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3-02 23:11:18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533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武汉大学标志图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一、西南财经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说到财大,作为财大学生不得不提到钟楼、尔静桥、格致楼和经世楼。

    经世楼是财大主要的教学楼,坐落于湖对面。经世楼具备多类教室和讨论区,无论是几百人的大教室还是几十人的小教室,经世楼应有尽有。经世楼可能是大多数财大学生除寝室外去得最多的地方。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另外想提的是格致楼,格致楼应该是财大柳林校区最高的楼,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很多财大学子喜爱的教学楼。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首先要提的肯定是钟楼和尔静桥。钟楼每天早上八点、十二点、下午六点准时敲一次,在钟楼附近的区域,可以说任何建筑都无法与钟楼媲美。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尔静桥在钟楼旁边,和钟楼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们二者算是财大的风景代表,财大的各类介绍和风景推送中总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然后就是光华门,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使在新校区扎根的财大也蕴含着历史氛围。

    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的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爱国师生从圣约翰大学脱离,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西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成华大学。1952至1953年,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二、中国邮政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封片目录的目录

    1999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1999-1 《荷花》 1

    PP 1999-2 《大盂鼎》 1

    PP 1999-3 《木棉花》 2

    PP 1999-4 《上海慈善基金会》 3

    2000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0-1 《黄山松》 4

    PP 2000-2 《梅花》 4

    PP 2000-3 《桂花》 5

    PP 2000-4 《北京2008年奥申委会徽》 6

    PP 2000-5 《大雁塔》 7

    PP 2000-6 《哈尔滨人民防洪纪念塔》 7

    PP 2000-7 《百合花》 8

    PP 2000-8 《玉兰花》 9

    PP 2000-9 《中国世界遗产标志》  10

    2001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吉祥物》 11

    PP 2001-2 《康乃馨》 11

    PP 2001-3 《人文初祖——黄帝》 12

    PP 2001-4 《牵牛花》 13

    PP 2001-5 《中华世纪坛》 14

    PP 2001-6 《迎客松》 15

    PP 2001-7 《钢铁长城》 15

    PP 2001-8 《山海关》 16

    PP 2001-9 《杜鹃花》 17

    PP 2001-10 《并蒂莲》 18

    PP 2001-11 《朱家角放生桥》 19

    PP 2001-12 《慈善工程》 20

    PP 2001-13 《开平立园》 21

    PP 2001-14 《九华山凤凰松》 22

    PP 2001-15 《松江方塔》 22

    PP 2001-16 《绍兴柯岩》 23

    PP 2001-17 《泰山日出》 24

    PP 2001-18 《教书育人》 25

    PP 2001-19 《镇江金山》 26

    PP 2001-20 《北回归线标志塔》 27

    PP 2001-21 《滕王阁》 27

    PP 2001-22 《安平桥》 28

    PP 2001-23 《蝴蝶兰》 29

    PP 2001-24 《武侯祠》 30

    2001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1-1 《成吉思汗陵》 31

    PF 2001-2 《郴州风光》 32

    PF 2001-3 《古隆中》 33

    PF 2001-4 《鄂州观音阁》 34

    PF 2001-5 《黄鹤楼》 35

    PF 2001-6 《六和塔》 36

    PF 2001-7 《菊花——菊渊雅韵》 37

    PF 2001-8 《瑞金革命遗址》 38

    PF 2001-9 《承德避暑山庄》 38

    PF 2001-10 《沧州铁狮子》 39

    PF 2001-11 《牡丹——夜光白》 40

    PF 2001-12 《牡丹——烟笼紫》 41

    PF 2001-13 《商代方鼎》 42

    PF 2001-14 《郑州“二七”纪念塔》 42

    PF 2001-15 《嘉兴南湖船》 43

    2002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2-1 《普陀山磐陀石》 45

    PP 2002-2 《周庄》 46

    PP 2002-3 《蓬莱阁》 46

    PP 2002-4 《故宫角楼》 47

    PP 2002-5 《甲秀楼》 49

    PP 2002-6 《雪莲》 49

    PP 2002-7 《隋·鎏金铜佛像》 50

    PP 2002-8 《延安宝塔山》 51

    PP 2002-9 《马蔺》 52

    PP 2002-10 《剑门关》 53

    PP 2002-11 《中山桥》 54

    PP 2002-12 《孙中山故居》 55

    2002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2-1 《水仙花》 56

    PF 2002-2 《永祚寺双塔》 57

    PF 2002-3 《君子兰》 57

    PF 2002-4 《小天鹅》 58

    PF 2002-5 《天宁寺三圣塔》 59

    PF 2002-6 《云台山大瀑布》 60

    PF 2002-7 《巨型鸭嘴恐龙化石》 61

    PF 2002-8 《龙头蜈蚣风筝》 61

    PF 2002-9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徽》 62

    PF 2002-10 《商丘古城楼》 63

    PF 2002-11 《梦想成真》 64

    PF 2002-12 《星空遐想》 65

    PF 2002-13 《古城邯郸》 65

    PF 2002-14 《红旗渠》 66

    PF 2002-15 《殷墟博物苑》 67

    PF 2002-16 《西柏坡》 68

    PF 2002-17 《光岳楼》 69

    PF 2002-18 《泉州东西塔》 70

    PF 2002-19 《郑成功塑像》 71

    PF 2002-20 《秦皇岛老龙头》 71

    PF 2002-21 《雕塑——东方醒狮》 72

    PF 2002-22 《春秋楼》 73

    PF 2002-23 《呼伦贝尔草原》 74

    PF 2002-24 《三苏祠》 74

    PF 2002-25 《鄂黄长江公路大桥》 75

    PF 2002-26 《安平古桥》 76

    PF 2002-27 《淇河》 77

    PF 2002-28 《采石矶》 77

    PF 2002-29 《茶花》 78

    PF 2002-30 《遵义会议会址》 79

    PF 2002-31 《衡水武强年画》 80

    PF 2002-32 《雷锋同志塑像》 81

    PF 2002-33 《松花湖》 82

    PF 2002-34 《长白山天池》 82

    PF 2002-35 《北海银滩》 83

    PF 2002-36 《成都杜甫草堂》 84

    PF 2002-37 《孟庙》 85

    PF 2002-38 《保定古莲花池》 85

    PF 2002-39 《雕塑——黄河母亲》 86

    PF 2002-40 《嵖岈山》 87

    PF 2002-41 《风采楼》 88

    2003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3-1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89

