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墙的发展史
天津立体植物绿墙景观设计(天津立体植物绿墙景观设计招聘)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天津立体植物绿墙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植物墙的发展史
在我国,植物墙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刻有盆栽植物花纹的“五叶纹”陶块。到了隋唐时期,盆景已经作为室内观赏植物的一种形式而被人们普遍接受。明清两代,室内植物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从一般的娱乐性走向学术性,并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
在国外,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出土的家具、陶器、壁画等,其主要的装饰题材都是植物花草。公元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室内盆栽花园盛行。那时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城镇居民用地受到限制,室外花园规模相应缩小,对自然的依恋促使居民兴建室内盆栽花园,以此来弥补室外花园空间的不足。
1927年,澳大利亚就以法律形式规定,如果要建筑墙的话,必须搞植物墙。70多年来,澳大利亚的机关、私邸等,如果需要墙的话,全部种合欢树、桉树、珊瑚树等,由这些树组成了各种植物墙。
在日本,有关人员先在特殊的工厂里制好植物墙,然后再卖给需要植物墙的人。他们把制好的壁网框架放在一种特殊的水里,很快上面就长满了苔藓类植物。于是 ,这些壁网框架,便成为一块块新奇独特的生态预制件,也就是未来的植物墙。
在20世纪80年代,法国植物学家Patrick Blanc提出了把景观设计与垂直结合的环保观念。并于1986年制作了第一面室内立体绿墙景观墙,5年以后他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面室外立体绿墙墙.从此立体绿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多场馆不约而同的运用立体绿墙设计来看,立体绿墙是倡导生态和低碳生活很重要的标志。世博会召开以后.室内景观设计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遍地开花。
2013年以后,北京、深圳、上海、厦门、西安、青岛等地政府相继颁布扶持政策,植物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有哪些
主要有五方面要点
一、人性化的景观设计理念
绿化设计应该贯穿“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要求,增加区绿量,满足使用功能的综合要求。植物景观设计要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在植物配置时要重视季相变化,并结合城市的主导风向进行设计,以有效地阻挡冬季风和引人夏季风,减弱气候不利因素对园林环境造成的影响,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植物造景宜多采用生态型配置(即以常绿树为基调树种,以乔木为骨干树种,以片植、丛植、群植为主,并注意地被植物及草坪的覆盖,创造生态型植物景观),努力实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二、树种科学配比
植物多样性是园林生态绿化的基础,一定面积的园林绿地应达到相应数量的植物种类。对生态型居住社区而言,华中、华东地区木本植物种类大于50种,三北地区应大于40种,而华南、西南地区应大于60种。另外,树种间的比例也是影响园林植物景观效益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适应比例不同。
三、适当地安排植物配置
风景园林绿化树种的配置,要根据气候分布、土壤地貌、周围环境等自然状态,结合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进行适宜的选择。根据居住区绿地人群的年龄需求合理选择树种。注意选择无絮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少花粉、抗污染力强、耐干旱瘠薄的绿化树种,尤以各地乡土树种为主。再次,居住区建筑南侧阳光强烈,设计树种时需考虑植物的喜光特性,做到适地适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
四、增加绿化数量,提高绿化面积
园林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季相变化和生态作用,通过不同树种间的科学配比与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的复层混交立体绿化配置,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居住区双向绿地系统,如以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为“点”、以沿区内主要道路绿化带为“线”、以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公园为“面”相结合的水平绿地系统;以阳台绿化为“点”,以外走道、平台拦河绿化为“线”,以群房的天台花园、屋顶绿化为“面”的竖向绿地系统,从而丰富植物景观,大大提高风景园林绿量。为了提高绿视率,可充分利用小区中的顶层、底层、空中、室内,进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及阳台绿化,提高居住区的立体绿化效果。
五、科学地采用与推广地被植物
在风景园林中大量推广和应用地被植物,不仅能推动绿化生物多样性和造景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绿化质量和档次的重要途径,更是做到“以人为本、返朴归真”的自然美化效果。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要采用花坛、花境、林下地被、缀花草坪等形式,使居民能欣赏到一年四季的美妙景色,以满足现代都市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三、绿篱绿墙种类及运用
