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 外文名称 :Nanjing Niushoushan Cultural Touri *** Zone
- 地理位置 :南京市江宁区
- 占地面积 :29平方公里
- 开放时间 :9:00-17:00(节假日可能变动)
- 门票价格 :98元
- 著名景点 :佛顶宫,佛顶寺,佛顶塔
牛头禅文化园(弘觉寺塔,明代摩崖石刻)
郑和文化园,禅林路景观区
岳飞抗金故垒,隐龙湖
南京花园景观设计说明(南京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南京花园景观设计说明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详细资料大全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由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开发、建设,由南京钧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对外运营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规划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以“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基本介绍
景点简介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近年,世界佛教界至高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经宗教界、文化界、文物界研究同意,南京市委市 *** 决定建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补天阙、藏地宫、修圣道、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利用原有矿坑建地宫,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整个文化旅游区涵盖佛顶圣境、宝相献花、隐龙禅谷、谧境禅林、天阙小镇五大功能区,致力于打造融佛禅文化、金陵文化、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胜景、文化圣境、休闲胜地。历史文化
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牛首山独占三景,分别是牛首烟岚、献花清兴和祖堂振锡。 祖堂振锡 祖堂振锡 明代以前,祖堂山也属于牛首山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祖堂振锡就发生在那里,祖堂山原名幽栖山,因为山上建有幽栖寺而得名,唐代法融禅师就是在那里得道,并且开创了牛头禅宗,成为牛头禅的第一祖师,因此幽栖山更名为祖堂山。振锡的意思是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杖头有装饰环,拄杖行动时装饰环振动有声,所以叫振锡。祖堂振锡所描绘的是当时佛教盛行,僧人众多的场景。 献花清兴 祖堂山上的黄色建筑所在的那片区域叫献花岩。传说唐代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献花岩下讲《法华经》,冰天雪地中竟然生长出灿如金色的鲜花,天空中突然出现百鸟翔集,衔花来献,这就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献花清兴”。2008年,这个传说被江宁区 *** 列入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献花清兴 牛首烟岚 在牛首山的东峰西峰之间可以看到“牛首烟岚”。“牛首烟岚”描绘的是山间云雾缭绕、山谷幽深的美丽景象。民间对形成牛首烟岚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与牛首山的气候有关,牛首山常年多雨,特别是春季和秋季,雨量不大,烟雨朦胧,弥漫着山谷,烟岚在山峰间飘来荡去,形成了幽静深邃的景象,好比人间仙境(两个山峰极象两个久别重逢的恋人,相拥而立);另一种是说当时牛首山寺庙繁多,香火旺盛,“牛首烟岚”其实是青烟袅袅升起的奇妙景象,刚好与牛首山的佛禅意趣相融合。 牛首烟岚佛禅渊源
牛首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梁代高僧宝志和尚曾对梁武帝说,牛首山是文殊菩萨的冬宫,相传文殊菩萨曾领一万菩萨冬居于此;牛首山的第一座寺庙佛窟寺也修建于梁代(司空徐度);唐代时,牛首山曾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嵋并称佛教三大名山。幽栖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早期著名庙宇;梁朝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初建佛窟寺,南唐后主李煜更名为弘觉寺;唐代宗“曾梦牛首山辟支佛来见,”故有辟支塔。唐代,被誉为“东夏之达摩”的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创立了牛头禅宗,古称“江表牛头”,牛头禅宗的创立使印度禅真正蜕变为中华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中认为法融才是真正中国禅的建造者,“才是中华禅的根源”。历史人文
南唐烈祖李昪在政务空闲之际,常来此山游赏,中主李璟也多次来此礼忏拜佛,南唐二陵李昪、李璟之墓即葬于此,后主李煜更在此处大兴土木,造寺千间;牛首双峰之上昭明太子饮马池、东峰山坡岳飞牛首山大捷留下的抗金故垒也隐约可见;曾经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带回佛牙舍利的郑和也曾在这里建寺立愿,死后赐葬于牛首山西南侧;民国学者、教育家三江学堂学监李瑞清也墓葬于此;古代很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牛首山修身养性,踏青品茗,他们在牛首山留下的诗词多达400多首,如今,都被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收录在了《牛首山诗词》这本书里。山体原状
