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2023-03-21 05:03:4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0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地方)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具有哪些特征

    西湖,是自然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问: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世价值是什么?

    答:这次西湖申遗以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它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

    西湖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是人与自然长期良性互动的产物。西湖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演进、始终活着的文化自然形态。它的自然美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人文、建筑等诸多文化理念,而它的人文美则渗透了许多自然的、物候的意象。

    一千多年来西湖一直保持着历史的原真性,其基本元素和符号既没有被湮灭,也没有被改变,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可以说,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是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文化景观。西湖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表达,就是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观是最多的;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著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观是最美的。西湖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保护西湖,从古到今都没断过

    问:杭州市在保护西湖文化景观遗产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西湖的兴衰史,首先是一部杭州人民和历代先贤保护、建设西湖的历史。像唐代的李泌、白居易,吴越国的钱镠,北宋的苏东坡,明代的杨孟瑛,清代的李卫等,都对保护西湖作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都把保护西湖作为重要使命,在西湖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西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世界遗产保护准则的要求,使西湖的自然人文生态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

    一是优化城市布局。杭州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和“两疏散、三集中”的思路,使西湖得到了更好地保护,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在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二是实施综合保护。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围绕“保护西湖、申报世遗”目标,连续10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综保工程,环西湖沿线全线贯通,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充分体现了“还湖于民”;通过综保工程,实现西湖水“一月一换”,水质得到了全面改善,景区公共绿地新增100多万平方米,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得到保护,自然生态得到修复;通过综保工程,保护修缮、恢复重建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杭州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得以保护,“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西湖变得更生态、更亲民、更有文化、更有品质。

    保护西湖不仅是杭州城市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更是800多万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历史责任。杭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在专家和市民的呼吁下保护下来的。

    申遗成功,杭州美誉度更上层楼

    问: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西湖申遗成功,是西湖两千多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纵观5000年杭州建城史、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没有西湖,杭州的兴盛就失去了依托,“人间天堂”的美誉就失去了内涵,历史文化名城就失去了“根”和“魂”,西湖的普世价值已深刻地体现在杭州城市的发展长河之中,充分体现在杭州文脉的发展嬗变之中。

    近年来,西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唯一的缺憾就是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申遗成功,实现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圆了杭州老百姓的“世纪之梦”,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更好地保护西湖2000年历史连续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这些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示出独一无二的特征。

    西湖申遗成功

    huangliwang:西湖你要更美!生活在杭州我感觉还是幸运滴。

    丁勇同学:西湖,并非只有风花雪月,更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

    吉树2010:西湖申遗成功了,这当然是好事。从去过的印象来看,西湖现在少了一分宁静和悠闲,多了不少商业化带来的浮躁和喧嚣。下次再去,一定要避开旅游人群,在清晨或者晚上去领略西湖的美。

    茜茜她爹:其实,成功或不成功,西湖就在那里,不影响她的美丽。

    Sabrina-傅:亲爱的西湖,爱上你不过几个年头,但其实,我已经在你身边成长20余载。每一次走近你,都被你淡妆浓抹惊艳到。那天,我说:其实申遗什么的不过是又多了个名分,但你的地位在每个与你相识的人的心中,都毫不动摇。最爱南山梧桐。

    左撇子也有笨蛋:啊啊啊啊恭喜恭喜好想去西湖转悠转悠啊

    neko1224:西湖申遗成功,实至名归!

    肉肉HZ_roro:西湖申遗成功,是件好事,但希望杭州不要走上其他某些地方的老路,杭州自有杭州的美好。

    舒中胜:为官杭州者,有三件事功德无量。一是西湖一圈基本打通;二是西湖周围景点不收门票;三是西湖西进多了道风景。西湖申遗若成功,我希望灵隐的香火钱继续,但外面这道门票是不是可以免收了?

