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景观设计图平面(城市主干道效果图)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城市主干道景观设计图平面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市政道路施工图纸怎么看
市政工程图样分类
1.基本图
2.详图
识读工程图的注意事项
1、熟悉图样基本规格,了解工程构筑物的基本构造;
2、记住常用图例;
3、由粗到细、由大到小;
4、结合各类图纸;
5、结合实际。
市政工程常用图例
道路工程图
道路路线是指沿道路长度方向的行车道中心线。
道路的路线设计最后结果是以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来表达的。
道路平面图是在地形图上画出的道路水平投影,它表达了道路的平面位置。
道路纵断面图是用垂直剖面沿着道路中心线将路线剖开而画出的断面图,它表达道路的竖(高)向位置。
道路横断面图是在设计道路的适当位置上按垂直路线方向截断而画出的断面图,它表达了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情况。
道路工程平面图的作用:
表达路线的方向、平面线形(直线和左、右弯道)、路线的横向布置、路线定位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状况。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对于车速较高的道路,线形设计还应考虑汽车行驶美学及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直线
直线的优点
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直线的缺点
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调。
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速度及上坡坡度。
易对长直线估计得过短或产生急躁情绪,超速行驶。
直线的运用
采用直线线形时必须注意线形与地形的关系,在运用直线线形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
圆曲线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
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
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
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应保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即不会在横颇路面上产生横向滑移。
缓和曲线
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
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二、平面规划图怎么画?
问题一:总平面图怎么画 施工总平面图怎么画:
按如下步骤来画吧。
在总平面图上,标出要建设的建筑物,大门,围墙
标上塔机布置,大门到塔机,布置路,
布置混凝土生产系统,砂浆机,砖,这些地方要与大门相通,有道路连接起来。
布置水,布置电。布置其它的。查看一下,水通了没有,电通了没有,路通了没有,不能有死角。
问题二:怎样用PHOTOSHOP画平面规划图 用矩形选区和路径这样的工具吧,PS并不适合画这种图,用CAD之类的软件更适合吧
问题三:CAD建筑设计总平面图怎么画 这是总平面图啊。连廊、玻璃顶等等这些细部用材用料不用表示出来的吧。建筑这一块只要把轮廓画出来就行了。要具体一点的话还应该配合建筑单体方案才好进行细部构造说明吧。另外,绿色那一块区域,个人觉得就是绿化景观。
问题四:怎样画简单的平面设计图 平面图是用cad做出来的丹如果你是设计者,那就应该先构思出平面图,然后在在电脑上用cad画出平面图,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如果你是寻求设计的人,那就应先告知设计师你先要的风格、摆设等等一系列的事项,然后设计师会在电脑上用cad作出平面图。其实cad只是辅助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工艺,懂得设计,懂得装修,才能很好的绘制出平面设计图!
问题五:手绘风格的总平面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马克笔画的吧,,,
问题六:用CAD画城市规划图道路是怎么画出来的 湘源控规 鸿业规划 hcad 这些软件都可以即时生成道路 要的话我有安装包 留邮箱吧
问题七:城市设计意向图是什么,与城市规划总平面图有什么区别,怎么画? 意向图可以用已经建成的景区的图片等代替,规划总平面图是对所规划区域的功能分区以及细化。
问题八:房子的平面设计图怎么画?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一般都采用AutoCAD这款软件,方案也可以用草图大师 建筑用天正 结构用PKPM 探索者 还一些小软件比如摩根等等,要是后期渲染效果图一般都用3D MAX软件。
以上这些只是绘图软件,具体的您还要去施工现场实地考察,丈量具体实际尺寸,确保绘图的真是比例性。
三、作业 高分悬赏!!满意再追加一百
