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特色景观设计教程书(苏州景观设计院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苏州特色景观设计教程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学景观设计应该看些什么书?
古典类:
《园冶》 计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彭一刚 (重点推荐)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生态类的:
《设计结合自然》 (美)麦克哈格 芮经纬译 (重点推荐)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设计理论类:
《景观设计学》 著:西蒙咨 译:俞孔坚 (重点推荐)
《景观科学 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 (苏)阿尔曼德 著 李世玢 译
(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
《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 索靖之等译
(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
《总体设计》k林奇
《风景建筑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 著 王求是,高峰 译
(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
《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著 尹培桐译
《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 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重点推荐)
《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 (重点推荐)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
历史类:
《西方造园变迁史》 针之谷钟吉
《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权 (重点推荐)
《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 林菁 210.00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
《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 张祖刚 著
评:100个古今中外的实例按照时间顺序穿起来
《环境设计史纲》 吴家骅编著
评:“景观”换成了“环境设计”,买不到《图解人类景观》的人可以看看
《造园史纲》 童jun
评:最简短的造园史
施工手册
MC-GrawHill的《Timesaver standard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景观设计的速查手册》(第二版)(原版) c.w. harris和n. dines编
《Timesaver standards系列》〈场地施工细部手册〉n. dines著 王剑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 吴为廉 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评论:涵概了景观工程的几乎所有内容,具有较好的工具书性质。缺点:内容有些老化,新东西较少。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便携手册系列 作 者: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 期:2002-10-01 开 本: 版 次:1 价格:37.00
景观实践类:
《Road Form and Townscape》《道路形式与城市景观》(英)Jim MeCluskey 张仲一、卢绍曾译 中建工1992年
评:对与道路(线性)相关之景观的研究透彻
《德国景观设计》(1、2)辽宁出版社2000.3
评:简单的工程介绍,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值得一看,在成果绘制、审美倾向等方面可以学学 600元/套(2本)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含光盘)--从硅谷到中关村 俞孔坚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2 书号:ISBN 7-900046-12-7 定价:130.00元
《日本最新景观设计1-3》大连理工和辽宁科技出版社
评:东西不少,新倒谈不上。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艺术设计丛书” 其中包括<<环境设计史>>,<><<城市绿化设计>><<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现代环境设计>>(日本篇)及(美、加篇) 内容不如包装的那样好
东南大学出的新世纪丛书(第2辑)之《西方现代园林设计》 王晓峻编写
《台湾景观》98/99/2000/2001系列
评:佩服台湾书商,从98至今,让人感觉这小岛上到处是“景观”了!
《“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夏建统编译
杂文:
《说园》 陈从周
《理想景观探源》著者:俞孔坚
《风景》光明日报出版,李斯翻译的 评:语言优美
《景观形态学》吴家骅
评:中西方在景观历史方面的比较,特别是英国与中国园林发展史的比较
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景观规划》著者:李敏,中建工,1999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李敏 著2002.5 248元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贾建中 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其他类
《人,诗意的安居》海德格尔
《建筑的永恒之道》亚历山大
《城市意向》凯文林奇
《建筑的伦理功能》卡斯滕哈里斯
《现代建筑语言》布鲁诺塞韦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彭一刚
《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吴承照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小逻辑》黑格尔
《艺术哲学》 丹纳
《美的历程》 李泽厚
二、园林景观不会设计?苏州园林就是设计灵魂,来一起找寻创作灵感
大家好,我是植物草虫,爱绿化爱养花,在城市绿化中,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有景观设计,植物设计,花镜设计,铺装设计,色彩搭配设计,植物与灯光搭配设计,给排水工程,植物移栽,植物养护,大树移栽技术,反季节植物移栽技术,古树名木保护,大树古树复壮技术,植物资源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以及植物病虫害防治还有很多很多,学习的东西太多,只要把一项搞透搞明白,那么就够了。
在绿化中园林景观设计非常的烧脑,不是靠书本上几个名词就能弄明白,我们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不能照抄别人的设计作品,要不然走到哪都是千篇一律,岂不是失去了园林该有的人文情怀和 历史 底蕴。
原理景观设计要根据实地现场,当地文化底蕴,地区特点,地质结构,水文环境,设计方向,表达的意思等来设计,所以说园林设计非常的烧脑,园林景观不会设计?苏州园林就是设计灵魂,来一起找寻创作灵感。
下面我们通过欣赏苏州园林美景,感受江南水乡的设计柔情,一起找寻园林景观设计灵感,不是园林设计的小伙伴们也可以作为景观欣赏,苏州园林简直美到窒息,每次逛都有不用的收获。
景中有景
花窗真是一绝
这样的瓦角设计也是很经典
知道是什么花吗?
