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发布时间:2023-03-13 21:14:0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05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一、邱松的研究成果:

    1、“基于新价值经济的创新设计与品牌战略”2011年12月发表于《2011清华DMI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从设计战略到可持续发展”2011年8月发表于《包装工程》2011年第8期

    3、“依托设计战略创建企业的品牌价值”2009年4月发表在《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

    4、“品牌源于设计”2005年7月发表在英国《探索协同设计和解决方案的复杂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工程物理科学研究学会、艺术和人文研究学会);

    5、“触及抽象形态”2004年发表于《装饰》第10期;

    6、“工业设计基础教学发展方向之探索”和“联想与限制”2003年6月发表于 《2001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7、“从造型的三要素谈起”2002年发表于《21世纪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经典-工业造型艺术设计》专集;

    8、“材形材性材理”发表于《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造型设计基础》(改版)2009年5月,湖北美术出版社;

    2、《设计项目管理》(译著),2009年9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3、《立体构成》2008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4、《造型设计基础》2005年7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5、《平面构成》2002年8月,湖北美术出版社;

    6、《综合造型基础》(合著)2009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7、《平面构成设计》2000年1月,安徽美术出版社。

    8、《艺术设计鉴赏-工业设计》(合著)2004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9、《高等自学考试教材-平面构成》2001年10月,湖北美术出版社. 1、中英两国老年人超市购物体验比较及服务设计研究;

    2、20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3、第29届奥运会、残奥会颁奖台及相关产品设计;

    4、国家高速铁路信息导示系统设计;

    5、第十六届亚运会、残亚会火炬和颁奖物资设计;

    6、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形象景观规划和吉祥物设计;

    7、北京工商大学VI系统设计;

    8、天津滨海开发区系列信息导示系统设计;

    9、松原滨江公园及道路景观设计;

    10、红塔品牌规划与设计战略研究

    11、“京彩瓷”品牌规划及产品设计

    12、联想集团品牌案例研究

    13、“大洋泊车”品牌形象研究与设计

    14、同方威视“车载式集装箱监测系统“ 、“移动式集装箱监测系统“ 等产品设计;

    15、2004、2009、2011和2013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

    16、国际移动通讯文化研究。 1、“会呼吸的灯”获海南“阳光杯”旅游产品设计一等奖和“艺术与科学创新大奖”。

    2、“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颁奖台”获“2008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3、设计作品“Day And NightMarks”获“2009红点设计概念奖”;

    4、课程“综合造型基础”分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5、“造型设计基础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和“2008年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6、作为“综合造型基础”教学团队的核心成员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清华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7、作品“The First Eyes”获德国IF奖(前十名);

    8、作品“腕式老年人呼救器”获“ 院校优秀设计铜奖”;

    9、作品“集装箱检测系统外观设计”获“首届清华工美杯教师优秀作品铜奖”;

    10、“国际图书展览教育部展区展示设计”获“优秀创意设计银奖”。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二、想问下住人集装箱模块化建筑都有哪些优点?

    可以根据您的要求装修,外观大气,内装精致,艺术感强,造型小巧多样,可喷涂各种颜色,外形奇特,引人注目。

    当今是艺术冲击强力的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注重艺术欣赏和视觉感受。集装箱模块化建筑产品迎合了这样的市场需求。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形式,实现它特有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地形等因素,设计制造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空间模式。

    集装箱式模块房,是以集装箱为基本模块,在工厂完成各模块的结构建筑和内部装修,并能按不同用途和功能在工程现场快速组合合并成各种风格的房屋建筑。

    在当代高科技条件下思考问题,模块化建筑节约资源,在材料和物流性能方面多样化,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简洁性和功能性,在较大程度上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模块化建筑设计的先进性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它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块构建组装成各种房屋,施工简单、组装灵活。模块构建在工厂中预制,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模块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使用面积大、建筑自重轻、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用工用料省等特点,还具有房屋可搬迁的功能,因此在城市建筑中应用并将推广。

    二、模块化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上的优势

    模块化建筑的特点是施工工期较传统工期短得多,一般缩短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种房子适宜于房屋荒严重和等待解决住宅困难的地方。

    其次,由于模块化建筑的工业化生产程度高,因而用工特别省。同大板房屋相比,总用工量约可减少10-15%;同砖砌建筑相比,可减少30-50%。施工现场的用工量减少尤多,一般可比大板房屋减少一半以上。最后材料和设备的损耗降低,工人劳动条件大大改善,免受日晒雨淋之苦,施工过程可不受或少受气候影响,利于组织常年均衡施工。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集装箱酒店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酒店树梢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三、中国近年在土木工程建设上的杰出成就(如桥梁隧道民用建筑)

    中国近年在土木工程建设上的杰出成就很多,下面列举几个:

    1、三峡工程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2、京沪高铁

    京沪高速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条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高速铁路。线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1318公里,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两大城市群。总投资约2209亿元,设23个车站。

    3、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指青海省至西藏自治区的铁路,属于中国国家干线铁路之一。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项目四起三下:西格段814千米,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4、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是长约29.6公里的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建成后将会为 G4-京港澳高速以及 G94-珠三角环线高速的一部分。

    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5、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四、上海市总体发展规划、浦东新区十五规划及浦东新区固体废物处置专项规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规划地位和作用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本规划 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地位和作用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自199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05年。规划立足于21世纪的长远发展,对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市域城镇布局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均考虑了更长时间的发展要求,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程和方向作出轮廓性安排。

