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武汉游玩啊
汉口江滩白天景观设计(汉口江滩白天景观设计理念)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汉口江滩白天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武汉市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汉口近代租界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有一定的冲突,建筑密度较高,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汉口近代租界近年来,修建了一些多、高层新建筑,总体城市风貌为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混合,高层建筑与低层、多层建筑混合,建筑质量不均衡。新建筑对汉口近代租界原有城市风貌带来一些影响。同时,该地区建筑密度较高,绿化和城市广场等开敞空间较少,汉口近代租界城市环境亟待改善。
(2)汉口近代租界现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汉口汉口近代租界原有道路以及市政等基础配套设施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设施陈旧,改造困难,由于区片人口、建筑密度的增大,相对显得标准落后。
(3)汉口近代租界的道路交通系统不够完善
一元旧城形成于上个世纪初页,道路网也带有租界时代的历史印记,密度较大,宽度很窄,主次不分明,没有明显的交通轴线,特别是南北向交通组织困难,错口和多路交叉比较多,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大交通、大容量的发展格局。但在另一方面,它又与两侧的历史建筑相映成趣,构成鲜明的历史人文图画和宜人的城市空间。
旧城的城市功能十分强大,一直存在着各种原因的占道现象,道路的交通功能难以发挥,局部的交通比较混乱。
由于中山大道未完全形成,胜利街成为主要的穿越交通集散道路,与沿江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未形成理想的布局,同时大量穿越交通进入旧城中心,破坏了生活环境和历史特色。
南北向缺乏贯穿性道路,目前仅有三阳路承担了大量的交通量,但车道数较少,并且与非机动车处于同一个断面上,干扰大。
由于近年来在旧城建成了一些大型建筑、商场等,随着江汉步行街、江滩工程的建成,同时政府的行政功能也集中在该区域,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停车设施严重不足,未来随着城市车辆数的飞速增长,这种不足有扩大的趋势。
(4)汉口近代租界现状人口构成不合理,人口老化和外来化。
汉口汉口近代租界现状人口为25万人,在武汉近代历史上,曾经是传统高尚区域,集中了大量优秀的古典主义建筑,是大批当时中上层人士生活、休闲、居住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配套设施落后老化,同时,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吸引了老城区人口外迁,从而,出现了老城区人口“空心化”现象。相对低收入人群、老龄人口及外来人口集中在老城区。
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保护规划
1.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保护范围的界定
汉口汉口近代租界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北至三阳路,与汉口永清片相邻;南至江汉路,靠近传统商业区汉正街地区;西至解放大道;东至沿江大道,紧邻汉口江滩;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含江滩面积为3.11平方公里)。
2.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定性
通过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社区环境,改善汉口汉口近代租界有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发掘汉口汉口近代租界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凸现该地区的地理及环境优势,从而,将汉口近代租界建设成既具有独特的近代历史文化风貌,又适应现代生活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核心区。
汉口汉口近代租界的保护规划目的,是要彰显百年人文底蕴;突现滨江自然景观;开创旧城现代格局;将汉口近代租界建设成为近代历史文化风貌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中心城区。
3.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规划
①交通政策研究
在一元旧城这一城市的核心进行大拆大迁来进行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不仅投入巨大,而且势必会破坏旧城的历史面貌,引入大量交通进入该区域而带来新的交通问题,也不利于旧城的改造和逐步外迁。
因此,该区域的交通对策应该是从总体上控制交通供给,不希望引起过多交通增长,故而原则不再进行大拆大建,而应当着重加强交通管理,整治占道行为,逐步控制和划分区域禁止机动三轮车等车辆进入,挖掘现有道路潜力。适当建设穿越性交通通道,近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走低成本解决交通之路。远期则主要通过三条轨道交通线路来解决交通问题。
②区域交通
将研究范围扩大,西起友谊路、东至黄浦路、南临长江、北达建设大道,约12.3平方公里,主要考虑一元旧城道路与汉口地区主要干道及联系三镇道路的交通联系,包括远期与青岛路过江隧道和轨道交通的衔接,确定大区域的配套交通项目的建设。