    PP 2003-2 《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90

    PP 2003-3 《山西绵山大罗宫》 90

    PP 2003-4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 91

    PP 2003-5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92

    PP 2003-6 《灵壁石——庆云峰》 93

    PP 2003-7 《移动通信》 94

    PP 2003-8 《韶山滴水洞》 95

    PP 2003-9 《乔家大院·百寿图》 95

    PP 200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吉祥物》 96

    PP 2003-11 《四川乐山风光》 97

    PP 2003-12 《毗卢洞石刻造像》 98

    2003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3-1 《牺尊》 100

    PF 2003-2 《石刻——辟邪》 100

    PF 2003-3 《众志成城雕塑》 101

    PF 2003-4 《大庆石油之光雕塑》 102

    PF 2003-5 《牡丹花·曹州红》 103

    PF 2003-6 《乌鲁木齐·亚心标塔》 104

    PF 2003-7 《“科技之光”雕塑》 104

    PF 2003-8 《哈尔滨建筑艺术馆》 105

    PF 2003-9 《闽江胜景》 106

    PF 2003-10 《重庆夜景》 107

    PF 2003-11 《宿迁项王故里》 108

    PF 2003-12 《安庆振风塔》 109

    PF 2003-13 《唐山抗震纪念碑》 110

    PF 2003-14 《瑞岩弥勒造像》 110

    PF 2003-15 《鼓浪屿日光岩》 111

    PF 2003-16 《武汉大学校园》 112

    PF 2003-17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113

    PF 2003-18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 114

    PF 2003-19 《龙海水仙花》 115

    PF 2003-20 《高句丽古墓壁画——伏羲女娲图》 116

    PF 2003-21 《南靖土楼》 116

    PF 2003-22 《孙悟空》 117

    PF 2003-23 《扎龙自然保护区》 118

    PF 2003-24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119

    PF 2003-25 《百泉园林》 120

    PF 2003-26 《西周青铜器——利簋》 121

    PF 2003-27 《凉山雕塑——彝海结盟纪念碑》 122

    PF 2003-28 《建设中的沈阳浑南新区》 122

    PF 2003-29 《刘开渠塑像》 123

    PF 2003-30 《铜陵市雕塑——起舞》 124

    PF 2003-31 《长江大学主楼》 125

    PF 2003-32 《上海公路建设》 126

    PF 2003-33 《苏东坡塑像》 127

    PF 2003-34 《三明风貌》 128

    PF 2003-35 《天津鼓楼》 128

    PF 2003-36 《九江烟水亭》 129

    2004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4-1 《生肖猴》 131

    PP 2004-2 《雁荡山大龙湫》 132

    PP 2004-3 《孔庙——大成殿》 132

    PP 2004-4 《孔庙——杏坛》 133

    PP 2004-5 《苏州市西园戒幢律寺》 134

    PP 2004-6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 135

    PP 2004-7 《黄龙争艳池》 136

    PP 2004-8 《情系我的兄弟姐妹》 137

    PP 2004-9 《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 138

    PP 2004-10 《广州2010年亚运会申办徽志》 139

    PP 200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吉祥物》 139

    PP 200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主体育场》 140

    PP 2004-13 《千岛湖珍珠列岛》 141

    PP 2004-14 《蒙山鹰窝峰》 142

    PP 2004-15 《上海国际赛车场标志》 143

    PP 2004-16 《大理古城南门城楼》 144

    PP 2004-17 《宜春明月山》 144

    PP 2004-18 《乐山大佛》 145

    PP 2004-19 《井冈山黄洋界》 146

    PP 2004-20 《恒山悬空寺》 147

    PP 2004-21 《金色年华》 148

    2004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4-1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149

