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方案本(景观设计方案格式模板)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设计方案本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关于景观设计的策划书要怎么写??
1.探讨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的行为空间设计,主要分四部分: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与比例;空间形态:空间界面形态以及商业步行街的空间与行为。
2.探讨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的实体要素设计,主要也分四部分:街道设施设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导视系统设计;绿化与种植设计。
3.探讨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的文化生活设计,主要也分四部分:延续商业步行街的传统文脉;创造有特色的商业空间文化:地方传统活动的延续与更新;旅游文化景观的开发和创造。 最后运用以上分析、研究对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设计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参考一下
二、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介绍
公园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公园一般可分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类园等。现代的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以至于在公园中发生了无数个故事,成为人们喜怒哀乐的又一聚集地,也因此很多的书籍,电影,连续剧的背景都选在了公园。下面一起来看看公园设计说明是什么样的吧!
一、公园设计说明之规划布局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1、观景平台:在山顶相对开阔的地方开辟设置观景平台,其上构造钢架、张拉膜搭建的观景亭,供居民及游人休息、聊天、饮茶等使用,观景亭既考虑人与建筑的尺度,同时自身也是体现城市景观形象的小品。
2、观景亭:在近中心区的峭壁处建构两处膜结构亭,形状似展翅欲飞的仙鹤,游人可登高远眺,亦可在亭中休息,两亭之间遥相呼应,夜晚灯火通明,成为都市中的亮点。
(二)生态文化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西南部,这里林木茂盛、有一个村落和两处寺庙:上林庙和山塘庙,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宗教文化色彩。本区利用现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塑造地方文化熠晨园林景观。
1、上林庙博物馆
确保原上林庙寺院的环境氛围,保护其视线走廊和空间环境效果。在道及门区等视线敏感区避免设置大型构筑物及各种与景点氛围不和谐的元素;对已有影响景观的构筑物应予以拆除或改造。大力挖掘寺庙的历史文化内涵,修建上林庙博物馆,充实馆藏内容,全面展示上林庙的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充分体现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风格与成就及道教的特点。
2、山塘庙
现状中是以杨家将为主题的宗教建筑,规划中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建,对所在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保留部分原有的寺庙建筑,新增老年活动室,户外布置健身广场,放置健身器械,使整个区域的性质转向公共性,强化其宗教色彩,使之成为老年人活动场所。
3、山居风情度假村
增建各档次度假别墅,运用乡土性建筑材料如天然石材、木材等体现原始自然的建筑风格,外观协调统一、统中有变,室内装设施则各有特色,风格鲜明。别墅建筑为在此度假的游客提高质量的住宿条件,昼保留周围现有植物,在别墅周围点缀花灌木,以构成优美、恬静的别墅群。
在原有山地民居的基址上改建各档别墅,其风格外拙内秀,设施齐全,造型各弄,以古朴自然的造型将游客带入山野林间,倍享温馨。别墅依山势而建,有平台直挑入山谷中,别墅之间可由小路通达,改造村庄木屋条件,住宅内设卫生设施,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成为旅游综合服务区。
控制别墅度假村建筑规模,禁止肓目扩建乱建,保护现有的景观和植物资源,建立完善的电力给排水设施系统,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和破坏。
(三)中心景观带
进一步完善北山公园中心景观带的植被建设,增强其城市绿带的功能,为市民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立意别致,造型典雅的综合性的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建立起联系两山之间的绿色桥梁。
(四)自然风景生态区
位于北部山体的东南部,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有大量的自然野趣环境,规划在植物群落学和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依据不同的景观规划要求,规划不同的植物群落,从而创造出不同景趣的景点。
1、自然风景园:
面向中心景观带的北山山坡,此处林地开多于合,林地山坡间有较多的空旷地,在此处沿坡向上开辟一道亮丽的透景线,将山下的景色一直延续到山顶,两侧宜建风景林带,以秋色叶为主,配以常绿阔叶乔木和针叶树,乔灌草结合形成高郁闭度的生态风景林。
2、台地园:
在山顶制高点开辟一跌落式台地园,层层台阶随山型跌落,在最高处设一石塔,成为全园的视觉中心,同时也成为城市中借景的对象。
