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浙江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排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浙江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南京没有多少大型上市公司,杭州却很多,为何差距如此大?
杭州在2000年左右因为阿里巴巴的成立, 衍生了一系列阿里系公司. 杭州不只有阿里巴巴, 杭州去掉阿里巴巴, 其他上市公司市值还是可以排在全国第五名。 (算上阿里巴巴,杭州上市公司排4:京沪深杭)
另外杭州是浙江省会, 浙江人本来就喜欢创业. 包括温州,宁波,义乌等地的民间企业异常活跃.
所以有句话: 民富不过浙江.
浙江人的性格是喜欢闯荡,拼搏的, 有点类似犹太人.
浙江目前也是民营大省, 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 而这些企业慢慢做大, 就会把企业总部放在浙江省城杭州.
创业才会创新, 创新才有未来.
而南京近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 缺乏创新精神, 所以也没有几个像样的创新型公司. 南京更多的是发挥省会的优势: 教育,医疗,交通. 而经济上发展滞后, 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产业模式.
这也就是为何杭州一个阿里巴巴的市值是南京所有公司市值总和的2.5倍的原因.
杭州即便去掉阿里巴巴, 其他公司市值总和也是南京所有公司加起来的2倍左右.
杭州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杭州的GDP虽然不高只排在全国第十(南京第11), 然而按照目前的发展增速杭州会在2017年年底超越成都武汉重回全国第八. 五年后进入第六左右. 然而GDP是人口和加工制造业带来的生产总值, 这些并不一定直接回报给市民. 就比如苏州大部分的加工制造业产生了很多生产总值(GDP),然而这些大多不是苏州本地品牌,只是为他国委托加工,赚的钱被老板带走了. 而工厂里的机械生产只需要庞大的操作工就可以了。
杭州的GDP主要是 科技 企业带来的, 杭州滨江区汇集了大量的上市公司和高新 科技 企业. 因此杭州流入大量高 科技 人才. 这些高 科技 人才大多本科硕士毕业, 收入颇高. 进而大量 科技 人才也推动了杭州的发展.
杭州2022年举办亚运会, 这两三年集中修建地铁,高铁,扩建大型基础设施等, 2022年杭州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会在现有基础上完善5倍. 届时杭州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现在,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有这样的特征:跟紧时代趋势、发现时代需求。
杭州大型上市公司数量上超过南京,最大原因是当地的民营经济更活跃。核心竞争力这事,先知先觉先干,才能成本更小、体量更大。民营企业有这方面的优势。
作为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的定位包括但不局限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杭州集中了很多浙江优秀企业,成为他们的总部所在地,比如阿里巴巴、吉利 汽车 、万向集团、康恩贝、苏泊尔、贝因美等等。尤其是受阿里巴巴体系的带动,涌动起浓厚的创业潮流。
要知道,龙头的带动效应是非常巨大的,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杭州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中心,在杭州的未来 科技 城,汇集了数百家 科技 创新中心。量变引起质变,当足够的基础小企业,又会成就大批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是龙头带动创新;小微企业漫山遍野,其中又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新的龙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看,南京国企发展实力较强,浙江民营经济发达。2017年,南京最赚钱的上市公司是江苏银行,去年净利润达120.16亿元。但比起阿里巴巴,显然还不是一个级次,去年阿里净利达到了578.71亿元。
但南京的经济发展显然也在努力追超这一块。2017年,南京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GDP占比达4成多,这是非常不错的表现。而且南京还定下目标,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GDP占比要达到55%的目标。
此外,南京的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能源 汽车 、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和 科技 服务业等。而且,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达到了6个,后续发展潜力也是不小。
最后说下,杭州与南京的GDP值相差不大,排名基本是紧挨着的。2017年,杭州的GDP值为12556.2亿元,南京的GDP值为11715.1亿元,在26个省会城市排名中,分列四位与五位。
放在所在省范围内比较,江苏上市企业与浙江上市企业总量差不多,都是300多家。
上市公司就是城市强了吗?有一个阿里爸爸 就无敌了?带了一些阿里爷爷 阿里奶奶 阿里姐姐 阿里妈妈就秒天秒地秒空气了?了解一下,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最佳城市排行榜,上海,广州,北京,南京…(杭州第10)世界城市影响力前100强,中国大陆7城,南京世界第88,杭州远远落后。世界城市综合排行:南京二线,杭州三线。最新社科院三份中国城市经济,宜居,综合竞争全部前十的只有香港,广州,南京。…其他不讲了。综合实力,任何方面都需要考虑进去。政治地位,南京超杭州。军事,东部战区司令部南京…杭州?…商业,引以为傲的杭州大厦17年销售额仅仅只是德基的1/3,当然,杭州电子商务厉害,但高端商业,杭州还是不够看的。教育?不用比吧,南京。医疗,南京37个三甲,杭州25个三甲。城市规模,虽然杭州市区1.6万,南京只有0.6,但南京城区建设远比杭州要集中,大。轨道交通:南京10条地铁运营,杭州3条。机场:杭州吞吐量大于南京。高铁枢纽辐射路线和运量,南京完胜杭州。GDP杭州略高于南京,人均低于南京。工业,南京是军工各种高端装备的制造城,杭州以轻型为主,可以说在质上面也不在一个级别。 旅游 ,杭州略强于南京。…国家定位南京特大城市,杭州1类大城市。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说穿了就是底蕴。可以说是南京远胜杭州。杭州是和合肥苏州一个档次的。与南京比还是不够看的。
在江苏,南京是江苏政治、文化中心,但是经济中心不是南京,而是苏州!