    PF 2004-2 《西周青铜器·鼎》 150

    PF 2004-3 《台州府城墙》 150

    PF 2004-4 《武当山太和宫》 151

    PF 2004-5 《宣城广教寺双塔》 152

    PF 2004-6 《苏州市徽志》 153

    PF 2004-7 《琼花》 154

    PF 2004-8 《营口望儿山》 155

    PF 2004-9 《大连建筑艺术馆》 155

    PF 2004-10 《2008扬帆青岛》 156

    PF 2004-11 《爱心永恒》 157

    PF 2004-12 《安康瀛湖》 158

    PF 2004-13 《辽阳白塔》 159

    PF 2004-14 《昭君和亲铜像》 160

    PF 2004-15 《宁波老外滩》 160

    PF 2004-16 《千年瓷都景德镇》 161

    PF 2004-17 《云南曲靖城市雕塑——麒麟仙女》 162

    PF 2004-18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163

    PF 2004-19 《腾飞的伊犁》 164

    PF 2004-20 《中国法律援助徽志》 165

    PF 2004-21 《古代科学家郭守敬塑像》 165

    PF 2004-22 《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塑像》 166

    PF 2004-23 《新会小鸟天堂》 167

    PF 2004-24 《秋收起义纪念碑》 168

    PF 2004-25 《鞍山新貌》 169

    PF 2004-26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徽》 170

    PF 2004-27 《仙桃街景》 170

    PF 2004-28 《新余仙女湖》 171

    PF 2004-29 《九鲤湖瀑布》 172

    PF 2004-30 《三星堆大立人》 173

    PF 2004-31 《海上女神妈祖》 173

    PF 2004-3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174

    PF 2004-33 《烟台·海滨风光》 175

    PF 2004-34 《雕塑——徐福东渡》 176

    PF 2004-35 《亳州花戏楼》 177

    PF 2004-36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178

    2005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5-1 《普陀山洛迦山》 179

    PP 2005-2 《宋庆龄同志雕像》 179

    PP 2005-3 《江油窦山》 180

    PP 2005-4 《西安大唐芙蓉园》 181

    PP 2005-5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182

    PP 2005-6 《万佛湖风光》 183

    PP 2005-7 《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 184

    PP 2005-8 《黄果树瀑布》 185

    PP 2005-9 《八达岭长城北城》 186

    PP 2005-10 《婺源彩虹桥》 186

    PP 2005-11 《天津日报大厦》 187

    PP 2005-12 《龙虎山仙水岩》 188

    PP 2005-13 《商·饕餮乳钉纹青铜方鼎》 189

    PP 2005-14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190

    PP 2005-15 《中国电影基金会会标》 190

    PP 2005-16 《上海邮政总局旧址》 191

    PP 2005-17 《九寨天堂》 192

    PP 2005-18 《雾凇》 193

    PP 2005-19 《崂山太清》 194

    PP 2005-20 《张家界黄石寨》 195

    PP 2005-21 《青城秀色》 195

    2005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5-1 《孝感市貌》 197

    PF 2005-2 《乾陵壁画·端杯侍女》 197

    PF 2005-3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198

    PF 2005-4 《汕头风光》 199

    PF 2005-5 《武夷山玉女峰》 200

    PF 2005-6 《飞腾》 201

    PF 2005-7 《白城鹤乡》 202

    PF 2005-8 《宁波港》 202

    PF 2005-9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203

    PF 2005-10 《密云水库秋色》 204

    PF 2005-11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大楼》 205

    PF 2005-12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徽志》 205

    PF 2005-13 《渤海滨城——葫芦岛》 206

    PF 2005-14 《淮南子》 207

    PF 2005-15 《包头城市雕塑——奔鹿腾飞》 208

    PF 2005-16 《城市雕塑——珠海渔女》 209

    PF 2005-17 《塑雕——洪崖乐祖》 209

    PF 2005-18 《华山西峰》 210

    PF 2005-19 《西施浣纱石》 211

    PF 2005-20 《白鹤梁·张八歹刻木鱼》 212

    2006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6-1 《南京明孝陵·神道》 213

    PP 2006-2 《无锡灵山》 214

    PP 2006-3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214

    PP 2006-4 《敦煌莫高窟》 215

    PP 2006-5 《岷江春色》 216

    PP 2006-6 《红螺寺》 217

    PP 2006-7 《上海龙华古寺·龙华塔》 218

    PP 2006-8 《天子山》 219

    PP 2006-9 《云台山红石峡》 220

    PP 2006-10 《殷墟》 221

    PP 2006-11 《西安曲江海洋世界》 222

    PP 2006-12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223

    PP 2006-13 《中山陵》 223

    PP 2006-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会徽》 224

    2006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6-1 《黄果树大瀑布》 226

    PF 2006-2 《雕塑——中国乳都》 227

    PF 2006-3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凤之翼》 227

    PF 2006-4 《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会标和吉祥物》 228

    PF 2006-5 《阿坝·卧龙自然保护区》 229

    PF 2006-6 《东莞风貌》 230

    PF 2006-7 《合肥包公祠·包拯塑像》 231

    PF 2006-8 《白玉兰》 232

    PF 2006-9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运动会吉祥物》 233

    PF 2006-10 《塞上湖城·银川》 234

    PF 2006-11 《宜春明月山》 235

    PF 2006-12 《伟人故里——中山》 236

    PF 2006-13 《汉中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7

    PF 2006-14 《铁岭银岗书院》 238

    PF 2006-15 《本溪水洞》 238

    PF 2006-16 《锦州·笔架山》 239

    PF 2006-17 《瓷都风采·潮州》 240

    PF 2006-18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楼》 241

    PF 2006-19 《暨南大学》 242

    PF 2006-20 《辽沈战役纪念馆》 243

    2007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7-1 《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徽志》 244