牛首山海拔242.9米,因为东、西峰对峙的形状像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叫牛头山,目前牛首山上只留下了东峰,西峰的山体在1937-1958期间受到了两次破坏性的铁矿开采,形成了一个60多米深的矿坑。 山体原状牛首胜景
东入口风铃塔 2012年,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建地宫安奉佛顶骨舍利的意向。牛首山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以“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2012年9月16日,牛首山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 佛顶骨舍利的盛世重光,既甘霖普被,更给力天阙。巍峨雄壮的佛顶宫,高耸入云的佛顶塔,静谧藏幽的佛顶寺,连同散发著自然禅趣的牛头禅文化园,联袂呈现了一个“佛顶重光,昌明中外;牛头一脉,融贯古今”的“佛顶圣境”。而安放于佛顶宫的顶骨舍利更时时为国运昌隆、民族复兴默默加持!主要景点
佛顶宫 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著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宫 佛顶宫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整个佛顶宫不仅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还是将舍利文化、世界佛禅文化以各种艺术手法集中呈现的文化展陈场所,其中汇集了全国宗教界、艺术界、建筑界的一流专家团队,旨在实现“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的宏伟目标。 禅境大观 禅境大观 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约41.2米,涵盖了地上三层。整个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从而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由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及中间的如莲剧场三个部分组成,展现了佛祖一生的行迹。 禅境大观的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穹顶采用了全覆盖的透光膜和灯光,可以营造出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正午热烈的日光、傍晚的彩霞和入夜的月光。 卧佛 中心为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 剧场的南北两侧是两个禅境花园。南侧是象征佛陀出生的禅境花园,整体造型像一朵莲花,中间是一棵生生不息的无忧树。北侧是表现佛陀成道的禅境花园,中间是一棵永不凋零的菩提树,地上用黑白两色的砂石暗喻人世的混沌和佛光的纯洁。 佛顶塔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高度约88米,建筑面积5065平方米,九级四面,与明代弘觉寺塔相为呼应,重现历史上牛首山“双塔”的恢弘格局。塔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像,置有一口仿唐式全铜铸金刚钟,还有各种经藏展示。整个佛顶塔造型宏伟,尽显唐风古韵,登塔望远,可尽收牛首山四季美景。 佛顶塔 佛顶寺 佛顶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5.6亩,总建筑面积10549平方米。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佛顶寺建筑群沿袭古代宗教建筑礼制——佛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5个区域。 佛顶寺 牛头禅文化园 牛头禅文化园位于牛首山东峰南侧山腰,以传承法融禅师的牛头禅宗文化为核心,保留弘觉寺塔、摩崖石刻等历史遗存。采用传统江南园林风格木结构建筑,单体建筑以榫卯结构显唐风古建风格。其景观载体通过文字、光影、石头、花木等艺术表现形式,传达“空”“本”“幽”“简”的禅意内涵。弘觉寺塔位于牛首山东峰南坡,塔高38.49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为明初重建。1956年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了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在塔的第三至第七层,有70多条题记,最早的是明正统五年(1440年)题。此塔历经兵燹,明代重修,为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1997年按原有风貌修复,千年古塔得意重现雄姿。2002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宏觉寺塔 明代摩崖石刻,位于牛首山东峰兜率岩北崖,距离弘觉寺塔约一百米,旁边是罗汉泉。石刻整体呈“几”字形,三面岩石南北长11.5m,东西宽5.8-8m,中间围合成约77平方米的平地空间。崖壁上共开凿5个佛龛,北壁3个,东壁2个,共有133尊雕像。 郑和文化园 郑和文化园 郑和文化园,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从永乐3年到宣德8年,郑和7下西洋,历尽艰险,与沿岸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死后赐葬于牛首山。 岳飞抗金故垒 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建康,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岳飞抗金故垒,就是岳飞大战于牛首山时用赤褐色石块垒成的围墙,围墙底宽0.5米,高约1.5米,蜿蜒起伏,高低错落。目前只保留下一段200米长的石垒遗址。 隐龙湖 隐龙湖原名八亩塘。在民间,隐龙湖还是自然的天气预报员,据说每当湖面上起雾,就预示着要下雨。隐龙湖的周围修建了一条环湖路,游客可以在这条路上环湖步行。广场周围种植了黑麦草和果岭草,交替生长、四季常青。 隐龙湖 禅林路景观区 禅林路景观区 禅林路全长3.7公里,是一条生态游线,涵盖多个生态景观区,景色优美,是游客们体验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的天然氧吧。