杭州能发展这么好,互联网带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原先杭州就有娃哈哈、吉利 汽车 、万向集团、昆仑控股等等著名的传统企业,除此之外就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网易等互联网巨头领衔的 科技 公司。而南京的话,有苏宁、途牛、宏图高科等等著名的企业,但是跟杭州比起来确实有比较大的差距。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你得有个马云
要想带动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的经济发展,你得至少有一个领袖级别的企业家,在南京很显然比较匮乏这样的人物,即使是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这样的企业家,依然缺乏特别强有力的号召力。
在杭州,有马云、丁磊、宗庆后、李书福、郭广昌等都是企业界具有很高江湖地位的企业家,尤其是马云、丁磊、郭广昌都是号召力很强的企业家。加上浙商的影响力,这是南京企业家圈子所不能及的。
有了有号召力的企业家,又有几个人能打造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网易等等众多的龙头企业,这对于企业家的胸怀、格局、战略眼光都具有极高的要求,放眼全国,马老师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家,也就寥寥数人,何况乎一个小小的南京。
你得有好政策
别说南京,就是上海都还是吃着早些年的企业老本,以及作为金融中心,和我国最先发展的大都市,吸引了很多金融企业、以及世界500强来入住。然而新时期的城市增速靠什么?可以说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与企业本身有关,也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杭州就有好政策,南京就差一些。
南京与上海一样,不缺人才、不缺资源,但是缺少好的政策。上海因为是国际大都市,经济最发达,所有对于创业型小企业没有太多优惠政策,南京也如此!但是杭州不一样,阿里、网易建几个大楼,杭州市政府批地减轻税收,并且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做了很多政策优待,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因此,杭州能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北京、深圳、杭州能成为互联网三足鼎立的形势,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吹牛都吹成不要脸了,杭州和南京两个城市经济总量差不多都是一万多亿,哪来的杭州企业经济是南京的两倍?全国民营企业排第一的是华为,第二的就是苏宁,杭州去除阿里,那还有什么企业经济总量了!还能超南京两倍!这不就是胡扯吗?浙江这几年有点发展,立刻神吹的水平超过韩国人了!什么宁波超苏州,杭州超上海,整个浙江省的GDP比江苏差了3万多亿啊!这个差距规模,不是靠吹就能弥补的!浙江人做生意首先就是利用虚拟经济,拼命上市,圈到钱!这才是根本!
南京 历史 上都不重商,也就留不住商,所以没多少大型民营上市公司很正常,除了被马云投资的苏宁云商外,很少有大型民营上市公司。
南京人骨子里看不起商人,说到马云的阿里巴巴,支付宝,都是一脸不屑的,因为他们连苏宁都不屑一顾。
这就很致命了,人不怕穷,就怕穷不思变,南京地理位置优越,人才辈出,不缺发展机会,只缺富人思维。
富人思维就是顺势而为,南京人过的太安逸了,安逸的让他们不思进取,茶余饭后最爱谈的就是情怀,格调,古老的 历史 。
杭州最出名的就是西湖,可杭州人将西湖效应做到极致,不收门票,每年几千万人光顾西湖,带动了杭州所有产业发展。
而南京,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对外来游客不是执欢迎态度,而是俯视外来游客,从没想思想创新,南京一盘棋概念。
马云会在杭州成功,也是因为杭州重商,马云的名片抬头是,“杭州乡巴佬”,最在意的名头是“乡村教师”。
如果让南京企业家介绍自己,一定高大上,喜欢有政府背景,这就是南京杭州商人的差距。
商人名号再响,没有赚到钱,还不是一场空,商人名号再卑微,可赚到天下人的钱,就是成功商人。
这就是南京商人与杭州商人的差距,一个好高骛远,一个脚踏实地,你让南京人做九块九包邮的生意,南京人做不到,你让杭州人九块九包邮的生意,杭州人会很乐意做,因为杭州人会赚到一块钱。
南京人看不上赚一块钱的生意,都想一夜暴富,杭州人知道积少成多,垄断一个品种,只赚一块钱,会成为巨富。
中国现在最富有的人几乎都是从重商之地出来的,浙商,闽商,潮商三大商,出了多少杰出商人,而南京呢?