典型的古典花园
古人设计景观小院都喜欢有山有水有人文。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观
山中有景,景中有山,古人设计园林喜欢朦胧,若隐若现,不喜欢直接一步到位,显得俗套。
回廊也是一景,花窗,栏杆,倒影自成一体,要找景观设计灵感真的要来苏州园林逛一逛。
看假山的搭配,厉害了,简直找不到话语来表达。
普通的石头经过匠人的设计打磨,融入园林景观以后让人记忆犹新。
秋水共长天一色估计就是这样吧!
荷花古人喜欢养,古人喜欢以物言志,所以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要考虑人文关怀,不要太生硬,要符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要求。
下面来感受一下苏州园林在下雪以后的另一番美景,妥妥的天然设计理念,古人的思想境界太高,真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效果,作为园林爱好者,真的是无法言语心中的激动。
是不是很震撼,最后再来一组苏州园林照片:
三、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能根据语境具体分析。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培养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文本中苏州园林的特征。
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围绕说明内容组织材料的方法。
3.了解我国园林的发展、南北风格异同、构成要素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园林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祖国园林艺术热爱与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能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常用说明方法。
三、教学策略
1.首先请个别学生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园林(苏州园林最好),体会园林艺术的丰富多彩。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出说明对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进而明确全文的总分总结构特点。
3.梳理段内各句间关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具体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4.补充“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介绍,加深学生对中国园林的了解,拓展所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园林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提起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狮子林、退思园等苏州诸多园林,都不禁让人心向往之。你欣赏过哪座园林,试着说说它的`特点,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增强感性认识,避免因教材说明性强而影响阅读兴趣。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苏州诸多园林的共同点吗?这个看似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有人居然给出了答案。请大家阅读《苏州园林》,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找出答案。
(二)整体感知
1.从文章中找出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一句话。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教师引导:全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肯定了苏州园林各具特点的事实,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作者思维的严谨。第二句明确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即提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第三、四句是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角度具体阐明如何实现这一特点的,要抓住关键词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指代的是上一句内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则表明第三句是说明采取的具体方法措施,第二句才是最终表现出来的特征。第五句是从游览者的角度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特征,这样三、四句和第五句就从设计建造和欣赏两方面充分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总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段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关键词句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2.明确第二段与后文之间的关系。
第二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第三至九段:从不同角度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第十段:总结全文。
总结:第二至十段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
【设计意图】了解说明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这点虽然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但本文作为开始学习说明文的例文,为了让学生巩固基础,还是有明确的必要。
3.读第一段,概括第一段所写内容。
高度评价苏州园林的地位。