畅通区域交通进出口,修建香港路、黄石路、巡礼门立交及长江二桥上下匝道等工程,增加有效出口数,并可以利用四唯路、麟趾路及打通造纸街、公安街、一元小路组织自行车交通,禁止三阳路沿江大道至解放大道段自行车交通,增加有效车道数。除黄石路立交外,其余工程均可近期实施。
整合交通流线,打通中山大道三阳路至一元路段及车站路至黎黄陂段,并利用友益街、车站路、复兴路、一元路组织单向交通,形成中山大道、沿江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为主的东西向主要交通通道,避免穿越性交通进入胜利街等道路,合理调节干道之间的间距。
③内部交通
分析区域内部的出行方式和交通流向、流线,确定区域内部内部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模式,采取综合措施,合理组织交通,组织单行道系统,取消占道,拓宽局部道路,逐步在京汉大道以南禁止机动三轮车进入,组织单向交通等管理方式。
其余道路则尽可能与旧城风貌协调一致,营造旧城初始的生活节奏和空间感觉,保持宁静的生活环境,使市民拥有更多的自由度,营造原汁原味的旧城生活特色。
④静态交通设施
旧城区道路狭窄,路边停车是不可行的,同时用地十分紧张,因此在中山大道一元路以外区域结合绿化广场等规划了三处较大规模公共停车场,并零散布置部分小型停车场,另外在区域内结合居住、商业等配建了部分停车场。
但从总体上看,今后该区域的停车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还需制定一系列政策配合,如该区域居民购车必须同时购买停车位,新建商业和娱乐场所必须响应配建足够停车设施,提高该区域停车位价格,鼓励经营停车场,严格执行交管执法、提供高档便利的公交系统等措施来解决和减少停车问题。
⑤公共交通
旧城区道路系统不够完善,交通紧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的有效方法,近期主要考虑结合轨道交通一号线合理敷设线路,组织好换乘,远期则要考虑以轨道交通为,组织不同客流在不同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规划好公交线路、公交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及公交枢纽站的布置。
⑥步行交通
汉口旧城街道纵横交错,是传统的行政管理、金融贸易中心与交通枢纽,其中许多地区为历史上的租界,尺度宜人,具有较强烈的人情味和亲和力,适宜行人步行、游憩和休闲。本次规划应在满足车行交通的前提下,划分出步行通道和步行区域,结合人行道、各种公共交通站点组成完整的步行系统。
(2)基础设施
要改造一元旧城,必须同步配套市政设施,进行增容、改造,但由于该地区道路修建年代久远,市政管线复杂,存在管道老化,管位不够,改造困难等问题,同时,该地区的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上下水、供气条件不好,管道入户条件不好,并可能影响到房屋结构和外观。
道路上杆线较多,线路复杂,但由于道路人行道条件不好,路下管线过多,入地有一定困难。
因此以上问题需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研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3)规划设计条件
a.限制性条件
轨道交通线路和隧道用地及位置保持不变;主要干道如: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沿江大道等的道路红线宽度和线形不变;规划区内各种市政设施用地范围和容量原则上不变。
b.指导性条件
次要干道和支路的线形和宽度可以调整或取消;可按规划要求组织部分路段的单向交通。
4.汉口近代租界风貌保护街区环境整治(建筑修缮、环境整治)
(1)建筑修缮
①对保留建筑的严格与一般控制
严格控制对象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性建筑物,对构成有特征的、重要的空间界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建筑物,在主要的景观视野范围之内的建筑物,以及保存完好并能表现城市特色的某种建筑类型的建筑物。对严格保护的建筑物不能改变其原本的特征,必须在布局和外观上保持现有的原来面貌或按照其原来应该有的特点进行修复;对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建筑进行维护或原样、同材料修复,修旧如旧。
一般控制的对象包括除严格控制之外的保存原状的传统建筑物和局部已经被改变的传统建筑物以及对形成城市空间的连续性、逻辑性和城市肌理具有重要和比较重要作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这些建筑物可以是传统建筑物也可以是现代建筑物。对一般控制的保护建筑,应该在保留其现存的特征部分(或要素)的基础上,以建筑原有的特点为依据,进行整治、更新、整修、整饰。
②非保护的传统建筑的修缮
修缮的对象包括除被保护的传统建筑之外的、局部已被改变的、仅保留有传统建筑结构的传统建筑物。对这类建筑物一般不予拆除,应根据街区风貌特征要求,对建筑立面和形体上不符合历史风貌的部分进行强制性整治,从而恢复建筑原有风貌或减小其与历史街区环境的冲突。
③对非保护的现代建筑的改造
对象包括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或其建筑的品质不高的现代建筑物。对这类建筑可以拆除或局部拆除,对不能或暂时不能拆除的这类建筑物,应该做适应周围环境的改造。
④对非保护的现代建筑的保留
对象是除被保护和需要改造以外的现代建筑。一般这类建筑对破坏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影响不大或基本没有影响。
⑤对非保护建筑的更新
对象主要针对功能不符,在景观上和空间上与其所处的位置不符、不相适应,对周边环境风貌有较大冲突和视觉障碍的建筑物(包括非保护的传统和现代建筑物)。更新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重建,即拆除后根据历史资料依据历史原貌重建历史上该街区中曾经存在的建筑,包括迁建到这里的传统建筑.二是新建,即拆除后新建在风貌区与历史风貌环境较为协调的建筑.新建建筑物,在不影响重点历史建筑的保护的前提下,不走传统的“仿古”、“复古”的老路,打破传统思维定势,鼓励创新,大胆采取现代设计思路,强调对比,在对比中融合、在对比中统一。三是拆除后不再建,根据功能要求将空地作为公共空间、公共通道或绿化等。
