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园林史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园林史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基础园林问题,希望简介回答,谢谢!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
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
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
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
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 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4. 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
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
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
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古希腊、西亚、中国堪称代表,被推崇为三大园林系统
欧洲古典园林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欧洲古典园林发展过程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为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奠定了基础。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带来了伊斯兰的园林文化,结合欧洲大陆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西班牙特有的园林风格。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各种装饰变化细腻,喜用瓷砖与马赛克作为饰面。这种类型的园林极大影响到美洲的造园和现代景观设计。
美国加州园林
中世纪古代文化光辉泯灭殆尽,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纷纷到宗教中寻求慰藉,因此中世纪的文明基础主要是基督教文明。园林产生了宗教寺院庭院和城堡庭院两种不同的类型。两种庭园开始都是以实用性为主,随着时局趋于稳定和生产力不断发展,园中装饰性与娱乐性也日益增强。
15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文学和艺术飞跃进步,引起一批人爱好自然,追求田园趣味,文艺复兴园林盛行,并逐步从几何型向巴洛克艺术曲线型转变。文艺复兴后期,园林甚至追求主观、新奇、梦幻般的“手法主义”的表现。
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LeNotre1613-1700),法国园林即由他开创。中国称之为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在法国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追求整个园林宁静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在中国的圆明园,由于乾隆皇帝的猎奇,也建造了模仿法国园林的西洋楼。
巴洛克园林
17、18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热衷于自然的倾向影响了英国造园,加之中国园林文化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风景园。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18世纪中叶,作为改进,园林中建造一些点景物,如中国的亭、塔、桥、假山以及其他异国情调的小建筑或模仿古罗马的废墟等,人们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林。
欧洲大陆风景园是从模仿英中式园林开始的,虽然最初常常是很盲目的模仿,但结果却带来了园林的根本变革。风景园在欧洲大陆的发展是一个净化的过程,自然风景式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终于出现。
19世纪上半叶的园林设计常常是几何式与规则式园林的综合。19世纪末,更多的设计使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艺术和建筑业在向简洁的方向发展,园林受新思潮的影响,走向了净化的道路,逐步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
19世纪,造园风格停滞在自然式与几何式两者互相交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直至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导致新的园林风格的诞生。
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花园风格更加简洁、浪漫、高雅,用小尺度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构筑花园,并强调自然材料的运用。这种风格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主要表现在追求自然曲线形和追求直线几何形两种形式。新艺术运动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园林与建筑之间以艺术的形式相联系,认为园林与建筑之间在概念上要统一,理想的园林应该是尽量再现建筑内部的“室外房间”。
新艺术运动虽然反叛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但其作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他是现代主义之前有益的探索和准备。可以说,这场世纪之交的艺术运动是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预示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
英国园林
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具重大影响的学派
追溯一个世纪以来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变化,无论哪种风格都对现代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上个世纪园林景观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各国出现了众多的设计风格,产生了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派。
1.法国现代园林风格的最初体现是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展览会上,人们看到了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园林,代表作为建筑师斯蒂文斯设计的用十字形截面的支柱和巨大抽象的混凝土块的组合铸就的四棵一模一样的红色的“树”,以及由古埃及瑞克安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GardenofWaterandLight)。展览揭开了现代景观设计新的一幕。
法国现代景观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规则式或自然式的束缚,采用了一种当时新的动态均衡构图,具有强烈的几何性,但又不是抽象统治下的静态平衡,是不规则的几何式的体现。
2.现代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景观设计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曲线。该风格代表人物是巴西的景观设计师布雷·马克斯。他的作品扩展了古老的花坛的形式。他的曲线的花床,如同一支包含水分的画笔在大地上画出鲜艳的笔道。用花床限制了大片植物的生长范围,但是从不修剪植物,这与巴洛克园林的模纹花坛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用植物叶子的色彩和质地的对比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主要靠花卉;将这种对比拓展到其他材料,如沙砾、卵石、水、铺装等。他的种种设计语言至今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3.巴拉甘风格的景观设计将现代主义和墨西哥传统相结合,开拓了现代主义的新途径。他常常是建筑、园林连同家具一起设计,形成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统一和谐的整体。园林以明亮、彩色的墙体与水、植物和天空形成强烈反差,创造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心灵的庇护所。他作品中的一些要素,如彩色的墙,高架的水槽,和落水口的瀑布等已经成为了墨西哥风格的标志。
