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2023年杭州2月画展(杭州画展2020时间表)

    发布时间:2023-03-21 20:32:2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9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23年杭州2月画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2023年杭州2月画展(杭州画展2020时间表)

    一、郑百重的艺术年表

    1945年 生于福州。

    1951-1957年福州塔头小学毕业。

    1957-1963年福州第十中学毕业;

    1958年 拜陈子奋老师门下学画;

    1963-1964年 自学

    1965年 参加工作,在福州仪表仪器厰当工人;

    1970-1973年 上山邵武桂林公社;

    1973年 调入福州玉雕厂任设计师;

    1977年 设计玉雕作品《团扇挂框》加全国工艺美展,获优秀奖。作品《四季花鸟》为北京人民大堂陈列;

    1978年 赴杨州参加全国漆木家俱评选会,作品《小亮格六扇屏风》获优秀奖;

    1979年 开始兼任福建省艺术学校、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画和美术史教师;

    1979-1980年 赴河南、湖北、云南、辽宁等地采购玉雕材料,并写生;

    1981年 编著《中国美术史略》。作品《源远流长》参加全国美展,获优秀奖;

    调入福州画院为专业画家;

    1982年 参加《全国八大城市十位中青年山水画联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作品被收藏;

    拜陆俨少老师学画;

    1983年 作品《继往开来》参加《全国卫生美术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优秀奘;

    《郑百重书画册》在新加坡出版;

    1984年 作品《香远图》参加马尼拉《当代著名书画展》、刊入《中国艺术十周年特刊》。

    南京市美协、浙江省文化会堂、福州市美协联合主办《郑百重画展》在杭州举办;

    1985年作品《巴山夜雨》,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著名书画展》,刊入《现代书画作品集》;

    获全国自学成材一等奖,由福建省人事局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任福州画院院务委员、政协画室副主任;

    1986年 开始出访美国衣阿华大学讲授中国画史;

    1987年 作品《香远益清》参加《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为《李可染纪念馆》收藏 ;

    1988年 应邀赴美国文化交流,在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大学、衣阿华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讲学,坎尼市长致赠荣誉市民证;

    作品《闽山碧》参加香港《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展》获金牌奖,刊入《八八、求索》画集;

    赴汉城国立美术大学文化交流;

    加入中国美术家恊会;

    1989年 作品《松风高士》参加第四屇国际画展(加拿大);

    作《扬帆千里》参加双羽杯全国书画邀请赛获国画纪念奖;

    1991年 正式应邀以大陆杰出人士访台,在台北、高雄举办个人画展,刊入《台湾美术年监》;

    《百重画册》在台北出版、《郑百重画集》在高雄出版;

    在台湾辅仁大学、东海大学进行文化交流,获荣誉金笔奖;

    作品《闽江千里》参加东京第十六回日本画展、获众议院奖;

    1992年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美育”、期刊发表《当代中国山水画分析》论文;

    京西宾馆收藏作品《山清水秀》等五幅

    1993年 作品《骤雨初歇》参加日本东京第三回国际艺术家招待展,获得艺术院奖;

    江苏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协家协会、浙江美术学院、浙江省画院、广州画院、福州画院共同举办《郑百重画展》;

    在上海、南京、杭州巡回;展出。作品《石头城》等三幅为江苏美术馆收藏。应聘为闽江大学客座教授;

    作品《巴山夜雨》参加第三回国际艺术家招待展(东京);

    中央电视台摄制《山水画家郑百重》专题在书坛艺苑播出;

    担任第八屇福建政协委员

    1994年 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郑百重山水集》由收藏天地出版社出版;

    作品《群峰竞秀图》为浙江博物馆收藏;

    作品《岩壑幽深图》为中国美术学院收藏;

    1995年 由福建省人事局评为一级美术师、

    应台湾中视文化公司邀请再次赴台湾文化交流,台湾海基会和台湾省教师美术会联合举办《郑百重画展》;

    作品《江流天地外》、《桃花潭水》为中国文化部收藏;

    作品《春江月》参加国际佳士得公司拍卖;

    作品《观瀑》由中国美术收藏;

    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中国画,获加州大学荣誉奖。

    1996年 在洛杉机大学、美术馆、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个展,美国中华艺术学会联合会致赠《誉满美洲》奖牌;