建设意义
建设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全面保护弘觉寺塔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将大力弘扬牛首山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一件一举多得、巧夺天工、天人合一、众缘和合的大事好事喜事。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集文化、旅游、生态、佛教、建筑等元素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文化、旅游、生态、佛教的和谐,是南京文化战略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对推进南京历史文化整体脉络的系统保护,全面彰显南京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交通介绍
外部交通
飞机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东南方向,距离约三十公里,抵达机场后可选择乘坐捷运、机场大巴、计程车前往景区。 (1)自机场乘坐捷运S1号线(机场线),约30分钟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或转乘公交754路至景区东入口游客中心。 (2)自机场乘坐机场大巴至翠屏山宾馆站,转乘计程车前往。 (3)自机场直接乘坐计程车,约30分钟可到达景区。 如乘坐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可于上海当地乘坐高铁或动车,约2小时到达南京。 火车(动车、高铁) 南京有南京火车站和南京南站两大铁路客运枢纽,各地游客均可乘坐普铁、动车、高铁直达南京。 (1)南京火车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与牛首山距离约二十公里。自南京火车站乘坐捷运1号线,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南京南站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区,与牛首山距离约十公里。自南京南站乘坐捷运S1号线,约10分钟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或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轮船 (1)南京中山码头(用于市民过江)位于南京市下关区,与牛首山直线距离约三十公里。自码头乘坐公交31路至鼓楼站,换乘捷运1号线,自鼓楼站进站乘坐,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五马渡游轮码头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与牛首山直线距离约三十五公里。自码头乘坐公交307路至上元门站,转乘公交1路至玄武湖隧道站,换乘捷运1号线,自新模范马路站进站乘坐,约25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长途汽车 (1)南京汽车客运总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毗邻南京火车站,自捷运南京站站乘坐1号线,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南京汽车客运南站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毗邻南京南站,自捷运南京南站站乘坐S1号线,约10分钟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3)南京长途汽车北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自桥北客运站乘坐D2路至中山北路 鼓楼站,转乘捷运1号线,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4)南京江宁汽车客运站位于江宁区境内,乘坐829路、851路转乘853路,或乘坐768路转乘754路,均可到达景区。 区内公交 南京市内可到达景区的公交线路有:754路、755路、712路、G5、G70路。 乘坐S1号线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或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自驾路线 上海、苏南方向:沪蓉高速(G42)—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地理位置图 苏中方向:沪陕高速(G40)—长深高速—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苏北方向:长深高速(G25)—南京二桥—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浙江方向:宁杭高速(G25)—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安徽(合肥)方向:宁合高速(G42)—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安徽(马鞍山、芜湖)方向:宁芜高速(G4211)—绕城高速—宁丹大道内部交通
景区内交通方式主要为电动中巴班车,票价为20元/人,一票制,当日有效;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导览图 东线:游客从东入口入园,在牛首东站→佛顶寺站→天阙东站→天阙西站→隐龙湖站→返回牛首东站 西线:牛首西站→三宝站→天阙西站(来回往返)
二、南京哪个景观事务所设计的庭院比较好,想
.