4.加利福尼亚学派的典型特征为:简洁的形式、室内外直接的联系、可以布置花园家具的、紧邻住宅的硬质表面,小块的不规则的草地、红木平台、木制的长凳、游泳池、烤肉架以及其他消遣设施。围篱、墙壁和屏障创造了私密性,现有的树木和新建的凉棚为室外空间提供了荫凉。有的还借鉴了日本园林的一些特点:如低矮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常绿树和自然点缀的石块。它是一个艺术的、功能的和社会的构图,每一部分都综合了气候、景观和生活方式而仔细考虑过,是一个本土的、时代的和人性化的设计,及满足舒适的户外生活的需要,维护也非常容易。
加利福尼亚学派使美国花园的历史从欧洲风格的复兴和抄袭转变为对美国社会、文化和地理的多样性的开拓。
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在风水选址上,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如承德的避暑山庄。东北来水。东南积水,东南流去,西北高山。山是昆仑的代表,是玄武的象征,水是青龙和朱雀的象征。在园林内部,也是仿照风水的格局。进行东,南。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前为案山。后为座山。东为左辅,西为右弼。四围山之中是地势低下的盆地。于是,在盐地中积水为池,以像朱雀。在山水格局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的是山型的山水园风格。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以仁为主,以智为辅,也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所以园林中必有堆山。山体高大,以山上的主体建筑为视觉中心,以水中的小岛为构图中心,采用两心合一。
在轴线,对称和中心上,皇家园林是坚定不移地走轴线与对称的道路。如颐和园,从后山的北宫门到风景中心的佛香阁,以至昆明湖的凤凰墩,是一条明显的轴线。同时采用轴线与对称的有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等。
在分景与围合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实墙厚景和高墙的形式。如北京皇城内园林,每座园林都有高高的城墙围护,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如此。这样的围合是把墙当作安全的城墙来设计的,体现了当时帝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地位特点。
在框景,对景和漏景上,中国皇家园林运用得非常多。框景一般用窗框来实现:对景—般是用山水之隔来实现;漏景一般是用回廊或游廊来实现的。
在道路上,中国皇家园林多采用砖,瓦,石等材料的拼花。以人工的陶制砖石为主,以自然的山石为辅。运用图案构成的方法。在植物栽植上,用体量比较小,绿化覆盖率比较低,主要是为了显出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效果。植物种类上。多喜欢采用四季的植物,开花的植物。如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对春之桃,夏之荷,秋之枫,冬之松,都有同样的喜好,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表现。
在植物修剪上永远是自然形态的优美高于一切
在建筑上,表现为如下几点:第— 是类型上,主要是以殿堂为主。亭台楼阁为辅。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宗教建筑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一点与皇家的积德求寿有关。第二是建筑布局上以规则中轴线对称为主。第三是建筑数量上采用密集型。建筑密度比较大。第四是建筑体量比较大。第五是桥梁,多采用石拱桥。
1.拙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颐和园 (北京市海淀区)
3.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
4.留园 (江苏省苏州市
二、园林史阐述
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 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Gardening Art),泛指结束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之前的园林文化.它是历经数千年由中国人民创造和发展所形成的一门独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和世界贡献,中外学术界早已有了明确而一致的定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尤其是随着西方景观文化影响的深入,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学者在肯定其宝贵价值的同时,把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多放在努力探寻推陈出新和与时共进、中西结合与民族特色保护方面.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虽然当今中国的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有学者称其为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学等)起步大大晚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存在着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但它犹如涅盘重生的凤凰一般,无论是在教育与研究规模的扩大,规划与设计领域的拓展,还是在服务与管理范围的创新,设计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培育,对外交流国际化的建立,都早已从原来古老的造园艺术中脱颖而出,并正超越历史的羁绊,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担负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责任与使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然而,有些学者却对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的发展与贡献熟视无睹,声称中国传统园林已面临穷途末路的局面.更有学者出于一己学派的私利,极力贬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将其视为封建主义的糟粕,称之为“伪艺术”,比之为“裹脚艺术”,并把中外学者的共识说成是沆瀣一气的“弥天大谎”,大有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的味道.有的学者不仅在国内大肆宣扬这些“主张”,而且还将自己的观点在国际上散布,严重损害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声誉.对于这种偏执的观点与错误的主张,我们有必要加以剖析并给予驳斥,以正本清源,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和可能对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1 传统园林文化的认知:误区与分歧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说,认知是指个体带有自己主观心理特点的,对社会和外界环境的理解与认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方面,是人类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对人的行为产生着直接的支配作用.某些学者之所以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持有很深的成见,笔者认为主要是在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同时也与其方法论上的片面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对传统园林文化认知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过时论”“伪艺术论”和“亡国论”.
