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建设生态乡村
乡村标识景观设计方案(乡村标识景观设计方案范文)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乡村标识景观设计方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乡村旅游升级,重现心底的“桃花源”
乡村为 旅游 资源的开发提供载体,为 情感 的交流和传播提供平台。通过“童趣、精致、意境、关系”四种要素的营造和运作,挖掘村落里的“乡野奇趣”,增添文化内涵,还原真实体验,开拓“沉浸 旅游 ”模式,吸引游客静下来,慢下来,留下来。实现“乡野—童趣—乡愁”的情怀,推动乡村 旅游 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挖掘童趣,需从记忆入手,记忆重现是第一步。乡村中独有的生活习俗、乡村建筑、乡土气息,劳作模式等,都可以作为记忆的切入点,在乡野深处,感受久违的小桥流水、蛙语蝉鸣,对久居闹市的群体来说更是一种精神慰藉。通过对相关场景的营造,加强记忆与现实的碰撞,如一缕屋顶上的袅袅炊烟,则会引发 情感 上的小高潮,唤起游客心底的记忆,达到记忆与现场的 情感 共鸣,增强游客对乡村的认同感,拉近游客与乡村的距离。
感受童趣,策划是关键,策划思维是第二步。注重乡村趣味打造,优化趣味主题活动,一方面要以游客思维为核心,从 旅游 角度考虑游客 情感 需求、如何体验、如何融入、如何消费的问题,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转变为“沉浸体验式”。
二是有特定的独具匠心的特征概念,确定产品开发的主线。通过鲜明的乡土文化主题导入,加之情景带入、IP注入、故事引入、体验融入等方式,创造出特色有趣的 旅游 体验项目,营造乡村辨识度,逐渐优化形成该地的特色亮点,形成乡村招牌,形成村落持续的 旅游 吸引力。
乡村 旅游 在保留原生态的同时,融入恰当手段,提升整体景观细节的精致化。乡村元素精致化,包括乡土载体(如稻草、木头、房瓦、乡路、石块等)、基础设施(如景观大门、游客中心、标识系统、休憩场所等)通过创意化、艺术化设计,注重对于乡村文化的显性表达和隐性传承,使用审美、文化意蕴等手段,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具有品赏价值的乡村景观。
其次是构建精致的休闲生活空间,打造精致乡村度假地,注重乡村院落构建,优化人与大自然交叠的交融平台。以自然生态的环境为基底,在契合乡村主题的条件下,引进智慧化的空间管理系统,通过建筑与自然度假环境的深度融合。让游客在原汁原味的乡野生活中体验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精致生活。
通过空间和意象层面的意境打造,唤醒时空记忆中的家乡,引发游客对过去时间片段的思念与回忆,牵出根植于人们心中的乡愁情韵。在乡村 旅游 的发展中,注重每个细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精心打造,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感、意境感,使游客记得住乡愁,使乡村挂得住乡情。
基于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征提炼并融合,通过设计主题设计乡村景观意境的基础,用空间营造乡土情怀,以细节渗透体现当地田园景观的灵魂,最后通过时空渲染,多种 情感 激发等方式,使人产生 情感 互动,促进游客感官沉浸体验,使人触景生情,将“游客身份”转化为“当地居民”,提高游客认同感,从而达到物质和文化消费的目的。
当地居民作为地方性文化载体,是乡村 旅游 产品硬件与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表达和演绎乡村文化的符号,居民的地方感越强,越乐于表达当地文化,对游客人际关系的重塑便越有力,游客因人际交往界限的跨越而产生的疏离感也会随之削弱。
居民主动,游客参与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塑造,将有效提升乡村 旅游 区的亲和力,通过家常情怀增加游客粘性,提升乡村 旅游 区品牌服务形象。通过ppp经营管理模式,构建长期、稳定的乡村运营关系网络,这个充满情怀关系网络中,通过乡愁化的发展动能,实现品牌与效益的双赢。
二、如何建设生态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
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
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
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
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二是改造危旧房。
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
三是改造林相。
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
四是改造设施。
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
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
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
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
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
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
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
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
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
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
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
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
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
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
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
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
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
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
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
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
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
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
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
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
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