3、生态竹林:
北部山体以北的山坡以竹林景观为特色,点缀秋色叶和针叶类植物,在园路交叉口和景观优美的地段设立景亭和弧廊等景观小品,成为游人观景休息,改造现有园路,使其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同时形成本区朴野、自然的景观特色。
(五)娱乐休闲景观带
本区是北山山脚近居民区沿线地势相对平坦的带型绿地,由于靠近居民区,规划中加强了娱乐休闲的功能。
1、水景广场(山底公园休闲区)
展示水主题,广场开敞、明朗、以水景环境小品、精致的铺装地面为表现对象,创造与人们心中温泉感觉相呼应的形象。
2、林荫水景道
将空旷的道路改造为步行与车行两部分,沿步行道利用旅游区经生态处理形成的中水,做一条景观水道,以林荫树与花草植物美化水道两侧的环境,并在适当地点修建一到两处表现本地特点的建筑文艺小品,作为点晴之笔激活居住区的环境。
3、体育游乐场
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及障碍等条件,结合自然材料(原木、绳索、废轮胎等)设计各项独特的游乐设施,让人们在其间跳跃、攀爬、摇荡,尽情游戏于天地之间。为山林增添不少野趣。由于该项目占地面积小,建议在施工时采用密集式运动设施,在狭窄的基地,以立体构筑方式将数项活动设立于一处。
4、采石场生态重建区
大力整治现有采石场,推平、推缓陡坡,利用石料修路、填坑,增加可建设用地,利用石料堆山障景,改变景区整体环境。设置各项游戏设施,使之成为宜人的休憩环境。
科学植树造林,改良区域气候。当整体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后,本区将成为区域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但这是一项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长,需要下大力气,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作为规划建设的长期目标,必须加以重视并长期坚持。
二、公园设计说明之绿化规划
(一)规划原则
生态环境保全原则:建设和维护本地区的生态平衡,育林、造林、保林、杜绝任何可能的破坏、毁林行径。绿化、美化、采花一体化,注意形成多种组合的形式各异的植物空间。
1、道路绿化:
2、公路绿化:选择枫香、黄山栾树、香樟等作为行道树,沿线种植,留出透景线。
3、游览道路沿线绿化:作为联系园内各点的通行用地,其绿化配置主要考虑对游人的引导及沿途相关景物的适时展示。种植方式上以自然式风景林带为主,强调路口绿化。
4、山林地绿化:在公园的山坡地及外围可视范围内营造风景林、防护林,选择乡土速生树种,快速形成森林景观,以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服务于其它景点。
5、树种选择:
(1)常绿乔木:柳杉、湿地松、马尾松、深山含笑、香樟、杜英、女贞、紫楠、浙江樟、香泡、棕榈、桂花、楷杷、杨梅、柑桔。
落叶乔木:青冈栎、杂交鹅掌揪、白玉兰、板栗、三角枫、枫杨、榔榆、柿树、银杏、麻栎、无患子、花榈木、苦槠、枫香、乌桕、黄连木、黄山栾树、鸡爪槭、罗汉松、水杉、珊瑚朴。
(2)灌木:木芙蓉、红叶李、山麻杆、六月雪、山茶、茶梅、栀子花、中华胡枝子、胡颓子、紫荆、紫薇、金钟、中华绣线菊、黄馨、腊梅、垂丝海棠、山茶、杜鹃、映山红、阔叶十大功劳。
(3)藤本:常绿油麻藤、凌宵、爬山虎、山葡萄、络石、辟荔。
(4)花卉地被:鸢尾、二月兰、红花苕子、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石蒜、葱兰、麦冬、玉簪。
(5)竹类:毛竹、箬竹、粉单竹、淡竹。
以上就是关于公园设计说明、公园景观设计的全部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构成公园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公园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
三、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详细信息
参考价:¥49.50
作者:周代红 编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版 次:1
页 数:313
字 数:640000
印刷时间:2010-5-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858291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园林景观设计概论
第一节 园林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
第二节 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第三节 园林景观工程的阶段
第四节 园林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步骤
第五节 园林景观设计图的类型
第二章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
第一节 施工图制图标准及图例
第二节 施工总图设计
第三节 具体工程施工图设计
第三章 园林景观施工图范例
第一节 水景设计
第二节 园林工程设计
第三节 园景建筑设计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前言
如一滴水,如果没有一个精良的容器来储留它的存在,那无以伦比的清丽与变化是无法让人感受和触摸到的,正是有了赖以存在和回荡的环境,它才显得那样生动而宜人。
如一片绿,如果没有适宜的温度、阳光以及赖以滋长的饶沃土壤,以及健康优良的根宿,那么它的生命和绿气息只能成为永恒的希冀。
