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2023)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2007年香港电影票房榜
2007香港电影票房十强,强调香港电影
1 《门徒》
2 《投名状》
3 《不能说的秘密》
4 《男儿本色》
5 《十分爱》
6 《兄弟》
7 《神探》
8 《戏王之王》
9 《每当变幻时》
10 《导火线》
2007年度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所有在香港上映电影)
排名 电影 出品公司 年度总票房 (港元)
1 《蜘蛛侠3》 索尼 55.020.000
2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华纳兄弟 52.190.000
3 《色.戒》 上影/安乐影业 48.410.000
4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 迪士尼 41.840.000
5 《变形金刚》 派拉蒙梦工厂 39.670.000
6 《博物馆奇妙夜》 20世纪福克斯 37.540.000
7 《门徒》 中影/博纳 26.420.000
8 《料理鼠王》 迪士尼 25.240.000
9 《憨豆的黄金周》 环球影业 21.100.000
10 《怪物史莱克3》 派拉蒙梦工厂 21.050.000
二、周星驰电影的票房排行?
周星驰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 (2008-05-30 18:21:19)
标签:电影
周星驰是香港电影的奇迹,无论孰褒孰贬,“星爷”已经成为一个化身、一个标志、一个汇聚了许多情感的形象。在最新统计的10大香港本土影片票房排行榜上,周星驰独占五席,他在成龙、刘德华之外,开创了自己的喜剧时代。
以下转贴周星驰10大票房影片。
TOP 1 《功夫》2004(票房:6128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1
卖点:周星驰编导演+现代特效+传统故事
本片由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他也尽量减少自身的喜剧性演出,使得喜剧感更多是通过其它演员而展现出来,他自己则致力于“导”与“演”,同时他也利用了日新月异的特效,为传统的功夫武打片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特色。但是,在本片中他也不忘将传统的特色——如火云邪神、李小龙、琴魔(来自于《六指琴魔》)、七十二家房客(五六十年代香港喜剧中不少这种房东、房客之间故事的影片)、杨过与小龙女等——以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杂糅在一起,使得本片成为新世纪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影片的典范,并吸引了从少年到中年的数代观众。
TOP 2 《少林足球》2001(票房:6074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2
卖点:少林+足球+现代特效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中出现过不少的“少林”题材的影片,而与足球等相关的运动式的影片在八九十年代也出现过不少,如元彪主演的《波牛》,而周星驰在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将这些元素通过现代特效融合在一起,就如周星驰本人所说,“为何我要拍《少林足球》?因为我一直都好想拍功夫片同动作片,但我又不想拍那些打来打去的动作片,香港实在太多这类戏……当然足球这种运动全世界都好普遍,是一个热门话题,所以如果《少林足球》能够做出一些新鲜的效果,将会令好多观众满意”。
TOP3 《长江7号》2008(票房:5140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7
卖点:七仔+温情+喜剧
周星驰转型,《长江7号》让星爷也没了底,不过观众一如既往的支持让本片票房大捷。不过我们仍得承认星爷老了,这从他黑白相间的头发就看的出来,他的片子不再只让我们笑,还要我们哭。周星驰开始淡化自己的角色,在闪亮捧出七仔后,我就断定这一定会成为流行的宠物玩具。有些人会说周星驰片子太俗,但他的影片是最具制作诚意的,在人们惊叹好莱坞视觉奇效的时候,周星驰的影片特效不遑多让。所以说,周星驰只有一个,支持他,他也会回报大家。
TOP 4 《审死官》1992(票房:4988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8
卖点:民间故事+闹剧+法庭戏
民间故事是通俗文化中的重要类型,而有关于宋世杰等为官者的传说则是民间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故事是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而香港的文化传统素与岭南文化关系密切,这部影片就取材于讼师宋世杰的一些传说。影片的重点与看点也主要是在于其中的几场法庭戏,将原本应该是非常严肃的法庭变成一个集胡闹、瞎掰、东拉西扯等闹剧于一体的场所,两者之间的张力也造成了不小的喜剧效果。而周星驰与梅艳芳的组合也在本片中“电”出不小的花火。
TOP 5 《家有喜事》1992(票房:4899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9
