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草木景观设计专业(杭州 景观设计)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草木景观设计专业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深度解析
“只有当人们认识到 树木创造空间的能力时,他们才会感到树木的真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亚历山大
植物的介绍
在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早已被勤劳智慧的古代人们开始着手研究。早在七千年前,花卉已经作为一种观赏品登上大雅之堂;在距今三千年的甲骨文中的“园、圃"等字样代表在那个时期园林的雏形已经形成;距今2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有了栽培花卉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园林草木记》等专业著作。历史上还有很多诸如《三辅黄图》、《洛阳名园记》等关于植物配置的著作。在古代,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塑造是通过文人墨客对于植物的描写等具体表现形式来完成的。一年四季中植物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丰富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在环境中占据着越来越广的重要位置。植物造景是指通过人工设计、栽植、养护等手段,使植物群落或单个植物个体在形态、色彩、线条、造型上带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或联想,即通过将观赏植物进行合理地搭配种植、造型等活动创造出特定的景观。植物在调节人类心理和精神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并起到分割空间、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的作用。
植物空间营造
植物景观是重要的园林空间的元素结构,在园林景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园林植物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不仅在现代花园中证明了其重要性,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也始终高度重视植物空间的建设和营造。一个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形成不同的植物空间的时候也创建了绚丽多姿的风景。在处理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片面重视植物本身的观赏性,而是应该将其扩大到空间的范围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空间,从空间的观点出发去探讨、研究、使用和感觉景观才是真谛所在。
植物景观是由植物个体、植物群落、自然植被展现出来的,通过人的感官产生一种真实体验的美丽感受。植物景观是使用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包括藤本植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植物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感(也包括整形修剪植物)来建立植物景观。如何在遵循植物生态学原理、符合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出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生态效益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次的专题,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该营造怎样的植物空间,才能为改善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一、园林植物的空间构成
1.垂直分割面
是由一定高度的植物组成的一个面。垂直分隔面形成清晰的空间范围和强大的空间封闭的感觉。首先,直立的树干即为处在外部空间中的支柱,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以不明显的方式来表达垂直分隔面的。其次,树枝分支高度和叶子的密度影响了空间的围合感。乔木中,阔叶树种或者针叶树种,营造的围合感与其体积成正比。落叶植物的围合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夏天是封闭的,冬天是开放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落叶植物的树枝上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范围和常绿植物在竖向上可以形成稳定的空间封闭效果有着显著的区别。
2.覆盖面
大、中型树冠相互连接构成了覆盖的园林植物空间。植物空间的覆盖面通常由分支点高度在人类身体高度以上的枝叶形成,这限制了人类看向天空的视线。覆盖面的特征和树叶密度、分支点高度和种植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叶形成的树荫遮天蔽日,带来的封闭感最为强烈,冬天落叶植物仅以树枝覆盖,人向上看的时候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3.基面
Kevin lynch说过,“空间主要是由垂直的面限定的,但唯一的连续的面却在脚下”,可见基面形成了最基本的空间范围物。
4.时间
园林植物空间和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取决于“时间”这一维度。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生长、发育到成熟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个在叶片、花朵颜色、香气、枝条、株型和一系列的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构成了四个不同的季节变化。植物的这种季相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景观空间的组成,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空间类型。当落叶植物围合植物空间的时候,围合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到夏天,枝繁叶茂的树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秋冬季节到来时,伴随着植物叶片的凋零,人的视线可以突破限制,逐渐延伸到外部空间。其次,季相变化中的颜色变化也非常明显,通常来说,叶子和花朵的颜色在一年四季中都有着丰富的变化。园林植物营造的景观是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景观。
二、园林植物空间类型
1.开敞植物空间