如一庭院,如果它只有美好的寓意和灿烂的设想,而不具备合理的尺度,合适的法度,那么,优美的环境、理想的景色也就会与我们无缘,清幽宜人的环境永远只能停留在无法弥留的想象。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就如一滴水,需要载体,需要亮化;如一片绿,需要阳光,需要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一庭院,需要布局,需要合理的尺度与法度。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施工图设计是用最精确的方式,最完美的构成,最理想的方法,最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对环境景观的精心照料与培植。不然,即使再好的理论和设想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和精美的作品,那只是一种与现实无关的想法。
施工图设计是将人由心而发的设想与美好的现实结合起来的综合设计。它包含了思想、理念、材料、技术、经济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它体现了设计过程的最终思想与最终结果。是全面思想的终局设计,更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施工图设计是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机整体,是景观设计的延伸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景观设计的二次和再次加工。施工图做好了,才算是对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完成,才是一个完整、圆满的设计。因此,施工图设计对整个园林景观的生命与美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施工图设计的优良,也就没有景观、景色的优良;没有施工图的合理尺度也就没有环境景观的优雅和秩序井然;没有施工图的生态组合,也就没有宜人性,更没有优美的空间和颜色的斑斓。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精彩书摘
第一章园林景观设计概论
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是园林设计施工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在招投标阶段,资质相同的公司,谁能提供更能打动甲方的设计方案,谁就能在取得项目洽谈资格的基础上前进一大步。中标之后,用最快的速度拿出令甲方满意的设计方案,是企业生产进度的关键环节。施工阶段,准确、明了的施工图是施工部门工作的依据,当然是施工顺利、高效、节约的有力保障。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是一门综合了文化、艺术、环境、材料、经济、工程等各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专业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学习、实践。
在一块空地上,建造一座花园,设计师根据他头脑中的知识,来设计他的“空中楼阁”,这知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历史文化;一是艺术手法。第一节园林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关系到设计风格的确定,只有风格形式定位好了,才能沿着这根主线得以延伸和扩展。风格形式根据文化内涵可为:中式、法式、意式、日式、古罗马式等等;根据生态环境又可分为:皇家园林式、小桥流水式、阳光海滩式、农庄式、森林草原式等等。了解文化风格,必须了解各个国家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
四、景观桥梁方案设计思路探索?
1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桥梁作为城镇景观的特殊载体,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了解区域历史、文化的窗口,其景观设计也受到地方建设单位的重视。
在方案设计初期阶段,多数桥梁设计师偏重于追求桥梁本身的美学效果,或从桥位周边自然景观入手,力求与周边景致协调。但设计成果有时也不能满足建设方的要求。
本文结合在绩溪的景观桥梁设计全过程,提出从城市总体规划着手,结合地方自然文化特色,结合桥位周边自然景观以及桥梁本身的美学构成,进行方案设计的思路。
图1-现有桥梁和特色建筑
2 项目背景
本文涉及的两座桥梁均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县城境内,跨越绩溪母亲河――扬之水。
其中,何川桥为县城规划景观大道(龙川大道)东侧终点,西岸为规划新城区,东邻天然山脉灵山。
古林桥位于县城老城区北面,是联系扬之水两岸居民生活的人行桥,西南为老城区,东北邻梓潼山。
桥梁技术标准:
规划驳岸宽度:100m;
设计洪水水位:161.4m(何川桥)
168.2m(古林桥)
桥面宽度:26m(何川桥)
7.5m(古林桥)
荷载等级:城-B级(何川桥)
人群荷载3.5kn/m2(古林桥)
3 桥梁方案设计
在两座桥梁的方案设计中,提出“项目前期准备――项目设计过程――项目评价”的系统方案设计思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3.1前期准备
3.1.1了解地方自然、文化、民俗特色
绩溪县位于安徽境内,属古徽州地区,现属宣城市,紧邻黄山风景区。县城南邻旅游城市歙县、黄山市;东邻天目山进入浙江境内。
绩溪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山城,它的美深沉而具体,体现在它的岩邑、人文、村落、乡土魅力中。
1)岩邑魅力
绩溪东依天目山,西枕黄山;山多陡峻,植被浓密,郁郁葱葱;山上常有浓雾,而粉墙黛瓦的徽居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绩溪境内的登源河、扬之水,是绩溪人的母亲河,它们聚集了村落,堆砌了辉煌的历史。
2)人文魅力
绩溪是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遗产:徽戏、徽菜、徽墨、徽雕、徽纸、徽俗;粉墙黛瓦、马头墙以及层层错落的门罩。
绩溪“邑小士多”,涌现出大量的文人墨客、名流富贾,留下了许多令人追慕、瞻仰和凭吊的牌坊、宗祠及其承载的悠悠历史(图1)。
3.1.2了解城镇总体规划及相应详规
绩溪在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
