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裸岩景观设计图(裸岩景观设计图纸)

    发布时间:2023-03-19 03:36:5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01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裸岩景观设计图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裸岩景观设计图(裸岩景观设计图纸)

    一、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巴厘岛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鲜明的地域特征、建筑发展道路及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观念及方法。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吧。

    1、“巴厘岛”特色的形成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它邻近赤道南端,属赤道无风带,无暴风侵扰,气温常年保持在日均27℃左右,最热时也不超过31℃。海湾内波平沙细,适于日光浴;湾外印度洋浪高风清,宜于冲浪浮潜。岛上的地形变化极大,因而形成多样的风景特色:美丽的梯田、苍翠的山林、平静的湖泊、壮丽的火山、宽阔的海岸及悬崖等。巴厘岛的优美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象磁铁一样吸引着海外的艺术家、建筑师和旅游者纷至沓来,从自己已知的文化中提取素材并与本岛或亚洲的风格相结合,建造自己的住宅。尽管他们设计的建筑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乐于接受巴厘岛的传统材料和手工艺术,并热衷于使用当地的茅草屋顶。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游客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来到巴厘岛,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开始出现。1977年,政府当局规定:巴厘岛上所有新的城市建筑必须具有“巴厘岛特征”。此后又规定观光休闲区只能在岛的南端发展,新建的楼房不得高于4层,因为巴厘岛上的居民忌讳房子盖得比椰子树高,他们认为椰树也有椰树的神灵,不得轻易冒犯。巴厘岛对不相融于他们保守的生活元素的拒绝,使其幸运地拯救了自己灿烂的文化,使岛上所有的名胜,都仍然保留了自己应有的样子,而没有被所谓的“现代文明”吞食。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是巴厘岛最关键的时期。国际大财团在巴厘岛南端投资了数以百计的旅馆、酒店和别墅,形成了占迪达萨、金巴兰等10个度假区。这里除了是岛上的商业、文化中心和政府机构枢纽外,还有优美的海滨和琳琅满目的水上运动、豪华的度假酒店和喧闹的旅游购物区。旅游业的迅速膨胀使建筑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本岛建筑师和重视地域特征的西方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一种现代的“巴厘岛”风格的建筑出现了:他们巧妙地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头、玻璃和钢等,使传统建筑被一种更具想象力的空间代替。

    2、“巴厘岛”风格的建筑设计

    建筑师们对建造具有巴厘岛特色的建筑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重新诠释了热带生活艺术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

    (1)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的“对话”。印度尼西亚群岛大量独特的天然材料是巴厘岛建筑师和艺术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各种形式、纹理和色彩的材料都有无数的使用方法,建筑师们则致力于尝试以各种手法来使用这些天然的传统材料,如大理石碎片铺地、鹅卵石铺地、水磨石地面和家具、椰子壳天花和家具饰面、海贝壳天花、珍珠母嵌饰等。意大利建筑师彼帕瓦达奇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私宅的室内设计中,地面铺的陶瓷面砖,是用当地石材与水泥混合并经抛光制成的;墙体和柱子的抹面层是用本地的沙岩石碾碎成粉末后与白水泥混合而成的;室外步行道上铺的是一种用当地的细沙与水泥混合烧制的沙铸陶地砖。这种材料后来还被制成装饰陶器,如花瓶、容器、家具等,使用非常广泛。瓦达奇对运用地方材料创造有现代装饰感的建筑细部情有独钟。在另一座别墅的室内设计中,他聘请当地人手工烧制了有精致、娇柔的黎弓舞造型的浅浮雕砖,在传统的工艺技术上体现了现代感。

    (2)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观念的空间组织。在外部空间组织上,建筑师也进行了各种探讨,集中表现为杆栏式建筑和院落式建筑的组织方式。这个被称为“森林中的小屋”的别墅建在一片树林中,是一个新加坡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以柚木为结构,9m高的木柱结构将建筑升高,与茂密树林的枝叶产生亲密接触,大量的硬木地面也加强了在树林中的感觉,整个建筑仿佛漂浮在空中。20世纪9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建筑师在卡罗伯堪附近设计了一座别墅,被认为是将巴厘岛的传统技术与现代空间概念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在这个建筑中,建筑师利用水院来组织建筑,各个功能房间以百合花池、莲花池隔开,铺着木地板的连廊如桥一般将它们连接起来。设计营造的景观是奇妙的,在内穿行的感受异常独特。