    蓝色奇米: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外面在下雨了呢……同时亦得知西湖申遗成功了……祝福这个美丽的水潭吧,个么……同时杭州估计会越来越热闹啦……

    八只爪的八爪鱼:那么西湖申遗是成功呢?成功呢?还是成功呢?哈哈,小酒喝起,小菜点起。

    在海一方的BOLG:好多年没去西湖了,真想她呀! ——看到老药渣的博文《西湖申遗特辑(上)》有感而发的评论。

    尚禾岳涛:西湖最终还是成为世界的。

    让西湖成为世界的公园

    申遗成功后,西湖将继续免费吗?面对“才闻申遗声,已见涨价来”的热潮,西湖能独善其身吗?两三年来,提出这个问题的国内媒体至少数十家。

    今天,杭州市郑重给出答案,要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我们要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杭州西湖申遗办郑重承诺“六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

    “申遗”的本义是为了保护,获得世界遗产的名号,是荣誉,更是义务与担当。如果单一地从经济利益考量,保护让位于开发,野蛮地破坏自然生态,这种短视的行为就明显违背了“申遗”的初衷。

    杭州市表示,西湖风景区已走过免费开放的第9个年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从2002年的114.7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00多亿元,涨幅8倍以上,进入良性循环的旅游经济给西湖免费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今后,杭州将继续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坚持“免费开放西湖”不改变,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更好地亲近西湖、感受西湖,使西湖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公园。

    西湖是杭州的西湖、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自2002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

    西湖的公共资源,绝不允许占用

    “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每一方湖面、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个景观,都是极其宝贵的公共资源,都要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共享。”

    杭州市承诺,将建立健全西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西湖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另外,西湖申遗办表示,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土地,杭州市将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保护好土地资源,绝对不搞经营性出让,坚决制止房地产开发项目,禁止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立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

    西湖要再活一个2000年

    西湖申遗办还承诺文物不破坏、博物馆不收费。

    申遗是手段,不是目的。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杭州西湖申遗办负责人强调。

    西湖申遗成功标志着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是“后申遗时代”的第一位工作。

    杭州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契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十年保护获得新生

    自古以来,西湖保护和发展的历史,都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完美结合。从唐代到清末,对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共有23次,较著名的有白居易、苏轼、杨孟瑛主持的几次疏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保护与发展、旅游业与工业这两对矛盾长期困扰着杭州的发展,影响着对西湖的保护。从2001年开始,杭州按照“申遗”目标,每年启动一次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十年来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

    西湖南线各大公园打通,形成了“十里环湖景观带”。龙井八景修复,慧因高丽寺重现,南宋官窑博物馆扩建,八卦田遗址得到保护,还有飞来峰石刻造像、天龙寺造像、雷峰塔遗址、龙井寺、于谦墓(祠)、俞曲园墓、大麦岭苏东坡摩崖题记……西湖自然和历史原貌逐步恢复。据统计,十年来共恢复、重建、修缮了西湖景区18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点。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称,力求做到无一景无来历,无一物无出处,无一题无依据。

    据统计,十年西湖综保工程,景区公共绿地新增100多万平方米,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以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58.5万平方米,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大规模的西湖疏浚工程。西湖的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西湖的年配水量达1.2亿立方米,湖水实现一月一换;西湖水透明度从以前的50厘米提高至73厘米。“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整个西湖的湖面格局重现300年前明朝中叶时期的状况。

    杭州还建立了西湖文化景观实时监测管理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对景区的实时监控,并建立快速反应处理机制,使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每一寸地面、每一个时点都处在严密、有效的管理之下;建立西湖文化景观预警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制订遗产各组成要素的监测管理标准,开展全方位监测管理,建立预警机制。

    西湖之美 属于人民

    “浓妆淡抹总相宜”、为历代中国人心驰神往的西湖美景,如今通过世界遗产名录的平台走入世界的视野。

    西湖之美,属于人民。尽最大可能尊重和满足人的需求,是西湖保护工程以及“申遗”的重要目标。杭州在综保工程启动之初就提出,要“还湖于民”,还湖于游客。

    西湖环湖公园经过整治、修复后全线打通,24小时全天候免费开放。没有围墙、不收门票。西湖美景成为人人能享受、人人能消费的公共产品。日暮晨昏,老年人在西湖边晨炼,年轻人在柳荫中谈情说爱,学生在长椅上读书,儿童在绿地上玩耍,无论贫富,无论什么身份,何种“阶层”,都能在自由自在地亲近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

    65岁的上城区居民陈阿姨告诉记者,退休十年来,她没事儿就带上干粮和水,到西湖边消磨整整一天,和票友们唱越剧、唠家常,“感觉没有比这样的生活更幸福的了”。

    西湖风景区各大公园增设了各类便民服务设施。综保工程共增加亲水平台30余处;新修方便市民和游客的游览的林间小路和山径100余条计200余公里;增设完善了大量标识标牌和人性化的景点说明牌,新增园椅上千张,电话亭百余处。残疾人通道几乎覆盖了城市园林的每一个角落。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

