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属于阿里巴巴吗(谷歌属于阿里巴巴吗是真的吗)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谷歌属于阿里巴巴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ChatGPT国内免费在线使用,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本文目录:
一、百度、阿里巴巴、google三大网络营销平台的优缺点
首先要区分三大平台的属性,百度和google是搜索引擎,因此最强的是搜索营销方面,所谓搜索营销,简单的说就是能够最快的帮你找人,举例来说,你想买房子,你肯定会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房源信息,那么房地产商就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向你投放广告。而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网站,最厉害的是帮你找商业伙伴。可以说百度和google侧重是B2C企业对受众的营销,阿里巴巴侧重是B2B,企业对企业的营销。
然后可以看看三大平台的影响力,百度和google相比,在中国,百度比google强一些,百度的市场份额高,意味着百度的受众多,百度商业营销的产品线也多,且比较灵活。阿里巴巴上面说了由于属性不同,所以不予比较,在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中,阿里巴巴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因此选择营销平台,还要认清自己企业的属性,自己企业产品的目标受众,合理的选择媒体才对。
二、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雅虎,近些年为何消失不见了?
阿里巴巴如今已经是影响中国,乃至影响世界的互联网巨头了,所以它的一举一动,特别是股权变动信息,尤其引人注目。
在大众的一贯认知里,阿里巴巴是一家被外资控股的公司,它的第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第二大股东是美国雅虎,双方持股合计超过60%。
然而,近些年来,作为阿里巴巴的第二大股东雅虎,却为何消失不见,鲜少被人提及了?
在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离奇,不为人知的故事?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美国创立了雅虎互联网导航指南,这是现代互联网门户网站的雏形。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杨致远与大卫·费罗不仅在门户网站的数据库上有了一定基础,而且在如何运营公司上,也有了一些想法。
于是在1995年,他们两人正式注册成立了雅虎公司。1996年,雅虎公司在华尔街上市,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于是杨致远与大卫·费罗在门户网站的市场上进行大举拓展。
在第一季度拓展结束时,雅虎就以成倍的访问量优势,完败其余对手;在第二季度结束时,雅虎网站每天有200万以上的互联网用户造访,而每天的累积访问次数更是达到了1400万次。
可以说,在1996年年末的时候,雅虎公司就已经奠定了它在门户网站的领导地位。
而在1997年,虽然全年雅虎公司营收总额达到6700万元,但因为公司尚在拓展时期,因此亏损了2300万元。
没能赚到钱虽然是个遗憾,但当时投资商都知道雅虎的潜力强大,于是将它的估值提升到了28亿美元。
雅虎公司就是通过大量的初期投入,使得雅虎网站的访问量呈几何模式增长的。
到1999年的时候,雅虎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账面财富则达到了75亿美元。与此同时,雅虎公司将市场逐渐推向了全世界。
1999年9月,中文版的雅虎网正式开通。与雅虎公司的英文网站一样,雅虎网也是以门户网站为主要经营业务,并且在中国逐渐占据了大量市场。
当时的门户网站市场还不像后来那样被几大门户网站瓜分,因此,雅虎这个带着外国基因的舶来品,在中国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欢迎。
2003年,雅虎中国收购了提供中文上网服务的3721公司,从而大举拓展了自己的市场。
在之前,雅虎中国主要集中在门户网站领域,也就是如同现在的网易首页以及新浪首页一样,做的主要是分类链接。
而通过收购3721公司,雅虎把业务拓展到了搜索引擎领域。 就这样,雅虎公司的业务集中在门户咨询、门户导航以及3721的搜索服务上。
但雅虎公司这个血统明显不纯的外来者,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劣势——在与网易、搜狐、新浪进行门户资讯以及搜索竞争上,优势明显不足。
虽然雅虎中国在2004年率先推出了总体容量高达1G的电子邮箱,但仍然没能在与中国本土的几大门户网站竞争中占据优势。
2005年,远在美国的杨致远以及雅虎总公司,在再三权衡下,与阿里巴巴达成了换购协议—— 雅虎公司用雅虎中国以及10亿美元,换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
此时的雅虎,对中国的电商新秀阿里巴巴,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这时候阿里巴巴公司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就知道了。
此时雅虎在阿里巴巴持股高达40%,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
早先投资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日本软银,此时已经退居第二,持股比例为 29%;
至于马云,蔡崇信等管理团队,其持股比例合计,则是剩下的31%。
由于马云和雅虎此时的CEO杨致远关系很好,所以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雅虎十分信任马云,便将5%的投票权直接转让给了马云团队。
而马云团队也因此凭借36%的最大投票权,成功地控制了阿里巴巴。
在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雅虎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对阿里巴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09年,号称为“硅谷女王”的卡罗尔·巴茨 (carol Bartz),被正式任命为雅虎的新一任CEO。在雅虎内斗中失败的杨致远,则被闲置了起来。