    (3)独特、浪漫的建筑元素—巴厘亭。简单的茅草屋顶遮盖着一个方形的木平台,这种形如帐篷的亭是巴厘岛古老的传统建筑。最初的亭是建在庙宇附近以辅助宗教仪式用的,后来只有社会高层人士才允许在家里建这种亭。在村落中,这种亭还是商议大事的“议事亭”。它是全开敞的,非常适合炎热的热带气候,人们聚集在这里聊天、纳凉甚至睡觉。

    直到今天,这种亭仍然是庙宇和住宅的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议事的作用,但是它的功能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了。这些亭以各种功能和形象出现在巴厘岛的各个地方:酒店游泳池边的按摩室、露天酒吧或餐厅、别墅里的电视娱乐室或书房,甚至五星级酒店中也利用这种浪漫的形式作为演奏厅或舞厅。受西方艺术的影响,亭的造型变得更加休闲了。金巴兰海湾的四季酒店的花园里有一个这样的亭子:一开始你可能会注意到那些不规则的结构支撑部分—天然圆木,然后发现这些木柱一直穿越屋顶并在上空开枝散叶,原来,这个亭是在几棵树之间加盖了茅草顶而形成的。

    开敞的巴厘亭适合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四周开阔的视野更加强了亲近自然的感觉。米盖尔卡瓦卢比亚兹在他的著作《巴厘岛》(1937年)一书中对这种亭阁的评价是:“……(它)是朴素,灵巧,具有高雅品味的杰作”,这个评价在今天仍然令人信服。

    (4)现代形式的创新造型。巴厘岛的建筑在追求地方与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追随国际建筑浪潮进行着现代新形式的创新,主要特点是追求几何空间的有机化、自然化。最新的代表作是意大利GM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一个大胆而现代的建筑(图3)。屋顶造型是这个建筑的突出特点:木结构支撑着三个三角形截面的钢架木屋顶,从而界定了建筑的主要空间;屋顶斜面一直延伸到地面上,围合成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的过渡空间并向周围的环境完全敞开;三角形钢架结构上随屋顶的走向均匀铺设的木檩条,在室内形成极富韵律感的视觉效果;屋顶面层挂着六角形的陶瓷瓦片。而最美妙的是位于角落的却又能将室外景观一览无遗的隐蔽空间部分(图4)。这个杰作被称为“热带丛林中的蝴蝶”。

    3、浪漫休闲的景观设计

    巴厘岛度假村之所以能创造出迷人的度假环境,秘密之一就在于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1)独具特色的水景。水是巴厘岛人生命的源泉,也是热带地区湿热气候的.最好的调温剂,事实上每个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都在他们的设计中结合了某种形式的水景。巴厘岛有许多现代水景形式:花园水景、游泳池、瀑布、喷泉,还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和莲花池等。水是娱乐的音符,是建筑语言,是花园景观中的精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利用无边水池制造无边无际的开阔景象是巴厘岛水景的特色之一。这种水景的设计手法不是巴厘岛的独创,但在巴厘岛却被运用到了极致。山上的泉水注入游泳池,然后溢出跌落到下面的另一个水池中,或溢出到下面的蓄水沟里再流到各个水景花池中。当无边水池以翠绿的山峦、树林为背景时,产生的是空灵静谧的效果;当背景是一片汪洋大海或湖泊时,则产生海阔天空、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