    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区范围为上海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本规划 与《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规划指导思想

    (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 际大都市水平;

    (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

    (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 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

    (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

    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

    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

    主要标志:

    1、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2、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局,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构筑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城市群。

    3、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全面建成环城绿带,形成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中心城以'环、楔、廊、园'为基础的绿化系统和市域绿色空间体系。

    4、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以'三港两路'(三港指海港、空港和信息港;两路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建设一批衔接国内外的枢纽型重大工程;以'两网'(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域内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网络。

    5、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布局合理、环境洁净、配套齐全、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居住园区。

    城市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宝山新城、外高桥港区(保税区)、空港新城、海港新城、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新城等组成的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城镇体系

    形成'中心城-新城(含县城,下同)-中心镇-集镇'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

    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

    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朱家角、泗泾、周浦(康桥)、奉城、枫泾、堡镇、南翔及罗店等22个左右中心镇,规划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集镇由现有建制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现状约170个)。规划约80个左右的一般镇,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

    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规模在2000人左右。

    中心城布局

    中心城空间布局结构为'多心、开敞'。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中心城公共活动中心指中央商务区和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1)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由浦东小陆家嘴(浦东南路至东昌路之间的地区)和浦西外滩(河南路以东,虹口港至新开河之间的地区)组成,规划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集金融、贸易、信息、购物、文化、娱乐、都市旅游以及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并安排适量居住。

    (2)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主要公共活动中心指市级中心和市级副中心。 市级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四条商业街和豫园商城、上海站'不夜城'为依托,具有行政、办公、购物、观光、文化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公共活动功能。

    副中心共有四个,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徐家汇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花木副中心主要服务浦东地区,规划用地约2.0平方公里;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真如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北地区,规划用地约1.6平方公里。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部,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北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拥有广阔的水域和滩涂,地势平坦。

    上海行政区划分为17个区和3个县,陆域总面积6340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151平方千米。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30个国家级和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约181平方千米,建成面积约129平方千米。1998年全市户籍人口为13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5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73%。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上海市在1986年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新一轮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统筹规划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

    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

    城市性质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到2020年,上海人口规模预测 全市实际居住人口为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外环线以内667平方米范围。

    城市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其主要标志是六个基本形成,即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局;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2、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的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重点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完善城镇体系,把崇明岛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多轴”是由沪宁发展轴、沪杭发展轴、滨江沿海发展轴组成,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层”是指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镇所和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中心村五个层次。“多核”主要由中心城和11个新城组成。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一般镇由现有集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人口规模一般为2000人。

    产业布局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留都市型工业;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和完善现有工业区;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

    3、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战略目标,以“三港两路”为建设重点,“三港”即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现代化信息港,“两路”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域交通以“两网”为重点,“两网”即城市轨道交通网、市域高速公路网,形成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结合国道和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加强市域高速公路与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的衔接,市域内基本实现“15、30、60”的目标。“15”即重要的城镇、工业区和交通枢纽等主要集散地的车辆15分钟可进入高速公路网;“30”即中心城到省界和中心城到新城30分钟互通;“60”即高速公路网上任意两点之间60分钟可达。此外增加东部地区对外通道极为重要,因此新规划对沿海大通道保留了规划用地。

    实行公交优先政策,重点发展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立足长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积极建设布局合理、换乘方便、经济高效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模约280千米。

    规划建设中心城龙阳路到浦东国际机场的磁悬浮列车线路1条。并进一步研究连接邻近省市的方案。

    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为主、虹桥国际机场为辅的组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港,初步形成亚太地区航空枢纽。

    建成上海国际信息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城市的相应水平。

    上海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考虑,通力协作,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核心是建设水深15以上的深水港区。

    4、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以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设计,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改善城市空间景观,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绿化建设的规划目标 到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大于10平方米,人均绿地指标大于2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大于35%。

    水环境整治与保护的规划目标 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整治市域河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逐步完善污水排水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污水处理率大于80%。

    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目标 以烟尘、二氧化硫和机动车尾气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总量控制。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结合西气东输工程扩大天然气来源和使用范围,控制燃煤电厂总,争取外来电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目标 要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和历史环境,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位,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保护11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4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各级文物、古迹和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反映上海传统特征的历史街区,以及对中心城旧区风貌保护。

    5、住宅发展

    住宅发展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新区与旧区住宅建设相结合,相对集中开发。顺应住宅商品化的发展趋势,调整住宅建设结构,体现住宅的多样化和可选择性,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要,并严格控制高层住宅。

    三、创新与特色

    1、进一步明确了沿江沿海发展空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2、按照中心城、市域、长江三角洲三个层次,统筹上海城市空间布局。

    3、更注意将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功能。

    4明确“三港”和“三网”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以增强城市对外集散和辐射能力。

    5、以环境建设为主体,营造上海城市新形象,促进上海可持续发展。

    6更注意保护体现上海历史文脉的传统建筑和街区,展示传统文化底蕴。

    四、实施效果

    根据中央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市政府及时组织编制分区规划,重点地区详细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并加强苏州河、黄浦江两岸等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对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目标,正在有序实施。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集装箱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上海景观设计展(上海景观设计展会时间)

    上海屋顶景观设计费(上海屋顶景观设计费用多少)

    上海市商业景观设计(上海商业庭院景观设计)

    有logo的图片(有logo的图片要怎么样在电脑上制作出来)

    活动策划的目的与意义(开展活动的目的与意义)