南京人可以骄傲,因为富足,不用为生活四处奔波,可如果只想眼前,不想未来,未来只会为别人打工,成为不思进取的人。
杭州近几年被誉为电商之都、移动支付之都、互联网之都,能够拿到这些名号,并不是一两家公司就可以的,而是聚集了相关产业庞大的产业链,当然这是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网易、同花顺等行业巨无霸公司为核心,才能形成了如此强大的吸附力。
单以淘宝天猫为例,在未来 科技 城的淘宝总部附近,前几年还是杭州人眼中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地,短短几年就汇集了几百家淘系上下游产业公司,并成为国家高新产业园区。而从整个杭州来看,阿里系产业链的公司多达万家,不少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例如从淘宝代运营起价的拼多多,以淘宝营销起家的蘑菇街,母婴起家的贝贝网等等。这其中已经产生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
而除了互联网行业在杭州崛起以外,浙江传统的民营经济同样十分发达,作为省会的杭州自然成了很多浙商的总部,娃哈哈、万向集团、传化、恒逸石化、吉利 汽车 、康恩贝、苏泊尔、贝因美等等。这些公司相比国有企业虽然体量小,但是体制灵活,思想开放,乐于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尝试。
此外,杭州开放的招商环境,还培育了海康威视、大华集团等上市高新企业,并形成高新产业链。
其实,产业聚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良好的招商环境,吸引了企业前来创业,当形成巨无霸企业以后,相关产业链为了资源便利就会前来聚集,同时带过来的还有人才。杭州已经成为16年全国人才流入最多的城市,这也说明,杭州的人才聚集和产业链汇集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产生上市公司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杭州在2017年上市公司数已经完成对广州的超越,在北上深之后,位居全国第四位,也直接证明了这种情况。
南京我并不了解,但是除了大国企以外,能够叫的上来属于南京的大型民营企业,只有苏宁、雨润(貌似快破产了)这区区几家。国企一般扎根垄断行业,是市场的经济基础;而民企则代表了经济的活力。这或许反映,南京在经济活力上,与杭州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首先来看看上市公司的发展背景资料,在八九十年代,上市公司一般为国有企业,私营上市企业比较的少,而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后,我国的民营企业等到了飞速发展,民营企业都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
再看看浙江的发展基因,,那就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里面有 历史 的渊源。浙江大部分地区是人多地少,人们想要生活好一点,必须进行商贸活动,这就和世界上的犹太民族一样,浙江也有犹太民族的基因。
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作为杭州湾区的重要的节点城市, 历史 就已经给他打上了民营经济的烙印,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就注定了大公司的良性发展,因此,上市公司多也就成为必然。
还有一点就是阿里巴巴的龙头作用在慢慢地发力,越来越感觉到一大批阿里系的公司在高速发展,这也就给杭州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来上市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点,就是阿里巴巴是一家技术公司,是和时代潮流发展吻合的最贴切都发展方向,她的示范作用也会被无限放大。
再看看南京的发展,还是以国营公司为主,民营的灵活性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因此,数量上落后也就是必然。但可怕的不是数量,可怕的是理念和先进的思维,这才是根本原因。我们期待南京的崛起!
建国以来,政策照顾最弱的就是浙江和福建。而且这两个省都是山地为主,想致富先修路,这两个地方修路成本就比别的地方高几倍,但还是拼出来很多牛逼的制造企业,产品销往全国,甚至全世界!