(2)环境整治
①休闲性景观带
汉口近代租界内,结合风貌建筑及绿化的建设,通过加强洞庭街、胜利街的交通功能,减轻鄱阳街的交通压力,将鄱阳街建设成为休闲性景观步行通道。
休闲性景观带同时考虑为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线路总长度为2000米。
②绿化及开敞性空间
在汉口近代租界范围内,结合鄱阳街休闲步行通道,规划要求500米范围内至少有1个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绿化广场;200米范围内至少有1个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小型绿化节点;
在规划范围内,规划有大型绿化广场6个,保护控制区内规划有小型绿化节点12个,沿京汉大道控制有30米绿化带。
③标志性景观建筑
在适当地段考虑体现历史中心区形象的标志性建筑。规划采用传统对景的手法,结合历史风貌建筑布局,在道路主要景观方向规划有标志性景观建筑。保护控制区内有标志性景观建筑11栋。
④重要景观线及城市天际线控制
对汉口近代租界的重要纵向交通沿江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胜利街、洞庭街、鄱阳街以及重要横向交通一元街、大智路、南京路、江汉路等,对它们沿线的景观进行综合规划。沿线通过绿化、建筑、城市广场、街道小品等构成良好街道景观。
对重要道路沿线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构成完善的城市天际线。总体上,规划建筑更新区范围内,建筑高度最高;规划保护协调区范围内,建筑高度次高;规划保护控制区范围内,建筑高度最低;同时,沿江大道风貌保护建筑大多为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较控制区其它范围建筑略高。
⑤城市设计要求
a.在充分保护旧城风貌的同时,注重该地区的现有特色与创造现代生活相协调,与城市整体、相邻地区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相协调。
b.提高该地区城市街道景观的可读性、宜人性及生动感,对不同性质的道路应具有相应设计手段;特别是沿江大道沿线景观与汉口沿江地区旧租界历史风貌的协调和统一。
c.挖掘历史传统空间价值,充分考虑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视线直观感受和空间尺度,努力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外整体空间环境。
d.通过对沿江滨水区的改造,在丰富该地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努力塑造沿江地区独具魅力的滨江滨水景观特色;并尽可能满足各建筑沿江视线景观需求。
e.保障该地区在分期实施的过程中,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均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
⑥环境保护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与历史文化环境和谐,保障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协调好与城市整体的环境关系,加强环境绿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日照、通风等自然条件,避免废气、噪音、光反射等环境污染。
(3)启动区保护规划
汉口近代租界是一项具有长期积累性的建设,为了稳步实现旧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首期选择六片历史保护建筑较为集中,环境条件较好的区片作为启动建设项目库,树立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改造建设的典范区,并为旧城保护工作的逐步实施提供成熟的运作模式。
启动区确定的原则:
现状历史风貌保护良好,有比较集中的具有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
周边道路、市政等基础配套设施较好;
初步拆迁较少、投资相对较低;
相对集中在鄱阳街休闲步行通道一线,有利于较快改善城市局部整体环境;
分别布置在英、法、俄、德等不同风貌区,各具特色。
结合汉口近代租界规划而拟定的先期开发项目,先期启动建设项目库初步拟定为:上海村片区、洞庭村片区、珞珈山片区、同兴里片区、海寿里片区、坤厚里片区。
①上海村片区
包括上海村、江汉村、六也村,位于江汉路片保护重点地段,属二级优秀保护里份,总用地3.16公顷。依托江汉路强大的商业辐射功能,通过修缮建筑外立面,改善内部结构以适宜现代休闲生活,建设成为古典与现代完美融汇的经典文化休闲娱乐区,江汉路上的夜明珠。
②咸安坊、洞庭村片区
位于青岛片保护重点地段,属一级优秀保护里份,总用地7.30公顷。通过修缮建筑外立面,完善其内部结构以适宜现代生活方式,增添现代园林景观要素,复原其为环境典雅的新里坊住区。
③珞珈山片区
位于八七会址历史保护重点地段,总用地3.38公顷。该片区汇集大量的优秀近代建筑,具有优良的历史人文景观基质,结合江滩滨江自然景观区的建设,开发珞珈山文化休闲娱乐区具有天然的地理及人文优势,成为旧城引人入胜的文化娱乐景区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④同兴里片区
比邻珞珈山片区,总用地3.58公顷。为二级优秀保护里份,结合周边优良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修缮建筑外立面,完善其内部结构以适宜现代生活方式,增添现代园林景观要素,还原其为高尚典雅的新里坊住区。
⑤海寿里片区
核心保护区总用地2.33公顷,沿街界面建筑风格优雅细致,配合已形成的海寿街商业氛围,可开发为名店名品区,其中肖耀南公馆建议改建成小型博物馆,增添地区的文化气质,成为商业与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
⑥坤厚里片区