“过时论”认为,传统园林只适用于迎合农业社会封建统治者及其附庸们对生活的要求,对服务现代社会、适应快节奏的大众生活却是不合时宜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古代造园艺术固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且被其所独霸与独享,是其显示权贵、炫耀财富或消极遁世、逃避官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但就本质而言,其中也不乏许多热爱艺术、追求天然野趣的人士.虽然它带有封建主义的烙印,但它毕竟是广大劳动者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劳动的结晶,其艺术成就是属于民族的、社会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而不应通通归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功劳或其罪恶的证据.正因为如此,世界文化遗产组织才会不遗余力地倡导保护一切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园林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所营造的“曲径通幽”、“荷塘月色”等东方式景观情调与意境,具有穿越时间与空间的价值与意义,可以成为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宝贵源泉.因此,它不仅可以造福古人,也同样可以造福于现代人,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舒缓工作、学习及生活的压力.
“伪艺术论”认为,传统园林广罗奇花异木,收猎怪石为美,花园尽显矫揉造作,名曰追求自然,实则是对自然的扭曲.照此逻辑,以沙拟水,以石代岛的日本园林不也是一种伪艺术吗?显然,这种指责有失偏颇.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异化.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般性的常识,但如何将生活艺术化,或者说如何将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则不是一般性常识所能够做到的.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生活的环境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也就衍生出众多的园林艺术流派与造园形式.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其自身形成的基础与条件.在造园追求上,它与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渊源;在造园灵感上,绘画与书法艺术是它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造园手法上,所遵循的有常法而无定式则是其神奇与独具匠心之所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流传千年不衰,且美名四扬惠及近邻与异邦,本身就足以见其艺术魅力,同时也证明了“伪艺术论”观点之荒谬.
“亡国论”认为,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热衷于为自己营造舒适的安乐窝,导致玩物丧志,江山易手,身败名裂,并以清王朝覆灭为例.朝代兴衰与社会制度更替自有其历史的逻辑,其中也隐藏着各种偶然与必然的因素.动用军费兴建颐和园或许是压倒大清王朝这匹病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这与传统园林文化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必然联系呢?怎么就该为此背上罪名呢?当年法国在路易十四国王统治时,大修宫苑,不仅弄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还祸及子孙,导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法王朝也随之灰飞烟灭.按“亡国论”的观点,这应该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可时至今日,人们在评价路易十四历史功过时,指责其军事上的穷兵黩武、政治上的专权独裁和生活上的腐朽糜烂,但却唯独将这一期间的文化艺术发展视为黄金时期,对凡尔赛宫苑的艺术成就盛赞不绝.迄今也未见有哪位法国学者在世界各地,兜售应该把本国传统园林加以鞭挞与抛弃的言论或主张.相比较而言,西方各国以及我们东方的近邻日本,都将自己的传统园林文化视为民族瑰宝来加以保护、传承及发展,并没有因为其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就将其抛弃.中国传统园林的形成和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需求与参与是推动古代造园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这种情形在中国是如此,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传统园林文化虽曾因朝代的更替与时代的变迁,出现过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但却一直在积淀和被传承着.因此,我们不能因一个朝代的兴衰而全盘否定古代园林文化的价值.