希望大家看但事实,来说城市发展的差异,浙江真的是自己拼出来的,杭州有虹吸效应,这个省会都有,那上海还有虹吸效应的,很多江浙闽企业都搬到上海了呢。
互联网基因是杭州自己培育的,这个是南京没法比的。
现在城市发展最 健康 的。也就是深圳和杭州了!
以前万达不上市,现在华为也没上市,太平洋建设根本不上市,虚拟经济毕竟是虚拟的,我想钱想疯了吧?谁都知道上市是是融资,估值已经扩大几十倍,为什么不比比实体经济?脚踏实地按自己的方式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二、浙江到底有多发达?到底强到了哪种程度?
作为重庆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浙江经济有多发达我就不再赘述,比如说人均GDP、人均收入、民营经济等等。
毕业前要写论文、找工作,我站在准毕业生的角度,从浙江图书馆和浙江大学这两个方面,来看浙江的福利有多好、 社会 有多发达。 一。浙江图书馆官方网站内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等学术论文网站,通通免费。
不局限于浙江户籍和常住浙江的公民,中国14亿人都能免费注册浙江图书馆会员,免费享用馆内所有的学术资源。
我以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都有如此福利,答案是否定的。
我认真查阅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广东图书馆、江苏图书馆、福建图书馆、山东图书馆等,这些省立图书馆要么根本没有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要么注册繁琐、内容较少,都不如浙江图书馆如此简单、丰富。
浙江将文化知识看做是公益普惠的重要内容,让任何人都能接触到先进的文化知识,包括乞丐。
二。2019年9月25日,浙江大学率先实现全校师生免费下载Adobe全套装的福利,包括我们常见的Ps、Pr、Ai、Au等十多款软件。
Adobe旗下有很多软件,都是日常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商业软件,广泛用于图像编辑、视音频编辑、网络开发、特效编辑合成、PDF处理、出版、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插画、专业矢量绘图工具等。
Adobe的到来,浙大师生中的设计大咖、技术大神可以尽情点燃创意激情,激发设计灵感;可以制作炫酷的视频动画作品;还可以加速文档处理流程和修改PDF文件......其丰富的功能和优秀的专业级数字创意工具,可以有效满足全校师生在教学、科研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需求。也是Adobe“创意为人人”(Creativity for All)的数字创意理念的体现。
我以为全国一流的高校都有如此福利,答案出乎意料是否定的。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 科技 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都没有如此福利。
三。要知道贫富差距的根本是教育差距,文化知识是一个人改变命运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浙江将促进教育公平这个工作做到恰到好处,将文化知识的普惠性质发挥到极致,她给了所有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要知道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结构,是全国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但是浙江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文化知识、重视商业贸易,浙江一千多年来都是全国最发达、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浙江自古以来重视文化知识,效果当然是明显的。
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浙江籍的状元、进士、宰相等人数仅次于江苏,高居全国第二,人均全国第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选的两院院士,浙江籍的院士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人均全国第一。
四。当然重视文化知识和营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浙江重视文化知识,是因为民营经济发达。
浙江对文化知识的投入,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转换,强大的生产力为浙江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浙江又有更大的资金加大对文化知识的投入,如此良性循环。
如今的浙江民营经济空前发达,浙江省会杭州正在打造“中国电商之都”、“数字经济第一城”等。
“来了就是杭州人”,“来了就是浙江人”,经济发达、人文书香、风景秀丽的浙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浙江发展、置业。
衷心祝福浙江。
我们以明代诗人张以宁的诗歌《浙江》结尾:
山从天目下,潮到富阳回。
此地扁舟去,吾生几度来。
林红晚日落,江白雨云开。
明旦须停棹,呼儿看钓台。
如果只论GDP,我国东部沿海省份都比较不错,但一个省份的发达与否不能单纯只看GDP,尤其像浙江省,其发达程度并不是像GDP体现那般,而是整体生活水平比较高。