    作品《源远流长》参加佳士得国际拍卖;

    以杰出艺术家身份定居美国;

    1997年 《郑百重作品集》在香港出版;

    赴台北参加国际书法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佛教与中国书画》台湾文建会颁荣誉奖;

    任台北师范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指导导师;

    赴索罗玛大学教授中国画,在博物馆举办个展,获荣誉奖;

    1998年 第二届郑百重师生画展在法国巴黎华侨文化中心展出;

    赴意大利、英国、法国三国旅行写生

    任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发表论文《中国书法发展的几种倾向性》

    1999年  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举办个人画展;

    发表论文《扬州八怪的艺术》、《六法漫谈》、《青铜器时代的艺术与书法》;

    受聘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教授;

    2000年 第三屇《郑百重师生画展》在美国洛杉矶展出;

    同年在洛杉矶举办郑百重作品展;

    赴台湾环岛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研习班演讲三个月;

    2000年九月获美国参议院颁发艺术成就和教育成果奖;

    2001年 《郑百重作品展》在洛杉矶伟博文化中心展出;

    带领十位学生赴十七里海湾写生;获美国众议院教育成果奖和艺术成就奖;

    2002年应加拿大卑诗大学亚洲中心邀请赴加拿大举办个展;

    带学生赴洛矶山写生;

    在加州举办马年新春特别展;

    赴台湾高雄文化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由广州美协主持《郑百重画展》在广东顺德博物馆展出;

    香港出版社出版《百重山水》1

    获美国加州奥斯纳市金钥匙奖;

    2003年 由广州市文联、广州美协、广州书画研究院、广州画院联合主办《郑百重艺术画展》在广东画院展出;

    在美国加州托伦斯市举办《郑百重画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上海市文联,上海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郑百重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作品《月下威尼斯》被上海市美协收藏;

    受聘台湾明道管理学院中文系教授;

    2004年 作品《水绕四门》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美术》杂志社、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郑百重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作品《水绕四门》、《碧山秋云》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美术》十月号海外美术家专题,发表文章“中国文脉与异军突起——读郑百重画有感”、刊登作品《水绕四门》、《笑傲江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春水满四泽》、《祥春瑞雪》等作品;

    《百重山水》Ⅱ由香港画艺出版社出版;;

    2005年 作品《碧波万顷》参加第二屇北京国际双年展,作品由全国美协收藏;

    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华魂——海峡两岸艺术采风之旅,赴台写生,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郑百重作品精选》;

    《百重山水》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山东省美协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博物馆,青岛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

    《郑百重山水画展》在济南和青岛展出,《美术》杂志专题报导并刊登作品;

    应聘为闽江学院教授;

    2006年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陕西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百重艺术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作品《马耳他共和国》参加“同一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

    赴华山、黄河写生半个月;

    2007年 作品《秋江积翠》参加第三届中国画展;

    作品《古往今来》由中国工程院收藏

    出版《百重山水》第四册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品《山川之美》参加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中国画学会展;

    赴五台山写生。

    2008年 作品《绿遍武陵源》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并在美术杂志上发表

    作品《高山仰止》、《清泉石上流》参加当代盛世中国画展,由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社举办;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保利艺术博物馆,闽江学院联合举办《百重艺术》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举办,《青山绿水》画册由保利艺术博物馆出版;

    庆祝闽江学院五十周年校庆,举办郑百重艺术专题展,在福州展出;

    由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保利艺术博物馆、福建闽江学院、兰州画院联合举办,当代著名画家郑百重《青绿山水画展》在兰州美术馆展出;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举办永远的奥运,展出作品《伦敦》《沉醉九寨沟》出版奥林匹克诗画卷;

    作品《雾都伦敦》参加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展;

    在中国教育台作《国画大讲堂》8集,在全国20多个城市播出;

    《郑百重国画作品》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行

    参加《世界画家.画世界》德国行,在莱因河采风;

    2009年 由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美术六十年》作品《碧波万倾》参加在巴黎展出,并出版;

    由中国美协主办,《灵感高原展》作品《雅鲁藏布江之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青山绿水—百重山水画展》在日本东京中日友好会馆展出;

    作品《走向香格里拉》、《源远流长》为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作品《万壑送风》参加2009年全国中国画展;

