华传统文化表达形式,不过分要求对线条强行控制,在充分结合自然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多用于表现自然形式为主题的场景中,使游览者心情自然舒畅,达到休闲赏心悦目的精神境界。
1.3 表现抽象。通过写实与写虚相结合,归纳总结,形表于内涵,将设计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1.4 具体图案。园林中的图案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有给人韵律感、人于画中的质感、统领建筑与铺装的统一风格感、突出文化主题感以及给人耳目一新的象征意义。
2 元素处理
2.1 地形。作为园林设计的基本元素,其变化增强空间视角的变化,结合植物,丰富园林视觉层次,形成景观中的主角。表现形式:大高差退台处理,打开上层空间,减少压抑感美化立面;大高差绿化遮挡处理,绿篱墙及攀缘植物处理,弱化地形裸露;制造小型地形高差,结合设计意图,制造人工景观,点缀人工设施,灵活空间变化感及秩序感。中国的山水园林突出了地形带来的空间变化,日本的枯水园林展现了武士道民族的精神风格。
2.2 水景营造。水给景观增添了灵气。静水如镜,表达了宁静思考的效果,同时形成镜面,映衬周围环境,虚实结合,宛若一体。动水如活跃的音符,其功能活跃氛围、营造欢乐氛围,声形的灵动性。同时,品质动水与雕塑小品结合往往具有凝聚视线的功效。河流水系是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设施,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滨河地域的自然形态主要有几大意义:一是生态意义。自然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深潭、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道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丰富多样的河岸和水际边缘效应是其他任何生境所无法替代的,而连续的自然水际景观又是各种生物迁徙廊道。二是美学意义。生机勃勃的水际线尽显大自然形态之美,动植物相互依偎,动与静相映衬,自然而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三是蓄洪涵水意义。曲折的河流、茂密的河岸、多变的河床,可消减洪水的冲刷。两岸如同海绵,可调节旱涝灾害[3]。
2.3 植物种植。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美[4]。”植物不仅是建筑景观山水的点缀、美化,更是景观时空清新、雅致气氛的营造者,对景观意境生成不可代替。植物在景观中常称为软景,可软化各种建筑与铺装小品的交接面,以其柔软与丰富的生命元素极大丰富了景观效果。调查地域的气候因素,布局合理的树种搭配,形成组团景观及相互呼应、相互映衬的景观。表现形式:一是植物作为背景,具有陪衬建筑小品、主景、景观背景的效果;二是植物自成景,植物的高低大小组团种植,也可孤植成景;三是植物障碍成景,对某些部位形成障碍屏蔽成景的效果,形成构筑物外立面的美化;四是植物漏景夹景,植物组团种植留有足够的空隙,形成借景,充分利用空隙空间,如行道树就是良好的`夹景。
2.4 园路。景观园路在园林中非以交通功能为主,休闲作为主要的目的,应当以流畅曲线为主,形成移步换景的景观效果。园路不宜过宽,那样会打破曲径通幽的效果;配合两侧植物搭配,丰富景观效果。另外,便于园路铺装材质与周围环境做到统一协调,不同材质将塑造不同的环境氛围。
2.5 景观小品。小品在景观中起到点睛的效果,具有指引、休憩、教育及引入主题的作用。好的景观小品起到渲染环境气氛,让人流连忘返的印象。其有人工的和自然2种类型;人工小品有亭、台、楼、阁、廊、桌椅、墙、雕塑假山等,材料与色彩的充分搭配进行创意设计,形成独到的艺术风格。苏州虎丘金刚石经幢立于虎丘山千人石上,形态修长,玲珑造型与山顶宏伟的虎丘塔对比强烈。
2.6 灯光照明。照明是人们打破黑暗延长活动时间的一种手段。随着LED光电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城市景观照明给城市夜生活、城市现代感与艺术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大大延长了人们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了城市活力,渲染了城市色彩,强烈地提升了城市的景观效果。表现形式[5]如下:①环境照明。环境照明不是专门为某个物体或活动服务,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必要的光,让人们看清物体轮廓,效果应是柔和地弥漫整个区域,情调浪漫,通常弱化特定的光源点。景观中通常采用插地灯、霓虹灯带等使光线散射。②安全照明。确保夜游安全,在有安全隐患的角落布置适当的照明,要求光线连续、均匀并有一定亮度。③重点照明。主要为强调特定目标而设定的定向照明,使景观充满艺术气息,强调某些要素,使灯具光线投射到特定目标,并有一定强度,突出意欲表达的景观效果,带给人们惊喜。④工作照明。所提供的光线应该无阴影无炫目,使活动不受夜晚的影响。光源要求容易打开与关闭,在无活动时可节约能源。
以上就是关于景观设计中大气的曲线图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