浙江,对外的传达形象是民营企业一大片,虽然这些民营企业不是个个都像吉利、奥克斯、娃哈哈那般规模宏大,但民营企业最能反应一个省份的经济活跃程度。浙江民营企业超过200万家,民营企业多,则代表非公有制经济强悍,这类经济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大力促使了浙江的发达。
另外,浙江的民营企业不仅仅是集中在浙江本省,因经商氛围浓厚,浙江的产业遍布全国各地,这部分经济是不计入浙江本省GDP的,所以在讨论浙江发达时,还要在正常GDP的情况下再将这部分可支配经济一并算上,毕竟这部分经济才真的是富藏于民的。
当然,问浙江到底强到了哪种程度,这么问是不准确的,一个省份的强悍与否不可能单独从省份角度出发,除了经济、民生以外,交通、医疗、科教、文卫等综合领域都要算作其中,而这些领域很大一部分都是地区综合,并不是一个省可以支撑的。总之浙江很发达,但只能看作是相对。
浙江人口五千多万,也不是人人都是老板,大多数人都得靠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我老家江西的,老家那边家庭妇女比较多,我母亲就是,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只是打打麻将,而浙江这边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做的动,基本都不会在家歇着,像我老丈人,66了,还去做水电工,收入也还可以,丈母娘在家养鸡种菜,哪有那么多老板,浙江人从前很穷,人多地少,又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脑子灵活的就做生意,其他的只有靠勤俭节约,我很佩服浙江人,幸福生活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提起浙江,大家都知道是个非常富裕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但是到底有多发达,强到什么程度呢?都只是听说,或者是从新闻上看到的,浙江的发达,其实不光是体现在经济层面的,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比如在吃喝玩乐消费方面,下面就说几个我所了解到的有关于浙江经济发达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都知道浙江人有钱,人一旦有钱了就喜欢捯饬,喜欢把钱用在买房和 汽车 上,浙江销量最高的车型前五名里排名第一的是奔驰,第二名是宝马,第五名是奥迪,豪车销量排名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而且豪车的4S店数量也是排名全国第一。
至于住房上面,因为浙江山多地少,地皮贵等原因,房价都特别高,全省各市几乎找不到均价1万以下的房子,就连山里面的衢州跟丽水,均价都在10000元以上,说实话,浙江的房子真贵,十年前的温州房价排名全国第一均价就30000多,十年后趋于理智状态还要20000多一平,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浙江人有钱,购买力强,本地人可能觉得不贵,买套房子跟买颗白菜样,前几天国庆期间舟山有个公寓开盘,宁波有个大妈一下子买了26套,这不是道听途说,这是真事,真的很服气。
说实话房价高不是好事,只是拿来举个例子,在高房价高消费的压迫下,最终只会连累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消费越来越高,跟不上本地人的步伐,最终被这座城市所遗弃。
我所在的城市是浙江宁波,属于浙江的第二城,仅次于省会杭州,宁波是座沿海城市,以实业立市,港口和外贸为辅,经济非常发达,尤其是藏富于民,而且宁波人还非常低调,作为一个在宁波生活了六年的外地人,我觉得宁波是座经济发达的城市,虽然宁波不能代表全浙江,但论经济发达,宁波在浙江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所以宁波在浙江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宁波是座沿海城市,既然沿海那肯定离不开海鲜,靠近东海,尤其是东海的小黄鱼特别出名,都说宁波人喜欢吃海鲜,但也没有一个具体对比,看看下面这个海鲜销量排名,真的惊人,带鱼跟小黄鱼宁波人一年就要吃掉37000吨,而且还挑最贵的吃,都是深海鱼,营养价值极高,论吃海鲜估计全国没有哪座城市比得过宁波人的战斗力。
再来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宁波这么多年,公司每年结婚的那么多人,随礼都随了好多出去,自己结婚都不敢办酒,主要是没钱办不起,直到今年有位老乡找了一个浙江本地的媳妇,听说女方是象山人,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的习俗,酒席上还给到场的所有吃喜酒的人派发红包,虽说不多,每人就50块,但是那么多的人得多少钱啊,第一次去吃喜酒还有红包拿的,听说这还不算啥,说有些本地人结婚,只要是到场的亲朋好友,送礼送多少都以红包方式翻倍的回赠给你,只想问这样的婚礼哪里有,我想参加。
作为一个外省人每次开车去到浙江所走的高速就深有体会,不光体现在高速服务区,而且路也大不相同,江浙沪的高速明显要宽敞平坦一些,而且维护的非常好,不管是路基还是路标,对比起来非常明显,就连高速边上的民宅山村都大不一样,最令人惊叹的有杭州临安一带的乡村,真的太漂亮了,不敢相信那是农村,简直就是一个 旅游 圣地,家家小别墅不说,关键是设计的非常漂亮,错落有致,跟大山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开车从那里经过,一个字,爽!!
说实话,浙江真的很发达,我上面所说的都是真实反映,浙江人的生活早就跟发达国家接轨了,如果中国的城市都能发展成像浙江这样,那中国离发达国家的标准已经不远了,加油中国!加油浙江!