开敞植物空间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人们的视线高出植物景观的空间。这个空间没有覆盖面的限制,其大小空间形式只是由基面和垂直分隔面来决定的,但在这个空间内,垂直分隔面只以地被植物和较为低矮的灌木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身处其中,人的视线开阔,心情舒畅,容易放松心情从而得到满足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除了使用草坪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外,应该推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易于维护和管理的地被植物的使用,来营造这样的空间。
2.半开敞植物空间
半开敞植物空间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四周并不完全开敞,部分的视角被植物阻隔了人们的视线,是开敞空间向封闭空间的过渡,是出现在园林中最多的空间类型。它还可以使用地形、岩石和小品等景观元素和植物配置在一起来实现。半开敞的植物空间可以抑制人们的视线,以指导空间的方向,实现“障景”的效果。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封闭的那一面,可以使用大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三层配置模式,这样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态效应。
3.覆盖植物空间
覆盖植物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与地面之间,通过枝干的分枝点高度和密集的树冠形成空间的感觉。大型乔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好材料,这种植物分枝点较高,树冠一般较大,具有很好的庇荫效果,无论是孤植或群植,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和遮阴休息区,这种植物空间的营造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任务。此外,藤本或攀援植物利用花架、拱门作为攀附的载体,也可以有效构成覆盖空间。
4.纵深植物空间
狭窄而长型的纵深空间因为两侧的景物不可见,更能够导引人们的方向,人们的视线会被引向空间的一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经常见到植物材料来兴建的纵深空间,如溪流峡谷等两边种植着高大的乔木形成密林,道路两旁整齐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行道树。营造这种空间时枝繁叶茂的大型乔木为最佳材料选择,在纵深感被加强的同时,生态效益也被提高。
5.垂直植物空间
垂直面被植物封闭起来,顶平面开敞,中间空旷,便能形成向上敞开的植物空间。分支点低,树冠紧密的小型和中型的乔木形成的树列,高大的修剪整齐的绿篱,都可以构成一个垂直植物空间。这种空间只有上方是开放的,使人仰视,视线被引导向空中,可以给人以强烈的封闭感和隔离感,纪念花园中经常出现这种空间。
6.郁闭植物空间
垂直植物的株型能构成竖向上紧密的空间边界,当这种植物和低矮型平铺生长的植物或者灌木搭配使用时,人们的视线被完全闭锁,围合感更为强烈,大型乔木作为上层的覆盖物,整个空间的就变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这种空间类型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或植物园中最为常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植物空间具有最复杂的群落结构、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和最明显的生态效益。
三、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
园林植物景观是户外空间的一个重要的性能表现,它与园林建筑、水、地形和其他元素一起来构建的园林中的不同。其特征体现这四个方面。
❶植物景观空间具有第四维界面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和建筑空间最大的区别是在植物景观空间的第四维界面“时间”。
时间因素包括时期、季节和年限等,是园林植物景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植物景观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年限里都表现不同,不一样的气候特点下,同一植物景观也会有较大差异的表现,一天的不同时期,光影的变化也会带来植物景观的异质性。
在落叶植物围合的空间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围合性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如在夏天,封闭感很强烈的植物空间,在冬天却是通畅,开放的。植物从幼苗期向成熟期的转化,显示为园林植物景观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❷空间形态复杂和多样化
在园林植物的空间结构种,主要是自然形态的树和花灌木,使得空间形式更自由和富于变化,增加了景观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❸空间形态的变化和活动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形式体现在植物从幼苗到成熟期的转换,景观植物群落生态因子的调节和变化,植物根据季节产生的不同的空间形态。
❹园林植物空间尺度变化幅度大
建筑空间是基于建筑物的功能设计,它的规模并没有改变。但作为主体种植的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很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空间感受。
3
植物的作用
中西方园林
东西方园林植物配置对比
1、西方植物造型艺术
意大利台地园 |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 英国风景式园林
“西方人为了体现征服自然,显示认为的力量,园林中大量采用规则式植物造型进行植物造景。树木花卉的应用也往往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树木多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文字、图案,甚至一些复杂的牧人或动物形象,被称为绿色雕塑或植物雕塑。花卉被种植成模纹形式”。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过改造通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圆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东方中国园林植物配置
用植物营造优美的林冠线。
注重四时景观
贵精不贵多
选择自然美属性和精神美属性兼具的
模拟自然山林种植植物,忌规则种植。
咫尺山林,尽量在小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空间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植物不做修剪,尽量保持其自然的原生态
植物的拟人化
将植物的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木本植物运用多,草本植物应用少,重视植物形体造景
用植物和建筑、山石、亭廊和水体配合,相互掩映遮挡,忌一眼望穿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二、风景园林学几年呢?