教师引导:第一段有四句话,第三句是高度评价的中心句。第一二句看似与中心句无关,作者比较自谦地说明了实地欣赏过苏州园林和其他地方的园林,实则表明了作者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标本”的高度评价是有事实依据的,体现说明文用事实说话的严谨。第四句“因此”,补充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重要,同时也说明本文在园林鉴赏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因为概括全文说明内容的句子在第二段,所以第一段比较容易被忽视。将第一段进行重点分析,希望学生体悟作者的思维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
(三)梳理层次,准确把握说明内容
依次概括第三至九段的说明内容。
(明确:说明内容包括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帮助学生有意识用完整语句概括。)
第三段: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不讲究对称)
教师引导:本段重点落实说明方法的赏析。第一二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我国的绝大部分建筑与苏州园林的建筑进行比较,说明其不对称的特点。第三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园林的不对称的特点。第四句设问,承上启下,使文章内容关联更紧密,引出下文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趣、不对称的特点。全段所有说明方法的运用都紧紧围绕“布局不对称”的特点展开,中心明确,特点突出。
第四段: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追求自然之趣。
教师引导:本段有两个问题要强调。一是首句只明确了说明对象是“假山和池沼”,说明对象的特征要从后文内容中概括。二是说明池沼部分内容比较纷杂,包括引用活水、边沿设计自然、池沼鱼莲有画意等,概括出特点。
第五段:苏州园林栽种、修剪树木着眼画意。
第六段:苏州园林近景远景层次多、景致深。
教师引导:本段明确苏州园林中增加近景远景层次的方法有“花墙和廊子”,还有“镜子”,两者间是由主要到次要的关系。
第七段: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八段:苏州园林的门窗体现图案美。
第九段:苏州园林极少用彩绘,突出自然美。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即“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能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常用说明方法”。很多时候学生读一篇说明文看似读明白了,实则不求甚解,只有真正明确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说明内容,明确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上内容看似涉及面很广,但都是围绕划分语段中各句间的关系而展开,在授课过程中主线明晰,重点突出,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多种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知识拓展,情感体悟
苏州园林能够“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正如作者所言,“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叶圣陶先生只是为我们揭开了园林鉴赏的一角,如何更好地欣赏中国园林,值得我们探究的还有很多。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知识。
【设计意图】要想让学生爱上中国古典园林,就应该先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最好是激发兴趣让他们主动去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自身的魅力能够让学生只要窥见一斑,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五)布置作业
1.阅读陈从周《梓翁说园》或《园日涉以成趣》),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相同的园林鉴赏说明文,不同的写作风格。既扩大了阅读量,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自己的认识。而且陈从周的文章多引古诗文,多读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
2.请为你的校园设计一角园林景观,明确特征并围绕特征展开说明,三百字左右,可附上设计图。
【设计意图】如果让学生说明一处园林景观,一则现在信息过于丰富,难以避免抄袭,再则学生现在能力与认识水平很难抓住某一既成园林的特点。这里让学生自己设计园林一角,那么园林的特点就由学生主观决定,训练的是学生根据特点选取相应设计内容的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又因为是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激发学生作为主人翁的创作设计热情。
四、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那么你知道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吗?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哪些
一、园林造景特点大体归类:
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
二、分别细述个个特点:
1.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2.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
借景来得自由。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3.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4.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5.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6.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在现代的园林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
三、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1、 自然