浙江的发达主要是体现于经济,人均收入比广东还高很多。民富程度确实首屈一指,即便是全省经济垫底的衢州、丽水下边的县城房价都有很多2字头,可以想象浙江的收入水平之高。
但是浙江不同于江苏,江苏是先有庞大的国企体系支撑,而后才以民营经济为重心,加之江苏的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较发达,因此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当做第一综合强省来打造。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名牌大学和三甲医院。
浙江在90年代之前,除了杭州和宁波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城市。之后名声大噪的温州也是因为全民创业而发展起来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是对80年代浙江小城市很好的描述,尤其下边县城的人真的是为了养家糊口被迫外出务工,赚钱后才衣锦还乡的。但是带火更多城市的创业热潮之后,浙江形成了一种草根经济井喷的形态,很有钱的都去杭州定居,享受准一线城市的配套了。像嘉兴、湖州、金华、绍兴这些县域经济城市,其城建水平跟中部的二三线城市其实没多大区别,高教、医疗、交通等层面甚至还比不过中部的洛阳。
但是这些地方的人们是真的很富有,家家户户两三套房,户均1.8辆车,装修投入大。可以说遍地都是个体户,随便一个村子都能找出个千万富翁,经济强县的村子更是亿万富翁都很常见。家族资产不过亿的在浙江都算不上真正的大户人家。
所以浙江的强盛主要还是体现于经济,即便是杭州和宁波,其综合实力加一起对标另外几个沿海省份的双子星也没什么优势。强就强在农民比城里人还有钱,这是全省县域经济发达的充分体现。
浙江强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民营经济发达,特别是小微企业发达,第二:浙江民富,浙江居民富裕程度是省份当中最高的。第三:浙江各市发展的比较均衡。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排名前列,浙商遍布全国,阿里巴巴带动的互联网经济也是浙江民营经济非常出色的一面,民营发达意味着经济比较活跃,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转型也比较快。
浙江居民是省地区最富浙江居民富裕程度在省级地区是最高的,这个可以从数据当中得到体现,浙江省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省级中排名第一,人均消费支出同样在省级中排名第一,还有其他各项指标也是排名其列,比如说人均住户存款、人均财政收入。
浙江各市发展更均衡广东省虽然是GDP最高的省份,但是发展极不均衡,富的富死,穷的穷死,GDP最高的深圳是GDP最低的云浮的20多倍
山东省我们就不用说了,山东省的转型遇到了问题,第4次经济普查后,山东的GDP被下调接近万亿,浙江省和山东省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万亿以内。
再说说江苏省,浙江省比江苏省优势是在于浙江省的经济更活跃,江苏省制造业更发达。
2019年浙江省GDP超过5000亿的有6座城市,分别是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台州。
浙江的GDP虽然在全国来说,并不是最高的,但是浙江确实很发达,多个方面都在全国的行列,近些年来浙江的经济保持了稳步的增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整体竞争力正在进一步的提高,确实是其他相对落后省份需要学习的榜样。
一、经济总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GDP总量达到了6.2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四,排在广东、江苏、山东之后,是我国第四经济大省,而且经济2019年GDP的增长率是高于排在其前面的三个省份的。
由于还没有2020年全年的数据,所以最新数据只能看2020年前三季度,前三季度浙江GDP总量4.58万亿元,依然是排名第4,增速为2.3%,而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的GDP增长0.7%,浙江的经济增速也是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
虽然浙江的GDP依然落后于山东,但浙江的总人口为5700万人左右,山东总人口有1亿人左右,从人均GDP来看的话,浙江省人均GDP为10.87万元,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江苏省。
二、收入情况
从今天前三季度的数据看,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21元,同比名义增长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45元,名义增长3.3%,实际增长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5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2.2%。从收入来源结构看,全省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4.9%,财产净收入增长5.6%,转移净收入增长10.7%。
而从全国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
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前三季度广东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2034元,前三季度江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2667元,前三季度山东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920,从数据可以看到,浙江省的GDP总量虽然仅排第四,但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高于广东、江苏和山东的。
也就是,浙江人的收入高。
三、经济结构从2019年浙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5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688亿元,分别增长2.0%、5.9%和7.8%,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4︰42.6︰54.0。
从数据可以看到,浙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9年,浙江省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出口23070亿元,增长9.0%,出口占全国的13.4%;进口7762亿元,增长5.8%。民营经济出口18415亿元,增长11.5%,占出口总额的79.8%,
从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的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在出口额中,民营经济占比达到了近80%。
浙江最知名的企业当然就是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公司了,在浙江企业100强中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的最新市值超为4.8万亿港元,仅次于腾讯控股,是中国上市企业中市值第二高的公司。
四、经济转型
浙江也在进行经济转型,正在向“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过去以低端纺织为代表的产业需要进行转型,浙江确立了信息、环保、 健康 、 旅游 、 时尚 、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产业转型,其中信息产业成为七大产业之首。
未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的为重中之重。浙江的信息产业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以金融系统为代表的软件业浙江名列前茅,互联网平台技术、大数据、云服务更是处于领先地位。
在未来全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将从过去重投资转向 科技 驱动,而浙江通过领先的信息技术优势,与制造业相结合,可以构建持续发展的高端制造业。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 经济的实力都是非常强劲的,经济总量居前,人均GDP领先,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高, 科技 水平领先,产业布局合理,未来必然还会保持稳定的高速增长。
浙江是我国的发达省份之一,其2019年全省GDP排在江苏、广东、山东之后,位列全国第四;人均GDP也排名全国第四,位列北京、上海、江苏之后;人均财政收入仍然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人均存款和人均 社会 商品销售额排名全国第三,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
大家看了,这一系列数据当中,浙江没有一个排名第一,那么怎么体现出浙江的强呢?