课题一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相关术语 2、能够准确合理地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树种 3、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地进行人行道、分车带绿化 设计 4、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地进行交叉口、交通岛绿化 设计 任务一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基础任务提出 识读并分析如图所示的常见城市道路的形式,了解不同类型道路 形式的绿化特点,掌握道路绿化设计的相关知识。 任务分析 对于城市道路绿地来讲,绿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人行道绿化和 车行道绿化。那么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包括: 1.分析每张图片属于哪一种道路形式。 2.每张图片中包括哪些绿化设计内容。 3.分析每张图片设计的优点。 相关知识 2 一、人行道绿化带 (一)行道树绿化带 (1)树池式 在交通量比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狭窄的道路上采用树池的方 式。树池式营养面积小,又不利于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不利于 树木生长。 树池的边缘高度与人行道路面的关系: 第一:树池的边缘高出人行道路面8—10厘米; 第二:树池的边缘和人行道路面相平; 第三:树池的边缘低于人行道路面。 树池的形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状等。 哈尔滨市常用行道树: 榆树、柳树、杨树、槭树、樟子松、红皮云杉。 北京市常用行道树: 槐、杨、柳、椿、白蜡、油松等。 广州、海南常用行道树 大叶榕、白兰花、棕榈、榕树等。 下面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种植的实例。 树池的铁蓖子缝隙中长满草本植物 树池(图案为船的轮舵与海燕) (2)树带式 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小于1.5米宽的种植带, 视树带的宽度种植乔木、绿篱和地被植物等形成连续的绿带 。 在树带中铺草或种植地被植物,不要有裸露的土壤。这种方式有 利于树木生长和增加绿量,改善道路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 在适当的距离和位置留出一定量的铺装通道,便于行人往来。 若是一板两带的道路还要为公交车等留出铺装的停靠站台。 (二)人行道绿带 人行道绿带是指位于人行道上除行道树之外,具有一定宽度的带 状绿地,人行道绿化带可位于人行道一侧,也可位于人行道中央。 1.位于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 一般人行道旁无其他建筑时这种形式比较常用,设计时植物一般 考虑单面观赏即可。 2.位于人行道中央的绿化带 当人行道旁还有其他建筑且人行道较宽时常采用这种形式,植物 一般考虑双面观赏,可将高大植物放在绿带中央。 二、分车绿带 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称为分车 绿带,也称隔离绿带,分车带一 般用来分隔对向或同向的交通。 一般宽度为4.5~6.0m,最小的也 有1.2—1.5m,但这种最小的宽度 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分车 带长度50—100m,交通干道与快 速路分隔带可以根据需要延长。 19 三、常见的道路绿化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形式是城 市道路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模式, 通常根据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不同 将城市道路分为一板两带式、两 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 带式等几种布置形式,其中的 “板”是指车行道,“带”是指 绿化带。 20112011-3-7 设计理论 20 1.一板二带式(一块板) 1.一板二带式 一块板) 一板二带式( 它是由一条车行 道、二条绿化带 组成,这种形式 组成, 最为常见 。 它的优点是用地 经济、 经济、管理方便 较整齐。 ,较整齐。缺点 是景观比较单调 、容易发生交通 事故。 事故。 2.二板三带式(二块板) 2.二板三带式 二块板) 二板三带式( 这种形式可将车辆的上 下行分开,中间、 下行分开,中间、两边 共三条绿化带,中间8m 共三条绿化带,中间8m 宽以上可布置成林荫路 。 它的优点是用地较经济 ,可避免机动车间事故 的发生, 的发生,缺点是不能避 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 间的事故发生。 间的事故发生。 3.三板四带式(三块板) 3.三板四带式 三块板) 三板四带式( 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较完整的道路形 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 式 。共有四条绿化带。 共有四条绿化带。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组织交 通方便。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通方便。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4.四板五带式(四快板) 4.四板五带式 四快板) 四板五带式(这种形式在宽阔的街道 上应用, 上应用,是比较完整的 道路绿化形式。 道路绿化形式。共有五 条绿化带。 条绿化带。 如果道路面 积不宜布置五带, 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 用栏杆分隔, 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 地。 它的优点是方便各种车 辆上行、 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 ,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 安全;绿化量大, 安全;绿化量大,街道 美观,生态效益显著。 美观,生态效益显著。