    12年申遗路,景区原住民没有受到打扰和损失,炒茶传统和生活习俗得以保留和延续。各个村庄逐步发展成以龙井茶为特色的农家茶楼、农家餐饮、自助旅社等旅游休闲产业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在从事相关经营中快速致富。

    王国平说,西湖不仅仅属于杭州,更不仅仅属于今天这一代人,我们只是受民族委托、受后人委托的历史遗产“保管人”,要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这一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让西湖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为世界所知,为世界人民服务。

    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

    六大承诺保护西湖

    申遗结果出炉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给代表团发来贺信。

    在大会现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西湖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高兴地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今天,在杭州5000年建城史上,将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西湖申遗终于成功了。此次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委,衷心感谢关心支持西湖申遗的中央领导,衷心感谢帮助指导西湖申遗的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打下扎实基础的杭州市老领导、老同志,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献计出力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特别要衷心感谢为西湖申遗作出无私奉献的800多万杭州人、新杭州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是西湖申遗的无名英雄、保护西湖的最大功臣。

    王国平说,申遗不是目的,保护西湖、造福后代才是目的。我们要借助西湖申遗成功的东风,更有效地保护好西湖。西湖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已经存活了2000年。西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保护西湖的历史。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将继续秉承“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理念,兑现六大承诺:“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我们相信,杭州将会一诺千金,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我们深知,西湖是杭州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我们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地保护西湖这个杭州城市的“根”与“魂”,把自然景观更加美丽、人文景观更加丰富的“东方文化名湖”传承给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

    二、杭州亚运会融入丰富中华文化元素的意义?

    杭州亚运会融入的中华文化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对中国来说,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次重大体育赛事,也是一场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亚洲文明交流的重要舞台和一次中华文明展示的极佳机会。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三、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桂冠”作为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在设计时体现了对亚残运会火炬手的人文关怀。比如在火炬底部,刻有“心相印,梦闪耀”盲文。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1

    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桂冠”正式发布。

    “桂冠”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桂花”,尊良渚玉琮其为文化本源,礼通天地,道贯古今;以杭城桂花的芳香四溢,寓意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

    该设计是在杭州亚残组委的精心指导下,汇聚各方智慧,几经修改升华后形成。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昀教授担任设计指导,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带领王菲、武奕陈、傅吉清教师团队,与杭州亚残组委进行充分沟通后,历时一年修改论证后共同创作完成。此前,本端记者专访设计团队,揭晓“桂冠”诞生的故事。

    “承上启下”姿态

    人文与科技双重融合

    这是一支流线型身姿的火炬。通体月桂黄和虹韵紫交相辉映,整体高756毫米,净重1160克,和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形成一种相互呼应关系。

    杭州亚残组委从设计之初就提出,火炬形象要人文精神和科技智能的相互赋能。王昀介绍,从颜色上来看,月桂黄代表当代人文精神,虹韵紫代表了科技智能的未来发展。“我们让这两种色彩自然交织在一起,表达人文与科技的双重融合。”

    火炬“心脏”位置嵌入了代表良渚文化的玉琮形象设计,显承上启下态势:向上共生,点滴星光迸涌金桂华浪,铸就炬冠;向下延伸,绵长文脉散发智慧之光,汇成炬基。

    火炬炬冠部分以镂空桂花花冠作为主要特征,桂花从点滴星光起步,昂扬上升,形态过渡为浓郁的花束,直至铸就浪潮般的桂冠。

    “这一形态表达了向上的动感,和亚残运会标志‘向前’形成呼应,体现亚残运健儿奋勇拼搏的运动激情和勇立潮头的当代浙江精神。‘四瓣成簇’的桂花花瓣造型,蕴含着第4届亚残运会的含义。”章俊杰说。

    玉琮向下,延伸生长出智慧线条,汇成炬基,寓意“把握”科技,成就未来。

    章俊杰介绍,上下分段的设计思想,恰到好处地将火炬的功能进行了分区。炬基可以在上下结合处旋开,有利于火炬的装配和燃料补给。

    此外,火炬出火口以数字城市作为设计灵感,设计有智慧射线形式的出火格栅,和底部玉璧意向结合,更强化了人文、科技双重融合。

    抽样上百种颜色

    精雕细琢桂花纹样

    杭州亚残组委同时要求火炬形象具有刚柔并济的特点。“桂冠”的桂花炬冠,正是体现柔性所在。“桂花寓意着勇夺桂冠,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这一意象。”章俊杰说。