    PP 2007-2 《龙宫》 244

    PP 2007-3 《上海碧海金沙》 245

    PP 2007-4 《杭州湾跨海大桥》 246

    PP 2007-5 《天柱山天柱峰》 247

    PP 2007-6 《长白山天池》 247

    PP 2007-7 《哈尔滨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会徽》 248

    PP 2007-8 《长影世纪城》 249

    PP 2007-9 《织金洞》 250

    PP 2007-10 《沈阳故宫·凤凰楼》 251

    PP 2007-11 《沈阳世博园·百合塔》 252

    PP 2007-12 《中华恐龙园》 252

    PP 2007-13 《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徽标》 253

    PP 2007-14 《魅力神农架》 254

    PP 2007-15 《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会徽》 254

    PP 2007-16 《沙漠植物——四合木》 255

    PP 2007-17 《厦门园博园·杏林阁》 256

    PP 2007-18 《瓷房子》 257

    PP 2007-19 《广州陈家祠》 258

    PP 2007-20 《大连星海湾广场》 259

    PP 2007-21 《宜兴紫砂陶——提梁壶》 259

    PP 2007-22 《韶山滴水洞》 260

    PP 2007-23 《和谐动车组》 261

    PP 2007-24 《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贤像》 261

    PP 2007-25 《五粮液古窖池·明》 262

    2007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7-1 《诚信纳税》 264

    PF 2007-2 《常州中华恐龙园》 265

    PF 2007-3 《查干湖》 266

    PF 2007-4 《沈阳地铁》 267

    PF 2007-5 《大运河扬州揽胜》 267

    PF 2007-6 《成都锦里古街》 268

    PF 2007-7 《上饶·信江风光》 269

    PF 2007-8 《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徽标》 270

    PF 2007-9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270

    PF 2007-10 《郑州炎黄二帝塑像》 271

    PF 2007-11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标志》 272

    PF 2007-12 《兰花·荷之冠》 273

    PF 2007-13 《东坡赤壁》 273

    PF 2007-14 《水上运动之都——中国·日照》 274

    PF 2007-15 《厦门园博园·杏林阁》 275

    PF 2007-16 《古田会议会址》 276

    PF 2007-17 《民间舞蹈——颖上花鼓灯》 277

    PF 2007-18 《宁国山核桃》 278

    PF 2007-19 《丹东·鸭绿江风光》 278

    PF 2007-20 《牵手》 279

    PF 2007-21 《惠安崇武古城》 280

    PF 2007-22 《呼伦贝尔白鹿岛》 281

    PF 2007-23 《成吉思汗庙》 282

    PF 2007-24 《和谐号动车组》 283

    PF 2007-25 《瑞安玉海楼》 283

    2008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8-1 《携手慈善 共创和谐》 285

    PP 2008-2 《开封府》 285

    PP 2008-3 《网络门牌》 286

    PP 2008-4 《惠州西湖》 287

    PP 2008-5 《金达莱》 288

    PP 2008-6 《昆明世博园花园大道》 289

    PP 2008-7 《与爱同行》 290

    PP 2008-8 《青海湖》 290

    PP 2008-9 《青海湖》 291

    PP 2008-10 《伏羲庙》 292

    PP 2008-11 《嘉峪关》 293

    PP 2008-12 《舟山桃花岛》 294

    PP 2008-13 《东莞西城楼》 294

    PP 2008-14 《罗浮山》 295

    PP 2008-15 《中国砚都·广东肇庆》 296

    PP 2008-16 《南山大佛》 297

    PP 2008-17 《绘画作品——贵妃醉酒》 298

    PP 2008-18 《宝相寺太子灵踪塔》 299

    2008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 2008-1 《盘锦湿地》 300

    PF 2008-2 《绚丽惠州》 300

    PF 2008-3 《赣州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301

    PF 2008-4 《安溪铁观音》 302

    PF 2008-5 《人人重庆》 303

    PF 2008-6 《海峡西岸建设》 304

    PF 2008-7 《和谐深圳》 305

    PF 2008-8 《和谐深圳》 305

    PF 2008-9 《黄河从这里入海·东营》 306

    PF 2008-10 《秀丽杭州》 307

    PF 2008-11 《辽宁朝阳》 308

    PF 2008-12 《火炬计划徽志》 308

    2009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 2009-1 《居庸关》 310

    PP 2009-2 《明十三陵·长陵》 310

    PP 2009-3 《四羊方尊》 311

    PP 2009-4 《上海长江隧桥》 312

    全国通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

    PPT 1 《月季》 314

    PPT 2 《牡丹》 314

    PPT 3 《2000年》 315

    PPT 4 《马踏飞燕》 316

    PPT 5 《放风筝》 317

    PPT 6 《映日荷花》 318

    PPT 7 《信达天下》 318

    PPT 8 《大地之春》 319

    PPT 9 《幸运邮天下》 320

    PPT 10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 321

    PPT 11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 322

    PPT 12 《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纪念》 324

    PPT 13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 325

    PPT 14 《天安门》 326

    PPT 1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326

    全国通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

    PFT 1 《芙蓉花》 328

    PFT 2 《菊花》 328

    PFT 3 《中国结》 329

    PFT 4 《喜鹊登枝》 330

    PFT 5 《麒麟送子》 331

    PFT 6 《仙客来》 332

    PFT 7 《红掌》 332

    PFT 8 《中秋祝福》 333

    PFT 9 《生日祝愿》 334

    PFT 10 《书信》 335

    PFT 11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 336

    PFT 12 《天安门》 337

    PFT 13 《中国京剧》 337

    附录

    附录1:关于开发普通邮资信封业务的通知 339

    附录2:关于开发普通邮资明信片业务的通知 343

    武汉大学标志图片(武汉大学标志图片大全)

    三、学习地理信息系统有什么用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定义可提出GIS的如下基本概念:

    1、GIS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又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数据产品输出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的优劣、结构直接影响着GIS的硬件平台、功能、效率、数据处理的方式和产品输出的类型。

    2、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这类有三维要素的地理实体。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数据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编码,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这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也是其技术难点之所在。

    3、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地理空间过程演化的模拟和预测。

    4、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

    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GIS被誉为地学的第三代语言——用数字形式来描述空间实体。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类GIS按研究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的、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的与专题性的。同级的各种专业应用系统集中起来,可以构成相应地域同级的区域综合系统。在规划、建立应用系统时应统一规划这两种系统的发展,以减小重复浪费,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和实用性。延伸: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重要内容:由于配电网节点多,设备分散,其运行管理工作常于地理位置有关,引入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运行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管理(FM),是将变电站、馈线、变压器、开关、电杆等设备的技术数据反映在地理背景图上;用户信息系统(CIS),指借助GIS对大量用户信息,如用户名称、地址、帐号、电话、用电量和负荷、供电优先级、停电记录等进行处理,便于迅速判断故障的影响范围,而用电量和负荷的统计信息还可作为网络分析的依据;停电管理系统(OMS),是指接到停电投诉后,GIS通过调用CIS和SCADA功能,迅速查明故障地点和影响范围,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和路径,显示处理过程中的进展,并自动将有关信息转给用户投诉电话应答系统;另外GIS还可具有辅助配电网发展规划设计功能等。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起步稍晚,但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广电子计算机在测量、制图和遥感领域中的应用。随着国际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在1974年开始引进美国地球资源卫星图像,开展了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工作。1976年召开了第一次遥感技术规划会议,形成了遥感技术试验和应用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先后开展了京津唐地区红外遥感试验。新疆哈密地区航空遥感试验、天津渤海湾地区的环境遥感研究、天津地区的农业土地资源遥感清查工作。长期以来,国家测绘局系统开展了一系列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测图,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析和数字测图、机助制图、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和使用也同步进行。1977年诞生了第一张由计算机输出的全要素地图。1978年,国家计委在黄山召开了全国第一届数据库学术讨论会。所有这些为GIS的研制和应用作了技术上的准备。

    第二是试验阶段。进入80年代之后,我国执行“六五”、“七五”计划,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很快对“信息革命”作出热烈响应。在大力开展遥感应用的同时,GIS也全面进入试验阶段。在典型试验中主要研究数据规范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设、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以农业为对象,研究有关质量评价和动态分析预报的模式与软件,并用于水库淹没损失、水资源估算、土地资源清查、环境质量评价与人口趋势分析等多项专题的试验研究。在专题试验和应用方面,在全国大地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留数据库系统和全国土地信息系统、1:4见万全国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及1:250万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并开展了黄土高原信息系统以及洪水灾情预报与分析系统等专题研究试验。用于辅助城市规划的各种小型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和规划部门也获得了认可。