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 经济。 经济。 5.其它形式 5.其它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部分城市道路已不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 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 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不少城市将 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 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这就改变 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建筑阴影大 它只有一条绿带, 的地方多一板一带式 。它只有一条绿带, 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任务实施一、分析道路形式 以图1 以图1—1—1b为例,有两条车行道,三条 1b为例,有两条车行道,三条 绿化带,那么它就是一条两板三带式的道 路。 二、分析绿化设计内容 以图1 以图1—1—1d为例,它是一个四板五带式 1d为例,它是一个四板五带式 的城市道路,这条道路包括四条车行道( 的城市道路,这条道路包括四条车行道(有 两条非机动车道,两条机动车道) 两条非机动车道,两条机动车道),五条绿 化带(三条分车带,两条人行道绿化带) 化带(三条分车带,两条人行道绿化带)。 29 绿化带的内容包括: 1.人行道绿化带 1.人行道绿化带 人行道绿化带包括行道树绿带和人行道绿 带,其中行道树绿带属于树池式,人行道 绿带位于道路一侧,也可称为路侧绿地。 2.分车绿带 2.分车绿带 分车绿带包括一条中央分车带和两条两侧 分车带。中央分车带将机动车的上、下行 分开,两侧分车带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 道分开。 30 三、分析绿化设计的优点 以图1 以图1—1—1c为例,它是一个三板四带式的城 1c为例,它是一个三板四带式的城 市道路,其人行道绿化带采用树池式的种植 形式,树种选择冠大荫浓落叶乔木,能够起 到较好的遮阳作用和美化效果;分车带采用 规则式的种植形式,以色彩对比鲜明的灌木 形成流线型的色带,保证了视线通透,满足 了安全行车的需求。另外,为了使分车带的 绿化设计更富有节奏感,形成良好的景观效 果,本设计采用常绿乔木组和灌木拼图交替 种植的形式,形成节奏鲜明的交替韵律,既 打破了分车带绿化设计的单调感又起到了一 31 定的遮阳效果。 任务二 某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任务提出 如图所示是某示范区城区的一条道路绿化工程, 道路长800m,是一条不对称的两板三带式城市道 路,其中绿化设计内容包括,26m的绿化带,2m 26m 2m 的分车带和两条人行道的绿化设计,整个绿化用地 面积约2万m2。现要求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相 关知识,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安全要求和景观要 求的前提下完成设计。 20112011-3-7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32 任务分析 通过对图示的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要完成这条 道路的绿化设计,需要掌握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的方法和技能,涉及行道树绿化带、人行道绿 化带以及分车带绿化设计的原则和相关技巧。 具体讲,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行道树绿带的设计 对于行道树绿带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植形式。 2.选择适宜的行道树树种。 33 二、人行道绿带的设计 1.根据周围环境确定人行道绿带的风格 和形式。 2.完成人行道绿带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种 植设计。 三、分车带的设计 1.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植形式。 2.选择适宜的行道树树种。 3.完成植物种植设计。 34 相关知识 一、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原则(一)安全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三)生态性原则 (四)以人为本的原则 (五)协调性原则 (六)景观稳定性、特色性原则 (七)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相结合 20112011-3-7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35 二、行道树绿带设计(一)行道树选择的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2、生物多样性原则 3、景观美学与文化性原则 20112011-3-7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36 (二)行道树树种应具备的条件 (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 (2)耐脊薄土壤; (3)耐修剪; (4)深根; (5)病虫害少或易防治的; (6)落果少,没有飞毛; (7)发芽早,落叶迟; (8)耐寒、耐干旱; (9)寿命长。 (三)行道树种植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四)行道树的株距和定干高度根据功能要求, 交通状况,道路的性质,宽度 及行道树距车行道 的距离,树木分枝角度而定。 