    王菲透露,设计团队收集了各种桂花花朵的资料,仔细观察桂花造型,把握桂花开花特征,在火炬上表现出图形渐变、徐徐生长的桂花样貌。

    桂花测试试验样品

    在设计团队看来,这是一个十分“费脑细胞”的过程。“桂花的色彩是一种特有的.浅黄色,为了找到最佳火炬颜色,我们从金桂、银桂的自然特征为灵感,抽样了上百种颜色。”武奕陈说。

    同样的月桂黄,在室内灯光、户外自然光、强烈阳光下呈现出的效果都不相同,往往要到实际光线下去比对。“最终选定了一种特定的月桂黄,既可以表现金秋桂花的雅致,也可以体现良渚玉器的敦厚。”武奕陈说。

    颜色只是第一步。在设计团队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十多种桂花测试试验样品。不仅大小、色彩不一,桂花的形态也各异。“花是自然一点还是规整一点,开花的形态是朝左还是朝右,这些都需要反复试验打磨。”章俊杰说。

    同样精雕细琢的还有玉琮纹样。设计团队进行了过程研究,提取琮王表面纹样进行整理,将它几何化再设计。“我们将纹样设计成立体浮雕效果,凸显玉琮特征,让它在传递活动中在远处也能被观望到。”王菲说。

    火炬底部盲文设计

    为轮椅运动员设计火炬支架

    外壳内胆分离保障多层隔温

    “桂冠”作为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在设计时体现了对亚残运会火炬手的人文关怀。比如在火炬底部,刻有“心相印,梦闪耀”盲文。

    记者注意到,在火炬配套物资中,除了常见的采火器、采火棒、圣火盆等,还有一个独有的适配器。“这是为驾轮椅运动员专门设计的火炬支架,装上适配器后,运动员可以不用手持火炬,将火炬固定在轮椅上。”章俊杰解释。

    火炬采用了1070铝合金一体旋压成型,结合三维雕刻和耐高温表面工艺制作而成。出火口铜制内层出火口采用一体化筒形设计,达到稳焰护火的目的。上半部分以镂空铝合金外壳与内胆分离的设计,保障火炬多层隔温,提高安全性,通过镂空的加工也让炬冠尽量轻量化,并且利于通气和散热。

    设计团队研究了火炬手持握的人机工学要素以及在跑动中空气阻力等问题,也针对极端外部条件,如天气、晃动、坠落、燃料更换等情况开展实验。“火炬高度、重量比例适中,双手或单手持握都没有问题。”傅吉清说。

    火炬握把采用了一种生物质复合材料,轻盈可降解。“我们希望火炬整体设计在保证传递中的易用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能在亚残运会庆典活动展现美好效果。”章俊杰表示。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2

    杭州亚残运会竞赛项目共22个大项、604个预设小项。赛时将产生564枚金牌。相比上届,亚残运会增加了赛艇、皮划艇、围棋、跆拳道及五人制足球项目。

    本届亚残运会共有18支队伍参赛,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前两名晋级。

    本届亚残运会的主要任务无疑是以残疾人运动员获得比赛资格为目标,同时每支队伍在比赛开始阶段也会与残疾人运动员进行激烈的角逐。

    由于参赛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不佳,因此比赛采取了无秩序的放逐时间。

    除此之外,参赛的比赛则由各支参赛队按照以往的惯例进行打淘汰制。

    本届亚残运会还将为广大运动员们提供更多的比赛时间,期待这8个比赛日为广大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增添更多精彩。

    杭州亚残组委将在亚残奥委员会和中国残奥委员会的指导下,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按照确定的举办日期全面做好筹办工作,深入贯彻“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举办一届出色的体育盛会。

    杭州亚残运会共有 19 个竞赛场馆,分布在拱墅赛区、西湖赛区、滨江赛区、萧山赛区、临平赛区、钱塘赛区、富阳赛区、淳安赛区等8个赛区中。其中有2个为杭州亚残运会独立竞赛场馆,另17个场馆与杭州亚运会共享。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形象3