    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得到很大发展。在国内召开了多次关于GIS的国际学术讨论会。1985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988年和1990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先后建立了“信息工程专业”和“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我国许多大学中开设了rs方面的课程和不同层次的讲习班,已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GIS研究与应用的博士和硕土。

    第三是GIS全面发展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我国的GIS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全面发展阶段。国家测绘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数字化测绘信息产业。1:100万地图数据库已公开发售,卫:25万地图数据库也已完成建库,并开始了全国1:10万地图数据库生产与建库工作,各省测绘局正在抓紧建立省级1:1万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应用从典型试验逐步走向运行系统,这样就可保证向GIS源源不断地提供地形和专题信息。进入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外资的引进,急需GIS为之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交通、电力及各种基础设施管理的城市信息系统在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建立。

    在基础研究和软件开发方面,科技部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列入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在该项目中投入相当大的研究经费支持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发我国自主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GIS基础软件与国外的差距迅速缩小,涌现出若干能参与市场竞争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GeoStar, MapGIS, OityStar, ViewGIS等。在遥感方面,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已建立全国基于IK4遥感影像土地分类结果的土地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国家这一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国内外专家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不同定义(国外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摘自David J.Maguire,1991)。

    1、DoE(1987:132)

    a system for capturing storing checking, manipulating analysing and displaying data which are spatially referenced the Earth.

    2、Aronoff(1989:39)

    any manual or computer based set of procedures used to store and manipulate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data.

    3、Carter(1989:3)

    an institutional entiry, reflecting 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 integrates technology with a database, expertise and continuing, financial support over time.

    4、Parker(1988:1547)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stores, analyses, and displays both spatioal and non-spatial data.

    5、Dueker(1979:106)

    a special ca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where the database consists of observations on spatioally distributed features, activities, or events, which are definable in space as points, lines, or areas. A GIS manipulates data about these points, lines, and areas to retrieve data for ad hoc queries and analysis.

    6、Smith et al.(1987:13)

    a database system in which most of the data are spatially indexed, and upon which a set of procedures operated in order to answer queries about spatiol entities in the database.

    7、Ozemoy, Smith and Sicherman(1981:92)

    an automated set of functions that provides professionals with advanced capabilities for the storge, retrieval, manipulation, and display of geographically located data.

    8、Burrough(1986:6)

    a powerful set of tool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retrieving at will, transforming and displaying spatial data from the real world.

    9、Cowen(1988:1544)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nvolv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atially referenced datain a problem-soling environment.

    10、Koshkariov, Tikunov and Trofimov(1989:256)

    a system with advanced geo-modelling capabilites.

    11、Devine and Field(1986:18)

    a form of MIS[Management Informaion System]that allows map display of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12、陈述彭等(1999,《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高考报名GIS专业的一点注意事项目前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很多,但是高考报名时注意,分为理科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侧重于地理学应用理论研究;工科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属于测绘学,侧重于测量。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报考的时根据自身喜好,工科一般开设于理工科院校,理科则一般为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内。理科的话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地理信息系统比较厉害,特别是制图方向。GIS的发展背景35,000年前,在Lascaux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 Magnon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条和符木。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 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 例如:科学方面或户口普查资料。 20世纪初期世纪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直至60年代早期,在核武器研究的推动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导致通用计算机“绘图”的应用。

    1967年世界第一个投入实际操作的GIS系统由联邦能量、矿产和资源部门在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开发出来。 这个系统是由Roger Tomlinson开发的,被称为“Canadian GIS”(CGIS)。它被用来存储,分析以及处理所收集来的有关加拿大土地存货清单(CLI)数据。CLI通过在1:250,000的比例尺下绘制关于土壤, 农业, 休闲、野生生物、水鸟、林业, 和土地利用等各种信息为加拿大农村测定土地能力,并增设了了等级分类因素来进行分析。

    CGIS是世界的第一个“系统”, 并且在“绘图”应用上进行了改进,它具有覆盖,测量,资料数字化/扫描的功能,支持一个跨越大陆的国家坐标系统,将线编码为具有真实的嵌入拓扑结构的“弧”,并且将属性和位置的信息分别存储在单独的文件中。它的开发者,地理学家Roger Tomlinson,被称为“GIS之父”。

    CGIS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才完成,但这花费了太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它最初发展期,不能与如Intergraph这样的销售各种商业地图应用软件的供应商竞争。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使得象ESRI和CARIS那样的供应商成功地兼并了大多数的CGIS特征,并结合了对空间和属性信息的分离的第1 种世代方法与对组织的属性数据的第2种世代方法入数据库结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产业成长刺激了应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飞速增长。至20世纪末,在各种系统中迅速增长使得其在在相关的少量平台已经得到了巩固和规范。并且用户开始提出了在互联网上查看GIS数据的概念,这要求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标准化。GIS中使用的技术从不同来源得到相关信息

    如果能将你所在州的降雨和你所在县上空的照片联系起来,可以判断出哪块湿地在一年的某些时候会干涸。一个GIS系统就能够进行这样的分析,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对于源数据的基本要求是确定变量的位置。位置可能由经度,纬度和海拔的 x,y,z坐标来标注,或是由其他地理编码系统比如ZIP码,又或是高速公路英里标志来表示。任何可以定位存放的变量都能被反馈到GIS。一些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生产正在制作能够直接访问GIS的计算机数据库。可以将地图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格式输入GIS。GIS 系统同时能将不是地图形式的数字信息转换可识别利用的形式。 例如,通过分析由遥感生成的数字卫星图像,可以生成一个与地图类似的有关植被覆盖的数字信息层。 同样, 人口调查或水文表格数据也可在GIS系统中被转换成作为主题信息层的地图形式。