分枝角度大的,干高不得小于3.5米, 分枝角度小的,干高不得小于2米,否则影响交通。 株距5米,少数6--8米。 (五)行道树绿化带的设计 1.确定行道树的种植形式 2.行道树种的选择 3.行道树种植设计 38 三、人行道绿带设计 (一)人行道绿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二)人行道绿带的设计 四、分车绿带的设计 (一)分车绿带设计的原则 (二)分车绿化的植物选择标准 (三)分车绿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四)分车绿带绿化设计 1.树种选择 2.分车带设计 39 1.行道树绿带的设计 1.行道树绿带的设计 行道树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沿道路种植一行或几行乔木是街道绿 化最普遍的形式,行道树的设计内容及 方法是: ⑴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 ⑵确定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 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决定于 二个条件,一是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 二是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尺寸。 1.行道树绿带的设计 1.行道树绿带的设计 ⑶确定合理的株距 ⑷确定种植方式 ①树带式 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 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m,植一行大乔木 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m,植一行大乔木 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 与树篱。在交通、人流不大路段用这种方式。植 带下铺设草皮,以维护清洁,但要留出铺装过道 ,以便人流通行或汽车停站。 ⑷确定种植方式 ②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 ,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 的路段,设计正方形、 的路段,设计正方形、 长方形或圆形空地, 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 植花草树木, 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 绿地。 绿地。正方形树池以 1.5m×1.5m较合适 1.5m×1.5m较合适;长 较合适; 方形以1.2m×2m为宜 为宜; 方形以1.2m×2m为宜; 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 1.5m为好 1.5m为好。 为好。 (5)确定株距与定干高度 (5)确定株距与定干高度行道树定干高度应根据其功能要求、交通 状况、道路性质、宽度,以及行道树与本 道的距离、树木分级等定。苗木胸径在 12~15cm为宜,其分枝角度越大的,干高就 12~15cm为宜,其分枝角度越大的,干高就 不得小于3.5m;分枝角度较小者,也不能 不得小于3.5m;分枝角度较小者,也不能 小于2m,否则会影响交通。 小于2m,否则会影响交通。 ⑹其他 2.分车绿带的设计 2.分车绿带的设计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称为分车绿带,也 称隔离绿带。在三块板的道路断面中分车 绿带有两条,在两块板的道路上分车绿带 只有一条,又称为中央或中间分车绿带。 分车绿带有组织交通、分隔上下行车辆的 作用。在分车绿带上经常设有各种杆线、 公共汽车停车站,人行横道有时也横跨其 上。 分车绿带位于车行道中间,位置明显而重 要,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街景的艺术效果 。可以造成封闭的感觉,也可以创造半开 敞、开敞的感觉。这些都可以用不同的种 植设计方式来达到。分车带的绿化设计方 式有三种,即封闭式、半开敞式、开敞式 。 3.路侧绿带的设计 3.路侧绿带的设计路侧绿带包括基础绿带、防护绿带、花园 林荫路、街头休息绿地等。当街道具有一 定的宽度,人行道绿带也就相应地宽了, 这时人行道绿带上除布置行道树外,还有 一定宽度的地方可供绿化,这就是防护绿 带。若绿化带与建筑相连,则称为基础绿 带。一般防护绿带宽度小于5m时,均称为 带。一般防护绿带宽度小于5m时,均称为 基础绿带,宽度大于10m以上的,可以布置 基础绿带,宽度大于10m以上的,可以布置 成花园林荫路。 五、道路绿化设计图样绘制 (一)道路绿化设计平面图 (二)道路绿化设计立面图 (三)道路绿化设计断面图 (四)效果图 (五)植物配置表 (六)指北针和比例尺 20112011-3-7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52 任务实施 在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后,我们根据园 林规划设计的程序以及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 计的特点,来完成图1—1—14所示的这条城 市道路的绿化设计。 一、调查研究阶段 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 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 四、植物种植设计 五、完成图样绘制 53 任务三 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任务提出 图1—1—56所示为某城市团结路口一个交通岛的 现状图,现要求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基础上, 以植物造景为主,对其进行绿化设计。 