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文案高级短句(用这些文案发朋友圈,真的超超超加分)
“熊啊,心情很down……”
某天深夜,熊正准备入睡时,手机弹出后台一位朋友的消息。
她说,自己最近的工作、生活都处在一个很焦虑的状态。
她在一家猎头公司上班,上半年有受疫情、经济大环境影响,业绩非常惨淡;
一晃到6月了,也不知道下半年能不能好一点……
生活上呢,相亲对象一个接一个地聊掰,家里人都觉得她太挑,跟家人也有一些不愉快。
“真的很丧,是我太没用,太无能了吧?”
“如果当初多读点书,学历高一点是不是会不一样?”
“害,扯到读书太远了,应该从现在开始精进自己对吧?”
“那熊觉得,我现在应该读什么书?”
……
三言两语,熊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位朋友满满的焦虑。
熊觉得,如果当下的状态已经被焦虑填满了的话,就不适合再逼着自己啦。
弦,绷得太紧会断;人,思虑过多会疯。
所以熊认为,比起推荐让这位朋友能快速提高某项技能的功能书;
不如推荐一本简单、轻松、治愈、好读的书吧~
熊心中的第一书选是:《这世界很好,但你也不差》。
这本书,曾凭一句“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而刷爆小红书;
在小红书里搜“焦虑”这个词,就能看到很多小红书博主的文案,就是引用了这本书里的内容。
书的作者万特特,是一位90后青年作家,喜欢看书、写作、吃吃喝喝、旅行。
这本书,记录了20岁到30岁的姑娘们(万特特和她的朋友们)窘迫、生动、无畏的经历,涵盖了生活、职场、感情和个人成长。
就像豆瓣网友所评价的——
「是心灵鸡汤,但在焦虑值超高的当下却非常受用。」
「很像和朋友坐下来聊天的感觉,轻松,也不用刻意深刻。」
这本书,或许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道理,但它可以像朋友一样,跟我们聊聊对感情、人生的看法,对我们或许有一定启发、疗愈作用。
熊今天,就从中挑选最轻松治愈的6句话,分享给大家;
希望大家在累了一天之后,能在这些句子里找到一个栖息之处;
如果有喜欢的句子,也可以挑一两句发发朋友圈,疗愈一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们吧~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
“某95后创业成功……”
“某00月入过万……”
……
如作者所说,网络不断用数据刷新我们的认知:
从前我们认为要奋斗个至少1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有人竟然比我们提前许多完成了。
于是,这些别人的成功,就变成我们否定和抹杀自己的工具,变得焦虑迷茫。
但作者认为,人跟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
有人3分钟泡面,有人3小时煲汤;
有的人外卖已送达,有人刚好切好蒜薹和肉。
“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
作者说,当我们选择了想要的生活方式,就要坚定下去,不能胡思乱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在自己的时区里,我们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
别人没有走在我们前面,我们也没有走在别人后面,我们各自拥有前进的步伐。
“命运给的礼物和灾难,一点不会少,你该走的弯路,一米不会少,你不必着急,一切都会准时发生。”
只会讨厌没有意义,
从讨厌的人身上学到点东西才有意义。
相信大家也曾遇到过磁场不合甚至是讨厌的人吧?
作者也是一样。
在书中她分享说,她有一个互相讨厌的大学同学:
“她认为我的生活做作至极,我讨厌她叽叽歪歪。”
这位同学呢,总是会在作者的朋友圈下说一些让人看着不太舒服的话。
比如,端午节发了一条想念爸爸妈妈的朋友圈,那位同学会评论说:
“在大城市的虚荣感填补不了思乡之情吗?”
再比如,针对作者朋友圈的晒照,对方会发微信问:
“你是不是整容了?我记得你以前挺胖的,怎么现在脸这么小了?鼻子也挺了。”
三番两次,作者也生气了,最终把这位同学拉黑删除了。
而这段往事回忆起来,她也有在反省:
“身边也出现过说话带刺的、脾气合不来的,通常自己都自动远离,而为什么对曾经要好的她,会有这么强烈的讨厌情绪呢?”