令人遗憾的是,在笔者所见到的有关论文中没有看到这些学者得出结论的依据,不论是基于社会学和文化学、或是历史学和审美学的调查与研究.按照他们文章和文字中的逻辑,笔者将其依据概况为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传统园林是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由于封建制度是落后的社会形态,因此为其服务的文化必然是落后的;其二,它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标准.针对前者,按照他们的逻辑,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和建筑艺术哪个能脱离与封建主义的干系呢?它们岂不也难逃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厄运吗?如此一来,中国传统文化岂不只剩一个虚名而已?当他们“声讨”中国传统园林局限性时,却忘记了历史的延续性与文化的传承性.故此出现了有的学者在将传统园林文化加以否定与鞭挞的同时,却又质疑当代中国人失去了自己文化身份的怪象.针对后者,应该说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与美观上更是不遗余力.有人追求“花园洋房”,也有人钟情于传统宅园,怎么就偏说传统园林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呢?至于审美标准,它确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化而异,但人类在审美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价值则具有恒久性,是深深积淀于其文化之中的.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而言,虽然在表达和展示真、善、美的形式与手法上因时空而变化,但在追求和营造真、善、美的价值与境界上则是超越时空的.当然,承认人们在审美标准上存在差异性,不是支持某些学者主张否定传统园林的理由.因为中国传统园林本身也存在着地域、时代、流派以及官民的差异性,对它的审美也就自然难以存在统一的标准.
学者与常人的区别在于,他对一个命题的解释与阐述是基于理性的态度、规范的逻辑、缜密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因此,学者的结论,应该是从科学实验、调查研究或典籍考证,并符合逻辑思维的推理与判断而得出的,而非依据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偏好.然而,有的学者在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认知的论述与判断中,则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这样不仅难以服人,而且还会因自己的偏激情绪和看法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2 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固守与扬弃
任何文化都要经受时间的洗礼,并随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扬弃.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是在经受这种洗礼中不断演变而形成的.在当时代,在所谓“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洗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得多.对此,既要有开放的心态,更要有清醒、理智的头脑.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和宝贵价值的精华,应加以固守以不忘其根;对属于过时与糟粕的方面,则应大胆扬弃并以创新而代之.
纵览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其所蕴含的普遍价值不仅适用于过去,也同样适用于现在和未来.这些价值可以概括成以下6个方面:
1)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原则,从而形成了独辟蹊径的自然山水式艺术风格.虽然它所追求的自然之美有别于原始的自然美,但它是将对原始自然之美的感知与感悟,经过提炼、概括、临摹之后的再现,是寄情自然山水的“天人合一”观的体现,强调人的主体性与景观客体性的融合.这使它与西方园林中的规则式和自然式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尽管它在形式上是“虽由人作”,但追求的境界却是“宛自天成”的自然山水之美,使它在价值观上与人们今天所倡导的尊重自然、“设计结合自然”有着内在的联系.
2)追求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园林是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完美结合的一种文化.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空间、环境及方式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生活、社交、休闲、游憩等方面的需求.这与现代园林中(不论公共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所要满足的社会功能也是一致的.回顾人类园林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各国民众,无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向往与追求,由此也就创造出了风格迥异与形式多样的园林艺术.从这一点上说,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依然在孜孜以求地探寻着符合新时代精神的生活与艺术结合的形式,而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不失是一种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3)表现在追求置景与造园要素之间的和谐.景物是造园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植物、地貌、水体等要素的统筹与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创造出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以有形景物创无形意境,以有效布局营无穷画卷的景观效果,因而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中国传统园林中所蕴含的具有东方特质的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和保持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的主张,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认同.因此,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许多艺术手法,依然对我们今天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追求场所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非常注重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协调、园内景色与园外环境的协调.各类建筑与景物的关系和尺度、样式和选址等都要经过仔细的斟酌与权衡.同时,不仅把园内的景物作为规划与设计的核心,还十分强调将园外的景物引入园中,故有“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之说.其中“‘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1],所谓“巧而得体”.因此,借景既是造园的原则也是造园的艺术手法,并以追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境界来处理场所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和谐观所体现出的价值,与现代园林的追求也同样是非常契合的.