核心保护区总用地1.26公顷,沿街分布着5栋风格雅致的花园洋房,依托其周边多分布有市属行政办公机构等区位优势,通过建筑功能置换,区内环境的再创造,建成典雅怡人的小型商务办公区。
二、武汉江滩最美是哪一段
武汉五大江滩: 1.汉口江滩,2.武昌江滩,3.汉阳江滩,4.汉江江滩,5.青山江滩,其中最美的就是汉口江滩了。汉口江滩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是武汉市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公园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有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游人悠闲地走在绿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适。
武昌江滩
武昌江滩起于武船,止于秦园路。相比江对岸大气繁华的汉口江滩,武昌江滩充满了朴实的本地生活气息。从户部巷出来,沿临江大道往下游走,经过汉阳门,到靠近中山路的地方便能看到武昌江滩的标志。
在夏日的夜晚,很多市民来这里吹吹江风,看看对面汉口江滩的夜景,或者放风筝、抽陀螺和锻炼身体。这里还有许多轮渡,可以坐船直达汉口。
汉阳江滩
汉阳江滩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滨江大道15号,该江滩(一期):起于晴川阁,止于建港船厂,全长为1424米,占地达9万平方米。以大禹神话故事为背景蓝图构建的一个主题公园。
青山江滩
青山江滩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是长江主轴组成部分,分为生态草溪景观区、体育运动景观区、都市时尚景观区、工业遗迹景观区、市民广场景观区、青山记忆景观区等七大景观区,景色秀丽。
三、武汉最好玩的景点,场所
大江大湖大武汉,汉风汉韵知音城
全国第一大城中湖——东湖
武汉东湖的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由听涛、磨山、珞洪、落雁、吹笛和白马六个特色景区组成。听涛景区的寓言园是全国第一座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磨山景区内的梅园规模位居全国梅园之首。
东湖既是水的世界,也是花的海洋,“月月有节、季季有花”是东湖的魅力所在。东湖名花荟萃,万彩纷呈,春樱、秋桂、夏荷、冬梅花开四季,十里飘香;浩淼的水域云蒸霞蔚,雾绕烟横,万顷波光浮天摇地,令人难忘。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隋唐时已成为墨客骚人赏景游宴之所,孟浩然、崔颢、李白等都有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篇。后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并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黄鹤楼上,是凭栏远眺长江的最佳视角,也最能体会到“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境界的地方。
世界第一乐章——曾侯乙编钟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铸造于2400多年前,至今仍保存完整、音色纯正,是楚文化的杰出代表。湖北省博物馆每天定时举办编钟演奏、乐舞表演,游客能亲耳倾听千年古乐,感受奇迹的存在。另外,省博还珍藏稀世文物20万件,除曾侯乙编钟以外,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等尤为珍贵。
中国近代第一英雄舰——中山舰
中山舰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重振海军,向日本和欧美国家批量订购的舰船之一。历经近百年后,这一时期的舰艇目前所见的仅中山舰一艘,因此它是我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目前唯一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历史见证物。现阶段中山舰旅游区位于江夏金口镇,博物馆的最大特点是将舰体陈列馆和史迹陈列馆合二为一,并参照瑞典瓦萨舰船博物馆,采用“舰馆合一”的方式。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辛亥革命博物馆(红楼)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阅马场,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反对封建帝制的“第一枪”。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2011,辛亥革命首义将迎来100周年,以红楼为核心的千年古城武昌老城区首义核心区将依托纪念之机更新面貌。
亚洲第一大江滩——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
户部巷以汉味早点名闻天下。武汉人将吃早饭称为“过早”,体现出对早餐的格外重视。巷内商户经营各类汉味特色小吃,品种数量近百种,口味地道纯正。特别是经过包装打造后的户部巷特色街区,恢复了古色古香的风格,还引进了精武鸭脖、新农牛肉等武汉名优美食,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
华中第一大休闲度假区——木兰八景
黄陂区木兰生态旅游区囊括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清凉寨、木兰古门、云雾山、木兰草原、农耕年华等八大景区。黄陂是木兰将军故里,围绕木兰精神打造的木兰系列景区,风格多元,成为都市人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
与水同行最浪漫——两江夜游
在武汉这座依水而居的城市,夜游长江尤其能让游客近距离的感受江水,体会武汉大都市柔美、华彩的一面。坐在游船上,沿岸灯火辉煌,江滩似被璀璨群星包围着,老租界区的欧式建筑群,在灯影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壮观。