园林设计专业一般是三年
三、杭州迎来世界级科研院所!阿里巴巴达摩院建筑群设计全解析
园区鸟瞰效果图 Aedas
项目作为未来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办公园区,现已开工建设。园区将集最先进的智能办公室、研究实验室、访客和展览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力图在余杭南湖畔打造世界级一流的科研院所。
达摩院成立三年多来,成为了推动世界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业主要求建筑外形需彰显特色,突显达摩院东方底蕴与西方文化相交融的企业气质,呈现其面向未来尖端 科技 、结合多元前沿学科的企业特点。
从南湖看到的达摩院 Aedas
区位及场地条件
项目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余杭区南湖科学中心,作为未来 科技 城“一城三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周边汇集了多个余杭区重要创新项目,未来将成为引领余杭经济、 科技 发展的重要区域。
项目区位关系示意 Aedas
基地面积广大,总占地面积约228,100平方米,南北与东西方向的进深都达到接近500米。基地周边交通便利,西南侧紧邻南湖地铁站,南沿杭瑞高速及329国道。基地还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草木丰茂。东北两侧临南湖,周边有南湖湿地公园及未来待开发的达摩公园等。
如何在此打造一座微缩城市,协调多方向的车流与人流,充分调动景观资源,让建筑融入周边自然肌理,成为设计的一大考验。
犹如一叶浮生的总平面布局 Aedas
设计概念
一叶浮生
设计周详考量环境因素,从叶片中汲取布局灵感,仿照叶片脉络构建景观及轴带系统,将园区打造成为浮于南湖水面飘然生长的一片菩提叶,以缤纷水畔一叶浮生的独特景象,塑造杭州风雅清丽的城市名片。
设计手稿 Aedas
整体布局采用南偏东15度的夹角,围绕中间南北向排列的员工食堂,形成层层深入的中式庭院感建筑群落。风雨连廊与绿色庭院将各办公楼自然衔接,形成与湖光绿脉交融共生的空间环境,在保证园区内动线高效运转的同时,增强了自然通风,并最大限度提升了建筑群的采光及景观视野。
设计手稿 Aedas
在高度伸展和向心几何拓扑关系的布局中,设计采用东西向的手指状板楼来与周边景观自然交融,平衡面积与进深,最大限度发挥场地潜力。板楼立面以屏风为设计蓝本,与建筑间的绿植布景,形成掩映幽深的园林景象。
园区犹如水畔的一叶浮生 Aedas
空间利用
尺度宜人的移步换景
基地面积广大,设计通过穿插在建筑间的多层次绿色景观,以及高宽一比二的庭院空间,打造出亲人舒适的空间尺度,以平和优美的环境氛围,与周边自然肌理巧妙融合。
绿植景观高低起伏,从外部的水景广场、滨河绿带,到办公楼与实验室之间的景观庭院、绿林庭院,以及核心轴线上的植物内庭、水景内庭和城市景观轴,层层变化,形成移步换景的宜人体验。
移步换景的宜人体验 Aedas
景观轴两端的入口处设有水景广场;中间为双层景观廊道,以环形空中连桥围合出一个中央庭院,一棵乔木位于中心,富有生命力地向上生长,一潭清水环绕四周,与圆环状连桥一同营造出一叶一菩提的美景。庭院景观则采用江南园林的布局,以竹为屏,以石为景,运用草地、碎石、点景大树,塑造留白、冥想的禅意空间。
富有禅意的中央庭院 Aedas
设计挑战
复杂的交通动线
基地内部面积广大,如何实现内外动线的高效便捷,成为设计的一大难题。
设计考虑到园区内部的交通循环需要,将办公板楼、实验室与景观走廊平行设置,并将食堂及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于园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方便员工日常进出。同时,办公板楼及实验室之间通过风雨连廊及空中连桥串联,多层出入,减小了高峰期的出入压力,也为员工提供了大量公共空间,让各部门员工在丰富的交互场所中互动。
大量的公共空间串联各个办公区域 Aedas
基地设置除了行人主入口外,还为自行车及共享单车规划了专属道路和租赁点。而机动车出入口则避开周边交通的拥堵点位,分布在基地各个方向。并根据机动车类型,为员工轿车、访客轿车、运输货车、大巴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分别规划了各自的出入路径及停靠泊位,实现分流的同时,也保证了以最短路径到达各自目的地。
办公空间
共享高效的单元及专项设计
团队大量研究了科研办公的设计趋势,基于“工作组团”的理念,将工作、会议、个人空间融合,营造出开放共享、自由协作的办公环境。
办公楼为多层建筑,采用规则柱网结构,布局弹性机动,模块化的办公空间每层可根据需求形成2,000平方米到4,0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可最大限度提高使用灵活性。工作团组围绕共享设施、中庭及公共空间分布,增强交流互动,提高不同团队协作效率。办公楼首层设有服务商业,可以享受便餐,或在此进行交流、讨论。
与自然交融共生的宜人环境 Aedas
办公楼之间嵌入庭院、花园和公共广场,供员工休闲和活动,形成与自然交融共生的宜人环境。锯齿状立面搭配玻璃幕墙,在实现景观朝向最大化的同时,巧妙地利用立面角度,避免相邻建筑视线干扰。从办公空间向外望去,人与景观在此刻和谐相融:层层锦绣画屏皱,一派南湖千古秀。
设计还通过自动化监管和智能调控系统整合智能楼宇系统,在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了能耗, 探索 未来办公场所的设计新范式。
锯齿状立面搭配玻璃幕墙 Aedas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杭州阿里巴巴达摩院南湖园区