卖点:周星驰+黄百鸣+高志森+报喜+贺岁
黄百鸣曾经是香港喜剧电影中的著名编剧,他与高志森合作的《开心鬼》系列等影片是八十年代后期鬼故事与青春校园故事的成功组合,1991年周星驰又凭着《审死官》、《整蛊专家》、《赌侠2上海滩赌圣》三部影片同时入围年度票房前十名,自然,新开公司与电影院线的黄百鸣就重拾起当年的《八星报喜》式的家庭喜剧题材,以黄金搭档高志森为导演,新锐喜剧明星周星驰与复出的张国荣为主演,一起推出这部《家有喜事》,票房也果然不负众望,成为年度第二名——这一年,香港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周星驰主演的影片。
TOP 6 《逃学威龙》1991(票房:4383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13
卖点:校园闹剧+警匪题材+周星驰吴孟达组合+暑假档
警匪题材的影片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英雄本色》之后几乎成为了一个时代影片的主流,而喜剧题材则是这时期电影潮流的另一股热流,两者的组合,配合上校园生活的题材,而且本片一改常见的校园题材影片的那种死气沉沉的说教的方式为无距离式的教化方式,使得本片在暑假档推出后便受到大量中学生的欢迎,更何况,周星驰与吴孟达的黄金组合,自电视剧《盖世豪侠》后再三的出现于《赌圣》、《赌侠》等系列影片中,也已经成为了香港观众心目中的“黄金组合”……
TOP 7 《赌圣》1990(票房:4133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15
卖点:大陆赌圣+暑假档
对于这部影片的成功,最大的感谢者应该是上一年的票房冠军《赌神》,本片加上当时的“前九七情结”的因素,将赌神的徒弟与大陆来的“阿灿”赌圣一起,混合为这部影片,并选择在暑假档的末期(8月18日首映)上映,但无意中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也拉开了周星驰的影片票房夺冠的序幕。据周星驰自己说,“我拍这部戏时,曾想到应该有2000万的票房,但最后有4000万……《赌圣》绝对不是一部无厘头的电影。《赌圣》是部非常之有诚意的电影,非常之有诚意地去引观众笑,而不是什么‘粗制滥造只拍了一两个月没有诚意’的电影,不能从这个角度去看它,不能那么片面……”
TOP 8 《鹿鼎记》1992(票房:4086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17
卖点:周星驰吴孟达组合+王晶+武侠喜剧
周星驰与吴孟达,这对演员中的黄金组合,在之前的两年合作过《赌圣》系列影片,成为了票房的保证,而导演王晶,更是成为这个组合的催化剂,使得周星驰式的“赌”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另外,自从九十年代初《黄飞鸿》、《笑傲江湖》等武侠片在香港与外埠市场都大卖之后,武侠片、尤其是改编自金庸小说或者其它小说的武侠片更是风行一时,而这部《鹿鼎记》也是改编于金庸的同名小说,周星驰也被赞誉为最合适扮演韦小宝的演员。
TOP 9《食神》1996(票房:4086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18
卖点: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新公司创业作+圣诞档期
本片是周星驰在1996年圣诞档期推出的影片,也是周星驰创办了星辉电影制片公司后的创业作,本来要拍摄的是《国产凌凌漆》的续集《特务七七七》,不过后来改为这部《食神》。影片也侧面反射出港人在面对九七回归的越来越近的一种焦虑精神,不过,精英主义的痕迹依然是很明显。
TOP 10《97家有喜事》1997(票房:4044万港元)
香港华语片票房排名——20
卖点:周星驰+黄百鸣+张坚庭+贺岁
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在九十年代初是香港电影中的传奇,而黄百鸣继八十年代的一再为新艺城电影公司创造出票房的奇迹后,九十年代自组东方电影公司也不少的出品了卖座之作,其中近几年的《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等也都是在贺岁档期推出并取得不俗票房,这部《97家有喜事》再加上富有喜剧感的编导张坚庭(他八九十年代曾创作出《表错七日情》、《表姐!你好嘢》等卖座喜剧),于传统的合家欢式的春节档上映,票房也自然是告捷
三、喜剧之王,孤独的周星驰
中文互联网上曾经非常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喜剧的最高境界就是悲剧。
我不知道这句话的源头出自哪里,但当初听到这句话时,顿感不明觉厉,相当有深度的样子。
后来,这句话又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人慢慢安在了周星驰的身上。人们都说他的电影表面上讲的是嘻嘻哈哈,但实际上却充斥着满满的悲伤与无奈。
人们还搬出了其他喜剧大师的例子来佐证,你看,卓别林、憨豆先生、金凯瑞、罗宾威廉姆斯等人,虽然在银幕上在观众带去了无数欢笑,但私下里却都沉默寡言,甚至还饱受抑郁症的困扰。
虽然不知道周星驰是否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但这种银幕形象与真实生活截然相反的差异,确实是相当一部分,包括周星驰在内喜剧演员的真实写照。
前两年,围绕周星驰脾气暴躁,人品不好的各种传闻甚嚣尘上。当时,众多与周星驰有过合作的演员,都或直接或委婉地表达了与对方相处过程中的不愉快。