    庆祝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六十年作品《江汉秋声》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作品《谁知白云里别有绿梦春》、《高秋山色》参加正当代.盛世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参加《艺术纵横》中国画家走世界,赴欧洲四国采风

    由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聘为来华工作外国专家.,担任闽江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2010年 由中国美协主办《翰墨家园》中国画百名邀请展,作品《长啸高山头》参加展出;

    参加中国美协《红色之旅》创作写生团赴贵州采风;

    作品《青山绿水》参加中-国著名画家走进柳州展;

    应美中友好协会邀请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年会,作品《锦绣家园》由美国通用公司收藏;

    2011年 由中国美协、保利艺术博物馆、闽江学院、荣宝斋画院联合主办,郑百重《青绿山水作品》品读会在北京钓鱼台举行;

    参加中国美术世界行,作品《大地之花》在葡萄牙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展出;

    2012年 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邀请创作,作品《华岳晴秀图》为人大会堂第三会议陈列;

    作品《千年树木》、《走进香格里拉》参加2012年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赴巴黎参加文化交流;

    作品《天台山中》参加第二屇中国画节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作品展;

    作品《圣洁珠峰》参加中国美术世界行,在德国展出,入选《中国当代美术作品集》;

    在美国卡耐基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题为《高山与大海》,其中作品《月亮》由卡耐基博物馆收藏并永久陈列;

    为庆祝中德建交四十年,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德国文化交流;

    参加《当代中国画五十家作品展》在全国政协机关举办,展出作品《门泊东吴万里船》等三幅

    参加中国美协代表团赴内蒙古大草原写翻;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 应邀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作品《土楼月》参加当代中国画精品展同时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毛里求斯文化交流;

    参加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美展作品《地中海的阳光》在北京展出;

    参加中国美协写生团赴云南写生;

    作品《茶马古道》参加全国工笔画学术展,中国美术馆展出。在“美术”期刊发表;

    中国文联举办,“中华情.中国梦”展出作品《偶然值邻叟》;

    带荣宝画院学生赴太行山、燕山等地写生;

    由中国美协、上海美协、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郑百重《盛世青绿》作品在陆俨少艺术院举行;

    应聘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2014年 作品《百年树人千年树木》参加第十二屇全国美展。作品刊登在《美术》期刊;

    《科学的脚印》参加第二屇现代工笔画大展(北京);

    由中国美协主办,作品《海阔天高》参加中国美术世界行—《中国美术家眼中的美国》画展;

    由中国美协主办,作品《茶马古道》参加《七彩云南》中国美术作品术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美术》9月号发表“名师风彩”郑百重专题,发表冯远文章《百重.百重》,刊登作品《天开画屏》、《到处呈锦绣》、《鱼米之乡》、《千年树木百年树人》、《春水满四泽》;

    应邀担任“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评委.

    参加中国美协写生团赴丝绸之路采风,中央电视台作新闻报导;

    《国学频道》录制,郑百重《青绿山水》大讲堂,在全国一百多台电视播出;

    2015年 作品《神龙腾宵汉》参加《中国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展出;

    在厦门举办《咫尺千里》小品展;

    在台北举办《凝碧积翠》青绿山水展;

    应邀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梦.黄山情--全国山水画作品展”评委。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郑百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

    2023年杭州2月画展(杭州画展2020时间表)

    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迷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春光。疏林薄雾,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令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有间"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因状若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或用竹篙撑,或用长竹钩住桥梁,或用麻绳挽船,或忙着放下桅杆以顺利通过桥拱。邻船的人也指指点点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紧张议论,期盼大船顺利通过。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的专门经营,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整面修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乘轿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计描绘了五百五十多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清明上河图》景物繁多,巨细无遗,却并不显得琐碎繁缛,表现出画家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无法不钦佩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这幅是清明上河图的仿本,(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历尽劫难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尘埃历尽———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一书(山东画报出版社),记述了《清明上河图》历尽劫难的遭遇。以下是摘自该书的部分内容。