    (2)亲切宜人的庭院景观。庭院式的建筑组织方式突显了庭院景观的重要性。巴厘岛的每个庭院景观都有着鲜明的主题,如雕塑花园,种有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花卉为主的花园等。具有休闲造型的巴厘亭阁也是组织景观的重要元素,莲花池畔的亭阁通常成为建筑的休憩娱乐场所。茅草屋顶和木材温暖的质感不论在阳光下或是在夜晚的烛光中都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此外浴室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很独到,它将浴室的功能提高到体现生活质量的高度:浴室不再只是一个沐浴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能充分放松和休息的空间,是一个开敞的、风景优美的环境。因此巴厘岛的浴室常常位于庭院中,界于室外与室内之间:处于室内,却能感觉到与外面的景色紧密相连;置于室外,也有高墙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

    (3)回归自然的丛林景观。既要大量兴建建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需要,又要保护原始丛林景观免遭地产开发的破坏,这是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在乌布一个8hm2的景观花园建设中,这个矛盾初步得到解决。超过2 500株本岛的阔叶树,还有灌木丛、野生蕨类植物、海里康属植物及大量花卉等被重新培植起来以恢复丛林的自然面貌。此外,在植物的搭配上更加合理,种植更加有序,更有变化;在内容上还增加了自然水景等;在道路等材料的使用上注重肌理、质感和色彩的选择。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园丁们终于再现了自然丛林景观。

    4、结语

    近年来,我国别墅区、旅游度假区等项目不断增多,但在设计思想上却仍显陈旧落后。在建筑设计方面,别墅设计仅仅是使用更昂贵的建筑材料,进行更豪华的室内装修;在景观环境设计上,大多只注重平面的图案化,而不注重空间的组织。各个别墅区、度假村之间的互相借鉴使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呈现出“一脉相承”的设计手法,抹杀了地域之间的特色。

    相比之下,今天的巴厘岛与国际潮流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际建筑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巴厘岛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鲜明的地域特征、建筑发展道路及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观念及方法。这对于更新我国别墅区、度假村的设计观念,具有直接的借鉴、参考价值。

    ;

    二、衡水中南宫丰翼长什么样

    您好,衡水中南宫丰翼长是一所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一所知名中学,它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它的办学理念是“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衡水中南宫丰翼长不仅注重教育质量,而且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湖南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一:张家界

    说到去湖南旅游,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张家界,张家界山水独特,环境优美,确实是去湖南旅游必不可少的景点之一。张家界现有国家等级旅游区19家,包括5A级2家,4A级9家,3A级8家。其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张家界地貌”命名地等六张“烫金名片”。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二:神农谷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炎陵县东南部,因毗邻炎帝神农氏的陵寝之地,而称之为神农谷。神农谷的山体坡度大,多深涧峡谷,有多裸岩,石纹旖旎,斜皱有致,直如斧劈,千姿百态。山间小径往往一边岩石突兀,一边绝壁深涧,涧流咆哮奔腾,其声如雷。俯瞰令人头晕目眩,而那颤颤悠悠的凌空深涧之上的独木桥,则更是奇险无比。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三:湘西凤凰

    在凤凰古城中,最有名的建筑莫过于万寿宫、万名塔、准提庵、天王庙、虹桥风雨楼及众多美轮美奂的建筑。这些建筑都将凤凰人的追求与审美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目不暇接之感。那种超凡脱俗的建筑艺术,细论哪座建筑大可不必,单就那古街古巷看看,也是一种痛快淋漓的艺术享受。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四: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是在我国的五岳名山之一。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祝融峰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七十二峰,群峰逶迤,其势如飞。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美。这里群峰叠翠,万木争荣,流泉飞瀑,风景绮丽。四时景色各异,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五:岳阳楼

    岳阳楼很出名。它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也有说是四大名楼甚至十大名楼的。反正不管几大名楼它都傲立其中,可见其地位之胜。当然更胜在它是长江三大名楼中唯一木式样貌保持下来的古建筑。今天的岳阳楼仍然立于修复的岳阳城墙之上。在高楼林立的今天,楼仅三层高不过二十米的岳阳楼看起来似乎并不显其高大,但这放在旧时耸立于古墙之上的高楼还是颇有居高临下的气势。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六:洞庭湖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水天一色。洞庭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滨湖风光秀丽。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七:莽山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因拥有地球同纬度带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享有"地球同纬度带上的绿色明珠"和"动植物基因库"的美称。更有蛇中熊猫--莽山烙铁头蛇、南方红豆杉等5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构成神秘的生物王国。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八:东江湖