项目位置:中国浙江杭州
设计及项目建筑师:Aedas
业主:传嘉 科技 (杭州)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主要设计人:韦业启(Ken Wai,全球设计董事)
竣工年份:2023年
四、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详细信息
参考价:¥138.80
作者:苏雪痕 主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版 次:1
页 数:448
印刷时间:2012-8-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铜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3864728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三章 中国植物景观审美与实践
第四章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植物景观的效益
第六章 环境与植物景观的生态关系及景观效果
第七章 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第八章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
第九章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
第十章 建筑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一章 室内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二章 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三章 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四章 地形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十五章 花坛与花镜设计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内容推荐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是在1994年出版的《植物造景》的基础上,以作者多年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经验为基础,邀请当前在园林管理、科研及教学、设计等第一线从事风景园林建设的专家和领导共同编写而成。作者在书中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师法自然”为准则,并且在具体的设计中要坚持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和实用性。该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印证,可以为我国城乡园林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书内容地域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对于城市乃至区域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从事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教学及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线试读
(一)关于植物景观的总体规划
造园时首先考虑的是房屋、水池、道路,但对植物景观设计也在关注之中。《园冶》认为园林要由植物来围绕置身于绿色环境之中,故提出:“围墙隐约于萝间”,同时“架屋蜿蜒于木末”,即使碰到“多年树木,碍筑檐垣”也要贯彻“让一步可以立根”的思想。
1.植物在种植上要满足其生态学习性
古人关于植物的生长习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早有总结,《花镜》中说得好:“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花之喜阳者,引东旭而纳西晖,花之喜阴者,植北苑而领南熏”,牡丹喜光而不耐水湿,故《长物志》中说:“文石为栏,参差数级,依次列种”,便是为了排水,;根据松树耐干旱的习性,则“松柏骨苍,宜峭壁奇峰”。
2.突出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
古典园林非常重视四季植物景观的创造,《园冶》中有许多诗句,涉及花木的开谢与时令的变化,如“苎衣不耐新凉,池荷香馆,梧叶忽惊秋落,虫草鸣幽”,“但觉篱残菊晚,应探岑暖梅先”,《长物志》中说:“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陈溟子在《花镜》序中曰,春时“梅呈人艳,柳破金茅,海棠红媚,兰瑞芳绔,梨梢月浸,柳浪风斜……”,夏日,“榴花烘天,葵心倾日,荷盖摇风,杨花舞雪,乔木郁蓊……”;秋时“云中桂子,月下梧桐,篱边丛菊,沼上芙蓉,霞升枫柏……”;冬至,“于众芳摇落之时,而我圃不谢之花,尚有枇杷累压,蜡瓣舒香……”,把一年四季庭园花木景色,描写得如诗如画。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草木景观设计专业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