一、数据上反映出浙江的综合实力之强
先说前面的数据,虽然浙江并没有一项排在全国第一,但是在多个层面均是全国前四,这就说明了浙江省没有明显的短板,综合实力在全国恐怕仅仅位列北京和上海两个庞然大物之后。或许这样说大家难以信服,那么笔者就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些数据的内在含义:
其中,人均GDP反映的是一个省的经济发达程度,人均财政收入反映的是政府财力,人均存款反映的是民间财力,人均 社会 零售品销售额反映的是民间购买力,上市公司数量反映的是企业实力。
好了,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浙江省不仅经济发达,而且这种发达分布得非常的均匀,也就是说老百姓、企业、政府都处于一种“有钱花”的状态,这下大家对于浙江已经有些刮目相看了吧?我们接着往下聊!
二、隐藏在浙江经济背后的人文 社会 之强
浙江的经济之所以如此发达,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些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因素。其中尤为重要一点便是其 社会 人文底蕴的积淀。
首先是2019年浙江地区大学的入学率为64%,也就是说适龄人口当中的六成以上要接受大学教育,此外应届学生高考入学率为94.95%。由此可见,除去地区直辖市外,整个浙江省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省份。高素质的人口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而浙江在这一方面当然做得很好。
在医疗资源层面,浙江的人口与医护人员之比为10000比60,平时或许还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在此次新冠疫情当中,浙江地区的病例治愈率接近100%,这就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良好的医疗条件使得浙江人口的整体 健康 程度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文化 娱乐 方面,近现代知名作家最多的省份就是浙江,媒体方面,除此之外浙江卫视的影响力也在全国同类媒体当中位居前列;在 科技 方面,万人发明专利的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二,而且浙江出的国内外院士总量也是全国第二。
三、政府治理体系的科学化程度
从全国政府治理体系的科学化程度来看,浙江省的各级政府依然表现出了高出一筹的水平。首先在于对 社会 矛盾的化解,比如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以及创新推出的“三网”工作法,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平安建设之网,使得百姓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回应,进而指导 社会 治理的针对性落地。
此外还有 社会 稳定评估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举措,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 社会 风险、环境影响、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等等。
另外,政府更是大力的优化营商环境,使得浙江的民间企业能够卸下条条框框的束缚,进而充分的释放活力,推动着浙江的经济大踏步向前迈进。
四、浙江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浙江的快速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一个“以我为主”的思路。怎么讲呢?也就是说要在本省打造出教育、文化、科研、医疗等一系列优厚的条件,力争将浙江的人留在浙江,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浙江!
地位是政府给的,资源是政策倾斜的,外资是人家投的……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条件,只有人,只有留住了人,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浙江正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留住了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转而又使浙江更快的发展,变得更好,进而再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良性的循环之下,使浙江的发展宛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好!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您所谓的发达和强是指哪些方面?GDP、人均收入、财税还是金融存款等?我就财税金融、居民收入和企业情况等数据,来展现下浙江省的表现如何吧!