任务分析 通过对图1—1—56的分析,以及甲方的设计要求, 要完成此交通岛的绿化设计我们必须分以下几个阶 段进行: 54 一、调查研究阶段 1.自然环境的调查。 2.社会环境的调查。 3.设计条件或绿地现状的调查。 二、设计构思阶段 三、图样绘制阶段 通过规范的图样,完成对设计方案的表达。 主要完成以下图样: 1.平面图。 2.效果图。 20112011-3-7 设计理论 55 相关知识 一、交通岛的概念 二、交通岛绿化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 三、安全视距 四、立交桥绿化设计 56 一、交通岛的概念 交通岛是指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 一种岛状设施。一般用混凝土或砖石围砌, 高出路面10cm以上,常见的交通岛可分为以 下三种形式: (一)中心岛(又叫转盘) 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引导行车。交通规则中 规定所有驶入转盘的车辆必须绕转盘逆时针 行驶,如图1—1—57所示。 57 (二)方向岛 路口上分隔进出行车方向,一般常用于立交 桥周围,如图1—1—58所示。 (三)安全岛 在宽敞的街道中供行人避车的地方,如图 1—1—59所示。 20112011-3-7 设计理论 58 交通岛交通岛,俗称转盘。设在道路交叉口处。 主要为组织交环形交通,使驶入交叉口的 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一般 设计为圆形,其直径的大小必须保证车辆 能按一定速度以交织方式行驶,由于受到 环岛上交织能力的限制,交通岛多设在车 流量较大的主干道或具有大量非机动车交 通、行人众多的交叉口。 视距三角形根据相交道 路所选用的 停车视距, 可在交叉口 平面上绘出 一个三角形 ,称为“视 距三角形”. 距三角形”. 立体交叉绿岛 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由主、次干道和匝道组成, 匝道是供车辆左、右转弯,把车流导向主、次干 道的。为了保证车辆安全和保持规定的转弯半径 ,匝道和主次干道之间就形成了几块面积较大的 空地,作为绿化用地则称为绿岛。此外,从立体 交叉的外围到建筑红线的整个地段,除根据城市 规划安排市政设施外,都应该充分的绿化起来, 这些绿地可称为外围绿地。 绿化布置要服从立体交叉的功能,使司机 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因此在立交进出道口 和准备会车的地段、在立交匝道内侧道路 有平曲线的地段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 ,如种植绿篱或灌木,其高度也不能超过 司机的视高,使司机能通视前方的车辆。 在弯道外侧,植物应连续种植,视线要封 闭,不使视线涣散,并预示道路方向和曲 率,有利于行车安全。 绿岛是立体交叉中面积比较大的绿化地段 ,一般应种植开阔的草坪,草坪上点缀有 较高观赏价值的常绿植物和花灌木,也可 以种植观叶植物组成的纹样色带和宿根花 卉。有的立体交叉,还利用立交桥下的空 间,搞些小型的服务设施。如果绿岛面积 较大,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可按 街心花园的形式进行布置,设置园路、花 坛、坐椅等。 立体交叉的绿岛处在不同高度的主次干道之间, 往往有较大的坡度,这对绿化是不利的,可设挡 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以不超过5 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以不超过5%为宜。此 外,绿岛内还需装设喷灌设施。 在进行立体交叉绿化地段的设计时,要充分考 虑周围的建筑物、道路、路灯、地下设施和地下 各种管线的关系,做到地上、地下合理安排,才 能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 交叉路口绿地 交叉路口绿地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道路交叉口必须为 司机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使司机在这段 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 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事故。这种 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能够停车的距 离称之为“安全”或“停车视距”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专用术语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专用术语是与道路相关 的一些专门术语,设计中必须掌握。 的一些专门术语,设计中必须掌握。 道 路 的 断 面 布 置 形 式 1.道路红线 1.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 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 路用地的界线。 路用地的界线。常以 红色线条表示, 红色线条表示,故称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道路红线 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 法定分界线, 法定分界线,是线路 划分的重要依据。 划分的重要依据。 2.道路总宽度 2.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 也叫路幅宽度,即规 划建筑线( 划建筑线(道路红线 之间的宽度。 )之间的宽度。道路 总宽度是道路用地范 围,包括横断面各组 成部分用地的总称。 成部分用地的总称。 道路绿化的环境条件及树种选择 道路绿地所处的环境与城市公园及其 它公共绿地不同, 它公共绿地不同,有许多不利于植物 生长的因素。 生长的因素。 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 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1)土壤 (2)烟尘 (3)有害气体 (4)日照 ( 5) 风 (6)人为损伤和破坏 (7)地上地下管线 (7)地上地下管线