    奸臣严嵩夺画酿冤案

    严嵩是明代大奸臣之一。他与其子严世蕃依仗权势,巧取豪夺了大批书画古玩。

    明代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陆完死后,他的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不离身半步,视如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也不得一见。陆夫人有一娘家外甥王某,言辞乖巧,非常会讨夫人欢心。王某擅长绘画,更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夫人央求借看《清明上河图》。反复恳请后,夫人勉强同意,但不许他带笔砚,只许他在夫人阁楼上欣赏,而且不许传给别人知道。王某欣然从命,往来二三个月,看了十余次以后,竟临摹出一幅有几分像的画来。当时专横跋扈的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忄予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王某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忄予,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忄予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严嵩在众人面前大为窘迫,以后便寻机将王忄予害死,临摩此画的王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明代另一人沈德符所著《野获编补遗》中却是另一种说法:严嵩党羽鄢懋卿总理淮、浙盐政,胡宗宪总督吴、越兵事,他们都为严嵩搜罗名字画。他们得知《清明上河图》在已故内阁首辅王鏊家时,便去索购,但王家富甲一方,不为钱财所动。无奈之中,二人找严嵩府上装裱匠汤臣商议,汤与当时镇防蓟州的王忄予素有来往,对王忄予之子世贞、世懋有仇,因此鼓动王忄予买画,但王忄予亦购不来。汤臣便设计让王忄予把苏州人黄彪临摹本买来献嵩,又在严嵩高兴时将真情告知,严嵩窘怒,遂杀王忄予。

    清代人《清夏闲记》上又载:太仓王忄予收藏有《清明上河图》,严嵩子严世蕃知道后强行索要,王忄予便送去摹本,当时汤臣恰好在旁。从前王忄予巡抚两浙时,见汤贫困潦倒,便将他推荐给严世蕃。汤臣不思报恩,反想构陷王忄予以求发达,便对严云:此画他曾在王忄予家中见过,王忄予送来的是赝品,如若不信,只看屋角雀是否一脚踏二瓦便可证实。严世蕃细看,果如其言,心中深恨王忄予。恰好此时俺答部进犯中原,王忄予为蓟、辽总督,严嵩父子乘机将他害死。后人曾据此写过《一捧雪传奇》一戏,只是将《清明上河图》改成了“一捧雪”白玉杯,王忄予改成了莫怀古。

    以上几种说法虽然各执一词,但都与事实有些出入。实际上,陆完死后,其儿子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这之前严嵩确曾托王忄予买过“名画”,王忄予也确曾买苏州人王彪之摹本献给严嵩,后被识破。只是南方人“王”、“黄”不分,黄彪应是王彪而已。

    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终于官场失势,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收入皇宫。

    度尽劫波终得归宿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后先由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陆费墀是乾隆时进士,他得图后也在上面矜印题跋。后被毕沅购得。毕沅(1730—1797),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颇为丰富。他得《清明上河图》以后,与其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同赏,现今画上有二人印记。

    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便趁机进宫“抢洋捞”,伪皇宫的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同志,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开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

    《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从那以后,这儿便成了它的最后归宿地。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 在宋代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各类建筑,当首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此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全图长528厘米,阔仅24.4厘米。画面为宋汴梁汴河两岸的生活场景。画中再现了宋汴梁城繁荣的都市生活,反映出市民生活及市街商业活动的多样性。描绘了数量众多的房屋建筑,为后世提供了一条宋代市井画廊。从图中看到,在商业十分发达的汴京城中,各种店铺应有尽有,在码头附近也有小店。这些店铺都是瓦房,结构较简单。居民住宅与店铺建筑差不多,长方形房屋,盖着悬山瓦顶,有些住宅,屋顶采用歇山式,屋脊用瓦饰,有的还使用斗拱、朱红大门,高墙围绕,彩绘梁柱,十分豪华。城门,图中出现最雄伟的建筑物,是汴京城内外分界线,也是梁城做为京师的象征。这是图中最高等级的建筑,是标准的官方式样。在这巨大的城楼建筑上,密布着一层层华丽的斗拱。图中还有3、4座桥梁,最有特色的是城外的虹桥,是一座单孔桥。我国早期木桥梁遗存下的甚少,这座虹桥,使我们看到了具有卓越艺术匠心的早期木桥的风彩。虹桥内外是汴京城外的热闹地带,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形式较多。总之,从此图中可看到,北宋的京城、繁荣闹市,巍峨的城门,还有各种类型的商店、民居,好一幅社会的风情画!好一篇宋代民居、店铺的真实写照!因而,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这些建筑的面貌。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97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枪手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计划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然而,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