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武汉大学
百年学府武汉大学,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誉满天下,尤以武大樱花最为出名。武大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麓,校园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武汉大学校园及其早期建筑群分别具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独特的身份,这在中国大学中绝无仅有。
汉韵天下第一景
江城与长江邂逅
两江隔三镇,烟波笼帆影。独特的地理环境注定武汉与“江”结下情缘,成为城市独具的个性。武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城市风俗正是在长江的孕育下形成和繁荣。
在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里,长江边串联起了三镇20多处精华景点,在江上游行过程中游客可依次上岸游览晴川阁、龟山、琴台大剧院、户部巷汉味风情街、都府堤红色风貌区、黄鹤楼,这些景点都是武汉旅游核心产品,可谓一日江上行,了解大武汉。
四、武汉游玩啊
1.武汉长江大桥(来武汉不能不看啊,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龟蛇锁大江),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在当时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东湖梨园(东湖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武汉市的东部,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毛泽东主席自建国后除了中南海外,在东湖居住的时间最长。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听涛景区以秀丽的江南风光和源远流长的屈子文化而闻名。景区内岬湾交错、树种繁多,内堤路将多个半岛相连在一起,亭阁相望,岸线绵长,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东湖听涛景区还建有全国内陆最大的海沙沙滩浴场、中国第一座寓言雕塑园、楚风园、鳄鱼园等。梨园景区在东湖西北岸,与对岸滩头相望。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主要园林之一。建国后培育,占地500余亩,种有各种果树和名贵花木,其中以梨为主,因以园名。园中所有树木,皆依地势而起伏,高低重叠,苍翠幽深。一年四季,繁花不断,沁人心脾,尤其梨花盛开时,酷似无数粉蝶满园飞舞,殊为壮观。
东湖四季皆可游览,素有“春兰、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誉。三月兰花四月樱,湖面平如镜,鸟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热不可当,因湖水之浸润,区域气温低于市内平均气温,入泳场以消暑,倚繁荫而纳凉,攀山顶可采风,秋高气爽,桂蕾绽放,十里飘香,万株红叶,层林尽染;隆冬严寒,瑞雪纷扬,梅花吐蕾绽放,疏影横斜,冷艳暗香,淑女雅士,纷至沓来。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听涛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3.武汉江滩(中国最大的江滩了,比上海的黄浦江江滩大多了)
武汉江滩为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部分与武昌江滩重合)的总称。其中汉口江滩设施最为齐全名气也最大。
武昌江滩
武昌江滩现在已建成四期:武昌江滩一,二,三期西起于武船,东止于秦园路,武昌江滩全长6200米。从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阳路,4万平方米葱郁的绿带,给冬日的江面带来许多生气。“梭子景灯”、“纺车雕塑”、“武昌古城门”等景观,令这个用新型材质铺装而成的休闲游园有了文气。“芳草青青树成荫,小径绵绵曲折行,江风阵阵送凉意,隔岸万家灯火明。”
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游人悠闲地走在绿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适.
汉阳江滩
汉阳江滩(仅建成一期):起于晴川阁,止于建港船厂,全长1424米,占地9万平方米。 汉阳江滩泳池也是目前汉阳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游乐项目最丰富的顶级泳池。曾获得13个世界游泳冠军的“蝶泳王”刘黎敏也加盟了泳池的管理。
4.武汉江汉路(年轻人必去的休闲购物好地方)
位于汉口江岸与江汉两区之间,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汉关,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沿路与黄陂街、洞庭街、鄱阳街、花楼街、江汉一、二、三路、铭新街、吉庆街等垂直相交,全长1550米。
江汉路始名于20世纪30年代,曾有“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诗名来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在此,还可见30年代遗留下来的西洋建筑,曾是有名的商业门点集中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成为汉口最繁华的区域之一,人流量大,店铺达400余家,其中有经营特色的专业店和老字号90多家,近30个行业。老字号的包括解放前繁盛一时的人民饭店、璇宫饭店、孙中山亲笔所书“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镜店、为抵制日货而开的国货百货大楼,现名中心百货大楼、专卖洋钟表的亨达利钟表店、冠生园、华康副食、滋美食品厂、武汉中药店、四季美汤包馆.