5)追求有常法与无定式之间的和谐.艺术的本质在于变化与创新,中国传统园林在这方面也是发展到了极致.这不仅表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因地域空间和文化取向等的演变而衍生出的不同风格与形式,即便是同一时期和相同地域的园林,也因场所条件、物质材料以及创作者的审美追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可谓“构园无格”[1]、“园有异益,无成法”[1],变化万千.总体而言,这种和谐,既融入了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内涵,也融入传统文化中哲学与宗教的思想、山水诗与风景画的影响;既融入了皇家贵族和士大夫们的追求与才学,也融入了能工巧匠们的智慧与技能.传统园林艺术所体现的追求与探索精神,对现代风景园林也同样是适用的.
6)追求外在景物表象与内在文化内涵之间的和谐.中国传统园林不仅追求外在形式的幽雅之美,更刻意追求内在韵味的文雅之美.这种由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所构成的意境之美,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独有的特色.尽管它体现出的是古代统治者、士大夫及文人墨客的情操境界、文化修养和人生感怀,且常有逍遥与退隐的色彩,但其在营造美感、体验美感、怀古思今等方面的价值却是传统园林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反观现在的许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由于过分追求外在形式的华丽,却因内涵的空洞而常常遭人摒诟.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存在着以上这些具有生命力及普遍意义的价值,表达其内在价值的多种外在形式、构成要素、设计方法和创作理念等,也是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
在肯定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宝贵价值的同时,我们也需承认它的历史局限性.就其规划与设计而言,在私家园林中,存在着诸如空间环境的封闭性、布局设计的局促性、景物细节的造作性、服务对象的私有性等问题.在皇家园林中,则与西方园林存在相同的权力的象征性、地位的等级性、装饰的奢华性等问题.就其发展与生存的历史条件与环境而言,它则受制于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与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动荡程度、财富积累方式、审美价值取向等,也是直接影响传统园林盛衰与发展、守旧与出新的主要原因.
由于时代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现代风景园林的社会属性也因其大众性、公益性、开放性而与传统园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就很自然地能够使其超越传统园林文化的许多局限性,同时借助时代精神、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取向及艺术创新来弥补传统的不足,从而使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并获得新生.
3 传统园林文化的前景:期待与辉煌
认知是传承的前提与基础,传承是对认知结果的回应与行动.对园林文化传承的固守与创新,是时代赋予当代风景园林工作者的重任.
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首先使自己的意识升华到“文化自觉”的高度.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一种主张,其基本含义是人们应对自己生活其间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及发展的趋向,而且还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文化的来源、得失做出清醒地反思.要真正做到文化上的自觉至少应该达到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求对传统文化保持尊重的态度,有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其次要理解传统文化,解读、发掘传统文化,并使之面向现代做出必要的转换.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2]”尊重传统园林文化既不是民粹主义更不是复古守旧的表现,它恰恰是尊重自己民族“文化身份”与“文化基因”的表现.我们必须认识到,有时盲目自卑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盲目自大的后果.当代风景园林工作者应该成为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积极继承者和弘扬者,而不应该成为其终结者和掘墓人.否则,就愧对于我们的时代,愧对于我们的后人.