当然,也有不少圈内好友纷纷站出来为力挺周星驰。直言所谓的性格缺陷,不过是对方专注于作品而带来的严格要求而已。
“倒周派”、“挺周派”“撇清派”“暧昧派”,几乎整个香港演艺圈,加上小半个内地 娱乐 圈,各式各样的人物轮番登场,一时间好不热闹。
但诡异的是,身处舆论风暴中心的周星驰,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一句辩解。他像一个沉默的入定老僧,冷眼旁观着外界对自己的指指点点。
当风暴过后,一切安静下来,我们再来审视这场声势浩大的“倒周运动”时就能发现,周星驰的反应并不意外。
周星驰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如同一个孤独的诗人,隔绝于世界之外。寂寥,淡然,孑然一身。
1962年6月22日,周星驰出生在香港九龙的穷人区。他的名字是母亲起的,出自《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在周星驰7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便因感情破裂而正式离异。原生家庭的不幸,也让原本就内向的周星驰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中学毕业以后,成绩糟糕的周星驰便早早地步入 社会 ,开始赚钱补贴家用。先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办公室助理,后来又加入丽的电视台,成为特约演员。
所谓的特约演员,其实就是现在俗称的“跑龙套”。这份工作虽然听上去光鲜亮丽,每天也能接触到各种大明星。但实际上却是份收入微薄,没有多少前途的辛苦活。
周星驰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1982年,在报考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失败后,他在戚美珍的介绍下进入了夜训班学习。
一年后,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的周星驰,正式成为无线电视台的签约艺员。同年,他开始担任儿童节目《430穿梭机》的主持人,并开始在电视剧中扮演一些没有多少分量的配角。
1986年,周星驰被调入无线电视台戏剧组。随后,他首次担任男主角,在单元情景剧《哥哥的女友》中饰演可爱活泼又略带羞涩的潘家伟;7月,与温兆伦、郭晋安共同出演时装喜剧《城市故事》。
在电视剧中摸盘滚打了数年之后,周星驰开始尝试在电影中争取一些角色。在与万梓良、李美凤共同出演动作片《捕风汉子》后,周星驰得到李修贤的赏识,在电影《霹雳先锋》中饰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并凭借该片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以及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角奖提名。
随后,周星驰又一口气出演了《大都会》、《斗气一族》、《龙在天涯》、《义胆群英》、《他来自江湖》等多部影片。
时间的脚步悄然走进1990年,这年3月,周星驰出演了一部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电影《一本漫画闯天涯》。
这部电影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轰动,但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周星驰正式确立了他无厘头的喜剧表演风格。
电影主要讲述了迷恋漫画的星仔误打误撞加入黑 社会 ,并在经历生死之劫后最终退出江湖的故事。
影片中周星驰表演的几个经典特征甚至是情节,在他日后的多部同类型作品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
紧接着,周星驰的动作喜剧片《赌圣》在香港地区获得了4132万港元的票房成绩,不仅获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冠军,还打破了香港地区的票房纪录。周星驰也凭借该片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同年,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片《赌侠》,继续在香港地区狂揽4034万港元,并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这一年,在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中,周星驰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无敌幸运星》也榜上有名,位列第十。
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且还包揽了状元与榜眼的位置。这种前无古人的成绩,也让周星驰在香港 娱乐 圈风头无两。
接下来的十多年中,周星驰凭借着自己愈发娴熟的 搞笑 功力,与周润发、成龙一道,开启了香港电影的‘双周一成’时代。
进入1994年后,演而优则导的周星驰,开始尝试着进入导演领域。接连推出了《国产凌凌漆》、《破坏之王》等电影。票房与口碑都很不错,也延续了他一贯的无厘头喜剧风格。
1995年,周星驰接拍了载入华语电影史册的标志性作品—— 《大话西游》 。