    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然而,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宣和年间翰林张择端以东京开封为背景所创作的巨幅长卷风景画。

    它真实而清晰的反映了北宋京都的社会风貌,描绘了汴河漕运的繁华景象。被举世公认为中国古典现实绘画的杰作,原图石渠宝笈三编本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作长525公分,宽25.5公分,画中人物648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各式桥梁5座,树木174棵,船只25艘,各式车辆15辆,轿子8顶。

    作者以中国传统绘画长卷形式,采用全景鸟瞰式构图和散点透视的方法,好似电影中的蒙太奇组接,步移景异,使人目不暇接。景物的远近、大小、疏密、动静都处理的恰到好处,使全图过渡自然、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大到浩荡的河流、雄伟的城楼,小到市招上的文字、舟车中的人物,都能真实自然和谐统一的在一起。

    画中人物小如豆粒、大不及寸,但形神毕肖,各具情态。生活中各种情节无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在笔墨技巧上,工笔与写意相结合,色调柔和而古朴淡雅,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实技艺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

    使观者[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三、沈斗平的沈斗平艺术简历

    ■ 自幼生活于武夷山、师从家父著名画家沈锡纯先生。

    ■ 1988年任福建省直机关青年书画家协会会长。

    ■ 1988年在杭州西泠印社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 1989年江南书画院画师。

    ■ 1989年由启功先生题鉴出版首部《沈斗平画集》。

    ■ 1989年任福建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 1990年作品参加当代军魂画展并获奖。

    ■ 1990年作品被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纪念馆”和“宋庆龄纪念馆”收藏。

    ■ 1990年首次在北京音乐厅举办“沈斗平画展”。

    ■ 1990年在厦门工人文化馆举办个人画展。

    ■ 1990年作品和事迹入选《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

    ■ 1991年1月12日作品和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

    ■ 1991年人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 1991年在上海朵云轩举办“沈斗平画展”。

    ■ 1992年作品被“宋庆龄纪念馆”收藏。

    ■ 1992年第二次在杭州西泠印社举办个人画展。

    ■ 1992年任当代书画家联谊会理事。

    ■ 1993年在福州举办“献爱心”书画联展。

    ■ 1993年作品和事迹入选《当代艺术家名人录》、《当代书画家辞典》。

    ■ 1994年《沈斗平画集》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 1994年在首都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沈斗平画展”,受到好评。

    ■1995年赴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进行艺术交流。

    ■1997年参加“迎回归”书画联展。

    ■1999年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画。

    ■2000年《沈斗平画集》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2001年作品《荷趣》获海关总署美术展银奖。

    ■2004年在福州成功举办“沈锡纯·沈斗平父子画展”。

    ■2005年当选为福建省花鸟画协会理事。

    ■2006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州市委员会委员。

    ■2008年秋在美国旧金山中国画廊举办个人画展获得成功。

    ■2008年当选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2009年当选为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

    ■现任职福州海关办公室、福州海关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23年杭州2月画展(杭州画展2020时间表)

    四、杭州有哪些博物馆或者是画展可以免费参观的?

    杭州除了胡庆余堂博物馆要10元门票,其他的博物馆都是不要钱的。

    杭州博物馆有: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中药博物馆 (胡庆余堂博物馆)、中国西药博物馆(民生药业陈列馆)、中国印学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筹)、中国民营企业博物馆、中国围垦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西泠印社 、杭州碑林 、浙江博物馆、杭州孔庙 、南宋官窑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 、跨湖桥文化博物馆、黄宾虹纪念馆 、章太炎纪念馆 、苏东坡纪念馆 、潘天寿纪念馆、西湖博物馆、西湖博览会博物馆 、杭州历史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都锦生织锦博物馆、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陈列馆

    以上就是关于2023年杭州2月画展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小儿推拿师资格证怎么考取2023(小儿推拿师资格证怎么考取2022)

    国产七座suv销量排行榜(国产七座suv销量排行榜2021)

    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2022)

    苹果ChatGPT中文版(苹果chatGPT中文版下载)

    浦东日式庭院景观设计价格(浦东日式庭院景观设计价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