    东江湖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51 米,最深处达 157 米。因为水体较深,所以蓄水量相当大,相当于半个洞庭湖,因此被誉为“湘南洞庭”,是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湖泊。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东江湖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挟南国秀色、禀历史文明于一身,被誉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九:韶山

    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故此得名。

    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十: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相传,炎帝去世,建陵于此。这里汉代以前就有炎帝陵。唐代起,供奉祭祀活动密集,隆重。

    四、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类型对土地开发整理结果的影响

    石伟 马泽忠 黄川林 黄文妍

    (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重庆,400020)

    摘要:根据重庆市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分布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对土地整理结果的影响,并在全市范围内随机选择了部分已竣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根据农用地因素法分等思路,采用重庆市农用地分等相关参数和评价指标,对开发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类型进行归纳,得出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当务之急是“移土培肥”,重点在自然灾害损毁地复垦和其他可开垦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对荒草地的开发应慎重进行。

    关键词:后备资源;土地整理;农用地分等;重庆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的耕地被用于非农占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加上人口不断增长使原本有限的耕地资源日益紧张,人地矛盾逐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土地开发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评价指标是新增耕地面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整理单纯追求数量和短期效益,对可耕后备土地资源的粗放型开发,不仅达不到增加有效耕作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环境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科学分析后备资源自身属性及其对土地整理结果的影响,是合理编制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案的基础,是实现土地整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兼顾和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前提。

    1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类型分布及特点

    1.1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类型分布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大致可分为荒草地、滩涂、废弃压占地、自然灾害损毁地和其他可开垦未利用地。各类型后备资源数量见表1。

    根据2002年西部大开发后备资源调查情况,重庆市土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约为101 万余亩,其中可开发土地面积为95 万余亩,可复垦土地面积为5 万余亩。可开发土地包括荒草地565558.9 亩,滩涂约58704.6 亩,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土地327911.2 亩(包括沙地、多年撂荒,无法耕种的土地等),可复垦土地包括废弃压占地14662.57 亩,自然灾害损毁地41277.9 亩。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见表2。

    表1 重庆市各类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表2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情况表单位:亩

    1.2 耕地后备资源的质量及其分布特点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荒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土地。荒草地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地区(图1),约占全市可开垦荒草地的45%,该区域为中山峡谷地貌区,以中山为主,交通不便,是重庆市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荒草地多分布在海拔600 m以上的部分山间盆地、谷地及坡地上,土壤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等,肥力较低,区内山高、坡陡、干旱、洪涝及山地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较脆弱;渝中地区的荒草地分布数量约占20%,多分布在600~1500 m的坡地或鞍部地区,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山多、地广、人稀,土壤以黄壤为主,土壤瘠薄,水资源缺乏;渝西地区荒草地约占18%,该区地貌以丘陵为主,是重庆市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地肥沃,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光热量条件丰富,适种度广而宜于农耕,是全市土地利用最高的区域之一;渝东南地区荒草地约占17%,该区域为中山峡谷地貌区,以中山为主,大部分荒草地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坡地或鞍部地区,土壤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等,土壤质地较差,多为黏性土、砾岩土。

    重庆市滩涂面积约6 万亩,以渝西浅丘区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可开垦滩涂面积的68%,主要分布在全市长江及其支流两侧,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具备优越的开发条件。

    重庆市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土地约有32 万余亩,包括沙地、多年撂荒,无法耕种的土地等,渝中浅山区所占面积最大,约占47%。该地区最具代表性为“碗碗土”,其特点为耕地与裸岩相互夹杂,耕作困难,但该类土地保水保肥力强,土壤肥力高,适合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