1)坚持“特色原则”,充分发掘绩溪自然生态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
2)绩溪县城作为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中坚持以“徽文化”为主体,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徽州旅游品牌。
3.1.3了解城镇现有建筑风格及桥梁风格
建筑风格:适之街是较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与古徽州建筑的结合范例。
驳岸景观:扬之水驳岸景观已颇具规模,主要以体现绩溪山水文化为主题。
桥梁风格:绩溪县境内多水,桥梁型式多样,其中以拱桥、简支石板桥、斜支木桥、廊桥、亭桥居多。
古代拱桥多为单跨石拱桥;近代大跨拱桥则以三孔实腹式或空腹式拱桥为主。
后几种桥型多用于人行桥,其中以斜支木桥最具地方特色,且民间相关传说也较丰富。
3.1.4了解桥梁所处河道桥梁文化及风格
两座桥梁均为绩溪县城内扬之水上的桥梁,因此需了解桥位附近上下游桥梁型式,对河道桥梁文化进行梳理协调。
县城内现状跨扬之水桥梁共4座,其中古林桥往北两座,分别为简支铁路桥及简支梁桥;古林桥与何川桥之间两座,分别为空腹式及实腹式拱桥:
3.1.5了解桥位所处自然环境及周边人文建筑环境
1)何川桥:桥位西岸为新城区住宅区,建筑较为紧凑,建筑高度在25m左右;东岸紧邻灵山山脉,桥头距离山脚仅120m。扬之水两岸为河滨景观带。同时桥梁上游为杨柳村实腹式拱桥,相距约1000m。
2)古林桥:古林桥两岸均为小区住宅,桥位东北向群山环绕,绿水潺潺,岸边古树林立,景致生态美观。
桥位北面约400m为皖赣铁路桥及省道桥,下游约500为东门空腹式拱桥;扬之水两岸为河滨景观带。
3.1.6了解桥梁所处道路交通性质及功能定位
桥梁不仅需要满足结构的功能要求,其隐含的形式功能对周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1)何川桥:该桥位于县城景观带――龙川大道上,是绩溪面向外界的主要窗口。
2)古林桥:为人行及非机动车桥梁,主要沟通扬之水两岸居民生活。
3.1.7了解桥梁设计边界条件、施工条件
对该项内容的了解主要是为了保证桥梁方案在后期具备可实施性。另外,设计边界条件如:两侧接坡坡度、河道净空要求,桥梁纵坡要求等对于结构比例是否协调、线形是否美观都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方案阶段认真考虑。
3.2 设计过程
3.2.1结合前期准备,确立设计理念
桥梁的设计应与道路系统、景观系统结合,与城镇用地相渗透,成为文化交流、聚汇、创新的空间。
桥梁方案则与青山、绿水、粉墙、黛瓦自然交融,坚持徽文化底蕴,展示山水特色。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魅力绩溪 辉煌延续”的设计主题。
3.2.2确定适用的桥梁型式,进行结构体系优化
该阶段主要是根据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并紧紧围绕设计主题,提出桥梁设计的适用型式。
图2-何川桥方案
图3-古林桥方案
表1、表2为两座桥梁的几种适用桥梁型式。
在桥梁型式基本 确定后,尚应根据桥梁设计边界条件及桥梁几何美学等对桥跨比例、结构高度、结构线形等进行多次比较论证,最终确定方案结构尺寸。
3.2.3结构细部设计
景观桥梁中细部的设计尤为重要。许多桥梁在细部设计上没有考虑周到,最后的成果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相反精细的细节刻画很大程度能弥补整体设计的一些不足,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两座桥梁方案在细节刻画上都积极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何川桥推荐方案(图2)
方案立意于桥梁与山水结合,构筑水墨绩溪,因此在细节刻画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A.在外立面处理上,引入徽居的线条处理手法,翼缘变截面采用阶梯过渡;
B.桥墩立面的修饰引入马头墙的建筑形态;
C.在桥梁颜色的处理上,以白色为基调,采用青灰色强调了结构的外轮阔,并采用了贴花工艺。
D.栏杆为石板栏杆,突出地方徽雕特色。
整个方案犹如粉墙黛瓦融入青山绿水之间,让人深刻体会水墨绩溪的魅力,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更显示了文化的沉淀!
2)古林桥推荐方案(图3)
绩溪水曲桥横,处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斜支的木桥更是处处可见。本方案以绩溪斜支木桥为范本,与山水组成一幅生态自然的风景画:
A.桥墩采用向内倾斜的两柱式设计手法,连续板梁支承于桥墩盖梁上。
B.现代混凝土材料取代木材,加强结构稳定性,赋予古桥以新的生命力。
C.将混凝土外立面修饰成木头质感。
D.栏杆采用木栅栏式,灯光则设在桥墩突出桥面的树桩内侧。
E.桥梁平面设计采用弧形,更显自然,轻盈。
引用绩溪诗人汪静之的一首诗来概括桥梁方案:
三面环山展画景,一条绿水奏琴音。
山明水秀清幽境,陶我天真童稚心。
3.3项目评价
目前,这两座桥梁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最初的构想,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4 结语
随着桥梁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桥梁设计师在方案设计初期往往处于较为盲目的状态,桥梁设计往往限于结构本身的美学效果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上,忽略了系统的方案设计思路及城市总规的指导作用。
本文结合绩溪两座景观桥梁的方案设计提出对景观桥梁方案的设计思路。提出“项目前期准备――项目设计过程――项目评价”的系统设计思路,希望对景观桥梁设计师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观设计方案本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