    杭州2022年第4届亚残运会体育图标正式线上发布。

    此次发布的体育图标包括22个大项,其设计以奔涌的钱江潮为灵感来源,呼应杭州亚残运会会徽“向前”奋勇拼搏的运动激情和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杭州2022年亚残运会是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将于2022年10月9日至15日举行。

    杭州亚残运会体育图标由中国美术学院陈正达、王弋团队设计,历时九个月,经过六次大改版之后完成。

    据陈正达介绍,亚残运会体育图标是杭州亚残运会重要的视觉形象元素,在艺术表达上以会徽描绘的“坐在轮椅上奋勇前行的残疾人”为基础造型,严格参照单项运动的竞技特点和形态特征,凝练最具表现力的精彩瞬间,赋予其审美韵味,呈现浪花翻滚态势,达到“形”与“意”的统一。

    图标以“虹韵紫”和“月桂黄”之间的渐变色为底色,寓意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也与运动会举办前后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互为映衬。

    “虽然体育图标只有22个,但我们总共花了9个月才全部完成。”陈正达告诉记者,“每一个图片我们都搜集了大量照片进行比对,为的就是能更好地捕捉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身体姿态,体现他们身残志坚、奋力拼搏的精神。”

    记者发现,本次发布的体育图标底色形状与往届相比有了不小变化,以往以方形、圆形为主,而本次发布的杭州亚残运会体育图标则是不规则的扇形。对此,陈正达表示:“这个设计师将我们常见的扇形切成了5个部分,增加了图标的动势,让这些静态图片看起来更有动感和力量感。”

    据杭州亚组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亚残运会体育图标发布后,将广泛应用于场馆内外的标识和装饰、城市空间、道路指示系统、广告宣传、景观环境布置、电视转播、纪念品设计、运动员参赛和观众观赛指南等各个方面,大力营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和体育感染力的浓厚氛围。

    四、杭州地铁logo的含义是什么?

    杭州地铁logo以地铁隧道为主体造型元素,同时以“hzm”三个字母相融合,代表杭州地铁,视觉主体以m为中心,与国际惯用元素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地铁的名称和行业特征,还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风范。

    左上和右下的尖头,暗喻地铁的双向运营模式,同时给人以顺时针旋转的运动感,充分体现了杭州地铁“安全、快捷、顺畅、方便、舒适”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杭州地铁的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

    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地方)

    扩展资料

    杭州地铁标志剽窃案

    2009年4月8日,杭州《今日早报》刊出“杭州地铁LOGO设计者被指剽窃”的文章,一时间风生水起,舆论哗然。

    文章称:2004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刘仙君等4位同学说:这是他们当年的毕业设计作品,王晓林在没有征得他们同意就稍加修改投标,属剽窃行为,并于2009年8月对王晓林起诉至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

    在法庭上王晓林出示他当年辅导该小组毕业设计时的工作笔记,上边清晰地记录了整个毕业设计辅导的详细过程,当年该小组做的是“杭州地铁形象设计”虚拟课题,笔记本显示了2004年3月5日王晓林在给刘仙君小组辅导时为他们提供的创意草图,后该组同学根据王晓林的其中一个草图的思路完成了毕业作品。

    若干年后,王老师又用他当年的创意思路设计了杭州地铁标志的其中一个方案并中标。有知识产权律师表示,该案表面上看是著作权侵权纠纷,实质上为著作权权属纠纷,认定此类设计作品的权属,设计底稿很关键。

    老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并提供给学生,这是辅导教师应该做的,但就这一想法一旦形成图形,而且是老师亲笔所画,那就意味着从那一刻起,老师对于这幅图形或者说草图就拥有了著作权。

    而学生在老师的方案基础上进行的再设计,所形成的作品,学生仅享有其毕业作品的著作权。而教师之后在其原有思路基础上的新设计作品的著作权理所应当归属教师本人。

    参考资料来源:深圳新闻网-各城市地铁LOGO百科全书,快找找你你家乡的地铁LOGO在哪里?(上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杭州地铁标志剽窃案看高校毕业设计作品著作权归属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特色元素有哪些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滨江区环境怎么样(杭州滨江区环境保护局)

    年轻人去上海还是杭州(年轻人去上海还是杭州工作好)

    杭州滨江繁华吗(杭州滨江繁华吗值得去吗)

    新手怎么在知乎上赚钱写作赚钱?新手知乎赚钱的这8个方式

    经典完本小说排行榜(经典完本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