    2 当前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要求各地必须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要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县级及县级以上土地主管部门根据当年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将新增耕地指标分配到下级土地管理部门,并将新增耕地面积作为项目竣工后的主要评价指标,县级土地主管部门在制定开发整理年度计划时,为完成当年下达的新增耕地指标,往往要求各乡镇上报辖区范围内可开发后备资源情况,根据乡镇上报情况组织队伍进行开发,各级主管部门对辖区范围内耕地后备资源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进行长期规划,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开发整理项目重数量、轻质量的盲目开发行为。一旦这种无序的粗放型开发将辖区内后备资源消耗殆尽,“占补平衡”将难以落到实处。

    图1 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图

    同时,部分项目竣工后,主管部门缺乏对这些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监管,特别是部分较偏远、条件较差的项目。按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这部分项目竣工后,多采取按整理前土地权属情况交还给当地农民耕种,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情况较多,家里非老即弱,对这部分土地无力耕种,因此,开发后的土地将面临再次撂荒的问题。

    3 不同耕地后备资源类型开垦对土地整理结果的影响

    根据农用地因素法分等思路,采用重庆市农用地分等相关参数和评价指标,在全市范围内随机选取了部分已竣工的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以项目为分等单元,计算出自然质量等,对开发整理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表3)。

    表3 评价单元因素表

    根据以上指标值,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计算公式为:

    CLij=[∑Wk·fijk]/100

    (i=1,2,…,p;j=1,2,…,n;k=1,2,…,m)

    式中,CLij为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i为分等单元编号;j为指定作物编号;k为分等因素编号;p为分等单元数目;n为指定作物的数目;m为分等因素的数目,∑为求和运算符号;Wk为分等因素的权重(采用重庆市农用地分等确定的二级区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权重);fijk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分值(根据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因素-分级-分值表中玉米分值进行赋值)。

    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Rij=αtj·CLij·βj

    式中,Rij为第i单元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αtj为第j种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CLij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种植第j种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βj 为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表4 耕地自然质量等

    通过对以上项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的计算和比较(表4),可以看出,对自然灾害损毁地复垦后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最高,荒草地开发后的耕地自然质量等最低,对河滩地的开发和其他未利用地的开发形成的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介于二者之间。

    3.1 荒草地

    对全市21个开发整理项目抽样调查数据表明,荒草地开发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普遍较低,荒草地自身的开发适宜度与其分布有较大的关系。当荒草地分布在海拔 1000 m以上时,当地年均气温一般不会超过 14°C,无霜期小于 260 天,年降水量一般在1200mm~1300mm,8月初即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土壤多贫瘠、保水能力差,农业集约化利用程度低,不适合发展农作物,可以考虑发展畜牧业、种植经济作物和部分药材等。同时,荒草地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耕地后备资源库,对荒草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补充耕地面积,实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目前主管部门对开发整理项目的收购价格和评价指标(主要为新增耕地面积),对开发商而言,荒草地的开发难度和前期投入相对较低,利润最可观。由于重庆市荒草地多分布在海拔较高处或生态脆弱区,对荒草地开发必须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前提,制定合理的可研、规划设计,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如果不注意对荒草地开发进行研究和计划,容易在经济、开发技术、工程投入、后期管护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项目竣工后缺水、土壤肥力低下等情况使开发后的土地难以耕种,或竣工后的土地无人耕种再次撂荒,甚至造成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

    3.2 滩涂

    河滩地以其特有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成为丘陵地区开发整理比较理想的耕地后备资源,其开发后形成的耕地等级较高,适合农作物的发展。但三峡库区蓄水后,重庆市现有的滩涂大部分将被长江淹没,同时长江两岸175 m水位线以下耕地、园地也将同时被淹没,为此国家紧急启动了“移土培肥”工程,对即将被淹没的耕、园地耕作层土壤进行抢救,重庆市滩涂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滩涂长期被两岸农民避开涨水季节种植蔬菜等农作物,这部分滩涂的表土层和耕、园地表土层一样,土层肥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各类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可与两岸耕、园地耕作层一并移取;覆土后,可对3730hm2 瘠薄的耕、园地进行覆土培肥,使其粮食产量提高5780t,工程区年增产值890 余万元,同时可提高库区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库岸水土流失强度,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但该工程的实施应与土地整理项目配套进行,由于库周瘠薄的耕、园地多属分布在山坡坡面上,属生态脆弱区,因此应在覆土培肥区落实坡改梯工程,防止造成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来灾难性后果。