先前,马云凭借和杨致远良好的私人关系,得到了雅虎5%的投票权,因此可以成功控制阿里巴巴;但此从卡罗尔·巴茨出任雅虎CEO之后,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卡罗尔·巴茨和杨致远不同,与马云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所以也并不太相信马云团队。她多次与马云在重大事项上发生争执,甚至一度威胁要收回转让给马云团队的投票权。
马云在那几年也一直如坐针毡,处境非常艰难。他深刻地明白,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的后续发展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因此,深谋远虑的马云,一直在策划着一项重大的行动。
这项行动,就是后来争议颇多,让马云被投资界骂得狗血淋头的“支付宝拆分事件”。
2010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支付服务市场 健康 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具有外资背景的网络支付机构做了严格的限定。
说简单点,也就是说,如果支付宝是被阿里巴巴全资控股的话,因为阿里巴巴外资占比较大,是不会被批准支付牌照的,而支付宝也无法在中国境内顺利运行。
事情发展到这个节骨眼上,马云和蔡崇信一致决定,要将支付宝内资化。
于是,在通过多项操作后,马云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拆分,把支付宝的股权转移到自己名下的纯内资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了国内企业100%控股。
但是问题在于,由于此时的雅虎CEO卡罗尔巴茨与马云管理团队交恶,所以马云的这种股权转移行为并没有得到董事会的同意和批准,在法理上,这种行为是无效的。
后来,马云管理团队与雅虎展开了长达几个月的谈判。
在谈判中,马云指出,如果支付宝不内资化,将不能顺应中国政府的监管,也不会获得支付牌照。
如果支付宝无法在中国境内运行的话,淘宝以及阿里巴巴的整体电商业务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这样大家都将会得不偿失。
雅虎基于这一现实状况的前提下,最终也不得不屈服。
并且双方签署协议,支付宝必须继续为阿里巴巴提供服务,并且在支付宝上市时提供其市值的37.5%作为经济补偿。
这,就是著名的“支付宝拆分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雅虎可以说是被马云团队结结实实摆了一道。所以雅虎对马云以及阿里巴巴的安全感逐渐丧失,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不断地减持阿里巴巴的股份。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以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集团优先股,回购了雅虎手中所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一半。
雅虎因此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减少,其对阿里巴巴的影响力,也因此进一步降低。
2014年,马云在美国纽约敲响了上市钟,阿里巴巴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招股说明书显示: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时,日本软银持股增长到了 34.4%,取代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
而曾经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雅虎,此时却退居到了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减少到了 22.6%。
虽然此时的雅虎,已经没有了早期对阿里巴巴的强大影响力,但作为第二大股东,仍然是不可小觑的。
在雅虎不断减持阿里巴巴股份的过程中,与此同时,雅虎自身的发展却是举步维艰。
谷歌,脸书等一众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崛起,给雅虎造成了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
而雅虎本身也是昏招迭出,1998年错过收购谷歌,2006年错过收购脸书;2008年微软出资446亿美元收购它,竟然也被雅虎拒绝。
2013年,雅虎因为财政困难大量裁员;2014年,雅虎因为重大漏洞导致用户隐私被泄露,这更是让雅虎的用户大量流失。
雅虎从2000年的千亿美元市值一路下跌,到2017年美国通信公司Verizon以48亿美元收购了雅虎互联网核心业务,这个价格几乎是微软当年给出的收购价的十分之一。
曾经的一代互联网巨头,最后却以低价贱卖的方式,成为了别人的子公司,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到了2019年9月的时候,雅虎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已经被减持到仅0.2%左右了。
而到了 2020年7月,根据阿里巴巴的年报数据显示,马云持股4.8%,蔡崇信持股1.6%,软银持股24.9%,雅虎则已经不在披露范围内,完全退出阿里巴巴主要股东名单了。
早期的雅虎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后来退居为第二大;而直到如今,它已经退出了阿里,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雅虎作为世界著名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重要股东之一,如今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这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实事求是地讲,这其中虽然有很多外部原因,比如马云的套路,谷歌,脸书的激烈竞争等;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雅虎自身的问题更大。
各位朋友,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踊跃评论。
三、亚洲有阿里巴巴,美国有谷歌,为什么欧洲没有互联网巨头?
亚洲有阿里巴巴,美国有谷歌,为什么欧洲没有互联网巨头?

