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应用题讲解窍门(三年级应用题讲解窍门视频)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三年级应用题讲解窍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本文目录:
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的要点是什么?
1.仔细读题\审题.
2.想出解题思路.
3.将思路写出来(要仔细写单位名称).
4.不要忘了写答!!
二、小学三年级 数学 一条应用题,不设未知数,仅用三年级的知识讲解,该怎么跟学生讲解?
根据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应该运用平均来解决。
从第一段截取1.4厘米补在第三段上,就可以看成把这条绳子平均分成三段,每段都和第二段一样长,即每段24.6÷3=8.2(厘米)
把中间第二段 作为基准,
第一段比第二段长1.4厘米,第一段就是8.2+1.4=9.6(厘米)
第三段比第二段短1.4厘米,第三段就是8.2-1.4=6.8(厘米)
三、怎么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解应用题
当初我的应用题也做的很差
后来我爸爸每天都把一个应用题分好几种方法解答给我听
有的时候一道应用题就说半个小时甚至更久
我都好烦他的
但是过了1个多月后
那些应用题我却发现很简单了
所以呢
你要耐心的讲解
分析给孩子挺
这样呢
孩子就会掌握技巧
自然就会觉得容易了
四、小学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如何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
(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马上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一步计算的问题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比如说两步计算的?(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由老师提出。)
讲述: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可以在自备本上试一试,如果觉得有困难,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完成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回答,并板书:
方法一:224÷2=112(本) 方法二:2×4=8(层)
112÷4=28(本) 224÷8=28(本)
分别说说224÷2=112是什么意义,“224”指什么?“2”呢?224÷2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112÷4=28又是什么意义?
2×4=8是什么意义,“2”指什么?“4”呢?2×4所求的是什么?所以单位名称是什么? 224÷8=28又是什么意义?
2、辨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揭示课题。
谈话:和前两个问题相比,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特征?需要几个条件?几步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连除应用题的含义,并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不同点:(1)第一步求的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几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求的是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2)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第一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除法;第二种方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
(3)第一步的单位名称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两步单位名称都一样,都是“本”;第二种方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第二步用的都是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三、尝试应用、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增加了一门学科叫科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一些科学知识,老师决定带大家去科技馆参观。看。
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在头脑中想象一下:有114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解决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有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小明,他的爷爷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药,你听。爷爷就问小明,这瓶药能吃多少天?
出示第2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刚想去买乒乓球拍,请你来帮他算算,每块乒乓球拍多少元?
出示第3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提示有隐藏条件:有2个小朋友。)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先做完的板演)(可用小黑板或投影)
4、(机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讲述:同学们这么聪明,连小燕子都忍不住要来我们教室了。可是他们还带来了一道难题,看。
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打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以上就是关于三年级应用题讲解窍门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