    资料展现

    GIS 数据以数字数据的形式表现了现实世界客观对象(公路, 土地利用, 海拔)。 现实世界客观对象可被划分为二个抽象概念: 离散对象(如房屋) 和连续的对象领域(如降雨量或海拔) 。这二种抽象体在GIS系统中存储数据主要的二种方法为: 栅格(网格)和矢量。 栅格(网格)数据由存放唯一值存储单元的行和列组成。它与栅格(网格)图像是类似的,除了使用合适的颜色之外,各个单元记录的数值也可能是一个分类组,例如土地使用状况,一个连续的值,或是降雨量,或是当数据不是可用时记录的一个空值。栅格数据集的分辨率取决于地面单位的网格宽度。通常存储单元代表地面的方形区域, 但也可以用来代表其它形状。栅格数据既可以用来代表一块区域,也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实物,实物被存储为... 矢量数据利用了几何图形例如点,线(一系列点坐标),或是面(形状决定于线)来表现客观对象。例如,在住房细分中以多边形来代表物产边界,以点来精确表示位置。矢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具有连续变化性的领域。利用等高线和不规则三角网(TIN)来表示海拔或其他连续变化的值。TIN的记录对于这些连接成一个由三角形构成的不规则网格的点进行评估。三角形所在的面代表地形表面。 利用栅格或矢量数据模型来表达现实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栅格数据设置在面内所有的点上都记录同一个值,而矢量格式只在需要的地方存储数据,这就使得前者所需的存储的空间大于后者。对于栅格数据可以很轻易地实现覆盖的操作,而对于矢量数据来说要困难得多。矢量数据可以象在传统地图上的矢量图形一样被显示出来,而栅格数据在以图象显示时显示对象的边界将呈现模糊状。 除了以几何向量坐标或是栅格单元位置来表达的空间数据外,另外的非空间数据也可以被存储。在矢量数据中,这些附加数据为客观对象的属性。例如,一个森林资源的多边形可能包含一个标识符值及有关树木种类的信息。在栅格数据中单元值可存储属性信息,但同样可以作为与其他表格中记录相关的标识符。

    资料撷取

    数据撷取——向系统内输入数据——它占据了GIS从业者的大部分时间。有多种方法向GIS中输入数据,在其中它以数字格式存储。 印在纸或聚酯薄膜地图上的现有数据可以被数字化或扫描来产生数字数据。数字化仪从地图中产生向量数据作为操作符轨迹点、线和多边形的边界。扫描地图可以产生能被进一步处理生成向量数据的光栅数据。 测量数据可以从测量器械上的数字数据收集系统中被直接输入到GIS中。从全球定位系统(GPS)——另一种测量工具中得到的位置,也可以被直接输入到GIS中。 遥感数据同样在数据收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由附在平台上的多个传感器组成。传感器包括摄像机、数字扫描仪和激光雷达,而平台则通常由航空器和卫星构成。 现在大部分数字数据来源于图片判读和航空照片。软拷贝工作站用来数字化直接从数字图像的立体象对中得到的特征。这些系统允许数据以二维或三维捕捉,它们的海拔直接从用照相测量法原理的立体象对中测量得到。现今,模拟航空照片先被扫描然后再输入到软拷贝系统,但随着高质量的数字摄像机越来越便宜,这一步也就可被省略了。 卫星遥感提供了空间数据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这里卫星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包来被动地测量从主动传感器如雷达发射出去的电磁波频谱或无线电波的部分的反射系数。遥感收集可以进一步处理来标识感兴趣的对象和类例如土地覆盖的光栅数据。 除了收集和输入空间数据之外,属性数据也要输入到GIS中。对于向量数据,这包括关于表现在系统中的对象的附加信息。 输入数据到GIS中后,通常还要编辑,来消除错误,或进一步处理。对于向量数据必须要“拓扑正确”才能进行一些高级分析。比如说,在公路网中,线必须与交叉点处的结点相连。像反冲或过冲的错误也必须消除。对于扫描的地图,源地图上的污点可能需要从生成的光栅中消除。例如,污物的斑点可能会把两条本不该相连的线连在一起。

    资料操作

    GIS可以执行数据重构来把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格式。例如,GIS可以通过在具有相同分类的所有单元周围生成线,同时决定单元的空间关系,如邻接和包含,来将卫星图像转换成向量结构。

    由于数字数据以不同的方法收集和存储,两种数据源可能会不完全兼容。因此GIS必须能够将地理数据从一种结构转换到另一种结构。

    投影系统,坐标系统与转换

    财产所有权地图与土壤分布图可能以不同的比例尺显示数据。GIS中的地图数据必须能被操作以使其与从其它地图获得的数据对齐或相配合。在数字数据被分析前,它们可能得经过其它一些将它们整合进GIS的处理,比如,投影与坐标变换。 地球可以用多种模型来表示,对于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给定点,各个模型都可能给出一套不同的坐标(如纬度,经度,海拔)。最简单的模型是假定地球是一个理想的球体。随着地球的更多测量逐渐累积,地球的模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确。事实上,有些模型应用于地球的不同区域以提供更高的精确度(如北美坐标系统,1983-NAD83-只适合在美国使用,而在欧洲却不适用)。

    投影是制作地图的基础部分,它是从地球的一种模型中转换信息的数学方法,它将三维的弯曲表面转换成二维的媒介(比如纸或电脑屏幕)。不同类型的地图要采用不同的投影投影系统,因为每种投影系统有其自身的合适的用途。比如一种可以精确反映大陆形状的投影会歪曲大陆的相对尺寸(翻译的是英文的维基百科)

    GIS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是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间事物,以及对空间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一般地讲,它只回答What(是什么?)、Where(在哪里?)、How(怎么样?)等问题,但并不(能)回答Why(为什么?)。空间分析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计算几何等[1],其主要任务是对空间构成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达到获取、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和解释地理图案的背景过程;空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等目的[2]。