四、. 城市道路平面线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道路平面线形最基本的是直线和曲线。直线最短捷,但为了适应地形、地物条件,避开路线上的障碍物,并满足某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往往插入曲线,以便车辆能够平顺地改变方向。这些曲线多用圆曲线,也称弯道或平曲线。
最小曲线半径 是保证汽车在设置超高的曲线部分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轮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其中并须考虑使乘车人感觉良好和驾驶员操纵方便。确定最小曲线半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因素: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速度与平稳性、乘客的舒适程度、车辆和轮胎的损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费用等。
加宽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各个车轮的轨迹不相同,靠平曲线内侧后轮的曲线半径最小,而靠平曲线外侧前轮行驶的半径最大,即在平曲线路段上行车部分宽度比直线路段为大。为了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平曲线路段的车行道必须靠曲线内侧加宽。加宽值根据车辆对向行驶时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行车摆动幅度在平曲线上的变化,综合确定,它又与平曲线半径、车型以及行车速度有关。
超高 在设计平曲线时,由于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可能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当采用较小的平曲线半径时,为使汽车转弯时不致倾覆和滑移,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需将路面外侧提高,把原来的双面坡改成为向内侧倾斜的单面坡。
缓和曲线 当汽车从直线地段驶入曲线时,为了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发生和消失,并能使汽车不减速而平稳地通过,在平曲线两端采用适应汽车转向和离心力渐变的缓和曲线,用来连接直线和平曲线。
缓和曲线主要有三种线形,即回旋线(辐射螺旋线)、双纽线和三次抛物线。较理想的缓和曲线是汽车从直线段驶入一定半径的平曲线时,在不降低车速又能徐缓均匀转向的情况下,即汽车转弯的曲率半径从无穷大,有规律地逐渐减小至平曲线半径,其中回旋线较能符合上述要求。
按照等速行驶、等角速度转动方向盘的条件,求得的曲线称为回旋曲线。在回旋线方程中,如果近似地以曲线弦长代替弧长,就成为双纽线。如果近似地以曲线沿切线的长度代替弧长,就成为三次抛物线。
回头曲线 山区道路在山坡盘旋上升时所采用的一种回转形曲线。如果遇到山坡陡峭起伏,上下两控制点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取得必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路线可利用地形设置回头曲线,其作用是展长距离以使不超过最大纵坡。回头曲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山坡较缓的开阔地段上,采用发针的形状反复来回逐渐上升的线形。它有多种形式,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也有偏向一侧的,应根据地形条件和行车要求选用。
曲线的衔接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与平稳,需要妥善解决曲线之间的衔接。在平曲线内,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同向曲线,为避免断背曲线,两同向曲线可直接相连,组成复曲线。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反向曲线,半径大而无超高的反向曲线可直接衔接,如需要设置超高,则应插入缓和曲线,或在反向曲线中间留有足够长的直线缓和段。
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除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规定外,并要满足司机的视觉要求。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对高速道路则逐渐趋向于以曲线为主的设计,以满足车速与地形相适应的要求。直线具有最短捷的距离和线形容易选定的优点,但从驾驶人员的感觉进行分析,行进的前方过分地一目了然,景观一般全是静的,就显得单调乏味,容易导致疲劳而丧失安全的警惕性。因此,应该避免使用过长的直线。在曲线上行驶的时候,从掌握道路的两侧景观和逐渐变化的全景来衡量,采用平缓的曲线,可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促使他们自然握紧方向盘,而且由于从正面看到了路侧的景观,就起了诱导视线的作用。曲线越连续,就越增大视觉的平顺性。因此,以缓和曲线为主要线形加以灵活运用,就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行驶效果,也为利用地形设置线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作出既经济而又优美的平面线形。
以上就是关于城市主干道景观设计图平面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