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xx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我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及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督促并指导下,我们印山村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进展顺利,各方面工作及建设情况稳步推进,现就我村20xx年度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印山村地处长沙县江背镇,总面积5.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53亩,辖10个村民小组,共321户,1330人。村党委下辖5个支部,其中一个农业支部,两个工业支部,共有党员84人。全村现有水泥、环保机械、建材包装、肉牛养殖、传统酿酒等多家企业,有“三湘第一村”的美誉。今年我村“美丽乡村”建设就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选择依山傍湖、基础条件较好的马头组入手试点进行打造。
二、做好创建,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级并成立了印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组织机构。由书记任组长,支部副书记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村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试点组的三长为成员。并着重强调村委委员叶文斌同志现场负总责,试点组的组长各负责本组“美丽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三、做美村庄,制定工作规划。
“美丽乡村”的创建需要一个建设和发展过程,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在酝酿“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之初,村班子就精心筹划工作计划,对所有提升工程,按时段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按每个阶段召开例会,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按工作计划争取主动。
四、加强宣传发动,争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主动
政府组织外出观摩学习,看那些“美丽乡村”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听他们好的思路和模式,学习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开展的先进经验。同时,经村支两委提议,马头组村民还自发组织到永安镇湾里屋组进行参观,并及时召开户主大会,统一了思想,立马成立组级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民组长任组长,联点村干部任指导员,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通过领导小组的讨论、决议和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发动工作,珍惜“美丽乡村”建设这次试点的机会,抓住机遇,积极配合,热情参与。并且随后还召开多次村组干部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印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等。按照“三事分流”的办法进行实施,大事由政府负责解决,小事由村组负责落实,那么农户自己的事就必须由自己承担建设实施。
五、现阶段的工作成果
从今年7月31日起,我村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到目前我们已完成原定计划任务,目前的主要建设成果有:
1、投资12万余元对全组600余米未硬化的入户公路进行全部硬化,做到户户通水泥路或柏油路;
2、投资8万余元对组级公路、入户公路以及农户庭院采用太阳能路灯亮化,其中已完成路灯安装31盏,计划今年年底前还将投入10万元改造原有组级公路的路灯,实现全组所有公路太阳能路灯全覆盖。
3、投资8万余元初步完成了组级公路两旁的边坡修整、填土、护砌、绿化等工作。
4、投资5万余元对马头组28户农户庭院规划、绿化围栏的安装已全面完成,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进行规范化整理,必须达到花园式的庭院,标准化的菜地;
5、投资6万余元利用组域内农户便路围墙及路边护砌墙体建成了文化墙300余平方米,墙面文化内容制作完成;
6、在入组处安装“美丽乡村”马头组指示牌1处,在公共区域新安装垃圾桶10个;
7、鼓励村民启动建设了包含餐饮、休闲、会议、垂钓、住宿等功能比较齐全的农家乐两户。
六、下阶段的工作计划:
为更好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我们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如下:
1、重点对外招商,启动乡村旅游,不断挖掘人文资源,打造景点文化,设置路牌标识;
2、完善建设马头组文化广场,配套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
3、利用印山台坪设计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包括休闲、健身、娱乐和文化宣传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公园;
4、制定全村公路的提质改造方案,在20XX年完成部分组级公路及马头组全部道路的白改黑及路边绿化项目;
5、利用两年时间根据路段主次,实现全村公路路灯全覆盖;
6、不断完善全村包括马头组所有沟渠和塘边护砌。
7、将打造马头组特色景点“龙井”水源保护和改造。
8、利用两年时间对村级集镇及马头组的所有村民的房屋立面进行提质改造;
9、不断推进和鼓励村民建设农家乐项目配套乡村旅游,尽量实现农家休闲产业化;
10、不断支持以“汉牛牧场”“麻姑井酒庄”等农业休闲项目的建设,推进全村乡村的休闲旅游。
总之,“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是我村的一项既有基础,又有挑战的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美丽乡村”具有深刻的意义,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坚决不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以马头组示范点建设为着力点,全村推广,带动全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推进,从而争取把印山村建设成为全县、全省乃至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典范,实现“中西部第一村”的宏伟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路办事处按照全市“五城一村”建设要求,立足村情实际,以“强基础、促长效、抓绿化、促民风”为重点,扎实推进15件实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果
(一)饮水安全
积极争取省级帮扶资金20万元,柿庄南村、柿庄东村共打深机井2眼,实现了24小时供水。白鹅坟村争取市级拨款8万元进行了水改,共安装水表200块。
(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道路硬化方面,季家铺、蒋庄、郝家铺、柿庄北村等4个村根据村民实际需要,召开代表会商议,累计投资100万元硬化村内主干道3280米。柿庄北村利用津保路绕城线经过村北契机,提前安排,硬化通绕城线连村道路1200米。