电影中,那些或有心或无心的恶搞台词,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中,完美契合了青春少年们对于感情,对于未来的思考。
而且,这种思考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失而逐渐消退,反而历久弥新,愈发沉醉。
对于《大话西游》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有人将它捧上神坛,奉为圭臬,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喜剧电影。
但也有人觉得它徒有虚名,言过其实。冗长的剧情发展,拖沓的感情纠葛,杂乱的角色设计。总之,他们认为这部电影的评价不应该如此之高。
不过这些争论那时候周星驰是无法听到的,在经历短暂的票房‘滑铁卢’后,他又凭借着《百变星君》、《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97家有喜事》、《算死草》、《行运一条龙》、《喜剧之王》、《千王之王2000》、《少林足球》、《功夫》、《长江7号》等影片,继续统治着香港以及内地的电影票房市场。
在这些影片中,有一部特殊的作品在日后经常被观众提及。那就是周星驰以自身经历为参照,自编自导自演的半自传体电影 《喜剧之王》 。
这部电影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有着和《大话西游》一样的悲剧色彩。甚至是看似合家欢的大结局,也有人推测其中埋下了很多隐性的暗示。
这种略带遗憾的爱情故事,似乎是中国人特有的民族记忆。从殉情化蝶的梁祝,到仙凡有别的牛郎织女,再到哭倒万里长城的孟姜女。
中国人的爱情传说中,鲜少有一帆风顺的皆大欢喜。人们相信,只有经历磨难的爱情才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
进入2010年,周星驰开始逐渐隐居幕后,以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制作了《西游·降魔篇》、《美人鱼》、《西游·伏妖篇》、《新喜剧之王》等作品。
而这些影片,也经历了观众从最初的‘我是来还星爷电影票’的追捧,到‘这不就是在炒冷饭圈钱吗’的质疑。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那场声势浩大的“倒周运动”,将周星驰在 娱乐 圈中的特立独行,彻底暴露在大众视野里。
从星仔走到星爷,回顾周星驰的一生,从最初的穷困潦倒,默默无闻,到后来的逐渐发迹,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不管身处低谷或是巅峰,他身上总缠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他不善交际,没有多少朋友。谈过几次恋爱,但最后却都无疾而终。
你说他孤傲也好,自负也罢,但年近花甲却依旧孑然一身,这对于带给我们无数欢笑的‘星爷’来说,实在让人有些心酸。
我还记得八年前,当头发斑白,眉头紧蹙的周星驰坐在摄像机前,用我们稍显陌生的嗓音接受柴静采访时的画面。
当最后被问到为什么要在《西游·降魔篇》中重复用十几年前的旧台词时,周星驰回答:我可能对这几句话有情意结。
柴静又问: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我就是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人生中想说的话。
听到这个提问,周星驰原本沧桑疲惫的眼睛,忽然有了几丝亮光。
“对,你有这个感觉吗?”
看到柴静微笑着点了点头后,周星驰望着对方,意味深长地回道:“谢谢你啊,谢谢……”
这句谢谢也是我想对星爷说的,纷纷扰扰之后,不管如何,我都想对他说一句:“谢谢,谢谢你为我们带来的笑容与幽默!谢谢你,喜剧之王!”
四、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2009年1月)
不是,楼主问的是有史以来最高的票房吗?在香港
第一不是功夫,功夫是华语片在香港的最高票房,当年功夫在香港的票房是6100万港币左右,是迄今为止华语电影在香港的最高记录,但不是香港电影票房的最高,香港电影票房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是当年横扫全球无敌的《泰坦尼克号》,它在香港创下了1.1亿港币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话说《泰坦尼克号》在全球很多地方的票房都无人超越
至於第二则是斯皮尔伯格导演(他也是周星驰的偶像)的《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第一次让好莱坞大片在香港本土击败了香港电影,拿下了6200万港币的票房。
第三就是周星驰的功夫,6100万港币
第四是少林足球,6000多万港币
但这是票房的排名,是资金上的,这里面有票价上涨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这样排名是不准确的,真正衡量票房我觉得应该看观影人数,就是有多少人看这部电影,如果这样算的话,香港历史上最高记录是永远的那部经典《最佳拍档》,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数在80年代达到了260多万人,也就是那个年代香港人口的一半还要多,票房达到了2600多万,按今日的票价来折合的话则有将近两亿的票房,远远超越了《泰坦尼克号》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