就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来说,虽然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它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自己独有的辉煌与荣,也曾经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然而,伴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瓦解与崩溃,在社会动荡与经济萧条、文化衰败与外强侵入的情形下,中国传统园林已无力再超越自身开创新的辉煌,而是裹足不前甚至转向下坡与倒退.新中国成立后至“十年文革”前,我国现代公共园林从无到有并且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这期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也同许多行业和学科一样,从前苏联学习和借鉴了许多有益的理论与方法.期间所建设的许多公共园林项目,都借鉴和采用了许多传统园林的设计原则与构景手法,使传统的造园艺术开始转向为大众服务.如北京陶然亭公园和上海长风公园等,就是这一时期大批新式自然山水式公园的代表,受到了社会与公众的欢迎与好评,也为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既受惠于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恩泽于传统园林文化的根基.与此同时,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这一方面源于我们自己某些学者对传统园林的讨伐,另一方面则受到了外来风景园林文化(或曰景观文化——笔者注)的冲击.诚如童寯先生早就指出的那样,危及中国传统园林生机的根源之一,“就是正在迅速成为当代中国时尚的西方风景建筑学[3]”.这种内忧外患且又腹背受“敌”的境地,在现代世界园林史上是少见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间的冲突也潜藏着机会,孕育着希望.不可否认,西方风景园林无论是在科学与技术层面、设备与材料层面,还是在规划与设计层面、教育与管理层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应该说在过去的许多年间,中国风景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都从改革开放与对外交流中汲取了养分,也得到较快发展.现在令人担忧的是,在如何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问题上,我们并没有找到一条较为理想的道路.相反,在一些政府官员“政绩观”的导向下,在城市开发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领域崇洋媚外的“欧风美雨”愈演愈烈,使得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处境也十分堪忧.
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使命与任务.在当代中国从传统型迈向现代型社会的进程中,在从经济大国(指GDP总量)走向文化大国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把保护传统园林文化提高到保护民族文化的战略高度,同时努力营造保护传统园林文化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探索与创新.其次对中国传统园林重新进行清醒、理性和科学的审视.其着眼点应该是如何尊重与弘扬而不是亵渎,如何继承与创新而不是轻视,如何学习与借鉴而不是照抄照搬.再次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风景园林事业中,我们应多从传统园林所包含的深邃哲学思想中,从传统园林设计的理念与手法上,从传统园林景观要素关系的处理上汲取养分,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得以真正实现.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言:“天下唯识为难”.“有其才而无胆,则有所怯而不敢;有其胆而无其才,不过冥行妄作之人.[4]”对当代风景园林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有摒弃传统园林文化中糟粕的勇气,更需要有弘扬与创新的学识.这无疑是每一位有志于推动中国风景园林发展与进步人的共同责任.
4结语
历史是一个连续而渐进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也是经历一代代人积淀而形成的.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善待而非苛求,应该努力吸取其有价值的内涵,并融入其反映时代要求与精神的内容.否定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就等于割断了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命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根基与命脉,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马克思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应该说,在经历风风雨雨和曲曲折折之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已经在原有的传统园林基础上起步与腾飞,只要假以时日,多一些关心与呵护,在当今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下,一定会以其独有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
三、为什么说园林史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园林首先是建筑,是一个工程,是浓缩的美好自然环境,是美学,这些概念结合起来,当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了,不仅如此,还能套上很多“学”呢。
四、寺观园林对了解园林史的意义