绿篱绿墙种类及运用
在各种绿地中,在不同高度的两块高地之间的挡土墙,为避免立面上的枯燥,常在挡土墙的前方栽植绿篱,把挡土墙的立面美化起来。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绿篱绿墙种类及运用,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绿篱及绿墙的种类
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成行而构成不透光风结构的规则林带,称为绿篱和绿墙。
根据高度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绿墙、高绿篱、绿篱、矮绿篱四种。
1.1绿篱及绿墙———凡高度一般人的眼高160cm以上,能够把人们的视线阻挡起来,不能向外透视,这种树篱,称为绿篱和树墙。
1.2 高绿篱———凡高度在160cm以下,一般人的胸高120-130cm以上,人们视线还可以通过,但其高度,一般人已经不能跳越而过,这种绿篱称为高绿篱。如:渝北区重庆长安新厂区就是采用了珊瑚树作为高绿篱来分割空间和遮挡人们视线。
1.3 中绿篱———凡高度在胸高120cm以下,50cm以上,人们要比较费事或十分吃力才能跨越或跳越而过的绿篱,通常称为中绿篱。中绿篱为一般园林绿地中是最常用的绿篱。在重庆主城的市街中常常把植物用在分车隔离带中。如:渝中区长江一路用毛叶丁香作中绿篱,效果非常好。
1.4 矮绿篱———凡是高度在50cm以下,人们可以毫不费事的跨过的绿篱称为矮绿篱。这种绿篱在我们许多公园和市街花坛和绿带的边缘随处可见。
二、 绿篱及绿墙功能与观赏要求
根据绿篱、绿墙功能与观赏要求不同,在园林上绿篱又可以分为:常绿篱、花篱、彩叶篱、观果篱、刺篱、落叶篱、蔓篱等几种类型。
2.1 常绿篱
由常绿树组成,为园林绿化中最常用的绿篱,绿篱的主要形式为常绿篱。
主要树种有:松、柏、侧柏、罗汉松、大叶黄杨、海桐、毛叶丁香、红继木、女贞、小腊、水腊、冬青、波绿冬青、雀舌黄杨。其中:松柏、侧柏、罗汉松、毛叶丁香、红继木、女贞、小腊、冬青、月桂、珊瑚树、蚊母等植物均可作为绿墙的材料。
2.2 花篱
花篱一般由观花植物组成。为园林中比较精美的绿篱与绿墙。一般在重点地区应用。主要植物有:
2.2.1 常绿芳香花木:桂花、栀子花、月季、蔷薇等。
2.2.2 常绿花木及半常绿:六月雪、金丝桃、迎春、黄磬等。
2.2.3 落叶花木:小溲疏、溲疏、锦带花、木槿、郁李、珍珠花、麻叶绣球、日本绣线菊。其中四季桂可作为绿墙应用;其中的绿芳香花木,在芳香园中用作绿篱尤其有特色。
2.3 观果篱
许多绿篱植物,在果熟时可以观赏,别具一种风格。紫珠、枸骨、火棘。其中枸骨可以作为绿墙树种,观果篱以不加严重的规则整形修剪为宜。如果修剪过重,则结实率减少,影响观赏效果。
2.4 刺篱
在园林中,用来防范,常常用带刺植物作为绿篱绿墙。则比刺铅丝篱既经济又美观。常用的植物有:
2.4.1 常绿植物:枸骨、十大功劳、桧柏、齿叶桂、枸杞、柞木。
2.4.2 落叶植物:小蘖。
2.5 蔓篱
在园林中或一般在机关、学校、小区的住宅,为了能迅速达到防范或区划空间的作用,又由于一时得不到高大的绿篱树苗,则常常先建立格子竹篱,木栅围墙或是钢丝网篱,同时栽植藤本植物。攀缘于篱栅之上,另有一种特色。如网球场外围,为了防止网球飞越过远,增加捡球距离,因而常用钢丝网墙阻挡,这种网墙上也需要用攀援植物加以美化。
2.6 编篱
为了增加绿篱的防范作用,避免游人或动物的穿行,有时把绿篱植物的枝条编结起来,作为网状或格栅的形式。
常用的植物有:紫薇、银杏、黄葛树、木槿、雪柳、紫惠槐、杞柳。怎样选用绿篱墙的树种,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
2.6.1 萌蘖性和再生力较强,容易发生不定芽,分枝密,耐修剪。
2.6.2 叶片小而密,花小而密,果小而多,移植容易,能大量繁殖。
2.6.3 有一定的生长速度。
三、绿篱及绿墙在园林上的应用
绿篱在园林中具有分隔空间、屏障视线、减弱噪声、美化环境以及作为喷泉或雕像的背景等作用。矮篱常作为草坪、花坛的边饰或组成图案;中篱常用于街头绿地、小路交叉口,或种植于公园、林荫道、分车带、街道和建筑物旁;高篱和绿墙常用来分隔空间、屏障山墙、厕所等不宜暴露之处。
绿篱及绿墙在园林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地方配置不同的植物有以下的应用。
3.1 防范及围护用
例如园林中的观赏草地,基础栽植,果树区、游人不能入内的规则观赏种植区等等,常用绿篱加以围护,不让行人任意穿越,绿篱还可以组织游人的路线,不能通行的地区,用绿篱加以围护,能通行的部分,则通出路线。
3.2 许多规则式园林用
以中篱作为分区界线;以短篱作为花镜的边缘,花坛和观赏草坪的图案花纹。作装饰横纹用的矮篱,一般采用小叶黄杨、毛叶丁香、红继木、冬青、九里香、大叶黄杨、松柏、日本花柏等为材料。其中以雀舌黄杨和矮黄杨最为理想。因为黄杨生长缓慢,易于修剪,纹样不易走样,比较持久,也可用长青藤组成厨房的纹样。
3.3 作为屏障和组织空间
规则式园林,常用树墙来屏障视线,或分隔不同功能的园林空间。以树墙来代替建筑中的照墙、屏风墙和围墙。这样绿篱最好用常绿树组成的高于视线的高绿墙形式。通常在自然式园林中的局部的强烈对比得到隙蔽。儿童游戏或露天剧场,露天舞池、网球场等运动场地与安静休息区分隔起来,以屏障视线,隔绝噪音,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3.4 作为花镜、喷泉、雕像的背景
园林中,常用常绿树修剪成各种形式的绿墙,作为喷泉和雕像的背景,其高度一般要与喷泉和雕像的高度相称。色彩以选用没有反光的暗绿色树种为宜作为花镜背景的绿篱,一般均为常绿的高篱和中篱。
3.5 美化挡土墙
规则园林中,在不同高度的挡土墙中,为了避免在立面上的单调枯燥起见,常在挡土墙的前方,栽植绿篱,把挡土墙的立面美化起来。
3.6 绿篱结合生产
园林绿化中,绿篱的应用相当广泛,尤其以作为防范的周界绿篱,规模很大,如能结合生产以后就有很大的收益。如杞柳、紫惠槐、雪柳等绿篱,其枝条剪下来可以编筐,美观要求较高的,如香水玫瑰、金银花这两种材料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葡萄可以作为蔓篱、栀子、桂花、月桂等都可以作为绿篱材料,效果非常好。