文化背景。有人说欧洲没有统一的文字是导致他们没有互联网大佬的主要原因,在这里我不敢苟同,毕竟谷歌,阿里巴巴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而是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个时候他们不也面对这不统一的文字吗?不过阿里巴巴,谷歌能成为互联网巨头在世界扩张遍地开花跟他们对文化背景的重视也是不开的,很多人把阿里跟亚马逊相比,认为阿里巴巴么是主要原因呢?

政府的态度与政策。有人说欧盟对互联网科技的垄断制裁是扼杀欧洲互联网经济的主要原因,因为早在20年前。科技巨头微软因为在操作系统中捆绑视频播放器而遭到欧盟的“反垄断”,为此承担了数亿元的罚单,而这次反垄断政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给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蒙上了面纱,此时的欧洲自然不敢冒险进入,这也导致了后面欧洲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滞后。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但此时的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此时的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还是持有观望的态度的,但对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外国互联网科技的进入也设有一定的门槛,这就是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存在巨大的矛盾,潜在的巨大需求,以及外国先进的网络科技的参考,是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主要推力。

经济发展状况。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世界经济的第四次革命,这可以说是很有道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主要推力,第三次美国日本领衔,人称第四次中国抓住了。成就了BAT三大超级互联网公司。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给发起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经过多次工业革命,英国等欧洲国家也是尝到了很多甜头,经济飞速发展,产业以旅游金融等服务业为基础,人民生活富足,福利好,这也是促进创新的一大阻力吧,中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中高速阶段,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看,由于边际效应,中国可以利用人口红利使得资本投入的收益率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促进中国互联网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创新的原因。

当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科技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路需要走,中国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条式地反垄断不仅会伤害一家巨头企业,更会为整个产业甚至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因为,作为新经济和新业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并不相同,随着超级互联网平台的诞生,它们会为消费者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国内也曾出现针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诉讼,不过结果却并不相同。奇虎360曾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没有支持诉讼请求。这明确了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过程中,市场份额这个指标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同时,也说明法律应强调发展,反垄断不应绝对化地一刀切,应该考虑产业本身的特殊性。

就像我们不能只看到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占据了57.7%的市场份额,比第二名的京东高出了一倍,还要看到阿里巴巴为消费者、为社会带来的益处。日均纳税1亿、创造就业3000万,还要赋能全球2000万家中小企业!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打实的实惠!
毕竟,把企业做大做强不是罪过。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反垄断法的本质目的,避免滥用反垄断法,应该保护新经济模式的健康发展!
四、为什么阿里巴巴比百度更像中国谷歌
就内容来说,阿里巴巴同亚马孙相似,百度与谷歌相似,只是就影响力而言,谷歌和阿里巴巴都是行业中顶尖的企业。
以上就是关于谷歌属于阿里巴巴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facebook怎么绑定谷歌(facebook怎么绑定谷歌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