    3.3 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土地

    重庆市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土地约有32 万余亩,在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类型中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主要分布在渝中浅山区,约占全市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土地的 47%。对撂荒地的开发前期投入相对较低,深受群众欢迎。虽然已撂荒多年,但其土壤熟化程度较其他耕地后备资源要高,相应配套设施相对较成熟,此类土地多分布在农村居民点附近,土地开发后的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对碗碗土的开发也同样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由于喀斯特溶岩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同时该地区丰富的光热条件适合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生长,通过爆破取石、异地客土、农田防护等环节的结合,可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结合。

    3.4 自然灾损毁地和废弃压占地

    对自然灾损毁地和废弃压占地复垦可使重庆市新增耕地5 万余亩,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重庆市可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地一般是遭受洪水或泥石流冲毁的耕地,耕作条件成熟,土壤肥沃,复垦后形成的耕地等级最高,可复垦的废弃压占地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村庄附近,交通条件较好、光热条件充足,复垦后有利于项目区生态环境建设。自然灾害损毁地和废弃压占地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首选对象。

    4 对策建议

    4.1 运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按等折算成果对开发整理结果进行评价

    农用地分等是继土地详查后,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对农用地的质量状况进行的评价,占补平衡从质和量两方面出发,解决了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的问题,目前重庆市已完成农用地分等和按等折算研究,按等折算成果已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农用地等、级、价体系已经建立完成,成果即将提请验收,运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开发整理竣工后的质量评价可以从各方面弥补土地整理质量评价指标的不完整性,运用按等折算成果对占用耕地的单位进行监管可以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情况的发生,真正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4.2 对后备资源进行远期规划,树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对辖区内的后备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开发计划,并结合当地后备资源特有的属性、数量及其分布下达开发指标,同时指导下级部门对项目的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达到对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4.3 建立后期管护制度,落实相关管护责任,并对已竣工的项目进行定期监测

    县级土地主管部门在项目动工前应该对竣工后的管护责任做出妥善的安排,否则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土地再次抛荒,组织开发者就是国家的罪人。主管部门应加紧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竣工后的项目进行定期监测,确保项目的后期利用落到实处。

    5 结论

    通过对重庆市不同耕地后备资源的分析可以看出:①目前重庆市土地整理的重点应放在三峡库岸即将被淹没的耕、园地耕作层和部分肥沃的河滩地表土层的抢救工作上;②对自然灾损毁地进行复垦后所达到的耕地等级最高,对废弃压占地复垦的相关条件相对较成熟,两者复垦后均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是目前开发整理的首选对象;③对其他未利用地的开发是目前重庆市新增耕地面积的潜力所在,在选择项目区时,可以将其他未利用地的开发作为优先选择;④荒草地在重庆市耕地后备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但荒草地开发后形成的耕地等级相对较低,开发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应在充分总结经验,认真分析项目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适量地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杨晓艳,朱德举,郧文聚,程锋.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5,21 (9):67~70

    王利强,陈亚恒,许皞等.河北省耕地资源动态分析及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资源与产业,2006,8 (3):36~39

    朱青,李如海,王黎明等.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用地资源质量评价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 (2):188~192

    温明炬,郑元伟,李宪文,唐程杰.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石玉林,康庆禹,赵存兴等.我国宜农荒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1981,1

    廖和平.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22 (2):199~205

    彭群,龙花楼,罗明,王军等.经济地理,2003,23 (6):822~825

    蒙毅,王玺,文森,李萍.重庆市综合农业区划,1999

    以上就是关于裸岩景观设计图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裸岩景观设计图(裸岩景观设计图纸)

    小红书推广价目表(小红书推广费用一般多少)

    小红书怎么私密账号(小红书怎么私密账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