才100多平的后院,因花园太小,绿化建议只采用百慕达做草坪就行了。
三、谈屋顶花园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谈屋顶花园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_碧森尤信_建筑设计_建筑中文网屋顶花园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它是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营造园林景观的一种空间绿化美化形式,其涉及建筑、农林和园艺等专业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选材、施工和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处理。
屋顶花园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形式,它是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营造园林景观的一种空间绿化美化形式,其涉及建筑、农林和园艺等专业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选材、施工和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处理。
设计实例概况
近年来,成都市掀起了屋顶绿化热,政府就屋顶绿化出台了相关规定:今后市区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按规划要求的指标配套建设附属绿地,附属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化种植面积不低于其绿地总面积的75%.同时,大型公共建筑,在符合公共安全要求下,应建造屋顶花园。
一位老师,对他花34万人民币购得的位于育才中学附近的一小区环境有待改善的二手房相当满意。究其原因,在于该二手跃层不仅住宅面积比以前的大一倍左右,更重要,更让他满意的时屋顶近7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笔者在勘察现场,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业主的意见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性设计。最后在交方案图的时候,业主就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综合分析,笔者总结了些在屋顶花园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荷载问题是前提屋顶应采用整体浇筑或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结构层,有条件者,可用隔热防渗透水材料制成的“生态屋顶块”。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350千克/平方米以上的外加荷载能力。同时在具体设计中,除考虑屋面静荷载外,还应考虑非固定设施、人员数量流动、外加自然力等因素。为了减轻荷载,应将亭、廊、花坛、水池、假山等重量较大的景点设计在承重结构或跨度较小的位置上,同时尽量选择人造土、泥炭土、腐殖土等轻型材料。屋顶绿化的形式应考虑房屋结构,设计时以屋顶允许承载重量为依据。必须做到:屋顶允许承载重量>一定厚度种植层最大湿度重量 一定厚度排水物质重量 植物重量 其它物质重量。在了解好这些之后,就应根据屋顶实际承重能力,设计不同功能的屋顶花园。
防水排水是关键为了保证种植屋面上的植物既能培育生长,又要防水和排除积水,做到不渗不漏,才能满足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如果一旦发生渗漏现象,整个屋面必须翻工重做,不但工程量大,费用也较昂贵,因此,防水排水问题是解决好荷载问题之后最重要的问题了。在本设计中的屋顶防水处理采用的是1:2.5水泥砂浆铺好厚度为20毫米~30毫米的找平层;用3毫米厚的APP聚酯卷材和3毫米厚的抗根卷材做好防水层,用1:3水泥砂浆做好厚30毫米的保护层;用10厘米~15厘米厚的卵石做好排水层;用每平方米250克~300克的聚酯无纺布做好过滤层;最后是25厘米厚的植物土壤层。如此选材和施工,就可根治屋顶花园的渗漏问题。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全国建筑协会防水专业委员会理事邓天宁认为,屋顶花园的防水要比一般住宅防水要求高一级,即起码是二级防水,二层柔性防水层。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叶林标将种植屋面各构造层次分为七层:种植介质、隔离过滤层、排水层、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找平层和找坡层。隔离过滤层是在种植介质和排水层之间,采用无纺布或玻纤毡,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隔离过滤层的下部为排水层,排水层可采用专用的、留有足够空隙并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塑料排水板、橡胶排水板或粒径为20毫米~40毫米、厚度80毫米以上的鹅卵石组成。耐根系穿刺防水层是起隔断根系以免破坏防水层作用的,通常采用铝合金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等作为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是在耐根系穿刺防水层下部再铺设的1~2道具有耐水、耐腐蚀、耐霉烂和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卷材(如高分子卷材)或防水涂料等的柔性防水层。找平层是用水泥砂浆等找平以便在其上铺设柔性防水层。找坡层则是为了便于迅速排除种植屋面的积水,宜采用结构找坡,其坡度宜为1%~3%。
屋顶花园的排水
防水层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防水问题。一般通过屋面坡度排至屋面排水沟或排水管,如排水不畅会引起植物烂根现象。
种植土的选择是重点种植介质是屋面种植的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由于屋顶承重所限,要求所选用的种植介质应具有自重轻、不板结、保水保肥、适宜植物培育生长、施工简便和经济环保等性能。一般可选用种植土、草炭、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细砂和经过发酵处理的动物粪便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泥炭可作为主要的栽培基质,它的容重很小,一般干重在0.2-0.3克/厘米2间,而普通土壤的容重是1.25-1.75克/厘米3,湿重约在1.9-2.1克/厘米3间。由此可以推算出泥炭在干重时是普通土壤重量的18-20%,而湿重是普通土壤重的33%,建造屋顶花园如果100%用泥炭,则可减轻2/3—3/4的重量。当然,建造屋顶花园不可能全用泥炭。一则全用泥炭相对成本偏高,二则全用泥炭的最大缺陷是抗风固根力不够强。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采用在二份普通土中渗入一份泥炭做成混合土来建造屋顶花园。或者还可加入适量的糠灰。这样不仅可减轻土基重量的25-30%,而且也改善了土基的透气性和土基的养分,所以说,泥炭是建造屋顶花园的理想材料。种植层的厚度一般依据种植物的种类而定:草本15—30厘米,花卉小灌木30—45厘米,大灌木45—60厘米,浅根乔木60—90厘米,深根乔木90—150厘米。