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建筑、园林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经历了诸多学者的研究与考据。1932 年陈垣先生已在北平辅仁社夏令会提出“园林”是佛教能传布中国几点原因之一;童寯先生的经典之作《江南园林志》于 1963 年出版,主要包括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以及部分“寺院园林”其文字、资料对后来的学者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1981 年《中国园林史纲要》对佛寺园林也有较为详细的探讨后于 2012 年出版《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卷)》;1992 年陈鸣先生的文章重点整理并把寺观园林的发展归纳为四个历史时期,分述各时期宗教园林的发生与形成特点。1990 年周维权先生在书籍《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又以新颖的方式对中国古典园林几千年来的发展史进行总结、归纳。

在各历史阶段都对寺观园林的缘起、发展与变化行详细的分析,加以实证进行记述。2003 年“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一文就儒道佛三家对古代园林建筑的融合影响进行探求,再着重解读禅学与皇家园林,对本文寺院园林对其他园林文化影响的内容给予指导。2007 年丁兆光等人发表论文“传统风水思想对中国佛寺园林的影响”;同年钟惠城对禅中国禅宗园林及日本禅进行了研究与论证,探讨禅宗园林的现代风景园林意义,进一步推进了寺院园林形成及历史文化研究。以上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寺观园林的发展历程及变化时期,本文着手将历史事实嵌套入安徽寺院园林的研究,进行对比论证,以求找出安徽禅宗寺院园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

1933 年起汤用彤先生出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后由其子整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讲义出版《隋唐佛教史稿》对佛教及禅宗本体如何来到中国并逐渐融入和本土化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例证,侧面实证了禅宗经由安徽并发展壮大的历史事实;1988 年铃木大拙与中国出版《禅宗与精神分析》一书,站在禅宗东传至日本所出现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禅渊源的角度对禅宗及其精神进行了深入剖析;1991 年出版的《禅宗与道家》南怀瑾先生对禅宗的历史背景、教义、传承等进行了汇编与论述,并对其如何受到道家的转化与影响作出判断; 1999 年印顺法师出版书籍《中国禅宗史》最早对中国禅宗的历史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2007 年,杜继文、魏道儒著书《中国禅宗通史》全面叙述从印度禅学到清末禅宗的流变历史,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内容注意纳入考量,包罗万象。

由于对安徽禅宗历史研究的史料文献较少的情况,中国禅宗历史研究的资料就显得尤为珍贵,给比较和各时期的分段记述起到了帮助借鉴的作用。2009 年李霞就皖江地区佛教发展史,从无到有,从“司空山”、“天柱山”到“九华山”佛寺群的形成进行梳理并举例论述,提出了“禅宗由皖江流域走向世界,九华山又吸引了世界目光”的观点。2012 年又发表文章《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安徽地域文化中的儒道佛交融》再次对各文化对于安徽的地域影响进行解析。2014 年,朱家英对禅宗三祖及著书《信心铭》进行了考证及论述工作。2018 年罗冰的博士论文对从古至今皖江流域佛教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皖江流域佛教寺院地理分布”“皖江流域佛教文化区域与重心的历史变迀及其影响条件”对本文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就上述学者对于安徽佛教历史的研究与中国禅宗历史进行比对,可以相对清晰的得到禅宗在安徽发展的脉络,为安徽禅宗寺院园林本体的发展提供线索。当国内学者开始对中国古典园林予以重视,寺院建筑在刘敦桢、梁思成等人的的带领下逐渐为学者们所重视,寺院所属的园林空间结构分析开始逐一跟进。1986 年彭一刚著书《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带着图解和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结构、意境表达、布局方式进行严谨科学的论证与阐述。1987 年赵光辉所著《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出版,将园林环境系统的分为外部风景地貌与内部建筑园林,实现将图示、实例、照片等手段并用的方法分门别类详细叙述,给后来各地方性研究提供了优秀的摹本。1991 年,张家骥出版《中国造园论》;1998 年金荷仙通过诗词、叙述等手法就寺庙园林的意境进行分析。

1996 年,枡野俊明作为日本禅僧,开展禅宗园林设计并在日本国内获得大奖,把禅园意境带入非寺院范围的日常建筑、公共空间,著书《日本造园心得》、《禅·庭》等并加以实践,直至今日。2012 年李玲的高水平博士论文“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环境空间布局”从选址、地形、布局、植物栽植、景观小品等方面详细地对山地寺庙进行探究,并对保护和利用予以建议。2014 年瞿仙辉;2016 年刘英、郭利凡;2019 年张鹏、汪亚婷等人在各自的学位论文中就地方性寺院园林情况都做了调研及考证工作,其中方兴的博士学位论文“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对广东寺观园林进行了阐述,强调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对本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0年严明、金荷仙在《中国园林》发文以宁波天童寺为例对寺庙园林的造园意境进行整体剖析。将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可以得到,在寺院园林空间营造上的研究主要立足于选址与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关联、建筑的组合关系、空间的秩序等方面。将上述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并考量地方特色,为本文及日后的研究工作找寻更为清晰的脉络。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史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