5.中山公园(风景不错,闹中取静)
武汉中山公园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始建于二十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创业,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 中山公园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积6万平方米。绿地率91%,古树名木140株。最观功能分前、中、后区。其中西合璧的园林风景,淳朴隽永的人文景观,惊险有趣的游乐项目一直受到广大游人的赞誉。
二OO一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对中山公园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工程,奋战十个月,公园旧貌变新颜,园林景点如门楼雄姿、棋盘山色、金龙戏水、四顾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胜利之光、虹霓大展、广场鸽哨等令人留连忘返;人文景观如武汉受降堂、受降纪念碑、大门楼、张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乐项目如过山车、峡谷漂流、太空飞棱、豪华碰碰车、勇敢者转盘、儿童城、西游记宫等令人回味无穷。武汉中山公园是游人的乐园,是游人心中的诗、心中的歌……
6.汉正街(全国小商品集散地,价格便宜,外地人购物可以去淘宝)
汉正街位于武汉汉口的繁华地带,它的存在为武汉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汉正街在全国十大市场中名列前茅,过去的汉正街则把握着武汉早期商业的命脉。汉正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现在在武汉已有了东汉正街、西汉正街。据记载,汉正街是“古汉口之正街”,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万商云集,商品争流之地。早期的商人中间流传着这样几句话: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钱备小舟。顺着汉水往下走,生意兴隆算汉口。汉水发源于陕西,由此注入长江,几百年以前,陕西商人乘船顺流而下,将货物运到汉正街贩卖中转。汉正街就是由最初的货物集散地发展而来的。
7.湖北省博物馆(汉风楚韵,了解楚地风情的好地方)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属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湖北省博物馆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1953年3月1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武昌水陆街,1956年迁至水果湖,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馆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
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临时展览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室外环境按景观式、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园林绿化、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和谐配套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给观众提供一个休闲、舒适、幽雅、公园式的室外游览空间。是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武汉市一座光彩夺目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观。丰富并且有着地方特色的珍贵藏品和不断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显著成就,使本馆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翘楚之作越王勾践剑、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都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具有世界意义。
8.武汉红楼(辛亥革命100年之时,了解中国历史正当时)
武汉红楼位于蛇山南麓阅马场北端。武昌起义后,为鄂军都督府(湖北军政府)办公地。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主体建筑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在红楼内开辟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收
藏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分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纪念馆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广场中矗立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9.司门口户部巷(武汉小吃一条街,品武汉小吃必去)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清朝时候,这条百米小巷曾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小巷入口处,铭刻着武汉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写的小记:“汉味早点米当先,户部巷里快热鲜”,另一头的巷口两座石狮矗立,上方是著名书法家陈义经用泰山石刻风格题写的:“汉味早点第一巷”。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楼上是住家,楼下是赖以生存的食店。这里的早点够老,够味道。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地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