“师法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立足之本,也是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从植物选用及景观布局方面看,中国古典园林师以植物的自然生长习性、季相变化为基础,模拟自然景致,创造人工自热。宋代文人欧阳修在守牧滁阳期间,筑醒心、醉翁两亭与琅邪幽谷,他命齐幕客“杂植花卉其间”,使园能够“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可见当时的植物景观已经充分考虑了植物的季相变化。
另外在景观组织方面古人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借景将自然山川纳入园中,或者利用欲扬先抑,一小见大等手法,造成视觉错觉,即使是在很小的空间中,也可以利用“三五成林”,创造“咫尺山林”的效果。
2、 含蓄
对于园林景观,古人最忌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讲究的是藏而不露、峰回路转,运用植物进行藏景、障景是古典园林中最为常用的手法。如沧浪亭前就利用了层层植物构成屏障,远观仅见飞扬的角翼,景观的神秘感、层次感、纵深感一下子就增强了。
中国古代植物景观的含蓄不仅限于视觉上的含蓄,更体现在内容表达上的含蓄。古人赋予植物拟人的品格,在造景时,“借植物言志”也就比较常见了。比如扬州的个园的主人就借竹表达了自己“挺直不弯,虚心向上”的处世态度。在古人眼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创造优美的景致,在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内涵,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与众不同之处——意境的创造,正所谓“景有尽而意无尽”。
植物景观的意境源自于植物的外形、色彩,加之古人的想象,如杨柳依依表示对故土的眷恋,常常种在水边桥头,供人折柳相赠以示惜别之情,等等。
3、 精巧
无论是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还是精致小巧的私家园林,在造园这缜密的构思下,每一处景致都做到了精致和巧妙。
“精”体现在用材选料和景观的组织上——精在体宜。中国古典园林中多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较少终止引种植物,一方面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可以获得最佳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地方特色。植物选才还需要讲究“意境”,如故宫御花园的轩前海棠,颐和园乐寿堂前后的玉兰,谐趣园的一池荷花等。
“巧”则体现在布局方式和细部刻画上——巧夺天工。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有的突出枫树,温彩流丹;有的突出梨树,轻纱素裹;有的突出古松,峰峦滴翠;有的突出垂柳,婀娜多姿。植物花色、叶色的变化以及花形、叶形差异被巧妙地加以利用,达到“四时有景”的效果。同时造园这对园林景观的每一细节都作了细致的推敲。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透过漏窗可以看到“湖石倚墙,芭蕉映窗”的景象,令人惊叹造园者是如何构思的,能够刻画出如此绝妙的景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设计方法,做到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达到最佳境界。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一、借景
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借景有远借(如远山)、邻借(如大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承德避暑山庄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庙来映托山庄的气氛,构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
二、添景
添景是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山和塔在远处,如没有中景作过渡,就显得虚空没有层次,若添置树木、花卉等补充点缀,画面会更加完美。昆明湖是前景,万寿山是后景,它们之间由于添置了长廊,画面顿时显得生动活泼、完美和谐。
三、框景
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采收外部空间画面的一种构景方法。可采用门框、窗框、洞框、廊柱框、乔木枝干抱合框等,框景可将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步移景换达到画境,实属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合。扬州瘦西湖的月亮门亭是框景最典型的佳作,透过一门可观扬州标志性景观五亭桥,“一门留景五亭桥”,凡到此的游客均要摄影留念,同时还可尽收白塔于另一门之中。
四、漏景
漏景是通过花墙、廊壁各种造型的花窗、漏屏风、树枝叶隙、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五、对景
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的构景方法。我国园林中应用甚多,因我国是自然山水式园林,习惯于将水面布于全园主要部位,这样平坦的水面就构成一个较好的对视空间。环水的景致自然就形成彼此的对景,山、树、竹、石、亭桥、楼阁、厅堂、廊榭等均可成为对景。
六、抑景
抑景是把园林中最好的景致暂时隐藏起来,然后再展现出来的构景方法。“先藏后露”、“欲扬先抑”是抑景手法的主导思想,可产生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园林多用假山、树木、建筑物等作抑景,把主景和最美的景致遮挡起来,不使其一览无余,在游人渐达佳境时突然展现,提高艺术感染力,获得最美的享受。如游人由颐和园东宫门进入,出仁寿殿沿玉澜堂四合院东南侧小路南行,此时一座土山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承德避暑山庄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庙来映托山庄的气氛,构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
七、障景
障景是用假山、树木、建筑物等设置屏障,既遮挡不利于表现园林景观美的景物,同时又为园林增加景致的设计性屏障景观。前方如有不雅场地、建筑、器物等影响园林景致,多建造富有韵味的遮挡性景物,用来遮挡视线,同时增加园景。如园路前方的照壁、园路两侧栽种的密闭松墙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州特色景观设计教程书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这12个免费的配色工具网站,让你的配色不再辣眼睛,设计师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