一、真金白银经济指标浙江省是我国现在第四大经济省(GDP),但论真金白银已经超过山东省,2019年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高达 7048亿元 ,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广东12651亿、江苏8802亿元),排名全国省份第三。高于第四名的山东省500多亿元(山东省6526亿元)。
要是看金融本外币存款余额(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综合存款),2019年浙江省 131298亿元 ,省份中也是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省,高于山东省近3万亿元(山东省104738亿元),仅少于江苏近2.5万亿(江苏省157139亿元)。
这里浙江省是不到6千万人口的规模,而其他三省最少的江苏也有8千万人口。所以按照人均强度的话,浙江省确实很突出!
二、看下人均收入水平下面是2019年各省居民收入榜之一,除了北上直辖市,浙江省持续几十年的全国省份第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浙江省内收入水平最低的丽水和衢州都高于全国平均,这是全国各省的唯一。
2020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省份内唯一!
三、企业情况浙江省改革开放前的底子很薄,但几十年来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上升,尤其是中小民企迅速成长。至今,浙江省的企业规模已经是全国前列,尤其是企业的活跃程度不亚于传统经济大省江苏。
下表上市公司数量数据来自各省2019年统计公报:
另外2020年长三角百强企业近日刚刚出炉,我们可以看下浙江省企业表现如何吧。
浙江省上榜企业最多,达到35家,上海市次之,达到30家,江苏省为26家。而且营收方面江苏4.51万亿、浙江4.86万亿。下表是前二十强企业:
所以可见浙江企业活力是并不逊色于江苏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人均GDP超过10万元,在全国省份当中仅次于江苏;而人均收入则位居全国省份之首。
浙江也是我国经济强省,2019年浙江GDP已经达到62352亿元,稳居全国第四,进一步缩小了与山东的差距,不排除未来赶超山东的可能。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每年的中国民营经济企业500强榜单,浙江上榜数量都是最多的。浙商也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浙江人善于经商,所以从整体来看,浙江在全国省份的人均收入最高。
数字经济、文化及相关产业、 健康 产业、 旅游 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是浙江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浙江的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在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带动下,浙江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而且在一众互联网企业的带动下也诞生了众多的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往后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浙江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好的。
三、福建最富地晋江和石狮上市公司有多少个,分别是,浙江最富地温州和义乌呢??
义乌只有1家
小商品城
温州5家
报喜鸟、华峰氨纶、浙江东日、华仪电气、瑞立集团
石狮暂无
晋江十家以上凤竹纺织(600493)
七匹狼(002029)
浔兴股份(002098)
梅花伞(002174)
海外的有:
特步国际、恒安国际、安踏体育(香港上市)、蜡笔小新食品公司(新加坡上市)
四、浙江临安有哪些知名企业
10家企业被列为临安市科学发展示范且知名企业: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剑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帝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天杰实业有限公司
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天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拓展资料:
16家企业(集团)被列为临安市工业大企业:
浙江万马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
浙江华兴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宇中高虹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鸿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华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临安金圆水泥有限公司
浙江天松集团有限公司
临安奥星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小王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临安市青鸿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浙江万马集团特种电子电缆有限公司
杭州福斯特热熔胶膜有限公司
浙江森嘉集团有限公司
临安的上市公司有: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是600671;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是002019;
浙江帝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是002247;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为002276。
1、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天目药业,证券代码是600671。它的前身是杭州天目山药厂,成立于1958年,公司是于1989年3月经过浙江省临安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股份制试点企业。
在1992年11月,经过国家体改委批准继续进行股份制规范化试点。并且在1993年8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它是是杭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国第一家中药制剂上市企业,拥有着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有着10多家子分公司,总资产高达数亿元,年销售额高达数亿元。从1993到2008年之间,连续十多年纳税名列临安市前茅。
2、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鑫富药业,证券代码是002019,它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维生素B5的生产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维生素原B5的生产企业。
在浙江省临安市、浙江省湖州市、重庆市等地设立子分公司,员工有1600余人,总资产高达9亿多元。公司位于中国的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临安,总部坐落于距离杭州40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青山湖畔的风景秀丽的琴山。
浙江帝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帝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帝龙新材,证券代码是002247,是由浙江万利实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18日整体变更设立帝龙新材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它是一家专门从事装饰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杭州西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山湖畔。
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并且在2008年6月上市深圳A股。企业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以及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能够保证企业长足发展,以致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万马电缆,证券代码为002276,公司是由浙江万马集团电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设立成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7月10日在中小板上市。
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包括电力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等,同时经营进出口业务。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浙江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更多相关问题,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