户部巷经典美食:
面窝:
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油条:
其实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传统食品,但这里的油条与众不同,其独到特点是色泽赤金黄,30余厘米长,立起不弯,松酥泡脆,爽口喷香.如再将油条折断成三到四节,从锅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摊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许芝麻及白糖,再将折断的油条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内有油条外包糯米团,再撒点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浆,吃起来十分惬意,别有一番情意。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2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传统的武汉热干面,掸的面软绵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劲,既不沾牙也不夹生坚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酱滑爽而不缠,香气扑鼻。面条里面没有任何汤水,被烫过以后,就着热劲完全膨胀开来,还把酱完全吸了进去。涨开的热干面放在嘴里的感觉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酱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掺在酱里,特别诱人。三两口,没什么感觉一碗面就进到肚子里了。
豆腐脑 :
光吃面,会觉得有点太干,再来一碗豆腐脑(也叫豆腐花)就非常不错了。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虾皮、香菜、葱花的是咸豆花,随客人的需要决定口味。
热干面和豆花,是早点的最佳组合
糊粉汤:
糊粉汤是一种用鱼骨熬成的汤加上劲道的米粉,不同于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浓稠,并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油条和糊汤粉是早点不错的搭配选择。米粉的弹性,油条的清脆,糊粉汤的浓鲜,搭配起来,让人有畅快淋漓,欲罢不能之感。
欢喜坨:
是一种硕大无朋的空心麻元。优质的欢喜坨,有撒了黑芝麻的油衣,酥脆却一点也不油腻,内层软香的糯米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让人吃了,真的很“欢喜”
糖糍粑:
由糯米精制而成,蒸熟了调味,煎成长条型,外焦内甜,非常可口。
豆皮:
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一种主要食品。所谓豆皮,一共有三层。第一层是绿豆粉兑上面粉和鲜鸡蛋,第二层是糯米,第三层是鲜肉、鲜菇、鲜笋等等的馅,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锅里做成1厘米厚。吃的时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块一块。第一层是金黄油亮的,看上去敲进去不少鸡蛋。糯米颗颗晶莹发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诱人。油重而不腻,吃进去,脆、软、鲜,感受齐全。
蛋花米酒:
生鸡蛋同热米酒冲出来的食品,味道甜美,香气恬人。
10.武汉大学珞珈山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东郊。巍峨横亘,冈峦连绵,花木葱茏,建筑明丽,地处东湖之滨,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成为一组胜景,远近传闻。海拔93米。其东部山脚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击,喷珠溅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织锦,篱笆错落,房舍雅致;每年樱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令人陶醉。从山腰至山顶,林深茂密,摇苍飞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立,小径曲绕,异鸟时鸣。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构造,建筑富丽。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罗列,附近还有六一纪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纪念建筑物和航海俱乐部、游泳池等体育设施,使此山更显辉煌瑰丽,益增游人欣赏雅兴。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缤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口江滩白天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