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 , 所以风力也比较大 ,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
对屋顶花园设计的进一步思考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对于二手房,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旧物品,轻者废者可丢弃,可对于又重丢了又觉得可惜的大件物品来说,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其合理的利用起来了。
在笔者所设计的屋顶花园中有一个纤维板制作的蓄水池,已荒废没用,高一米左右,有盖。在设计中,笔者增加了一个高60厘米、宽40厘米、长80厘米的木制水池,并将原有水池的盖去掉,在其外表面饰以12厘米的清水砖。两个水池一高一低,一砖一木,都是采用的自然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显得犹为珍贵。本小品的改造设计令笔者及业主相当满意,并当场许诺一定将变为它为现实,此举是对笔者最大的鼓励。取名洗鱼池!
在笔者所设计的盆栽植物区中,盆栽的容器即是利用原有资源修建起来的。朴实、简洁、美观是业主的评价,同时这也是我设计的理念!
从了解业主做起
就家庭式屋顶花园而言,其重点服务对象是房屋的主人,那么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能够满足业主的需要,就像裁缝为别人做衣服一样的道理。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那就要对业主有充分的了解才行。笔者认为对业主的了解包括其家庭组成、个人喜好、从事的行业等等。
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
随着“屋顶花园热”的兴起,屋顶、凉台等特殊场所的绿化材料和技术应运而生,造就了“立体绿化产业”。日本著名的三泽房屋公司、鹿岛建设公司、岛田公司等都积极参与了屋顶花园绿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推出了一批新技术、新材料,促进了立体绿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厂家还开发出了“屋顶防水绿化系统技术”,这套技术由防水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和轻质土壤组成,所有材料全用废弃物生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相结合,这是受够了城市公害的人们的一种反思。只有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屋顶花园这块园地里有更多更好的作为。
结语
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由于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它能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生态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推广,形成城市的空中绿化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杨永胜,金淘。屋顶花园设计浅探。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董卫。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嘉乐。园林绿化小百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章士巍。空中花园不是梦—屋顶绿化技术探讨[J].园林,2005(5):32-33.
[5]张梦欣。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赵定国。屋顶绿化及轻型平屋顶绿化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04(4):17-20.
[7]郑达谦。给水排水施工[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黄金奇。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切沃。商务园林与屋顶花园[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四、南京必去景点推荐
1、景点1:南京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际旅游胜地。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移东晋学宫于秦淮河北,并在学宫之前建庙祭奉孔夫子;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改为国子学,后改为应天府学;清初原府学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夫子庙四毁五建,最后一次破坏于1937年侵华日寇的炮火中,1984年后陆续修葺复建,1991年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2、景点2: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所,并设有中国博物馆中唯一的民族民俗学研究机构,其中文物保护研究所被称为“文物三甲医院”,是中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截至2018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32768件(套),珍贵文物371032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3、景点3: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由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开发、建设,由南京钧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对外运营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规划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以“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花园景观设计说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