后来她慢慢明白:
“大概是我内心不想承认,当我内心低潮时,我对她的讨厌暗藏着我对她顺境人生的羡慕,也附带着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原来,这位同学成绩一直很好,而她属于期末临时抱佛脚型;
对方以国考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市政府宣传部,而她还在一遍遍投简历;
对方顺利结婚生子买房,而她正在因为合租房的水电费和房东争执……
在她转变观点和态度后,发现了自己的暗面,挖掘了对方的亮面。
“或许在那些我们讨厌的人身上,有着我们缺少和值得学习的东西。”
因此作者认为,当我们遇到讨厌的人时,先不要让“厌烦”这个坏情绪占据上风;
而是学会自省和思考,如果在讨厌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那才是意义所在。
愿你独立,
更愿你活得热闹。
“孤独的滋味不好受,是一种身处黑暗拼命伸出手去触摸光亮,最终却仍然两手空空的失望。那个瞬间,我真的感觉整个人孤独透顶。”
在大城市闯荡的人,通常都很孤独。
作者也不例外。
一个人去挂号,一个人去逛餐厅,一个人去吃火锅,一个人去咖啡厅……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即使孤独,她也逐渐学会了在大城市里独立。
而除了学会独立之外,她更大的体会是——
一个人要独立,要活出自我;
可是独立和自我并不代表自己不需要陪伴,不需要亲密,不需要感知身边的一切,不需要面对自己的脆弱。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需要学习的,一个独立自主的能力,一个是与世界发生联结的勇气。”
所以,面对孤独,我们可以独立,但也可以寻找同伴,想朋友了就见见朋友;
面对脆弱,我们应该勇敢,但同样也可以示弱和求助。
“要活得独立,也活得热闹。”
爱自己的方式,
绝不只有“买买买”。
“女生要保养,要爱自己。”
“姑娘,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
……
对于这几年流行的“爱自己,就要买买买”的论调,作者是这么看的——
不否认买买买带来的疗愈作用,但爱自己的方式,绝不只有买买买。
她说,真正的爱自己,不仅仅是你去了那家高格调的西餐厅,你给自己买了全能乳液,又添了几件名牌新款时装。
真正的爱自己,在于你能多大程度上尊重自己、忠于自己、肯定自己,那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力量,帮你对抗平庸的生活。
真正的爱自己,是从不忘记内心深处的热爱,在自己选择的路上面对难题、承担风险、体味苦乐,最后学会享受其中。
熊的想法也大致和作者一样。
买,能让自己开心,就买;买,带来的是累赘,就不买。
真正的爱自己,不是外界所说的某种固定形式,而是把自己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呐。
他人对你尊重,
从来不是因为你的顺从。
“怎么说都是同事,拒绝总是有点不好意思。”
“她跟我那么多年朋友了,不能拒绝吧。”
……
作者指出,不论到了什么年纪,我们天生对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还是会存在,生怕拒绝别人就会被割席,被抛弃,被讨厌。
于是,能否满足别人的需求,似乎成了我们能被喜欢的指标。
但作者认为,他人对我们的尊重,从来不是因为我们的顺从。
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自然是要永葆热忱和爱心。
但并不是渴求自己不断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内在想法,让自己活在逼死自己的节奏里。
这不是冷漠,只是充分给自己说“不”的权利。
所以,不要总是因为别人而忽视自己啦!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才能换来真实的、将心比心的关系。
有人懂你奇奇怪怪,
有人陪你可可爱爱。
“到了我这个年纪,周围的朋友大都找到了稳定的伴侣,开始了下一阶段的人生。”
“不过,我暂时还是无法领悟到组建家庭和生儿育女的快乐。”
作者说,随着身边结婚的朋友越来越多,自己也会面对长辈的催婚。
但即使如此,她也十分明确地知道,现阶段让她有热情,开心的,仍然是看书、写作、吃吃喝喝、旅行,挣点钱……
虽然晚婚这件事,像极了“小时候考试同学都交卷了,考场只剩自己一个人”;
但她也想告诉所有姑娘——
结婚不是赛跑,更不是人生的终点,不是谁更快到达,谁就是胜者。
值得期待的婚姻,不应该是因为年龄大了,因为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因为双方父母都满意,因为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
那个懂你奇奇怪怪,陪你可可爱爱的人,该出现的时候,必定会向你狂奔而来。
没娶的不用慌,待嫁的也别忙。
经营好自己,珍惜当下的时光。
书封上,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女孩儿们都不差
我们要种自己的花
爱自己的宇宙
总能在鸡零狗碎里找到闪亮亮的快乐
希望每个男孩女孩
都能好好体验自己的人生
认真对待活着的每一天
反正到头来
没啥可失去的
也没啥可后悔的
各位,晚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