在安全用电方面,柿庄南村、柿庄中村投资25万元新增变压器2台,新增变压器容量100千瓦,改造低压线路3公里,更换电表40块,地埋电缆450米,改善了因负荷过低经常出现跳闸断电问题。
在亮化方面,投入资金2.3万元安装路灯37个。
(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办事处从“百日攻坚”以后,实现了“村收集、处转运、市处理”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村严格执行《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制度》《保洁员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村内主街道保持了干净整洁。上半年处村共投资11.7万元清运积存垃圾、杂物18000立方米,新增美丽庭院户50个,12个村配备保洁人员43名,分片包区做好街道保洁。
(四)村庄绿化
新植环村林带40万平米,新植环村树木10万株,村内新植乔木5000株,白鹅坟村在1500米通村路两侧及游园内种植油葵27000平米,实现景观与效益的双丰收,村口道路两侧种植胸径20厘米槐树40棵,种植枫树50棵,苇茅1000棵,种植苗圃150亩。
(五)民居改造
争取上级帮扶,荷花村农村危房改造1户,改善了住房条件。
(六)环境美化
柿庄中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设文化广场1007平米,目前正申请安装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建成后,绘制农村文化墙30平米,标语广告整治70平米。白鹅坟村在游园内建设篮球场一座,乒乓球台一座。
(七)教育设施建设
**路中学新建教学楼、宿舍楼投入使用,投入15.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00件,极大改善了师资环境。
(八)产业支撑
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新增永胜葡萄专业合作社,占地50亩,引进17个品种。扶持茂源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进行扩建。三联牧业大耳羊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大耳羊存栏3000多只。
(九)基层组织建设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精心部署,摸排走访,把政治觉悟好、带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公认的候选人选进村班子,实现了12个村班子健全、团结有力,严格按照党建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通过教育平台学习党的政府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十)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采取“企业借力、拓展阵地”等形式,富强采暖炉公司在办事处白鹅坟村、太平庄等5个村开展文艺演出,一千多名群众观看;开展了“雅迪”杯广场舞大赛,办事处各村及周边乡镇共16个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预赛,荷花村、司马庄、季家铺村在决赛中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利用新建成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枫林园、锦园两个新建成的游园,村民们开展了文学交流、跳舞健身、戏曲歌唱等活动。
二、 主要做法
(一)宣传发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农民是建设主体,通过召开支部书记会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要求他们调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的积极性,通过他们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调动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做好“门前三包”。
(二)民主决策。美丽乡村每一项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年初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各村班子就精心筹划工作计划,对群众关注较高的项目列入首要待办事项,按时段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按每个阶段召开村民代表会,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实、做好。
(三)多方筹资。经过两年的持续建设,各村积累资金不足,为保证建设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省级、**市级、**市级帮扶资金支持,5个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广场、道路建设。
;四、美丽乡村概念是什么
问题一: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是什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27日发布。该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在村庄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明确规定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100%;要科学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村名标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还应设置指示牌。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标准规定了气、声、土、水等环境质量要求,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并设定了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卫生公厕拥有率等11项量化指标。 同时,标准还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依,使乡村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有章可循,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据可考。 田世宏认为,标准对乡村个性化发展预留了自由发挥空间,不搞“一刀切”,也不要求“齐步走”,鼓励各地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问题二:美丽乡村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饮水,因地制宜,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河道等生态保护,并设定了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植被、村庄规划、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说、生活等污染防治、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作为性国家标准、声,鼓励各地根据乡村资源禀赋、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公共服务。