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了解绿篱及绿墙的种类、功能要求和观赏要求,为广泛的运用各种植物形成绿篱及绿墙,对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效果将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优化方法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优化方法
在对城市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确定主要设计内容,就实际情况来看,一般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影响,为确保设计效果,必须根据实际环境情况来满足水平要素、竖向要素以及顶要素之间的平衡设计。下文是我整理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优化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公园植物景观在设计上主要分为覆盖式、开敞式及封闭式几种,其中对于覆盖式植物空间,大多采用体积较大的树冠或藤蔓植物组成,设计时要重点做好对植物疏密度的控制。开敞式植物空间,设计时基本上是选择用低矮灌木与草坪来对空间进行划分,为人们提供充分的视野敞度。而对于封闭式植物空间,设计时要重点突出环境私密性与封闭性,一般可以选择用高大的乔木来营造小的空间环境,并在空间内点缀适当的花草,以满足游客对私密空间的需求。
同时,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亲切感。另外,为确保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性,除要做好对空间设计的控制外,还需要做好植物季相管理,在达到基础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会随着时空变换而展现,灵活应用彩叶植物来营造多变性的空间,其中要做好对冷暖色调的控制,提高公园环境的舒适度。
设计模式选择
设计模式选择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设计效果,常见的设计模式有自然式、规则式与混合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第一,自然式。自然式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设计方法,植物的种植不采取规则的方式种植,行距与株距随意性比较大,布局上主要模拟植物在自然界生长状态与分布特点,利用自然的方法来组织素材,重点突出植物的个体美与组景美。第二,规则式。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做好植物的种植,常见有直线、曲线或其他几何图形,此种设计模式植物基本上为带植与列植,并在后期进行修剪成型,形成特色景观,向游客传达一种宏观大气的感觉。如果选择此种设计方式,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好后期人工管理,以植物为对象通过人工设计来打造不同的图案造型,突出装饰性景观效果。第三,混合式。混合式设计主要是将自然式与规则式设计方法综合在一起,实现景观的共同性,并在分离中体现景观的对比性。混合式设计方式具有前2种方式的综合特点,在实际应用上也可以取得更丰富的效果,主要结合公园不同区域空间景观与功能实际需求,营造适应的植物景观。
植物品种选择
2.2.1以实际用途为依据根据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需求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植物品种,可分为孤植植物、行道树、防护树种及绿雕塑等。不同的植物种类所对应的实际应用需求不同。例如,行道树的选择应与道路宽度、位置及周边场所功能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情况下主干道两侧应选择整齐挺拔的高大乔木,常见的有香樟、悬铃木等;园内游步道两侧应选择细质感小乔木,常见的有合欢。道路两侧为开敞观赏区,应选择高大常绿乔木或者彩叶树种,通过设计来形成景观大道;而公共设施旁边则应选择落叶大乔木,避免冬季对阳光的遮挡。2.2.2以立地条件为依据根据植物生长对环境的需求,可以分为耐旱植物、耐水湿植物、阳生植物、耐阴植物、酸性土植物及碱性土植物等,需要根据公园地质地形实际条件来选择对应的植物种类。现在很多公园大部分区域都采取铺装的施工方式,植物会受到较大的热辐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植物根系很难在土壤中获取足够的水分,再加上基础设施设置不当,不能及时浇水,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对此,就应该选择耐旱植物,常见的有枇杷、栀子及乌柏等。
综合元素设计
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除要做好设计模式与植物种类的选择外,还应做好与其他元素的综合分析,如与水体构成滨水植物景观。水域环境为公园内人们最为青睐的空间之一,在对此方面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水生植物的选择,主要有挺水、浮水与沉水3种。在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种植方案,不但要在短期内达到景观设计效果,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其能够长期正常生存下去。
结语
公园景观设计效果如何,对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设计的内容与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优化,提高设计综合效果
;
以上就是关于天津立体植物绿墙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