    空间分析技术与许多学科有联系,地理学、经济学、区域科学、大气、 地球物理、水文等专门学科为其提供知识和机理。

    除了GIS软件捆绑空间分析模块外,目前也有一些专用的空间分析软件,如GISLIB、SIM、PPA、Fragstats等。

    数据建模

    将湿地地图与在机场、电视台和学校等不同地方记录的降雨量关联起来是很困难的。然而,GIS能够描述 地表、地下和大气的二维三维特征。

    例如,GIS能够将反应降雨量的雨量线迅速制图。

    这样的图称为雨量线图。通过有限数量的点的量测可以估计出整个地表的特征,这样的方法已经很成熟。 一张二维雨量线图可以和GIS中相同区域的其它图层进行叠加分析。

    拓扑建模

    在过去的35年,在湿地边上有没有任何加油站或工厂经营过?有没有任何满足在2英里内且高出湿地的条件的这类设施?GIS可以识别并分析这种在数字化空间数据中的这种空间关系。这些拓扑关系允许进行复杂的空间建模和分析。地理实体音的拓扑关系包括连接(什么和什么相连)、包含(什么在什么之中)、还有邻近(两者之间的远近)。

    网络建模

    如果所有在湿地附近的工厂同时向河中排放化学物质,那么排入湿地的污染物的数量要多久就能达到破坏环境的数量?GIS能模拟出污染物沿线性网络(河流)的扩散的路径。诸如坡度、速度限值、管道直径之类的数值可以纳入这个模型使得模拟得更精确。网络建模通常用于交通规划、水文建模和地下管网建模。

    四、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写论文用

    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临时宪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1.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规定了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

    3.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4.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义务。

    5.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1.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现内阁制;

    2.为了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3.为了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4.增加“人民”一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它宣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从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而且也寓意含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临时约法主要缺点是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局限性:

    1、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

    2、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不利于民国的巩固;

    3、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深远影响

    中华民国废除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8日通过、11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解读这部宪法对研究民国史甚至中国近代史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国家结构、民主与法治、政治权利与自由和政治体制这四个角度来解读临时约法。

    国家结构

    在政治学上,国家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分析一个国家的国家结构就要看其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而这正是临时约法所不具备的。临时约法仅在总纲部分规定了中华民国的领土构成,在第三章参议院部分也仅提到地方参议员的分配名额。因此,临时约法没有对中华民国的国家结构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地方制度问题没有涉及,这就为以后的军阀割据买下了隐患。

    民主与法治

    临时约法开篇即打出“主权在民”的口号,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第二章中规定人民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第三章则规定了参议员的来源及职权,这些都是代议制民主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民国是民主国家,但是这个民主是含有水分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参议员与选民没有利益关系或委托责任关系。第一八条“其(参议员)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这就不能保证参议员真正代表选民的利益。

    临时约法中处处体现了法律之上的原则,从这个角度讲,中华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但是由于中华民国刚刚建立,远没有制定详细的成体系的法律,连法制都谈不上,遑论法治!

    政治权利与自由

    临时约法第二章专门规定了人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体现了“民权”的原则。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更有甚者,第一五条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以法律限制之”,这就为独裁者提供了法律上的借口。

    政治体制

    临时约法的规定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总统及国务院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在第四章中,规定了总统既有外事权、荣典权、公布法律权等象征性的权力,也具有统率全国陆海军队、任免文武官职等实权,具有典型的总统制特征;与此同时,第五章又规定了国务院与总统相互牵制且具有实际的行政权并受参议员监督,这又是典型的议会制特征,因此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杂糅,历史学家称为总统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历史意义

    这些规定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也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有关保障人权等法令的总结和发展。临时约法还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从而打破了清王朝束缚民族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官办”、“官商合办”等桎梏。

    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表现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民主性,但由于它的阶级性质,也不可避免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带有严重的缺点。

    它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甚至没有反映同盟会纲领中提出的“平均地权”;它规定参议员不经人民选举,而由地方都督府指派;它没有明确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没有规定人民真正行使民主自由权利的任何保障,却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以法律限制之”。

    临时约法公布后不到一个月,资产阶级革命派被迫交出政权。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曾指望藉助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但上述规定却为袁世凯肆意剥夺人民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约法》)条文内容所规定的国家体制,已初具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近代民主政治观念中的国家架构,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三权合一,总揽于皇帝及其领导下的官僚体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具有宪法效力的《约法》,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然而,也许正因为其划时代性,加之制定时的仓促,这使它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兼有新旧两个时代的特色。细细品读条文,其中规定模糊不清、语焉不详者俯拾皆是,几可谓漏洞百出。下面我将从权力的来源,对这部《约法》中的规定加以分析。

    主权在民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关于权力来源的基本观念。这部《约法》的制定者,显然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约法》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就“属于”一词的字面意思而言,它表达的是一种所有权,即最终处分权。譬如“某物属于某人”,那么此人对此物是有所有权的,他可以对此物进行最终处分。这似乎说明了权力来源于人民,但细细品味,则不然。

    主权在民是说国家的主权来源于人民,而人民的权力则来源于天,即人民生来就具有这种权力。这样,就从根本上说明了权力的来源,赋予人民以拥有国家主权的合法性。而反观“属于”一词,则仅仅说明了一种所有权的状态,对于这种所有权的最终来源则没有交代清楚。这样,这种所有权的合法性是不具有坚实基础的。

    主权在民这是从政治学的基本原则来说,但是整个国家机器要正常运行,不可能由人民直接行使权力。必须由人民将立法、行政、司法等主要权力以某种方式授予一定的国家机构。这种授予,一般是通过选举的形式,由人民授予代表,然后再由代表组成的议会通过选举等形式选出总统,再由总统依法组织政府和法院。一方面,人民将权力授予代表以及由此产生的总统、政府和法院;另一方面,代表和总统、政府以及法院,要向人民负责。《约法》中的规定也是基本符合这一精神的。但是在具体的规定上,又存在不少漏洞。《约法》第一六条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这句话直接说明了参议院的权力是立法权,但却没有说明这种权力的来源。后面第一七、一八条,规定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而参议员的选派办法由各地方自定之。这种选派参议员的办法可以看作是间接说明了参议院权力的来源,即各地方。但是,“各地方”显然不能等同于拥有“中华民国之主权”的“国民全体”,这在条文的规定上简直是自相矛盾:拥有“中华民国之主权”的“国民全体”没有赋予参议院以立法权,而《约法》中对其权力没有任何规定的“各地方”却可以选派参议员组织参议院,并行使立法权。而且又规定“其选派办法,由各地方自定之。”参议员的选派办法甚至都不统一,而所谓的“自定之”中的“自”究指何物,则语焉不详,很令人费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法院具有独立的司法权,是三权分立的近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独立的司法权来源于人民的授予,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其独立性。而反观《约法》,虽然第五一条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似乎也是说法院具有独立司法权。但是第四八条又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根据这一规定,法官的权力应该是来源于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的,完全不同于人民的授予。这就使司法权的独立几乎成了一句空话,法院几乎变成代表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的下属机构了。这和中国古代行政权、司法权不分,司法权附属于行政权的权力体系,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虽然第五二条[1]试图通过对法官的保护措施来保证其独立的地位,但是如果法官一开始就是直接由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任命的,那么这种保护不仅无法保证其独立性的地位,反而仅仅是加强了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的权力。总统不仅可以任命法官,而且任命的法官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或制裁。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学者从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两个方面剖析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对于《临时约法》的性质也进行了分析。邱远猷、张希坡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中指出《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6)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中分析了《临时约法》的性质及特点,作者认为《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在宪法实施以前,它具有与宪法相等的效力。《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主流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但是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先生旧三民主义的倒退。作者认为《临时约法》虽然继承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基本精神,但是本身也有突出特色:

    (1)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2)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

    (3)规定严格的修改程序。上述变化的目的都在于对袁世凯的限制和防范。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总结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提供的教训,书中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如何运用法律形式,巩固革命的成果。《临时约法》的颁布本身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法律的作用,力求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2)如何理解政权和法律的关系。法律在巩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工具,但并非万能,特别是在一个具有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法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从属于政权的。

    (3)资产阶级的宪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难以实施的。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经济上的先天不足和政治上的软弱妥协,本身没有力量同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进行坚决斗争,又不敢发动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这是《临时约法》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分析及相关具体问题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法律文化的角度重新反思《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命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且对于《临时约法》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也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陈晓枫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化透视》(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倍受推崇,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然而《临时约法》的制定者并未充分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实际,使之成为一纸空文,但从宪法文化上看,《临时约法》的命运反映的是更广阔的文化传统对于“大典”和“朝纲”的处理法则。作者分析了宪法文化的“突变”与继承问题以及法律工具主义与大典为置律的文化传统之后,进一步分析了《临时约法》的宪法文化,指出:

    (1)《临时约法》是根据当时条件下交出政权的急迫需要,违反关于政体设计的理性分析,将政治制度设计为责任内阁制,在法律价值的追求上,表现出工具主义的趋向,使宪法成为从事某种政权追求的工具。这就违反了人民主权、代议民主的宪法本意,表现了中国法律文化中将法作为某种制胜利器的传统特征。而且《临时约法》表现出在争取权力焦点问题上的过分关注,而将其余做轻率处理的态度,对北洋政府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不良先例作用;

    (2)《临时约法》反映了较为浓重的人治色彩。因人立法,法随人变,虽然用意在于保护革命成果,但在资产阶级共和政权建立之初首开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之风,深刻显现了在近代宪政的词语下,向法文化传统认同的倾向;

    (3)《临时约法》也同样具有传统政治文化中权力归诸一元的价值追求。作者认为孙中山先生本人在权力结构问题上是始终如一的一元权力追求者。

    (4)法律工具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当它一旦于执法者不相切合时,容易被搁置,成为具文。《临时约法》的制定者对于《临时约法》的工具主义的利用,最终使其作为工具,终成空文。

    邹小站在《关于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约法>的几个问题》(载于《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一文中就南京临时政府以及《临时约法》的一些理论上存在争论或者误解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作者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给妇女以参政权。不能根据1912年2月4日孙中山在给“女界共济会”的复函中,曾说过“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所必致”的话,便断定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破天荒地宣布赋予几千年来备受歧视的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2)关于南京临时参议院的议员人数问题,文中指出临时参议院正式成立时,在院议员与代表共42人,其中范光启、曾彦、朱文劭并未到南京,故实际在院为39人。其后人数屡有变动,到4月5日,在院议员已达49人。(3)关于起草与制定,文中指出景耀月等五人组成的起草委员会提出的草案是6章49条,而《临时约法》为7章56条,结构与条文的调整应当是2月16日任命的以邓家彦为首的九人特别审查委员会完成的。实际上,《临时约法》的制定应是两次起草,而不是两次会议。

    3.关于政体问题

    学者指出对于《临时约法》不仅应当重视国体性质的研究,对于《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也不能忽视。杨天宏撰文《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载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指出迄今有关研究多限于约法内容所确定的中华民国的性质即“国体”的层面,对于约法规定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层面的缺陷却较少留意。文中是在承认《临时约法》的革命性与进步性,承认民初政争的基本性质乃是属于国体之争的大前提下立论的,作者认为《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施责任内阁制,这一政体选择,掺和有明显的因人立法或因人设制的因素。南京临时政府采择美国式的总统制政体并非一时的权宜之策,这一抉择不仅反映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多数成员的意志,而且符合社会其他阶级及政治派别中多数人的愿望。由于临时大总统人选较多,在《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总统制政体时,各省代表在具体总统人选上意见尚有分歧,临时政府在尔后一段时间里亦一度经历难产的阵痛,因而可以断言,南京临时政府选择总统制政体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人立法、视人建制的因素掺和其间。《临时约法》的制定者“因人立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将总统制改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南京临时参议院的参议员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致使总统府与国务院权限不明,混淆了总统制与责任内阁制的界限,将临时政府规划成了一种二元甚至多元的畸形政治体制。《临时约法》的另一缺陷在于未能在规划政体结构时妥善处理立法与行政的关系,《临时约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赋予立法机构——参议院以广泛的权力,在利用立法权来束缚行政权的时候,却没有想到立法部门的权力也应当有所制约,这集中表现在“同意权”的设置上。

    以上就是关于武汉大学标志图片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武汉装饰公司口碑排行

    我国武汉位于(武汉位于湖北什么位置)

    武汉各个大学的校徽(武汉各个大学的校徽含义)

    网络营销推广策略有哪些(网络营销推广策略有哪些方法)

    线下市场推广方案技巧(线下市场推广方案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