明确规定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水等环境质量要求,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桥梁;要科学设置道路交通标志,也不要求“齐步走”、生态环境、土,对农业、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乡风文明。 同时,不搞“一刀切”。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标准对乡村个性化发展预留了自由发挥空间。 在村庄建设方面;历史文化名村、基层组织,标准规定了道路,森林。 田世宏认为,路面硬化率达1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由质检总局、经济发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传统村落、供电。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特色景观旅游景点还应设置指示牌、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村口应设村名标识、环境绿化,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依,标准规定了气、工业,以及村容维护、方向性技术指导、卫生公厕拥有率等11项量化指标,标准还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使乡村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有章可循、国家标准委2015年5月27日发布,使美丽乡村建设有据可考。该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创新发展
问题三:“美丽乡村”什么样 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乡村的环境建设包括农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生活污染防治,以及村容村貌整治等内容。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林、路等生态要素,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推广畜禽废弃物处理新模式,降低农业污染;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湿地保护水平;恢复提升乡村风貌,构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问题四: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定义 按字面理解 是指 十个中国最美的乡村狭义解释 是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义解释 是 各大媒体机构评选的 中国最美的 一批乡村本词条兼顾广义解释 重点介绍2013 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问题五: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美丽乡村有什么区别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美丽乡村是发展新农村的一个方面
美丽乡村和新农村有什么区别:美丽乡村是创旅游品牌而打造的;新农村是 *** 投资解决农民居住条件实施的形象工程
问题六:美丽乡村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 ***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当前的世情、国情。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事实上,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加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唯此,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问题七: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指的是什么 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
问题八: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是什么?如何打造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顾名思义是要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生活和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按照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中的描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乡村景观设计科学,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河塘沟渠得到综合治理,生产生活实现分区,主要道路硬化,人畜饮水设施完善、安全达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完善,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但又不仅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理念的简单复制,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思路中,“美丽乡村”包含的是对整个“三农”发展新起点、新高度、新平台的新期待,即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村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农村重新凝聚起新时代农民守护宜居乡村生活的愿望,以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村实现文明的更新,融入现代化的进程。一个承载城市人亿万“乡愁”的现实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美丽乡村创建应该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
生态是美丽乡村的气质,以环境改善为契机,农村生活将更宜居舒适
问题九:新农村综合体和幸福美丽乡村什么区别 新农村综合体:所谓综合体,应围绕产业发展,根据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相对集中、功能完备、生活便捷等原则,建设包括民居、绿化带、健身设施场所和交通、通讯、邮电、商业、银行等服务设施,新农村综合体一般都具有小城镇功能,各项服务设施完备,居民生活方便,在保持一定农村风格下,同时具有城镇的服务功能。
幸福美丽乡村:根据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错落有致、相对集中等原则,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保留乡村山清水秀、民风民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促进村民居住条件改善,产业发展好,环境优美,村民富足。其他的服务设施不一定有。就那句话: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希望对你有用,祝健康愉快,欢迎多交流!
以上就是关于乡村标识景观设计方案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